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章末整合课件
(1)该地区在此时期内粮食平均亩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解析 读表可知,该地区在此时期内,森林覆盖率迅速下降, 说明毁林开荒现象严重;与已有耕地相比,在林地上开发的耕 地粮食亩产较低,这导致整个地区平均亩产下降。
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
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自然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
植被
因素
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基本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
土壤
条件)
流失越强
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表植 社会经济因素
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 (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地表多疏松的 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 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 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素。
练习3 读“贵州省典型石漠化治理区特征对比表”,完成(1)~(2)题。
地
大于
研
貌 究
海拔
25°坡
类 (m) 地比
区
型
例(%)
高 1 320
鸭原 ~ 25
池山 地 1 735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章末复习课件
• 【解析】 填海造陆工程虽然获得了大量土地,但 也使沿海地区生态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渔 业资源锐减,沿海污染加剧。因此“退耕还海”具 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 【答案】 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
(2014·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 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 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 沟示意图。
• 【答案】 (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 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 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 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
•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 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 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
水侵蚀而成。下图为切沟景观。
• 指出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 【解析】 本题考查切沟的危害与防治措施,同时 考查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 答问题的能力。图示切沟分割、破坏了耕地,并加 剧耕地侵蚀,同时阻断耕作。防治措施应从两个方 面分析:一是防止新切沟出现,二是对已出现的切 沟进行治理,减轻或防止水土流失。据此思路分析 相关措施。
•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 开发、湿地的开发等)的问题分析中,首先需要分析 该区域的地理背景,从自然与人为角度找出该区域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 治理措施。
• (3)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的角度
• ①根据成因确定措施。
• 例如,八百里洞庭湖,昔日烟波浩渺,如今滩洲毕 露。1949年水面面积为44万公顷,到1976年只剩 下18.4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近万公顷。鄱阳湖前 些年围湖面积超过8.1万公顷,使水面面积大为减少。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课件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一)荒漠化防治的对策
三项内容、两条原则、一个重点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三项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 内容
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两条 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原则 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一个重点: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因地制宜地进行综合整治
16
雨林生态的优越性?
▪终年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 ▪光合作用强生物循环旺盛,是生产力最高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三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1、自然原因: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黄土 高原
一、荒漠化概况
1、概念 2、表现: (1)土地沙漠化:西北内陆 (2)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 (3)次生盐渍化:西北华北(不合理灌溉)
分组自主探究:荒漠化的成 因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P16-19 ) 非洲萨赫勒地区的荒漠化(P20) 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P24)
交流讨论
云贵高原——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区
次生盐渍化 是指在蒸发旺盛的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 因人类的不合理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中的盐分沿 土壤毛管孔隙上升,水分蒸发后,使盐分在表层土壤中积 累的过程。
西北、华北——我国次生盐渍化主要分布区
地球的“癌症”——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环境灾害,它已影响到 世界六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 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 267万平方千米,占28%。
干旱季节
Q2:气候异常如何导致荒漠化?
抑 制
降水增多
气候异常 降水变率大
Q3: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 定性作用的是什么因素?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练习含解析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考点1荒漠化的含义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不同,使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不同。
据此完成1~3题.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主要表现为()A.沙漠化B.石漠化C.盐渍化D.寒漠化答案A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沙漠广布,荒漠化主要表现为沙漠化。
2.下列地区中,土壤次生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四川盆地答案B解析降水少,蒸发旺盛,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灌溉,易出现次生盐渍化。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B项正确;东北平原蒸发较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地区降水量大,不易出现土壤次生盐渍化,A、C、D三项错误.3.下列地区中,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云贵高原B.江南丘陵C.内蒙古高原D.青藏高原答案A解析云贵高原地区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地表土层流失,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是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考点2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
据此完成1~3题.1.新疆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其成因是()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植被稀少④山地、高原对水汽具有阻隔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D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的山地、高原对海洋水汽具有阻隔作用;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植被稀少是干旱的表现。
2.新疆荒漠化形成的物质条件是()A.气候干旱少雨B.地面疏松,多沙质沉积物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D.地表水贫乏,流水作用微弱答案B解析新疆气候干旱,地表物质松散,多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提供了物质条件,故B项正确。
3.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是()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B.干旱的气候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D.气候变异答案B解析干旱的气候条件是荒漠化形成的基本条件。
考点3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希拉穆仁草原,位居包头市达茂旗的东南部,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避暑胜地.多年来,草原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据此完成1~2题.1.希拉穆仁草原土地沙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是()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旅游开发④过度樵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草原地区主要农业生产类型为畜牧业,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据材料可知,该地是旅游避暑胜地,旅游开发也会造成土地沙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章末复习课件
• 例如,八百里洞庭湖,昔日烟波浩渺,如 今滩洲毕露。1949年水面面积为44万公 顷,到1976年只剩下18.4万公顷,平均 每年减少近万公顷。鄱阳湖前些年围湖面 积超过8.1万公顷,使水面面积大为减少。
• 许多事实证明,大规模围湖造田严重地破 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许多不可弥补的严 重后果:①减少了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抗 旱防涝的能力;②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 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③严重地破坏了水 14
22
• 【答案】 危害:切沟分割土地,损坏耕 地,妨碍耕作,(严重时可阻断交通);加 大土壤侵蚀量(切沟形成后,水流集中, 冲刷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加剧)。
• 防治措施:调整耕作方式,防止水流集中
(如等高耕作、间作、修地埂等);修建引
水排水设施(如修建排水沟等);(在水流集
中区域)设置障碍(如草地、灌丛等);在切
16
• (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 沙活动的沙源。
•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 • (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
危害。 • (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
措施。
17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风沙活动的成因、 危害及其防治,同时考查获取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1)题,根据题干“就地起沙”,说明 沙源在当地,然后据图分析当地沙地成因 即可。图示桑曲和巴索曲注入错那湖,河 流沿岸及河口地形平坦,说明河流沿岸及 入湖口处泥沙沉积,且河口三角洲面积广 大;该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冬春 季河流水量小,湖面面积小,河流水位和 18
10
• 2.我国主要生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生 态
自然背景 问 题
主要分布区域
主要防治措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同步配套课件: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1
M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例题2】下图为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 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 因素是( )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M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 主要危害 在干旱、 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在 使沙化土地连 过度开垦 沙区边缘缺少防护林的沙质土壤区从 片发展 事农业生产 水资源 绿洲地区:中上游过度利用水资源;灌溉 导致生态恶化 利用不当 农业区:大水漫灌 和次生盐渍化
除教材中介绍的途径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 题? 点拨:西北地区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太阳能、风能是解 决农牧区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M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知识点一
M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 SHI SHU LI
Z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教案:2.1.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西北地区气候干燥的原因和相应的自然景观特征;了解沙漠和沙地的主要分布、成因和分类;理解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各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是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
2.了解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特别是人为原因的主要表现方面。
理解人类活动在荒漠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了解西北地区在不同时期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及人类活动在不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4.了解西北地区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经验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西北地区的各类专题地图,分析和论证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培养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提高对西北地区地大物博与人口稀少这一矛盾的正确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强化科学的人地观念。
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做起,养成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1.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2.人为因素在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中的作用和表现。
3.荒漠化整治的对策和措施。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背景、成因和过程的差异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教具准备自制多媒体片段:中国沙漠化土地分布图、我国荒漠化地区分布状况、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图、西北地区干旱成因关系图、西北地区东西方向水热状况和自然景观演变图、西北地区荒漠按成因分类情况表、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分布状况表。
课时安排共3课时第一课时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西北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第二课时西北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第三课时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课后活动的讲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同学们查阅荒漠化的资料,对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影响有所了解。
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__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我国9个省级行政区域。
据此完成第1~2题。
1.荒漠化的实质是( )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2.从图中看出,我国土地荒漠化分布较普遍,这些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风蚀、水蚀和盐渍化②风蚀、水蚀和沼泽化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④常年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下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等。
2.C3.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盐渍化B.云贵高原——沙漠化C.江南丘陵——红漠化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石漠化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沙漠化。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第4~5题。
4.图例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提高植被覆盖率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D.大力发展耕作业4题,图示地区共同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5题,图示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低,风力较大,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重要措施。
5.A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第6~7题。
6.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B.牧区草原——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7.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合理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护、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6题,农作区应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牧区草原应减少水井数量;干旱的内陆地区应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ppt课件
1
内容概要
5
学法点拨
内容概要
• 本章共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是“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选择了我国西北地区荒 漠化的防治为典型案例。首先从干旱为主的地理环
境特征入手,探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自然因素,
特别点明自然因素只是荒漠化发展的潜在因素;然
后以人为因素为重点,探讨荒漠化发生、发展过程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 三、听英语课要注重实践 • 英语课老师往往讲得不太多,在大部分的时间里,进行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大量语言实践练习。因此,要上好英语课,就应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 动,珍惜课堂上的每一个练习机会。
中的不同特点;针对荒漠化的成因,最后指明了荒
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第二节是“森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然后
客观地说明了导致雨林被毁的原因,最后在“雨林 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中表明态度,应该把保 护放在第一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汇总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分布: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本质: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表现: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成因:二因——人类过度经济活动、气候因素发生变异强烈蒸发↑↑▲次生盐渍化:大水漫灌→→→地下水上升→→→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次生盐渍化▲石质荒漠化: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因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岩层裸露。
如我国南方地区的“红色岩漠”(流水侵蚀作用)2.西北地区(1)范围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范围: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气候界线:非季风区年均降水量400mm以下的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特点:东部是高原、西部是高大山系和内陆盆地,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西部三山夹两盆: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3)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受周围高山高原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1)干旱是荒漠化的潜在威胁①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基本条件;①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条件;①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的干旱季节——动力条件;(2)气候异常(主要自然因素)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1)荒漠化的人为原因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①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使用、(2)荒漠化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①过度樵采;①过度放牧;①过度开垦;①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5.荒漠化防治的措施(1)荒漠化防治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①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①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防治原则①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①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治理措施(因地制宜)①合理利用水资源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阶段综合实践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解题思路 第(1)题,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千沟万壑,故 C 项正确。A、 B、D 三项依次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的地形特征。第(2)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第(3)题,陡坡地区 应提高植被覆盖率,进行水土保护工作,故 B 项正确。
原因 漠)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地表 绿色开发,发展绿色产业;
多沙质沉积物;(湿地萎缩)降水稀少, 减轻人口压力,进行生态
蒸发旺盛;泥沙淤积;其他:全球变暖、移民;进行小流域(区域)
气候异常,生态环境恶化
综合治理;进行生态修复,
成因
措施
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滥砍 恢复地表环境(生态退耕)
答案 ①干旱 ②人口激增 ③放牧 ④合理 ⑤能源 ⑥碳氧 ⑦生 物基因
答案
[思维建模] 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答题模板 成因
措施
水土流失和水成荒漠)地形起伏大,暴雨 植树种草,扩大植被覆盖
集中,降水强度大,流水侵蚀冲刷力强;率;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
自然 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覆盖较差;(风成荒 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进行
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人为原因: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水平、政策导 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对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上述 与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有关的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例如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的原因,应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进行。自然原因:由高原山地向 平原过渡,坡度较陡;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植被稀疏、覆 盖率低;土壤由粉砂颗粒组成、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人为原因:对植被的 破坏尤其是对森林的砍伐;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如轮荒;开矿等。
2019-2020学年新设计地理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
B.热量差异 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解析
第(1)题,干旱是西北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第(2)题,
由于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不同,西北地区的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答案 (1)B (2)A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2.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课程标准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 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
措施。
学习目标 1.掌握荒漠化的概念、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2.理解不同地区荒 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
)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A.①②
B.②③
课前预习新知
C.③④
课堂探究重点
D.①④
课堂综合演练
(2)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包括(
)
A.温带大陆性气候,风力作用强
B.高原、盆地为主,沙漠、戈壁面积广大 C.外流河为主,河网密集 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由沿海到内陆地带性分异明显
D.②④
我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荒漠化类型为流水侵蚀形成的
“石漠化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该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重 要原因。
答案
D
课前预习新知
课堂探究重点
课堂综合演练
3.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河西走廊—石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课后练习第八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显示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草方格沙障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有( )①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减少蒸发,防止土地盐碱化④涵养水源,减轻水土流失A、③④B、②④C、①③D、①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读我国北方自然带分布图,完成小题。
我国北方自然带的典型分布特征是( )A、东西延伸、南北更替B、南北延伸、东西更替C、南北延伸、南北更替D、东西延伸、东西更替荒漠化的扩展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中A地目前荒漠化问题十分严重。
下列关于A 地荒漠化扩展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B、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土地、水等资源D、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答案】:无【解析】:➢第3题【单选题】读下图,分析影响北京4月份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是( )A、燃煤取暖,多灰霾B、天气干燥,风沙影响C、冷暖空气交替,多暴雨D、夏季风强劲,天气潮湿【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 )A、西部高于东部B、东部高于西部C、东、西部相当D、南部高于北部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②海拔高度③荒漠化程度④人口密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下列符合该地区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实行划区管理,提高草场载畜量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每年春分日到秋分日( )A、极昼地区先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再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B、南半球为夏半年,北半球为冬半年C、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至南回归线,再移回赤道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
右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
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图为某区城模式图。
读图,回答小题。
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碱化普遍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季节变化最小【答案】:无【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地区农民构筑的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农民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B、增加旅游景观C、防治土地盐碱化D、提高粮食产量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下列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有(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③沙区粮食产业④沙漠旅游休闲业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欲对该地区近年来的土地利用变更状况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所需的最佳资料或技术手段为( )A、卫星遥感图像、GIS技术B、1:20万比例尺地形图、土壤类型分布图C、土壤类型分布图、卫星遥感图像D、GPS技术、GIS技术【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新疆的水土流失的面积大是原因之一是植被覆盖率低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沿线城镇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对植被的破坏③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沙柳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下图为沙柳造纸产业链图。
读图,完成小题。
种植沙柳,改善环境,主要是因为沙柳能( )A、吸烟滞尘B、防风固沙C、保持水土D、净化空气造纸产业链条( )A、使植被遭到了更大规模破坏B、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C、生产重点转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D、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答案】:无【解析】:➢第12题【单选题】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荒漠化主要发生在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荒漠带的过渡带B、图示荒漠化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下形成的沙漠C、过度开垦是造成非洲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D、空白的地方没有形成荒漠化的原因都是热带雨林气候【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甲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B、光热C、地形D、科技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她盐碱化D、洪涝灾害【答案】:无【解析】:➢第14题【单选题】石质荒漠化土地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答案】:【解析】:➢第15题【单选题】读某区域地理要素变化统计图,1937~2008年,该区域( )A、荒漠化面积扩大到近5倍B、人均耕地面积增大C、载畜量和荒漠化面积增加幅度相当D、人口总量大致翻了一番导致该区域荒漠化形势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变迁B、耕地面积的变化C、边牧强度的变化D、人口数量的变化【答案】:【解析】:➢第16题【单选题】从整体上看,科尔沁沙地重心的移动方向是( )A、向西北方向移动B、向东北方向移动C、向东南方向移动D、向西南方向移动导致科尔沁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答案】:【解析】:➢第17题【单选题】科尔沁草原属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气候区,在历史上不同时期曾有大量汉族人口迁入,下图为科尔沁草原示意图。
完成下题。
科尔沁沙地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B、乱砍滥伐C、过度放牧D、过度垦殖下列治理科尔沁沙地的方案中,合理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B、禁止放牧C、跨流域调水D、生态移民【答案】:【解析】:➢第18题【判断题】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大面积植树造林。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9题【综合题】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图A)位于我国内蒙古中西部,近几十年来面积都明显扩大。
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图B)在2015 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引起了世界关注。
分析图A中沙漠扩张的自然原因。
简述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指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归纳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无【解析】:➢第20题【综合题】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隘,孕育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域。
今天,河西走廊地区又被誉为“凤电宝库”,2020年该地区凤能装机容量可达2000万千瓦。
其中,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
左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及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草方格沙障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的方格状的挡风工程,网状的草方格如同无生命的沙漠微型防护带环环相扣,连成一片,蔚为状观。
右图为腾格里沙漠区草方格沙障工程示意图。
材料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使至塞上》的著名诗句。
下图为3月中下旬,某游客行至甘肃酒泉拍下的日落图。
分析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原因,并阐述该地发展风电的不利条件。
河西走廊是图示地区历史文化名城的集中区,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说出草方格沙障主要防治的环境问题并简析其防治的原理。
据材料三图形,游客背后的公路呈______走向,一年中,当晨线与该段公路垂直时,玉门地区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21题【综合题】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新疆是我国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资料二: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列举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简要评价该区域油气资源开发的条件。
说出图中绿洲分布的特点,并指出其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防止可能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解析】:➢第22题【综合题】读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和河西走廊荒漠化土地平均斑块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是______,加上高大山地以及隆起______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海拉尔附近的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这些荒漠容易治理和利用的原因是______。
分析河西走廊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和治理措施。
【答案】:【解析】:➢第23题【综合题】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