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考历史适应性月考卷一

合集下载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答案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答案D 项错误,应选 A。

25.根据材料信息,户籍类型和赋役种类繁多,必须有众多机关人员和强大管理制度及执行力来完成,其他答案没有合理性,应选 D。

26.根据两段材料信息都提到对民众的怜悯和担忧,所以 B 项正确。

27.根据材料信息,除了贡道的严格规定,还有贡期、贡品数量品种的规定,因此 A 正确;C、D两项结论表达不完整,B 项无法反映,均排除。

28.根据材料信息,载泽认同英国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 项正确,其他答案和材料表达无关。

29.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期滇西对外贸易不属于长途贩运,也达不到种类繁多和开展迅速,应选 A。

30.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在抗日根据地政权建立之前,抗日根据地政权建立并没有彻底解决阶级矛盾,和整风运动无关,所以 A、B、D 错误,应选 C。

31.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1954 年处于“一五〞方案和三大改造时期,宣传画也没有特指女性诉求和青年的主导力量,所以 A、B、D 错误,应选 C。

32.根据材料信息解读成心伤人肢体要承受同样的伤害,伤害被保护者要被地下神诅咒,所以还带有浓厚的世俗宗教色彩,其他答案和材料无关,应选 B。

33.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清教徒除了主张节省还提出民族特色,反映了英国清教徒的宗教改革主张,是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开展的表达,B、C 两项的时间不对,应选 D。

34.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德意志帝国以普鲁士和皇帝为权力核心是因为统一道路是普鲁士领导的王朝战争完成的,所以 A 项正确。

35.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浮世绘版画属于民间世俗画,影响了印象画派,所以 B、C 错误,D 项时间因果关系错误,应选 A。

41.〔25 分〕〔1〕〔14 分〕特点:中国:历代统治者高度重视;有专门的礼仪、机构和制度;给予精神慰问、物质奖励、赋税减免、刑法减免的措施;形成社会尊老养老的气氛。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史学家们的研究,在海岱地区、太湖流域、禮阳平原等区域考古发现的刻画符号,既有简单的刻划、通真的描摹,还有较为复杂的组合符号,既有陶工的标记,又有巫师创作的祭把符号……这些刻画符号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材料表明了A.图画艺术是汉字源头B.汉字起源于黄河流域C.巫师促成汉字的形成D.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2.管东贵先生认为:“当分封制随宗法组织的解体面解体,再由秦始皇重新统一而转变为皇帝制后,社会上仍留有很浓的、由封建社会需化面成的血缘意识。

”不能佐证材料观点的史实是A.北人南迁以血缘关系集体迁徙族而居为主B.楚汉战争时刘邦分封韩信等人为各地诸侯王C.范增建议项羽顺应民意立楚怀王的后裔为王D.明朝徽州地区建立与族规家法相结合的乡约3.《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置院使二员。

同知二员,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一员。

”据此可知该机构A.基于旧有制度又赋予新的内涵B.人员分工设置强化了中央集权C.掌有行政权、军事权和宜战权D.是管理边各少数民族的机构4.据学者研究,明清时期苏州有代表的商人会馆基本情祝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苏州有代表性的商人会馆A.商人会馆最早出现在苏州B.所有会馆都建在江南地区C.苏州地区商业经济较发达D.明清时商帮资金实力雄厚5.《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儋"。

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权人亦可诉诺处理”。

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注重调节阶级矛盾B.维护了奴隶主利益C.规范土地使用关系D.没有具体刑法内容6.17世纪末英国政府规定:“除去全部完工的毛纺织品外,绝对禁止输出任何形式的羊毛;禁止出口活羊以免其在外国生长并繁衍后代;禁止人们在离海滨五英里的范围内剪羊毛;禁止国内人们穿非羊毛纺织品,甚至禁止商人从亚洲进口棉布。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4.西晋和东晋政权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A. 庶族掌控铸币实权B. 国家分裂动荡自然经济盛行
C. 商品经济仍具活力D. 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下背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货币是商业构成的要素之一,西晋和东晋时期,“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表明民间货币流通通畅且需求量很大,这正是商品经济仍然具有充足活力的具体表现,故选C项;魏晋南北朝时士族把持政权,排除A项;自然经济与货币发行矛盾,排除B项;材料未见“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6.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明代陆楫在《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在此他主张
A. 崇奢黜俭,鼓励消费B. 遵守儒家主流消费观念
C. 反对奢侈,崇尚节俭D. 消费与个人解】材料“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强调对整个社会而言,消费可以带来经济发展,故A正确;BCD与题意不符,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
7.研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发展史,可以发现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资本结构始终是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本。产生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 中国近代工业“后天畸形”
C.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D. 商业的利润高于工业利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商业资本始终大大强于工业资本,即工业资本的势力较为弱小,这主要是由于近代工业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列强的阻碍而无法壮大,深层原因即半殖民地化的社会背景,故C项正确;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同样会阻碍商业和近代工业发展,因此不是商业资本大于工业资本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B项是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商业的利润并不一定高于工业,排除D项。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一含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一含解析
【解析】
【详解】(1)两宋:根据材料“为加强住房管理,政府出台政策”可知,政府重视城市住房管理;根据材料“严禁租房者私下换房及转赁,制止‘二房东’牟利”可知,严禁二次转租和倒卖行为;根据材料“劝诚房产主与租赁者双方都要严守契约”可知,建立租赁契约制度;根据材料“现任官不得购买”可知,限制官员与民争房;根据材料“业主典卖房宅时,亲邻有优先购买权”可知,确立亲邻的优先购买权制度;根据材料“明确交易契约的书写格式,订立交易契约时,必须缴纳‘牙契钱’”可知,购房需缴纳一定的税;根据材料“宋代以后,所有土地均可自由买卖,宅地丧失其特权,国家开始建立住房教济制度,包括对贫民的安济院和对灾民的留养一遣送制度与水冲民房企修费银制度等”可知,国家建立相应的住房救济制度。
6.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明代陆楫在《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在此他主张
A. 崇奢黜俭,鼓励消费B. 遵守儒家主流消费观念
罗马:多数人居住在简陋的公寓里;公共卫生设施差;房屋拥挤质量低劣,安全隐患多;房价和租金不断高涨;房源十分紧张。
(2)原因:人口的极度膨胀;罗马人信仰的制约;商业利益的诱惑和商人的唯利是图;没有公共交通;火灾和水灾的频繁发生;统治者对民众住房的漠视。
(3)启示:加强住房管理,有利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规范租房和购房行为,打击投机行为,有利于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严格契约制度,有利于保障相关业主的权利;建立国家住房救济制度,体现中国“匡济天下”的理念,有利于社会救济和稳定;提高房屋质量,兴建公共交通和公共卫生设施等对改善城市的居住环境非常重要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答案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答案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文综历史适应性月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解析】24.从材料可以得出礼字的解释和代表最早的摆放祭祀器皿,说明是遵循祭祀仪式向上天祈福,故选C;其他答案和材料无关,均排除。

25.材料中的两段文字分别表达废除异姓诸侯王的必然和分封同姓王的必然,所以最后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故选B;A不符合史实,C中“已经”是错误表达,D不符合材料和史实,均排除。

26.材料表达宋朝话本的兴起,属于世俗文学,兴起原因是市镇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壮大,故选A;其他答案不符合,均排除。

27.依据材料无法判断中国处于出超,也看不到传统手工业转型,欧洲进口茶叶数量剧增无法得出,故选D。

28.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近代化的标志是总理衙门设立,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维新变法运动,材料没有显示掌控地方行政司法和经济等职权,但材料中的规定可以初步体现法治精神和市场经济原则,故选B。

29.依据材料,课本编写采用全球史观,但是不能理解为被民众广泛的接受和认同,D排除;A、C两项和材料无关,故选B。

30.材料考核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三三制”原则的目的,B、C两项的史实不符合,排除;D项和材料无关,故选A。

31.材料显示多种多角度史料纪念抗日战争,是为了多种信息相互印证战争的真实性,故选B;其他答案和材料无关,无法印证,均排除。

32.材料内容是盗窃罪的具体规定,维护私有财产权益,和生产积极性无关,也不是只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无法得出形成了系统的法律制度,故选D。

33.依据材料时间和内容,此时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商业快速发展,对职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故选D;其他答案时间不符合,均排除。

34.材料显示1930年贸易战后全球经济下行,所以战后建立全球新贸易规则是必然,故选C;其他答案和材料无关,均排除。

35.材料和作品体现的是立体主义画派,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一)必考题(共7小题,共135分)41.(25分)(1)(12分)唐朝:限制富贵田产,保障贫民授田;调整和减免贫民的税役;对贫民进行生产救助救济;发动民间多项救济活动。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综合-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综合-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文科综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D C D C A C D C B A C 题号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C B A B D A B D D C D 题号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B D C A A C B B A B A【解析】1.由“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境内山岭起伏”可知,冬季秦岭阻挡北方南下冷空气,使该地冬无严寒;夏季由于山地地形,海拔较高,相对凉爽,B正确;柞水县纬度不低,且同纬东部地区,冬季也容易受寒潮影响;深居内陆,会加大气温年较差;森林对气温的影响较小,A、C、D错误。

故选B。

2.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应该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品牌产品,才更容易在政策扶持下发展壮大,从而带动就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发展经济加快脱贫;该县属于贫困县,技术和交通优势不大;劳动力成本低并非突出优势。

故选D。

3.木耳种植规模骤增,可能会使柞木需求增加,但由于培植木耳的柞木可重复利用,不会使森林面积锐减;该区地处湿润地区(秦岭南麓),水资源较充足;木耳产量增加,价格可能下降。

黑木耳在培育过程中,为防止病虫害,需对土壤消毒杀菌,会加剧土壤污染。

故选C。

4.查干湖是霍林河末端河道泥沙淤积形成的堰塞湖,说明霍林河含沙量大,泥沙易淤积;流量季节变化大,才有冲淤变化,使河道不断拓宽成为湖泊。

故选D。

5.由图中湖泊上游段的水库、季节性河流图例可知,查干湖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干涸的原因,主要是霍林河上游修建水库,截留用水,使补给水量减少导致;全球变暖近百年有加文科综合参考答案·第1页(共11页)剧趋势,但现在的查干湖却生态良好,可见干涸主要与补给量有关;地壳抬升将会改变湖床形态,不符合现实情况;材料中显示当时查干湖盐碱度超标,不可能作为农田。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

2021届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历史月考试题24.下表中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周穆(缪)王末年徐国国君的同-事件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25.汉代户籍的类型繁杂、种类较多,出现了市籍、名籍、宦籍、簿籍等专门户籍,连牛马和兵器都有登录号,载入帐籍。

汉代把户口与土地、賦税进一步结合,出现了各种以户口为基础的赋役种类。

如:户赋、算赋、口赋、献赋等。

由此得知汉朝户籍制度26.古代中国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吏都撰写祈雨文。

其内容主要是向诸水神诉说旱情的严重,向神灵祈求怜悯天下苍生及时降雨。

宋祁的《北岳祈雨文》提到“臣日自省,不知所就,惟身多罪,蔽暗懦愚,非帝所赦,不敢逃诛,斯民何辜。

”由此可知祈雨文27.洪武五年(1372), 明太祖因高丽频繁来贡,除了规定贡期之外,亦规定“所贡方物止以所产之布十匹足矣”;弘治三年(1489年),广东地方官员因对贡道的限制不严,致使吐鲁番贡使于广东登岸,被以玩忽职守治罪,并将贡使驱逐出境。

这反映出明朝28.晚清重臣载泽在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奏折中认为英国政体:“ 其兴革诸政,大都由上下两议院议妥,.而后经枢密院呈于君主签押施行。

故一事之兴,必经众人之讨论,无虑耳目之不周,一事之行,必由君主之决成,无虑事权之不一。

”由此可知其主张29.由下表可知,云南边疆民国11年云南猛卯行政区(滇西)对外贸易情况B.集市贸易种类繁多.30.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是民族统- -战线的。

”他认为,抗日民主政权是可以允许那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和接受民主政治的人们参与的政权,只要不是汉奸和反革命分子就能参加政权建设。

由此可知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31.图3是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32.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2条规定:“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来与(受害者)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第21条规定:“伤害(自己)被保护人的保护者应交给地下神( 即予以诅咒)。

云南省2021版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模拟试卷(一)(II)卷

云南省2021版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模拟试卷(一)(II)卷

云南省2021版高三历史考前适应性模拟试卷(一)(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共48分) (共12题;共48分)1. (4分) (2018高二上·桂林期中) 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A . 以法治国”B . “君舟民水C . “仁政”D . “无为而治”2. (4分) (2020高三上·内江开学考) 缪风林在《中国通史要略》中写到:“宗周之诗,日雅曰颂,东周则有王风,而无雅颂。

”据此分析,这是因为()A . 宗法制度崩溃B . 分封制度瓦解C . 雅颂部分缺失D . 周王室的衰微3. (4分) (2020高二上·麻城月考) 不同的时代其文学的主流形式也有不同。

如表信息可以说明()A . 不同地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B . 不同的文学形式之间互相影响C . 我国文学发展呈现出平民化趋势D . 小说是最受人们欢迎的文学形式4. (4分) (2017高二上·黑龙江开学考) 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

由此可知,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 . 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B . 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C . 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 . 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5. (4分) (2019高二上·荆州期中) 有人认为经济一旦走上了轨道,就会持续、自我再生产。

除非是某些没有道理的干预使之越出轨道,否则经济成长仍是自然而然的现象。

下列事件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 . 鸦片战争B . 太平天国运动C . 戊戌变法D . 新文化运动6. (4分) (2019高二下·慈溪期末) 在制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时,宋教仁一再要求采用责任内阁制,但南京临时政府未予理会,采取了总统制。

2021-2022学年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一)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一)历史试题(解析版)
A. 法律一经制定永恒不变B.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逻辑
C. 自然法精神的基本要义D. 法律非人类的精神产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是永恒的、是理性的,具有普适性,而非人定的、非民族性的,这体现了自然法精神的基本要义,C项正确;西塞罗指的不是具体的法律,排除A项;西塞罗并未强调法律的概念和逻辑,排除B项;D项与西塞罗的主张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苏联工业领域中,资本主义私有制已被彻底排除,国有企业产值在整个工业总产值中占99.8%;在农业领域中,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播种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99%”和所学知识可知,公有制经济占据绝对优势,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基本建立,D项正确;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开始逐步废除新经济政策,于1928年正式废除,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国营经济生产效率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斯大林模式的社会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8.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深圳、珠海等地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A. 开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C. 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 加快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步伐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有多元、复合的特征,故人文关怀必须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途径来实现,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实现“礼之用,和为贵”,构建一种全面的和谐关系体现对人的整体关怀,进而实现对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以“仁爱”为出发点与核心,将“孝”定为伦理的起点,以“中庸”为方式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培养“浩然正气”,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高尚道德情操。传统文化还尊重人的自主性,老子认为“道法自然”,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与相辅相成中实现精神自由与灵魂安顿,以“仁民而爱物”之心,实现“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博爱情怀。

2021-2022学年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1-2022学年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十)历史试题(解析版)
——摘编自姚远《中国家庭养老研究》
材料二 在西欧的文化中,也强调子女要孝救父母,但西欧的家庭内的亲情关系比较淡漠,养老并不是家庭的责任。松散的家庭模式和疏远的亲子关系使老人得不到物资上的供应和精神上的安慰。17世纪,学者雷利写道:“除了牢牢抓住财产,不交给他们(子女)之外,我们别无选择。”当时老人大多以签订养老协议的形式,在将财产让渡给继承人的同时,确保继承人承担赡养的义务。协议在老人的吃、住、穿、用等几大方面做了十分具体而严格的规定。老人可以选择与无亲族关系的人,甚至社会机构签署协议,不过当时大多数养老协议仍是在父母与子女或其他亲族成员之间签订。老人获得什么样的养老条件,基本上取决于自己所掌握财产的多少。
9.公民大会的讨论议题由500人议事会事先拟定。大会首先有一个简短的开始仪式,大会秘书宣读提案,然后进入大会核心即自由发言辩论阶段,任何公民都可以就议题发表演说,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以赢得民众的支持和赞同,最后公民对刚才谈论的议题进行集体表决。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 公民大会程序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民众利益B. 民主公平贯穿决策过程
【详解】由材料可知东汉时期严格遵守儒学思想及相应制度,而魏晋时期儒学及相应制度遭到质疑,这是因为魏晋时期社会状况如战乱、佛道等思想传播,时代变迁制约价值观念选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人民喜好决定世风转移,排除A项;魏晋时期儒学虽然受到冲击,但正统地位并未发生变化,排除C项;魏晋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冲击着儒学的正统地位,但材料并未反映出强烈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来’的家庭,如《震泽县志》记载:‘邑民始渐事机丝,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可知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发达,表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D项正确;“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雇佣关系出现的标志,排除A项;明朝时期工商业市镇发达,而非开始兴起,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明朝时期工商业市镇发达,而未涉及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

2021年4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1年4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1年4月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祝考试顺利★(含答案)24.在中国传统社会,祖宗崇拜、血缘亲情、伦理道德及由此衍生的心理上的从属感,成为专制王权操纵社会的工具,也是臣民文化的起点。

材料反映了A.家庭伦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准则B.君主专制是宗法向政治延伸的必然结果C.传统政治文化强化了王权的秩序认同D.等级秩序是专制王权不断强化的奠基石25.自旧石器时代至股商之间的数万年中,人类虽饱受疾病的困扰,但不至于遭受流行病大规模传播,以至于瘟疫爆发的困扰。

这主要是因为A.当时还没有传染病的出现B.古籍文献缺乏传染病记载C.人口分散分布且密度较低D.火的使用和早期医学发展26.汉武帝时期,为打击富户隐置财产,逃漏税款的现象,颁布“告缗令”,于是“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遇告”,政府“得民财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

这一措施客观上A.促进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B.营造了宽松的商业环境C.促进私营工商业走向繁荣D.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7.自大运河开通以后,在隋朝、唐朝、五代、北宋、南宋的朝代变迁过程中,都城经历了从长安一洛阳一汴梁一临安的迁移。

这一现象说明A.交通发展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B.经济因素是促使政治中心变迁的动力C.大运河成为沟通南北的大动脉D.大运河的衰败直接影响了都城的变迁28.程颢认为,“人心”与“道心”的对立,就是“人欲”和“天理”的对立,心为人欲所蔽就会忘掉天理。

所以,人们必须通过“持敬”、“集义”的修养功夫,以达到“与理为- -”的境界。

材料意在强调A.理学具有培养社会责任感的价值B.提高道德修养对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C.克制欲望与维护理学权威的关系D.发明本心是实现“与理为- -”的途径29.《罗马法概论》记载了公元前4世纪后期的-一个法律案例: -一个欠债人的儿子,即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奴隶遭到高利贷者滥施暴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商代统治者事事必同鬼神,以至于每事必占卜,而周代统治者更加重视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礼乐制度和人的主宰性。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西周.
A.确立君舟民水观念
B.神权迷信思想衰微C.推行等级分封制度D.建立宗法血缘秩序
25.春秋早期晋国进行长达近70年的内战,最后,晋国的公族曲沃武公攻人晋都翼城,打败了晋侯缗,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小宗篡夺大宗,史称曲沃代晋。

这反映了
A.王位继承制度的变化B.春秋时期礼崩乐坏C.君主专制权力的强化D.井田制度开始瓦解
26.西汉贾谊在《论积贮疏》中指出:“民非足也,而可治之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强调:“民贫则奸邪...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材料主要体现了
A.社会救济是政府主要职能
B.国家安定依靠道德教化
C.政府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D.民生问题影响国家治理
27.西晋和东晋政权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

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

这表明当时
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
B.国家分裂动荡自然经济盛行
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
D.重农抑商政策实际上下背离
28.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

宋代文人画的兴盛得益于
A.理学思想兴起
B.科举制度完善
C.科学技术进步
D.商品经济发展
29.明清时期,历史上传统的消费观受到质疑,新的消费思想应运而生。

明代陆楫在《蒹葭堂杂著摘抄●禁奢辨》中指出:“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

致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彼以梁肉奢,则耕者庖者分其利;彼以纨绮奢,则鬻者织者分其利”。

在此他主张
A.崇奢黜俭,鼓励消费
B.遵守儒家主流消费观念
C.反对奢侈,崇尚节俭
D.消费与个人修养相结合
30.研究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发展史,可以发现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资本结构始终是商业资本大大强于工业资
本。

产生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中国近代工业“后天畸形”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
D.商业的利润高于工业利润
31.1920年, 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教济”“ 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这表明当时
A.知识分子强调民主和科学
B.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C.“扶助农工”成为社会共识
D.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提高
32.毛泽东在-篇文章中指出,罗霄山脉中段具备了以下条件: (1)有经营了一年多的群众基础; (2) 党的组织有相当的基础; (3)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创造了富有斗争经验的地方武装; (4)有很好的军事根据地;(5)影响湘赣两省。

这篇文章旨在论证
A.国民革命成功的可能性B.工农武装割据的可行性
C.抗日战争持久的合理性D.解放战争胜利的必然性
33.图6为我国1952年底~ 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标志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C.新生人民政权得到巩固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本实现
34.1984年10月,中国国家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指出:“ 企业可......根据原材料、能源的可能和市场需要自行安排生产和销售,努力完成国家计划。

”此规定
A.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体制B.有利于国内商品市场的发展
C.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D.标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35.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立法,但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

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以法。

但法律- - 旦被核准,陪审法庭必须按照其执行。

材料主要说明古代雅典A.国家机关分权制衡B.小国寡民特点鲜明C.城邦体制发展完善D.阶级斗争尖锐激化
4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宋时期, 基于人口居住的繁密和商业利润所诱,官府也开始经营房屋出租业。

为加强住房管理,政府出台政策,严禁租房者私下换房及转赁,制止“二房东”牟利。

劝诚房产主与租赁者双方都要严守契约,每遇节日大礼或灾伤月份,减免官私房租。

学校和福利机构用于出租的房屋由国家兴建,所得收入不必上交。

宋政府对私有房地交易的规则也很严密,如城市居民和诗阙官可根据“ 实封投状”(类似于后来的拍卖)的政策购买宅舍,现任官不得购买。

从官府手中低价买过房地,随即调价倒卖的现象,一经发现,许人报官。

业主典卖房宅时,亲邻有优先购买权。

明确交易契约的书写格式,订立交易契约时,必须缴纳“牙契钱”。

宋代以后,所有土地均可自由买卖,宅地丧失其特权,国家开始建立住房教济制度,包括对贫民的安济院和对灾民的留养一遣送制度与水冲民房企修费银制度等。

——摘編自胡建华《宋代城市住房政策研究》材料二自建城以来,罗马城的人口长久以来一直在增长,但城市面积却没有扩大。

在古罗马人的信仰中城市的地界一旦划定则是神圣不可突破的。

富裕的罗马人能够住在豪华的宅邸,不过拥有自已房屋的仅是一小部分人,多数人只能住在城市脏腑的大公寓里,被称为“菌苏拉”,那里房屋简陋,夏天闷热冬天寒冷,大小便倾倒在人口拥挤的公寓楼梯井底有盖的粪池中。

由于没有建筑限制,主人把房子建得越来越高,以便最大限度增加租金。

这些建筑物不仅设施简陋、数量过多、狭小拥挤、质量低劣,还经常发生火灾。

由于没有公共交通,一般居民只好挤在城市中心区域,加剧了房源的紧张,推动了市内房价的高涨和租金的走高。

罗马城频繁发生的火灾、水灾好比雪上加霜,每一次灾难都会毁坏房屋从而加剧了住房问题
的紧张。

统治者注重城市里的巨大神庙建筑和公共建筑群的建设,却漠视大多数罗马人生活在贫民窟的住宅里。

——摘编自鲍紅信《论共和至帝国早期罗马城的住房问题及其影响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两宋城市住房管理和罗马城居住环境的特点。

(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城-直受住房问题困扰的原因。

(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宋时期政府加强住房管理的历史启示。

(5分)
42.(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畅销书是指一定时期内, 在同类书中销量最大、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它是时代的符号和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

1949年10月至1957年5月的部分畅销书统计表
——据易图强《新中国畅销书历史擅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 - 点拟定一个历史活动课堂讨论话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话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2 分)
45. (15分) [历史一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大批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和工业就业人数激增,1953 年国家收入粮食540亿斤,支出粮食587亿斤,赤字达40亿斤。

而农民在土改后生活改善,对粮食消费的需要提高了,有余粮也不急于出售。

东北等产粮区遇到灾荒,使供销局势更显紧张。

一些私人粮商又乘机抢购粮食,围积待机。

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一些经济困难的城市居民已难以购得必须的口粮,造成人心惶惶。

....据现有情况,处理办法只能是:在农村实行征购,在城市实行定量分配。

...统购统销政策缓和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保证了国家的需要和人们生活的供应,稳定了市场和社会秩序。

国家掌握了粮食棉花和经济原料,又切断了农民与城市资产阶级的联系,从而掌控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动权,促进
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3卷(1)根据材料,概括“统购统销”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

(7分)
46. (15分)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为着取消敌人的阴谋之借口, 为着解除一切善意的怀疑者之误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有披沥自己对于民族解放事业的赤忱之必要。

因此,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