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读后感《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是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作者是美国教育家蒙台梭利。
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尊重和理解儿童的天性来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对于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蒙台梭利在《解放儿童》中强调了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理解。
她认为,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来认识世界。
因此,教育者应该尊重儿童的个性和特点,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理念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儿童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其次,蒙台梭利在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方法——蒙台梭利教育法。
这种教育法强调了对儿童环境的重视,认为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提倡创造一个富有启发性和激发性的环境,让儿童在其中自由地活动和学习。
这种教育法的核心是“教育者要成为儿童的跟随者”,即教育者要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足够的自主权。
这种教育法的理念深深触动了我,让我认识到教育者应该成为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和规定行为。
最后,蒙台梭利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她的教育实践和成果,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魅力和成效。
她通过创造富有启发性和激发性的环境,让儿童在其中自由地活动和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她的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成绩优异,品行端正,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这些事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对蒙台梭利教育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通过阅读《解放儿童》,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深深感受到了尊重和理解儿童天性的重要性,以及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魅力和成效。
我相信,只有通过尊重和理解儿童的天性,创造富有启发性和激发性的环境,才能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我愿意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积极倡导蒙台梭利教育法,成为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书籍。
它由尼尔斯·波尔主编,收录了多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探讨了儿童解放的重要性和方法。
这本书首先介绍了传统教育模式对儿童的限制和束缚。
传统教育强调纪律、服从和知
识传授,忽视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作者指出,儿童应该有自由探索和发现的权力,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成长。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开发出自己的潜能。
书中还强调了儿童参与和自主性的重要性。
儿童应该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让他们有权
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同时,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和支持的环境,让
儿童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培养出自信、独立和创造
力的儿童。
此外,《解放儿童》还探讨了儿童的游戏和娱乐的重要性。
游戏不仅是儿童表达自己
的手段,还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方式。
书中介绍了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如
角色扮演、科学实验和艺术创作等,这些游戏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
他们的解决问题和合作的能力。
通过阅读《解放儿童》,我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对儿童的限制和束缚,以及儿童解放
的重要性。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和观点,还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我相信,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实践这些观点,就能够培养出健康、自信和创造力的儿童,
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通用3篇)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通用3篇)《解放儿童》读书笔记(通用3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解放儿童》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1《解放儿童》这本书共用三个篇幅来阐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第一篇:尊崇天性。
“游戏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在不自觉的限制儿童的游戏。
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为了孩子的安全。
游戏当中孩子会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世界,扭打、碰撞,诠释丰富的肢体语言。
老师就会担心孩子别磕着了、碰着了。
其实,老师的担心也是源于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老师去限制孩子的游戏,游戏中是让孩子最容易出状况的时候。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老师就会设置很多的框框来要求孩子。
让孩子在游戏中瞻前顾后,而不能真正的融入角色。
“乡下有儿童成长的沃土”。
乡下是美丽的,是童话滋生的原野,是梦想飞翔的地方。
带有浓郁田野色彩和气息的《草房子》不就是曹文轩深藏内心的乡村生活吗?我来自农村,对乡村的回忆是夏日的夜晚,繁星点点,趁着夜色,常与同伴在户外尽情玩游戏。
累了就围坐在大人旁边纳凉,享受着扇子传来的习习凉风。
缠着村中的长者讲故事,那是何等的乐趣。
乡下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乡间广阔的天地却赋予孩子一个美丽值得回忆的童年,培养了人间最纯厚的品格。
而如今的孩子,物质生活非常富有,但缺少自然的滋养,缺少玩伴。
天冷了不能进行户外活动担心孩子着凉,天热了户外活动温度过高会中暑,还会有蚊虫叮咬等等。
真正适合孩子出外游戏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和家长交流中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孩子吃饭要哄着吃、跑着喂;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孩子在手工活动中说“老师我不会,你来帮我”;放学后家长看到孩子衣服脏了就会说下次小心点,别再把衣服弄脏了等等。
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笼中的小鸟,毕竟圈养的鸟儿是不能成大器的。
第二篇:解放儿童。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双眼,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读刘晓东教授《解放儿童》而想
读刘晓东教授《解放儿童》而想安海苗苗幼儿园李惠群在教委的倡导下,今年暑假我挤点时间看了同学推荐的《解放儿童》一书颇受启发,与传统教学比较起来,我感觉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一、幼儿园里教知识与活动的关系?有些人认为幼儿园里我们不能给孩子教知识。
刘教授在书中明确提出“学前儿童的学习主要是亲历、体验,主要表现在他们的生活乃至于学习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艺术的,好奇的,探索的。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教知识”,更不能用成人学习的方式来教孩子知识。
例如使用过多的电视类媒体素材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有许多违背儿童认知规律的,他们如何能亲历、体验?又如何能培养、发掘他们的好奇心、艺术的天赋、探索的精神呢?……。
所以,我想我们要认真落实已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领会、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是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当前的学前教育并非是要求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多少本领和知识,而是引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和探究习惯的养成。
所以说,学习活动在幼儿园里是可以存在的,只是它绝不是我们实施教育的目的。
通过学习活动,幼儿可以对周围世界产生更加敏感的发现,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了解世界的方法,从而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读后感《解放儿童》是中国作家鲁迅的一篇散文,以批判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儿童的束缚和压迫,呼吁解放儿童,让他们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这篇文章读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解放儿童》中,鲁迅通过饱含讽刺的笔触,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儿童的歪曲教育和畸形成长给他们带来的痛苦。
他以清晰而生动的描述,展示了那些沦为儿童犬牙交错的工具的孩子们,无法体验到真正的童年乐趣和快乐。
他们被过度关注成绩和功名、受约束服从和压力的教育方式所束缚,成为了没有灵魂、没有个性的机器。
鲁迅以细微入微的观察和真实的细节描写,表现出儿童内心的苦闷和无法释放的束缚,唤起了强烈的共鸣和触动。
通过对儿童境况的揭露,鲁迅指出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迫害。
在家庭中,父母往往将自己的期望和压力全然投射到孩子身上,逼迫他们去追求成绩、名誉和权力。
学校则是一个让孩子们受尽折磨的地方,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死记硬背的知识,并受着老师的体罚和歧视。
而整个社会也对儿童进行了彻底的压迫,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否定了儿童的存在和发展。
鲁迅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露,呼吁解放儿童,给他们一个真正快乐和自由的童年。
他提出让儿童去探索,去质疑,去发现他们真正的兴趣和天赋,而不仅仅是被剥夺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他强调,儿童应该学会独立思考,发展自己的个性,而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别人的所说所讲。
鲁迅认为,只有当儿童真正得到解放,他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成为独立而有个性的人。
《解放儿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中,相对于鲁迅所描绘的封建社会,我们的儿童更具有自主性和自由度。
然而,我们是否真的给予儿童真正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呢?我们是否重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个性的发展呢?阅读这篇文章使我反思了这些问题。
解放儿童不仅仅是教育方式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问题。
我们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尊重他们的人身权利和个性发展。
我们需要营造一个适宜儿童成长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玩耍、探索和创造,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才华。
解放儿童观后感
解放儿童观后感片子里那些孩子啊,一开始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只能按照大人设定好的路线飞。
你看,大人们总是觉得自己啥都懂,给孩子安排这个学习、那个培训,就盼着孩子按照他们画好的地图一路跑到所谓的“成功”终点。
可孩子呢?孩子就像一颗颗有着无限可能的种子,你把他们硬塞在一个小盒子里,他们怎么能长成参天大树啊?里面有个场景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一群孩子在教室里无精打采地听着课,那眼睛里一点光都没有,就像木头人似的。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有时候也被那些枯燥的东西弄得晕头转向,心里就在想:“这到底有啥用啊?”可大人呢,就会说:“这是为你好,以后就知道了。
”哼,以后?孩子的现在就不重要了吗?但是啊,后来看到那些孩子开始被“解放”的时候,哇,那简直就像魔法棒点过一样。
孩子们跑到户外,去探索大自然,去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儿。
有个小男孩对昆虫感兴趣,就趴在草丛里看小虫子,眼睛里满是好奇和兴奋。
那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被作业和考试压得喘不过气的小可怜,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探险家。
我就想,对啊,这才是孩子该有的样子嘛。
这部片子也让我反思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我们总是习惯把孩子当成弱小的、需要不断被教导的对象。
可其实他们有着超强的创造力和对世界独特的感知力。
就像片子里的那些孩子,一旦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他们能创造出那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
我觉得啊,咱们大人就应该像个好园丁。
不是把花花草草都剪成一个模样,而是给它们足够的阳光、雨露,偶尔修剪一下旁枝末节,让它们能自由自在地生长。
把孩子从那些不必要的束缚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间去撒欢儿、去成长。
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而不是一群只会按照模板生活的小机器人。
这片子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教育里那些该改的地方,也让我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真正被解放,快乐地长大。
《解放儿童》读后感(精选3篇)
《解放儿童》读后感(精选3篇)《解放儿童》读后感1在《解放儿童》这本书中,作者南师大的刘晓东老师认为:"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但成人社会有时做出相反的抉择,这是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主要原因。
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
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使自身适合人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
"是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责骂,凭借自己的"威严"管理孩子。
其实,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优点,如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等。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教育调皮儿童,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呢?我们经常抱怨:"我们班那个调皮鬼,天天都挨批评,可他就是改不了。
"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感觉不出那是一种刺激了。
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如果教师批评的话换成另一种说法,或许能给他们一点新鲜的刺激,从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彤彤小朋友喜欢抢同伴的玩具,教师常用"彤彤太不讲礼貌,经常抢别人的玩具"来批评他,还不如说:"慧慧真不错,从不抢小朋友的玩具,还把自己的玩具结同伴玩,我们相信彤彤也能和慧慧一样。
"刚刚听到这些话后,感到教师还是信任自己的,他就会自觉地克制抢同伴玩具的这种行为。
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就如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道会被教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提要:其实这些调皮的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些与其他儿童不同的事情也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想要老师对他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只有我们用心去呵护
更多精品自财务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
最近看了解放儿童这本书籍,使我感受颇深,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对于调皮孩子的管理有很多种,有的采取用心去沟通,有的凭借自己的威严管理孩子,有的甚至进行斥责.想一想这些孩子也是有他们的闪光点,例如: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热心助人….那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孩子很好的接受呢.
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就像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
本来孩子要是做错了事,便知道会被教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其实这些调皮的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些与其他儿童不同的事情也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想要老师对他多一点关心,多一点耐心,只有我们用心去呵护去浇灌,能够改变孩子的内心.
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但成人社会有时做出相反的抉择,这是教育压抑儿童天性的主要原因。
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
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使自身适合人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
对于孩子的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否则他们会有一定的反复性,用我们的诚心去感染孩子.。
解放儿童
《解放儿童》读后感为什么要解放儿童?因为儿童自身还具有珍贵的精神资源。
《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贾德认为,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成为哲学家。
毕加索认为每个儿童都是艺术家,他的作品大量借鉴儿童的艺术表现视角和手法。
安徒生在《皇帝的新衣》里让一个小孩子拯救了从皇帝到臣民全都说谎的成人社会。
中国的丰子恺、贾平凹、周国平等人甚至将儿童视为成人社会应当学习的道德表率:儿童天真坦率、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拐弯抹角……总而言之,儿童的精神世界不同于成人的精神世界,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内容是值得成人学习的,这已经成为不少人士的共识。
中国的许多孩子的天性或生活正在遭受披着各种美丽外衣或高尚目的的各种“教育”的抑制、干扰甚至破坏。
解放儿童,就要批判旧的儿童观念和教育观念,就要将超前教育、神童教育、幼儿珠心算教育、幼儿读经等从儿童生活中清除出去,这些“教育”压迫儿童,破坏儿童天性,霸占童年时光,它们是反教育的,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害的。
确实如此,儿童的生活是随年龄的增长而转换和生长的,儿童在每个年龄段的衔接地带其智慧水平、世界观念以及学习方式均会发生质变。
因而,卢梭提出“否定教育论”,杜威主张教育应当发生从传统的成人中心或教材中心到“以儿童为中心”的哥白尼式革命,维果茨基提出“教育的大纲应当符合儿童的大纲”的教学原则。
从卢梭到蒙台梭利,这些伟大的教育学家的基本主张也许是薪火相继,也许是不谋而合。
儿童教育学(尤其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终极使命不就是破译儿童自身的“内部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吗?而“内部教师”不就是儿童天性的总和与灵魂吗?老子云“道法自然”,教育学不也应当师法儿童的内在自然(“内部教师”、儿童天性)吗?而这进一步凸显了儿童中心、儿童本位教育学的科学深度和迷人魅力。
现代儿童教育是以儿童为出发点,又是以儿童的成长为其归宿的。
也就是说,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立场是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本位的。
中国的儿童教育需要儿童本位,中国的文化也需要儿童本位。
解放儿童读后感范文一
解放儿童读后感范文一解放儿童,要解放儿童的时间、空间,解放儿童的手、脑、心。
早在半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发出了解放儿童的号召:“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晴,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上大自然人社会里去取得更十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添满,不通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稀释所学,并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
”几十年过去了,先贤的号召依然振人发聩,发人深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响应号召,去真正解放儿童。
解放儿童的空间,教室不是唯一的课堂,教材不是唯上的课本,自然、社会、生活是大课堂,那里还有解放儿童的教育是宽容的教育。
“教育是生存的理智和自身的需求,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激活孩子自身的这种融资需求。
”教育需要尊重儿童受教育教育的有意识,尊重儿童的自身融资需求,尊重孩童的不同个性,尊重的身心特点,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摒弃“满堂灌”的教育方法,摒弃“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摒弃“一刀切”的评价标准,真正去尊重少年儿童的需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样的教育才能发动革命儿童。
解放儿童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更没有解放儿童的基础教育。
赏识每一个孩子,激励每一点进步,呵护每一颗童心,让儿童在寂寞的阳光感伤下茁壮成长。
教师不是按自已意愿任意枝叶的园丁,教师不是用铁床杀戮个性的普洛克忒斯,教师绝非强化记忆的训兽师。
教师学童应该是儿童潜能的发现者、开掘者,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茁壮成长的引领者。
解放儿童现代科学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
教育工作是要讲科学的,首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尊重个性、鼓励创造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德育素质教育。
教育的目的不是并非要培养考试的武术家能手,教育不是为了用升学率去保证学校文化教育发展,更不是要壮烈牺牲德育、美育、体育去促进智育。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
《解放儿童》读书笔记1第一篇:尊崇天性。
“游戏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在不自觉的限制儿童的游戏。
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为了孩子的平安。
游戏当中孩子会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世界,扭打、碰撞,诠释丰富的肢体语言。
老师就会担忧孩子别磕着了、碰着了。
其实,老师的担忧也是源于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老师去限制孩子的游戏,游戏中是让孩子最容易出状况的时候。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老师就会设置很多的框框来要求孩子。
让孩子在游戏中瞻前顾后,而不能真正的融入角色。
“乡下有儿童成长的沃土〞。
乡下是美丽的,是童话滋生的原野,是梦想飞翔的地方。
带有浓郁田野色彩和气息的《草房子》不就是曹文轩深藏内心的乡村生活吗?我来自农村,对乡村的回忆是夏日的夜晚,繁星点点,趁着夜色,常与同伴在户外尽情玩游戏。
累了就围坐在大人旁边纳凉,享受着扇子传来的习习凉风。
缠着村中的长者讲故事,那是何等的乐趣。
乡下物质生活虽然贫困,但乡间广阔的天地却赋予孩子一个美丽值得回忆的童年,培养了人间最纯厚的品格。
而如今的孩子,物质生活非常富有,但缺少自然的滋养,缺少玩伴。
天冷了不能进行户外活动担忧孩子着凉,天热了户外活动温度过高会中暑,还会有蚊虫叮咬等等。
真正适合孩子出外游戏的时间是少之又少。
和家长交流中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孩子吃饭要哄着吃、跑着喂;经常会在课堂上看到孩子在手工活动中说“老师我不会,你来帮我〞;放学后家长看到孩子衣服脏了就会说下次小心点,别再把衣服弄脏了等等。
我们不能把孩子当做笼中的小鸟,毕竟圈养的鸟儿是不能成大器的。
第二篇:解放儿童。
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说: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双眼,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可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绘画活动。
老师说今天的主题为《美丽的大海》主要是教画轮船。
《解放儿童》读书心得
《解放儿童》读书心得引言《解放儿童》是一本深受读者喜爱的儿童教育类图书。
本书以儿童为中心,探讨了如何从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解放出来,给予儿童更多的自主权。
读完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意识到现代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和创造力。
下面是我对《解放儿童》的读书心得。
内容概述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要解放儿童,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是以成人为中心,通过灌输知识和规则来约束儿童的行为和思想。
然而,这种教育模式往往压抑了儿童的天性和创造力,限制了他们的潜力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打破传统束缚,让儿童的个性和表达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自主权的重要性本书强调了给予儿童自主权的重要性。
通过给予儿童决策的自由,他们可以体验到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力量。
这种自主权的培养可以帮助儿童形成独立思考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也促进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在各种情境下灵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标准化的,没有针对个体的差异进行考虑。
而《解放儿童》指出,个性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才能,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这样的个性化教育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它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改变。
从教育到引导本书主张从教育到引导的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引导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
这种方式下,教师更像是学生的指导者,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总结《解放儿童》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让我对现代教育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我们应该抛弃那些束缚儿童创造力和自主性的传统教育模式,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和权利。
《解放儿童》读后感
《解放儿童》读后感《解放儿童》是苏联教育家皮斯什克奈夫的著作,这本书最初在1926年出版,被认为是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整本书以提供给教师、家长以及其他儿童教育工作者为目标读者,旨在系统地探讨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方法以及儿童参与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儿童的教育和养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解放儿童》这本书中,皮斯什克奈夫提出了一种关于儿童的新的理解方式。
他指出儿童是独立的、有独立思考和表达的人,他们具有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尊重儿童的意愿和需要,不应将他们简单地视为被动的接受者。
作者强调了儿童参与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让儿童参与真实的社会和文化活动,他们可以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在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并提供了相应的教育方法。
他强调了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了游戏是儿童自主学习和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
他还提到了教育工作者需要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以促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索。
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能力和意识的培养。
我发现,儿童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能力,他们需要得到恰当的支持和引导。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经历各种挑战和困惑。
作者通过提供合适的教育方法,帮助儿童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
他强调了教育工作者需要与家长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共同关心和照顾儿童的成长。
这种合作与沟通对于儿童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通过互相理解和支持,儿童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对儿童教育和养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我深刻理解到儿童是有能力和意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我们应该创造积极的教育环境,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读《解放儿童》有感——幼儿园读书分享
读《解放儿童》有感——幼儿园读书分享儿童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和世界,幼小儿童的生活本能是无意识的,儿童只有沿着进化历史赋予的路线、节奏和速率来成长,全面拥有童年的快乐生活,才能避免传统教育的“异化”,茁壮成长,顺利进入成人世界。
《解放儿童》一书由“尊崇天性”“解放儿童”和“走出误区”三个篇目组成,书中借鉴卢梭、蒙台梭利、杜威、陶行知等国内外教育家的观点大胆阐述对中国学前教育的看法,有对压抑儿童天性违反教育规律的抨击,也有对儿童的热爱,语言尖锐而富有哲理。
读完后,我既有对作者思想的认同,也有对教育实践的疑惑,让我值得深思:一、尊崇天性,让孩子快乐生活在“尊崇天性”这部分中,作者强调了儿童本能与儿童教育的关系,提出只有成人同情、理解、欣赏儿童的生活,才能真正做到给儿童松绑,还儿童自由,使儿童真正获得解放。
于此同时剖析了儿童梦想、游戏、儿歌、童话、神话对儿童的影响,这些能满足儿童深层次的需要,让儿童去探索、去天马行空创造。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乡下有儿童成长的沃土”,这或许跟我小时候也在乡下生活有很大关系。
作者引用鲁迅、曹文轩等文学家幼时经历让我们感受到广阔的乡间天地赋予了孩子们一个美丽值得永远回忆的童年,培养了人间最醇厚质朴的品格。
让我想起来小时候在农村竹林荡秋千,去爬树掏鸟蛋,用蜘蛛网去捕蝉,看各种瓜果蔬菜播种、发芽开花结果,然后拿着小竹篓去摘回来变成美味的食物,晚上听着奶奶讲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看星星,偶尔发现一架飞机飞过,就想着那飞机要是掉下来,下来一堆外国人,叽里咕噜说半天,可我们啥也听不懂咋办。
那真是无比放松与快乐,经常午夜梦回,依然都是在农村老家那片土地上游荡。
现在随着城镇化建设推进,许多孩子们已经失去了农村这片乐土。
于是好多老师就让孩子们整齐坐在教室里,给孩子们看视频看图片,讲昆虫记,讲小蝌蚪找妈妈。
我在想,这样能让孩子真的了解昆虫、理解青蛙的成长吗?我想我们依然可以给孩子们创造条件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里面的草长莺飞、蛙鸟虫鸣。
解放儿童观后感
解放儿童观后感以前吧,我就觉得孩子嘛,就该听大人的话,大人说东就往东,说西就往西。
但是这部片子完全颠覆了我的想法。
它就像是一个无声的呐喊者,在大声说:“孩子们可不是小木偶,他们有着自己的小宇宙呢!”片子里那些孩子的眼睛,简直就是星星做的。
他们充满了好奇、渴望,对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
可很多时候,大人们却总是用一些老套的规则和要求,把这些星星的光芒给遮起来了。
就好比给一只自由的小鸟,套上了一个紧紧的笼子,虽然笼子可能是金子做的,可小鸟还是失去了自由翱翔的快乐呀。
我看到那些孩子在被解放之后,在真正能发挥自己能力的时候,他们做出来的事情简直酷毙了。
就像那些小小的科学家、小艺术家,他们的创造力像泉水一样,汩汩地往外冒。
这让我不禁想,我们大人是不是在很多时候都小瞧了这些小不点们呢?我们总是担心他们会犯错,会摔倒,所以紧紧地拉着他们的手,不让他们乱跑。
可其实,有时候放开手,让他们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跌跌撞撞,他们反而能成长得更快,更坚强。
而且啊,片子里的那些大人,在真正开始解放儿童之后,他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超级有爱。
不再是那种严肃的命令者和听话的小跟班,而是像朋友一样。
孩子们会开心地和大人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大人也能从孩子身上学到那份纯真和热情。
这就像是一场美好的交换,大家都从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满满的幸福。
看完这部片子,我就告诉自己,以后要是遇到小朋友,可不能老是把他们当成啥都不懂的小娃娃了。
要尊重他们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说不定那些想法里就藏着改变世界的小魔法呢。
我希望更多的大人也能看看这部片子,咱们一起把那些小笼子都打开,让孩子们的星星光芒照亮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这世界那么大,该让孩子们自由地去探索、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啦!。
解放儿童观后感
解放儿童观后感一开篇,看到那些孩子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着,我就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就好像看到一群活泼的小兔子被关进了小笼子,失去了那种蹦跶的自由劲儿。
以前总觉得孩子嘛,不就是按部就班地上学、听大人的话就好了,可这个片子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
里面那些孩子们啊,本来应该充满好奇的眼睛里,有时候却满是迷茫或者疲惫。
就像我们小时候,可能都有过被要求死记硬背一些东西的时候,根本不明白为啥要学,只知道背不下来就要挨批。
这片子里就有这样的情况,那些孩子被强迫接受一些知识,就像往一个小瓶子里使劲塞大石头,塞得满满当当,却没有空间让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小沙子、小水流进去了。
但是呢,后来看到那些尝试着“解放儿童”的地方,那可真是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孩子们到了大自然里,那股子兴奋劲儿就跟撒欢的小马驹似的。
他们在田野里奔跑,看着小花小草,感受着风,突然之间,那些小脑袋里就蹦出了好多新奇的想法。
有个小孩在森林里看到鸟儿筑巢,就开始自己动手用树枝搭小窝,虽然搭得歪歪扭扭的,可那创意简直爆棚啊。
这时候我就想,这不就是孩子该有的样子嘛。
还有啊,在一些学校里,老师们不再只是拿着教鞭让孩子们乖乖听话,而是引导他们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个孩子对画画特别感兴趣,老师就给他提供各种颜料啊、画纸啊,让他尽情地画。
结果这孩子画出了一幅特别有想象力的画,什么蓝色的太阳、长翅膀的房子都有。
要是搁以前那种古板的教育方式,估计这孩子早被说不务正业了。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就想起自己小时候那些被压抑的小想法。
比如说我曾经想把家里的旧电器拆了重新组装个新玩意儿,结果被大人一顿呵斥,说我捣乱。
要是当时我也能被“解放”一下,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个发明家了呢,哈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儿童》读后感
在《解放儿童》这本书中,作者南师大的刘晓东老师认为:教育应当以人的天性为前提,顺应儿童的天性,
应当采择符合儿童天性的内容并以适当方式传递给儿童,但成人社会有时做出相反的抉择,这是教育压抑儿童天
性的主要原因。
在人与教育的互动中,应当改变的不是
人的天性,而是教育自身。
教育应当不断改变和调适自身,以使自身适合人的天性之表达和成长的需要。
是的,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对于调皮
儿童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采用责骂,凭借自己的威严管
理孩子。
其实,调皮的孩子也有他本身的优点,如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等。
那么,采取什么样
的方式教育调皮儿童,才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呢?
我们经常抱怨:我们班那个'调皮鬼',天天都挨批评,可他就是改不了。
有关研究表明,一直持续一种相
同的刺激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一种不敏感,到后来也就
感觉不出那是一种刺激了。
调皮儿童本身就经常受到教
师的批评,如果教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
会当作耳旁风;如果教师批评的话换成另一种说法,或
许能给他们一点新鲜的刺激,从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彤彤小朋友喜欢抢同伴的玩具,教师常用彤
彤太不讲礼貌,经常抢别人的玩具来批评他,还不如说:慧慧真不错,从不抢小朋友的玩具,还把自己的玩具结
同伴玩,我们相信彤彤也能和慧慧一样。
刚刚听到这些
话后,感到教师还是信任自己的,他就会自觉地克制抢
同伴玩具的这种行为。
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
教师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
就如做母亲的对着大哭的孩子歇斯底里地吼叫,只会让
孩子越哭越大声一样。
本来孩子要是做错了事,便知道
会被教师责骂,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
教师并没有责骂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
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
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实践证明,被
成人厌弃的幼儿,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
比如,有些调皮儿童,他们喜欢捣乱,活动时常打打闹闹,这往往是由于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及关注不够,他们
中有的想通过捣乱、打架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获得老师
的爱。
因此,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
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
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尽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儿童,教师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
然而,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一刻也不能放松,因为他们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仅仅上面所提的几点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在实践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教育策略,教育好调皮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