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论中的园林思想
中国山水画中的哲学思想
中国山水画中的哲学思想中国文化得宇宙观是由儒、道、禅三家作为精神主干而共同构造得,一方面它在艺术文化中体现为相互差不得美学倾向,另一方面这些美学倾向又共同塑造了中国文化得差不多美学价值,从而区不于西方人得美学追求.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总体上持一种“天人合一”得终极宇宙观,它倾向于把自然与社会、心与物、超越与内在视为一个连续得整体.儒、道、禅三家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得哲学思想以及美学体系,也就直截了当妨碍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国山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之一,有着独特得审美价值.山水画总给人一种淡远飘渺得感受,画中得物象虽取自然真物却又是抽象出来得,它并不是完全写实而是表达出人一辈子最深得意趣.中国山水画艺术不仅是一种精神折射于心灵得图景,即“寄情于景”,更是由山水得四时变化,其时序节律,风雨晴霾,朝露晚霜,云烟霞蔚得使然,使山水气象贴近了人得情感与心绪得丰富与变化.因而山水画表现之景不单单是物象得自然组叠,它更是一种境地得复合,是山水之景与人之情感得相交相融,即“物我合一”.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品味中国山水画中得哲学内涵.一、从山水画溯源讲哲学山水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十分重要得画种.就整个山水画得进展来看,其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得过程.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出现于魏晋时期.汉末以来剧烈得社会动荡与变革,引起了社会思想得深刻变化.汉时占据统治地位得儒家思想受到强烈得冲击,独尊儒术得局面终被打破,各家思想都不同程度得进展,并相互间有所妨碍和融合.长期以来被冷落得老庄思想,魏晋时期被大多士族文人视为新得精神支柱,他们追求任诞放达得生活和超然物外得精神.名士们崇尚清谈玄学,同时又转向大自然,寄情山水,摆脱日益加重得社会苦恼,求得心灵得自由和文化得自觉.如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等基本上那个时代得典型代表.以老庄思想为核心内容得清淡玄学之风得兴起,是魏晋时期社会文化思想方面出现得一个重要现象,它导致了那个时期美学精神得重大转折.绘画艺术中得山水画得独立分科,受清淡玄学思潮得妨碍,在绘画作品中表达得则是一种人与自然得统一和融合.由于历史得缘故,那个时代现存得山水画真迹虽讲已荡然无存,但从遗留下来得一些山水文献中,我们仍然能品味出老庄哲学和魏晋玄学得精神对山水画得妨碍.如宗炳在他得山水画文献《画山水序》提出“澄怀味象”、“卧游”、“畅神”得绘画思想;王微得“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皆以“归去来兮”得精神作为山水画创作得主基调,将山水画作为挣脱尘世困扰,超然政治羁绊得精神依托.此后得山水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在山水得创作中,几乎无不遵循这一艺术理念与美学价值原则,追求与自然同化得天人合一.二、从山水画“意境”中品哲学思想从审美活动得角度看,所谓“意境”,确实是超越具体得、有限得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得时刻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一辈子、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得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得人一辈子感、历史感、宇宙感,确实是“意境”得意蕴.因此,“意境”是“意象”中最富有形而上意味得一种类型.“意境”理论得思想根源也是老子得哲学.历代山水画家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意境得把握,往往从观景中造“意”,描绘中以黑白对比,虚实结合等手法制造出各种意境,引导观众从有限得时空进入无限时空,并产生哲理性得人一辈子感、历史感和宇宙感.首先,中国绘画中对事物得观看方法,一贯讲求主客观得统一,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山水画在写生时,主张整体观看.如山川得观看,画家要移步换形,步步看,面面观,平远、高远、深远,对各角度得气概都了然于胸.对山水自然得季节变幻,时刻得流淌也要有一个整体得把握.又或者是取自然一角,以小观大,借物移情,进而上升到“境由心生,情与物移动”得美学观和艺术观.不管是什么样得观看方法,在山水画中,都必须通过画家主观情思得熔铸与再造,使客观现实得形神与画家得主观情思有机统一.同时注重对审美客体得生命感受和宇宙意识得感受,从而把握对山水本源得真切感受和美感体验,最终抛弃自己对自然得认识、印象,而达到“本质直观”.强调观者得想象力,并“触景生情”,“以景传情”,达到天人合一境地.其次,中国画最差不多得造型手段是笔墨,它讲求笔情墨趣不仅仅因为它是形式美得要紧依靠所在,而且是中国画民族特色得一个重要标志.山水画意境得产生依靠于传统得笔墨得巧妙应用及创新.作为山水造型基础得线条,创作者必须对虚实、疏密、粗细、轻重、浓淡、大小、长短等形式进行对比考虑,才能充分体现笔墨得节奏、韵律和情趣.中国得传统山水画给画家留下了丰富得笔法、墨法,诸如山水得皴法、染法、点法、积墨、破墨等等.在绘画中运用这些传统技法、笔墨程式来印证自然山水,然后加以变化,以查找与传统技法不同得意趣,让人感受既传统又现代地表现出如今此地山水得意境.“神”得传达确实是意境得显露,既有浓雅强烈,清新深沉;也有透明皎洁,模糊烟雨.情意无尽,不管繁简浓淡,程式也好,自创笔法也好,终以意境出.再次,山水画艺术创作尽管取之于造化自然,但在笔墨间表现得山水自然,基本上在画家“意识”中通过筛选得、想象得山水自然和空间感受,能够打破时空得约束,具有极大得自由度与制造性.如黄公望得《富春山居图》表现得是富春江两岸得风光,直截了当从写生中来,但又不受写生得约束.在朝夕风雨中选择富春江最美得画面,用披麻皴法,表现存在于心灵深处得富春江.达到“江山美如画,而非画如江山美”得境地,从而把现实得自然山水提升到艺术得境地.总得来讲,中国山水画是一种画家情感因素得体现,笔墨是画家倾诉情感得媒介,并借以这种媒介来完成所要传达得内心意境,制造意境是中国山水画得精髓.生活中得山水自然要成为艺术得山水图像,必须经充分思虑,使自然山水成为心中山水,以达到“天人合一”得艺术追求.三、从山水画中得“空白”得处理谈哲学观中国古典哲学典籍《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它指得是知阳而守阴,知刚而守柔,一切处于蓄势待发之状态.“知白守黑”是中国画画面构成得“第一要诀”.其中黑不是墨黑色,泛指占有画面空间得物象,白也不是简单意义上得空白,是画面结构“呼吸”得气道,是画面有机得组成部分.画面得空间关系、对比关系、节奏关系等,因有了空白得存在,才给予人们无尽得想象空间.中国山水画讲求意境,意境得营造离不开有空旷感得留白.“白”在画中能够理解为空余得画面,它既是绝对得,又是相对得,如同道家对“无”、佛家对“空”得诠释一样.《黄宾虹画语录》中讲:“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同时要看画之空白处.”意思就讲画面中空着得地点和着墨得地点一样基本上画面整体得有机结合.中国文人山水画非常讲究留白,尽管讲画面常常留有大量得空白,但却给人感受一点也不空洞,相反却非常有意境与感染力,让观者产生无限得时空遐想.如南宋马远在《寒江独钓》中只表现茫茫寒江,纵一叶孤舟,渔翁独坐舟之一端,躯体如冻结一般,全神贯注着那随着流水飘浮得钓丝,除了周围寥寥几笔微波外,其余皆是空白.但空白得表现并非虚无,而让人感到四周江水得宽泛,使画面产生一种江天空旷、寒意萧瑟得气氛,从而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之美得意境.中国山水画中得“无”确实是画面得空白,它是中国人心理上人文畅游得空间所在,是不需笔墨渲染就能尽现画境得高妙之处.中国山水画中寥寥数笔,用极其洗练得线条、笔墨来传达极其富有内涵得意蕴,画面使人回味无穷.如倪云林那几棵萧疏树木所表达出得意境,会比那画面上千百笔得重彩更令人神往.八大山人几笔率意挥写得枯木苍石,让人感知得是满纸得悠游之气.与西方绘画相比,西画里只会出现空间,可不能出现空白,他们认为空白在自然环境中是不存在得,而中国画恰恰在空白中大做文章,它得价值在于简胜于繁、虚胜于无、无胜于有,是“形而上”得高深得精神境地.四、结语哲学是文化思想得基础,也是文化得核心,每一个民族得文化艺术都必定要受到本民族哲学思想得引导和妨碍.中国山水画和中国文化血脉相连,相依为生.中国山水画蕴含着深厚得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得精神财宝.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中得哲学思想对山水画得妨碍,目得在于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形成得基础,了解山水画艺术得本质特征,以求继承和进展中国山水画艺术.现代山水画家追求对时空意识得变化,抽象形式得表现,传统技法和材料得变革,事实上不是对传统山水画得割裂,而是连续和进展,中国人千百年形成得观看体验人一辈子、自然、宇宙方法“精神”实质,依旧存在于现代山水画中,同时将一直连续下去,因为它是展示中国人风骨精神得一种特有表现形式.。
中国山水诗画的意境与审美观
中国山水诗画的意境与审美观山水诗画皆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艺术。
名山大川、风景佳胜、田野村居、城市园林、楼关舟桥、历史名胜均可入山水诗画。
中国山水诗画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更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因其有极高的思想性而富于人生哲理,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精华,从而成为一种高品位精英文化的典型艺术样式。
“诗原通画,诗画一律”,在传统中国艺术观念里不曾出现诗画的分疏。
传统独有的艺术观念里“画”与“诗”是“风景”的同义词,是艺术审美观照中的“山水”本身。
山水诗画到了盛唐时期达到了极盛,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追求美和欣赏美的外部条件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而人们鉴赏美的能力也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得到扩展。
这里必须提到的一位大师是王维。
王维在山水诗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将山水诗推上艺术的巅峰,并且奠定了山水诗虚静空灵的美学标准,而内化为中国人的比较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而这与他在绘画上的创造性开拓是分不开的。
唐代大批优秀诗人共同创造出浑融、完美、自然、清新的一代诗风,帮助和推动山水诗向个性化、风格化的方向发展,脱离了追求形似的初级阶段,达到形似更兼神似、神形兼备的高度艺术境界,不仅反映出山水的形貌,更写出山水的精神和丰富的个性色彩。
朱光潜先生批判过这样一种说法:画只易于描写静物,诗只易于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直线上相互承续,而诗所用的声音语言也是如此。
而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在,而画用的形色也是如此。
为什么这种说法站不住脚?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中国山水诗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点决定了中国山水诗与中国山水画的同源性。
中国山水诗的化静为动、整体构造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诗有诗情,画有画意,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境界”。
王昌龄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孟郊说:“大地入胸臆……物象由我裁。
”所谓“象”即一般形象,后来延伸为物象、意象、想象等。
“圣人立象以尽意”,借景抒情,其景为象,其情为诗。
《中国山水画》—阅读题答案
《中国山水画》—阅读题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提。
〔12题〕中国山水画起源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那些士大夫艺术家试图把山水自然搬入自己的居室来赏,来游,他们要使自己的精神走入这图画里。
王维有一句诗枕上见千里,谋求的就是这种卧身在榻而尽观大千世界的境界,所以中国山水画论里就有一个卧游的术语。
后来中国艺术中涌现了园林和盆景,都是这种艺术理论的进一步进展与详细实现。
说究竟,就是将无限大的自然山水缩小到人的感官所能够把握的状态,这也决断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与自然的结合,天人合一,物我同一。
历代的山水画家都试图在自然山水与人之间查找这种关系,并在这两者之间大做文章。
总的来说,整个古典时期,在山水画的意境处理上,大多脱离不开山水自然加渔樵隐士的基本构思和构图模式。
中国山水画中的人往往是艺术家自我的化身,或者说是自然山水的灵魂与知音。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山水中的渔樵并非真正的渔夫樵人,而是一种精神载体。
宗炳有一句话山水以形媚道,人只有到山水之中,从自然的千姿万态里才能领悟道之真味,所以中国画里的山水本质上都在强调心中之山水。
农耕文化的悠久历史使得中国人倾向于家居生活,然而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需求与此发生冲突。
隐居山林、与鸟兽为伍是一个很不实际的幻想,那么就有了居室文化的山水艺术,园林、盆景、山水画都可以看做这一思想的表达。
有人讽刺明代的文人董其昌,说他是山林富贵两不误,事实上着是文人生活的一个极好的概括。
中国另一特具代表意义的画科山水花鸟画,与山水画差不多在同一时期〔魏晋〕产生。
花鸟作为审美对象在本质意义上与山水相同,属于主题之外的自然、可观外物。
然而,花易凋零,鸟为活体,是主题难以把握掌控的东西,所以就有了花鸟画。
艺术反过来必定要影响生活,有余中国文人将自然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那么这种影响就更加深刻。
丰子恺先生在《从梅花说到艺术》中引用了一句哲语:人们不是为了悲伤而哭泣,乃为了哭泣而悲伤的。
对中国园林的认识1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
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1990年,中国的风景名胜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自1994年起,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它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流千载。
中国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
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
据古文字记载,中国奴隶制的后期殷周出现了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囿,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雏形。
秦汉时期,则产生了气势更加宏伟、占地面积达数百里、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中布置大量离宫别馆而形成的山水宫苑。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思想,导致园林化的寺庙一一寺庙园林的产生,而此时朴素的山水诗、山水画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发展。
唐宋时代,山水诗、山水画的水平处于巅峰状态,因此写意山水园就应运而生。
到了明清时代,写意山水园的发展达到高潮,造园艺术更加趋于成熟、完美。
这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士大夫,都在园林中追求着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寄托进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
这就使中国园林带有了强烈的象征特色。
这种象征特色首先表现在园林和园中景点的命名上。
中国园林的名称并不直接与园主的名称相关,而更多地是与园主的人格理想相关。
北京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漪园。
1886年重修后,西太后取意“颐养冲和”改用现名。
屋下林泉,开阖山水——中国山水画空间设计与营造启示
美术时空屋下林泉,开阖山水——中国山水画空间设计与营造启示□袁心平叶武军摘要:受历史文化背景和传统人文环境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具有鲜明的特点,传递出富有情趣的审美理想。
该文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和现代建筑空间的设计与营造为研究对象,使用“观法”的概念方法,探索传统中国山水画空间设计与现代建筑空间营造的内在联系,探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空间的结构创造意识和视觉化方法,并从这种视角出发,将当代建筑设计的绘画语言转化为一种“师法自然”的设计理念,探析现代建筑空间意境。
关键词:山水画空间营造现代建筑设计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不断的交叉融合使艺术的唯一性开始消失,这让人们开始反思自身的设计理念。
古代中国讲究“以画入园,文人写意”,文人写意在中国传统绘画、古典园林、建筑等艺术方面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在现代,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关于建筑设计、空间处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出现,但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创作和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方法仍有许多方面值得人们学习和研究。
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古典园林艺术的空间表达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画家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中表达写意观念,而古典园林设计师则是强调园林设计的空间与艺术概念。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和空间营造方式与园林空间设计有许多相同之处。
中国传统山水画和现代建筑空间营造之间具有共通性原则。
文章分析和总结中国传统山水画空间营造的技巧和概念,以指导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探索“如画”的理想空间的现代建筑设计。
—'问题的提出绘画的本质和要素需要意境空间。
中国传统山水画反映了中国当代东方哲学背景下美学精神的深刻影响,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精神。
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是一个系统,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山水画建筑空间的构建传递给人们一定的审美理想,至今仍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因此,从传统的山水画空间结构设计语言的表现和当代建筑设计的角度看,重新学习传统文化是推动传统文化向本土设计语言现代转型的新方向。
论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Vo . No. 16. 3 S p., 0 e 2 06
文 章 编 号 :6 1 4 4 2 0 ) 3— 0 4— 3 17 — 64(06 0 0 3 0
论 中 国 古 典 园 林 与 中 国 山水 画 的 关 系
钱 海月
( 南京 工业职 业技 术 学院 艺术设 而是 有意识地 加 以改造 、 调整 、
加工 、 提炼 , 从而表现一个精 练概括浓缩 的 自然 。它 既有“ 静
遗产 宝库增 添了一 颗璀 灿夺 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 据有关典 籍 记 载 , 国造 园应 始 于商 周 , 时 称 之 为 我 其 “ 。汉起称“ ” 囿” 苑 。汉朝在秦朝 的基础上把早期 的游 囿 , 发 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 囿行宫 , 除布 置园景供 皇帝游 憩之 外, 还举行 朝 贺 , 理朝 政 。画 家参 与造 园 , 一 步 发 展 了 处 进 “ 秦汉典范” 。北魏 张伦府 苑 , 郡顾辟 疆 的“ 疆 园” 司 马 吴 辟 ,
创作由全盛到衰 落。但 中国园林 的成 就 却达 到 了它历 史 的 峰巅 , 其造 园手法 已被 西方 国家 所推 崇 和摹仿 , 西方 国家 在 掀起了一股“ 中国园林热 ” 。中国园林艺 术从东方 到西方 。 成 了被全世界所共认 的园林 之母 , 世界艺 术之奇 观。 中国造园 艺术 , 以追求 自然 精神境 界 为最终 和 最高 目的, 而达 到 是 从 “ 虽由人作 , 自天开 ” 目的 。它深 浸着 中国文化 的 内蕴 , 宛 的 是 中国五千年 文化史造 就的艺 术珍 品 , 一个 民族 内在 精神 是
艺术创作 的理论 书籍《 园冶》 。它们在创 作思想上 , 仍然 沿袭
唐宋 时期 的创 作源 泉 , 审美 观 到 园林 意 境 的创 造 都是 以 从 “ 小中见大” “ 、 须弥芥子” “ 中天地 ” 、壶 等为 创造手法 。 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的美学联系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的美学联系高茂隆(浙江西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32)摘 要:中国古典园林提炼自然山水风景的精华,融合建筑营造、植物配植、叠山理水及文学绘画于一体,将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机结合在一起。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在历史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相互借鉴、相互推进、共同发展。
文章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的美学联系,以期对当代园林规划设计有所借鉴与促进。
关键词:古典园林;中国画;自然;美学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融合了中国传统的时空意识、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思想,涉及面广泛,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在美学方面的关联,已经达到内在哲理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哲学。
1 中国古典园林与中国画的主要共同点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画作为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二者之间存在诸多共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师法自然,高于自然山、水、植物是构成自然风景的主要因素,中国古典园林通过对自然山水美景的模拟,提取自然山水的精华,将不同区域的自然山水景观的优点集于一身,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山水景观。
中国画也并非是简单的再现自然山水,而是经过艺术家对自然山水的多重感受、深刻领悟、精心提炼而重新表现在画面上的。
1.2 自然美与建筑美的有机融合中国古典园林中,无论建筑的功能、性质、体量、…数量如何,都力求在整个园林中合理布局,与山水花木等要素有机组织在一起,使之彼此协调、互相补充,形成和谐、完整的风景画面,从而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
在中国山水画中也并不是只有山水,作为建筑元素的亭台楼阁桥等同样不可缺少,它们不仅是山水画构成的主要元素之一,而且在山水画中起到点睛、醒神的关键作用。
作者简介:高茂隆(1983-),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景观设计工作。
1.3 对意境美的追求意境是中国艺术在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是指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用言语阐明的意蕴和境界,是情与景、心与物、意与境的交融。
略论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
略论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山水画的关系作者:刘树老来源:《艺术评论》 2016年第10期刘树老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融建筑艺术、叠山理水和花木铺装于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注重艺术和自然的结合。
而中国山水画是传统中国画中的重要体系,以自然山水为主要创作素材,融笔墨意境、艺术思想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和中国山水画从属于两个独立的范畴,但不可否认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展渊源、经营位置、艺术手法、山水建构和意境营造等方面有着内在的关联和特色。
一、同根同源,并行发展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古典园林从新石器时期开始萌芽,以最早种植植物的“苑”和圈养动物的“囿”为雏形。
据有关文字记载,最早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主要建筑物是“台”。
囿和台的结合出现了最早中国园林的雏形[1]。
到商周时期开始发展,出现将大片风景秀丽的自然环境圈起来,专供帝王狩猎游乐的皇家游囿。
秦汉时期皇家游囿发展为园林式行宫,内造景观和游憩场所,供皇帝观景游乐、休息和处理朝政。
这个时期造园多依托自然山水景观营建楼堂宫室,同时种植奇花异草,注重外在天然的自然景观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园林艺术由自然风景园向写意山水园发展。
由于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一些文人、士大夫为了远离动荡不安的现实社会,便开始追求田园生活,寄情于山水之间,开始了以山水画为基础的园林创作阶段。
隋唐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造园风气日盛。
开始有文人如王维、白居易和柳宗元等大家直接参与造园,将画意诗情融入造园活动之中,促进了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发展。
至宋元以后,造园风气更盛,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写意山水园得以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是园林创作的高峰期,发展出系统的营造方法和理论著述,出现了风格迥异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体系。
其中私家园林以山水写意见长,以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为造园和审美标准,以自然写形、诗情画意为创作主导思想。
中国山水画同样发展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展示出个性鲜明而又多彩多姿的艺术魅力。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作者:王彩凤来源:《美术界》 2017年第6期文/ 王彩凤[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摘要】被誉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绚丽瑰宝,其发展也离不开山水画的影响与推动。
中国古典园林更是与山水画合称为“姊妹艺术”,由此可见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在新时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现代园林创作的发展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山水画的视角入笔,从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及创作手法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联系进行阐述,对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一、创作背景(一)历史渊源综观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这二者间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先秦两汉时期,山水画尚未出现,此时缺乏二维理论支撑的中国古典园林,也处于探索萌芽状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山水画意趣理念的出现促成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以意趣欣赏为主的私家园林的涌现。
唐以后山水画迅速发展,以其多姿多彩的风格充实了古典园林的艺术源泉,山水画更是为画坛之首,于唐末至宋初进入到高度成熟期。
与此同时,山水画于北宋中、后期进入变异期,抒情写意山水画成为绘画的高峰。
而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与山水画相互对应,相继出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而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又反作用于山水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因景成画”的造园艺术传统。
由此可见,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历史渊源之密切。
(二)画家的双重身份圣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古人谓追求山水为追求良好的德行,一些文人画家亦以园林为载体寄托个人情怀,而亲自参与到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去,以二维的绘画理论支撑三维园林的创建,使古典园林充满“诗情画意”,达成“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效果,具有独特魅力。
如辋川别业“水墨渲染”,艮岳“括天下美”、退思园素净淡雅、狮子林清淡简远……诸多种种难以尽言。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
论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作者:王彩凤来源:《美术界》2017年第06期【摘要】被誉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的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和绚丽瑰宝,其发展也离不开山水画的影响与推动。
中国古典园林更是与山水画合称为“姊妹艺术”,由此可见二者间的密切联系。
在新时期,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现代园林创作的发展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山水画的视角入笔,从创作背景、创作理念及创作手法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对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联系进行阐述,对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山水画;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一、创作背景(一)历史渊源综观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这二者间深厚的历史渊源。
在先秦两汉时期,山水画尚未出现,此时缺乏二维理论支撑的中国古典园林,也处于探索萌芽状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山水画意趣理念的出现促成了山水画的独立与形成,同时也推动了以意趣欣赏为主的私家园林的涌现。
唐以后山水画迅速发展,以其多姿多彩的风格充实了古典园林的艺术源泉,山水画更是为画坛之首,于唐末至宋初进入到高度成熟期。
与此同时,山水画于北宋中、后期进入变异期,抒情写意山水画成为绘画的高峰。
而古典园林的发展进程与山水画相互对应,相继出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新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联系,而对园林的规划设计又反作用于山水画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画入园,因画成景,因景成画”的造园艺术传统。
由此可见,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之间的历史渊源之密切。
(二)画家的双重身份圣人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古人谓追求山水为追求良好的德行,一些文人画家亦以园林为载体寄托个人情怀,而亲自参与到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去,以二维的绘画理论支撑三维园林的创建,使古典园林充满“诗情画意”,达成“形外之意,象外之象”的效果,具有独特魅力。
如辋川别业“水墨渲染”,艮岳“括天下美”、退思园素净淡雅、狮子林清淡简远……诸多种种难以尽言。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研究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关系研究摘要:如果说中国传统山水画是古人主观思想的二维体现,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则是一幅幅呈现在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画卷,可谓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并且在路径的转变、时间的推移中带领我们渐入佳境。
那么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又是如何被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呢?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指导思想、艺术手法和意境传达几个方面入手,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典园林之间的关系,仍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山水画;古典园林;相互联系中国传统的山水题材水墨画与古典园林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人通过绘画展现园林景致,认为好的园林处处可入画,并且将作画的理论运用到造园中;在造园中古人将诗情画意引入园林的布局中,借鉴绘画的虚实相生、以小见大等艺术手法营造立体的画卷。
许多的画家同时也是园林的设计者,如吴门画派的代表文征明曾为苏州拙政园31处景绘制“设计图”;许多的造园者同时也是很有名气的画家,如《园冶》作者计成,其在诗词绘画上造诣高深。
画家、造园者在婉约的画卷中、高雅的林泉间,表达各自回归自然的情怀。
一、山水画与园林的发展历史中国山水题材的绘画历史久远,但是山水画一直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创作题材,直到魏晋南北朝,山水画才从人物画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六朝后期至唐初,山水画一直处于停滞或者慢速发展的时期,这个阶段保留的山水画也很少;到了唐代,社会和政治相对安定,经济已经很发达,这也促使文学和绘画的快速发展,这个时候的代表人物有李思训、王维等;唐末至宋初山水画的发展已经高度成熟,代表人物有郭熙、米芾、李唐等;元代山水画也是发展兴盛,名作《富春山居图》便是出自这个时候;明清是中国山水画的高峰期,这个时期山水画达到顶峰并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吴门画派、华亭派、云间派等可谓百家齐鸣。
相对于山水画,古典园林起源较早,最早的记录在西周时期,当时称其为“囿”;之后汉代出现山水建筑园;南北朝有了自然山水园;唐代同样是由于社会的安定,园林有了飞速发展,有了山水宫苑、游乐地、别业山居等,据《洛阳名园记》记载当时洛阳的府邸园林已经有1000多处;经过唐宋的持续发展,到明代园林无论是造园艺术还是技术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成熟,这时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江南私家园林;清代园林继明代之后同样繁荣发展。
园林意境
沈复《浮生六记》谈到虚实相生的手法 时,说:“虚中有实者,或山穷水尽处, 一折而豁然开朗;或轩阁设厨处,一开 而可通别院。实中有虚者,开门于不通 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实无也;设矮栏 于墙头,如上有月台,而实虚也。”可 见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都是 为了在观赏者的心理上扩大空间感。
分景和隔景都是通过分隔空间来扩大空 间感,增加景色的层次,使景色的趣味 多样化。借景,则是把观赏者的目光引 向园林之外的景色,从而突破有限的空 间而达到无限的空间。借景在园林设计 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的“目的是 把各种在形、声、色、香上能增添艺术 情趣,丰富画面构图的外界因素,引入 到本景空间中,使景色更具特色和变 化”,这在苏州园林中有很多运用得极 为生动的例子。
创作方法
园林意境是文化素养的流露﹐也是情意 的表达﹐所以根本问题在于对祖国文化 修养的提高与感情素质的提高。技法问 题只是创作的一种辅助方法﹐且可不断 创新。园林意境的创作方法有中国自己 的特色和深远的文化根源。
融情入境的创作方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体物"的过程。即园林意境创作必须在调 查研究过程中﹐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 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事物形像各自具有 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 象。如人们常以柳丝比女性﹑比柔情﹔以花 朵比儿童或美人﹔以古柏比将军﹑比坚贞。 比﹑兴不当﹐就不能表达事物寄情的特点。 不仅如比﹐还要体察入微﹐善于发现。如以 石块象征坚定性格﹐则卵石﹑花石不如黄石 ﹑盘石﹐因其不仅在质﹐亦且在形。在这样 的体察过程中﹐心有所得﹐才开始立意设计。
3、"比"与"兴"。是中国先秦时代审美意 识的表现手段。《文心雕龙》对比﹑兴 的释义是:"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比 是藉他物比此物"﹐如"兰生幽谷﹐不为 无人而不芳"是一个自然现象﹐可以比喻 人的高尚品德。"兴"是藉助景物以直抒 情意﹐如"野塘春水浸﹐花坞夕阳迟"景 中怡悦之情﹐油然而生。"比"与"兴"有 时很难绝然划分﹐经常连用﹐都是通过 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 情意的方法。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与山水画的历史渊源
84创意2020/0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从上古的“河图洛书”到“三易”,乃至春秋老子的《道德经》,中国人民对人与自然的认知与思考已然烙印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也影响着古代众多艺术的发展,其中优秀艺术的代表就是古典园林与中国国画。
二者的历史延绵不绝,直到当今也影响着中国甚至世界的艺术发展。
尤其国画与园林二者发展交错,意境相通,只是一个跃然纸上,一个现于眼前。
一、古典园林解说(一)古典园林的历史园林是造园人对一块自然区域进行改造,修园葺屋,将场地建为适合人休息居住的环境,将之围起,就称为园林。
园林现为泛指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区域,而古代园林种类众多,各有不同。
古代园林被称为园囿,有圃、囿、园、苑、院几大类。
圃为种菜之地,囿为围合打猎之野,苑为开放狩猎之园,院为居住之所,园则是用植物造园并以墙围起。
“园”在《说文解字》中:“园,所以树果也”[2],形符为“囗”,为围墙围起,圈定范围之意。
在古代,人类居住活动都与生产生活有关,一开始建造管理的大都是苑、囿,供休闲打猎祭祀用。
商周时期,社会开始发展,出现了大量王室贵族私有的的园囿宫苑,如商王帝辛的鹿台、周王姬昌的灵台。
而那时生产力还比较低下,人们都认为大规模兴建营造宫苑是暴政。
《孟子·滕文公下》载:“尧舜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
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弃田以为园囿,使民不得衣食。
”到汉晋,门阀世家兴起带动了私家园林的兴起。
到南北朝,佛教建筑也大规模兴建。
《洛阳伽蓝记》记载了洛阳私家园林与佛寺园林的广阔与壮丽。
唐宋时期,里坊制衰落,市民文化兴起,私家园林逐渐普及、繁多,建筑制式开始规范,如《营造法式》等。
明清时期,封建下的私有经济达到顶峰,官员、文人、地主、富商修建宅邸庭院,如江南四大名园都是在这时期修葺建成,古典园林达到顶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著作为明代计成的《园冶》,系统地记载了相地、掇山、理水、立基、建屋、叠石、植物、借景造园八法[3]。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布局模式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布局模式1000字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是指将一池清水(也可是池塘或湖泊)作为主体,三座山石围合设置于其周围的布局模式。
此布局模式常被用于园林景观的打造,因其自然的美学风格,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园林之中,而且也受到现代园林设计的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今天本文将就此布局模式进行讨论。
首先,池塘是“一池三山”布局的核心,是整个景观的主题,能够给人带来深刻的美感和难以忘怀的体验。
水天一色、倒影波光粼粼、浮萍点点,令人心旷神怡。
另一方面,水通常是一个城市中难以得到的资源,因此在园林中所体现的水的造物,不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反映了人类对水的尊重和珍视。
其次,山是“一池三山”布局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山有其独特的形态、结构和风格,山中的石头也有着不同的质感和触感。
在“一池三山”布局的景观中,山水环绕、相互呼应,形成一种肉眼可见的美学奇妙感,为观看者带来视觉与感官上的极致享受。
不仅如此,“一池三山”所描绘的山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在这种布局模式中,自然和人文完美的融合。
此外,“一池三山”的设计通过合理的空间安排和构建,营造出似乎不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的宁静氛围,具有类似禅宗的意境气息。
园林美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有了“一池三山”的布局,它使人在仔细地观察设计构造之间以更加细腻精神的方式来对待植物、自然材料、水池等元素。
“一池三山”布局也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特点,其中包括五行、阴阳、灵性、和谐等概念,所以在古典园林中,这种设计思路得到了持续的体现和吸纳,成为传统园林最为流行和常见的布局之一。
此外,通过“一池三山”的布局,园林景观也可以呈现出保护自然、与时间和平相处的本质,传递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池三山”布局模式是中国文化独特的产物,它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
此布局模式也展现了中国园林主题给观众带来的无声感受,难以形容的三维美学体验。
山水画留白在拙政园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山水画留白在拙政园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作者:赵忆来源:《美与时代·上》2022年第05期摘要:中國山水画中的留白极为常见,精心布置的留白不仅可以让虚中求实的意境延伸,还能给人以无限想象。
造园人将画中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园林的景观布局和设计中,这便是中国园林的“以画入园,因画成景”。
中国四大名园之中的拙政园是现存规模较大的、精美的古代私家园林代表,留白的手法在其空间布局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
关键词:山水画;留白;拙政园;空间设计一、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研究(一)山水画留白的理解山水画中的五种基本技法分别是勾、皴、擦、染、点,如果说绘画技法是基本功,那“留白”便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
“白”并不是一种颜色而是一种空的方式,中国画更注重虚与实的衬托,着墨处为实,留白处为虚,技艺高超的画家会精心布置留白之处,将虚实有度、白而不空巧妙结合。
近代画家李可染①曾说过:“空白是为了‘多’,为了‘够’,为了满足,空白才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才含蓄,才能使观察者以想象力去丰富它。
”含蓄美是中国美学的一项重要审美原则,是对山水画留白处更深层的表达,虚实结合、委婉不外露的表现方式更耐人寻味。
画家精心设计的布局让欣赏者意犹未尽,这种疏密聚散的排列方式不仅是一种视觉盛宴,更赋予画面一种意境,也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余地,使欣赏者的心灵与画面融为一体,与艺术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留白是一种空间需要,不能单独使用,要配合墨色才能体现出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着墨处和留白处都要精心布局、合理安排,虚实相映的画面更具生命力,从而使作品的意境更加深远。
(二)留白在山水画中的具体体现一幅画中如果没有留白,尽是墨水一片黑暗,会给人压抑窒息的感觉。
而如果在这样的画面中隐约透出一点白色,会使整个画面有富生机的同时,又能起到点缀的作用,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像是黑暗中的一点光亮,这就是留白的意义所在。
山水画背景的留白相对于主体物起到陪衬的作用,背景中的局部留白是随性的。
园林——中国人的“桃花源”
园林,寄托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念想。
其中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感表达。
如果说陶渊明在诗中对桃花源的向往充分展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那园林便是将诗句中的美好转化为现实中的场景。
中国人在筑造园林时融入了太多的情感,园林就是艺术地再现自然,这种艺术的表达呈现在人们对园林意境的追求之中。
中国古典园林自诞生起,可以说就与山水画卷、田园诗歌相生相融,园林便如同诗画中的桃花源。
意境,在《说文解字》中意为“意象”,属于主观,境为“景物”,属于客观。
由此可见,意境便是在景物中所体现出的意象。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追求诗和画的情趣,重视神思与韵味,向往诗一般的意境。
园林建筑效仿诗画,追求写意,既顾及自然中的原本面貌,又注入人的主观情感,把对自然的感情用写意的表达手法再现于园林之中。
《园冶》中提到:“多方胜景,咫尺山林。
”实际上,将大自然中的真实缩影通过艺术的写意手法呈现出来,理应具有诗画的情趣。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
”这体现出造园如同模仿诗文格式,其所追求的内涵便是诗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园林中凝聚诗意、幻化画境,能够表达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等手法也能够烘托出园林的艺术境界。
园林的意境便体现在筑山叠石、植物配置、园林理水和建筑营造之中。
筑山叠石和园林理水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是中国古典园林景观造景的骨干,《林泉高致》中说:“山以水为血脉……故山得水而活,水以山为面……故水得山而媚……”中国绘画遵循此手法,中国古典园林建造也是这样。
筑山叠石在园林空间中运用主要有两种表现手法,一种为在有限的空间内叠石,另一种为在粉墙中嵌理壁岩。
在空间内叠石注重石料的形体,《园冶》中讲石料要“稍点玲珑石块”,要具有漏、透、瘦、皱的特点,体现石料的形体美感。
而在粉墙中嵌理壁岩则是对石料运用的一种升华,在有限的空间中高度利用空间,又使其达到烘托意境的作用。
中国园林与绘画艺术的交融
中国园林与绘画艺术的交融中国园林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在很多方面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这篇文档将探讨中国园林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
园林与绘画的共同特征中国园林和绘画艺术都注重表现自然美和情感表达,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意境:中国园林和绘画追求意境的表达,以传递情感和思想。
意境:中国园林和绘画追求意境的表达,以传递情感和思想。
- 抽象表现:中国园林和绘画都善于通过抽象的视角表达自然景观和意象。
抽象表现:中国园林和绘画都善于通过抽象的视角表达自然景观和意象。
- 运用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在中国园林和绘画中被广泛运用,以塑造景观和创造美感。
运用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在中国园林和绘画中被广泛运用,以塑造景观和创造美感。
- 追求平衡:中国园林和绘画追求自然与人工、开放与封闭、平衡与对称之间的和谐。
追求平衡:中国园林和绘画追求自然与人工、开放与封闭、平衡与对称之间的和谐。
园林与绘画的相互影响中国园林和绘画艺术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园林中的画意:中国园林常常将绘画的意境融入其中,如以山水画作为设计灵感,通过山、水、亭、廊等元素塑造景观。
园林中的画意:中国园林常常将绘画的意境融入其中,如以山水画作为设计灵感,通过山、水、亭、廊等元素塑造景观。
- 绘画中的园林元素:绘画艺术也常常借鉴园林的元素,如把园林建筑、花草树木等作为绘画中的主题。
绘画中的园林元素:绘画艺术也常常借鉴园林的元素,如把园林建筑、花草树木等作为绘画中的主题。
- 共同的创作理念:中国园林和绘画艺术都追求“虚静”、“寂寞”等创作理念,以营造独特的审美空间。
共同的创作理念:中国园林和绘画艺术都追求“虚静”、“寂寞”等创作理念,以营造独特的审美空间。
结论中国园林和绘画艺术在意境、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很多共同之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过深入理解园林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传承这些传统艺术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论中的园林思想作者:李彦妮邓雅馨来源:《艺术科技》2019年第11期摘要:为深入挖掘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理论,促进现代风景园林的快速发展,传承优秀的中国园林文化,本文以宋代山水画经典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为例,从生态、艺术和人文3个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得出中国山水画论中体现的3个方面的园林思想,对中国园林的继承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论;中国古典园林;园林思想;《林泉高致》0 引言中国人爱山水,这是人们自古以来就有的独特情怀。
中国的山水资源丰富,山水文化也尤其兴盛,山水诗、山水画精品层出不穷。
中国的园林同样继承了山水精神,在山水诗画的推动下,涌现出一个个绝妙的作品。
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承载着主人对自然的向往,表现其高雅的情操。
同时,中国文人不仅仅创作山水诗画,还亲自指导园林建造。
因此,在古典造园理论较为匮乏的情况下,研究中国山水画论中的园林思想,对于继承古典园林优秀文化,发展现代中国园林十分重要。
1 中国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1.1 关系解读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中国的山水画和古典园林是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的,并形成了同一性,画家即造园家,画境即园境,画论即园论。
[1]中国山水画论可以追溯至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征服欲和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在经历了漫长的沉积和丰富之后,终于摆脱了原始形态,在魏晋南北朝后期形成独立的画科,并出现了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
此后,山水画开始蓬勃发展,历经隋唐的繁荣和宋元的成熟,迎来了明清山水画的顶峰。
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山水文化的影响,从此与山水画结下不解之缘。
到了唐朝,写意山水画引导园林走向诗情画意的方向,画家也纷纷加入造园的行列,王维就是诗画园一家的代表人物。
到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开始分裂成南北画派;北画派风格壮丽大气,南画派意境清新悠远。
由此奠定了山水画的历史地位,带领古典园林在宋朝迈入了成熟期,形成南北园林的不同风格。
随后,明清时期山水画论逐渐增多,山水画家名家辈出,造园先营画成为必修。
画境如同今天的效果图,成为叠山造池的重要参考。
与此同时,还催生出了园林专著,诸如计成的《园冶》、李渔的《闲情偶寄》等。
1.2 中国山水画论中表达的园林思想从山水画生成初期到发展顶峰,其画论所表达的思想是在不断丰富的。
魏晋时期主要是崇尚山水和隐逸文化;唐朝五代时期更加注重对画中意境表达的探究,这奠定了后期山水画立意的地位;宋朝时期开始关注人物在画中的功能以及对生态观念的把握,在空间透视的论述上也有了更多的见解;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综合多元的思想体系,各家流派针对山水画的发展方向也有了“师古”还是“个性”的争议。
综上来看,山水画论中所蕴含的园林思想主要是体现在美学、哲学方面,同时还涉及了今天生态学的一部分。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说,最早将老庄理论与山水画联系,阐述了对山水画规律的探索和对自然美欣赏的重大转折,由此影响园林审美的转变;[2]张璪于在《绘境》中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体现了绘画和造园在主体情思营造上的重要性。
再如郭熙于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了“可游可居”的山水环境,阐述了人工山水环境中人与环境的融合方式。
[3]因此,纵观中国的山水画论,其中体现的园林思想大概可以分为这三种:高于自然的山水意境,匠心独具的人文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2 《林泉高致》中的园林思想2.1 郭熙与《林泉高致》郭熙是北宋著名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今河南孟县东)人。
郭熙出身平民,信奉道教,学无师承,因临摹李成的画受到启发,画艺大进,从此以画闻名。
熙宁元年被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自创山石画法“卷云皴”,还总结出对四季山水的审美感受和“三远”构图法,存世作品有《早村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等。
[4]《林泉高致》是由其子郭思编述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是中国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
全书共分为6节:序言、山水训、画意、画诀、画格拾遗、画题。
其中“序言”和“画格拾遗”两节为郭思所写,其余四节均为郭熙之词,由郭思记录整理郭熙生前所述而成。
2.2 《林泉高致》中体现的园林思想《林泉高致》中记载郭熙之词的“画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4节,分别解释了画山水的原因、思路和原则,讲述了酝酿山水画意境的准备工作,下笔作画的技巧和要点以及作画的主旨和山水画的一些绘画主题。
笔者通过学习总结历代山水画论的园林思想,结合现代风景园林营造方式,从生态环境、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3个方面分析《林泉高致》的园林思想。
2.2.1 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1)具备总体意识,把握全局。
郭熙在《画意》篇提到,作画之前,應该做到“境界已熟,心手已应”,才能在作画时“纵横中度,左右逢源”。
只有画者对所绘区域有了整体了解,如山水的勾连、走势,植物群落的关系特征,人居建筑的布置和融合等,才能下笔如神。
对于园林营造同样如此,先控制宏观的风格特色和整体的山水骨骼,再到细节的推敲探究。
在对场地基址条件和要求有了整体而全面的熟悉之后,才能在建造之时做到得心应手。
若只是“率意触情,草草便得”,便会使整个方案呈现出片面性和破碎化的问题,缺乏整体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力,更谈不上情感的共鸣和畅想。
(2)注重地方特色,因地制宜。
在《山水训》篇,郭熙阐述了东南、西北之山的群体特征及缘由,又列举了嵩山、华山、衡山、泰山的各自特色,指出画者作画时要注重对象的实际感和特征感。
对于如今的风景园林行业来说,最缺乏的就是特色。
风景园林的特色并非是新奇另类的,而是根植于地方基因的文化内涵。
地方特色没有被重视并充分利用,过度的“人为”导致如今的城市、乡村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个性化,对新奇的片面追逐使得设计的民主性被忽视。
[5]由此可见地方特色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四可”的园林化环境。
山水画毕竟只是“林泉之志”的替代品,欣赏山水的人仍然生活在现实的尘世中,[6]因此温馨细腻的生活情调是山水画中必不可少的。
在《林泉高致》的《山水训》篇中,郭熙刻画了一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生活化山水环境图。
同时,作者也认为“可行可望”的山水比不上“可游可居”的山水,折射出了当时人们对参与山水活动的渴望,强调了居住环境的重要性,体现了当时的人居环境思想。
当时的园林在私家越来越兴盛,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可游可居”也成为理想化园林的标准。
(4)立足时间动态,丰富景观。
在时间上,由于季节变化的原因,常常会给予山川河流四季景色之殊异,其主要体现在植物、气象上。
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初始、中期、清晨、黄昏等不同阶段,各时期的意态景物都有各自的趣味值得品评。
如郭熙在《山水训》篇提到的“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冶,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
[4]根据这样的四时感受,其笔下的山水亦是四时不同,“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4]古时的造园家往往能结合这样的感受,堆成诸如园中闻名遐迩的四季假山,来唤起觀赏者的情感变化。
除去四时变化,人们更能深刻感受到的时间景观还有朝暮、阴晴的变化。
与古时不同的是,现代城市社会人们已经逐渐削弱了对晨昏的感知,但作为园林设计者仍然不能轻视光线对于景观的影响。
因此,四时、朝暮、阴晴等的变化,是园林中尤为重要的动态景观影响因素。
2.2.2 细致温柔的艺术美学思想(1)把握空间变化,步移景异。
空间上的动态景观,常常以步移景异为绘画和园林的关键。
在《山水训》篇中,郭熙认为在鉴赏山时,需要达到“每远每异”的效果,形成所谓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
同时,正如“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深,近游之以取其浅;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4]根据观赏的远近距离,观察到不同细致程度的景观,既有整体上的考虑,又有细节上的处理,才算是“活”象。
寄畅园中锦汇漪的视觉焦点“知鱼槛”,沿西岸游览线充分利用岸线的曲折和知鱼槛空间的形态变化,实现步移景异的效果。
(2)构图见天地。
中国山水画“凡经营下笔,必全天地”。
画图时,“上留天之地位,下留地之地位,中间方立意定景”。
[4]这既是古人对天地人三者的认知,对谦虚德行的尊崇,也是对画之意境的描绘;常以留白的形式存在,是虚实相生的妙境,以无胜有的大气。
中国园林景观效果构图也遵从这样的画理,从而使景如画致一般,达到“取赏于潇洒,见情于高大”的诗情画意境界。
虚实在园林中的表现为自然景与人工景,实体与影子,框景,近景与远景,陆地与水面等,在寄畅园中同样运用得巧妙:倒影与实物,天空与园林,建筑与植物,水面与陆地等虚实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如诗画般的静美、自然的园林氛围。
(3)先主后次,尺度适宜,层次丰富。
园林景观中的主次、尺度和层次问题,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
画山水当先处理主峰,再定从峰;画林木石头,先定“宗老”(最大的松树),再处理次级草木。
郭熙将之比喻为君臣、尊卑的关系。
从现代思想来看,君臣尊卑虽不可取,但主从的关系不可废,不论是绘画还是造园,皆如组织团体,有规矩纪律,所以也有领导者和服从者。
“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1]若“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只有分明主次,理清重点,才能使园林整体性增强,特色突出;而同时,主从关系也将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再说尺度,郭熙提出了“三远”和“三大”,提倡山大于木,木大于人。
提倡在人的基础上来把握尺度,从而凸显出真实感,更容易达到“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境界。
对于山的个体,郭熙认为“山脚地面皆浑厚阔大,上秀而下丰”才能给人以稳定的心理感受:景观单体的体量、比例只有在合适的状态下,才能融贯周围环境,使人感觉舒适自然。
2.2.3 端正积极的匠心人文精神(1)不忘初心,怀揣本意。
郭熙认为,“古人于画事别有旨意”,能够“令人识万古礼乐”,这为现代人研究古人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和朝代特征提供了重要资料。
对于园林,其营造的本意大概可以追溯到早期园囿初成时的自然崇拜,再到后来的寄情言志。
现代城市社会的人们缺乏对大自然的亲近,期望在休闲之余能有一隅之地享受与自然的交流。
除去与自然的接触外,富有文化内涵、舒适宜人的生活休闲环境,不论室内或户外,都是现代人所渴望的,体现了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精致追求。
总而言之,私家园林为屋主人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愉悦,而公共园林乃至风景名胜类,则更多地展现自然、和谐、共享的正能量,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传达意识形态之美的重要场所。
作为园林建造者,要明白当下人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将园林带往正确的设计方向。
(2)深入思考、以情动人。
在《林泉高致》中的《山水训》篇,郭熙举出这样一个的例子:有《仁者乐山图》,作一叟支颐于峰畔;《智者乐水图》,作一叟侧耳于岩前。
[4]这样的画面无异于今天园林创作中千篇一律的“曲水流觞”,缺乏自身对于历史典故的感悟和创新,只有局限于形式上的曲水,“流觞”的情趣早已不知所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