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
五、家庭教育教案:从小事做起,培养好习惯
五、家庭教育教案:从小事做起,培养好习惯培养好习惯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但是因为家长疏忽,不重视家庭教育,导致一些坏习惯形成,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所以,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如何培养好习惯、如何避免形成坏习惯等方面,详细讨论家庭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一、从小事做起,培养好习惯1.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健康的关键之一。
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固定的作息时间表,每天让孩子按时上床睡觉,早上起床后,洗漱之后,充分休息。
当然,适当的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带孩子去户外运动,如步行、游泳和骑自行车等,这些活动可以加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
2.饮食均衡,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体魄。
家长可以搭配不同的食物来保证孩子能获得各种营养。
例如:少吃高热量的肉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保持水分平衡。
3.养成读书习惯养成读书习惯可以保证孩子的智力成长。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给孩子分享各种读书的娱乐和习惯,让孩子渐渐的爱上阅读,从而保证孩子的成长和智力发展。
4.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对待每一个小事情要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多和孩子交流,避免批评、责骂和打骂等方式,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
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些正面案例,让孩子从中学习正能量。
例如,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励志故事,或者与可爱的小动物互动感受快乐的心情。
二、如何避免形成坏习惯1.坚决不要使用打骂和辱骂孩子等方式许多家长在处理孩子的时候,会使用打骂或辱骂的方式,不仅伤害孩子的心理,更容易让孩子形成压抑、胆怯的性格,因此,家长要寻找其他方式来教育孩子。
例如,给孩子讲一些道德故事,让孩子从中学到正确的道德观,或者通过强调孩子的责任感,来教育孩子避免形成坏习惯。
2.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矫正家长要及时观察孩子的行为,发现孩子的不良积习,要及时进行纠正,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南
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南家庭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应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呢?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小学生家庭教育指南,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帮助。
一、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小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模范。
其次,家庭中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另外,营造积极乐观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二、倡导正确的学习态度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阶段,家长要引导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明确学习的重要性。
其次,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保证孩子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放松。
同时,要鼓励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三、注重品德培养作为家长,我们要注重小学生的品德培养。
首先,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诚实守信,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鼓励孩子参加志愿者活动或者社会实践,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
另外,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保持亲子之间的良好沟通,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支持。
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习惯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养成的重要能力。
首先,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其次,适当安排孩子的课外活动,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培养多种兴趣爱好。
另外,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洗澡等,让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五、鼓励独立自主、培养自信心小学阶段正是孩子开始独立思考和行动的阶段,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独立空间。
首先,要鼓励孩子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并在失败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
家庭教育方案养成孩子良好生活习惯
家庭教育方案养成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在当代社会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优秀的学术成绩,还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案,帮助养成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早起习惯早起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做早晨的活动,如锻炼身体、吃早餐以及准备学习用品等。
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起床时间表,鼓励孩子按时起床,并和他们一起制定早晨的计划。
例如,安排早晨运动时间和检查完成的作业,以确保孩子们养成良好的早起习惯。
二、定时作息定时作息是孩子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因素。
家长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确保孩子按时休息。
在晚上,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规律的作业时间和放松时间,并在每天睡觉前建立一个固定的睡前习惯,如读书、冥想或洗澡。
通过定时作息,孩子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三、健康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规划健康的饮食方案,包括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
为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可以购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并减少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鼓励孩子多喝水,少饮含糖饮料。
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口味和偏好,一起制定食谱,培养他们对健康食品的兴趣。
四、个人卫生个人卫生习惯对孩子的健康和自尊心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洗手、刷牙、洗脸等,以及保持身体清洁和整洁。
家长应该提供孩子必要的个人卫生设备,并监督他们的行为,确保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此外,家长还应该给予孩子正面的鼓励,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五、时间管理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分配时间,并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表,教导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做出决策,并养成及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此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帮助他们平衡学业和兴趣爱好,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
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
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一个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关键。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学习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就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家庭教育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习是一种养成的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赖于正确的学习观念。
家长应时刻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的目标,明白学习的意义和重要性。
他们应当明白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家长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的学习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成为孩子良好学习观念的榜样。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还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指孩子学习的物质条件和家庭氛围。
首先,孩子需要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这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工具,比如字典、参考书籍等,以便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
此外,家庭应该创建一个温馨和睦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关爱,这将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三、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家庭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制定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合理分配和管理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内容和时间安排,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此外,家长还应该教导孩子如何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负荷,保证身心健康。
四、关注并鼓励孩子的学习成果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关注并鼓励孩子的学习成果。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鼓励,及时发现并肯定他们的优点和进步。
这样的激励会促使孩子对学习更加积极认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同时,家长也要通过正面的评价和建设性的反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改进。
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培养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培养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兴趣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引导和教育方式,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研究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中的作用,对家庭教育提升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关乎他们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品质。
而这其中,家庭教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首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第一榜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
比如,父母是否爱读书、是否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学习行为。
其次,家庭环境对学习习惯的形成也至关重要。
一个有序、安静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家庭环境的营造,让孩子在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中成长。
其次,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样至关重要。
学习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是孩子成长的源泉。
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这一点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
比如,如果孩子喜欢画画,家长可以给他提供更多的绘画机会和教材,激发他的创作热情。
其次,家长应该注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只有孩子学习的过程变得有趣,他们才会对学习保持持续的兴趣。
因此,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另外,家庭教育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优秀的学习习惯和兴趣。
比如,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同时,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另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学习和兴趣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能力范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而家长则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引导者。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中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实施方法。
一、榜样的力量作为家长,我们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天生模仿的本性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家庭环境。
因此,在我们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应该始终展现出理性、宽容、尊重和责任感。
例如,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展示积极的情绪表达,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并积极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我们才能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明确的规则和约定为了让孩子明确良好的行为准则,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约定。
这些规则和约定应该能够引导孩子正确行为的方向,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和能力。
例如,对于较小的孩子,我们可以制定简单的规则,如不打其他孩子、不乱扔垃圾等。
对于较大的孩子,我们可以制定更具体的规则,如完成作业后方可玩手机、不在家中吵闹等。
与孩子一起制定这些规则,可以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积极的奖励和反馈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我们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奖励和反馈。
这些奖励和反馈可以激励孩子,让他们知道正确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
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如小礼物、额外的游戏时间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赞美、鼓励的话语等。
同时,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我们也要及时进行批评和指导,告诉他们哪里出了问题,并提供正确的行为替代方案。
通过积极的奖励和反馈机制,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四、培养自律和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自律和责任感。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需要培养孩子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整理书包、房间,帮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同时,我们也要教育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犯了错误要学会承认,并主动进行补救。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
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成长阶段,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的养成对于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承担着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的责任。
下面将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探讨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行为的方法。
一、家庭教育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
父母应该做一个好榜样,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就能够模仿到良好的行为模式。
2. 善于表扬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被认可和肯定的。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继续保持良好行为的动力。
3. 约定规则家庭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行为规范和家规,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如何行为,以及不良行为会有怎样的后果。
约定的规则要明确、简洁,让孩子能够理解和遵守。
4. 沟通交流家长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
通过沟通交流,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行为观念和品德观念。
5. 爱的教育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家长都要用爱心去教育,不要过分批评和责备。
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引导他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帮助他们找到改正错误的方法。
二、学校教育1. 师生关系老师是学生在学校中的引路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好榜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养。
2. 课堂教育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良的行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激励机制学校可以设立一些激励机制,奖励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努力付出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 班级管理班主任和班级管理者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并进行正确的处理。
通过班级管理,让学生明白良好行为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在规律作息习惯、自主自立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勤俭节约习惯、运动健康习惯、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习惯等方面,如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建议。
1. 规律作息习惯: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家长可以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并尽力遵守。
让孩子每天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这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
同时,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使孩子能够有规律地度过一天。
2. 自主自立习惯: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习惯,首先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整理房间、完成作业等,并鼓励他们独立完成。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的能力,培养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3. 文明礼貌习惯:家庭是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最好场所。
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榜样。
同时,要教育孩子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学会谦让和分享。
例如,与人交往时使用礼貌用语,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等。
4. 勤俭节约习惯: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不浪费食物,不浪费时间。
让孩子知道一切来之不易,学会珍惜和节约。
此外,还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理财计划,了解金钱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理财能力。
5. 运动健康习惯:让孩子养成运动健康的好习惯,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带头参加体育活动。
可以安排每天一定的运动时间,如晨跑、游泳、瑜伽等,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同时,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减少生病几率。
6. 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对其一生都有影响。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并监督他们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复习错题,寻找解决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为孩子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7. 独立思考习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生家庭教育规划三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规划三篇文档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目标本文档旨在帮助家长制定一份小学生家庭教育规划,重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策略1. 设立固定的学习时间:每天为孩子设立固定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的习惯。
2. 创造适合学习的环境:为孩子提供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确保他们能够专心学习。
3. 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和安排好时间表。
4. 鼓励自主学习: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5. 奖励和激励:根据孩子的学习成果设立奖励机制,激励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施步骤1. 设立每日固定的学习时间,确保孩子每天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作业。
2. 为孩子打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避免他们在学习时被干扰。
3. 和孩子一起制定每周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并确保计划的执行。
4. 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及时给予奖励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5. 定期检查和评估孩子的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文档二:培养社交技能目标本文档旨在帮助家长制定一份小学生家庭教育规划,重点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
策略1. 培养合作意识: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 学会倾听和表达:教导孩子倾听他人意见并尊重他人,同时让他们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提供社交机会:给孩子提供参加社交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与其他孩子建立友谊。
4. 培养友善待人的态度: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培养解决冲突的能力:教导孩子遇到冲突时如何冷静处理和解决问题。
实施步骤1. 鼓励孩子参与学校或社区的集体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与不同背景的孩子一起合作。
2. 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要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鼓励他们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组织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社区志愿者活动或兴趣班,让他们有机会结识新朋友。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
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小学生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和品德修养的教育。
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本文将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论述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
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树立良好的榜样,身体力行地教导孩子。
以下是一些值得家长注意的养成教育内容:1. 品德教育:家长要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长辈、关爱他人等良好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学习方法: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帮助孩子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3. 社交能力:家长应该培养孩子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教会他们礼貌待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合作与分享等社交技巧,以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
二、学校教育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在学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科知识教育:学校要按照课程标准,全面开展各学科的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品德教育:学校应该通过班会、主题活动、课堂教育等形式,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
3. 能力培养:学校应该通过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领导才能,让他们在多种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在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在社会环境中开展的教育形式。
社会教育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社会实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事业单位、参与社区服务等,通过实际体验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环境变化较为复杂,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成功人生的基础。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关系到孩子个人的未来,更攸关社会和谐发展。
教育专家建议,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分享一些最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一、家庭教育:从家庭环境和榜样力量入手1. 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共同营造安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是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要基础。
应树立清晰的家庭规则:规则要简单明了,并与孩子的年龄特点相符。
父母要遵守承诺,让孩子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热情鼓励积极沟通: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并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
2. 做好表率,发挥榜样力量: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最佳教材: 父母要做好表率,在生活中充分展现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诚信友善、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
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保持一致的观念和做法,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给孩子造成困惑。
积极地正面引导:要帮助和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奖励。
对于孩子的过失行为,要及时纠正,但避免使用辱骂、体罚等负面方式。
二、学校教育: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文化建设1. 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课堂规则、纪律要求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互动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重学生的行为评价:建立多维度的行为评价体系,例如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团队合作等,鼓励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习惯。
2.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积极阳光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建立完善的校规校纪:建立完善的校规校纪,并严格执行,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家庭教育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的行为习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还能够对孩子的个人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以及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
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能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整理房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自控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其次,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例如,学会尊重他人、分享和合作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孩子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相处。
最后,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复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能够有效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二、行为习惯的养成方法1.树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在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和规则。
这些目标和规则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并且要与孩子充分沟通和协商,让孩子参与制定,以提高孩子的参与度和自觉性。
2.积极正向激励在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家长要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正向激励。
例如,当孩子完成了目标行为后,可以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同时,要避免使用负向激励方式,如责骂和体罚,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示范引导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示范和引导孩子。
例如,家长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家务劳动,如整理家庭环境、参与做饭等,来激发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动力。
三、家庭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孩子的行为习惯难以改变、孩子缺乏自律等。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应对:1.耐心沟通家长应该与孩子进行耐心的沟通,了解孩子行为习惯背后的原因。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在家庭中,孩子不仅学会了基本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父母的教育和影响。
因此,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至关重要。
二、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父母应该做一个好榜样,言行一致,言出必行。
只有父母自己具备良好的习惯,才能教育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比如,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脏话或者做出不文明的举动,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责任感是一个人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可以通过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或者学习任务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比如,让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整理自己的房间,或者帮助父母做家务,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养成自觉承担责任的好习惯。
四、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定时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同时,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生活规则,比如每天晚上十点之前睡觉,每天吃五份水果蔬菜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人生观。
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要让他们学会分辨是非,善恶。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等方式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六、结语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只有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重视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培养家庭教育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家庭教育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研究惯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研究惯,为未来的研究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家长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研究惯。
1. 创造适合研究的环境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研究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确保有足够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并减少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因素。
为孩子提供一个专门的研究区域,可以使他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保持研究的效率。
2. 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制定一个合理的研究计划可以帮助孩子树立目标,并培养自律能力。
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的时间和任务。
确保计划合理,不过分拥挤,并在研究过程中给予孩子适当的休息时间。
3. 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技能研究惯的培养需要良好的时间管理技能。
鼓励孩子学会合理分配时间,拒绝拖延和浪费时间。
帮助他们学会制定优先级,合理安排研究和休闲活动,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
4. 培养主动研究的态度鼓励孩子主动参与研究,培养他们对知识的主动追求。
帮助他们明确研究的目标,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可以增强孩子的研究动力,促使他们成为独立的研究者。
5. 培养良好的研究惯的积极奖励为孩子培养良好的研究惯提供积极的奖励机制。
设定目标和奖励,并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以激励他们努力研究和保持好的研究惯。
这可以是一些小的奖励,如表扬、奖品或额外的娱乐时间。
6. 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样。
要成为孩子研究惯的良好榜样,家长应该积极地参与孩子的研究,表现出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态度。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研究、讨论、阅读,并鼓励他们与家人分享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7. 与老师的合作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是培养良好研究惯的关键。
定期与老师交流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研究进展。
家长可以向老师咨询研究方法或建议,并与老师共同制定帮助孩子培养研究惯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建议,家长可以帮助低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培养方面的作用探讨
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培养方面的作用探讨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培养方面的作用一直备受关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塑造孩子学习习惯和培养学习方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在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培养方面的作用,分析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探讨家庭教育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方面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家庭教育,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家庭是孩子学习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深远的。
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父母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塑造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如果父母重视学习、勤奋好学,孩子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反之,如果父母对学习漠不关心、懒散散漫,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 情感关系:家庭是孩子情感的温床,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也体现在情感关系上。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支持会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反之,如果家庭关系紧张、冷漠,孩子会感到孤独和无助,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3. 学习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影响还体现在学习环境上。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家庭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条件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如果家庭环境安静、整洁、有序,孩子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安心学习;反之,如果家庭环境嘈杂、杂乱无章,孩子会受到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良好的习惯能够成为孩子走向成功的一支关键力量。
那么,家庭教育如何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一、父母行为是孩子的榜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无不在孩子的眼前。
对于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行为往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同样的,父母的坏习惯和不良品质也能够毒害甚至是扼杀孩子的成长。
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让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逐渐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让家庭教育成为一项任务父母的作用不止于影响孩子,更应该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受到教育。
如何让家庭教育成为一项任务,让孩子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呢?首先,我们需要研究科学的育儿方式,从而发现偏差的教育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表现。
在观察过程中找到孩子的优势和潜能,并帮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相信这样的培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
三、和孩子一起制定规矩和目标很多问题是在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下导致的。
一个家庭需要一些基本的规矩来指引孩子,在这些规矩的约束下,孩子能够自觉靠近良好的行为。
制定规矩的过程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孩子需要参与进来讨论制定规矩,这样才可以让孩子理解规矩的必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对社会和家庭有一定的责任感。
四、孩子的表扬和奖励孩子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记得给孩子表扬和奖励。
孩子表现良好时,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面对孩子的表现,我们应该及时给予体现,让孩子明确自己的正确行为,从而更好地建立信心,激励积极性,形成推动力。
奖励形式可以很简单,如夸奖、鼓励、表扬,但孩子会感受到这种父母的鼓舞和看重。
五、贯彻落实孩子的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贯彻。
家庭教育永远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家长们保持耐心,持续推进。
家庭教育中的良好习惯与行为养成
家庭教育中的良好习惯与行为养成在家庭教育中,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养成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从小塑造他们的品格和个性。
本文将探讨家庭教育中良好习惯与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培养方法。
第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规律和自律的意识。
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一定的规律和自律来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按时吃饭等。
同时,还要规定孩子每天完成一定的学习和家务任务,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任务的自律意识。
只有在有规律的生活中,孩子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第二,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讲究卫生、遵守社交礼仪等。
这些良好的习惯能够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同时,父母还要鼓励孩子坚持良好的习惯,并引导他们通过努力和坚持实现自己的目标。
只有在不懈的努力下,孩子才能培养起持之以恒的精神,取得更多的成就。
第三,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和合作。
孩子应该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帮助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良好的习惯使孩子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更好地融入社会。
而缺乏良好习惯的孩子往往过于自我,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
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行为养成呢?首先,父母要身教先行。
孩子往往是父母的镜子,他们会模仿家长的一举一动。
因此,父母应该自身做好典范,遵守良好的生活规律,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通过自己的榜样作用,父母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其次,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应该适当地给予他们一定的独立空间和自主权。
让孩子尝试自己做事情,如整理房间、穿衣服等,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同时,父母还要注意给孩子提供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他们积极培养良好的习惯。
父母教育总结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父母教育总结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教育,并且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本文将总结父母在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方法,以期能够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
1. 建立日常规律首先,父母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建立起一套日常规律,包括固定的作息时间、定期的活动和饮食习惯。
通过建立有序的日常生活,孩子可以更好地适应规律性的节奏,培养起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
2. 给予明确的指导和期望在教育孩子中,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明确的指导和期望。
这包括明确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行为,以及期望他们如何表现。
通过明确的指导和期望,孩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父母对他们的期待,并且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3. 提供正面激励和奖励父母应该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积极的激励和奖励。
这可以包括表扬、奖品或其他形式的奖励。
通过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父母可以增强孩子遵守良好习惯的动力,并且让他们更加愿意坚持这样的行为。
4. 设立目标并制定计划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设立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这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目标,也可以是长期的大目标。
通过帮助孩子设立目标和计划,父母可以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5. 建立正确的榜样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父母应该自觉地成为孩子良好行为的榜样,例如遵守规则、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等。
通过展现正确的行为榜样,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和模仿这些良好的习惯。
6. 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父母可以逐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让他们有机会学会自己做决策和承担责任。
通过逐渐增加孩子的自主权和责任感,他们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出一系列良好的习惯。
总结起来,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应该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通过建立日常规律、给予明确的指导和期望、提供正面激励和奖励、设立目标并制定计划、建立正确的榜样,以及给予适当的自主权和责任,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家庭教育心得体会: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本文将从日常饮食、个人卫生、环境整洁以及社交礼仪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卫生习惯,以及家庭教育在其中的作用。
1. 日常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饮食教育,教导他们要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首先,孩子要尽量少吃垃圾食品和零食,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其次,定期规律进食,不暴饮暴食。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让他们了解到饮食的重要性。
2. 个人卫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形象都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和饭后。
同时,孩子也要养成定期洗澡、刷牙和洗头的好习惯。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正确的示范,还可以通过游戏和奖励机制来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环境整洁良好的环境整洁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保持房间的整洁,并养成收拾物品、整理书桌的好习惯。
此外,孩子也要学会正确使用物品,不随意乱扔垃圾。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到家庭卫生的管理中,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 社交礼仪良好的社交礼仪直接关系到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形象。
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注意言行举止,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
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要学会分享和合作。
父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情景,教导孩子如何礼貌地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交礼仪。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父母应该始终给予孩子关爱和引导,通过正确的言传身教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同时,父母还可以运用奖励机制、激励机制等手段,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乐意地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总结起来,良好的饮食习惯、个人卫生、环境整洁和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培养都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家长应给予关心和指导。
在学校中,老师可以通过榜样力量和激励机制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需要注意不给学生过多压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对于不良学习习惯,应采取及时纠正的措施,并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获成功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家庭教育,老师,帮助,养成,注意事项,不良,纠正,重要性,成功,持之以恒.1. 引言1.1 为什么需要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习成绩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和生活水平。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我们需要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小学生建立自律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需要按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这需要他们有一定的自制力和自律意识。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保持高度的自律,不被外界诱惑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习惯包括学习计划、时间管理、复习方法等方面,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
1.2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自制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感谢诸位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我校参加家长会,一、期中试卷分析。
二、班内情况今天我将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如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一、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有这样一句话,“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可想而知,好习惯让人受益一生。
其实,我们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一些习惯,如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的生活习惯,每天坚持写作业的学习习惯,与老师、亲戚朋友见面主动打招呼的人际交往习惯等等,自然,这些都是好习惯。
但也有一些孩子好习惯没养成,却养成另外一些习惯,如晚上不睡早晨不起,睡懒觉的生活习惯;不做作业或作业拖拉,写字不认真的学习习惯;过马路胡乱穿行,走在街上大呼小叫的不守规矩习惯;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等习惯,这些都是坏习惯。
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质,而不良的习惯是生活方式不健康的表现,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的发展,也有害于自己前途的发展。
也许有的家长说我在危言耸听,试想,如果你的学习习惯不好,又怎能提高学习成绩,如果你的行为习惯不好,又怎么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所以又有这么一句话:“品德决定前途,能力创造奇迹,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人生。
”而品德、能力、知识、学习都是靠良好的习惯培养出来的。
二、良好习惯养成的内容既然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如此重要,我们又该培养孩子哪些习惯呢?一要培养孩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家长最为重视,但往往存在误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庭的学习只是做作业。
我经常听到家长督促孩子学习说:“还不写字!”他们认为学习只是做作业,做作业只是写字。
其实不然,家庭学习内容很多,习惯也很多。
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写好汉字、做完作业后自主检查、自主阅读、积极思考、大胆创新等等。
预习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
复习能巩固旧知,能将旧知系统化,从而理解新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定期复习可以避免遗忘。
另外,现在学生写字习惯也很成问题,态度不端正,随手圈画,没有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好习惯。
同时执笔姿势不正确的也不少,不用说“三个一”了,(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就是笔杆倾斜的方向也不对,他们不是将笔杆斜靠在虎口上,而是垂直向上,有的甚至朝着前方,这样,孩子不是写字,而是捣字,怎能把字写好。
这些孩子的写字执笔姿势都是在上幼儿园时就养成,当时我们家长只强调孩子会不会写字,能写多少字,很少顾及孩子的执笔姿势,后来上小学了,虽然老师一再强调、纠正,但收效不大,可见势力习惯是多么重要。
另外,不少孩子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查字典,就这么跳过去;有的孩子只喜欢看电视,不喜欢看课外书。
多读书能扩大视野,增长智慧,积淀人生。
二要养成科学生活、自理自立的习惯。
要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搞好个人卫生,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休息、吃饭、睡觉、锻炼。
培养学生做事条理有序,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书包书桌。
我们有的孩子到了学校才发现自己的书拿掉了,这就是没有培养好生活自理习惯造成的。
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就行了,家务活再累我也情愿。
”可怜天下父母心,殊不知,“智慧的火花开放在手指上。
”手巧才能心灵。
有人规劝说:“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父母。
”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做到合理消费,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一次,李嘉诚先生从酒店出来,正准备上车,口袋里的一元硬币掉在地上,李先生弯腰去捡。
不料,那一元硬币却向前滚去,差点就滚到下水道里了,保安立马上前帮他拾起,李先生将一元钱放进口袋,又从包里取出100元钞票递给了保安。
有人说他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而不值得。
李嘉诚先生说:我捡这一元是节约,不浪费;付这100元是消费,是感激。
这才是合理的消费。
”三要加强遵规守纪,诚实守信教育。
要教育孩子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待人真诚,互相合作。
做事先做人,诚信是根本。
例如,一个孩子考试考砸了,这孩子低着头、红着脸,战战兢兢地拿着试卷,让父母签字,父母一看是红灯高挂,简直是怒不可竭,于是打骂、拒绝签字等惩罚措施接踵而至,孩子是弱势群体呀,只有默默地承受。
第二次考试结果又出来了,这孩子又考得不理想,你说这孩子怎么办,如果如实地再把试卷呈送给父母,上次的厄运不又要降临。
所以,只要智商稍微高的学生,他就会有对策,或向家长隐瞒学校考试情况,说学校近来没有举行考试;或擅自将分数改了;或干脆自己代签,又当妈,又当爸。
当我们家长发现真相,气急败坏,数落孩子如何如何不争气,无论如何也不能撒谎啊。
可是我们作家长的是否想到自己的责任,如果我们当初看到试卷,不是采用简单的打骂粗暴的方式,而是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出错的原因,制定提高成绩的措施,热情地鼓励孩子不要灰心,争取下一次考出好成绩,也许,孩子真的在下一次考试中能给你一个惊喜,而不是瞒天过海。
三、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环境造就人,一个人成长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熏陶。
作为家长,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一是物质环境,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居住条件改善了,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
布置好小房间,小书桌。
二是和谐的人际环境。
要给孩子一个安宁、祥和、温馨的家,才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是文化环境。
这一点是我们不少家庭最为缺少的,当孩子在写作学习时,我们的家长却在看电视、聊天,甚至在打牌,“东边日出西边雨”,孩子心里能平衡吗?孩子学习能专心吗?(二)扶起孩子自信的小树。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个人的自信心对他的成长极为重要。
其实,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是相差不大的,心理学研究,只有不到5%的学生智力超常;不到5%学生在学习方面相对落后,但其他方面也许更突出,因为智力是多元的;那么90%多的学生智力都相差不大。
而事实上为什么这90%多的学生不是齐头并进?有的表现悬殊很大,就是因为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养成习惯的不同,就是因为自信的力量不同。
有句顺口溜说:“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内心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许多遗憾。
那么,“你真笨!”“你怎么不如你们班某某?”这样说千万不要出自我们之口。
有的家长认为让自己的孩子与好孩子相比,可以树立榜样的作用,让他能够见贤思齐。
其实错了,这是扼杀了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引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科学家做了这样的试验,将一个跳跃能力很强的虫子放在一个容器内,这虫子很容易就跳了出去。
后来,科学家在容器上盖上玻璃,这虫子反复跳跃,但屡屡限制,后来即使撤去了玻璃,这虫子也跳不出这容器了。
同时,我们不少家长将自己孩子与别人的孩子相比也是不科学的,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这是不科学的)。
如你的孩子学习成绩是差些,但劳动、体育比人家的孩子强多了,你只说别人考了多少多少分,怎么不说别人没有自己的孩子劳动积极、体质健壮。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
而我们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自己的孩子100%正确,因而难以发现孩子的长处。
其实,我们只要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说法,孩子的脸上就会时常绽开了笑容,孩子的自信小树就会茁壮成长。
南京的一位赏识教育专家周弘教自己女儿应用题,他女儿将6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做错了4道,这位专家却鼓掌说:“这么难的题,你居然做对了两道,真了不起!”从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教育专家关注的是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抓缺点,揪小辫子。
有一孩子写字时老是伏在桌上,他母亲虽然经常提醒,但收效不大。
后来她请教我,我让她你换一种说法试试,夸一夸这孩子:“你看,我家宝宝今天写字坐得多端正!”后来,当这孩子写字姿势不正确时,他母亲反而夸起他来,没想到孩子就自觉地挺直身子,及时并愉快地纠正了缺点。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我们反对“棒杀”孩子,但也要警惕“捧杀”孩子。
(三)恰当地运用教育技巧育人是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为了达到育人的目的,我们不妨运用一些小手段、小伎俩,如积极的诱导、严厉的警示、善意的伪装,我姑且把这些概括成“哄”“吓”“骗”。
哄——积极的诱导。
我们有句俗语:“泥鳅姓捧,小孩姓哄。
”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我们采用积式,多哄哄孩子,让他们在愉快中接收教育。
如有的学生做作业拖拉,写作业磨磨蹭蹭,一会儿倒水喝,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削铅笔,一会找橡皮,反正坐不住。
我们可以用积极的诱导方法来纠正这不良习惯。
可以和孩子约定,你的作业在20分钟完成,你就可以获得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而你的作业在30分钟完成,你只有20分钟自由活动。
还可以规定在一个时间内写完作业,并将钟定好闹铃,如果在闹铃响之前完成作业,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就满足孩子提出的一个条件,可以是讲一个故事,唱一首歌,星期天逛公园等,这样久而久之,孩子的作业效率就会提高,从而养成了要学就学个扎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的好习惯。
吓——严厉的警示。
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孩子,对于有的孩子无理要求,胡搅蛮缠,不接受家长的教育,我们必须果断地予以警示,并施加必要的惩戒,让其心灵受到震憾,从而产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如有一个夫妇带着孩子逛商场,孩子要吃冰琪凌,家长满足了他。
后来,孩子发现了一个特昂贵的玩具,孩子又要买,家长向其说明不可以买。
孩子哪能听进去,非吵着要玩具不可,并哇哇大哭起来。
这一哭,引来了许多顾客,有人劝家长说,既然孩子喜欢,你们就满足他算了。
这孩子一听更来劲了,往地上一躺,说:“不给我买玩具,今天就不回去了。
”这时,孩子的爸爸在孩子的耳边说了一句话,便转身拉着妻子走出商场,没想到这孩子也立马爬起来,跟着跑出了商场。
原来这孩子的爸爸在他耳边说:“你愿躺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我和你妈妈回家去了。
”可见警示教育的重要作用,当孩子犯了错误,我们除了给予批评教育,指出危害性的同时,还要予以警示,以免下次再犯。
骗——善意的伪装。
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家长可把自己伪装起来,不必高高在上,先知先觉,可让自己变得比孩子还幼稚无知;更不必把我们的一些世俗暴露在孩子面前,可让自己变得高尚起来。
如孩子做作业速度慢,我们家长可以同他比赛,并故意输给他。
孩子写字不认真,我们可以和他比赛,看谁的字更工整、漂亮,同样也让他几招,给他赢几回,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作为成人,生活在这个纷繁的社会上,难免会接受许多社会世俗的思想,许多不良的习惯已根深蒂固地形成,但在我们孩子面前,应该展现出我们高尚的一面,哪怕是虚伪的,因为身教育重于言教育。
例如,乘车时,上来老人,人人不让位,但当我们带着孩子,就有必要站起来让位,因为我们要教育孩子养成尊老爱幼的美德;平时我们可以随手丢弃垃圾废物,但在孩子面前,我们要管好自己的手,不乱丢乱扔,因为我们要培养孩子环保意识……这样,孩子在我们的言行影响下,就会变得更高尚,更有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