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名师学案 新人教版
B.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剧种“皮黄戏”
C.道光年间(1840年)年正式形成
D.以板腔体音乐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
集体:
个人:
学习难点:小说与京剧繁荣原因和京剧成为国粹的原因。
【学生预习指导】
1.《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红楼梦》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极高的水平,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3.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一带,兼有南曲清婉与北曲激昂的特色,代表作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初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
1.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明代昆曲的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2.京剧: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京剧正式形成。
(三)帮:
1.学完以上内容后,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小组内讨论探究。
A.反映了所在国一定时期的社会图景
B.展现了所在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
C.揭示了封建制即将没落的历史趋势
D.再现了世界史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5.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及其代表作品是(C)
A.马致远《窦娥冤》B.孔尚任《桃花扇》
C.汤显祖《牡丹亭》D.陈洪绶《西厢记》
6.以下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B)
2.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
答:(1)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药、茶道、花卉种植、人生哲理等等;(2)以爱情为主线。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以悲剧展示给读者,让人有撕心裂肺之痛;(3)词文优美,结构严谨,笔法高超;(4)影射历史,疑案重重,引起众多学者讨论,成为焦点,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了解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知道《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特色;了解昆曲、京剧的演变历程,知道京剧是“国粹”。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会分析材料,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得出《红楼梦》的社会历史意义和京剧的艺术成就,理解文学艺术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清朝虽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仍然创造了大量先进的/辉煌的文学作品,从而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大致内容、写作特点和价值影响;昆曲的特点和代表作;京剧的形成过程等。
难点:初一学生读过四大名著的不多,对昆曲和京剧感兴趣的更少,这会对他们的艺术鉴赏带来一定影响。
三、教学过程合作探究,学习新课带领大家走进清朝前期的文艺展馆,一起领略这一时期多彩斑斓的文艺画卷。
展馆一:文学馆1.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主流文学形式,和学生一起回忆。
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额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部著作呢?2.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3.教师在以上学生发言基础上,进一步详细介绍曹雪芹人生经历及《红楼梦》成书过程。
让学生掌握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是高鹗续写。
4.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对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总结出《红楼梦》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
5.由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让学生思考其社会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地位和影响。
6.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她与甲骨学、敦煌学一起,成为了关于中国的世界性学问。
当然,中还有很多谜题和惊喜等着大家去探究和发现。
(过渡)明清时期除了小说成就突出之外,戏曲艺术也大放异彩,这一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是什么呢?展馆二:戏曲馆1.昆曲馆(1)播放昆曲《牡丹亭》片段,让学生体会一下昆曲的特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理解《红楼梦》及其艺术成就,通过了解昆曲与京剧,初步感知清代戏曲艺术的成就与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有关京剧资料、绘制脸谱、学唱京剧选段,帮助学生对初次学习的新剧种产生兴趣,增加了解。
利用教学课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分析、讨论总结问题等形式,帮助学生从认知历史到理解历史,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本质。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教学重点】《红楼梦》文学名著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清代的戏剧的发展。
【教学难点】多方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清代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名录。
自主探究:你知道明清时期昆曲的代表作品吗?作为我国的“国粹”,京剧又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二、新课学习一、《红楼梦》1、提问:在明朝历史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三部,这三部名著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请同学阅读教材《红楼梦》部分,思考问题:(1)《红楼梦》作者是谁?原名是什么?后来谁又续写后40回,题名《红楼梦》?在什么时候面世?(2)《红楼梦》讲述了什么事件?反映了什么现象?揭示了什么命运?歌颂什么?批判了什么?(3)《红楼梦》有什么艺术性?师生归纳:(1)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三单元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新版初一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会宁中学文静一、教材分析:《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的最后一课。
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本课以《红楼梦》为例,介绍了我国古典小说在该时期的发展情况。
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的戏剧也发展到繁荣阶段,本课通过介绍昆曲和京剧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总之,不管是《红楼梦》在内的四大名著还是这一时期的戏曲艺术,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而且都具有反封建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明清社会及其时代特点。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基本没有《红楼梦》原著的阅读基础,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
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等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另外,由于地域和时代的限制,可能学生对昆曲和京剧并不了解,教师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加以理解,进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掌握清朝昆曲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的艺术价值。
3、知道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4、通过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更好的认识清代社会。
四、教学重难点:《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及成就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过程:“林黛玉进贾府”影视片段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剧中人物是谁?出自哪部著作呢?(学生回答《红楼梦》,借此引出本课主要内容)。
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红楼梦》通过刚才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你都发现了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学生发言后PPT补充总结出《红楼梦》的作者、成书时间,成书过程,主要内容等)教师在以上学生发言基础上,进一步详细介绍曹雪芹人生经历及《红楼梦》成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重点 难点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播放歌曲视频《唱脸谱》,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 学生听歌曲看 视频,感知京 剧的思想艺术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 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1.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课本内容。 3.学习第一部分:《红楼梦》 (1)介绍《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2)播放视频《解读红楼梦》,使学生对其做一 大体了解。 (3)介绍作者:曹雪芹。 (4)介绍思想。 (5)谈谈《红楼梦》中的人物。 (6)图片展示:大观园(局部),同时指出反映 了统治阶级的奢靡。 (7)片段欣赏:《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体会统 治者奢侈的生活。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第 21 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课题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单元
三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 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明清小说的繁荣,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扩大对通俗文艺的需要,是商 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知识目标:1.以《红楼梦》和京剧形成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2.理解《红楼梦》的思想主题和社会意义,认识封建制度日趋衰落的历史意义。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生根据学习 目标,自学课 本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根据课本 内容观看视频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本课主要内容有: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知识,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名著的简单故事。
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古代文学艺术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昆曲和京剧等表演艺术可能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掌握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难点: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昆曲和京剧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昆曲和京剧的艺术特点。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昆曲和京剧的理解和感悟。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的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备课,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名著封面、插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 清朝前期文学艺术教案设计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一、课程标准以红楼梦与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与特色二、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了清朝文学艺术中的代表:《红楼梦》与京剧。
基础知识简单,难点在于理解《红楼梦》与京剧的成就,从而体会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取得的成就。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基础知识由学生自主完成;问题分析能力有待提升,需要老师搭台阶进行引导。
学生已经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四大小说有一定了解。
新课可以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上予以构建。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红楼梦》的作者、问世时间、主要内容;理解《红楼梦》的价值。
掌握清朝前期戏曲的主要种类、昆曲的发展历程与代表作品、昆曲走向衰落的原因。
掌握京剧发展历程、广泛流传的原因。
理解京剧的价值所在。
培养学生自学与阅读能力与简单的分析概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掌握《红楼梦》与戏曲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理解《红楼梦》与京剧的价值。
通过表格、知识卡片等方法使知识条理化;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观赏使课堂形象化。
通过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布置巩固课堂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红楼梦》与戏曲价值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化的认可。
五、设计理念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师为主导,起好引导、铺台阶、升华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要良性互动,教师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态,学生能自我意识学习状况。
六、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通过学生回忆已经学过的中国文化有关内容引出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初步意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新课一、《红楼梦》环节1:学生自学课文107页完成《红楼梦》基础知识卡片。
掌握《红楼梦》的初名为《石头记》;前80回的作者是曹雪芹,后40回的作者是高鹗;《红楼梦》问世时间是乾隆晚年;《红楼梦》主要内容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以及四大家族的兴衰,暗示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
【历史】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任务】【教学流程】七年级历史下新版归类复习一、科举制度1、诞生:a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2、完善:a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b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和武举。
3、发展: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的地位。
B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加强皇权。
C清朝: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束缚。
4、废除:清朝废除科举制度。
二、国家统一1、隋朝589年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1276年元灭南宋,完成统一。
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明清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三、时代特点:a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辽宋夏金元: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C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四、文学艺术:1、唐诗:李白(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杜甫(淳朴厚重,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平易近人,通俗易懂)2、宋词:a豪放派:苏轼(豪迈飘逸)辛弃疾(豪放诗风,报国情怀)b婉约派:李清照(委婉、细腻、清秀)3、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4、明清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五、西藏问题1、唐朝:a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
B 唐中宗时,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唐蕃“合同为一家”。
C唐穆宗时,刻唐蕃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
2、元朝:设宣政院掌管西藏军民事务。
3、清朝:a顺治册封达赖五世“达赖喇嘛”封号。
B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形成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
C1727年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D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西藏行政体制和法规。
六、台湾问题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包括诗词、戏曲、绘画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具体内容和发展脉络,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掌握其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
2.教学难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魅力。
2.案例教学法:以代表作品为例,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3.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搜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如播放清朝前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呈现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形式和代表作品,如诗词、戏曲、绘画等。
同时,简要介绍各位艺术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解读,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
知道昆曲与戏剧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色。
要求学生把《红楼梦》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大名著以具有反封建的积极内容,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它们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爱好,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教学重点】了解《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了解昆曲和戏剧的特点,热爱中国传统艺术。
【教学难点】多方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9世纪初有一句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关于《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你知道多少,关于四大名著你又知道多少,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徜徉在文学的海洋。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红楼梦1.(多媒体出示《红楼梦》中的人物,提出问题:说出《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读教材,要求学生抢答《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2.(多媒体出示《红楼梦》书影和相关的影视剧画面,提出问题:《红楼梦》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红楼梦》的基本概况?(小说初名为《石头记》,曹雪芹以毕生的精力进行艰苦的创作,生前基本定稿了前80回,后40回,题名《红楼梦》。
)3.(多媒体出示问题:《红楼梦》的创作特点)读教材,总结《红楼梦》的创作特点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
4.(多媒体出示问题:《红楼梦》的内容)读教材,教师简要的介绍《红楼梦》的内容答案: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学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
2.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二、自主学习1.《红楼梦》(1)清代曹雪芹基本定稿;高鹗续写,是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深刻揭露了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追求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4)《红楼梦》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这部小说问世以后,在民间流传开来,至今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2. 清朝戏剧概况(1)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戏剧创作紧密联系,反映人民的心声,受到大众的喜爱。
(2)清朝时期的戏剧,不断增多,剧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表演艺术推陈出新,流派风格争奇斗艳,雅俗共赏。
3.昆曲(1)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
(2)明朝时,经过改良,昆曲有了很大的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
(3)昆曲既集中体现了南曲的特点,又保留了部分北曲的声腔,并将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且与柔美的舞姿相结合,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
(4)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孔尚任的这两部政治历史剧,内容感人,情节跌宕,词曲雅致,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5)清朝中朝以后,昆曲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
由于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4.京剧(1)乾隆时,成为戏班荟萃之地,各种地方戏曲都在这里上演,形成群芳争艳的局面。
1790年,由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设计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
②通过画想象画和制作京剧脸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过阅读、思考、讨论、了解并归纳明清小说和艺术的主要成就,并对它们进行初步的欣赏。
②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文学艺术创作,是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反映,培养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①使学生认识到清朝虽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仍然创造了大量先进的、辉煌的文学作品,从而培养学生为祖国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通过对《红楼梦》小说思想性、艺术性,特别是其中一些人物的介绍,确立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曹雪芹及《红楼梦》教学难点对昆剧、京剧等的欣赏。
教学方法互动探究法、问题归纳法教具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化各有特点: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时期突出的文化成就又是什么呢?明朝小说的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三部作品的作者、内容以及他们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展示曹雪芹像及其相关介绍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著名文学家。
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
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锁空房。
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
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庭的衰败饱尝人世辛酸,后以坚韧不拔之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探究:《红楼梦》塑造了哪些典型的艺术形象?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谈一谈,《红楼梦》有什么深刻的寓意?想一想,《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二、昆曲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清朝前期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诗词、戏曲、书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以及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文学艺术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传统文化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认识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代表性艺术家和作品。
2.教学难点:对于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文学艺术作品为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成就。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教学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音频、视频或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学习氛围。
提问:“你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了解?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呈现(15分钟)介绍清朝前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如诗词、戏曲、书画等,并展示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C
A.诗歌朗诵
B.武术表演
C.戏剧表演
D.小品表演
7.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出现了一批优秀剧作。其中两部传世之作被清
朝统治者认为有怀念故国之嫌,予以禁演。这两部剧作是( )
①《牡丹亭》②《长生B殿》③《桃花扇》④《窦娥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清朝前期,昆曲发展到顶峰。代表作:洪升《长生 殿》,孔尚任《桃花扇》。
汤显祖与《牡丹亭》
汤显祖
《牡丹亭》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洪昇与《长生殿》
《长生殿》虽然谴责了 唐玄宗的穷奢极侈,但 同时又表现了对唐玄宗 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的 同情,还寄托了对美好 爱情的理想。洪昇给了 唐玄宗与杨贵妃一个神 化圆满的结局,实现了 他们在长生殿上立下的 “生生死死共为夫妻” 的盟誓。
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 生的合作
意识和协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
•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获得已有认知,引导 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切忌弄成 单纯的故事会)
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 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 多得的文学名著;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 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
昆曲的特点:
• 昆曲,体现了南曲轻柔婉转的特点,又保留了北曲慷 慨激昂的声腔,并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 且与柔美的舞姿结合给人充分的艺术享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清朝古典小说《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点和造诣2.掌握清朝昆曲与京剧艺术的繁荣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3.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4.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和戏曲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古典小说艺术成就很高,但其中也有宣传迷信的消极成分,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大运河的开通;科举制的兴起及影响。
《红楼梦》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昆曲和京剧的形成和兴衰2.难点:通过学习探讨从隋朝灭亡中得到的正确启示。
清朝文化的时代特点以及鉴赏文艺作品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87版《红楼梦》剧照)《红楼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多媒体出示《红楼梦》片头曲影视剧画面进入到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一、《红楼梦》1.(多媒体出示87版《红楼梦》中的人物,教师解说《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重点突出“原应叹息”2.(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出示《红楼梦》书影和作者曹雪芹,出示问题:(1)作者(2)成书过程(3)成书时间播放视频《红楼梦》片段黛玉去世宝玉宝钗结婚展示问题(4)主要内容(5)影响(6)历史影响二、昆曲1、简介昆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 昆曲的发展结合教材展示一下问题学生进行抢答(时间、作品、作者)(1)成熟:(2)顶峰:(3)衰落:3.展示图片汤显祖和《牡丹亭》、孔尚任和《桃花扇》学生介绍两个代表作品并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三、国粹京剧1.图片展示京剧特色脸谱,学生抢答,脸谱分别代表的人物,2.多媒体出示问题:(1)基础(2)发展:(3)最终形成:3、展示脸谱普及脸谱颜色知识4、介绍课本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四、课堂总结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明清统治者为了维护没落的封建统治,进一步加强专制统治,压榨人民,这激起了人民对封建统治的痛恨与反抗;另一方面明清商品经济繁荣,这进一步激发了人民的反封建意识,因此在这一时期诞生了众多以反封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案新人教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我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思想艺术特色,知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还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知道清朝时期戏曲艺术的繁荣,最有影响的昆曲由盛转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原作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红楼梦》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其一,七年级的学生基本没有《红楼梦》原著,教师单纯的叙说介绍,对学生而言,终究是隔靴搔痒,且课堂教学中也不可能去逐一地作详尽介绍。
对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说评书等媒体获得已有认知,引导学生通过氛围热烈的课堂活动,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切忌弄成单纯的故事会)。
其二,由于地域的限制,可能学生对昆曲和京剧并不了解,教师可联系已学知识,点到即可。
【方式方法】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曹雪芹像、《红楼梦》插曲及昆曲、京剧选段等。
【教学过程】—、复习二、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片头曲的片断。
提问: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它的作者是谁?创作于哪一朝代?小说的主人公是谁?由此此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一)《红楼梦》教师在组织有关《红楼梦》的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贾宝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 ”“《红楼梦》问世后,为什么几经统治者的封禁?”“《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所谓的‘红学’说明了什么?”等不同层次和角度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实现相关的教学目标。
2.联系前面学过的明朝小说,概括明淸小说发展的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②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增多;③印刷业空前发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季版)2017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案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2017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2017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教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