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校课程的育人价值

合集下载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育人价值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育人价值
讨如何在教育教学 中发挥学科 的育 人功能 。

识 的 自主构建能 力也 同样需要加强。学习活动本
身就是探究性学 习和感受 实践 的过程 , 所 以教师
应从 生 活和环境 中关 于 面点知 识 的实 际情况 出 发, 激发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 。通过启 发 , 再结

面 点 专 业 技 术 课 的 育 人价 值
目, 以培 养学 生搜 集 和处 理信 息 的能力 、 获 取新
知识 的能力 、 分析 和解决 问题 的能力 以及探 索创
新 的能 力 。
3 . 完善评价 方法 , 关注学生的 自 我 提高与成长 目前 , 学 校 的评价 制度 已经从人 本 的角度 出
发, 侧 重学 生 的点滴 进 步 , 观 察 和记 录更 着 眼细 节 。评 价的对象 、 方式 、 过程 、 手段 都要 以有 利 于 学生发展 为原则 , 既关 注学生 知识 与技能学 习和
面点专业的实践 性 、 综 合性等 特点 , 决定 了该 学科 在“ 树 德” “ 增知 ” 中的特殊地位 , 尤 其是在发
合课 堂的有 效设计 等 实践 过程 , 让 学生积极 参与
探究性 学习 , 让学 生 自己去发 现某 项技术 中所包
展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 的
科在实施过程 中并 没有真正地体现其特有 的育人 价值 。究其原 因, 是它缺少适合该 学科的具体 、 可 操作 的育人指导意见 。另外 , 在特殊教育 中, 往往 侧重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可是 因为学生的 学习能力较弱 , 又加上受 时间限制等 因素的影响 , 学生缺少对道德 的考虑。 然而 , 德育作为贯穿各学
含的可迁移 的技术要 素 ,把握技术 活动 的过程 , 2 . 操作实践体验 , 完善学 生性格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的内在关系——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观点快递:学校的育人职能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汲取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立足新的实践,对如何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

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强化课程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书育人,授业传道,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把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与此相应,学校的育人职能,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

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基于对课程教学、学校教育、人的德行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古往今来,众多的教育思想家对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课程教学担当育人职能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阐述殊多。

在中国,古老的六艺之教,本质上亦即德行之教。

在西方,柏拉图等古代先哲同样开启了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内在关系的思想传统。

近代科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则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主张,宣称道德是教育的唯一目的。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也明确指出:道德的目的应当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起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式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

思想史上这些丰富的论述,尽管各有瑕疵,但其中于课程教学于知识传授中谋取人的德行发展的思想,则逐渐凝淀为教育学中不易的基则,也为我们当下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反复的智慧资源。

建国以来的实践形态建国以来,我们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态。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优化育人环境走内涵发展之路鹿角中心校致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旅游特色学校小记六十个春秋桃李芬芳,六十载耕耘硕果累累。

鹿角中心校的前辈们具有求真严谨、扎扎实实的治学态度,今日之鹿角教师群体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新精神,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几年来,学校致力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走内涵发展之路。

从校园文化的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师表建设,活动建设等几个方面,围绕旅游特色学校的创建,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校园文化建设是指:以校园地理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种亚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都十分重视环境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想好、求知、爱美虽是人的天性,但也是人文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

”人文素质提高了,我们已悄然臵身于和谐的校园里了。

一、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陶行知很早就提醒人们所说的:人是环境的产物。

环境具有规章制度所不可替代的影响。

环境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可忽视。

下面就如何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突出我们学校的活动育人特色,充分发挥活动育人的功能,谈学校的一些做法。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是学生最喜欢的,最乐于参加的,活动也是教师实施教育学生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在活动中育人就有了充实的内涵和不可小视的意义。

多年来我们育红小学十分重视活动育人的功能。

正因为活动的多花样、多层次、多内容,营造了浓浓的育人氛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际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成才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校“三全育人”管理制度

学校“三全育人”管理制度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三全育人”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开创我校“三全育人”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价值引领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练好党建基本功,筑牢思政工作生命线,建立健全系统化“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二)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聚焦重点群体、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因材施教,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着力破解学校三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三)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守正创新,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增强“三全育人”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党对“三全育人”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把“三全育人”工作体系贯穿学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服务体系,建立构建人人、处处、时时育人的立体化、一体化“三全育人”体系。

三、改革任务(一)强化学校“三全育人”工作组织领导体制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和维护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相应工作制度。

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促进学生发展

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促进学生发展

9 2
6 3 3 0 3 7 1 3 5 8
61
7 4 50 2 6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7
合 计
教 师 提 出 : “ 在 请 同 学 们 在 统 计 表 中 完 成 填 现 空 , 用计 算 器 算 一 算 , 比 比谁 最 先 完 成 统 计 表 ? 当 ” 学 生 完 成 统 计 表 后 ,教 师 问 : “ 据 统 计 表 中统 计 根 的数 据 ,你 们 发 现 了什 么? 学 生 除 了 说 出统 计 表 中 ” 的 有 关 信 息 外 ,还 提 出 : “ 、 二 年 级 同 学 丢 的 纸 ‘ 一
维普资讯
的 熏 陶 ,培 养 学 生 热 爱 科 学 、 热 爱 大 自 然 的 思 想 情 感 。 例 如 ,某 教 师 在 教 完 “ 计 ” 单 元 后 ,布 置 学 统 生利 用 课 余 时 间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收 集 并 统 计 学 校 某
容 , 用 生 动 的 、富 有 教 育 意 义 的 、有 说 服 力 的数 据 、 统 计材 料 以及 ~ 些 数 学 史 料 ,对 学 生 进 行 思 想 品 德
46塥 敏 28 止 {0 . 06
学 生 整 体 素 质 的 提 高 ,促 进 学 生 全 面 、持 续 、和 谐
发 展 。 小学 数 学 是 促 进 学 生可 持 续 发 展 的 一 门重 要 “
的 内心 感 触 与 自我 体 验 。 学 生 的 思 想 得 到 净 化 ,情 感 受 到 熏 陶 ,思 想 品 德 素 质 得 到 提 升 。 2让学 生 获得 数 学 学 习 的成 功 体 验 ,培 养 学 生 良 . 好 的 学 习 自信 心

天 各 班 丢 弃 的废 纸 团 个 数 ,根 据 调 查 资 料 , 制成

丰富育人载体提高育人实效

丰富育人载体提高育人实效

丰富育人载体提高育人实效作者:何蕊来源:《中国德育》2018年第15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颁布以来,定州市上至教育局、下到各学校,迅速展开了对《指南》的学习,并将《指南》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具体的德育工作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新举措,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将德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定州市十分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育德作用,进一步提升学校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定州市就充分利用河北省编教材《中华十德与国学》,在全市中小学开设了国学课,并将国学作为期末考试的科目之一。

在市教育局的带领下,各中小校也结合本校的德育特色,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

河北定州中学以课程建设为抓手,致力于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以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校先后开设了“定州古建筑艺术”“定州名人名家”“定州优秀传统文化”等校本课程,还专门聘请民间艺术家为学生开课,通过课程将传统的民间艺术引入校园。

学校组织专家、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校本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校本教材体现出图文并茂、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特点。

定州中学充分利用本地宝贵的文化资源,通过文化艺术类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使学生不但加深了对传统艺术的了解,而且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以及对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的热爱。

定州市兴华西路中学十分注重在学科课程中挖掘、渗透德育资源,将国学教育与学校的语文课程相结合。

校长王士欣带领学校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读本》,并将国学经典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效补充。

学校每周开设一节国学课,由语文老师承担教学任务。

上述两所学校都在语文课中融入了国学经典元素,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层面理解和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更能够通过教育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

建设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南》提出的要求,也是定州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综合实施校本课程

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综合实施校本课程

62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统筹各学科,特别是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

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落实文件精神,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以下简称“宝中初中部”)依托广东省校本教研基地项目及深圳市课题“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学科育人路径实践探索”,围绕如何发挥学科的独特育人功能和价值展开研究,结合学校38年办学特色,提出了基于学科育人的校本课程综合化实施方案。

从工具指向到价值实现:校本课程的理性回归得益于国家课程自主权的部分下放,宝安中学(当年是初高中一贯制学校)于2002年自主开发了“应急避险”校本课程(最初名称是“学会生存”),以此培养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减灾避险知识与技能,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件或特殊状况的能力。

“应急避险”课程弥补了当年国家课程中关于生存教育的空白。

学校自编教材《应急避险》于2007年获得“广东省第六届普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广东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年获得“深圳市首届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2012年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奖”,2014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首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但由于教材编写、课程设计、授课等均由非安全教育专业的本校教师开发和执行,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难以保障,使得“应急避险”这一课程在学校逐渐被边缘化,甚至一度停止开设。

要真正发挥校本课程独特的价值意义,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校本课程必须从工具指向向价值实现转变。

从根本上讲,课程价值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服务学生是课程建设的初衷和目标,其他价值意义都是校本课程的衍生价值。

只有确保课程价值的实现,才能有其他价值意义的发挥,因此,学校要明确,校本课程需要服务学生的知识扩展目标、技能提升目标、个性发展目标,即要确保学生发展的价值主导。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价值和路径研究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价值和路径研究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价值和路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是指通过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工作。

在当今社会,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做好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

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和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让学生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进行关于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价值和路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针对性地探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定义、重要性、体现方式和实践案例,有助于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的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策略,更好地指导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在当下社会环境中的重要性和价值,分析其对学生个体成长和学习环境的影响,明确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定位和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定义、重要性、价值体现、路径探索和实践案例,旨在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提供指导和启示,为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可持续性发展路径,以及其对学生个体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效果,为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和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支持和保障。

通过此研究,旨在推动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向更加全面、深入和有效的方向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使命和社会责任。

1.3 研究意义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可以促进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包容性思维,培养他们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手段。

化育心灵,凸显育人价值——再谈上好小学品德课的重要性

化育心灵,凸显育人价值——再谈上好小学品德课的重要性
学 会做 事 ” 。 课 程定 位 就在 于公 民教 育上 . 给 予 学 生 四 种 教
他是谁?知道 吗?
他又是谁 ? 他是你们 中问的哪个人 ?
这个人你认 识吗? 看着这 些咿呀学 语 的小 宝宝 , 再 看看 现在 的你们 , 你们
能找 出当年的影子 吗?
育— — 生 活 教 育 , 教给学生生活 、 生 存 常识 . 解 决 安 全 问
活动 三 : 露一手 ( 孩 子 们 拿 着 自己 的 相 片 上 台 展 示 ) 你 看 我 的字 越 写 越 漂 亮 了 ; 我 的歌 越唱 越好 听了 ; 我 会
程里 , 珍爱生命 是最重要 的主题 。一 定要让学 生感受到生命
的快乐 , 学会感恩 , 懂得感 恩 。
案例 : 我们 长大 了( 二年 级下册 ) 第一课 时

品德 课程 特 点 : 德 育为 先 , 育 人 为本 , 能力 为重 , 知
识 为 基 础
存 品德 与生活 、 品德 与社 会课 程 巾 , 情感 、 态度 、 价值 观
的培养 是放 在 首位 的 , 能 力培 养其 次 , 知识 的掌 握 再次 , 这 是 由这 门课 程 的性 质 决 定 的 。品 德 与 生 活 、 品 德 与 社 会 不 是 纯 理性 的 , 它 是 培 养 学 生 的情 感 、 态 度 的课 程 . 在 这 两 门 课
起 来重 要 , 做起 来 次要 。 忙 起 来不 要 的尴 尬境 地 , 课 程 被 严 重 边缘 化 。 有 一句 话说 得好 : 德 才兼 备是 上 品 , 有德 无 才是 次 品 ,
课前 , 播放 歌曲《 我 们长大 了》 , 营造欢快 的气氛 。
上课了, 老师说 , 地球 转 , 太 阳跑 , 小 苗呼 啦 啦长得 高 。 地球 转 , 太阳跑 , 我 们 一 天 天 长 大 了 。孩 子 们 , 从 哪 里 看 出我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

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的内在关系——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观点快递:学校的育人职能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汲取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立足新的实践,对如何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自觉强化课程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书育人,授业传道,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把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各自特点的深刻把握之上,及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的制度和机制;课程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与此相应,学校的育人职能,在任何时候,都无法在脱离课程教学的状态下获得完美实现;思想史上的智慧资源基于对课程教学、学校教育、人的德行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刻把握,古往今来,众多的教育思想家对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课程教学担当育人职能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实现等,阐述殊多;在中国,古老的六艺之教,本质上亦即德行之教;在西方,柏拉图等古代先哲同样开启了关注课程教学与人的德行发展内在关系的思想传统;近代科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赫尔巴特则更加鲜明地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主张,宣称道德是教育的唯一目的;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哲学家杜威也明确指出:道德的目的应当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并在一起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不论是什么问题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形式品德”这句尽人皆知的话,就成了伪善的托词;思想史上这些丰富的论述,尽管各有瑕疵,但其中于课程教学于知识传授中谋取人的德行发展的思想,则逐渐凝淀为教育学中不易的基则,也为我们当下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反复的智慧资源;建国以来的实践形态建国以来,我们逐步确立并不断完善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形态;加强课程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在这一进程中逐步形成了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中共中央和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就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问题正式颁布了进40份专门文件,一些关于高等教育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教育文件中,也大都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建设作出过明确论述;在关注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的同时,不少的文献还从更开阔的视野思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加强各门课程都有育人之责,所有教师都应该教书育人;1987年5月29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觉得,明确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指出:“要按照各个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解决好为谁服务是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课程,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联系我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环节中去;自然学科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讲述本专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当前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把进行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教学同阐明本专业的理论、方法科学得结合起来,把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统一起来;”1994年8月3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1995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建设的同时,也特别指出:“要发挥个课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结合教学相关内容和各个环节,有机地对学生实施德育;”在这些文献指导下生动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我们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去年10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继承传统,总结经验,同时立足于新的实践,再次明确了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概括了各门课程在实现育人功能中的不同定位;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意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荣辱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这些论述,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课程育人要求落实意见关于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应该自觉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意识,强化课程教学的教育性,牢固确立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的观念,消除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书而不育人、授业而不传道的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应正确处理学术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等关系,坚持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统一,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不断加强针对性、说服性和实效性;落实意见关于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还有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在强调专业课程真正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过程中,不能落如教条主义、生搬硬套的怪圈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历中,曾经由于对专业课教学要发挥育人功能的片面、机械理解,出现过物理教员讲“坏思想象磁场,是去不掉的”、地理教员讲“山川河流都是有阶级性的”、数学教员讲“数学题可以分成进步分子,中间分子;最难的题目就是顽固堡垒”等庸俗的、错误的联系方式,既影响了专业课程教学的效果,也损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声誉,应引以为戒;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上;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是在以真理的力量征服人的过程中、基础上对人的价值引导,离开真理的力量,专业课程育人的功能的发挥就失去了可依托的载体,这是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特点所在;日本着名教育学者小原国芳曾将不了接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问题”的“修身教学”斥之为“一种虚伪的教学”日小原国芳着小原国芳教育论着选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07页,原因就在于不了解善、恶、道德本质等根本问题的修身教学在脱离了真理性的同时无法实现教学的价值性;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还应该牢牢建立在对专业课程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存在同意的模式和方法,要因课程而异,结合专业课程自身的特点予以决心设计;曾任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L·Boyer曾经“内涵的主修丰富的主修专业”theenriched-mayor的设想;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美欧内斯特·L·博耶着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博耶此论,对我们深入探索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和艺术,应当也是有所启迪的;落实要求关于发挥各门课程育人功能的要求,更要即使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认真践行育人职责的制度和机智;其中,尤其应该注重建立健全有利于监视思想政治素质建设的制度和机制;此外,;还应该重视建立健全有利于各门课程和所有老师践履育人职责的考评制度,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形式多样的思想熏陶、言行一致的教态教风、切实可感的教学效果等作为教材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方面,融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的全过程,从而将教书育人确立在科学、可靠的制度安排之上;。

实践中长出来的学校课程——以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为例

实践中长出来的学校课程——以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为例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是经过设计的教育。

江苏省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以下简称“花园二小”)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坚守“实”之校训,坚持国定课程的高质量实施、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德育活动的课程化实践,丰富学校的课程形态,建构学校的课程体系,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一、从“成事”到“育人”,整体架构学校课程育人目标(一)实践中反思:课程目标设置的急功近利我们起初做课程,依样画葫芦,为做而做,为了所谓的特色,绕开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只关注单一课程的单一目标。

但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共同育人目标之下的学校课程,三者之间是整合关系。

所以,要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课程体系,满足本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目标。

但是,对“学校课程”理解得不清晰,导致我们的课程目标模糊、片面,缺乏系统性。

回到教育本源思考,我们理想中的学校课程应该是什么样?当下的课程实施过程究竟缺少了什么?教育为了谁?教育为了什么?傅建明教授认为,学校课程建设背后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发展为最高目标。

朱永新先生说:“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让人成为人,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把每个人的个性、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成全每一个人,课程就是我们教育的生命所系、活力所在。

”而这正是当下学校课程建设中最缺乏的。

学校课程实施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实践体验,进一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梳理中明晰:学校课程育人目标的追求花园二小提出了表达自己的句子——“花儿朵朵向阳开,朵朵花开香满园”。

我们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像一朵朵向阳花,团结坚强、蓬勃向上、健康成长;每一位教师也能像一朵朵向阳花,主动发展、充满自信、享受职业的尊严和幸福。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让亮点课程发展态势带实践中长出来的学校课程——以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为例孙丽燕学生发展,是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出发点。

从“成事”到“育人”,整体架构学校课程育人目标;从散点到整体,系统重构课程内容体系;从学科本位到整合融通,序列实践学校课程实施策略。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作用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作用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作用摘要:数学是贯穿教育整个阶段的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其中小学阶段更是作为数学的入门时期,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平台,也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数学课堂也是发挥育人作用的重要时刻,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挖掘数学知识背后潜藏的道德教育因素,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品行,践行新课标理念,培养社会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育人作用。

引言:新课程标准是在社会和教育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型教育理念,它肯定了数学的工具性,也肯定了其文化性和育人性。

数学训练所形成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和独立思维已广泛应用至其他自然学科及社会学科,因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设法挖掘其潜在的育人特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习得数学知识是最基础的要求,除此之外,数学教学还应当激发学生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并非只有利于数学学习,在学生步入社会后,理性思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体现公民素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因此,小学数学学科应当依据新课程标准,跳出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德育思想贯穿于数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的育人作用。

一、小学数学育人价值的界定小学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基础知识,认识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和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增进有效应用数学的能力,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思维,形成理性、逻辑、条理化思维模式,让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在合理的思维方式的驱动下,才能养成发散性、创新型思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举一反三,这是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所在。

二、小学数学育人价值的实现方法1.融合生活教育数学追根到底来源于生活,其最终目的是为生活服务,因此,生活实例是学习数学的现实教材,也是育人之本。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追求最大育人价值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追求最大育人价值

摘要:烟台牟平文化一中规划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艺术素养、表达能力、良好习惯、生命安全五大系列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追求育人的综合性、全面性,实现了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最大育人价值“立德树人”是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此山东省教育厅提出“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架构,强力推进这项工作。

烟台市牟平区文化一中,设计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艺术素养、表达能力、良好习惯、生命安全五大系列校本课程,并提出“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追求最大育人价值”的原则,加速了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建设。

一、提升身体素质+超越自我意识文化一中在严格执行音体美课程无例外和实施体育活动课时发现,教师以身体素质为核心训练,学生找不到兴趣点。

同时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养成锻炼的习惯。

为此,文化一中进行了一系列工作。

1.整体筹划。

学校要求初一初二学生把要学的体育项目都涉猎到,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初三时自选项目实施专项训练。

2.项目细化。

文化一中设计了五项活动,有发展学生耐力、提高心肺功能的长跑;有发展学生力量的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有发展学生速度的蛙跳、单腿跳等;有发展学生柔韧性的踢腿、压腿等;有发展学生灵敏性的8字跑和往返跑等。

3.定量要求。

每项训练必须达到一定数量,长跑要达到2000米以上;引体向上要达到50个,俯卧撑60个;蛙跳、单腿跳等要进行10组;踢腿、压腿要达到5分钟;8字跑和往返跑要进行6组。

为了保证锻炼的效果,文化一中提出“运动必须出汗”的口号,让孩子在运动中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品质。

二、培养艺术素养+欣赏美的能力文化一中“点面结合”,实施了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校本课程。

“点”指各类艺术活动,有“阳光下成长”等各类文艺汇演、元旦师生家庭联欢会,器乐社团、合唱社团声训练,美术社团的摄影、书法、绘画等专项训练。

“面”是指初一的国标舞,初二的爵士舞、初三的健身操,要求学生全部参加。

“寒暑假”进课程,发挥育人效用

“寒暑假”进课程,发挥育人效用

实践者说.德育58EDUCATOR “寒暑假”进课程,发挥育人效用文 | 杨贻贤每到寒暑假,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就基本切断,假期成为学校教育的一段空白。

为此,我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寒暑假生活进行重新建构,开发并实施“你好,寒暑假”德育课程,取得了较好成效。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你好,寒暑假”德育课程主要围绕“核心素养引领”“挖掘寒暑假育人价值”“家校社三结合”进行架构。

我们对应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紧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有计划、有侧重地在小学六个年级中开设寒暑假德育课程。

低年级主题为自主发展。

一年级侧重健康生活,二年级侧重学会学习。

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生活自理能力是其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

因此,我们以寒暑假中的一天为基线,选择“我起床了”“我会叠被子”“不吃早餐危害大”等生活情景编排课程。

小学二年级是学习能力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安排“制定假期计划”“重庆图书馆的一天”“跟着书本去旅游”等课程让学生学会学习。

中年级主题为文化基础。

三年级侧重人文底蕴,四年级侧重科学精神。

我们针对春节这个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设计了“春节的由来”“过节的红包”“元宵猜灯谜”等课程,让三年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此外还设计了“川美有多美”“古镇磁器口”等课程,带着学生访问重庆地标,感受身边的美与文化。

对四年级学生,侧重激发其探索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我们开设了“走进重庆自然博物馆”“走进重庆科技馆”“有趣的小实验”等课程,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激发科学兴趣。

高年级主题为社会参与。

五年级侧重实践创新,六年级侧重责任担当。

我们让五年级学生通过“重庆的‘坡坡坎坎’”“重庆古城门”等课程探索重庆的“前世今生”;通过“重庆—桥都”“地铁和轻轨”“朝天门与洪崖洞”等课程,让学生从各个侧面认识所生活的城市,在学生心里埋下实践创新的种子。

以课程育人价值为导向,培育核心素养

以课程育人价值为导向,培育核心素养

EDUCATOR以课程育人价值为导向,培育核心素养陈晓端 /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培育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课程改革的落脚点要通过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具体体现出来。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通过与陕西师范大学的深度合作,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构建了“蒲公英”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特色已经逐渐显现: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学校教育的永恒追求以及学校内多元主体的共同成长的合理定位,搭建了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逻辑的“蒲公英”课程体系。

一是在课程搭建上,统筹了国家层面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等宏观要求和指向,以及学校的文化、校情、师资,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将两方面内容进行融合,将国家教育方针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本化处理,将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具化为学校课程的育人目标。

二是在课程体系的完善上,形成了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

在课程框架中,各课程要素从育人目标出发,紧密衔接,逻辑开展。

在课程体系中处理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综合与建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几个方面的横向与纵向的衔接关系。

减负增效是“蒲公英”课程的主要出发点,国家课程校本化是“蒲公英”课程达到育人目标的主要手段和形式。

三是在落实课程育人价值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首先构建了涵盖教师、家长和学生为主体的多元课程,强调课程内每一个生命个体的成长。

学习支持中心作为课程的内循环系统在“为学生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在学科育人价值中,三种课程类型对国家课程校本化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分别对应知识、技能和素养三个方面的培养,分层递进、逐层深入,最后达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的目的。

增强了国家课程在学校的适应性,丰富了学科内容和与学生发展的关联性。

四是在课程实施方式上进行了系统变革。

在课程实施方式上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作为理论指导,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生成和建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发展性,强调学习的挑战性、迁移性和体验性。

小学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小学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施策略与路径

小学科学学科育人价值的实施策略与路径摘要:小学是学生形成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在小学时期对学生进行人格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一道重视小学教育在“育人”上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笔者希望能够发掘本学科在育人上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育人价值;小学教学;应对措施。

前言:小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笔者近期研究的重点,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成果,能够阐明小学科学在小学生的全面培养中所具有的价值,并且指出教材与育人、教学实践与育人的关系,在这一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根据实际提出合理的育人实施方案[1]。

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对比,发现科学探究的核心意义所在,帮助小学教师找出科学学科育人的价值;通过对教材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找到进行育人的科学方法,科学地培养小学生的各项素质;通过对教材深层次内容的挖掘,建立日常生活化的亲身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勇于进行科学课程的创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学科学教育领域有不少优秀课程,其中就有特级教师沈亚萍所主持的优秀课程“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这门课程就表现出对于科学课程的创新,被众多的小学教师所熟知和效法。

她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一样的,引领了科学课程新的教学方式。

其实很多老师不知道的是这位优秀的特级教师在之前也对这节课进行过教学,采用的方式颇为传统。

后来的优秀课程探索性地采取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这是极具有创新意义和魄力的。

她进行的这门课程的教学较以前的改变点有:一,让学生真正成为了科学教学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去,重视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自我思考,这也充分的体现了小学科学课新课标的要求。

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目标,力图让学生在掌握这一知识的同时能够发散思维,学习到更多触类旁通的科学知识。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学生学好数学对其终身都是有益的。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更加注重通过数学教书育人。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多运用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事物进行教学,这样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

数学的学习,知识的学习很重要,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作用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探索能力;德育;智育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对学生的数学授课不仅仅是对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能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长。

让学生学习数学,就需要让学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数学,往往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可以更深入的学习数学。

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应该能够学以致用,这是数学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在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学生的探索能力是获取数学知识的不竭动力。

数学的学习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数学品质也是教师培养学生的重要方面。

数学的教育,可以良好的开发学生的智力,这就对学生进行了智育。

一、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生活中有数学吗?很多的小学生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很多的数学现象和数学知识,只是小学生的观察力和知识不够,所以没有发现而已。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知识,以开展对学生的数学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易于接受数学知识,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

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这也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很多的人不知道数学存在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的层面找到了数学,就可以使学生明白数学的意义所在。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分数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对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

分数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崭新的知识,如何让学生良好的学习分数呢,教师要从生活入手。

在生活中小学生都有过吃西瓜的经历,在切西瓜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分数过程。

一个西瓜切成两半,每一块都是整个西瓜的二分之一,还可以对西瓜再切分,二分之一的西瓜再切4块,那么每一小块的西瓜就占整个西瓜的八分之一。

育人工作计划教师

育人工作计划教师

育人工作计划教师一、问题引入作为一名教师,育人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人格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我会制定一个全面的育人工作计划,以便更好地完成这项重要任务。

二、育人工作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2.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4. 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三、育人工作具体措施1. 通过课堂教学,注重品德教育1.1.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树立正面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1.2. 在教学中,注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1.3.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2.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2.1. 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和义务劳动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2. 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深入了解社会,增加他们的社会认知2.3.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懂得关注社会问题3. 增设育人工作专题课程3.1. 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情绪管理能力3.2. 增设公民意识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3. 增设青年礼仪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交礼仪四、育人工作时间安排1. 每周安排一节品德教育课程2. 每月组织一次社会实践活动3. 每学期安排一次育人工作专题课程五、育人工作效果评估1. 针对学生的品德发展情况,进行定期跟踪评估2. 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3. 对育人工作专题课程的效果进行评估六、育人工作改进方案1.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育人工作方案,进行改进2. 不断完善育人工作的制度和规范,提高育人工作的有效性七、育人工作师资队伍建设1. 师资队伍要不断增加对育人工作的认识,提高对育人工作的重视程度2. 为师资队伍提供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育人工作的专业水平3. 师资队伍要加强合作,共同商讨育人工作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八、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育人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其重要性不亚于教学工作。

以课程育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价值意蕴、困境解析与实践路径

以课程育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价值意蕴、困境解析与实践路径

以课程育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价值意蕴、困境解析与实践路径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伴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高校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转变。

传统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此,高校需要充分挖掘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本报告旨在分析课程育人改革的价值意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并提出可行的实践路径。

二、现状分析1.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的转变以前,高等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现在,高等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人才。

2. 课程育人引发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了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正在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存在的问题虽然课程育人推进了“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高校对课程育人的意义和实践路径认识不深。

现有的教师培训体系还无法满足课程育人的需要。

课程育人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效果难以衡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三、存在问题分析1. 对于课程育人意义和实践路径的认识不深一些高校对于课程育人的意义和作用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他们认为课程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课程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

对于如何具体开展课程育人工作,高校也尚缺乏清晰的方向和路径。

2. 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教师是课程育人的关键,他们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育人理念直接关系到课程育人的效果。

然而,目前的教师培训体系往往只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对于育人理念和方法的培养不够。

这导致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育人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3. 课程育人效果难以衡量课程育人的效果往往难以量化和衡量。

传统的评价体系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重申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课程作为育人的载体,承载着推动教育理念创新、实现教育模式变革、适应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重要使命。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转变育人方式,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课程要依据课程标准,实施教学与科研并举,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构建选择性课程体系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围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

学校落实办学理念和
育人目标,需要强调课程的整体性,统筹规划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内容和结构,注重学段之间的衔接,关注学科之间的关联,充分整合学科课程和跨学段课程、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可选择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这就给教师明确了新的课题,即课堂教学改进必须持续跟进。

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更多地对国家课程进行深度开发,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需要教师深度理解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

整体把握学科课程内容,选择具有挑战性的主题,创设学生体验的过程,把握学科本质和思想方法,发展高级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关注学科知识过渡到关注核心素养的形成,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强教之源。

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

教师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人物,面对新课程,实现新跨越,需要转变观念、明确目标、补齐短板。

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学科专业方面的相关研究,同时还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对课堂教学、学校课程、学校改革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共同创设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让师生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实现共同的成长。

发挥学校课程的
育人
价值
①赵英洁,天津市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化学特级教师。




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