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晚测题(08)

合集下载

黑龙江哈尔滨市省实验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哈尔滨市省实验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哈尔滨市省实验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遗言杨蕾村长突然倒地,躺在饭桌底下一阵抽搐,紧抓女人的手,嘴里喊了两声:纲!纲!便永远闭上了双眼。

陶瓦村的人们听说了这事,老榕树下站着黑压压的一片人,人人为之唏嘘。

人们帮村长的儿子纲把村长隆重安葬了,就埋在陶瓦河边。

陶瓦河边多了一座坟茔,陶瓦村的人们也多了一份心事。

大伙聚在一起,目光齐刷刷地拉远,望着那座坟茔一眼,再慢慢收回,投影一样放大到各自的脸,好像要在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都想开口说什么或问什么,最终没人吭声。

看着看着,就散了。

三天前,温州香料商开着几部加长车来到陶瓦村收购八角,价钱可喜。

大伙手上有了钱,有人提议把建桥的集资款交了,村长负责收款文书负责记账。

村长办事喜欢趁热打铁,因此也就爽快地同意了。

村长站在大榕树下的石桌上,兴奋地宣布:“今天收到集资款总共二十三万七千七百元。

村会计去成都参加儿子的婚礼,明天回到了我马上把钱款交给他,由他拿到银行存进村委对公账号。

有了这笔钱,再加上地方财政的扶持项目,大家放心,明年我们一定能告别渡船过河的历史!”大伙听了个个眉开眼笑。

陶瓦村的田地大部分都在陶瓦河对年,一艘机动船是主要交通工具,那种劳作的艰辛,只有陶瓦人自己知道。

可是,村会计没有按时回村,打个电话说难得出远门一趟,想逗留一段时日,去看看汶川地震遗址。

二十多万的建桥集资款还在村长的手里,不,是在村长家里!陶瓦村的人心照不宣。

村长的儿子纲在南宁开出租车,喜赌,欠债几十万。

陶瓦村的人也心照不宣。

陶瓦村的人静默了几天,终于着急了。

08-1作文(学生版):2024届15省期末考语文分类汇编

08-1作文(学生版):2024届15省期末考语文分类汇编

08-1作文(学生版):2024届15省期末考语文分类汇编安徽省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材料一: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对于同一个短视频排名靠前的评论,男人看到的都是站在男人的立场;女人看到的则都是站在女人的立场。

网上的视频也不光分性别,还分角色、年龄:父母看到的,全是儿女的不孝;子女看到的则多是孩子抱怨家庭。

其实,现在的互联网平台基于算法而推送给我们的,都是我们喜欢看的。

这就是“信息茧房”。

材料二: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在自己和时代编织的套子里悲惨地死去。

信息时代的我们,如何“破茧而出”,不做“套中人”,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花好月圆”意即鲜花盛开、月儿正圆,人们常以此寓意完美、圆满,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曾国藩却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

《莱根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此中大有佳趣。

”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安徽省六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23.阅读下而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庄子·达生》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

纪渻子为周宣王训练斗鸡。

十天后宣王来问:“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没有,仍虚浮骄矜,自恃意气。

”十天后又问,回答说:“还没有,对其他鸡的声响和影子还有反应。

”十天后再问。

回答说:“仍没有,还整日目光锐利,心气旺盛。

”十天后再来问,回答说:“差不多了,虽然听见别的鸡叫,却已毫无反应。

(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8古诗词鉴赏(含解析)

(江苏版)2019届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专题08古诗词鉴赏(含解析)

古诗词鉴赏一、【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昨日访子上不遇,徘徊庭砌,观木犀①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杨万里昨携儿辈叩云关,绕遍岩花恣意看。

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②粟堆盘。

寄诗北院赊秋色,供我西窗当晚餐。

小朵出丛须折却,莫教坼破碧团栾。

【注】①木犀,桂花。

②水沉蒸透,香气浓郁。

10.中间两联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1.请简要分析尾联的涵义。

【答案】10.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木犀的色泽形态;借代,(以秋色代指木犀花)引人联想,增添了语言韵味。

11.以“小朵出丛须折却”为借口,巧妙提出“乞数枝”的要求;表达了诗人对木犀花的喜爱(或体现了诗人和子上的关系亲密)。

【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题干中给出要求分析修辞手法,“苔砌落深金布地,水沉蒸透粟堆盘”运用比喻的手法,“金布地”“粟堆盘”形象地表现了木犀的色泽形态;“秋色”代指木犀花,运用借代的手法,增添了语言韵味。

【11题详解】【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

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二、【2019届江苏师大附属实验校高三19月调研】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清平乐·博山①道中即事宋·辛弃疾柳边飞鞚②,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①博山:位于今江西永丰县,作者闲居上饶时,曾多次游览此山。

②鞚(kòng):马勒。

安徽省肥东圣泉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肥东圣泉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肥东圣泉中学2025届语文高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

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

《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

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

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

“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

“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

2022-2023学年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本试卷共14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大家都知中国人喜讲“中庸之道”,一般人以为中庸之道是指平易近人,不标新立异,不惊世骇俗,调和折衷,不走极端而言。

然此等乃通俗义,非正确义,《中庸》上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无论何事都有两端,此两端,可以推到极处各成为一极端。

在此两极端间之中间都叫做中,此一“中”可以有甚长之距离。

所谓“中”,非折中之谓,乃指此两极端之全过程。

如言真善美,是此一极端,不真不善不美是那一极端。

但此真、善、美三分,只是西方人说法。

照中国人讲,此世界便是一真,不是伪,真伪不能对立。

若论美丑,此世界是浑沌中立,既非极美,也非极丑。

中国文化是人本位的,以人文主义为中心,看重了人的一面,则善、恶对立不能不辨。

但纵是一大圣人,亦不能说他已达到了百分之百的善。

纵是一大恶人,亦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恶。

人只在善、恶两极端之“中道”上,既不在此极端,亦不在彼极端。

但必指出此两极端,始能显出此中道,始能在此中道上理论有根据、行为有目标,故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若非执其两端,则中道无可见。

真实可用者乃此中道,非其两端。

此乃中国人所讲“中庸之道”之正确意义。

在此等观念与意识之下,我认为中国文化尽可以借鉴西方文化,使中国文化更充实更光辉。

并不如一般人想法,保守了中国固有之旧,即不能吸收西方现代之新。

似乎大家总爱把一切事物作相反对立看,不肯把此等相反对立来作互通合一看。

所以我们中国所讲“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此刻实该大大地再阐明。

这和我们当前所该采用的一切想法和做法实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人惟其有此中庸之道,亦可使各不同的宗教信仰也一样调和融通起来。

佛教、回教、耶稣教来到中国,不仅和中国传统文化无冲突,在此诸大宗教之相互间都能和平共存,没有大冲突。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8文言文阅读之分析概括(测)(含解析)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8文言文阅读之分析概括(测)(含解析)

专题8 文言文阅读之分析概括——测一测(45分钟 60分)姓名分数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20分)蔡泽者,燕人也,游学干.诸侯。

之赵,见逐。

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

”范雎闻,使人召之。

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

及见之,又倨.。

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也,忠之节也。

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

生而辱不如死而荣。

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

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

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

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

”于是范雎称善。

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

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

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

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

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

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

及二人羁旅入秦,继踵取卿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

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二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注】①釜鬲:行厨炊具。

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学干.诸侯干:求托、请托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困:困倦C.及见之,又倨.倨:傲慢、放肆D.昭王新说.蔡泽说:yuè,喜欢【答案】B【解析】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B.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

【高中语文】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古典诗歌鉴赏(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联考模拟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08古典诗歌鉴赏(原卷版)Word版无答案

专题8:古典诗歌阅读1.【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2.【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①晁楚老、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

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2021届高三语文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08 名句默写(含解析)(1)

2021届高三语文模拟金卷分项汇编(第02期)专题08 名句默写(含解析)(1)

专题8:名句默写1、(15届广东佛山南海区高三摸底)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份。

(任选3题,多项选择只按前3题计分)(6分)(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

(王羲之《兰亭集序》)(3)亲友无一字,。

,凭轩涕泗流。

(杜甫《登岳阳楼》)(4)恰同窗青年,;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答案】(1)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亦犹今之视昔(3)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4)风华正茂挥斥方遒【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显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15届辽宁实验分校高三上期初)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份。

(6分)⑴至人无己,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滔滔来。

(杜甫《登高》)(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4)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离骚》)(5) _____________?只是那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6)_____________,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答案】(1)神人无功(2)无边落木萧萧下(3)濯清涟而不妖(4)民生各有所乐兮(5)此情可待成追思(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偏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显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常常积存,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

名句范围一样是初高中必修、选修,和部份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

答题时笔画要清楚,答完后要检查,幸免低级错误。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8文言文阅读之分析概括(背)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8文言文阅读之分析概括(背)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专题08 文言文阅读之分析概括(背)必背要词一、字音跻身jī通缉令jī即使jí嫉妒jí棘手jí贫瘠jí桔梗jié人才济济jǐ觊觎jìyú雪茄jiā信笺j iān 歼灭jiān 草营人命jiān 缄默jiān渐染jiān眼睑jiǎn 矫枉过正jiǎo开花结果jiē拮据jiéjū攻讦jié二、近义词辨析1.扶养:扶助、供养。

用于有各种扶养关系的人之间。

抚养:爱护并教养。

用于长对幼。

(如: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2.感奋:因感动、感激而兴奋、奋发。

感愤:有所感触而奋慨。

3.个别:单个,极少数。

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

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4.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也指本领和武术。

(辨:表示武术用“功夫”,在时间和本领上两词通用,但“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或造诣。

)5.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必背佳句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2.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贡琼传》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传》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7.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出师表》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9.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太子少傅箴》必背美文船●张烨阳光下,一只油漆斑驳的小渔船,倾斜地搁浅在波涛之外,在黄茸茸的沙滩上航着它海蓝色的梦。

曾经与日月齐飞时光共流。

曾经与海涛轰鸣鸥鸟歌唱。

2021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1)

2021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1)

2021届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3期)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含解析)1.(14届湖北孝感高三第一次统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注】本诗选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人那时客居在夔州西阁楼中的,他从霜雪之夜的所见所闻,联想到当前国家时事和自己衰老多病飘泊天涯的生活,心情异样繁重,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叹万千,请联系具体诗句,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悲慨之情。

(4分)【小题2】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制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请说说诗人在此联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分)【答案】2.(14届吉林高中毕业班摸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菩萨蛮周邦彦银河①宛转三千曲,浴凫飞鹭澄波绿②。

何处是归舟,夕阳江上楼。

天憎梅浪发③,故下封枝雪。

深院卷帘看,应怜江上寒。

[注]①银河:天河。

借指人世的江河。

②浴凫飞鹭:凫:野鸭。

鹭:白鹭。

③浪发:滥开。

【小题1】这首羁旅词中的“天憎梅浪发,故下封枝雪”运用了哪一种表达技术?请简要分析。

(6分)【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5分)【答案】3.(14届辽宁省实验北校高三上期中)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画菊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宋末诗人、画家。

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

宋亡后,隐居苏州。

【小题1】这首诗写了菊花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分析。

(4分)【小题2】这首诗采纳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情感?(4分)【答案】【解析】【小题1】4.(14届湖北武汉部份学校新高三第一次调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送陈七赴西军孟浩然吾观超级者,碌碌在目前。

【详解 高考母题】专题08 作文-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新高考卷)(原卷版)

【详解 高考母题】专题08 作文-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新高考卷)(原卷版)

专题08 作文【母题来源】2022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母题题文】材料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析】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介绍了围棋的三个术语,然后分别对三个术语进行解释,接着指出初学者入门的途径和常见的错误做法,最后简单阐释本手、妙手和俗手的关系。

可见材料意在让考生阐释本手、妙手和俗手之间的关系,具有哲理意味,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围棋中,本手是最基本的下法,虽简单,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和入门途径,是起步,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源。

妙手是在本手的基础上的巧思妙想、灵活运用和高瞻远瞩,是创造,是探索,是提升,更是智慧。

只有对本手掌握全面,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

俗手是没有本手做根基的无所适从,没有妙手做依托的盲目迷茫,既无技术含量,也无妙思可言,只会满盘皆输,是既无本手,也无妙手的结果,是没有胜算可言的,是最不可取的。

据此考生可以引申到学习,工作、做事甚至治国,可以由个人、国家延伸到社会层面。

只有扎扎实实学好基本功,做好充分的准备,埋头做实事,干好基层的民生工作,奠定牢固的基础,不投机取巧,不偷工减料,不敷衍潦草,才能搞好学习,干好工作,做好事情,治好国家。

只有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才能渐入佳境,灵活变通,妙手绘蓝图,巧手筑高楼。

否则,便只能以俗手将一手好牌打烂,以败局收场。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不知道走了多久,父亲回过头来:“你走前面,风向变了,我在后面挡一挡。”罗冠换到前面,父亲说:“走吧。雨再大,总会停的,路再远,总能走完。”
5. 王刚同学在了解到三迭叙事的相关知识后,在大型考试中采用了这种手法写记叙文,在文中设计了三次道歉,一、二次道歉被拒后还分别插入了“向人问计”“托人说和”两个“横云断岭”的叙事片段。本以为会一鸣惊人,孰料只得了45分。假如你是老师,如何帮助王刚解开心结?
【答案】1. A 2. C 3. C
4. 林黛玉和薛宝钗在贵族身份上相同的,但是身世处境上却不同;两人都极富才情,但是个性特征却不同;两人年龄相似,但是对人接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路面上的积水白茫茫一片,一会儿流向东,一会儿流向西,罗冠和父亲像两只跛脚鸭子,蹬着水缓慢前行。“怎么办?不如我们回去吧。”罗冠几次要脱口而出,都被父亲的表情阻挡在门外。
罗冠心里说,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都知道。家里这么多人要吃饭,三个孩子要上学,而他又遇到了那样的事,他实在是太难了。
漫天的雨幕里,只有两个小黑点,像大逗号领着小逗号,在大地这张巨大的黄纸上点染行。时大时小的雨声,酷似罗家父子时深时浅的脚步,踩在1996年的希望里。
C. 三迭式叙事多以二元对立的原则组织故事情节,二元对立关系的强弱与对立的双方矛盾是否不可调和有关。
D. 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的设对方法包括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和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迭式叙事与“对锁”章法虽然笔法不同,但二者在同而不同方面有相似的审美效果。
(摘编自冯文开《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
材料二:
“对锁”章法是指在不同的故事段中用相似或相同的人物语言以使两个故事段相映成趣。清话石主人称之为“复笔”,其《<红楼梦>本义约编》云:“《红楼梦》喜用复笔。一游幻境,必再游幻境;一入家塾,必两入家塾;一秦氏之丧,又有贾母之丧;一协理东府,又有协理西府……种种细事,不可缕记。其实皆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纯是《水浒》笔法。”话石主人所谓的“复笔”,即“两对章法”,它总是具有“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的审美特征。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常常利用对偶原理设置相互对等或对照的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以展开叙事。其设对方法,既可以是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也可以是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就章回小说来说,又可以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个章回设对。对照也并非只有两两对照,在长篇叙事作品中,常常是多个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的对等或对照。所谓“两对章法”,就是利用“对偶”原理,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章回,设计性质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叙事内容、人物、故事、场景、言辞等,作“对锁”“对峙”,在引起篇章形式均衡感的同时也使“对锁”“对峙”的叙事内容“同而不同”、相映成趣或有复杂微妙的文意上的关联。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细则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细则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细则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此为起点,书中相继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等观点。

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审视会发现,《论语》围绕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建构。

②《论语》中认为不怨恨是面对负面评价时的正确态度。

《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因他人的不了解而怨恨,这可以看作是孔子面临认同危机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

孔子真正受到无限的敬仰和尊崇是从汉代开始,而在其所处的春秋时期,孔子也会遭遇负面评价。

如《论语·子罕》中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该评价颇有讽刺意味,博学与一无所成的鲜明对比,几乎要让人对孔子的博学都有所质疑。

而孔子面对质疑真正做到了“不愠”。

③同时,孔子并不一味屈从他人的评价。

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郓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当时已经以知礼而闻名乡里,但他入太庙助祭时却凡事都要问清楚,因而便有人质疑他不知礼。

对此,孔子并未急于辩解自己是否知礼,而是从礼的内涵出发来回应对方:凡事都问仔细才真正符合礼的要求。

这样,对方的质疑便不攻自破。

④当面临认同危机时,孔子在态度上展现出的君子之风,从根本上源自思维上“内自省”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

高三语文 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8 表达得体(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 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8 表达得体(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百所名校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08 表达得体(含解析)不分版本表达得体1.【XXXX届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第三次月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在影响花期的环境条件中,气象因素占了很大一局部。

①___,而低温和阴雨等不良条件,均会影响开花。

喜欢赏花的公众常根据花期安排出游时间,②___。

花期预报是以温度作为指标,建立物候模型来进行预报。

但导致花期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开花前几天的温度变化会对花期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③___,需要有较为长期的物候资料。

【答案】①开花要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阳光。

②需要花期预报效劳。

③对花期的预测有一定难度。

〔或:要准确预测花期〕【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

2.【XXXX届甘肃静宁一中高三上期末】下面是一封学生自荐信中的局部正文,其中有几处表达不恰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诚挚地感谢您拨冗拜读我的自荐信!我是XX学院的一名后生,即将迈出校门。

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曾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颇有建树。

我积极投身学生会和播送站等学生组织,荣获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兼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我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单位,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为贵单位的开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敬请斟酌,恳请垂怜,回函是盼!自荐人:XXXX年X月X日【答案】“拜读〞改为“翻阅〞或“浏览〞“后生〞改为“学生〞“颇有建树〞改为“小有成绩〞“荣誉〞改为“称号〞“垂怜〞改为“垂青〞【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

题中“拜读〞是自己读别人的作品,谦敬失当;“后生〞是长者对年轻人的称呼;说“颇有建树〞不谦虚;“荣誉〞和前面的内容不搭配;“垂怜〞中“怜〞不合语境。

全国T8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T8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名校联盟·模拟押题卷(T8联盟)语文试题(二)(测试时间:150分钟卷面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是从混沌的自然中走出来的,最终仍要回到自然中去,但那已是深情的、充满灵性的自然,这一切都源于山水审美意识的觉醒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的诞生。

纵观中国山水文学长达一千余年的发展历程,其美学价值在多个方面。

中国山水文学提供了心物融通、人与自然一体化的途径。

山水文学的发生是以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基础和前提的。

在这个过程中,东晋诗人、史学家袁山松在《宜都山川记》中提出的“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具有不可忽视的特殊意义。

“惊知己”不只是属于山水,同时也属于人,只有彼此都“惊知己”,为获得“知己”而庆幸,人与山水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融通与共识。

它表明,在这一时期,山水自然已不是作为人的对立面存在,而是和人在心灵上达成共识。

一如钱锺书先生所说:“我心如山水境”“山水境亦自有其心,待吾心为映发也”(《谈艺录》)。

山水美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客观的结合。

山水审美的最高境界——心物感通、心物交融、心与物游的产生,是深刻体味对象、在对象中发现心灵、发现生命的结果,它构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生命境界。

这个境界晶莹皎洁,充满情韵,透现出了审美主体的智慧及对宇宙自然至情至理的参透和感悟,也使中国人养就了一种能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却不傲睨于万物的洒脱又深情的胸襟。

山水审美所发生的这种带有根本性的转变,预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山水文学将要在晋宋时期诞生。

山东省青岛顶级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青岛顶级中学2022-2023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能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四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江苏省溧阳市高三语文 专项训练 语基(总08-10)

江苏省溧阳市高三语文 专项训练 语基(总08-10)

晚练——语基(总08)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内讧/一哄而散裨益/纵横捭阖橘子/波诡云谲B. 辟邪/开天辟地商贾/余勇可贾蹊跷/独辟蹊径C. 泄露/崭露头角当天/长歌当哭脊椎/椎心泣血D. 拙劣/咄咄怪事佚事/卷帙浩繁赝品/义愤填膺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茅台将申请奢侈品资格”的消息让茅台集团进退维谷,集团既想打造国际品牌,又想实现“让老百姓喝得起”的承诺。

B.中国男排的唯一希望就是获得亚洲第一的排名,但从本届世界杯赛的表现看,中国队获得亚洲第一的可能性凤毛麟角。

C.在我国,每天有数百万中小学生乘坐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各类校车上下学,因车体不达标而引发的校车事故信手拈来。

D.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的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账额来说,这实在是螳臂当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听证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距离老百姓不再遥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

B.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

C.公交车和地铁内不文明的现象经常为人们所诟病。

公交车里,白发人颤巍巍地扶椅而站,黑发人安然而坐,熟视无睹。

D.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B.这篇文章分析了历次国学热背后潜藏着的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惰性与责任缺失,力透纸背,引人深思。

C.朝鲜成功发射通讯卫星的消息如石破天惊,震动了美、日、韩三方政坛,“朝鲜威胁论”又被重新提起。

2024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评分细则(古诗文阅读)

2024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评分细则(古诗文阅读)

2024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评分细则古诗文阅读部分评分补充细则及样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文言翻译评分注意事项:1.翻译题评改时关注的顺序:先看大意,然后再看关键词的意思。

2.关于大意分的说明:大意分体现为“读懂”,只要句子结构基本完整,主谓宾的意思接近,即可得大意分,其他修饰成分可以略。

(1)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父亲死了不(好好)安葬,就要发动战争,可以称得上孝吗?以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可以称得上仁吗?[4分。

大意2分,“干戈”“以”各1分。

]【补充细则】1.大意①:对周武王不安葬父亲就发动战争的行为进行评论,认为这是不孝顺的。

对周武王行为(事件)的概括和评价都对才可得分。

2.大意②:对周武王以臣子的身份讨伐君主的行为进行评论,认为这是不仁义的。

对周武王行为(事件)的概括和评价都对才可得分。

3.干戈:原意为武器,文中可理解为“发动战争”“打仗”“动用武力”;译为“用武器攻击”不得分。

4.以:可译为“以……身份”“以……地位”“凭借……身份”“用……身份”“作为”“身为”;译为“让”“用”“使”不得分。

5.关键词有错别字,最多扣1分。

【评分示例】满分示例:示例1:父亲死却不埋葬,这么快就大兴战争(1分),这可以称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1分)去讨伐君主,这可以称得上仁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2:父亲死了却不安葬,想要跟其他国家去打仗(1分),这称得上孝吗?凭借着大臣之位(1分)讨伐君主,这称得上仁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3:父亲死了却不安葬,大动干戈去打仗(1分),这难道是孝的行为吗?以臣子的身份(1分)讨伐君主,这难道是仁的行为吗?(两点大意都正确)3分示例:示例1:父亲去世了不为其安葬,反而去违背父生前的意愿去战争,这能称为“孝”吗?以大臣的身份(1分)去讨伐君主,这能叫“仁”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2:父亲死了而不埋葬,反而还发动战争(1分),这能称得上孝顺吗?用臣子的身分(有错别字,此关键词不得分)讨伐君王,这能称得上仁义吗?(两点大意都正确)示例3:后父亲去世了不下葬,子女互相打仗(1分),可以被称作孝顺吗?凭借臣子的身份(1分)讨伐君主,可以被称作有仁义吗?(第①点大意错误,“子女互相打仗”错误)2分示例:示例1:父亲死了不去安葬,而要发动军队打仗(1分),这能说是孝顺的人吗?使臣子去杀害国君,这能说是仁者吗?(第②点大意错误)示例2:父亲去世了而不埋葬,让尸体躺在干戈的土地上,这能叫做孝吗?作为(1分)下臣而去讨伐君王,可以叫作仁义吗?(第①点大意错误)示例3:父亲去世不下葬,到干戈远地支援,可以称得上孝顺吗?凭借大臣的身份(1分)讨伐君主,可以称得上仁义吗?(第①点大意错误)1分示例:示例1:父亲去世了儿子不埋葬他,反而沉迷发动战争(1分),这是孝顺吗?用大臣讨伐君主,这是仁义吗?(两点大意都不正确)示例2:父亲死亡后不埋葬,随意放置地上,这就是孝顺吗?臣子讨伐君主,这就是所谓的仁义吗?(仅有第②点大意正确)0分示例:示例1:父亲去世却不下葬,缓慢等到干戈,可以称为孝顺吗?示例2:父亲死了而不下葬,我紧忙干戈,这是孝吗?大臣贬伐君子,这是仁义吗?示例3:后父亲死了不下葬,而是去等干戈,真的是孝顺吗?用臣子讨伐君子,有考虑仁义吗?(2)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幸亏有次子交托社稷啊,如果没有这么一个接任国君的人,那又能把先王的社稷怎么办呢?[4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桥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晚测题(8)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栈.道/饯.行角.楼/角.力呱.呱坠地/沽.名钓誉B、恪.守/骨骼.露.骨/露.脸殊.途同归/自出机杼.C、窒.息/桎.梏风靡./奢靡.前仆.后继/物阜.民丰D、市侩./荟.萃畜.牧/耕畜.炙.手可热/栉.风沐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缺乏位置感和责任感,他们这几个干部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生活,在他们眼里,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B、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C、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D、我国乒坛健儿在四十三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以三比二力克瑞典队勇夺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B、肇庆市公安局城东分局近日成功打掉了一个价值700余万元的特大汽车盗窃团伙,有力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C、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

D、如何在肯定草根文化的同时,不过分鼓吹偶像崇拜,而是放大草根中“励志”的因素,把社会主流价值观传递给大众,是值得娱乐媒体深思的问题。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叶永烈编著的《天文知识》,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B、每个人都必须深刻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C、5月9日,张晓明参加市委常委专题民主生活会。

在会上,他积极地听取人家对他的批评。

D、11月21日,黑龙江鹤岗发生矿难,这起矿难被视为近两年来最严重的矿难。

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6.依次填入下面二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卡耐基和柯立芝崇尚“肥皂水”哲学,懂得以退为进,他要得到自己的利益,却处处为你着想,让你在一种温情脉脉的情绪中接受他的见解。

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在许多时候是相互抵触的,我们要让别人和自己合作,一个基本的前提是找到彼此利益的共同点。

换句话说就是:——,——。

——,——,——。

①只有知彼,我们才知道自己应该退让到什么程度②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妥协③处理好了这两点,我们就可以所向无敌④只有知己,我们才能弄清楚自己应该坚守住什么样的底线⑤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A.②⑤④①③ B. ④①②⑤③C.⑤④①②③D.②⑤①④③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小题。

张敷华,字公实,安福人。

成化元年,与.刘大夏愿就部曹。

除兵部主事,历郎中。

廉重不挠,名等.于大夏。

十一年,出为浙江参议。

景宁矿盗起,至数千人,敷华谕散之,执其魁十二人。

居浙十余年,历布政使。

弘治初,迁湖广。

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佣直资饿者。

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中道奔丧,服阙还故官。

部内赋输大同,困于.折价。

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

改抚陕西,制婚娶、丧葬之式,纳民于.礼。

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十二年改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高邮湖堤圮,浚深沟以杀水势。

又筑宝应堤。

民利赖焉。

正德元年召为左都御史,其.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内阁力主之。

帝犹豫,敷华乃上言:‚陛下宴乐逸游,政令与诏旨相背,行事与成宪交乖.。

今给事中刘蓓,御史朱延声、徐钰等连章论列,但付所司。

英国公懋与臣等列名上请,但云‘朕自处臵’。

臣窃叹惑,请略言时政之弊。

如四十万库藏已竭,而.取用不已。

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

织造已停,传奉已革,寻复如故。

政令纷孥,弊端滋蔓。

夫国家大事,百人争之不足,数人坏之有余,愿陛下审察。

‛疏入,不报。

既而朝事大变,宦官势益张。

至除夕朝罢,忽传旨与杨守随俱致仕。

敷华即日就道。

至徐州,遇洪,坐小艇,触石几溺死。

瑾恨未已,欲借湖广仓储烂,坐以赃罪。

修撰康海过.瑾曰:‚吾秦人爱张公如父母,公忍相薄.耶?‛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

明年六月病且革,衣冠揖家庙,就榻而.卒。

敷华性刚介。

弘治时,刘大夏常荐之,帝曰:‚敷华诚佳,但为人太峻耳。

‛为部郎奉使,盗探其.囊,得七金而已。

(节选自《明史·张敷华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等.于大夏等:相同B.行事与成宪交乖.乖:背离C.修撰康海过.瑾日过:过问D.公忍相薄.耶薄:逼迫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困于.折价②纳民于.礼B、①与.刘大夏愿就部曹②忽传旨与.杨守随俱致仕C、①如四十万库藏已竭,而.取用不已②就榻而.卒D、①其.冬,大臣与言官请去刘瑾等②盗探其.囊9.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B、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C、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D、妖僧据终南山为逆/廷议用兵/尚书马文升曰/张都御史能办此/敷华果以计缚僧归。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敷华在处理景宁的矿贼闹事中,运用计谋,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捉拿头领归案。

B、张敷华整治好坍塌的高邮湖堤和修筑宝应堤,都让百姓从中获利。

C、张敷华等人上疏请求除去刘瑾的行为使刘瑾心生恨意,刘瑾后来想方设法诬陷张敷华。

D、张敷华在疏中指出皇帝的缺点,同时认为政策法令过于繁复,弊端就会滋生蔓延,要求皇帝要仔细审察。

11.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①六七岁童子何知,而招为勇士。

(3分)②瑾意稍解,犹坐敷华奸党,与守随等榜名朝堂。

(4分)(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张敷华“为政惠民”的两个事例。

(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2.默写: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惑矣!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8、,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新桥中学2015届高三语文晚测题(8)参考答案1.答案B(恪kè,骼gé;露骨lù,露脸lîu;殊shū,杼zhù。

A.栈zhàn,饯ji àn;B角楼jiǎo,角力jué;呱、沽gū。

C.窒、桎zhì;风靡mǐ,奢靡mí;仆p ū,阜fù。

D.侩kuài,荟huì;畜牧xù,耕畜chù;炙、栉zhì。

)2.答案B(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形容很穷。

改“不值一钱”//探囊取物: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

比喻极容易办到的事。

//春秋鼎盛:人的年龄正处于旺盛、强壮之际。

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与题目中的青年人不符合,错。

//振聋发聩:用语言文字把糊涂的人唤醒。

改“震耳欲聋”:声音很大。

)3.答案B(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

//甘之若饴:甘,甜;饴,麦芽糖浆。

感到像糖那样甜。

指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

//沧海桑田:比喻自然界变化很大或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无足轻重:足:够得上,配,值得。

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

指无关紧要。

)4.答案D(A、定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一台”不能修饰“剧本”,应将“一台”改为“一个(部)”,或将“剧本”改为“话剧”。

//B、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价值70余万元的……团伙”搭配不当;可改为“打掉一个涉案金额达700余万元的特大汽车盗窃团伙”。

//C、定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高雅、时尚、方便”不能修饰“功能和作用”。

)5.答案D(A、状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丰富”不能修饰“介绍”,可改为“全面”。

//B、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深刻”不能修饰人的动作,一般修饰人的精神活动。

可把“深刻”改为“积极地”。

//C、状语“积极”与“听取…批评”搭配不当,将“积极”改为“虚心”。

)6.答案A(注意前后文之间传递的信息。

前文说“懂得以进为退”就是后面的“学会妥协”,首先选②。

接下来前文说“以退为进必须知己知彼”就是指后面的“对自己和对方都应该有充分的了解”“知己”“知彼”,选⑤④①。

③是对④①的总结。

故答案为A。

)7.答案C(过:探访)8.答案B(A、介词,表被动;介词,在。

B、连词,和。

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

D、指示代词,这;代词,作定语,他的。

)9.答案D10.答案A(原文没有说到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11.(1)①六七岁的儿童懂得什么,却被召为勇士。

(‚知‛1分;‚何知‛句式1分;句意1分)②刘瑾恨意稍稍缓解,仍诬陷张敷华为奸党,把他与杨守随等人的名字在朝廷上张榜公布。

(‚解‛、‚坐‛、‚榜‛、句意各一分。

)(2)①岁饥,令府县大修学宫,以佣直资饿者。

②敷华请太原以北可通车者仍输米,民便之。

③高邮湖堤圮,浚深沟以杀水势,又筑宝应堤。

民利赖焉。

(一例得2分,两例得3分)【参考译文】张敷华,字公实。

安福人。

不久朝廷形势大变,宦官的权势日益扩张。

到除夕那天退朝时,忽然传下圣旨让张敷华退休。

张敷华当天就上路。

到达徐州碰上洪水,张敷华坐在小船上,小船碰撞在大石上,张敷华差一点溺水而亡。

刘瑾还不解恨,想要以湖广粮仓中粮食受潮霉烂为由,判张敷华贪赃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