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简中有关蜀地的材料看汉代蜀地与河西走廊的交往
出土简牍所见汉代河西贸易1
出土简牍所见汉代河西贸易提要:河西简牍中关于贸易活动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河西地区市场贸易及商品价格的情况,对研究汉代丝绸之路贸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河西;简牍;汉代;贸易二十世纪以来,河西地区出土了60000 多枚汉代简牍,内容涉及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其中,大量关于市场贸易、商品物价方面的简牍,为我们深入研究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商业贸易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一、汉王朝移民河西与汉代河西贸易的发展河西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华夏族大量移民河西之前的战国时期,河西地区分布着羌、月氏、乌孙等多个民族,从事着游牧、农业生产活动。
随着生产的进步,剩余产品的众多,各种族内部和之间的产品交换日趋频繁,原始商贸逐渐形成。
据考古材料,公元前3世纪的匈奴墓葬中已有大批汉地和希腊文物,可以想象处于东西交流孔道的月氏等族“物物交换的商业贸易”当“更频繁”①。
战国及秦时期,月氏已建有永固城、觻得等城市,也反映了其商贸的发展情况。
西汉前期,河西地区民族构成变迁频繁,在匈奴的强大压力下月氏、乌孙相继西迁。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在汉王朝的军事压力下,匈奴浑邪王率众降汉,河西地区开始受中原王朝直接控制。
此后,汉王朝“列四郡”“据两关”,在河西地区相继筑塞、移民、构筑交通和军事防御设施,促进了河西地区的开发,为河西地区商贸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秋,“浮沮将军公①孙占鳌主编《酒泉人口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6页。
孙贺出九原,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二千余里,不见虏而还。
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开始了向河西地区的大规模移民。
《汉书·地理志》称:“自武威以西,本匈奴昆邪王、休屠王地,武帝时攘之,初置四郡,以通西域,鬲绝南羌、匈奴。
其民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报怨过当,或以誖逆亡道,家属徙焉。
河西走廊的文化交流识风的特点
河西走廊的文化交流识风的特点特点一:河西走廊文化有因其地理定位,有一定的价值。
中国区域地理意义上的走廊是特定地理位置上的狭窄沙漠和山沟。
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众多的河流和绿洲,也使人类文明得以在沙漠谷地中形成和发展。
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意义上的走廊,就是费孝通先生倡导的民族走廊。
是从古至今各民族交流交往最频繁、文化积淀深厚、对中华文明起源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贡献突出的多民族融合大通道。
特点二:河西走廊是中华文明的凝结从地理位置上看,河西走廊位于甘肃西北部,东起乌鞘岭西北坡,西至敦煌市,至疏勒河下游的哈拉诺尔湖,南至祁连山,北至马鬃山、鹤立山、龙首山组成的走廊。
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玉门关在30毫米以下。
区内有石羊河水系、疏勒河-党河水系、黑河-北大河水系三大水系,均发源于祁连山,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
上游河谷宽阔平缓,两岸形成大片冲积平原;在河流中游,河道加深,水流加速,河谷两岸多为多级阶地,在山口出口处形成峡谷;河流下游是干旱山区的山前平原。
西部走廊的河流到达走廊北部时,形成东西向的带状冲积平原。
这些河流孕育了许多河谷和绿洲,为早期人类生存和文明发展创造了自然生态条件。
特点三:河西走廊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产物。
从文明生态史观出发,我们可以认为,早期中华文明是在中原文明的基础上,综合吸收了西域及北亚各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而形成的,多元共生是其基本特质。
而奠定中华文明多元共生及以后的一体化进程的历史条件,则是中原农耕文明、北方游牧文明及西域文明在河西走廊的互动交融性的多元发展。
可以说,河西走廊及当地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初期发挥了文明桥梁的重大历史作用,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提供了文明生态史学意义上的基本条件。
这也是政府和学界需要大力发展河西走廊生态文明研究的文明史学之意义所在。
特点四:河西走廊对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历史贡献从历史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军事政治互动、拔河甚至竞争的战略重要场所。
河西走廊历史知识点
河西走廊历史知识点河西走廊是中国境内重要的历史地区之一,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亚、中亚的重要通道。
在河西走廊的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迁,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
以下是河西走廊历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1. 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中国内地和西亚、中亚的交通要道。
从汉代开始,丝绸之路成为了中国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河西走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被运往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珠宝、马匹等商品则进入中国。
2. 西域各民族的聚居地河西走廊是中国境内西域各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包括回族、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哈萨克族等。
他们在河西走廊上定居繁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这些民族在宗教、语言、服饰、建筑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为河西走廊增添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
3. 北魏时期的都城河西走廊在北魏时期(公元386年-534年)成为了北魏的重要都城。
当时北魏的首都洛阳频繁受到南方势力的攻击,于是北魏皇帝拓跋珪决定将都城迁至河西走廊,以加强对西方地区的控制。
北魏在河西走廊上修筑了许多宫殿、城墙和道路,使河西走廊成为了北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4. 吐蕃王朝的建立河西走廊也是吐蕃王朝的发源地和重要势力范围。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公元7世纪中叶在河西走廊建立起来。
吐蕃王朝在河西走廊上修筑了许多寺庙、堡垒和道路,同时也积极开展与中原王朝的交流和贸易活动,对河西走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5. 清朝时期的军事重镇清朝时期,河西走廊成为了清朝的军事重镇。
清朝在河西走廊上修筑了许多军事要塞,以防范来自西方的入侵。
同时,清朝还在河西走廊上驻军,加强对西部边疆的控制。
这些军事设施和驻军,为河西走廊的安全和稳定提供了保障。
总结起来,河西走廊是中国境内重要的历史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
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了中国内地和西亚、中亚。
河西走廊第四集根脉
河西走廊第四集根脉公元370年,正在祁连山深谷中宁静思考的大学士郭瑀,突然被外面的嘈杂声惊扰,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他成为许多执政者求贤若渴的邀请目标。
而这一次前凉王张天锡派来的使者,准备充分,这已经是最近第三批“请”他出山的人了。
郭瑀悄悄躲进洞中,一个不易察觉的密室静观其变,洞外气势汹汹的军人,和郭瑀的众弟子们之间的冲突,正在逐渐升级。
这并非“洞中方一日,世上数千年”的寓言故事。
此时此刻中原王朝正在发生着颠覆性的改变,混乱与杀戮已经无法避免。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马蹄山,和山下的临松薤谷,山峦叠嶂,松涛起伏。
山顶常年白雪皑皑,山下四季流水潺潺,对于专心治学的人来说,马蹄山和临松薤谷,是个可以潜心修行的地方。
大学士郭瑀已经在这里,度过了整整20年的时光。
从马蹄山上望下去,远处的群山郁郁葱葱。
万般世相,尽收眼底。
但在他视线之外,中原正在经历着血腥而混乱的剧痛。
公元220年,汉帝国这个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王朝,在历经409年的统治之后,最终还是崩溃了。
此后的中原,历经三国时期的混战,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迅速迎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西晋王朝司马氏家族内部,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混战。
公元311年,趁混乱之际,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游牧部落联盟,向中原发起了大举进攻,洛阳、长安相继被攻破。
史称“永嘉之乱”。
自此,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长达三百多年的大分裂与大混乱的格局中。
血腥的屠杀和残酷的民族压迫下,北方人口锐减,如此乱世,令中国传统文化蒙受巨大冲击。
斯文扫地,伦理尽失,千里沃野的中原,转眼间已成人间地狱。
那些身世显赫,家学渊博的名门望族,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生存还是毁灭,生存该去哪里生存。
他们被迫做出选择。
其中部分大族南下,来到长江流域,并在江南建立了东晋王朝。
另一部分则向西北迁徙,渡过黄河来到河西走廊。
经过汉帝国将近400年的经营,河西走廊农耕、畜牧与商贸发达,是躲避战乱的桃源之地。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直至今日,仍保留着汉武帝在河西设郡时的名字。
从出土简牍看汉代河西商业贸易
从出土简牍看汉代河西商业贸易作者:刘雪梅来源:《丝绸之路》 2016年第24期从出土简牍所见汉代河西商业贸易刘雪梅(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 735000)[摘要]河西简牍中有大量商品价格、贸易形式、市场管理等方面的记载,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河西地区商业贸易的情况,对研究汉代丝绸之路贸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河西简牍;丝绸之路;商业贸易20世纪以来,河西地区出土了6万多枚汉代简牍,内容涉及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其中,大量关于市场贸易、商品物价方面的简牍,为我们深入研究两汉时期河西地区的商业贸易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西汉中期以后,河西地区日趋繁荣。
《汉书?地理志》称“凉州之畜为天下饶”“谷籴常贱,少盗贼”。
《后汉书?窦融传》载光武帝知道“河西完富,地接陇、蜀,常欲招之以逼嚣、述”。
当时,“姑臧称为富邑”。
随着经济的发展,河西商业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后汉书?孔奋传》载,河西地区“通货羌胡,市日四合,古者为市,一日三合。
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一、贸易类型与市场河西简牍研究表明,两汉时期河西地区商品市场已经形成,交易商品繁多。
从居延汉简看,米、麦、姜、韭、葱等作物,鱼及各种肉类,牛、马、羊、鸡等家畜家禽,布币、衣物、鞋帽等日用物品,工具、车辆、刀剑兵器、茭草、药材,甚至奴婢、田宅等,都已成为商品交易的对象。
随着商品经济的开展,针对不同贸易形式,也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商品市场。
汉代河西地区的商品贸易,大体可分为河西汉族居民内部贸易,河西汉族与少数民族民众贸易,官方与民众贸易,戍卒、商旅等中原人士与河西居民贸易,官方与西域各国商人贸易等。
不同的贸易形式,有不同的市场环境。
大体来说,商品贸易主要发生在郡县治所的“市”及特殊商品收购所、屯戍坞辟、交通线上的驿置、与少数民族接壤的“关市”之中。
河西汉简中多有“写移书到,扁书乡亭市里显见处,令民尽知之”(居延16.4A号简),“书到,令、长、丞、尉明白大扁书乡市里门亭显见□”(居延39.13号简),“移书到,各明白大扁书市里、官所、寺舍、门亭、燧堠中”(敦煌1365号简),“……移过所,……门亭坞壁市里,毋苛留止,如律令”(EPT50:171)的记载,是政府要求在市、亭等人口聚集、显著之处抄写重要文书的命令。
从出土汉简看汉朝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019年2月社科纵横Feb ,2019总第34卷第2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 .34NO .2【内容摘要】西域是汉王朝最早开展丝绸之路经贸文化交流的地区。
本文以20世纪出土的大量西北汉简为依据,结合传世文献论述了汉王朝与西域诸族的丝绸之路经贸文化活动、朝贡贸易及汉王朝开展朝贡贸易的动因,反映了汉王朝为建构新的国际秩序而致力于丝绸之路经营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汉朝西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中图分类号:K877.5;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9)02-0116-07从传世文献来看,西汉在经营与周边少数族关系时,最重视匈奴,对匈战略是汉王朝考虑“北边”民族关系的核心。
而在西域范围内,从军事目的出发,汉王朝首先重视的是在实力上与匈奴接近、战略上有重要价值的乌孙,及交通节点鄯善、车师,对其他国家的关注度似乎不是太高。
但随着悬泉汉简等简牍的出土,我们发现,汉王朝与西域其他国家的经贸、文化交往,仍是比较频繁的。
汉王朝经营西域的首要目标虽是为断匈奴右臂,但保持丝路畅通、发展与西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仍是汉王朝的目标之一。
一、汉王朝与西域诸族的经济文化活动张骞凿空西域极大地促进了汉王朝与西域乃至西亚、欧洲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众所周知,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良马进入中原,汉朝的丝绸、黄金等物品,以及凿井、筑城等技术则走向中亚、西亚,双方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广泛交流。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载,丝绸之路开辟对中原和西域的影响: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
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
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
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
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
得汉黄白金,辄以为器,不用为币。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月考(八)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八)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23年9月,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馆,成为我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
截至2020 年年底,甘肃省共有8万多枚简牍出土,其中又以汉简为最,总量有7万多枚,占全国出土汉简总数的80%以上。
甘肃之所以会出土如此数量巨大的汉简,一方面,西北地区的汉简出土量大与当地气候有关,这里处于戈壁地带,干燥的环境有利于汉简的保存,人烟稀少也使这些珍宝免遭破坏;另一方面,西北地区是秦皇汉武建立过文治武功的地方,又是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在纸张面世之前,中国人利用竹简与木牍作为书写载体。
甘肃简牍记载的内容,清晰反映了汉代中原王朝对西域三十六国的有效管控,以及汉帝国与三十六国交流往来的历史渊源。
馆中藏有一枚简,就记载了龟兹王和夫人途经敦煌悬泉置时的住宿情况。
可以说,简牍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繁荣和兴盛。
这里出土的数万枚简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私人书信,反映了汉代河西屯戍吏卒的生活状况、日常起居、衣食住行、情感世界、人际交往及社会风气。
“病,野远为吏,死生恐不相见……”这是一封出自肩水金关的书信,写信人在信中说自己远离家乡到边塞为吏,与家中的兄弟一别数年,边塞苦寒,这一病恐怕今生无缘相见了。
虽然书写者早已隐匿于历史的长河中,但透过一枚枚珍贵的(摘编自《甘肃简牍博物馆见证“片”语言万事》)材料二:长沙五一广场,自古以来就是长沙城的中心区域。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以今五一广场为中心建造城邑。
陕西专用2025版中考语文一练通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七说明文阅读陕西8年中考真题
专题七说明文阅读一、(2024·陕西中考)内容见P82“考点满分解读·第1讲”二、(2024·陕西中考)内容见P86“考点满分解读·第2讲”三、(2024·陕西中考)内容见P90“考点满分解读·第3讲”四、(2015·陕西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2分)嬉戏的功用①人生真正的活动是从嬉戏起先的。
有学者认为,个体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在重复人类的演化过程。
嬉戏是生物遗传的结果,是一种复演祖先进化的过程。
②嬉戏是孩子的天性。
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愉悦。
这种开心心情,能激发和调动他们大脑神经的高度活动实力。
心理学家认为,嬉戏是孩子对于将来生活的预演,是学习将来生活技能的必要途径,是他们今后生活、工作的必修课。
嬉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探究力、视察力和创建力。
③美国密歇根高校的探讨人员将491名小孩分成几个组,对他们进行了一种名为“托伦斯测试”的创建性和想象力检测。
这种测试的基本原理是借助一系列依据图形进行的拓展绘画来推断创建力程度凹凸。
孩子们被要求以某个特定图形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然后给自己的作品命名并描述出故事背景。
测试结果显示,有嬉戏阅历的孩子的思维更发散也更敏捷,比不玩嬉戏的孩子能发挥出更高的创建力。
④部分孩子因为玩嬉戏影响了学习。
一些教化专家认为,其根本缘由并不在于嬉戏本身,而是这些孩子的现实生活出了问题。
来自国外的一些探讨表明,适量地玩计算机嬉戏对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之,对培育孩子各方面的实力还有确定的主动作用。
来自美国的另一项探讨表明,宠爱玩计算机嬉戏的孩子更“聪慧、有活力和易于胜利”。
⑤年轻人往往宠爱一些高难度嬉戏,以获得新异的刺激和求真的乐趣。
在玩精彩的嬉戏时,也即在克服障碍时,年轻人主动让自己朝着情感的主动一端前进。
他们惊慌地投入其中,而这恰恰是产生各类主动心情和体验的正确心态和身体状况。
这是因为人在实力极限下进行工作时所达到的投入状态,是没有什么能够比得上的,这种状态就是嬉戏设计师和心理学家所谓的“心流”。
河西走廊汉族的生存选择
河西走廊汉族的生存选择河西走廊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带,历史上是通往中亚和西亚的交通枢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吸引着各种族人民的迁徙和定居。
在这里,汉族人民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和自然灾害,不断地寻找生存之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鲜活的印记。
首先,汉族人民选择了广泛开垦戈壁滩和沙漠,拓展自身的生存领域。
河西走廊地区地势高低悬殊,荒芜缺水,环境恶劣,但在汉族人民努力开垦下,这里变得更加繁华。
其实,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在唐朝时,有个“三百未降”事件,河西地区的居民不肯投降唐朝,最后被唐太宗所屠杀,当时已经有不少华人在这里生存了。
到明清时期,随着西北的安定,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这里生存。
为了寻找生存资源,他们孜孜不倦地开垦沙漠和戈壁滩,修建灌溉工程,进行大规模的农牧业开发。
通过种植农作物和放牧牛羊,汉族人民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成为了河西走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次,汉族人民选择了与其他民族进行融合和交流,促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河西走廊是中亚和西亚交通的咽喉之地,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站点。
许多外来文化和民族在此汇聚,交换了不少的物品和知识。
在这种情况下,汉族人民积极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在东西文化的熏陶之下,不断地吸收新鲜的思想、艺术和技术,不断地推动着本地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例如丝绸之路上的盐湖城商人,不仅在商业上与古代外国商人交流,更在文化、思想、宗教和艺术等方面进行融合。
另外,在清朝时期,汉族人民还和满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进行了广泛交流,加强了同等地位和文化交流的意识,推动了各民族的多元共存和文化进步。
最后,汉族人民选择利用自身的智慧推动科技的进步,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河西走廊地区的汉族人民积极借鉴西方技术和理念,实现了现代化的进步。
例如,新疆库尔勒市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利用科技手段对茫茫大漠进行了改造,从而使这片曾经贫瘠之地生机勃发,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从汉简中有关蜀地的材料看汉代蜀地与河西走廊的交往
从汉简中有关蜀地的材料看汉代蜀地与河西走廊的交往敦煌和居延汉简有关于蜀地的几条材料,对我们认识汉代河西社会和蜀地的经济,以及两地之间的交往有重要意义。
以下我们简要加以介绍和论述,不足之处,望学界前辈和同仁予以指正。
一、简牍的解释官属数十人持校印绂三十驴五百匹驱驴士五十人之蜀名曰劳庸部校以下城中莫敢道外事次孙不知将〔1〕官属,即属官府管理的人,实际上是无人身自由,并为官府从事劳动的人,是相对于私属而言,王莽改制,称奴婢为私属,而汉代本也有官奴婢。
《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诸官奴婢十余万,......税良民以给之。
”河西边塞也有奴婢,如永光五年六月辛卯敦煌太守禹谓玉门都尉毋所争取粟五十石时丞相临予以奴婢多校尉,是汉代军队高级武官。
《汉书·百官公卿表》注引应劭注曰:“自上而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
又引张晏注曰:“有卒徒武事故曰尉”。
《汉书·卫青传》颜师古注曰:“校者,营垒之称,故谓军之一部谓一校”。
《汉书·陈汤传》:“益置杨威、白虎、合骑三校。
”师古曰:“一校则别为一部军,古称校耳。
汤特新置此等诸校名,以为威声也。
”下面接着又说:“即日引军西行,别为六笑,其三校从南道,逾葱岭经大宛,其三校都自将......”。
校尉当是根据这一部一校的编制而来。
汉代特设的校尉和都尉,级别都相当高,均为秩二千石或秩比二千石,如《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列的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故骑校尉等。
在进攻匈奴的朝廷大将直接指挥的部队中,也设置有校尉,如李广利的军中有执马校尉、驱马校尉,卫青军中有轻骑校尉。
那么这里的校尉指的是什么样的校尉呢?我们结合敦煌汉简中的材料进行一番分析。
敦煌简中有一皇室的诏书尚书臣昧死以闻制曰可购校尉钱人五万校尉丞司马千人候三万校尉史司马候丞二万书佐令史人万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校尉属下还有秩次较低的校尉丞、司马千人、候长等,再往下还有校尉史、司马候、丞、佐令史。
汉唐间河西走廊地区农牧生产述略
汉唐间河西走廊地区农牧生产述略现今甘肃省黄河以西,特别是乌鞘岭以西,有一条位于龙首山、合黎山、北山和阿尔金山、南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世称河西走廊。
它是汉唐间西域与内地进行往来的交通孔道,本文要讨论的是在汉唐间,它由游牧经济经历艰难曲折,转变为重要的农牧生产基地。
一河西走廊地区在西汉政府力量进入以前,长期是西戎和月氏、乌孙、匈奴等族人生活栖息的场所。
战国秦汉时,雄据漠北的匈奴,"随畜牧而转移,……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1〕,力量强大,受其威胁的秦、赵、燕诸国,只好筑长城以资防守。
随着匈奴势力的西渐,"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居敦煌,祁连间"的大月氏被匈奴单于打败,大众远徙,"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2〕。
乌孙也是"随畜逐水草,与匈奴同俗"。
《后汉书·西羌传》云:"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
"匈奴顺利进据河西,并迅速控制了西域。
后世地志综述了河西在汉朝前后的政治形势:肃州,"古西戎地,六国时,月氏居焉。
后为匈奴所逐,奔逃西徙,匈奴得其地,使休屠、昆邪王分守之。
武帝元狩二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来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
"凉州,"自六国至秦,戎狄及月氏居焉。
后匈奴破月氏,……月氏乃远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
匈奴使休屠王及浑邪王居其地,汉武帝之讨北边,……得其地,遂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四郡,昭帝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
"甘州,"自六国至秦,戎狄月氏居焉。
汉初为匈奴右地。
武帝元鼎六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断匈奴之右臂"〔3〕。
沙州,"西戎所居,古流沙之地,……其后子孙为羌戎代有其地,……按’十三州志’云:瓜州之戎为月氏所逐。
简牍和考古所见汉代河西与蜀地的交往
简牍和考古所见汉代河西与蜀地的交往
李永平
【期刊名称】《丝绸之路》
【年(卷),期】2001(000)0S1
【摘要】汉代的蜀地与河西走廊地区,一为经济重地、一为边防要隘。
两地之间有频繁密切的各种交往。
本文以释读两条简文为主线,查证举要,对两地交往中的有关交通路径、物资品种及深层次的经济特点作了梳理和探讨。
【总页数】4页(P55-58)
【作者】李永平
【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兰州73005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4
【相关文献】
1.简牍所见汉代河西走廊的牧马业 [J], 陈天鹏
2.简牍文献所见汉代的县级政区“邑” [J], 郑威;
3.出土简牍所见汉代敦煌民族及其活动 [J], 杨富学;刘源
4.新出简牍所见"治渠卒"与汉代张掖地区水利建设 [J], 江志
5.简牍所见汉代西北边郡的骆驼 [J], 张庆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出土简牍看汉王朝的河西军事防御
从出土简牍看汉王朝的河西军事防御
张瑛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6(0)6
【摘要】20世纪以来,甘肃省河西地区出土了60000多枚汉晋简牍,其中绝大多数是汉简,占全国汉简出土量的80%以上.河西简牍真实地反映了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河西汉简研究表明,两汉时期,汉王朝在河西地区修筑了纵贯全境的汉塞,设置了阳关、玉门关、肩水金关、悬索关四大关卡,构建了以郡太守、部都尉、侯望系统、屯田系统、军需系统、邮驿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多层次国防体系,为保障河西地区安全、巩固西北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河西汉简佐证了史书中漏载的河西四大关卡中的悬索关,《汉书·地理志》中漏载的肩水都尉等事件,为研究两汉时期河西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总页数】6页(P94-99)
【作者】张瑛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从出土简牍看汉代河西饮食
2.从出土简牍看汉代河西商业贸易
3.从汉墓出土文物看汉王朝对贵州的开发
4.从出土简牍看秦汉政府对马牛的管理——以《云梦秦简》和《张家山汉简》为例
5.从出土简牍看先秦秦汉时期的亩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汉家衣冠正朔到偏远的边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经历了什么?
从汉家衣冠正朔到偏远的边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经历了什么?引言公元9世纪中,曾经纵横高原匹敌大唐的吐蕃帝国迎来了自己生命的最终时刻。
一场争夺帝国最高权力的内斗让帝国内部积聚良久的矛盾彻底爆发。
先是来自底层的呐喊-奴隶平民大起义席卷了整个帝国核心地区-拉萨河谷,接着借着中央威信衰弱而异心顿生的东北诸镇军阀又互相征伐割据一方,最后不堪忍受的随军奴隶成立“浑末军”一举摧毁吐蕃最强大的东北军镇,自此辉煌一时的吐蕃帝国正式寿终正寝。
吐蕃的衰弱让饱受吐蕃压迫的各族百姓看到了摆脱其统治的机会。
就在吐蕃内乱期间,世代居住于河西沙洲豪右张议潮毅然发动河西受压榨的汉族百姓发动起义光复河西。
这支自发的起义军便是后来被称唐宣宗赐名的归义军。
归义军英勇,光复自安史之乱丧失八十余年的河西走廊。
然而历经吐蕃统治,昔日河西走廊的辉煌繁荣似乎不再能重现。
那么这条中原通向西域的要道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河西走廊上孤寂的唐兵纳入版图:霍去病的开拓让河西走廊纳入版图!匈奴,战国时代崛起的北方强权,以骑射为长的他们一度令横扫六合的秦始皇不得不修筑长城并勒令三十万精锐秦军镇守北境的存在。
匈奴强盛时期东逐东胡西驱大月氏,掌控着东抵大兴安岭西控葱岭的广袤土地。
匈奴的强悍于中原王朝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时常南下劫掠的匈奴人无疑是中原王朝的最大隐患。
为了剪除匈奴对中原的巨大威胁,中原王朝不断尝试着瓦解打击匈奴。
这些尝试中有汉高祖刘邦遭受白登之围的惨败,有文景时期和亲的屈辱,但这些失败或屈辱只是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罢了,是汉武帝的横空出世与北伐匈奴的垫脚石。
随着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到达鼎盛时代,西征河西掌控西域断匈奴右臂达到经济与军事两方面扼杀战略的成型,汉朝找到了对付匈奴的办法。
显然这一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对河西走廊的掌控。
天纵奇才,似乎是为了配合汉武帝的这一战略思想,一名年轻的将军横空出世,它就是霍去病。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席卷河西大败匈奴。
从出土汉简看汉朝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从出土汉简看汉朝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2019年2月社科纵横Feb ,2019总第34卷第2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 .34NO .2【内容摘要】西域是汉王朝最早开展丝绸之路经贸文化交流的地区。
本文以20世纪出土的大量西北汉简为依据,结合传世文献论述了汉王朝与西域诸族的丝绸之路经贸文化活动、朝贡贸易及汉王朝开展朝贡贸易的动因,反映了汉王朝为建构新的国际秩序而致力于丝绸之路经营的历史轨迹。
【关键词】汉朝西域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中图分类号:K877.5;K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9)02-0116-07从传世文献来看,西汉在经营与周边少数族关系时,最重视匈奴,对匈战略是汉王朝考虑“北边”民族关系的核心。
而在西域范围内,从军事目的出发,汉王朝首先重视的是在实力上与匈奴接近、战略上有重要价值的乌孙,及交通节点鄯善、车师,对其他国家的关注度似乎不是太高。
但随着悬泉汉简等简牍的出土,我们发现,汉王朝与西域其他国家的经贸、文化交往,仍是比较频繁的。
汉王朝经营西域的首要目标虽是为断匈奴右臂,但保持丝路畅通、发展与西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仍是汉王朝的目标之一。
一、汉王朝与西域诸族的经济文化活动张骞凿空西域极大地促进了汉王朝与西域乃至西亚、欧洲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众所周知,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葡萄、苜蓿、石榴、良马进入中原,汉朝的丝绸、黄金等物品,以及凿井、筑城等技术则走向中亚、西亚,双方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广泛交流。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载,丝绸之路开辟对中原和西域的影响: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
其人皆深眼,多须髯,善市贾,争分铢。
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
其地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
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
《古蜀栈道》阅读答案2篇
《古蜀栈道》阅读答案《古蜀栈道》阅读答案2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检查自己的得与失,分析原因及时总结。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蜀栈道》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古蜀栈道》阅读答案1古蜀栈道刘小方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秦中自古为帝王之都。
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成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
南则巴蜀。
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
”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
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
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
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
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200多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
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在岩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
河西走廊汉族的生存选择
河西走廊汉族的生存选择河西走廊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中国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之一。
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地势高峻,气候干旱,自古以来一直是汉族人口的聚居地之一。
汉族人在河西走廊的生存选择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文化传承和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等方面。
在经济生活方面,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是小麦、玉米等谷物种植,以及棉花、甜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汉族人在这个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谷物和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
这个地区也有一些温室农业和养殖业,汉族人通过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来提高收入水平。
河西走廊地区还有一些矿产资源,例如煤炭和盐矿等,当地的汉族人也可以从中获利。
汉族人在河西走廊地区的经济生活是以农业为基础,并积极发展其他产业以丰富收入来源。
在文化传承方面,汉族人在河西走廊地区坚持传承和弘扬汉族传统文化。
河西走廊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曾是汉族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流之地。
在这个地区,汉族人积极维护和传承汉族传统文化,例如汉字书法、汉服、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在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中展示和演绎。
当地的汉族人也积极参与社区和学校的文化教育活动,传授汉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艺,努力保持和发扬汉族文化的独特性。
与其他民族的交流是河西走廊汉族人的另一个生存选择。
河西走廊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汉族人与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个地区。
汉族人与其他民族之间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学习和影响。
汉族人不仅积极学习和参与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还创造性地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在河西走廊地区,人们往往能够看到汉族人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庆祝传统节日、开展经济合作等情景,这种交流有助于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并促进整个地区的发展。
河西走廊汉族人的生存选择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文化传承和与其他民族的交流等方面。
汉族人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并发展其他新兴产业,以提高收入水平;积极传承和弘扬汉族传统文化,在社区和学校开展文化教育活动;与其他少数民族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加强友谊和团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汉简中有关蜀地的材料看汉代蜀
地与河西走廊的交往
敦煌和居延汉简有关于蜀地的几条材料,对我们认识汉代河西社会和蜀地的经济,以及两地之间的交往有重要意义。
以下我们简要加以介绍和论述,不足之处,望学界前辈和同仁予以指正。
一、简牍的解释
官属数十人持校印绂三十驴五百匹驱驴士
五十人之蜀名曰劳庸
部校以下城中莫敢道外事次孙不知将
〔1〕
官属,即属官府管理的人,实际上是无人身自由,并为官府从事劳动的人,是相对于私属而言,王莽改制,称奴婢为私属,而汉代本也有官奴婢。
《汉书》卷七十二《贡禹传》:“诸官奴婢十余万,......税良民以给之。
”河西边塞也有奴婢,如
永光五年六月辛卯敦煌太守禹谓玉门都尉
毋所争取粟五十石时丞相临予以奴婢多
校尉,是汉代军队高级武官。
《汉书·百官
公卿表》注引应劭注曰:“自上而下曰尉,武官悉以为称”。
又引张晏注曰:“有卒徒武事故曰尉”。
《汉书·卫青传》颜师古注曰:“校者,营垒之称,故谓军之一部谓一校”。
《汉书·陈汤传》:“益置杨威、白虎、合骑三校。
”师古曰:“一校则别为一部军,古称校耳。
汤特新置此等诸校名,以为威声也。
”下面接着又说:“即日引军西行,别为六笑,其三校从南道,逾葱岭经大宛,其三校都自将......”。
校尉当是根据这一部一校的编制而来。
汉代特设的校尉和都尉,级别都相当高,均为秩二千石或秩比二千石,如《汉书·百官公卿表》所列的护乌桓校尉、护羌校尉、故骑校尉等。
在进攻匈奴的朝廷大将直接指挥的部队中,也设置有校尉,如李广利的军中有执马校尉、驱马校尉,卫青军中有轻骑校尉。
那么这里的校尉指的是什么样的校尉呢?我们结合敦煌汉简中的材
料进行一番分析。
敦煌简中有一皇室的诏书尚书臣昧死以闻
制曰可购校尉钱人五万校尉丞司马千人候
三万校尉
史司马候丞二万书佐令史人万
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校尉属下还有秩次较低的校尉丞、司马千人、候长等,再往下还有校尉史、司马候、丞、佐令史。
简出土于马圈湾,当与王莽时期征西域这一重大事件有关。
天凤三年,五威将王骏率兵征西域,戊己校尉郭钦、左率何封率军配合。
除郭钦外,王骏所部的校尉还有射声校尉任巨通。
因此,我们认为,这里的校尉很可能是王莽时期驻扎敦煌的军队中的一位高级
军官。
绂,系印的丝带。
《汉书·匈奴传》:“解故印绂,奉上将率,受若新绂”。
驴,是汉代敦煌地区常见的蓄力,简牍中常见,如
□□钟政■私驴一匹雏牡两丢齿六岁久在
□□
〔2〕
名曰劳庸,就是打着劳庸的名义。
劳庸即被雇佣。
汉简中的庸不仅指雇工、雇佣、或佣
工,含义更为广泛,谢桂华先生认为有“取庸代戍”的含义。
在简中的意思为雇佣。
部校,同校尉。
以下简文的意思是:除校尉以外,城中其他的人都不要说这件事,显然这次到蜀地的长途劳作是一次秘密行动。
、出广汉八稯布十九匹八寸大半寸直四千三百二十给吏秩
百一人元凤三年正月尽六月积六月□
〔3〕
广汉为汉代蜀地郡之一。
稯是粗布。
古代布帛在二尺二寸的幅度内以八十根经为幅的称八稯布。
元凤为西汉昭帝年号,公元前80年——前75年。
、正月癸酉河南都尉忠丞下郡太守诸侯相承书从事下当
用者实字子功年五十六状黑色长须建昭二年八月
庚辰亡过客居长安当利里洛阳上商里范义壬午实买
所乘车马更乘牡马白蜀车布并涂载布
这是一条有关汉元帝建昭二年追捕逃亡者
的简。
此人籍贯为洛阳上商里,曾客居长安,逃跑时乘的车驾一匹公马,马为白色。
蜀车为一专用名词,当为蜀地造的车。
、......蜀椒四分桔梗二分姜二分桂
蜀椒为调料,这里是作中药用。
边塞寒苦,常患各种疾病。
这条简是一处方简。
河西所见产于蜀地的药用物还有“蜀署”。
、常安今月十二日到拘校敦德泉谷日闻如公之蜀中军试士
这是王莽时期的一条简,王莽改敦煌为敦德,常安为长安。
拘校,陈盘先生谓:有钩稽比较之意。
这里有检查核对的意思。
公指某人,是汉代对所尊重的人的称呼。
蜀中军试士,可理解为到蜀地去招募战士。
分析以上诸条简文,我们可确知:
至迟在西汉昭帝时,河西走廊已与蜀地有了经济贸易方面的联系;河西走廊在王莽时期已与蜀地有了直接的贸易来往,上述简是明确的证据。
这种交往主要通过官吏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调动人力和畜力等进行的。
至
于为什么由官商进行这样的长途贩运,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汉代对商人课以重税有关,这种重税抑制了商人从事这类长途贩运。
正如《史记·平准书》所谓:“天下已平,高祖乃命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二、考古所见河西走廊与蜀地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根据简牍记载,车、布、药材等都是在河西被广泛使用的物品,再根据以上简牍中有关蜀地物品的内容,可以肯定这些物品有蜀地生产的。
除此而外,河西汉墓的随葬品中有许多是来自蜀地的,如武威磨嘴子汉墓的漆器,铜扣耳杯上刻有“乘舆”字样,意思为皇室专用,均为蜀地生产。
河西汉墓的葬俗与蜀地有相同处,而且这种相同处具有排它性,除蜀地及包括今云南、陕西汉中地区外,其他地区都没有。
如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枝干状的连枝灯与四川及云南、汉中等地出土的铜质摇钱树的造型十分接近,类似造型的这类器物在武威晋墓和酒泉汉墓中均有出土,连枝灯和摇钱树的座也与四川等地的相同,如磨嘴子出土的上面浮雕有伎乐,武威
晋墓出土的上面浮雕有三神山。
钱树是一种时代特征明显的随葬器物,出现于东汉前期,而到东汉晚期前后最为盛行。
一般来说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顶饰上的配置以佛像为中心;枝干上有西王母,一般是坐在龙虎座上,周围有花卉植物和玉壁等;凤鸟和人物等。
反映了当时民间较为复杂的多神教信仰和崇拜。
这种习俗反映了河西与蜀地之间在文化上的联系和共性。
我们认为两地在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和共性,是由于两地在经济上的互补和交通上的直接相通所决定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和近期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和成吨的象牙
器说明早在商时期蜀地文明就已发展到可
以与中原相媲美的程度。
秦汉时期,蜀地是重要的经济区之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巴蜀沃野,地饶、姜、丹沙、石、铜、铁、竹、木......然周四塞,栈道千里,无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鲜。
”经过文景之治,巴蜀经济进一步发展,成都是着名的商业中心,位列“五都”。
林果业有“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