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濒危动物 世界最后1只雄北白犀

合集下载

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

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

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
北部白犀牛: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了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达到35只。

白鳍豚:别名白暨、白鳍豚。

属于喙豚科。

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 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

白暨豚吻突狭长。

长约300毫米。

额部圆而隆起。

背鳍三角形。

位于身体的3/5处。

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

尾鳍水平向向缘。

凹入呈新月形。

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少。

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兽类。

亟待加强保护。

产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

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

有活化石的美称。

由于数量奇少。

被列为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世界上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

世界上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

世界上有哪些动物濒临灭绝由于人们的乱捕乱杀,世界上很多野生动物已经濒临灭绝。

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很多种。

下面是店铺为你带来的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一起来看一看吧。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刚果瓜兰巴(Garamba)国家公园拥有世界仅存的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将可能在地球上彻底消失.瓜兰巴国家公园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边境上,由于当初建园的初衷就是准备把该公园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之一,因此建造者们不遗余力,圈起大面积的草地与树林.瓜兰巴国家公园拥有许多世界稀有动物,例如丛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当然,最珍贵的动物还要算那些数目不足25只的北部白犀牛了.北部白犀牛与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他们曾在乌干达大量繁殖,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疏于保护而渐渐消失.在瓜兰巴国家公园中,它们的数目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达到35只,在2003年4月为30只,其后有6只被杀,4只新出生,上个月,又有2只被猎杀,同时还有近千头大象被杀.尽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热火朝天,在也门就有专门的犀牛角市场,在那里以犀牛角制成手柄的匕首是众多买家和卖家关注的焦点,是身份的象征.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2、白鳍豚:别名白暨、白鳍豚,属于喙豚科,学名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属于鲸目(Cetacea),白暨豚科.识别特点为:吻突狭长,长约300毫米.额部圆而隆起.背鳍三角形,位于身体的3/5处,有低皮肤脊与尾鳍相连.头顶的偏左侧有一个能启闭自如的呼吸孔.尾鳍水平向,向缘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发现的最大雌性个体长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个体长216厘米,重125千克.白暨豚种群数量很小,为我国特的珍稀水生兽类,亟待加强保护.产于长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苏段的干流之中.喜欢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节,集群行为就更明显.每群一般2~6头.其活动范围广,但对水文条件要求较高,经常在一个固定区域停留一段时间,待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后,又迁入另一地域.以鱼类为食.白暨豚两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时体长80厘米左右.它们大约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有“活化石”的美称.由于数量奇少,被列为中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另外,1980年曾捕获一头雄性白鳍豚,饲养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个体与其配对繁殖,但所饲养的一头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愿,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去世前,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年龄约25岁.白暨豚的保护成为我国当前濒危野生动物抢救的大问题.我国尽管对大熊猫的克隆研究已经起步,但对于同被列入中国三大濒危动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猫”美誉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诸多技术性困难.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3、苏门答腊虎:生活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的苏门答腊虎,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虎种之一.它们世代居住在岛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纪初,苏门答腊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兴旺.然而,在人类的肆意捕杀下,苏门答腊虎的数量急剧减少.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自1998年到2002年间,每年至少有50只苏门答腊虎死于偷猎者的枪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统计显示,当时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苏门答腊虎仅有400到500只.世界动物基金会的官员表示,印尼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偷猎行为,是由于其国内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场上,苏门答腊虎的虎皮就是许多不法商人谋取高额利润的摇钱树,一张完整的虎皮可以卖到两千美元.而雨林栖息地的消失,也同样威胁着苏门答腊虎的生存.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按照目前的状况,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保护区将在2005年全部消失.尽管如此,世界几家最大的造纸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顷的速度吞噬着苏门答腊岛上的雨林.一边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猎,另一边则是日益缩小的生活空间,面对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怎能让人们不为苏门答腊虎的命运而担心?于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这两种已经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灭绝的亚洲虎.苏门答腊虎的命运已经引起了动物保护组织的高度关注.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大会上,专家们纷纷呼吁要加大对苏门答腊虎的保护力度,打击非法捕猎,保护正在走向灭绝边缘的苏门答腊虎.毕竟苏门答腊虎不仅是印尼的财富,也是全世界的财富.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4.僧海豹:世界上曾有许多种海豹,它们是鳍足目海兽中最大的一个家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渐萎缩,现在只剩下19种了.就在20世纪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区的诸多岛屿上还生活着一种僧海豹.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体长在2.6~2.8米,平均体重可达400千克.它身上没有普通海豹那样的斑点,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线颜色很深,吻部短宽,额部高而圆突.僧海豹与其他海豹一样,没有外耳,可有很好的听觉能力.它还有一对敏锐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里的东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体.僧海豹的体型比海狮海象更适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后肢不能曲向前方,这在水中运动十分重要.还有它的身体外表平滑,几乎成了流线型,非常适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潜水.敏锐的视觉和听觉再加上水中的灵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种鱼类.而一旦到了陆地上,它的动作就显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于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撑作用,只好缓慢的匍匐爬行.陆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们日后灭绝的原因之一.在哺乳期间,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发现危险,会立即将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后自己潜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会不顾自己安危,抢夺小海豹.如果是人抢走小海豹,大海豹就会怒气冲天地向人发动攻击.可是,最终它们也没能逃脱人类的手掌.引几段话:海豹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一生都在热带海域中生活的海豹.历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于人类的狂捕滥杀,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难觅其踪,而仅仅在夏威夷群岛北部生存着一个不大的群体.与一般的喜欢生活在冷水当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欢热带温暖的海水.在碧波荡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个碧玉般的小岛,叫尼豪岛,是一个牧场岛,僧海豹主要是在这个岛的沙滩上繁衍生息.这个岛是属于私人的,为了保护岛上的环境,岛的主人一般不允许科研人员上岛考察,所以没有人知道岛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5、奥里诺科鳄鱼:世界上有4种因滥捕杀和受到环境污染威胁的鳄鱼,其中一种是生活在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鳄鱼.它是美洲最大的鳄鱼,也是委内瑞拉动物中的珍品.多年来委内瑞拉有关单位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处于濒危的奥里诺科鳄鱼,并取得了成效.1990年由环境部和私人机构发出倡议,制定了保护奥里诺科鳄鱼的计划,通过人工保护和养殖,增加这一珍贵动物的数量.因为在自然环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这种鳄鱼只生存在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原来估计只有250条.经过10年的保护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条奥里诺科鳄鱼,其中1400条在阿普雷州.估计一岁以上的鳄鱼现在有3000条,也可能5000条.为了保护鳄鱼,有关部门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图格萨州建立了三个鳄鱼养殖场,让成年鳄鱼在那里繁殖,然后人工喂养一年,鳄鱼长到80厘米后,在雨季开始时放回河里.为了跟踪观察,技术人员在鳄鱼腿上系一个环,在鳞片上作标记.保护鳄鱼的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私人企业的大力支持.喂养一条成年鳄鱼每月需要15万玻利瓦尔,它吃马肉、鱼等成本高的食物,养殖场还在食料中加入维他命,以增强鳄鱼的体质.养殖场90%的预算用于购买鳄鱼的食品.环境部正在寻求国际援助,以便增加资金更好地保护奥里诺科鳄鱼.在距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752千米的阿普雷州生物保护区,一名生物学家拿着几只刚出生一天的奥里诺科鳄鱼.作为保护奥里诺科鳄鱼计划的一部分,130多只在笼中出生的一至两岁的鳄鱼被放归大自然. 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6、小嘴狐猴(Mouse lemur):世界最小的猴类.非洲东南部印度洋中马达加斯加岛,有“狐猴岛”之称.岛上有20多种狐猴,主要有大狐猴、小狐猴、鼠狐猴、灰狐猴、丝狐猴、绒狐猴和环尾猴等.狐猴的拉丁名意思是“鬼”.它们在热带森林里神出鬼没地活动,喜欢吵闹.不同种之间,外形、大小和习性有着很大的区别.大狐猴是现有狐猴中的“巨人”,身长约1.2米,身躯壮硕,头顶和背腰为白色,其余都为黑色,黑白相间.小狐猴只有20厘米,胖乎乎的,两只眼睛大大的,尾巴比身躯稍短,在酷暑干燥的季节,有夏眠的习性,此时依靠尾巴里所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鼠狐猴身躯与老鼠差不多,外貌像鼠,有长而突出的吻部和湿润的鼻瑞,好似狗鼻子.灰狐猴体形和身长同犭蒙猴相似,圆脸孔,嘴前端尖而突出,下颌的前齿特别大,栖居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森林中,只有在清晨和黄昏时分,才能见到雌雄成对地在树上活动,平时很难看到它们共同生活.狐猴比猫大些,浑身披着纯白色的丝状软毛,一条长尾巴美丽灵活.原狐猴有蓬松的尾巴,头上像围着白围巾,活动灵敏.另外,加勒比海托里科海岸附近的卡约圣提阿高岛和我国云南抚仙湖孤山岛以及海南陵水县的南湾猕猴岛,都是著名的猕猴岛,其中尤以海南省濒临南海的陵水县南湾猕猴岛出名.猕猴又叫“小猢狲”“恒河猴”,毛呈灰褐色,胸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为深灰色,脸部和耳朵裸露,臀部有红色的臀胝.从海南省陵水县的新村港乘上游艇,只需10多分钟,便可到南湾半岛的猕猴岛.猕猴岛本叫南湾猴子岛,南湾半岛三面临海,只有一面同陆地相连,12座大小不等的山峦绵延起伏,隔海相望,仿佛是一个孤岛,因这里栖息了许多猕猴群,所以人们都叫它“猕猴岛”.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猕猴乐园,岛的面积为9平方公里,山体长15公里,中间有一座小山峰,两侧由各50米宽的河滩把山体分成东西两段,可见层层山峦,条条沟壑.来到旅游区,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猕猴,有的在山顶上,有的在山沟里,有独占一个山头的,也有两三群分居在一个山头.每群猴子都有“大王”和“二王”.山峦上有观猴亭,游人在此可以观看猕猴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一种与在一般公园里明显不同的野趣.猕猴有的在井边喝水,让人想起“猴子捞月”;有的在两树间飞奔蹦跳或在地上翻筋斗,使人仿佛在观赏“孙大圣”在“花果山”的精彩表演……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7、兰.坎皮海龟(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围内12种最濒危动物中唯一数目成增长趋势的动物.需经历11-35年成长期.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动物8、奥瑞纳克鳄鱼(OrinocoCrocodile,学名为Crocodylusintermedius)仅有250-700只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内瑞拉境内.。

世界上最稀有动物,目前仅剩一只,40名特种兵日夜守护

世界上最稀有动物,目前仅剩一只,40名特种兵日夜守护

世界上最稀有动物,目前仅剩一只,40名特种兵日夜守护
白犀牛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食草犀牛,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犀牛,被人们称为犀牛之王。

这些白犀牛拖着巨大的身躯在热带和亚热带草原里笨拙的生存着,可是由于人类对犀牛角的需求令犀牛被滥杀,导致数量急剧减少。

截止目前,世界上只有一头雄性和两只雌性的北方白犀牛,生活在肯尼亚自然保护区,由40名荷枪实弹的护林员日夜看
护着它们。

这只世界上唯一的雄性北方白犀牛已经44岁高龄,为了拯救濒临绝种的北方白犀牛,欧洲几个国家的科学家正合作展开人工受孕计划。

他们分别在雄性及雌性北方白犀牛的体内取出精子及卵子,以体外受精的方式形成胚胎,再以它们的“近亲”南方白犀牛作为代母孕育下一代。

若这计划失败,科学家将转向利用北方白犀牛的精子及南方白犀牛的卵子,孕育“混种白犀牛”。

虽然北方及南方白犀牛
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不能肯定混种的白犀牛能够孕育下一代。

和人类说再见的北白犀

和人类说再见的北白犀

和人类说再见的北白犀2018年3月19日,全球仅存的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离世。

至此,全球北白犀仅剩两头雌性存世,没有了雄性北白犀,她们也只能在这个热闹又寂寞的星球上,默默地过完一生。

犀牛是一个大家族,包括不少种类,总的分成亚洲犀和非洲犀。

亚洲犀有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三种,非洲犀有黑犀和白犀两种。

北白犀又名北非白犀牛,是白犀牛的一个亚种。

所有的犀牛中,白犀是较为罕见的珍稀品种。

白犀原产自南非、中非和苏丹。

虽然叫白犀,但白犀的皮肤并不是白色的,而是浅灰色。

白犀的头上有两只角,一前一后长在鼻子的中央线上,前面的那只角特别长,最长可达1.58米,是所有犀牛种类中角最长的,后面的那只角一般不超过0.5米。

犀牛角是由皮肤下面的筋肉瘤长成,里面有很多角质纤维,因此坚韧异常。

白犀身高2米,体长4米左右,体重可达2吨,周身披着厚甲似的皮肤,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河马的“大个子”。

它们力大无穷,跑起来飞快,战斗力也非常强,别的动物要是被它用角撞到,准会摔得远远的。

白犀是很温和的动物,很少攻击人类。

有时,它会猛地向人迎面奔来,但是到了与人相距只有5米至8米时,它会突然停止,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然后摇头晃脑地走开。

以往在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人们时常能看到世上仅存的这头北白犀和睦地与大象一起睡在树荫下。

白犀身躯庞大,眼睛却非常小,所以视力特别差,然而,它的听觉、嗅觉十分灵敏。

但是,有时白犀站在上风口,不易发觉敌害,这时,就得靠它背上的“警卫兵”――犀牛鸟来给它报警了。

犀牛鸟平时还能啄食白犀身上的寄生虫,是与白犀朝夕相处的好朋友。

白犀的繁殖能力不强,母白犀怀胎生产需要19个月,而且每胎只生一头小白犀。

刚生下的小白犀,身上没有毛,出生24小时后,它就能跟在母白犀后面行走。

几天以后,小白犀自己就能吃草了。

大约到3岁左右,白犀逐渐发育成熟。

白犀最大的敌人是人类。

在西方,有钱人喜欢用白犀角做酒杯,据说这种犀角杯用来盛酒,遇毒酒有解毒作用,当然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世界上最后一只动物

世界上最后一只动物

由于人类过渡开发自然,动物的栖息地正在逐渐丧失。

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山头削平,河流改道,森林减少,毁灭性的行为导致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它们失去了自己的家园,有的物种甚至濒临灭绝。

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犀牛曾经是个非常兴旺的家族,那么它们是如何衰落呢?今天我们来看一看犀牛的过去,现在它们的境遇如何,未来它们将何去何从?白犀是动物园里面非常常见的犀牛,也是最大的现代犀牛。

但白犀不是白色,而是浅灰到浅棕色。

它的角是最引人注目的,前角最长可达1.5米,大方嘴是它的显著特征。

中国古代也是有犀牛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了。

犀牛现在在全球范围内都变得十分濒危,它为何会沦落如此境地?人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对犀牛的滥杀,另一方面对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

人类为了把犀牛角当作药物或者装饰不断滥杀犀牛,以至犀牛面临濒危的状态。

为了地球的明天,为了动植物的未来,保护它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这本绘本里的犀牛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同时也是最后一头在非洲自然出生又回到非洲的北白犀牛,它有着传奇的一生。

1973年,生于南苏丹。

苏丹和妈妈悠闲的生活在大草原中。

但是由于当地政府无暇对它们进行保护,导致盗猎猖獗,苏丹的妈妈不幸离世。

《苏丹的犀角》1975年。

苏丹在现代史上规模最大的非洲动物转移行动中被捕获,与另外5头北白犀一起被送入了这次运动的组织者之一的捷克动物园。

蓝色的背景墙,代表苏丹孤独而寂寞的内心,暖黄色的灯光照在笼子里面形成条纹,被圈养在动物园的苏丹是不自由的。

2009年,苏丹被转移到了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中,苏丹再一次回到了非洲2018年苏丹死亡,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灭绝了。

最后这一页是粉色的夕阳,是梦的颜色。

绘者表达苏丹想要作为一只真正的在草原上生存的犀牛。

这个物种的灭绝是事实,我们只能对它轻轻说一句,再见。

不要等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

敬畏生命,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

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

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

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该网站日前评出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这些物种随时都有可能从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

这十大濒危动物物种分别是苏门答腊犀牛、西部灰鲸、红狼、西伯利亚虎、黑脚貂、菲律宾鳄、山地大猩猩、恒河鲨、苏门答腊猩猩和加利福尼亚秃鹰。

苏门答腊犀牛(Sumatran Rhinoceros)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犀牛,主要生长于印度和东南亚的雨林地带、雾林地带以及沼泽地区。

目前,苏门答腊犀牛的濒危程度极其严重。

全球仅存6个野生苏门犀群,苏门犀总数估计为300头左右。

造成苏门犀处于极度濒危状况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非法盗猎。

盗猎犀牛可以赚取极高的经济利益。

黑市上,一公斤犀牛角价值约为3万美元。

其二,人类对苏门犀生存环境的疯狂破坏。

此外,苏门犀命中注定要面临绝种,因为动物园中圈养的犀牛很少有成功繁殖的案例。

虽然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47年决定开始禁止捕杀灰鲸,但是遭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疯狂捕杀后的西部灰鲸(Western Gray Whale),其数量一直未能恢复到捕杀前的规模。

目前,全球仅存100多头灰鲸,其中只有23头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雌鲸。

俄罗斯库页岛东部沿岸,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西部灰鲸唯一生存场所。

然而,它们唯一的生存空间现如今也被石油公司占领。

石油公司的勘探和采油行为慢慢将这种体重达30吨的哺乳动物逼入绝境。

高密度的地震勘测、海底钻探、重量级船舶航行和空中运输、石油外泄对于西部灰鲸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与其同宗兄弟灰狼相比,红狼(Red Wolf)慢慢进化得体形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苗条。

从晚更新世冰川期侥幸活下来的红狼,如今却无法逃脱现代人的魔掌。

红狼曾经广泛分布于美国东南部。

然而,由于人类对食肉动物的大肆捕杀,使得红狼的数量急剧减少;同时,随着红狼等食肉动物的数量减少,红狼也很难找到繁衍后代的配偶。

它们不得不与北美大草原的小狼交配,因此纯种红狼的数量越来越少。

对不起!没能救下你!世上最孤独的犀牛

对不起!没能救下你!世上最孤独的犀牛

对不起!没能救下你!世上最孤独的犀牛去年,一条推特传播得很广:一头孤独犀牛的照片,它在木质的围栏中,下巴紧挨着土地休息。

这张照片的说明文字写道:“知道灭绝是什么样子吗?这是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

最后一头。

再也没有了。

”那时谁也没料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昨天BBC报道,45岁的“苏丹”,地球上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它的肌肉和骨骼早就退化,因为腿部感染,苏丹右腿溃烂。

到后来,它已经无法站立。

现在,它终于不再痛苦,而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这个物种距离灭绝又近了一步,却无能为力。

2016年,包括苏丹在内,地球上还剩最后3头北白犀。

为了保护它们不被猎杀,工作人员不得不采取下下策:人工锯掉犀牛角,或是给犀牛角注入毒素和亮粉色颜料。

苏丹头上本可以长到1米多长的两只犀牛角,在3年前被割去,保护区的40名持枪守卫和18名饲养员不分昼夜,轮流守卫着它。

然而这一切已经太晚了。

继2011年西黑犀灭绝后,北白犀即将成为第二个被盗猎毁灭的犀牛亚种。

北白犀的灭绝之路白犀牛是全球最珍稀的濒危动物之一,分为南部白犀牛和北部白犀牛两个亚种。

北白犀野生种群的平均寿命大约有40岁。

已经离去的苏丹在1973年出生,当时它还有1000只同类。

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锐减到“4”。

它们被搬到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中,开始了“最后生存机会”繁殖计划。

2014年,雄性白犀牛Suni死去了。

苏丹从此成了孤独的、全世界最后一只有繁殖能力的雄性北白犀,成了延续这个种族的最后希望。

然而犀牛交配需要公犀牛爬背,年迈的苏丹,已经没法完成这个动作。

研究者保存了它的精子和组织样本,但过去几年进行的人工繁殖实验也没有收获成效,未来也不一定有所改观。

更不幸的是,仅剩的两头雌犀都是苏丹的直系后代——女儿和外孙女,如果靠严重的近亲繁殖,这个种族终究无法自然延续。

谁导致了悲剧濒临灭绝的背后,是日益猖獗的犀牛盗猎活动。

成年犀牛在野外,是仅次于象的陆地第二大生物,少有天敌。

北方白犀牛“绝种”了下一个是谁

北方白犀牛“绝种”了下一个是谁

北方白犀牛“绝种”了下一个是谁作者:来源:《海外星云》2018年第07期苏丹走了。

2018年3月19日,兽医在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为它实施安乐死。

2014年秋冬时节,跟它做伴的兄弟死了。

那以后,苏丹一直是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孤单地活着。

严格说来,苏丹之死标志着这个亚物种距离灭绝仅一步之遥。

它的女儿和孙女还活着,但没有生育能力;家族里所有的公牛都已死绝。

野生物种保护机构把这种情况叫做"功能性绝种"。

苏丹生前所属的北方白犀牛亚种群是延续香火的唯一希望,现在只能依靠IVF人工受精;而且只能从另一个相近物种,南方百犀牛群里找代孕母亲。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观察,北方白犀牛绝种之后,下一个很可能是小头鼠海豚和小独角犀牛(爪哇犀牛,Javan rhino)。

它们都属于“极危”物种。

苏丹是在肯尼亚的保护区里被兽医实施安乐死的。

它生前举世闻名,因为它独一无二,种群的独根。

2009年前它一度移居捷克,在德武尔克拉洛维野生动物园做客。

之后回归非洲故乡,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定居。

犀牛的45岁,相当于人类的90岁。

苏丹近些年体弱多病,健康状况逐日恶化,肌肉和骨骼退化,皮肤大面积受伤。

虽然看护团队尽力护理,疗伤,治病,仍旧回天乏术。

它生前的最后24小时已经无法站立。

北方白犀牛怎么了?北方白犀和南方白犀是白犀牛的两个亚种。

白犀又名方吻犀,是现存五种犀牛中个头最大的,仅次于大象。

苏丹和它的北方白犀族群主要在非洲东部和中部的乌干达和尼罗河上游徜徉,南方白犀牛的地盘在南部非洲。

它们生性温和,食草。

每天的日常包括觅食进食,占半天时间;休息,占1/3时间;其他时间用来闲逛、发呆、玩,或者到泥浆里泡着。

其实白犀的颜色并不比黑犀白多少,但体态庞大,出生时体重40~65公斤,成年时可长到3000多公斤;另外,它们的嘴也宽大。

从社会关系来看,白犀牛群居,一群可以有十几头犀牛,主要是母牛和每头母白犀带着的未成年公白犀。

爱护动物

爱护动物

第一条 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和利用活动,必须遵守《野 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 (一)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 物; (二)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的市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三)北京市野生动物行政主 管部门公布的市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第四条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 和控告。 第五条市和区、县林业、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 责本行政区域内陆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每10年组织一次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建立野生动物 资源档案。 第七条公园、林场、风景游览区应当悬挂巢箱,设置鸟食台、水浴场等,对野生动物进 行人工招引和保护。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或者各级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有下列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拯救国家、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二)检举揭发非法 捕杀国家、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 (三)保护管理和驯养繁殖野生动物成效显著的; (四)野生动物科学研究工作成绩突出的; (五)招鸟工作成绩显著的; (六)执行 《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本办法成绩显著的。
由于各种方面的影响,使得许多野生动物正面临绝种的危险, 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譬 如,随着城市的发 展,杀虫剂的使用和严重的污染,野生动物的生活区域变得越 来越狭小。许多野生动物目前正面临着食物方面的危机,再加 上人类对是污染的认识越来越小,知道的人也越来越是,所以, 往水里排污量也越来越大,由于一些动物喝了受污染的水,纷 纷中毒死去,或者由于基因改变,比以前更凶悍,开始捕杀其 它的濒危动物。同时,为了获取野生动物的毛、皮、角、牙齿 和肉,人类正在屠杀野生动物的方法,来获取这些东西。还有 些人,为了拍到一些野生动物的照片,竟开车来追赶他们,只 是一些野生濒危动物活活累死。

世界痛失“苏丹”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之死

世界痛失“苏丹”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之死

CULTURAL GEOGRAPHY46F oremost hotpoint第一看点2018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之死,在理论上宣告了这一物种的灭绝,同时也引发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犀牛角真能治病?人类的迷信到底会偏执到何时?The Death of SudanThe Last Male Northern White Rhinocero文 宁待 图 野生救援WildAid 杰夫世界痛失“苏丹”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之死环球人文地理47CULTURAL GEOGRAPHY48北白犀“苏丹”之死,再次触动了人们的神经。

苏丹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据说有40名持枪守卫和18名饲养员不分昼夜地守护它,因此是“全球黄金单身汉”。

苏丹也是地球上最受欢迎的犀牛,在社交网站脸书和Ins 上都有粉丝,姚明、江一燕等中国明星还曾不远千里去探望它。

为了北白犀物种的延续,人们在网上发起筹款活动,用于犀牛人工繁殖的实验,但还没来得及筹齐高达900万美元的目标资金,在2018年3月19日,因饱受病痛折磨,苏丹被执行安乐死。

苏丹的死亡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肯尼亚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的CEO 理查德·瓦因表示:“苏丹是北白犀大使,让人们意识到不仅是犀牛,世界上还有成千上万的物种由于人类的活动而濒临灭绝。

”幼年背井离乡却逃脱猎杀在捷克动物园丧失繁殖能力苏丹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这一切得从43年前说起。

1975年,为了满足野生动物园的需求,一批专门的捕猎者应运而生,他们闯进苏丹所在的尚贝国家公园,目标为包括北白犀在内的各种动物。

当时,在非洲中部乍得、苏丹和刚果等地还有1000头左右北白犀,捕猎者专挑刚断奶但还没长大的幼崽,因为它们容易被驯服,很快会适应饲养生活。

苏丹,这头两岁左右的小犀牛成了他们的目标。

据其中一位捕猎者回忆:苏丹在前面奔跑,他们开着汽车在后面追赶,并拿着长长的棍子一直在苏丹的头顶晃着,苏丹不经意间将头转向了捕猎人,瞬间它的头部就被套住……苏丹被捕后,被卖给了捷克的王宫镇动物园。

地球上10大最濒危的动物

地球上10大最濒危的动物

地球上10大最濒危的动物
双峰骆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外仅存的双峰骆驼数量在700-800头左右,比大熊猫存在的数量还要少。

黑足鼬:产于北美洲的小型哺乳动物,现在野外黑足鼬存在数量在750只左右。

山地大猩猩:非常温和的草食性动物,现在野外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在500只左右。

苏门答腊虎:现存所有老虎亚种中最小的亚种,现在野外的苏门答腊虎的数量在450只左右。

犁头龟:马达加斯加国内本地特有物种,现在野生的犁头龟数量在400只左右。

加州秃鹰:北美最大的鸟,现在野外加州秃鹰的数量在330只左右。

白叶头猴: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现在野外白头叶猴的数量在300只左右。

红狼:一种生存在北美洲的犬科动物,现在野外红狼的数量在220只左右。

双角犀:亚洲唯一一种双角犀牛,现在野生苏门答腊犀牛的数量仅有200余头,目前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两国。

白犀牛:全球仅存一只,在肯尼亚自然保护区中,由40位持枪护林员不分昼夜24小时守护着。

十大最危险动物

十大最危险动物

十大最危险动物1、排在世界十大最危险动物第一位的是蚊子,这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不过蚊子虽然体积很小,但是威力可不小。

蚊子可能会携带病毒并且传染给人类,最终带来无法避免的伤害。

2、蛇是一种相当可怕的冷血动物,不管是毒性还是攻击力等等都是位于前列的。

有些蛇的毒性极强比如中国致命毒蛇金环蛇等等,都相当让人害怕。

3、大象在中国是比较少见的,它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等国家,虽然看起来比较友好可爱,但是有时候也是相当危险的。

它的体重和身高都是相当具有威胁的。

4、丛林之王狮子,这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作为世界十大禁言名猫的一员,它也是相当不好惹的。

它有着十分锋利的牙齿和像刀一样可怕的爪子,在打斗的时候可以让受害者受伤甚至死亡。

5、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漏斗形蜘蛛,它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具有极强的毒性。

只要不小心被咬到,可能在15分钟之内就会死亡。

6、世界上最大的鳄鱼湾鳄,虽然体积很大,但是速度极快,同时还有着惊人的咬合力,它们的食谱相当复杂包括各种各样的动物。

7、咸水鳄是世界十大危险动物中第二个上榜的鳄鱼品种,它的脾气相当暴躁,同时还有超强的攻击性,这是一种相当恐怖的杀手,每年都有很多人葬身于它的口。

8、海洋十大毒王之首箱水母,它虽然长相非常美丽,但是拥有着致命的毒素,其强大的毒素可以成功的攻击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脏等等,每年都会有很多人不幸因为箱水母而死。

9、世界上最毒的动物黄金箭毒蛙,虽然说这种青蛙看着金黄色的似乎还有点好看,但是实际上是一种带着剧毒的动物,甚至是普通箭毒蛙的20倍,一毫克的毒液就可以毒死10到20个人。

10、作为世界十大最恐怖鲨鱼中的一员,大白鲨一直都是久负盛名的狠角色,它喜欢藏匿在海洋中,随时随地发起进攻,它们进攻没有任何规律可言。

最后一头白犀牛

最后一头白犀牛

2018.07文化?生活最后一头白犀牛□本刊记者朱育漩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Sudan 在肯尼亚去世,享年45岁。

Sudan 的去世,标志着北方白犀牛的野外灭绝。

辞世的新闻淹没在数以万计的媒体杂流中,除了环保人士,并没有太多人关注。

但一个物种的灭绝所带来的损失是永久且难以估量的,更何况,白犀牛的灭绝不是自然进化之故,而是人为猎杀的结果。

疯狂猎杀背后是扭曲的价值观。

尽管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和指甲类似,但有人仍然偏执地相信它有治病的功效。

在东亚国家的医学中,犀牛被认为是极佳的药品,可催情,可退烧;在越南,甚至流传着犀牛角可以治疗癌症的言论;而在中东和中国,犀牛角制成的工艺品,在黑市价格中堪比黄金。

基于这种扭曲的价值取向,上世纪90年代,犀牛角每公斤的售价约合人民币1700~5400元,现在的价格则飞涨至每公斤40万元~47万元。

被金钱诱惑的偷猎者频繁向犀牛下手,大量的偷猎让它们成为濒危物种。

北方白犀牛曾经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乍得、苏丹、南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地,作为白犀牛的一个亚种,因其犀牛角格外巨大,尤其受到偷猎者的青睐。

虽然割掉的犀牛角可以再生,但庞大的犀牛不会任由盗猎者割掉犀角,于是,为了更容易地获得暴利,盗猎者获取的方式就是直接捕杀。

疯狂捕杀导致北方白犀牛在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之间大量消失。

据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的资料,1960年,世界上有超过2000头北方白犀牛;而到1984年,仅剩下15头。

偷猎者会动用直升飞机追踪、猎杀犀牛,并快速逃离,再趁着犀牛尚未死亡,用燃油锯割下带有皮肉甚至是半张脸部的犀牛角,手段残忍至极。

母犀牛每3-4年才会生出一只小犀牛,孕期长达15~18个月,幼犀牛出生后会跟随母犀牛到下一只幼犀牛出生,而通常盗猎者会将怀孕的犀牛和小犀牛一起杀害。

北方白犀牛的平均寿命只有40岁,而Sudan 已经45岁了,丧失了生育能力。

它的右后腿受过伤,行走十分困难,也无法支撑完成交配。

永别了,“苏丹”

永别了,“苏丹”

永别了,“苏丹”作者: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8年第16期抵制一切残害野生动物植物的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才能避免更多物种因为人类的贪念而灭绝世界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Sudan)死了,享年45岁。

对于北方白犀牛这一珍贵野生物种,很多人并不了解,但当你看完Sudan的经历,你一定会对它们感到深深的惋惜。

白犀牛是全球最珍稀的濒危动物之一。

白犀牛分南白犀和北白犀两个亚种,北方白犀牛野生种群的平均寿命为40岁。

北方白犀牛曾经广泛分布于非洲中部乍得、苏丹、南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地。

根据资料显示,1960年代,世界上有超过2000头的北方白犀牛,但是大量的偷猎行为让它们成为了濒危物种。

到1984年,仅剩下15头。

Sudan1973年出生在南苏丹,1岁时在野外被捕获,被送到了捷克Dvur Kralove动物园。

2009年,Sudan和另外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Suni,以及两头雌性北方白犀牛Najin和Fatu搬到了肯尼亚的奥尔佩杰塔自然保护区中,希望那里的气候环境能够帮助这些犀牛繁衍后代。

遗憾的是,计划失败了。

2016年10月,Suni因心脏病去世,Sudan成了世界上唯一的雄性北方白犀牛。

为了保护它,人们锯掉了它的犀角,派出一个40人组成的团队持枪24小时守护,还有全球最好的兽医动物专家为它服务。

作为最后的雄性北方白犀牛,Sudan吸引着成百上千游客。

姚明和江一燕都曾远赴肯尼亚见Sudan,号召人们关注北方白犀牛。

然而,严密的保护能救Sudan脱离盗猎者的手,却无法阻止因年老造成的身体机能衰退。

2018年3月20日,痛苦的Sudan被医生执行了安乐死。

从此,这个种群只剩下一对无法自然生育的母女。

对Sudan来说,死亡是解脱。

但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又一个物种走向灭绝。

过去短短40年里,世界失去了90%的犀牛,如今每年还有1000多头遭盗猎死亡。

这一切都是人类对犀牛角的贪婪造成的——尽管犀牛角的主要成分和指甲类似,仍有人偏执地相信它的治病功效,交易犀角制品的黑市也一直存在。

北白犀的灭绝

北白犀的灭绝

北白犀的灭绝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2018年3月20日死去了。

它的名字叫“苏丹”,出生不久就在尚贝公园(地处今天的南苏丹)被捕获,几乎整个生命都是在圈养中度过的。

45岁高龄的它已经接近了北白犀的寿命极限,它的骨骼和肌肉都已衰老,皮肤上满是没能愈合的伤口。

去年年底,它的右后腿遭受了严重的腿伤感染;这一感染在今年初复发,治疗效果很不理想。

过去一个月里,它大部分时间都躺在棚窝里,最终饲员决定在昨天为它施行安乐死。

在它出生的1973年,这个星球上还有1000只它的同类;而现在只剩下2只,都是雌性,都是它的后代。

继2011年西黑犀灭绝之后,北白犀即将成为第二个被盗猎毁灭的犀牛亚种。

但这当然不仅仅是这个故事第二次上演。

几个亚洲国家相信某种生物成分存在子虚乌有的药用价值和完全可以替代的工艺品价值,高昂的价格带来了奢侈品的地位和无孔不入的盗猎,不但严重威胁着亚洲自己的种群,还对非洲的近缘物种造成了致命打击。

熟悉吗?太熟悉了。

苏丹最后几年的生命是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度过的。

在这里,它曾是全世界最后一只有繁殖能力的北白犀雄性,曾是延续这个演化支系的最后希望,而如今自然繁衍的可能性已经永远消失。

研究者保存了它的精子和组织样本,但过去几年的人工繁殖努力并没有收获成效,未来也不见得能有所改观。

而且,仅剩的两头雌犀都是苏丹的直系后代,这一严重近亲繁殖的种群也几乎没有自然延续的长期可能。

更何况,就算北白犀凭借技术复活了,要怎样的技术才能对抗猎枪呢?在盗猎走私贸易的阴影下,哪里还有它能回去的地方呢?“在池沼上面,在幽谷上面,越过山和森林,越过云和大海,越过太阳那边,越过轻云之外,越过星空世界的无涯的极限,凌驾于生活之上。

前面就是一望无际的非洲草原,夕阳挂在长颈鹿绵长的脖子上,万物都在雨季来临时焕发生机。

”然而苏丹永远等不到这一天了。

孤独的身影世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

孤独的身影世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

孤独的身影世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惠人原汁机哪款好What is it like to look at the very last of something, To contemplate the passing of a unique wonder that will soon vanish from the face of the earth, You are seeing it. Sudan is the last male northern white rhino on the planet. If he does not mate successfully soon with one of two female northern white rhinos at Ol Pejeta conservancy, there will beno more of their kind, male or female, born anywhere.And it seems a slim chance, as Sudan is getting oldat 42 and breeding efforts have so far failed. Apart from thesethree animals there are only two other northern white rhinos in the world, both in zoos,both female.It seems an image of human tenderness that Sudan is lovingly guarded by armed men who stand 1)vigilantly and caringly with him. But of course it is an image of brutality. Even at this last desperate stage in the fate of the northern white rhino, Sudanis under threat from 2)poachers who kill rhinos and3)hack off their horns to sell them on the Asian medicinemar ket―despite the fact that he has had his horn cut off to deter them.Sudan doesn’t know how precious he is. His eye is a sad black dotin his massive wrinkled face as hewanders the reserve with his guards. His head is a marvellous thing. It is a majestic rectangle of strong bone and leathery flesh, a head that expresses purestrength. How terrible that such a mighty head can in reality be so vulnerable. It is lowered 4)melancholically beneath the sinister sky, as ifweighed down by fate. This is the noble head of an old warrior, his armour battered, his appetite forstruggle fading.Under his immense looming shoulder, his legsprotrude like 5)squat columns from the tough tank of his body. The way his foreleg emerges from his thick coat of skin reminds us how long human beings have been wondering at the natural spectacle that is the rhino. For Sudan does not look so different from the rhinoceros that Albrecht Dürer portrayed in 1515. They have the same little legs stuck out of a majestic body and they even lower their heads in the same contemplative way. Dürer was a Renaissance artist picturing an exotic beast from the exotic lands that Europe was starting to see more and more of. In 1515 a live Indian rhinoceros was sent by the ruler of 6) Gujarat to the king of Portugal: he in turn sent itto the Pope, but it died along the way in a shipwreck.Human beings―we always kill the things we love.We have been doing so since the Ice Age. There are beautiful pictures of European woolly rhinos in caves in France, that were painted up to 30,000 years ago.These ancient relatives of Sudan share his heroic 7)bulk, mighty power and paradoxical air of gentleness. A woolly rhino in Chauvet cave seems 8)agile andyoung, a creature full of life. But the same people who painted such sensitive portraits of ice age rhinos helped to kill them off. As climate turned against the woolly 9)megafauna with the end of the last ice age,human spears probably delivered the 10)coup de grace.Today, immense love is invested in rhinos, yetthey are being slaughtered in ever greater numbers. The northern white rhino is the rarest species of African rhino. There are far greater numbers of southern white rhinos and black rhinos. But the demand in Asian countries such as Vietnam for rhino horn as atraditional medicine believed to cure everything from the flu to cancer is fuelling a boom in poaching. From 2007, when just 13 rhinos were killed by poachers in South Africa, the killings have grown horrifically. Last year 1,215 rhinos were slaughtered for their horns in South Africa. And this year already looks certain to beat that dreadful record.This is a photograph from the front line of a crisis. The vulnerable northern white rhino has been hunted virtually to extinction―in spite of every precaution, in spite of these guards and their guns―and other varieties of African rhino are under a sustained attack from poachers that is totally out of control. The Javan rhinoceros is also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India has successfully protected the Indian rhinoceros after it was almost wiped out by British hunters in colonial times, but here toopoaching is a menace. What a majestic creature this picturerecords, and what 11)futile humandestructiveness. Have we learned nothing since the IceAge, Can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not defeatthe impulse to kill,看着世上最后仅存的某样东西是什么感觉,想到某样独一无二的珍宝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是什么感觉,你正在目睹这样的事情。

全球仅剩一只的动物新闻

全球仅剩一只的动物新闻

全球仅剩一只的动物新闻1、全球仅剩一只的动物新闻是什么,2018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去世,终年45岁。

北部白犀牛曾经分布在乌干达西北部、乍得南部等地,2021年4月,据非洲新闻报道,纳金(Najin)和法图(Futu)是世界上仅存的两只北方白犀牛,且均为雌性。

曾有传言称苏丹生前被特种兵24小时层层保护,苏丹的离世标志着这个物种失去了自然繁衍的可能;2、全球仅剩一只的动物只有三只的动物是什么,斑鳖。

全球已知存活仅3只,其中苏州动物园1只、越南同莫湖1只、越南宣汉湖1只,由于肆意捕杀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1972年以来,未发现任何野生个体,斑鳖数量稀少极其珍贵。

斑鳖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龟类中最濒危物种之一;3、全球仅剩一只的动物中国仅剩一只的动物是什么,有网友称全球仅一只的动物是鬼獒,其实并非如此。

鬼獒是一种被一些利益熏心的养獒人炒作出来的獒,号称除了另一种炒作而来的虚构藏獒“青狼獒”外无敌手,但现实中并无鬼獒这种生物,鬼獒是藏獒的一种疾病原因造成的个别现象,并不是一个品种;4、全球仅剩一只的动物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是什么,世界上有很多动物都已经灭亡或濒临灭亡。

日前,有媒体报道三只苏门答腊虎落入人工陷阱死亡,极端濒危全球仅存400只,除此之外,世界上最稀有的动物还有有:越南金丝猴、中华穿山甲、红狼、高鼻羚羊、普氏野马、云豹、长臂猿、雪豹、东北虎、梅花鹿、亚洲象等...中国发现了一只活恐龙1、中国发现了一只活恐龙是真的吗,假的。

恐龙可分为鸟类和非鸟恐龙,其中非鸟恐龙只生活在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已于6500万年前全部灭绝,恐龙化石都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了,怎么可能在中国发现活恐龙呢,不说在中国了,世界上都不可能存在真正的活恐龙;2、中国发现了一只活恐龙中国一共发现了多少只恐龙,全国26个省区都发现过恐龙化石,恐龙数量位于世界前列。

有网友表示根据骨骼化石命名的中国恐龙,目前达到了三四百种,根据蛋的化石命名了70种中国恐龙,根据恐龙的足迹化石又命名了60种,而且还在不断的发现挖掘中;3、中国发现了一只活恐龙第一个发现恐龙的人是谁,可以追溯到晋朝时代。

世界三大珍稀动物

世界三大珍稀动物

世界三大珍稀动物一、北部白犀牛,全球仅剩一只目前世界上仅剩下了最后一只白犀牛,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饲养的都已经没有了,这意味着白犀牛这种生物将随着最后一头的死亡而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位列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之首。

白犀又叫白犀牛、方吻犀、宽吻犀等,体大威武,形态奇特,是现存体型第二大的犀牛,也是仅次于非洲象、亚洲象、非洲森林象和印度犀的现存第五大陆生动物。

白犀牛可分为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截止2013年,地球上还有有大约20405只白犀牛,但是北部白犀牛的数量仅剩最后一只,40名武警24小时全副武装的保护着它,然而由于这头北部白犀的年龄太老了,已经没法完成繁衍后代的任务.二、华南虎,野生种群已灭绝周正龙的野生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让更多人的了解到了这一动物种群,开始关注它们的状况。

华南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是中国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红色物种名录极度濒危。

华南虎个体较小,是虎类中个体最小的几个亚种之一。

体型修长,腹部较细。

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华南虎被捕杀,其中仅1956年全国收购虎皮1750张。

1990年后就再也没发现过野生华南虎,有关组织曾多次发起寻找野生华南虎的行动,均没有任何发现。

很多专家都认为,华南虎的自然种群已经灭绝。

截至2010年10月,全世界人工饲养华南虎数量共有110只左右。

三、黑冠长臂猿黑冠长臂猿多数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中型猿类,体长45-64厘米,平均体重5.7千克,最高可达8千克。

雄性毛色为黑色,雌性毛色为黄灰色或淡棕色,它们头的顶部和腹部有一黑斑。

由于人类的猎杀,黑冠长臂猿的种群被隔离成岛装分布,生境已经丧失了75%,加上繁殖率低,目前全世界的黑冠长臂猿的数量在500只左右,其中中国特产的海南黑冠长臂猿仅剩13只。

黑冠长臂猿不断被迫迁移到海拔更高的地方,但这也没能阻止非法盗猎者的步伐,或许不久后它们就将从世界十大濒危动物排行榜中消失,成为灭绝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大濒危动物世界最后1只雄北白犀

The rarest bear in the world - the Gobi Bear。

This 6 year old female was photographed in the Gobi Desert of Mongolia。

Gobi bears are vegetarian desert dwelling bears。

With only 22-30 individuals remaining,the Gobi bear is truly a species living on the edge of existence。

世界上最罕见的熊——戈壁熊,这只6岁的母熊是在蒙古戈壁沙漠上被拍到的。

戈壁熊是生活在沙漠上的食草熊类,现在仅存22-30只,真是濒临灭绝的物种。

This is the one and only male Northern White Rhinoceros left on the planet。

Its home is 200km north of Nairobi in Kenya,at Ol Pejeta Conservancy。

Along with 4 other females,they are the last five remaining Northern White Rhinos in the world。

白犀牛
这是地球上仅存的一头雄性北白犀牛,现生活在肯尼亚内罗毕以北200千米的佩杰塔自然保护区。

加上4头雌性犀牛,它们是世界上最后仅存的5只北白犀牛。

A snow leopard traverses a rocky slope through Hemis National Park in India。

They are native to the mountain ranges of Central and South Asia,and are unfortunately also on the endangered species list。

雪豹
一只雪豹横穿印度荷米斯国家公园的岩石斜坡。

雪豹原产于中亚和南亚山脉,也不幸被列入了濒危物种名单。

A Rothschild…s giraffe pops its head inside Giraffe Manor in Kenya。

Rothschild‟s giraffe is one of the most endangered giraffe subspecies,with only a few hundred members left in the wild。

长颈鹿
肯尼亚长颈鹿庄园的一只罗氏长颈鹿突然把脑袋伸过来。

罗氏长颈鹿是最濒危的长颈鹿亚种之一,野外仅存几百只。

A Manatee nurses her twin calves in Blue Spring State Park,Florida。

Twins are very rare for Manatees。

Mothers nurse their young from one to two years。

海牛
一只海牛在佛罗里达蓝泉州立公园细心照看它的双胞胎小海牛。

海牛很少生双胞胎,海牛妈妈要照顾宝宝1-2年。

A mother sloth bear carries her 2 cubs on her back as they move around some large boulders in India。

Most people in India don…t even know where sloth bears live。

Their protection status is threatened,as they are often hunted or captured for use in performances。

印度懒熊
一只印度懒熊妈妈背上背着2只幼崽在印度巨大岩石间散步。

印度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印度懒熊生活在哪儿。

因为经常被猎杀或被抓去表演,它们的受保护现状堪忧。

On his first trip to swim with Leopard Seals,he met this female who kept trying to feed him penguins。

“Once she realized that I could not catch or accept one of her live penguin offerings,she started to bring me dead penguins。

Of course,I felt terrible for the penguins but leopard seals usually play with their food before eating them and the she ate every penguin that I did not accept。


海豹他第一次和豹形海豹一起游泳时,遇到这只雌性海豹,一直努力喂他吃企鹅。

“它意识到我抓不住也不要它给我的活企鹅,就开始给我拿来死企鹅。

当然,那些企鹅使我感觉很不舒服,但豹形海豹总是先把食物玩弄一番再吃掉,它把我不要的企鹅都吃掉了。


The look of intense focus as a Great Grey Owl is seconds away from snatching its next meal。

“If you were a rodent,this might be the last thing you ever see,if you happen to see the owl coming。


猫头鹰
极其专注的样子——因为一只乌林鸮再有几秒就要抓住它的下一顿美餐。

“如果你是一只啮齿类动物,碰巧看见这只猫头鹰朝你过来,那这可能就是你此生看见的最后一幕了。


Meerkats are sunning their bellies early morning before foraging for food such as caterpillars,scorpions and lizards。

Taken in the Kalahari,South Africa。

猫鼬
猫鼬清晨寻找食物(比如毛虫、蝎子和蜥蜴)之前先晒晒肚皮。

拍摄于南非喀拉哈里沙漠。

大熊猫
These baby pandas at Dujiangyan Panda Base were born weighing only a few ounces and will grow to 40kg by the time they are 6 months old!
都江堰大熊猫基地的这些熊猫宝宝出生时体重仅几盎司,到6个月大时会长到40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