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教案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
按桥式确定控制网精度的方法是根据跨越结构的架设误差(它与桥长、跨度大小及桥式有关)来确定桥梁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桥梁跨越结构的形式一般分为简支梁和连续梁。
简支梁在一端桥墩上设固定支座,在其余桥墩上设活动支座,如图4-2所示。
在钢梁的架设过程中,它的最后长度误差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杆件加工装配时的误差;二是安装支座的误差。
图4-2 桥梁跨越结构的形式 根据《铁路钢桥制造规则》的有关规定,钢衍梁节间长度制造容许误差为mm 2±,两组孔距误差为mm 5.0±,则每一节间的制造和拼装误差为mm l 12.225.022±=+±=∆。
当杆件长16m 时,其相对容许误差为 754711600012.2==∆l l 由n 根杆件铆接的桁式钢梁的长度误差为 2l n L ∆±=∆ 设固定支座安装容许误差为δ,则每跨钢梁安装后的极限误差为
2222δ
δ+∆±=+∆±=∆l n L d (4—1) 根据《铁路钢轨拼装及架设施工技术规则》,δ值可根据固定支座中心里程的纵向容许 偏差大小以及梁长和桥式来确定,目前一般取mm 7±=δ。
由上分析,即可根据各桥跨求得其全长的极限误差 22221...N
d d d L ∆++∆+∆±=∆ (4-2) 式中 N--桥的跨数。
当等跨时,有 N d L ∆±=∆ 取21的极限误差为中误差,则全桥轴线长的相对中误差为 L L L m L ∆⋅=21 表4—1是根据上述铁路规范列举出的以桥式为主结合桥长来确定控。
施工控制网布设_建筑工程测量_[共5页]
173 第5章 施工测量线状工程(公路与管线)多采用GPS 与全站仪相结合所布的导线网;对施工范围相对较小的民用建筑,也可采用建筑基线(或规划红线)作为控制。
⑥ 场区平面控制网应根据工程规模和工程需要分级布设。
对于建筑场地大于1 km 2的工程项目或重要工业区,应建立一级或一级以上精度等级的平面控制网;对于场地面积小于1 km 2的工程项目或一般性建筑区,可建立二级精度的平面控制网。
⑦ 场区平面控制网相对于勘察阶段控制点的定位精度不应大于5 cm 。
⑧ 各施工控制网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质地坚硬、便于施测、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并应埋设标石。
标石的埋设深度,应根据地冻线和场地设计标高确定。
对于建筑方格网点应埋设顶面为标志板的标石。
5.2.2 施工控制网布设1.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建立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关规定(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建筑物施工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民用建筑物施工控制网也可根据建筑红线定位。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施工放样的基本控制,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结构、高度和机械设备传动的连接方式、生产工艺的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控制网。
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2的规定。
表5-2 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注:n 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2)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建立的相关规定。
在建立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 施工平面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② 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宜选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
③ 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固定标桩。
④ 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定位误差不应大于 2 cm ;两建筑物(厂房)间有联动关系时,不应大于1 cm ,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
⑤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应根据表5-2中测角中误差的大小按表5-3选定。
表5-3 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测角中误差 仪器等级 2.5″ 3.5″ 4.0″ 5″ 10″1″级 4 3 2 — —2″级 6 5 4 3 1 6″级 — — — 4 3。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及布设探讨(图文)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及布设探讨(图文)论文导读: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进行施工放样,直接为施工服务。
测量放样的精度与施工控制网的误差和放样误差紧密相关。
建筑物放样时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竣工时对于设计尺寸的容许偏差(即建筑限差)来确定的,建筑物竣工时的实际总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包括构件制造误差、施工安装误差等)和测量放样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关键词:施工控制网,施工放样,建筑限差一、引言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测量工作的任务是进行施工放样,直接为施工服务。
施工放样是按规定的精度和设计要求,将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放样到实地。
放样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施工的精度,进而影响最终工程精度。
测量放样的精度与施工控制网的误差和放样误差紧密相关。
放样是以控制点为基准进行的,施工控制网的精度是保证建筑物放样精度的前提和基础。
为满足放样精度要求,必须建立有较高精度的施工控制网。
二、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要以保证各种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来考虑。
正确制定工程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如果定得过宽,就可能造成质量事故;反之,若订得过严,则给放样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从而增加了放样工作量,延长了放样的时间,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化高速施工的需要。
建筑物放样时的精度要求,是根据建筑物竣工时对于设计尺寸的容许偏差(即建筑限差)来确定的,建筑物竣工时的实际总误差是由施工误差(包括构件制造误差、施工安装误差等)和测量放样误差引起的,测量误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为了根据验收限差正确地制定建筑物放样的精度要求,除了测量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工程知识。
由于各种建筑物,或同一建筑物中各不同建筑部分,对放样精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因此,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根据哪一个精度要求来考虑控制网的精度。
在选择时,还应该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与施工程序和方法。
分析这些建筑物是否必须直接从控制点进行放样。
施工控制
3.1.2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建筑场地,则可充分扩展原有的 测图控制网,作为施工定位的依据。对于地形较平坦而通视较 困难的建筑场地,可采用导线网。对于地形平坦而面积不大的 建筑小区,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作 为施工测量的依据。对于地形平坦、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 较规则的密集的大型建筑场地,通常采用建筑方格网。总之,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与建筑设计总平面的布局相一致。 当施工控制网采用导线网时,若建筑场地大于1km2或重要 工业区,需按一级导线建立,建筑场地小于1km2或一般性建筑 区,可按二、三级导线建立。当施工控制网采用原有测图控制 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δ=
a β′ 1 δ = (90° − ) ⋅ 如a=b,则: 2 ρ″ 2
a+b
(90 −矩形控制网测量 3.2.1 建筑基线
横向等量调整
【公式推导如下】:过2′点作13连线的平行线1″2′3″,因为 1′、2′、3′点基本在一直线上,δ相对于a、b很小,故可将 1′1″及3′3″看成以2′为圆心,分别以a、b为半径的圆弧。则: ∠1′2′1″+β′+3′2′3″=180°,即: 化简后即为上述调整量计算公式。 化简后即为上述调整量计算公式。
专为工程建设和工程放样而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称为施工控制网。 施工控制网不仅是施工放样的依据,也是工程竣工测量的依据,同时还 是建筑物沉降观测以及将来建筑物改建、扩建的依据。 在工程勘测设计阶段,为测绘地形图而建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在精 度方面主要考虑满足测图的要求,而没有考虑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控制点位的 分布方面主要考虑测图的方便,而没有考虑建筑物的放样需要。因此,原有的 测图控制点,在精度和密度分布方面都难以同时满足测图与施工定位两个方面 的要求。为了保证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位置 平面位置及高程位置能够按设计要 平面位置及高程位置 求,合理精确地标定到实地,互相连成统一的整体,必须在施工之前重新在施 在施 工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以测设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 工场地建立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 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同样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的测量原则。建立施工控制网,可利用原场地内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点)网。 当原场地内的控制(点)网在密度、精度上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时, 应重新建立统一的施工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工程施工如何布置控制网
工程施工如何布置控制网一、控制网的作用控制网是指利用地面上的标志物或设备,在经过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方位观测等测量方法后,建立的一种用于确定工程测量基准和定位的网络。
控制网的建立对于工程测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还可以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基准和定位。
控制网主要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 提供基准和定位:控制网可以提供工程施工所需的基准和定位,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标准。
2. 确定测量范围:控制网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确定测量的范围和范围,保证施工过程中各个部位的相对位置和尺寸的准确性。
3. 保证测量准确性:控制网可以帮助工程测量人员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种工程参数的准确性。
4. 提高施工效率:有了可靠的控制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更加便捷的进行定位和测量,提高施工效率。
5. 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控制网的建立可以为后续的工程提供参考,对于后续的工程施工和测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控制网的布置原则1. 控制网的密度要求:控制网的密度是指在单位面积范围内设置的控制点的数量。
在工程测量中,控制网的密度必须根据实际的测量需要和工程的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对于较大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控制网的密度要求会相对较高。
而对于较小的工程项目,控制网的密度要求则可以适当降低。
2. 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原则:为了更好的满足测量的需要,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1)覆盖全面:控制网的布局和分布要能够覆盖到工程的所有测量范围,确保能够满足测量的需要。
(2)布点均匀:控制网的布点要尽可能的均匀,使得测量点的密度在工程范围内相对均匀,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定位。
(3)确定关键控制点:在控制网的布局过程中,要特别确定一些关键的控制点,这些控制点可以是工程的一些重要节点或者是地形的一些显著特征,以确保将来的工程施工和测量能够准确。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准备控制网设置资料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施工准备控制网设置资料1施工控制网可引用原区域内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网作为建筑物、构筑物定位的依据。
当原区域内的控制网不能满足施工测量的技术要求时,应另测设施工的控制网。
2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
(2)当利用原有的平面控制网时,其精度应满足需要,投影所引起的长度变形不应超过1 / 40000;当超过时应进行换算。
(3)当原控制网精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可选用原控制网中个别点作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和方位的起算数据。
(4)应绘制平面控制网图。
3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可按建筑物、构筑物特点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矩形网可采用导线法或增测对角线的测边法测定。
4建筑物的控制网应根据建筑物结构、机械设备传动性能及生产工艺连续程度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控制网,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建筑物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注:n为建筑物结构的跨数。
5建筑物的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网应按设计总图和施工总布置图布设,点位应选择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2)控制网加密的指示桩宜选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
(3)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混凝土固定标桩。
(4)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测量定位误差不应低于同级控制网的要求,允许误差宜为20mm;两建筑物(厂房)间有联动关系时,允许误差宜为10mm,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
(5)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测回数应根据测角中误差的大小按下表确定。
角度观测的测回数(6)矩形网的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4倍。
(7)当采用钢尺丈量距离时,一级网的边长应以二测回测定,二级网的边长应以一测回测定。
长度应进行温度、坡度和尺长修正。
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8)矩形网应按平差结果进行实地修正,调整到设计位置。
当增设轴线时,可采用现场改点法进行配合调整。
(9)点位修正后,应进行矩形网角度的检测。
邵伯三线船闸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总第255期交 通 科 技Serial No.255 2012年第6期Transport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No.6Dec.2012DOI 10.3963/j.issn.1671-7570.2012.06.010收稿日期:2012-08-13邵伯三线船闸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吴 永 范学印(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 266071)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工程生产工艺流程越来越复杂,工程建筑也越来越庞大。
工程建筑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对于现实施工生产显得更加重要。
文中主要介绍了大型工程施工控制网布设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工程测量 控制网 复测1 工程概况邵伯船闸位于扬州市东北23km的邵伯镇镜内,三线船闸布置在二线船闸的西侧,两闸中心距90m,三线闸上闸首上游边与二线闸上闸首机房下游侧边缘基本齐平。
1.1 船闸工程拟建邵伯三线船闸为II级船闸,设计最大船舶等级为2000t级。
船闸尺度(口宽门×闸室长×槛上水深)为23m×260m×5m,上、下游主导航墙各长70m,上、下游靠船段长各400m。
1.2 公路桥荷载等级为公路II级,主线全长0.758km,主线及C、D匝道宽度8.5m,B匝道宽度4.5m,主跨为74m钢质系杆拱,通航净高为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7m[1]。
2 施工区域调查与踏勘为了测量成果统一,对测区原有的测绘资料应该充分利用。
在使用前,首先进行必要的实地踏勘和检查,然后对其精度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复测,利用平差成果,确定其利用程度。
分析和鉴定原有测绘资料质量时,对各项主要精度数据要仔细审阅,逐一复核。
邵伯三线船闸工程涉及分项工程较多,涵盖了船闸、桥梁、引航道(沉井结构和重力式混凝土结构)、码头护岸(沉箱结构和高桩墩台结构)及靠船墩等多个分项工程。
其中,上、下游引航道与船闸主体连接,这就要求引航道与船闸主体的施工不能各自设立独立的施工控制网,但在实际环境中,布设一个控制网又无法满足施工控制的要求。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3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
确定了m测,就可以用它作为起算数据来推算施工控制网的 必要精度。此时,要根据控制网的布设情况和放样工作的 具体条件来考虑控制网误差影响m控与细部放样误差影响m 放的比例关系,以便合理确定施工控制网的精度。
布置在待测设建筑物的就近位置 ⑶放样迅速
用直角坐标法放样
4工业企业场地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1.建筑基线 布设要求
①建筑基线应平行或垂直于主要建筑物的轴线 ②建筑基线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且点位不受施工影 响 ③为了能长期保存,各点位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④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检测建筑基线点有无变 动
4 厂房控制网的建立
主轴线定出后,即可按所设计的矩形网的图纸,初步放样 各距离指标桩的位置。距离指标桩的间距一般是等于厂房 柱子间距的倍数,这样就使它们与柱子的中心线相合,既 可减少桩点,又减少了使用时的计算时间。
物的性质、与已有建筑物的相对关系及施工区的地形、地 质等来确定,也就是说,精度主要体现在主轴线的精度要 求及相邻点位的相对精度要求上。
3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方法
对于各种不同的建筑物,或对于同一建筑物的各个不同部 分,其精度要求并不一致,而且往往相差悬殊。
施工控制网精度的确定,应从保证各种建筑物放样的精度 要求来考虑
Ⅰ、 Ⅱ、Ⅲ点即为建筑基线点。
4工业企业场地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方法
检核: 安置经纬仪于Ⅰ点,精确观测∠ ⅡⅠⅢ,其角值与90°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以经济、合理和适用为原则,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建筑场地,则可充分扩展原有的测图控制网,作为施工定位的依据。
对于地形较平坦而通视较困难的建筑场地,可采用导线网。
对于地形平坦而面积不大的建筑小区,常布置一条或几条建筑基线,组成简单的图形,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对于地形平坦、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的密集的大型建筑场地,通常采用建筑方格网。
总之,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应与建筑设计总平面的布局相一致。
当施工控制网采用导线网时,若建筑场地大于1k㎡或重要工业区,需按一级导线建立,建筑场地小于1k㎡或一般性建筑区,可按二、三级导线建立。
当施工控制网采用原有测图控制网时,应进行复测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施工控制点的坐标换算供工程建设施工放样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施工坐标,也称为建筑坐标。
由于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下进行的,因此建筑物的轴线往往不能与测图坐标系的坐标轴相平行或垂直,此时施工坐标系通常选定独立坐标系,这样可使独立坐标系的坐标轴与建筑物的主轴线方向一致,坐标原点O通常设置在建筑场地的西南角上,总轴记为A轴,横轴记为B轴,用AB坐标确定各建筑物的位置。
由此建筑物的坐标位置计算简便,而且所有坐标数据均为正值。
施工坐标系与测图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oy为测图坐标系,A O′B为施工坐标系,则P点的测图坐标系轴为Xp、Yp,P点的施工坐标系为Ap、Bp,施工坐标原点O′在测图坐标系中的坐标为,Xo′、Yo′,a角为测图坐标系纵轴x与施工坐标系纵轴A之间的夹角。
将P点的施工坐标换算成为测图坐标,其公式为Xp=Xo′Apcosa-Bpsina;Yp=Yo′+Apsina+Bpcosa;若将P点的测图坐标系换算成测图坐标系,其公式为Ap=(xp-xo′)cosa+(yp-yo′)sina;Bp=-(xp-xo′)sina+(-yo′) cosa上式中,xo′、yo′与a的数值是个常数,可在设计资料中查找,或在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用图解法求得。
控制网的布设
工程三角控制网旳特点:
a、平均边长比国家三角网小旳多。
b、三角网旳等级多。
控
c、各等级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旳首级控制网。
制
d、三、四等三角网起算边相对中误差,按首
网
级网和加密网分别看待。
旳
布
设
2.导线网旳布设方案
光电测距导线旳主要技术要求
控
闭合环或附合 平均边长 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相
制
第一节 国家控制网旳布设
一、控制网旳布网原则
1、分级布网、逐层控制;
控
我国领土广阔,地形复杂,不可能用最高精
制
度和较大密度旳控制网一次充满全国。为了适时
网 旳
地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用图旳需要,根
布
据主次缓急而采用分级布网、逐层控制旳原则是
设
十分必要旳。即先以精度高而稀疏旳一等三角锁
尽量沿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充满全国,形
控
要求是: (1)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
制
图形构造良好,边长适中;便于扩展和加密低档网,
网
点位要选在视野广阔,展望良好旳地方;为减弱旁折光 旳影响,要求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一定旳距离;
旳 布
点位要长久保存,宜选在土质坚硬,易于排水旳高地上。 (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
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
多种百分比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旳密度要求
• 测图百 分比尺
每幅图 要求点数
每个三角 点控制面积
三角网 平均边长
等级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3 2~3
1
约150km2 约50km2 约20km2
施工测量控制网点高程点布设
施工测量控制网点高程点布设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是以三等水准点为依据,按三等水准测量要求从一个水准点开始引测,经过排水工程轴线上若干中线桩后,附合到下一个水准点进行检核,其闭合差不得超过±10mm n(n为测站数)。
一、根据招标文件,建设单位已完成整个工程施工控制网的布置和制用,我单位根据施工需要,布设本工程的施工控制网。
二、根据监理人提供测量基本控制点、基线和高程点的基本数据,同监理人共同校核基本控制点、基线和高程点的测量精度,并复核资料及数据的准确性。
三、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和本工程施工精度要求,布设本工程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总的布置原则是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四、平面控制网布设(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1.施工水准网的布设应按由高到低逐等控制的原则进行。
接测国家水准点时,必须接测两点以上,检测高差符合要求后,方能正式布网。
2.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3.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4.平面控制点,应选埋于通视良好,有利于扩展,方便放样,地基稳定且能较长期保存的地方。
5.水准点选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应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各等级的水准点,须埋设水准标石。
同时绘制点之记,必要时设指示桩。
6.应负责管理好施工控制网点,若有丢失或损坏,应及时修复,工程完工后应完好地移交给发包人。
(二)确定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本工程总平面图(定位图)采用的是大地坐标系,为便于今后施工测量放线,我们将该系统转换成施工坐标系。
设α为建筑坐标系(AO’B)的纵轴O’A在测量坐标系(XOY)内的方位角,a、b为建筑坐标系原点O’在测量坐标系内的坐标值,则P点在两坐标系统内的坐标X、Y和A、B的关系式为:X=a+Acosα±BsinαY=b+Acosα±BsinαA=(X-a)cosα+(Y-b)sinαB=±(X-a)sinα±(Y-b)cosα(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首先在建筑物附近固定基础上布置8个半永久测量基准点,再对现场进行仔细踏勘,在各基坑外4个角落各布设一个临时测量控制点,这些点要能覆盖整个现场,利用这些坐标点测设轴线控制网。
控制网布设有关规范与要求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一、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施工勘测阶段建立了测图控制网,其密度与精度未考虑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建筑物总体布置未确定),而施工阶段,以建筑轴线放样为主,需建立施工布置网作为施工放线的依据。
施工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层控制测量。
依据施工布置网的特点,布设施工控制网,需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设计的一部分。
设计布网时,需考虑施工程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布置情况和已知控制点质料(由业主提供)。
控制点标桩其点位需画在施工设计的总平面图上。
高程控制网以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施工期间,要求在建筑物近旁的不同高度都必须布设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的密度要保证放样时只测设一个测站,直接将高程传递到建筑物上。
基本高程控制网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施工,加密高程控制网使用四等水准测量。
二、施工控制网的特点1、施工布置网的主要作用是放样建筑物的轴线,这些轴线的位置偏差有一定的限制,其精度要求高。
2、点位的埋设要求在轴线两端,以便准确的标定工程的位置。
工业建筑场地,还要求施工控制点连线与施工坐标系的坐标轴平行或垂直,且坐标值尽量为米的整数倍,便于放样计算工作。
3、施工控制点的位置应分布恰当、坚固稳定、使用方便、便于保存,且密度也要打,以便放样时可有所选择。
三、设计施工控制网时,尽可能将这些主轴线作为控制网的一条边。
建立施工控制网与测图控制网的联系,利用公式进行坐标换算。
K1、K2为已知控制点Z1、Z0、Z2为建筑施工格网1、由K1、K2测设出Z1、Z0、Z2的坐标2、由K1、K2、Z1、Z0、Z2坐标反算出K1、K2和Z1、Z0距离以及方位角3、设Z0(0,0)Z1(X1,0)建施工坐标系。
4、已知Z1、Z0在测图坐标系的坐标以及方位角a,现以Z1、Z0为施工坐标系坐标轴,对其换算公式为施工坐标转换为测图坐标Xp=Xo+X'pcosа-Y'psinаYp=Yo+X'psinа-Y'pcosа测图坐标转换为施工坐标X'=(Xp-Xo)cosа+(Yp-Yo)sinаY'=(Xp-Xo)sinа+(Yp-Yo)cosа。
谈市政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
民营科技145MYKJ 市政与路桥谈市政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和测量魏桥(江苏华宁交通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江苏南京210018)引言随着高架道路在城市中的大量修建,勘测设计部门在工程沿线布设了高等级控制网,如GPS 网等,而这些网中的控制点间的距离往往较远,有些远离施工范围之外,且大多设置在高楼的屋顶上或交通要道路口,由于林立的高楼和车辆行人的穿梭往来对视线的阻挡,以及由于控制点较远往往不能直接到达放样点而需要多次转点导致放样精度的降低,必须在施工范围内或其周边布设施工控制网。
1控制网选点在施工现场施工控制点的选择需要考虑周边建筑物密集,工程施工围护,随着工程进展结构物的建成,土方填挖,施工材料的堆放等的多方面影响。
小三角控制网的各控制点应设置在视线通畅,土质坚硬稳固且安全,利于观测和保存的地方。
在选取的点周围应做好保护标志,避免无谓的破坏,确保其在施工控制中的正常使用。
2控制网测设2.1导线点复测。
在进行三角网的测设前,要对设计交给的控制点进行复测,路线勘测设计完成后,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施工。
在这段时间内,导线控制点是否位移?精度如何?需对其进行复测。
复测使用经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进行。
2.1.1距离复测。
点间测距精度用相对中误差检核:以设计提供的距离作为真值D 往测盘左、盘右时测得的距离分别记作L 1、L 2;返测盘左、盘右时测得的距离分别记作L 3、L 4。
则取L 1、L 2、L 3、L 4的平均值为L ,中误差按公式:M=│D-L │/D 计算。
相对中误差为:K=1/M-1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中技术要求,测距相对中误差为不大于1/15000。
2.1.2角度复测。
导线转角复测采用测回法,可按一个测回盘左、盘右观测,用下式检核其是否超出限差:│β-β0│≤2m β(1)式中:β-根据设计提供的导线点坐标推算出的相邻两边的方位角之差,即转角(左角或右角);β0-盘左、盘右实际测得转角的平均值;m β-测角中误差,《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测角中误差不大于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红岭灌区工程东干渠土建施工第Ⅰ标段施工控制网布设批准: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红岭灌区工程东干I标施工项目部2016年2月28日一、工程概况东灌区系统的控灌面积为131.84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78.96万亩,保灌面积 40.57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2.31 万亩。
渠首由总干渠分水闸分水,设计流量为 40.0m3/s,加大流量 46 m3/s,灌溉定安、琼海、文昌和海口等 4 个市县的24 个镇与 8 个农场区域内的耕地。
渠首设计水位为 125.537m,加大水位为125.778m,渠道底高程为 122.025m。
东干渠设 3 条分干渠、20 条支渠、2 条水库补水渠、1 个水库补水口及 15条干斗等 42 个分(补)水口,分别设置相应的分水闸控制流量,干渠全长145.93km。
本工程第1标段为桩号 0+000~27+551 段是连接 1#渡槽首端至 16#渡槽渐变段首端的渠段,全长 27.551km,设计流量为 40m3/s,加大流量 46.0m3/s。
本段渠系共布置有渡槽14座、倒虹吸1座、暗涵1座、隧洞1座、节制泄水闸3座、分水闸 2 座等渠系建筑物。
二、控制网布设原则2.1平面控制网原则2.1.1各级GPS网一般逐级布设,在保证精度、密度等技术要求时可跨级布设。
2.1.2各级GPS网的布设应根据其布设目的、精度要求、卫星状况、接收机类型和数量、测区已有的资料、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以及作业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1.3各级GPS网最简异步观测环或附合路线的边数应不大于表1的规定。
表12.1.4各级GPS网点位应均匀分布,相邻点间距离最大不宜超过该网平均点间距的2倍。
2.1.5各级GPS网按观测方法可采用基于A级点、区域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临时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等的点观测模式,或以多个同步观测环为基本组成的网观测模式。
网观测模式中的同步环之间,应以边连接或点连接的方式进行网的构建。
2.2高程联测原则2.2.1A、B级网应逐点联测高程,C级网应根据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要求联测高程,D、E级网可依具体情况联测高程。
2.2.2 A、B级网点的高程联测精度应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精度,C级网点的高程联测精度应不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精度,D、E级网点按四等水准测量或与其精度相当的方法进行高程联测。
各级网高程联测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GB /T l2897或GB/T l2898规定执行。
2.2.3水准联测点应均匀分布整个测区,未知点正常高程的求解因采用内插的方法。
三、控制点要求3.1、布设点位要求3.1.1点位周围+15º以上天空无障碍物,避免周围有强烈反射无线电信号的物体,如玻璃幕墙、水面、大型建筑等。
3.1.2远离电台、发射塔等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距离应大于200米,离高压线、变电所等的距离应大于50米。
3.1.3交通方便,有利于其他测量和联测。
3.1.4地面基础条件稳定,便于点的保存。
3.1.5选站时应尽可能使测站附近的局部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等)与周围的大环境保持一致,以减少气象元素的代表性误差。
3.1.6选好点后应按合理的方法给GPS点编号。
3.1.7待标石埋设稳定,没有下沉,或现场浇灌的标石凝固后2~3天方可观测。
3.2起算点并网要求3.2.1起算点数目越多,GPS网和原有网的吻合越好,但会损失现有GPS网的测量精度,起算点为3~5个时,既能保证两坐标系的一致,又可保证GPS网的测量精度。
3.2.2起算点在GPS网中应该均匀分布,避免分布在网中的一侧。
3.2.3EDM测距边作为起算边长时,数量在3~5条为宜,但是EDM边的两端点高差不应过大。
四、控制网布设4.1、测区等级定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控制点精度以及现场施工精度要求,红岭灌区工程东干I 标施工区域控制网等级采用E级。
GPS网以同步三角网的形式连接扩展,构成具有一定数量独立环的布网形式,不同的同步图形间有若干公共点连接。
三角网图形几何结构强,具有较多的检核条件,平差后网中相邻点间基线向量的精度比较均匀。
4.2、基本作业要求4.2.1为保证GPS测量精度,采用载波相位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E级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E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注:观测时段长度应视点位周围障碍物情况、基线长短而作调整,可不观测气象要素,但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
4.2.2由于本干渠27.551km,线路较长,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需要延渠道全线施工外附近再进行加密控制点,在施工期间要保证交通通行,交通干扰大,测量点不易保护。
根据上述情况可知,加密工作不能一次性完成的,需要根据工程的进度不断增加和完善,以达到各项施工任务的全方位控制,较好的完成本工程的测量工作。
(1)首次加密控制网沿干渠两侧在原控制点之间加密,缩短点间距,增加通视清晰度和避让车辆等障碍物的干扰,满足地形测量和前期开挖。
(2)二次加密与复测控制网沿开口线外布设,主要满足各种特征建筑物的砼结构施工测量要求。
(3)三次加密控制网主要满足墩台、槽墩、渡槽施工,因为此工程作业面较多交叉施工,通视条件有限,因此本次加密点布设于墩顶。
4.3、GPS卫星预报和观测调度计划4.3.1保证GPS作业观测工作顺利进行,保障观测成果达到预定的精度,提高作业工效,在进行GPS外业观测之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
预报表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强度因子等内容。
4.3.2编制预报表所用概略位置应采用测区中心位置的经、纬度。
4.3.3作业组在观测前应根据参加作业的GPS接收机台数、网形及卫星预报表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应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名称以及接收机号等项内容。
4.4、观测准备4.4.1每天出发工作前应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是否携带齐全。
4.4.2作业前应检查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
4.4.3天线安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2)天线可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铅垂线方向上,对中误差应小于3mm。
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所泡应居中;(3)天线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定向误差不宜超过±5°。
4.5、观测作业要求4.5.1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以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
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4.5.2接收机电源电缆和天线应连接无误,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4.5.3各观测时段的前后各量取天线高一次,两次量高之差不大于3mm。
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记录在手簿。
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手簿备注栏中。
4.5.4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人员可根据仪器液晶屏或指示灯了解仪器的工作状态,查看测站信息、接收卫星数数量、卫星号、电源状况、数据采集情况等。
4.5.5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以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截止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
4.5.6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4.5.7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接收机近旁使用对讲机和手机等通讯设备;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4.5.8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下载到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五、高程联测5.1、测区等级定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控制点精度以及现场施工精度要求,红岭灌区工程东干I 标施工区域高程联测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实施。
5.2、基本作业要求注:n 为水准路线单程测站数,每公里多于16站,按山地计算闭合差限差;M 为每Km 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W M 为每Km 高程测量高差中数的全中误差。
表4 等级水准测量测站的技术要求当采用单面标尺四等水准测量时,变动仪器高度两次所测高差之差与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5.2、观测作业要求5.2.1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
不得在日出后或日落前约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温突变时以及标尺分划线的成像跳动而难以照准时进行观测。
阴天可全天观测。
5.2.2观测前半小时,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设站时,应用测伞遮蔽阳光。
使用数字水准仪前,还应进行预热。
5.2.3使用数字水准仪,应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并避免视线被遮挡。
仪器应在其生产厂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振动源造成的振动消失后,才能启动测量键。
当地面振动较大时,应随时增加重复测量次数。
5.2.4不同周期的观测应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基准点和控制点的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上要一致;观测路线、测站数、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能保证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主观不确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
六、数据处理方案6.1、基线解算及其质量检验基线解算以双差固定解作为最终结果,双差固定解的可靠性由以下两项指标来判别,即固定解的单位权中误差(Rms)和整周模糊度检验倍率(Ratio),其检验值见表5。
根据表5判别时,Rms必须首先符合要求,而Ratio值越大表示固定值越可靠。
表5 静态GPS基线固定解可靠性判别表基线长度(km)≤5 5~10 >10 Rms(m) ≤0.010 ≤0.012 ≤0.015Ratio ≥3.0 ≥2.1 ≥2.06.2同步多边形闭合差检验6.2.1对于采用同一种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宜超过表6的规定。
6.2.2对于采用不同数学模型的基线解,其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相对闭合差按独立环闭合差要求检核。
同步时段中的多边形同步环,可不重复检核。
表6 同步环坐标分量及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规定(1×10-6)6.4、控制网平差当GPS基线各项质量检验符合要求时,应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三维无约束平差。
以提供各GPS控制点在WGS-84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三个坐标差观测值的改正数,基线边长以及点位和边长的精度信息,并生成GPS高程拟合的数据文件。
在无约束平差确定的有效观测量基础上,以起算数据中提供的已知点作为强制约束的固定值,进行二维约束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