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教学设计-0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初步学会分析短小的文艺性说明文,体会比喻、对偶、排比、引用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3.通过对语段中关键词语的分析,了解说明中运用描写的方法及其效果。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说明文中,由于说明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如果从写作方法和表达形式上加以区分,说明文又可以分成两种基本样式:一种是平实性说明文,包括说明事物内容、历史、情状的介绍性说明文,解释事物存在和发展道理的阐释性说明文,简述事物、事理发展过程的叙述性说明文等,另一种是文艺性说明文,即运用形象化的文学手法所撰写的说明性文章,包括知识小品、科普读物、名胜古迹解说词等。

<晋祠)就是一篇以实体事物为说明对象的文艺性说明文。

2.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脉络。

(1)讨论:本文说明对象是晋祠,那么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明确: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

(2)讨论:照应这一特点的是哪些段落?
以板书形式归纳:
优美的自然景色(2-5段)
悠久的历史文物(6—11段)
(3)讨论:第二、三部分各以怎样的顺序来说明?
引导学生根据每段的中心句或关键词句来分析,从“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这里的树……”和“这里的水……”这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这段文字是先总说后分说,由外到内。

从“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一是圣母殿”,“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和“三是殿前的鱼沼飞粱”以及“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全祠除逐组建筑外,还有……”“园中的许多小品……”这些语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这部分内容是先说主要的后说次要的。

(1)这段文字说明了晋祠的树的哪几个特点?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
(2)文章用哪些词语,从哪几方面来说明“周柏”的特点?
(3)文章用两个比喻句说明了“左扭柏”的什么特点?
(4)文中“地下旋起的一股烟”改为“地下冒起的一股烟”行不行?
(5)与这个“旋”字相呼应的有哪两个字?(6)本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文字说明了晋祠的树古老劲苍、造型奇特。

是按先分后总的顺序说明的,语段最后一句总写了晋祠在古木荫蔽下给人的感受,文章用“劲直”“皱裂”“疏枝”“偃卧”“粗大”“盘屈”“柔”“如盖”和“虬”这些词语,从树干、树皮、树顶、枝条和姿态等方面来说明。

文章用了两个比喻句来说明“左扭柏”挺拔高大的形象和左扭的特点。

在第一个比喻句中,“旋”不能改为“冒”。

因为“冒”表示这股“烟”细小,而“旋”表示粗大,并向一个方向转,突出其高大、左扭的.特点。

这个“旋”字又和“拧”“绳”呼应,形象而传神。

4.小结:本文是一篇以实体事物为说明对象的文艺性说明文。

文章按总分总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物。

通过对第四段的精读,我们更体会到文艺性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手法的表达作用,以及形象可感的语言特色。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精读第五段,学会分析短小的文艺性说明文。

2.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学会分领悟比喻、对偶、排比、引用等修辞。

3.通过对文中关键词语的分析领悟,了解说明中运用描写的方法及其效果。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旧课。

“晋祠”的特点是什么?照应这些特点的是哪些语段?文章的总体顺序是怎样的?其中第二、三部分各以怎样的顺序来说明?
2.精读第五段,讨论下面的问题:
(1)第五段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
(2)本段用了哪些语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晋祠水“多”的特点?
(3)在写“多”和“柔”这两个特点时,各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4)引用李白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5)为什么说“这几百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飘着的”?
明确:第五段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说明的。

第一句总起,最后一句总结,最后一句中的“飘”说明晋祠的水流势不大,波平浪静,而“几百间”又突出了晋祠的水“多”。

所以这最后一句是以形象可感的语言总结了晋祠的水多、静、柔的特点。

而倒数第二句,引用李白的诗句,只是突出了晋祠的水如碧玉般温润柔美的特点,并没有涵盖多、清、静的特点。

在说明晋祠的水“多”这一特点时,文章从到处都有水、“难老泉”的泉水,永远不会枯竭,以及泉水的响声这三方面突出“多”的特点。

同时运用排比(“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对偶(“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以及比喻(“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等修辞方法使人览文生情。

尤其在说明“柔”这个特点时,把草蔓比作大飘带,突出流水的轻柔,并且
引用李白的诗句来印证晋祠流水的温润柔和。

3.精读第七段,讨论:
(1)本段从哪几方面介绍圣母殿?哪一句最能体现其“绝无仅有’’的重要价值?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圣母殿的?
(3)在表达方式上,这段文字有什么特点?
(4)本段哪一句话具体表现圣母殿及42个侍女泥塑是我国现存泥塑中的珍品?
明确:本段从五方面来介绍圣母殿:①建筑及重修年代,①规模大小,③结构独特,④外形雄伟,⑤塑像巧夺天工。

文中“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这句话最集中体现了其“绝无仅有”的重要价值。

本段由外到内地介绍圣母殿,条理清楚。

在表达方式上,说明中插入描写。

尤其在说明殿堂内的泥塑时,运用排比,通过“她们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把这些塑像中的珍品展现得静中有动,情态传神,完美地体现了圣母殿的建筑特征。

4.精读第九段,讨论:
(1)“飞梁”指什么?哪句话可以作解释?
(2)“鱼沼飞粱”的“绝”体现在哪里?
(3)画出“一字桥形”和“飞粱”的平面示意图,表示出“飞梁”“随意左右”的特点。

(4)本段从哪两方面来介绍“鱼沼飞梁”?突出其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读懂语段,仔细揣摩“飞粱”的特点。

根据文中“桥边”和“桥上”等词可知“飞粱”是架在池沼上的桥。

“鱼沼飞梁”的“绝”体现在它突破一字桥形而成十字桥形,这在我国古建筑中是罕见的。

根据文意,让学生画出示意图,并作口头解释。

明确:本段从形状和结构两方面突出“鱼沼飞梁”的罕见。

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现在的立体交叉桥,把鱼沼飞梁看做是立交桥的雏形,体会它在建筑上的创造价值,从而感受我国建筑的成就,体会“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句话的含义,激发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

5.精读第十一段,讨论:
(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本段主要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本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本段说明的对象是园中小品和名人题咏。

园中小品的特点是极具匠心,名人题咏的特点是词工句丽、书法精湛。

本段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石雕小和尚和石雕大虎的例子,说明园中小品极具匠心的特点,在表达上,于说明中穿插生动形象的描写,使自然美和艺术美融为一体,体现了文艺性说明文语言优美传神的特点,使人们在获得有关晋祠知到艺术享受。

6.小结。

本文以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手法,用清丽隽秀的语言,按总分总的顺序有条理有详略地介绍晋祠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中。

第一段总说晋祠的特征,给人整体的印象,并为下文的展开确定了纲目。

第二至五段按先总后分,由外到内的顺序说明晋祠的优美自然景象。

第六至十一段按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晋祠的历中。

最后一段收束全文,赞美晋祠是“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