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司马光》 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本课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

结合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结合课文插图,通过小组讨论、比较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表演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过程和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司马光在危急时刻的沉着、勇敢和机智。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前因后果,感受其机智勇敢。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表演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PPT、课文插图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司马光的相关背景。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PPT展示司马光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的基本情况。

通过提问“如果你们遇到了危险情况会怎么办?”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停顿、语气等朗读技巧。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等,感知故事情节。

深入理解课文(15分钟)
分组讨论:结合课文插图,讨论“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他怎么砸的?结果如何?”等问题。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教案+学习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测评内容】1.我会读课文。

我会认真地把课文朗读三遍。

自评:☆☆☆☆☆2.我会读生字。

请把课后田字格的生字标上拼音并组两个词语。

我觉得这一课最难写或最容易写错的生字是:3.我会思考。

请同学们根据注释说一说课文的意思,不懂的地方用“?”标识出来。

【评价方式】1.通过自评画星的方式给自己的朗读进行评定。

2.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生字疑惑。

【练习内容】练习一:小组合作说一说《司马光》的课文意思。

练习二:拓展阅读。

根据阅读方法,了解《孔融让梨》的大概意思。

孔融让梨孔融四岁,与诸 兄同食梨,融 独择 小者,父问故 ,融曰 ,儿年幼,当 取小者。

注释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诸:众,许多。

② 融:指孔融。

③ 择:挑选。

④ 故:原因。

⑤ 曰:说。

⑥ 当:应当。

我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评价方式】1.通过注释、小组讨论了解这篇文言文的大概意思。

2.通过小组汇报,即时对学生的回答及学生的倾听情况做出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

【测评内容】1.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查找并阅读其他古代名人的小故事。

【评价方式】通过“课前三分钟演讲”让学生上台讲古代名人的小故事,以此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

《司马光》教学过程设计【谈话激趣】1.根据提示,猜一猜他是谁?(PPT 逐题出示)(1)他是一个男孩。

(2)他受爸爸的影响,从小就聪明好学,常常手不释卷。

(3)他七岁时,就能熟读《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讲述得清清楚楚。

(4)他长大后成了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并著有《资治通鉴》。

(5)他小时候做了一件名满九州的事,他砸破水瓮救了自己的好朋友。

【揭示课题】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就要学习这位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请跟老师板书课题,指点写“司”字。

板书:司马光,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1.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启示学生思维。

2.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司马光的特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 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 能借助注释、插图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 能借助注释、插图了解文章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老师绘声绘色地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相机指导认读、书写“司”。

3.读课题。

二、初读古文,感知文言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让学生简单说说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3.检查初读情况(1)自由读,指名读,正音。

(2)去掉拼音,指名读。

三、再读古文,读出节奏1.教师指导,读好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教师范读(2)自由练读,指名读(3)同桌读(4)男女分读(5)齐读(摇头晃脑)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故事的内容吗?(渗透学习方法:看注释、看插图、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践)四、研读古文,读出情感利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

1.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1)假如你就是那个跌入水中的孩子,此时你的心情如何?(2)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感受群儿戏于庭的快乐与突发情况的危急)2.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对比“众”与“光”的不同做法)3. 水迸,儿得活。

(读得舒缓些)4. 读完故事,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司马光?5. 把你的感受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1)原文(2)繁体字(3)插图(熟读成诵)五、延伸拓展1.节选《宋史司马光传》选文,再次感受司马光的品质。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4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4 司马光(教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司马光》,使学生了解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掌握其一生中的重要事迹和贡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勤奋好学、正直无私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司马光的生平事迹:介绍司马光的出生、成长、仕途、著作等方面的内容。

2. 司马光的贡献:分析司马光在政治、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贡献,如推行新法、编纂《资治通鉴》等。

3. 司马光的精神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勤奋好学、正直无私等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司马光》,使学生了解司马光的一生事迹和贡献,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司马光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勤奋好学、正直无私等品质。

3.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言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贡献。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司马光的精神品质,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司马光的精神品质。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司马光的生平事迹2. 司马光的贡献3. 司马光的精神品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司马光的生平事迹。

2. 请分析司马光在政治、文学、历史等方面的贡献。

3. 请谈谈你对司马光勤奋好学、正直无私等品质的理解。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13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司、假”等13个生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指导学生能从课文插图中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生词,带着感情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在危急时刻能冷静分析、动脑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司马光”的资料,谁能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情?2、指名(1-2人)说说文章内容过渡:刚才,学生们非常认真仔细地读课文。

昨晚,他们安排了一场预演。

现在老师应该检查你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你有信心吗?3.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词语,指名认读。

(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引读第一自然段。

(2)看完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展示课文的插图。

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他是谁?(2)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3)读这一段第二句话,把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读清楚。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24《司马光》(第2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跟读课文,通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能够背诵课文。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地跟读课文,通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能够背诵课文。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复回顾,继续研究1.回顾背诵。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司马光》这篇文言文,谁能背一遍?2.回顾故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述一下这个故事?二、走进现场,感悟品质1.小组合作表演,再现故事场景。

虽然全文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但XXX砸缸的场景却好像发生在我们的眼前。

我们可以通过表演来重现当时的场景。

表演分工建议:一人当旁自;一人演登瓮落水者;一人当XXX;2~3人演“众皆弃去”的“众”。

同学们先选好自己要扮演的角色,然后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怎样依据课文的描述,准确而生动地演出情境现场人物的所做所思?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请一组同学到讲台前即兴合作表演XXX砸缸的故事。

2.教师采访,聚焦人物品质。

1)教师在学生表演后随机采访。

采访观看表演的同学:你们觉得“落水者”和XXX都演得对不对?依据是什么?(应依据文本中的“动词”描写,评论“演员”演得是否准确,从中感受到这篇小古文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可以随机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动词,如:“没水中”的孩子:“登一跌一没”;XXX:“持一击一破”)采访众人:当时你们为什么都跑了呀?(预设:惊慌害怕、没有办法、想找大人帮忙等)。

采访XXX:XXX,你呢?你慌吗?那你也太镇定了,人都掉水里去了。

你怕吗?真的不怕吗?我可是很害怕的。

你为什么不跑啊?(预设:救朋友,是呀,时间就是生命呀,在水里多呆一秒就多一分危险。

你真勇敢,讲义气,聪明等)。

2)说说你眼中的XXX是个怎样的人?交流:机智、勇敢、讲情义等等。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司马光》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司马光》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4.司马光》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24.司马光》,使学生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课文学习: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3.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司马光相关的历史故事,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司马光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停顿、语气,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掌握书写规范。

4. 精讲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悟其优秀品质。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4.司马光》2. 主要内容:司马光的人物形象、优秀品质3. 生字词:掌握、理解、运用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摘抄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积累。

3. 拓展阅读:阅读与司马光相关的历史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学生反思:对照教学目标,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常见文言文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正确断句。

3、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4、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的方法,感悟文章的内涵,体会文言学习的乐趣。

2、通过改写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译全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古典气质。

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宋朝,一个小孩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这个小孩就急中生智,拿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了落水的小朋友,这个小孩就是司马光,这个故事就是《司马光砸缸》。

这是一则历史故事,最早记录在古代史书中。

由于古代书面语与我们现代的语言有一些不同,所以,我们看到的故事都是翻译成现代语的。

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讲述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他与我们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体会一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将不认识的字词圈画出来。

2、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根据注音拼读,将读不通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4、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庭、众”可以采用猜字谜的方法;学习“司、持”可以与形近字进行对比识记;学习“庭、跌、众”可以用汉字加减法。

谜语示例: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阳,南阳有雅士,斜帽站船上。

(庭)三人叠罗汉。

(众)形近字示例:司(司机)——同(相同)持(坚持)——诗(古诗)(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会借助注释、借助插图、组词的方法去理解课文文意,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注释,读懂文章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学习司马光的沉着冷静的品质。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看图猜一猜的小游戏,敢挑战吗?第一幅图,你能猜出它讲的是哪个故事吗?对,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谦让;第二幅图呢?真厉害,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孝顺;第三幅图呢?了不起,铁杵成针告诉我们做事要持之以恒。

最后一幅图呢?一起说——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么写这件事的呢?好,让我们一起走进24课《司马光》。

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课题。

“司”是半包围结构,横短折长,口字偏左。

你知道司马光姓是什么?名是什么?司马是一个复姓,你还知道其他的复姓吗?(欧阳、上官)指导朗读、理解文意古人的名字有意思,古人的文章更有意思呢!指导朗读《司马光》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

文言文就是古人写的文章。

快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大家读得很认真。

来,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

来,一起听老师范读,认真听,范读和你读得有什么不一样?你读得字音准确,如果能把语速放慢,适当停顿,就更好了。

来,你来试着读一读。

对,就这样一停一顿一延长,就读出了文言文的节奏,古文的味道就读出来了。

(二)总结妙招,疏通文意读文言文,读准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味,我们还要读懂文意。

我们先来读第一句话(指名读),“群儿戏于庭”中“群儿”指的是一群孩子,我们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理解单个字,这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个小妙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象生动。

三年级上册第24课《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

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突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故事情节完整。

本文是中年级学生接触的简单的文言文,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阅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对于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为打好学习古文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做好铺垫,并对其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学生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困难,因此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让学生参考课后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把没写出来的内容补充出来,应做为难点来突破。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也是本课重难点之一。

四、说教法。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因此本课教学主要采取读式教学法。

谈话导入--讲究激励性;初读寻疑--提倡自主性;再读释疑--倡导探究性;细读解析--主张创造性;美读品味--提倡鉴赏性;熟读成诵--主张积累性;读写结合--激发想象性,意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本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运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对文言文有个初步的认识;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古文的意思;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古文的韵味。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登”等7个生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插图等方法理解课文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优秀品质。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以歌曲《司马光砸缸》激趣,接着介绍故事出处;复习文言警句,为学文做准备。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司”字。

3、交流复姓。

二、读准字音,读出韵味1、读准字音。

(1)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明确多音字“没”在文中的读音,并学会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读出节奏、韵味。

(1)教师范读,强调停顿,做到“声断气连”。

学生跟读,读出文章的节奏、韵味。

(2)学生自由练读,体会文章内在的逻辑停顿。

(3)教师指名朗读,相机指导停顿要自然。

三、读懂意思,读出思考1、方法迁移,自主学习。

(1)学生交流总结理解古诗常用的方法:借助注释理解、借助插图理解。

(2)学生根据学习提示初步理解文言文。

2、合作学习,交流解疑。

(1)学生带着理解或疑问,根据学习提示进行合作学习。

(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1)群儿戏于庭①教师提示,“于”可以理解为在。

②学生仿说。

孩子们还会在庭院里干什么呢?可以怎么说?(2)“瓮”与“缸”。

对比区别“瓮”与“缸”。

(3)“跌”与“登”①学生找出这句话中与足有关的动作词。

②运用拆字法理解“跌”。

“跌”是一个“足”加“失”组成的,那怎么理解它呢?(失足)③通过字理识记、理解“登”。

④利用写字歌,指导书写“登”。

⑤指导朗读,读出当时情况的紧急。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

202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7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篇一佚名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1、能认识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图展开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

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司马”是个复姓,“光”是名。

简介司马光。

二、范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

2、思考讨论:主要写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三、看图回答,出示生字词1、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古时候)2、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花园是个什么样儿的?(出示:一口水缸)3、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这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出示:都找大人砸那口缸)四、教学生字词1、自学生字词。

要求:看出示的词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想想词义。

2、检查乍学情况。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评析:字音是否主导准,句子是否读通。

五、指导写字1、巩固字音。

2、你用哪些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3、指导书写。

4、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比一比、组词。

找候司园划后丝圆掉流使爬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要像司马光那样,遇事不慌,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1、有一天,司马光和小朋友来到了什么地方?干什么?2、自读第1节。

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关键人物。

3、再指名说说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导朗读。

二、学习2~3自然段1、这时发生了什么事?自读第2节。

2、出示句子。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司马光 教学教案(多篇)

24 司马光【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冷静机智的司马光身上都闪耀着美好的品质,值得学习。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思维能力: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审美创造:在朗读中,结合注释和生活经验,不断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达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停顿的目标。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文章虽短,但画面感十足,根据课后“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一要求,教师应抓住文中系列动词,聚焦每个画面,让学生看清、听清,把短小精悍的古文还原成一个生动具体的白话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人感觉如临其境,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人物的认识。

关注描写:课文非常简短,用了很多贴切的动词。

比如,“戏、登”描写了孩子们尽情游戏、攀爬的样子;“跌、没”让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跌入瓮中、瞬间被水淹没的惊险场景;“持、击”表现了危急时刻司马光的冷静和机智;“迸”写出了水一下子从瓮中涌出来的状态。

【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4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

背诵课文。

(重点)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重点)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差异。

(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司、跌”等4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3.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语言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人物1.看图猜古诗,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3)(1)引导学生欣赏两张图片,回顾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村居》《池上》,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里的儿童生活是什么样的。

(2)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课题:这两首古诗都是古人用他们自己的写作方式描写儿童生活的作品。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古人讲述司马光小时候故事的课文——《司马光》。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司马光》人教部编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叙述顺序、描写方法以及生字词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司马光智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模拟司马光救人的情景,体会他的勇敢和智慧。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像司马光一样勇敢、智慧地帮助他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司马光》这个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司马光是我国宋代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史学家,他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这个故事展示了他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冷静思考,果断行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具体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司马光在面对问题时如何运用智慧,以及这种智慧对我们解决问题的启示。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司马光的故事,感受了他的勇敢和智慧。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这些品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品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像司马光一样勇敢、智慧地去解决。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朗读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把握。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司马光》。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司马光》的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分析与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阅读与分析,了解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背景。

3. 培养学生树立勇敢、智慧的品格,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体会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勇敢与智慧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过程: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运用勇敢与智慧的。

2. 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

过程:学生阅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过程: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司马光的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一道例题,进行讲解。

过程: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讲解解题思路,学生跟随思考。

5. 随堂练习:设计两道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司马光》2. 内容: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生字词及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司马光的印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在遇到困难时,是如何运用勇敢与智慧的。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司马光的勇敢与智慧,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表达。

2. 课后练习:根据本节课所学生字词,用词语造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关于司马光的其他故事,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教案

24 司马光【教学目标】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参考注释,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tiě diē)没.(méi mo)水中。

众皆.(kǎi jiē)弃去,光持.(chí cí)石击瓮破之,水迸.(bènɡ bìnɡ),儿得活。

2.先解释带点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1)群儿戏.于庭。

()(2)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3)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参考答案:1. diē√ mo√ jiē√ chí√ bènɡ√2.(1)戏:玩耍。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2)登瓮:爬到缸沿上玩。

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3)破之:水缸破了。

之:它,指水缸。

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板书设计】司马光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在实际教学《司马光》中,教师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

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司马光》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司马光》教案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4 司马光24 司马光课时目标1.背诵课文。

2.在反复诵读中品味古文独具魅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3.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全文;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激情导入,板书课文题目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本文是以人物名字为题的。

本文讲了关于司马光的一件什么事呢?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提问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二、先学环节(一)出示自学清单二1.朗读课文,思考发生了什么危险的事?在这危急的关头,其他孩子是怎么做的?(用原文回答)发生的事情:做法:2.画出描写司马光的做法的句子,从作者的描写中,你可以体会到。

3.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体现了司马光怎样的品质?不同:结果:品质:4.课外搜集司马光的资料(故事、生平等)。

(二)小组交流1.根据小组人数,组长合理分配问题。

2.一人说,其他人听,听后纠正、补充,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全班展示请四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质疑。

每个小组展示一个问题。

三、后教环节精彩预设与点拨预设1根据课文中相关词语的解释,学生不难知道文章的意思,根据文章的意思便可以知道这道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如下:发生的事情: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做法:众皆弃去。

预设2学生会比较容易地找到描写司马光做法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到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勇敢。

预设3体会重点语句(1)在小伙伴不慎跌入水瓮中后,“众皆弃去”,唯有“光持石击瓮破之”,这是司马光与别的孩子的不同之处,表明司马光有着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2)“水迸,儿得活”一句话中,“迸”的意思是“涌出”,“得活”的意思是“得救”。

这句话交代了故事的结果。

四、检测环节读句子,完成练习。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读“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3.借助注释等方法,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感受司马光优秀的品质。

4.通过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0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初识人物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今天,我们将走进课文《司马光》,认识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小男孩。

1.板书课题,学写“司”字。

2.齐读课题,了解复姓。

3.借助插图,初识人物。

出示课文插图:大家有没有听过司马光的故事?谁来讲一讲?小结:司马光小小年纪就如此机智勇敢,真了不起。

二、跟读课文,注意停顿故事还是这个故事,表达形式却不一样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言文《司马光》,1.师范读课文,生跟读。

图片(1)指导读音。

①多音字“没”。

指导用“没(mo)”组词,“沉没、淹没”,体会“没水中”的意思。

②庭、登、瓮:注意是后鼻音。

③瓮:a.对比:瓮、缸。

b.结合注释:口小肚大的陶器为瓮。

难怪落水的孩子很难自己爬上来。

c.拓展“瓮”的成语: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④登:出示“登”的演变,知道“登”就是“攀爬”的意思。

小结: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结合注释理解。

(2)合作朗读,巩固停顿。

图片(3)学生自读,初步体验文言文的节奏与意韵。

(4)指名展示,相机评价。

重点指导朗读:“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5)齐读课文。

2.小结:其实呀,读文言文跟读古诗一样,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三、指导书写,完成练习1.说一说生字的间架结构,观察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师重点范写“庭、登”。

(1)注意“庭”里面部分与“延”区分;(2)“登”右上部分笔顺为:撇、撇、捺,撇和捺靠紧但不能交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说课稿第1篇】一、设疑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像,想看吗?看着这幅画像,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他是谁?生:我想知道他是哪个年代的人?师:这个人啊,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是谁呢?老师把他的名字写下来:司马光。

(板书)谁来读一下?生读。

师:你知道司马光姓什么吗?生:姓“司”。

师:他姓司马,这是个复姓。

谁来说说你对司马光有哪些了解呢?生:我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关于司马光的故事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读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请大家翻开课本82页,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词。

师:读完课文了吗?课文里调皮的字宝宝们要出来和我们见面了。

瞧!(出示投影片)认识他们吗?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宝宝难记,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有没有好办法。

好赶紧读一读,等会老师可要去掉拼音了!生自主读生字。

师:去掉了拼音,你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小老师读。

师:还有谁愿意?这么多同学呀!我们来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花传到谁那,谁就来当小老师,好吗?(击鼓传花)师:认识了生字,我们来猜字谜好吗?(出示投影片)。

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

(同)一个三框面朝东,一块石头背后撑,一条毛巾藏肚中。

(砸)师:还想猜吗?好,出示课件,这里有三个字,假、缸、破,老师来指,一个同学背过脸去猜老师指的是哪个字?你们可以举手给他提示,好吗?(做猜字游戏)师:还想做识字游戏吗?下面,我们来个组词比赛,出示字:别、慌、吓、叫、块、使、劲、救,这里有8个字,按顺序每排一个字来组词,看哪排给这个字组的词多,哪排就赢了!先自己准备一下。

(做组词游戏)师:认识了字,同学们再读课文,肯定会有更多收获。

二、生读课文。

三、入情入境,深入体会师:同学们读课文读得很投入。

下面,我们来看一幅画。

课件出示图片。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一口大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课文中的人都有美好的品质。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救友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

教学时可以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本课重在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追求逐字逐句的理解,更不追求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通过诵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田字格。

【课时】:
1课时
【教法】:
情境创设法、读书释义法,教师示范法。

【学法】:
自主学习、自主体验与教师的点拨相结合。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每日一诗,背诵司马光《梧桐》。

一、导入
1.课前我们背诵的《梧桐》的作者是?(板书:司马光)
2.“司马”是复姓,历史上有写《史记》的司马迁,有三国大将司马懿,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读题:司马光)
3.司马光的父亲在光州做官,司马光又出生在光州光山,因此其父为他起名为“光”。

(读题:司马光)
4.这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们先看单元导读,看看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美好品质)那司马光身上又有什么美好品质呢?(板书“?”)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了解单元主题,了解“司马”姓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
1.(出示课文)这篇课文与我们学过的课文一样吗?
这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时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形式叫文言文。

这篇文言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2.刚开始读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越是难读,越要读。

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a.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b.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下一句。

c.学生读一句,教师跟读下一句。

d.哪句话,你觉得难读?(教师相机指导)
e.自由读,要求读正确。

f.男生推荐一名读。

g.女生推荐一名读。

h.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古文,贵在诵读。

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内容,能把古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
中华汉子博大精深,用心感悟,才能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习古文时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古诗的方法。

1、出示“群儿戏于庭”
a、这句话中“庭”,我们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是(庭院)。

其实“庭”这个字是单音节词语,我们也可以结合语境,把它换成现代语中的双音节词来理解,“庭”指的是(庭院)。

b、运用这种方法,想想“群”指什么?“戏”指什么?这句话的大体意思是什么?
c、我们结合了注释,结合具体语境,尝试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自然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2、(出示:自学提示)学习文言文还有很多方法,请同学们运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后面的文字。

(1)交流第一句:
a、理解“登”“跌”“没”。

(相机板书:儿没水)
b、读句子,体会情况危险。

(2)交流第二句:
a、理解“皆”。

b、理解“众”。

这里的孩子包括司马光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会联系下文来理解。

还不包括谁?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会联系上文来理解。

(相机板书:众弃去)
c、理解“持石”“击瓮”,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理解。

d、理解“迸”,结合插图和注释。

e、“儿”指谁?是谁救了他?(相机板书:光智救)
f、读句子,教师指导读出韵味。

3、结合注释,讲一讲这个故事,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并解释出文中的文言词语。

4、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5、你能说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学习有法,而无定法。

通过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结合注释理解“庭”,尝试把单音节词语改为双音节词语,结合插图等方法,又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古文的意思。

在知其意之后,教师指导朗读,读出古文的节奏和韵律。


四、诵
1、好文不厌百回读。

现在读,跟刚开始肯定不一样了。

a、教师范读
b、指生读。

2、古时候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直到汉代才出现了用以表示文章停顿的句读符号,而且文章都是从左到右,竖着写的,你会读吗?(指生读)古人诵读诗文,是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指生读)
3、司马光救友的故事广为流传,京、洛两地的人们根据故事画成了画,你能根据图片,用文言文讲述吗?(指生讲)
4、看着图片你会背诵吗?去掉图片你会背诵吗?
【设计意图:多形式诵读——竖着读,从左到右读,看着插图读,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背诵的地步。


五、写
1、了解司马光,出示资料。

2、读好文章,写好汉字。

学习生字“司”。

a、出示甲骨文“司”。

b、观察生字,总结书写要点:“先外后内,右上包左下”。

c、教师范写。

d、学生书写后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读好书,写好字,继续重视写字教学。

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将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识字、写字学习中;主要让学生经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通过自主学习找出不认识的字,知难而求、合作探究、与他人互教互学、让学生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法去识记生字。


六、总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作业:写几句话夸夸司马光。

【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儿没水
众弃去
光智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