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段落结构(整理精校版)
高考议论文结构分
![高考议论文结构分](https://img.taocdn.com/s3/m/75deb0384b73f242336c5fb6.png)
• “由古而今递进式结构”的优点在于能够从 古今两个很分明的方向去找素材,而且文 章的内部逻辑性很强,前面的讲古人古事 是为后面讲今人今事作铺垫蓄势,这样能 给考生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例文5
• 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确中心 • 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回望历史 + 古人的正面 例子(1个详例) • 第3自然段:再看今朝 + 今人的正面例子 (2个简例) • 第4自然段:反观当下 + 今天的反面现象 • 第5自然段:呼应开篇分析 • 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强调
• “并列例证法”是针对中心观点,以两个详 细的例子进行夹叙夹议分析,然后再进行 集中的道理分析和总结。这样结构的优点 在于简单好操作,但这样的结构要出彩, 一定要材料新颖,立意深刻,分析到位。 否则文章将变得平白肤浅难以得高分。
例文4
• 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确中 心 • 主体部分: • 第2自然段:古人的事例论据(排例) • 第3自然段:分析总结古人事例 • 第4自然段:转折引入“当今意义” • 第5自然段:今天的人物事例。(详例) • 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辩证分析后总结
• “为什么——怎么样”的递进式结构 • 文章从“原因”和“方法”两个角度展开 论证,富于变化的文段模式和事例后面的 集中分析是文章的出彩之处,让文章呈现 出丰富而深刻的特点。
例文7
• 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写作对象 • 主体部分: • 第2自然段:摆出“具体的现象”,并归纳出普遍 现象 • 第3自然段:分析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 第4自然段: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 • 第5自然段:提出初步的解决办法 • 第6自然段:提出根本的解决办法 • 结尾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
• “先破后立”的文章结构很适合写争议性观 点的文章,可以论证与自己相反的观点的 错误性,来自认地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 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证。文章的展开思路 简单而又效。
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及示例范文
![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及示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dc8392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79.png)
二、结构模式指导
(一)开头(6行,即90字以内即可,最长不要超过120字)
观点突出——开头的最后一句即是文章的中心论点,且论点句通常是一 个语意明确的肯定句。
简洁有力——导入观点的内容无需太长,无论是以事入题还是以理入题 ,始终坚持言简意赅的原则,繁冗之言,能省则省;
富有文采——开头是作文中的重要段落,要多花一些时间推敲,以达到 “先声夺人”的效果。
(五)第五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可加上“因此”或“所 以我认为”等字样。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结论句)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一般来说依次包含如下五种功能不同的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 句、分析句、结论句。
【范文】
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观点句)佛经有言:“一念境转。 ”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会带来沉重的心灵负累。 与其让仇恨啮噬心灵,制造痛苦,不如以宽容之心去获取一份泰然 。(阐释句)漫溯历史的海岸,诸葛亮以“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 静无以至远”的宽容铭记于心。然而,同样是才智出众的周瑜,疾 贤妒能,死时也不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这又怎么能 和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大度相比。(材料句)与其讲周郎输在才 智上,不如说他输在那不能大度的宽容心上。(分析句)鲁迅先生 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宽容不仅是对他人 的宽恕,更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结论句)
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 开头:在祖国正待奋进的历史时刻,青年岂可以躺平应之? 分论点一:为青年者,当如红日初升,有光照华夏之广博胸襟。 分论点二:为青年者,当如春水初生,有润泽九州之万丈豪情。 分论点三:为青年者,当如五岳挺拔,有名标史册之浩然正气。 结尾:如今,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光明的未来,我辈青年 更应该奋起直追,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民族,青春之国家!
第五讲 高考议论文段落结构
![第五讲 高考议论文段落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1b90f8e02d276a200292e9c.png)
第五讲高考议论文段落结构第五讲高考议论文段落结构一、标准段(一)标准语段的五种句子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二)语段组成示例1、并列型观点句阐释句并列材料句一分析句一并列材料句二分析句二结论句。
例如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诸葛亮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267字)分析材料句诸葛亮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简洁叙述,用对比手法,重点突出知天下之事.)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较详细叙述,以身体患病和取得的成就作对比,为下文议论分析作铺垫,突出知识的力量.)两个事例一略一详,一个军事家,一个科学家,显得有说服力.分析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用设问句,从原因角度来分析,点明“知识”的作用.)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此句分析,句式与上句相同,从原因角度来分析,点明“知识”的力量,)结论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可见”一词,总结上文。
三个“能够”,构成排比句,从“会怎样”角度进行总结。
高考议论文结构
![高考议论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faeb3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f.png)
高考议论文结构
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每位学生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考议论文通常探讨高考制度、考试经验、参考书目等与高考相关的话题。
在写高考议论文时,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结构:
1. 引言部分
- 引入高考的背景和意义
- 概述高考议论文要探讨的话题
2. 议论论点1
- 阐述第一个论点
- 提供相关的事实、数据或例子来支持论点
- 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对比
3. 议论论点2
- 阐述第二个论点
- 提供相关的事实、数据或例子来支持论点
- 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对比
4. 议论论点3
- 阐述第三个论点
- 提供相关的事实、数据或例子来支持论点
- 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对比
5. 反驳不同观点
- 对其他人可能持有的不同观点进行反驳
- 提供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6. 结论部分
- 总结文章中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 提出自己对高考议题的观点或建议
- 鼓励读者思考和探索更多相关问题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逻辑性:文章的每个论点和段落应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
2. 举例和证据:提供具体的例子和相关的数据来支持你的论点,增强说服力。
3.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对待方式的分析,展示你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结构合理:保持文章的结构清晰简洁,每个部分之间应有合理的过渡。
5. 语言表达:使用准确、恰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总之,高考议论文的写作需要充分准备和深入思考,严密的结构和合理的论证能够帮助你表达清晰、有力的观点。
高考议论性文章写作结构——七段式
![高考议论性文章写作结构——七段式](https://img.taocdn.com/s3/m/5ce16a46910ef12d2bf9e719.png)
议论段五步法:
第一步,提出分论点: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 本段要论证什么问题,分论点可句式一致,也可以小 标题方式出现。
分论点要扣住话题、扣住题目、扣住中心论点,
将题目或话题的关键词嵌在分论点的句式中,要概括 性要强。
第二步,引语(道理过渡):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 论证解说(理论论证)。
事例段 品读人生,要先学会品读他人。(分论点)人生中的每
一位朋友,师长,甚至是每一位过客,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道理过渡)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个人身 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于是,孔子从师于不同的 学者,如剡子,苌弘等,甚至从两小儿辩日小事中了解到看问 题角度不同所得的答案也不同的道理。曹怀东、朱熹平两位教 授从前人的研究中获得启发,最终证明了“世界七大难题”之 一的庞加莱猜想。(举例)只要善于品读,每个人都能给人启 迪,哪怕是广场上卖唱的乞丐,也能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乐 观和对生活的热爱。(道理分析)品读他人,是一种沟通是一 种学习。(总结升华)
语言简洁,有文采(70字以内) 第二段:提出论点,明确中心(40字上下)
语言简洁,表达完整。 第三~第五段 举例论证(每段200字左右)
基本结构:分论点+引语(道理过渡)+举例+分析论证、引申 深化(扣题) 注:举例论证,可一段一例,也可一段多例。在使用一组论 据来证明同一个分论点时,还要注意这一组论据内部间的有 机排列以及总结照应(对本段的分析说理加以小结升华)。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光列举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 那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第五步,结论:引申挖掘,延伸升华;重申论点,扣准主题
高考议论文段落展开之结构模式
![高考议论文段落展开之结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17a3124b4b73f242326c5f44.png)
基本结构公式
分论点句(一句话即可)+阐释句 (也叫过渡句,对分论点再深入阐 述一下)+材料句+分析句(运用多 种论证方法分析例子,论证分论点 的合理性)+结论句(对论证的内 容总结深化一下,然后巧妙过渡到 下一个分论点)
二、高考满分作文(段落)示例
示例一:知识就是力量。(观点句) 它首先是一 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 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阐释句) 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 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三根食 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 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 超人。 (材料句) 霍金靠的是什么?知识— —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 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以及知识带 来的预见性。(分析句) 可见,知识能够改变 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第二课时 一、其他语段类型
1、并列型: 观点句+阐释句+并列材
料句一+分析句一 +并列材料 句二 +分析句二 + 结论句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 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 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有弄清“首施两端”和 “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 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 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 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 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钻 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 奖。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 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高考满分议论文-----结构(精讲)
![高考满分议论文-----结构(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cc78697fa45177232f60a26f.png)
4、诗意地生活,人们需要让自然抚慰自己浮躁的心灵。 (并列式分论点三)现代人的生活充斥着为了生计和未来 的奔波,充斥着嘈杂的汽笛声与喧闹声,充斥着人与人之 间的冷漠与戒备。人们需要在清风吹拂下,在小鸟啁啾中 找回生活的诗意。(因果关系复句简释分论点二、排比气 势)莽莽苍苍的森林给诗意栖居的莎士比亚带来了浓郁忧 伤的情怀,潺潺流动的多瑙河给施特劳斯家族带来了优美 的音韵,古老沧桑的凤凰古城给诗意栖居的沈从文带了历 史的质朴与深刻。(高度概括的三个事实论据、排比气势) 自然的灵动与纯净,让人们更加诗意地生活。(精炼总结 三论据,回扣分论点三) 5、当人们内心和谐,带着爱心去生活,当人们从阅读 中获取智慧与思绪,当人们到自然中寻找抚慰,(高度概 括三分论点、排比气势)人们才可以如刘禹锡在《陋室铭》 中所写的那样诗意地生活。(结尾扣题、名家名篇)
6、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 樽空对月”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 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精炼总结三分论点) 7、用执着打破命运的锁,把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 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 获!(结尾扣题、名 1、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开篇点题、 名言深刻)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 们脸上绽放出微笑,(排比气势)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 淌。(扣题)人,应当诗意地生活。(提出论点)
高考议论文-----结构
一、两篇高考满分议论文的结构解读 1、文章整体段落布局:七段式、五段式 2、开头提出论点的方式:名言、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 3、结尾扣题的方式:重申论点或高度概括分论点 +名言、 名家扣题 4、高考议论文分论点的设置:递进式与并列式 附:2007湖南卷满分作文: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 (不是话题,是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考议论文框架结构
![高考议论文框架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4a38ccd7375a417876f8f70.png)
• 当我们的心灵得以解放,保持与外物的 距离,我们会发现天空,是给了我翱翔的 渴望的天空;大地,是承载着万物的地大 地;海洋,是孕育了最初的生命的海洋。
范例
•
“凌晨四点起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
成这样写道,而海棠本来便是日夜开放,为何凌
晨四点起来便可以产生到别样的美感呢? (引)
•
那便是因为白天里海棠花彻底融入了我们的
生活,我们埋着头,或学习,或工作,那近在咫
尺的美却悄然溜远。而当我们退一步,保留那与
海棠花的距离,便会如川端康成一般领略到不一
高考议论文框架结构
第一种结构:引议联结式
• 这种结构一般用于议论文,深受老师和同学喜 爱,也倍受阅卷者的肯定。
• “引”,围绕话题; • “提”,提出观点; • “议”,发表议论; • “联”,联系实际; • "结",结束话题。
• 引,可以概述材料、名言警句也可以是现象的凝 练而有哲理地排比呈现。
•
远观月亮,人们产生了美好的遐想;近观月
球,人们得到的却只有几块冰冷的石头。这便是
距离的奇妙作用吧。 (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如何去退出来去 体会被忽略的美呢?
• 人是不可能说突然集体移民月球,在月 球远望家园。然后去感受什么不同的美丽。 此处距离便是心灵的距离。 在物欲横流的
社会人们的心灵总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 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所以我们要与功 利保持距离。 当我们不再为考试的分数而
• 不要轻易对生活说“不”,尽管伤痕累累。(分 论点2)我们驾着生活的帆船在大海上航行,又怎 么会一帆风顺、风平浪静呢?生活的枯燥无味, 我们厌倦了吗?生活的艰辛,我们害怕了吗?生 活的困苦,我们失望了吗?不!(引语)你看, 邰丽华在她那个无声的舞台上不是舞出了她精彩 的人生么?与病魔作斗争8年之久的阳光男孩儿黄 舸不是让人们在黑暗的世界看到了光明么?罗映 珍六百多个日夜不是唤醒了她的丈夫、她的爱情 么?(述例)所以,亲爱的,就算再怎么难熬, 也不要对自己说“不”,对生活说“不”,要相 信,经历过大风大浪,总会到达彼岸!(引伸)
高考议论文写作常见规范结构
![高考议论文写作常见规范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62a110ff78a6529647d53d0.png)
材料作文基本结构
2、读(观)后感重在“感”。首段为“读( 、 观 后感重在 后感重在“ 首段为“ 所感知的内容; 观)”(①)所感知的内容;接着是“议(析 ” ① 所感知的内容 接着是“ 析 )”(②)对你感受最深、启迪最大的内容。 对你感受最深、 ” ② 对你感受最深 启迪最大的内容。 提炼出观点;然后是“ 提炼出观点;然后是“联”(③),即联系 ③, 社会、思想或生活实际,展开联想, 社会、思想或生活实际,展开联想,正 反例议发感;最后是“ 反例议发感;最后是“结”(⑤),归结引 ⑤, 申。“读(观)”是“议(析)”的基础, 观” 析 ”的基础, “联”是“议(析)”的引申发挥,“结” 析 ”的引申发挥, 则是对前述内容的综合概括, 则是对前述内容的综合概括,引申深化。
材料作文基本结构 1、首段概引材料(①),可在首段 、首段概引材料 ① , 段末也可独立成段鲜明地亮出观 (②);承上启下,由点及面, 点(②);承上启下,由点及面,正 反结合,举例论证(③④ ③④); 反结合,举例论证 ③④ ;联系实 深化中心(⑤ ;总结回应, 际,深化中心 ⑤);总结回应,画 龙点睛(⑥ 。 龙点睛 ⑥)。
二、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1、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 2、在本论部分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 、 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 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论 最后进行结论。 证,最后进行结论。它的特点是两种看 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 法或论据之间为一正一反的关系,或通 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 过正反对比明辨事非,或通过正反衬比 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这种结构 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 方式能起到对比鲜明、突出深化观点的 作用。 作用。
对照式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 ):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 基本结构(一):正反对比:先从正面论述, 正反对比 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再从反面论述(或顺序相反)。 首段(起 释题意 亮出观点, 释题意, 是什么” 首段 起)释题意,亮出观点,即“是什么”( 引论: ,接着正面例证论述(承 “ 引论:①),接着正面例证论述 承)“为什 么”(②;详),再从反面例证论述 转)不“如 ② ,再从反面例证论述(转 不 此”将会导致什么后果(③),正反(②③ 比较、 将会导致什么后果 ③ ,正反 ②③)比较、 ②③ 比较 对照,互为印证,以突出正面观点(本论 本论); 对照,互为印证,以突出正面观点 本论 ;然 说明应“ 结论; , 后(合)说明应“怎么样”(结论;④),最后引 合 说明应 怎么样” 结论 申回应、深化中心(⑤ 。 申回应、深化中心 ⑤)。 基本结构( ):破立结合 破立结合。 基本结构(二):破立结合。
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
![五段三分四环节(议论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20fb29177cd184254a353500.png)
五段三分四环节(并列式)——一种基本的议论文写作结构一、议论文的写作指导鉴于议论文是高考写作的一种常见的文体,今天介绍一种适合高考的议论文模式:五段三分四环节。
“五段三分四环节”可以简单的诠释为,议论文全文共安排五段,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共四个环节。
具体阐释如下:1、“五段”的结构安排依据议论文引论、本论、结论的文体特征。
引论是提出中心论点部分,观点要明确,应该简洁精练,所以用一段来完成;本论部分是论证中心论点部分,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安排用三段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议论;结论部分是归结论述的部分,归结忌讳拖泥带水,所以应干净利落总结得出结论、提出希望等,这些内容安排一段。
2、“三分”,即三个分论点。
作为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应该做到内容充实,根据应试时间限制的特点、规定字数的特点,同时还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给“三”赋予的“众多”的含义,三个分论点的安排既能在规定时间规定字数完成写作,又能体现议论文论据充分的基本要求,使得文体特征展示清晰,同时还能使议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得以合理分配。
3、“四环节”,即每个分论点都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遵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时,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在提出一个概括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这就是第二个环节:引语;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这个四环节的具体要点,详解见下面表述:二、“五段三分四环节”写作模式范文:做人的规则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
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主体段落五层结构讲解
![2024年高考语文议论文主体段落五层结构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a507ff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80.png)
主体段落概述一个标准的议论段(语段基本结构),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种功能句:(1)分论点句(段首简洁提出,或者准确或者生动)(2)阐释句(阐释分论点句,用化简为繁使之清晰,用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使之生动,用引用名言、诗句、俗语等使之更有韵味。
注意与事例的衔接。
)(3)事例句(紧接阐释句,叙述简明,剪裁紧扣分论点。
)(4)分析句(紧扣分论点,对事实进行剖析。
可用因果、假设等分析法。
)(5)小结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对于一个规范的议论语段来说,字数是相对固定的,200-300字不等(取决于用例),写法差不多,分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当然,你也可以创新,做成更有风味的“汉堡包”,写出更有特色的议论段。
文段写作五步法议论文段的写作可采用“五步法”来完成:(1)第一步,段的首句:一定要摆放这一小节的分论点。
开门见山,使阅卷老师明白你这一节要论证什么问题。
(观点句)(2)第二步:阐释或引用名人名言。
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理论论证。
要注意名人名言与分论点有关系,如没有联系,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阐释句)(3)第三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
写法上简要叙述即可,不要过多描写。
(材料句)(4)第四步:分析说理。
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没有分析说理,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行分析说理,那这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
常用的有分析说理方法有因果法和假设法等。
(分析句)(5)第五步:本段小结。
照应本段开头,重申这一节的分论点。
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等字样。
这样一来,本小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
(结论句)示例赏析1、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论点)//这则家训教育子弟要有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
(阐释,“凌云壮志”扣“理想”;“胸怀天下”是为“为世界谋”的体现)//梁启超家一门三院士,满门皆才俊,小儿子梁思礼尤为出色。
高中语文议论文【全篇万能模板】,助你作文无忧!
![高中语文议论文【全篇万能模板】,助你作文无忧!](https://img.taocdn.com/s3/m/6d89f74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00.png)
回归“青年怎么做”的角度。 联系生活实际、社会现象。反观当下………….
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即引——权——议——联——结
第一段:引、析、提出观点
(是什么——100字)
第二段:权衡看,辩证写
(析出中心论点——100字)
第三、四段:多个角度透彻分析事;回扣中心事件 找理由2+后果或影响+回扣中心事件
材料类作文
四.重点论证段
第三、四、五段:论证段落(每一段200字左右)
参考写法: 第三段:分论点1+详例+论证分析+小结号召(扣题) 第四段:分论点2+详例+论证分析+小结号召(扣题) 第五段:分论点3+排比简例+论证分析+小结号召(扣题)
千万不能举完例子就跑!!!
时评类作文
第三、四段各段250左右: 找理由1+作用或意义+回扣中心事件 找理由2+后果或影响+回扣中心事件 多个角度透彻分析事件本身
2.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飞沙 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失去(话题关键词),生命也就失去 了意义。
3.盈盈月光,我选一杯最亮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 叶,我拾一片最热的;凄凄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 采撷世间最重要的(话题关键词)
4.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 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__把__的门推开。
1.直挂云帆,__如梯,成就凌云壮志! 2.吟啸徐行,__如钥,开启智慧人生! 3.上下求索,__如砖,铸造梦想中国!
三.万能分论点
1.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以__之目,觅暖心之处; 2.清风徐徐,朝阳烨烨。以__之心,报庇护之恩; 3.明星荧荧,皓月朗朗。以__之行,逐成功之莹。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万能模板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66930e7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8.png)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万能模板一、引言。
1. 阐明话题重要性。
2. 提出争议性问题。
3. 提出个人观点。
二、正文。
1. 论点一。
a. 提出论据。
b. 分析论据。
c. 举例证明。
2. 论点二。
a. 提出论据。
b. 分析论据。
c. 举例证明。
3. 论点三。
a. 提出论据。
b. 分析论据。
c. 举例证明。
三、反驳。
1. 对立观点一。
a. 提出反驳论据。
b. 分析反驳论据。
c. 举例证明。
2. 对立观点二。
a. 提出反驳论据。
b. 分析反驳论据。
c. 举例证明。
四、结论。
1. 总结全文观点。
2. 强调个人立场。
3. 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高考作文议论文结构万能模板。
引言。
高考作文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每个考生的未来。
而作文的结构及思路更是备受考生关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高考作文议论文的结构及思路,希望能给广大考生一些启发。
正文。
首先,高考作文议论文的结构应该是明确的,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引言、正文、反驳和结论四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要阐明话题的重要性,引出争议性问题,并提出个人观点。
在正文部分,需要提出至少三个论点,每个论点都要有论据支持,并进行分析和举例证明。
这样可以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更加清晰,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在反驳部分,要对对立观点进行反驳,同样需要提出反驳论据,并进行分析和举例证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要总结全文观点,强调个人立场,并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
其次,高考作文议论文的思路也是很重要的。
在写作时,要注意论据的选择和运用。
论据应该是具有说服力的,可以是事实、数据、引用名人名言等。
同时,要注意论据的分析,不能只是简单地陈述,而是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另外,举例证明也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个人经历、历史事件、文学作品等来丰富论据,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反驳。
当然,在写作时也要注意对立观点的反驳。
要客观分析对立观点的合理性,并提出反驳论据进行辩证分析。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全面和有说服力。
高考议论文结构及范文
![高考议论文结构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41010a915f804d2b16c1a3.png)
议论文结构及范文(一)并列式1、论据并列式引论(提出论点)论据﹢分析论证本论(证明分论点) 论据﹢分析论证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例文】坚守独特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雅士,迁客骚人?东有”诗仙”“诗圣”等大文豪,西有高尔基、托尔斯泰等,如今,又崛起个”魔幻现实主义”的莫言;又有多少苦心钻研,埋头于实验的伟人?西汉张衡,北宋毕升,上有哥白尼勇于提出”日心说”,下有牛顿苹果砸头而来的万有引力。
仔细考究,有谁不是那个时代下独特的存在呢?然而他们或是被流放,或是被绞杀,连莫言也是中年得志,最终走出了那个贫穷的小村子。
由此可知,独特的存在也许在短时间内不得志,但终有一天,会像白羊群里那只黑羊,最终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所以,我们要坚守独特。
好莱坞巨星史泰龙年幼时,就很”独特”。
他学习不好,时常被同学甚至老师排斥,在他选择做一名导演时,他的导师不屑的劝他放弃。
好在史泰龙有个聪明的母亲,在史泰龙即将失去信心时,及时地鼓励他。
最终,史泰龙凭借他那份独特,在剧作家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在好莱坞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试想,如若没有这个独特,他哪能在众星云集的好莱坞立足。
也许在年幼时,就会随大波而流,随着历史的前进,很快他的足迹就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后起之秀。
由此可知,在芸芸众生之中,保持自我,坚守内心的独特,是多么至关重要。
苏东坡在北宋也算是独特的了。
在王安石得势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正当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窃笑时,他却又反对守旧,提倡改革,两次贬谪终是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正当所有人认为他将郁郁而终时,他却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甚至做起了东坡肉。
如果没有这份独特,东坡又哪能被传颂至今,说不定就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反观东施,也许说不上倾国倾城,甚至说不上小家碧玉的清秀,但总有她自己的独特,或许是体态娇媚,亦或是柳腰之纤细,偏来个东施效颦,最终落了个邯郸学步之果。
如若无元太祖坚守独特设下行省制,恐怕现如今就没有这些个繁荣的大省市了;如若没有曹雪芹呕心沥血,坚守独特写下《红楼梦》,“天下掉下个林妹妹”又要去哪里找源头?如若没有爱因斯坦坚守独特,美国的时代封面又会是谁呢?坚守内心的独特,就算他曾让你倍受苦难,但终有一天,你会像新生的蝴蝶,破茧而出,翱翔于天际,就算你曾像小黑羊般饱受农夫的驱赶,但在暴风雪后,他终会发现你独特的存在是多么有意义?2、分论点并列式引论(提出论点)分论点(一)﹢论据﹢分析论证本论(证明分论点) 分论点(二)﹢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三)﹢论据﹢分析论证结论(照应全文)【例文】心中有德看惯了太多的勾心斗角,也看倦了太多的贪官污吏,内心迷惘而又不知所措你却笑着对我说,若心中有德,一切终将释然。
高考议论文作文结构(精品)
![高考议论文作文结构(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836e3ca27d3240c8447eff7.png)
●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单独这两句来说,意思就是开多大的口子受多大的光,可 以看见多大的范围,也就可以有多大的作为。这是六句里 比较难的句子,估计选的人也很少,作者魏源应该在在历 史书上见过,是《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清末“睁眼看世 界”的先驱。《海国图志》就是当时中国最全面的介绍世 界的书。
(一)橫式结构(并列结构)
一篇文章,提出中心论点后可以选择若干个论 据直接论证,或是将中心论点分解成若干个分论 点来论证,这种论证方法便是横式结构,或者称 之为并列式结构,也叫排比段式结构。也有人形 象地将这种结构称为“切西瓜法”,试想,一个 西瓜拿来,又大又圆如何下口,如果用刀切成整 齐的小块就可以方便食用了。同样道理,若能将 议论文分解为若干论据或分论点,便可以有话可 说了。
●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 出自杜诗名作《月夜忆舍弟》
●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第二句比较有名,将思 乡之情和月亮的亮度结合到一起,用主观感受代替 客观标准,意思本身讲的就是思乡忆弟之情,但考 虑到这里面点明了白露这个时令,也是二十四节气 之一,要考虑到里面蕴含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 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 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 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出自《周易》的《象传》。即解释卦象的文字。
议论文阅读理清结构(行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议论文阅读理清结构(行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https://img.taocdn.com/s3/m/ce14d9d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67.png)
议论文阅读理清结构(行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基本结构“总—分—总”式一、第一部分:引论。
是什么,提出问题(观点明确;简洁精练)“引论”又叫“绪论”,是提出问题的部分。
好的引论应当简明、新颖。
“本论”又称“正论”,是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是文章的主体。
好的本论应做到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有据,严密紧凑。
二、第二部分:本论。
为什么,分析问题(论证有力)(一)并列式:展开的各层次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没有强弱,或是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论据,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同一观点。
(二)对照式:把两种观点加以对比,通过二者对比,突出论证其中一方面的正确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较多,作为论证重点,而另一方面用墨较少,只作陪衬。
(三)层进式:各层次之间层层深入,步步深入。
可以是由表及里,从现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结,指明性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四环节:1.遵循论述规律,论述中心论点时,首先要提出分论点,这是第一个环节,它要从某个角度具体阐释观点;2.在提出一个概括性很强、抽象性很强的观点后,一定要对这个分论点进行扣题性的解说,这就是第二个环节:引语;3.第三个环节是述例,就是使用事实论据阐述前面提出的分论点;4.第四个环节是引申挖掘,就是将前面三个环节归结起来,引申到抽象的规律性,挖掘出事物的普遍性。
三、第三部分:结论。
怎么办,解决问题(干净利落;总结;提出希望)“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分,通常放在最后,与引论相呼应。
好的“引论”能深化论点,照应开头。
❖“独论点”常用结构一、写读后感的方法一:点-引-议-联-结(一)点——提炼感点,亮明观点。
介绍篇目,点明感受。
(二)引(介)——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概括内容,紧扣感受。
(三)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
详谈体会,围绕感受。
(四)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联系生活,再谈感受。
(五)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首尾呼应,总结感受。
二、写读后感的方法二:点-引议联-引议联…-结“读”和“感”交叉写,这种写法可以谈几点体会。
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
![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48c5e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d.png)
高考争论文写作结构模式高考争论文写作结构模式导语:争论文是话题作文写作时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以议事说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争论文,要求对争论对象发表看法,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写作基础,一起来看吧!一、(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明确中心观点(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正面事例和扣题分析第3自然段:总结正面的观点,强调作用第4自然段:反面观点总结+ 反面例子及分析,强调危害第5自然段:联系当下分析现实意义(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借助格言,结尾强化中心二、(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明确写作范畴,提出观点。
(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做法一+ 过渡+ 事例+ 分析第3自然段:做法二+ 过渡+ 简例1 + 简例2 + 分析(三)结尾部分:第4自然段:借助名人名言,结尾强化中心三、(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明确观点(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事例一(夹叙夹议)第3自然段:事例二(夹叙夹议)第4自然段:集中分析(三)结尾部分:第5自然段:结尾强化中心。
四、(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确中心(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古人的事例论据(排例)第3自然段:分析总结古人事例第4自然段:转折引入"当今意义'第5自然段:今日的人物事例(详例)(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辩证分析后总结五、(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名言引入,明确中心(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回望历史+ 古人的正面例子(1个详例)第3自然段:再看今朝+ 今人的正面例子(2个简例) 第4自然段:反观当下+ 今日的反面现象第5自然段:呼应开篇分析(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强调六、(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比兴引入,明确中心(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提出"缘由' + 详例1 + 详例2第3自然段:从"缘由'方面集中分析第4自然段:提出"方法' + 排例第5自然段:承接第4段,归纳分析(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七、(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出写作对象(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摆出"详细的现象',并归纳出普遍现象第3自然段:分析问题出现的主要缘由第4自然段:分析问题出现的根本缘由第5自然段: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法第6自然段:提出根本的解决方法(三)结尾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八、(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用材料和他人的`相反观点作铺垫第2自然段: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二)主体部分:第3自然段:争论:缘由一第4自然段:争论:缘由二第5自然段:回来材料,联系现实状况(三)结尾部分:第6自然段:总结九、(一)总起部分:第1自然段:引入(二)主体部分:第2自然段:"破'的部分,否定与自己相反的做法或观点,做好铺垫。
议论文基本结构(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基本结构(整理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98b85dc76a20029bd642d1d.png)
议论文基本结构作文辅导0331 2030议论文基本结构引论(开篇点题)结论(深化升华)论据①+分析论证本论(证明论点)论据②+分析论证论据③+分析论证引论(开篇点题)结论(深化升华)分论点①+论证本论(证明论点)分论点②+论证分论点③+论证【公式2】议论文分论点切分方法(思路:审读题目→归纳话题→切分分论点→总结中心论点)别式对象范围:施动主体:不同职业的人(分论点 1/2/3)不同境况的人(分论点1/2/3)个人集体企业国家民族(分论点1/2/3)做…要~~:(分论点1/2/3)面对…要~~:(分论点1/2/3)面对…要~~概念内涵:~~(就)是…(分论点1/2/3)二、横向找理由式为什么会~~:导致原因(分论点1/2/3)为什么要~~:必要性(分论点1/2/3)怎样才能~~:条件(分论点1/2/3)怎么样~~:方法措施(分论点1/2/3)~~就能(才能):作用意义(分论点1/2/3)措施 / 需要条件一、纵向时间;逻辑:古→今:过去→现状→将来先→后:首先→然后→最后浅→深例举现象→分析原因→办法→前景展望表→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前景展望三、其它正反正面:(方法如一、二)反面:条件:不…,就不能~~(分论点1/2/3)危害:不~~,就会…(分论点1/2/3)判断:~~是…,使…(方法综合一、二):(分论点1/2/3)说明:1论点应是一种明确的主张或判断,分论点不能交叉重复。
2以上各法,既可独用切分三个分论点,也可综合运用各成一个分论点。
3以上方法要学会灵活选用,一旦融会贯通将发现其实万变未离其宗。
其它可套用模式(~~与…分别代表“话题”和“其它文字”)~~是…的前提~~是…的基础~~是…的关键~~是…的根本~~是…的保证③…是~~的前提…是~~的基础…是~~的关键…是~~的根本…是~~的保证或~~就…~~就…~~就………②…就~~…就~~…就~~………或~~是…的奠基石~~是…的催化剂~~是…的航海灯~~是…的源泉……①…是~~的奠基石…是~~的催化剂…是~~的航海灯…是~~的源泉………或另法:话题典例分论点。
议论文重要段落构段
![议论文重要段落构段](https://img.taocdn.com/s3/m/2a667f17482fb4daa58d4b74.png)
议论文重要段落构段1.意义分析结构模式意义分析结构模式:提出观点层——简要说理层——事例论据层——意义分析层——得出结论层。
意义分析,就是围绕观点揭示事例论据所蕴含的作用或意义,从而达到证明论点的目的。
提出观点层,是在段首提出本段的论题或观点,即是段首中心句。
一般是简洁明了的一个句子或两个句子。
简要说理层,从说理的角度简要阐析段首中心句。
也可引用名言名句,从理论上对段首中心句进行论证。
要注意,名言名句与段首中心句的语意要相关,如不相关,则不能起论证作用。
事例论据层,列举的典型事例,古今中外的事例均可。
所举事例要紧扣段首中心旬,对事例要进行剪裁处理,抓住所需要的信息,舍弃与段首中心句无关的信息。
有时还要根据段首中心旬的需要,将事例中隐含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段首中心句相关甚至相同的词句,使事例论据和段首中心句相统一。
叙写事例一定要简明精练,切忌过多叙述或描写。
意义分析层,是围绕段首中心句从正面分析事例的意义和结果,以达到论证段首中心句的目的。
得出结论层,是从以上的简要说理层、事例论据层及意义分析层推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结论,这个结论和段首中心句是近义或同义的。
也可重申这一段的观点(段首中心句),照应本段开头。
在衔接上可加上“因此”、“可见”、“我们可知”等字样。
例l,乐观的生活精神铸就辉煌的人生。
(提出观点层)人生之路漫漫,不得意之事常有。
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面对,具有乐观生活精神的人能面对生活,能适应生活,最终成为生活的主宰,成为生活的强者。
(简要说理层) 苏轼的生活曾经一帆风顺,但因为乌台诗案,他被贬黄州,流落四方,辗转难安。
在赤壁的月夜,他一时心灰意冷。
但面对碧空之明月,江上之清风,他思接千载,感受到人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是,他戚戚之心怀释然,以乐观的生活精神面对人生。
(事例论据层) 苏轼坦然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生活精神,孕育了他的文学才华,使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一代文学宗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议论文段落结构
作文辅导
1031 19:03
::
一、标准段
(一)标准语段的五种句子:
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结论句。
(二)语段组成示例:
1、并列型:
①观点句②阐释句③并列材料句一④分析句一⑤并列材料句二⑥分析句二⑦结论句。
例如:知识就是力量。
(观点句)它首先是一种难以量化的、伟大的精神智慧,当然更可转化为具体的、可见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阐释句)诸葛亮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材料句)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分析句)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材料句)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分析句)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结论句)(267字)分析:
材料句:
①诸葛亮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却可以坐知天下之事。
(简洁叙述,用对比手法,重点突出知天下之事.)
②史蒂芬.霍金,被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轮椅上20多年,全身能“活动”的,除了眼睛,只剩一根食指,但这并不影响他能够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超人。
(较详细叙述,以身体患病和取得的成就作对比,为下文议论分析作铺垫,突出知识的力量.)
两个事例一略一详,一个军事家,一个科学家,显得有说服力.
分析句:
①凭什么?知识,以及知识带来的预见性。
(用设问句,从原因角度来分析,点明“知识”的作用.)
②靠什么?知识——关于宇宙奥秘:天体物理、时空本质的最新知识,最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智慧。
(此句分析,句式与上句相同,从原因角度来分析,点明“知识”的力量,)
结论句
可见,知识能够改变世界,知识能够决定命运,知识能够给人自由。
(①“可见”一词,总结上文。
②三个“能够”,构成排比句,从“会怎样”角度进行总结。
)优点:观点明确,层次清晰,材料典型;分析紧扣中心,鲜明贴切,小结深化主题。
是相对比较成功的议段。
总结归纳一:
议论段结构层次
⑴先提出观点。
⑵从“是什么”角度解释。
⑶接着举例,再从“为什么”角度分析。
⑷最后从“会怎样”角度进行总结。
2、归纳型:
①观点句②阐释句③材料句一④材料句二⑤材料句三⑥材料句四⑦分析句⑧结论句。
例如:只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观点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
(对观点句的解说)面对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
(材料句一)面对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者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
(材料句二)面对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
(材料句三)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分析句)可见,确立目标重要,但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照应段首观点句,总结全段)(380字)
分析:
①观点句:只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带领你到达理想的彼岸.(注意:修饰词切合实际,它限制了目标的范围,使下文议论更有针对性。
)
②解说句:所谓切合实际,就是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浮夸,不空想。
(注意:观点句与解说句的联系,观点句要求用肯定陈述句简洁表述,解说句则对观点句从内涵角度作具体解说,解说内容要对下文事例有总领作用。
)
③举例句:面对经济贫穷落后,国人思想麻木的旧中国,鲁迅定下了唤醒国人的目标,他弃医从文,发奋写作,被后人誉为“民族魂”;面对选民平静的表情和缺乏热情的鼓掌,李光耀定下了学习中文的目标,他争分夺秒,勤学苦练,终于凭着中文演讲引起选民共鸣而当选为新加坡总理;面对遭人冷眼,受人凌辱的处境,勾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他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成为春秋霸主.(注意:鲁迅李光耀勾践三个事例,按中外今古顺序来举例,逻辑性强,有说服力,用三个“面对……”句式,构成排比句,增强语势,事例表述紧扣观点句来写,例如“定下目标……”,“终于……”等词,很有说服力。
)
④分析句:如果鲁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唤醒国人的目标,而是为了写作而写作,他能写出一篇篇发人深省的文章吗?如果李光耀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学习中文的目标,而是盲目竞选,他能成为受人敬仰的总理吗?如果勾践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定下了复仇雪耻的目标,而是苟且偷生,他能成为一代霸主吗?(注意:三个“如果……吗?”句式,构成排比句,运用假说论证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严密有说服力,分析紧扣“根据实际情况定下目标”这观点句字眼进行说理,显得中心明确,有针对性。
同时,分析顺序按事例顺序进行,结构严谨,有条理。
)
⑤总结句:可见,确立目标重要,但能否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注意:本句照应段首观点句,用“可见”一词,总结上文,议论时紧扣“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来表述,使观点更明确,给读者鲜明印象。
)
总结二:
议论段结构层次
①先提出观点,从“会怎样”角度提出。
②从“是什么”角度解释关键词,再具体解释观点。
③接着举例,从“怎么样”角度表述,再运用假说论证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
④照应段首观点句,结构严谨。
3、正反型:
观点句。
阐释句。
正面材料句。
分析句。
反面材料句。
分析句。
结论句。
才能是成就事业、成就功名的关键。
(观点句)一个人有才能不能保证一定成功,但是,如果没有才能,肯定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阐释句)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
大略才实现的。
(正面材料句)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
(分析句。
承上启下,反面举例,形成对比,突出论点的正确性)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
(反面材料句)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分析句)可见,……(结论句)
附录:正反型二例
例1、横向对比型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佛经有言:“一念境转。
”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会带来沉重的心灵负累。
与其让仇恨啮噬心灵,制造痛苦,不如以包容之心去获取一份泰然。
勾践忍受了十年卧薪尝胆的艰辛,灭吴后下令诛尽吴国宗室。
韩信未发迹时无端遭受“胯下之辱”,但封王之后却笑释前嫌,任命当初侮辱过自己的人为巡城校尉。
相比之下,韩信的人格要比勾践健全得多。
鲁迅先生说过,“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包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宽恕,更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例2、纵向对比型
也许有的人生来就是与人争的,争的是名,是利,是片刻的虚荣,是永远的欺骗。
(观点句)苏东坡先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凭着满腹才学,争来了官职,争来了荣誉,争来了名声,争来了一帮子朋友。
但当造化将它推向人生的低谷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争,反)至此,他方悟得“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于是他放弃了恃才傲世之气,放下了功名利禄之心,这才有了“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放,正)一个“放”字,将一道神秘的天光引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从此横空出世(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