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淮北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淮北种植产业发展趋势
淮北种植产业发展趋势淮北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北部,是安徽省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淮北地区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淮北种植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
近年来,淮北市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本文将从淮北种植产业的现状、问题与挑战、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淮北种植产业现状1. 主要农作物种植淮北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等。
其中,小麦和水稻是淮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占据了较大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比重。
此外,淮北地区还种植了一些特色农产品,如绿豆、黑木耳等。
2. 种植业结构淮北地区的种植业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农业生产规模较小,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种植成本相对较高。
3. 农产品市场淮北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农产品流通渠道相对闭塞,市场销售不畅。
二、淮北种植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 生产标准不统一淮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标准不统一,缺乏统一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种植业结构落后淮北地区的种植业结构相对落后,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度较低,种植业现代化水平有限。
3. 市场销售渠道不畅淮北地区的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农贸市场和集贸市场,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民的产销对接面临困难。
4.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淮北地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突出,有些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品质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三、淮北种植产业发展趋势1.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淮北市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农产品品种结构调整和品质提升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的供给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发展农产品品牌淮北市将大力发展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的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特色农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特色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发展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刻不容缓。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特色农业逐渐成为了发展的主旋律。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农村基础设施对特色农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农田水利系统,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合理用水,对于特色农业种植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农村道路交通建设直接关系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物流,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
通畅的农村道路网络可以将农产品快速运输到城市,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3. 促进电力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对于电力设施的需求日益增加,电力设施建设是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保障。
充足的电力资源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多样化农业经营。
4. 发展农村生活设施健全的农村生活设施是吸引人才、留住乡村人口的关键。
完善农村医疗设施、教育设施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品质,为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5. 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园区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先进农业技术的有效途径。
这些示范园区可以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到特色农业生产中,推动当地农业产业升级。
6. 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农村电商是当前特色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电商物流配套设施,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覆盖面。
7. 完善农业金融服务农业金融是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健全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贷款、风险管理等服务,可以帮助农民发展特色农业项目,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8. 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现代化农业技术引进相结合,推动特色农业发展。
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推动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提升农业竞争力。
安徽淮北市粮食产业园区建设调查与思考
安徽淮北市粮食产业园区建设调查与思考淮北市粮食产业基础薄弱,城区粮食企业发展空间有限,仓储设施和加工设备比较落后,亟待改善。
因此,抢抓机遇,对接政策,拓宽思路,开拓创新,统筹规划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不仅是粮食市场放开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后发展粮食产业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形势下重塑粮食行业形象,振兴粮食产业经济的必然选择。
遵照省政府关于加快粮食产业园区建设的部署,经充分调研论证,我局提出了适合淮北实际的园区建设思路: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
一是以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新建园区,二是以民营龙头企业为依托扩建园区,三是发展县域民营粮食加工基地过渡为园区。
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园区建设势头较好,成效较为显著。
一、淮北市粮食产业园区建设基本情况(一)以市粮食局为主体的新建园区进展顺利。
1.淮北市粮食物流中心项目。
定位在粮食购销仓储、加工、商务、物流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中心项目,占地150亩,总投资7500万元,分三期三年完工。
一期工程(2007年8月—2008年6月),建设三栋仓库,容量0.5亿斤,加上工艺设备、辅助工程等,概算3000万元(含土地征用费)。
二期工程(2008年7月—2009年3月),建造交易场所198套、电子商务楼、散装散运配套及附属设施,概算2000万元。
三期工程(2009年3月—2009年12月)建造0.3亿斤容量仓库、0.7亿斤浅圆仓以及收发系统、面粉精细加工厂和配套设施等,造价为2500万元。
目前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2.百善农产品加工园项目。
该项目为淮北市三堤口粮食收储中心退城•进郊项目,选址在濉溪县百善镇,总规划面积75亩,总投资2000万元,一期工程征地50亩,新建1.5万吨仓容和日产300吨面粉加工企业及办公楼附属工程,并预留二期发展用地25亩。
同时三堤口粮食收储中心原有25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按有关政策全部返给企业,用于企业改革和粮食产业发展。
利用外商看中三堤口粮食收储中心的契机,对该粮站进行易地重建,按经济、适用、便于管理的原则,变旧为新、变落后的仓储设施为先进的仓储设施。
淮北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社会化程度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 但服
务 功能还 不完 善 , 场 服务 体 系 还 很不 健 全 , 如 在 农业 市 譬 生产 资料 供 应 的 数 量 、 量 、 间 、 间方 面 的不适 应状 质 时 空 况 。 业技 术服务 方 面 的 不完 善 状况 , 市场 信 息 方 面 在农 在
13 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一些高毒、 . 剧毒 、 高残留农药及
饲料 添加 剂 的使 用 , 粮 食 、 菜 、 果 、 产 品和 其 它农 使 蔬 水 畜 副产 品 中有 害物质残 留增 多 , 响 了食 品 的 安 全 , 重地 影 严
危害着人类身心健康。
14 市 场机 制发育 不 良。 . 服务 体 系亟待健 全 目前 , 我市
h m。的经济联系松散, 转换功能薄 弱, 、 、 种 养 加之间缺乏配套协作和互补机制, 尚未在较广
范 围 内 、 规模上 、 较大 较深 层 次 间把 农 业 资 源 和农 副 产品 原料 通过食 物链 、 加工链 、 经济链 进行 延伸 增值 , 资源综 合 利用 率低 , 副产 品加工层 次低 , 品转换 增值 率低 , 农 商 整个 农业 的综 合经 济效益 低 。
维普资讯
7 2
安 徽 农学 通 报 , nu .c. u120 1 ( :2— 3 Ahi A S iB l 0 6,2 6)7 7 .
淮北 市 生态 农 业 建设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对 策
李 峰
( 淮北 市植保站 , 安徽淮北 250 3 00)
摘
要: 本文分析 了淮 北市生态农业 建设过程 中存在的 问题和有利条件 , 根据 国家产业发展政 策 , 出了本地 生态农 提
业建设的对策及 措施 , 为全 市生态农业建设 工作提供 可行性建议 。 关键词 : 生态农业 建设 ; 问题 ; 策与措施 对 中图分类号 ¥ 1 24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号 10 0 7—73 (06 0 7 o 7 1 20 ) 6— 2一 2
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摘要】淮北地区作为安徽省大豆主产区之一,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产量和质量仍有待提高。
本文探讨了淮北地区大豆种植现状、产量和质量分析,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针对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建议,包括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品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等。
推进大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展望了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产业的发展前景,指出了现有努力的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分析和建议,有助于引导淮北地区大豆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发展建议、产量、质量、问题、挑战、转型升级、发展前景1. 引言1.1 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安徽省淮北地区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淮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在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目前淮北地区大豆种植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淮北市、濉溪县等地。
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但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限,导致产量和质量参差不齐。
大豆产业链条不够完善,存在着生产环节中的浪费和低效率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
首先是加强大豆种植技术指导,推广优质种子和良好的种植管理措施,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大豆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在发展建议方面,可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并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
加强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组织和协调,促进大豆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以上措施和建议的推进,相信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大豆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淮北地区大豆种植现状淮北地区是安徽省重要的大豆产区之一,拥有较好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大豆种植。
浅析淮北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 农 业综 合开发 投入 力度不 断加大 , 地质 量水 平 耕 稳 步提高
20 07年 以来 , 全市先后 实施 中低产 田改造项 目 1 4个 ,
开 发 治 理 面 积 9 6 .7 m ,新 增 、改 善 灌 溉 面 积 0 66h
8 6 . 7 m。 新增 16 6 h
9 8万 项 次 。3 . a来 , 市 累 计 推 广 测 土 配 方 施 肥 面 积 全 1 .7万 h , 本 增 效 近 亿元 。 目前 , 市 又 在 着 手 86 m次 节 我 实施耕 地“ 机质提 升行 动 ” 积极 推 广秸 秆还 田 , 高 土 有 , 提 壤有机 质含 量 。耕 地 质 量 水 平 的提 高 , 我 市农 业 连 续 为
l 6
安 徽 农 学通 报 A h i . c B l 2 1 1 ( ) n u A Sຫໍສະໝຸດ u1 00,6 1 . .,
浅 析 淮 北 市 农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徐 永
( 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安徽淮北 2 50 3 00)
摘
要: 总结 概 述 了近 几 年 来 淮 北 市 通过 贯 彻 各 项 惠 农 政 策 , 取 有 力措 施 、 大 投 入 力 度 ,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取 得 采 加 农
年 , 民的购 机投入就 达 13亿元 。截 至 20 农 . 09年上 半 年 , 全市农机 总动力 已达 2 3 千 瓦 , 2万 亩均 动 力达 到 10 k .9w,
居全省前 列 。农 机结 构 不断 优 化 , 型农 机 快 速增 加 , 大 联 合收割 机 6 5 2 1台 , 中型 拖拉 机 8 8 大 10台 , 分别 比 2 0 0 6年 底增长 3 . % 和 5 . % ; 套 农 机 具 达 3 . 05 99 配 4 8万 部 , 配套
淮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
淮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摘要总结了淮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淮北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安徽淮北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接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建立利益互补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方式[1]。
它包括农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的综合性竞争,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它可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有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显著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2]。
1淮北市农业产业化现状一是农业产业招商取得重大突破。
淮北市成功引进江苏雨润、天津宝迪、山东六和、鲁王、湖南正虹、唐人神等6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及新加坡幸运方便面、香港锦泰饼干、台湾望味谷脘粉、上海普豪生物科技、大润发、沃尔玛超市、南京润恒、浙江赛尔物流等一批技术装备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外向度高的大型食品加工和农产品物流项目。
二是龙头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全市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8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企业16家,过10亿元企业3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2家。
2009年,安徽宝迪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口子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
三是基地建设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全市已建设国家级、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6个,标准化种植基地8万hm2,标准化养殖小区403个;已通过无公害种植基地认定面积2.67万hm2、无公害养殖规模303万头(只);通过绿色食品基地认定面积3万hm2。
四是农产品加工业聚集化链条式发展。
全市已初步建成濉溪县百善粮油食品工业园、淮北市口子工业园、相山区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烈山区宝迪食品工业园、杜集区六和肉鸭加工5大食品加工业集群。
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安徽省淮北地区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安徽省淮北地区是中国北方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大豆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大豆种植在该地区已有很长的历史,也是当地农民的传统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淮北地区的大豆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1. 产量上升。
近年来,淮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持续扩大,2019年种植面积已达到42万亩,总产量达到12万吨左右,占安徽省大豆总产量的10%以上。
2. 品质提高。
淮北地区的大豆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民在种植技术上的加强,以及政府的科技援助和优质种子推广。
目前,淮北地区的大豆品质已接近优质大豆标准。
3. 市场需求旺盛。
由于近年来国内大豆消费市场的持续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淮北地区的大豆销售市场前景看好,价格相对较高,实现了较高利润率。
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1. 种植结构单一。
淮北地区大豆的种植结构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使得种植面临较大的风险。
2. 农民生产意识薄弱。
部分农民缺乏科学种植意识和技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
同时,农民对市场行情的关注度不够,导致营销方式单一,销售渠道狭窄,影响了产业发展。
3. 水资源短缺。
淮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大豆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部分地区面临水源短缺的问题,影响了大豆的种植和发展。
4. 天气灾害的风险。
淮北地区气候条件相对不稳定,干旱、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大豆生产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三、建议1. 大豆种植结构多样化。
淮北地区应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鼓励农民种植多品种、多轮作的大豆栽培方式,尽可能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大豆生产效益。
2. 加强农民科学种植和市场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淮北地区应组织大豆种植知识培训和市场信息交流,提高农民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市场敏感度,不断地更新新知识,掌握市场最新动态,积极开拓销售渠道,推动大豆产业的快速发展。
3. 加强水资源管理。
淮北地区应通过加强水源开发、增加天然水源的利用、加强节水技术的推广等措施,加强深层土地的调节能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好地支持大豆生产。
关于淮北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思考
关于淮北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思考摘要分析了淮北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得咨询题,并提动身展对策,以为该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存在咨询题;对策;安徽淮北淮北市地处北温带,属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和气,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农作物为2年3熟,以旱粮为主,盛产冬小麦、棉花、大豆、玉米、高粱、谷子、芝麻、花生、油菜籽、红黄麻等.在有水源或灌溉条件得地点,可种水稻.雨量较适中,多集中在6、7、8月,由于落水量相对集中,且各月分配不均,易发生春旱、秋涝,春未夏初有西南干热风,气温高、蒸发旺盛,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妨碍.因此,该市农业用水短缺咨询题十分突出.节约用水,爱护地下水资源,是十分重要得咨询题.目前,在当地政府领导下,正加强排灌差不多设施建设,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不断扩大灌溉面积,从而确保农业得进展.淮北市现有耕地逾142万hm2,山林38万hm2,大多为人工林,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阔叶、针叶混交林,树种繁多,宝贵树种有“银杏刃”等.有果园2 3333万hm2,盛产桃、梨、杏、苹果、葡萄、李、石榴和柿子等温带水果,大平原上四季飘香.其中,大庄得葡萄,黄里得石榴和笆斗杏久负盛名.牧草地4 6667万hm2,有利于畜牧业得进展,要紧牲畜有马、牛、羊、猪等.该市优越得地表环境,为农、牧、副、渔等业得进展开创了美好得前景,而且该市还有丰富得矿藏资源,已探明储量得有13种,其中,煤得储量最大.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定持续增长得一项重大举措[1].wWwc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有利于改善淮北市得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不、缩短地区差距奠定基础[2].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实施,可节约用水量,提高水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淮北市得水资源配置,将有利于生态环境得爱护,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有积极得妨碍.1现时期农田水利工作面临得咨询题(1)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困难重重.首先是税费改革后,农民兴修水利得投入受到限制,农民投资投劳兴修水利得力度减小,有少数群众不能正确理解税费改革政策,对其应当承担得义务不愿履行,增加了兴修水利得难度.各级财政紧张,安排得资金远不能满足水利工程建设得需求,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得速度大大低于工程自然老化得速度.另外,投融资渠道狭窄.目前在淮北市虽有个人和民营企业出资建设供水、桥梁等水利工程,但规模较小.(2)水利工程治理工作滞后.大部分国有水利工程治理单位资金匮乏,运行困难.集体治理得小型水利工程,非常多是无专门治理人员,无维修资金,设施毁坏严峻,直截了当妨碍水利工程效益.而河道、沟渠、桥涵、机井、泵站、函闸等各类水利工程分布全市各地,点多面广,难以治理到位,群众爱护水利工程意识淡薄,且大多水利工程设施超负荷运行,多年失修,致使全市很多水利工程带病运行,毁坏严峻.(3)“一事一议”程序复杂,实际操作困难重重.农田水利差不多建设能够采取“一事一议”得方法筹集资金,在村内得小沟小渠好一些,跨村大中沟等议起来困难,同时,跨乡镇得“一事一议”还不够,实际操作中难度非常大.(4)农村机动土地少,农田水利差不多建设占用土地难协调.农村土地承包30年不变,开挖疏竣排水沟渠,占用土地,妨碍到农户得承包土地,难以协调.(5)群众得小农意识比较严峻.一方面受灾怪政府不给解决,另一方面不愿出资出力,存在天塌压大伙儿得思想. 2农田水利工程进展对策水利是国民经济得基础,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进展得重要保障,为了搞好淮北市得水利工程建设和治理,应当扎实做好以下工作[3]:(1)加强对农村水利工作得组织领导.将每年得农田水利差不多建设任务与各县区目标考核挂钩,将该项工作列入各县区年终要紧目标之一进行考核.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差不多建设工作得领导,把农田水利差不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要紧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分配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把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同时,县区再把任务分解到乡镇,与乡镇一把手签定责任状,形成一个责任连带关系,推动农村水利工作走上良性循环得轨道.(2)积极争取项目,提高防洪除涝标准.要积极争取中央、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疏浚治理河道、低洼地等工程,不断提高淮水市防洪除涝标准,增强其抗御自然灾难得能力.(3)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咨询题,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才能提高农民群众得生活质量,增强农民群众得躯体素养."十二五"期间,要以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为重点,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得原则,整体推进,逐步深入到村,工程建设以进展自来水工程建设为重点,解决10万人得农村饮水安全咨询题.(4)积极融资,加强水利工程建设.①设立专项资金,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照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市政府3号文件精神,设立全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对农业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给予补助,以推动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②多渠道、多层次筹集水利建设资金,提高全市总体防洪除涝标准.一是积极引进企业资金,二是积极利用城投公司资金,三是充分利用大户资金,四是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5)典型引路,稳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得、艰巨得任务,淮北市作为一个经济不太发达得地区,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一定难度,建议以采煤塌陷村庄搬迁为试点,移民建镇,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选好典型,示范带动,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6)产权改革,逐步完善.依照不同情况,能够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得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得建设和经营走上以存量换增量、卖旧建新、良性运行、滚动进展得轨道.(7)加大水土保持力度.水土流失治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得原则,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一要预防监督.要切实加强对矿山开采、开发建设集中区、河道堤防等流域水土流失爱护和监督治理.落实水土流失方案审批权、监督检查权和执法收费权,加大水土保持执法队伍建设.实施矿山开采、开发建设水土保持方案审报批制度,做到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二要综合治理.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整治,突出重点,抓好示范,整体推进.多年以来,部门分割得水资源治理体制,使防洪减灾、城乡供水、防治污染、爱护生态环境等工作都存在许多矛盾,造成许多白费和损失.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得新得《水法》已将过去统一治理与部门治理相结合得水资源治理体制明确为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得体制.因此,能够对全市防汛抗旱、城乡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地下水治理、打算用水和节约用水、水土保持等城乡涉水事务进行统一治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促进淮北市水利事业更快进展[4].3参考文献[1] 张虎成,魏浪,张习传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现状与进展趋势[j]贵州水力发电,2007(5):12-15[2] 陈凯祥,仇荣江苏省农村水利进展得实践与考虑[j]江苏水利,2009(1):43-44,46[3] 张宏林海安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水利建设得咨询题与要求[j]江苏水利科技,1997(1):41-42[4] 聂志勇,娄淑涛峡江县水利建设之刍见[j]水利进展研究,2009(2):62-64。
淮北平原农业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2020.3源保护要求。
2)地下水源:主要开采浅层水,深层水作为备用水源,要落实水源保护措施,保证水源安全,避免超采带来地质灾害。
(3)以接受能力定工程通过调研和宣传,充分了解群众对农村供水具体情况的接受能力,在考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水源和工程标准。
1)供水水源:了解群众对拟用水源的接受能力,对于心理上不接受自来水的群众要通过宣传营造出科学用水安全用水的氛围,让群众对自来水放心,从而避免建成工程后使用率低造成投资浪费。
2)供水管理:了解群众对拟采用管理方式的接受能力,落实群众接受度较高的管理模式。
调研群众水价承受能力,保障全天候供水,充分了解群众使用自来水的意愿。
工程建设以及供水管理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避免群众抵制公共供水,造成工程运行困难■(作者单位:1.济南市城乡水务局 250000 2.济南市雪野水库管理处 271100)淮北平原农业节水灌溉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刘 佳 邬旭东 傅朝康 姚志东一、概况淮北平原地处黄淮海平原南侧,包含安徽省淮河以北的全部省境地区。
淮北平原土地总面积3.74万km2,农业人口1526.3万,耕地面积3206.5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47.8%,平均年降水量在850mm 左右,亩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239 m3,不足安徽省平均水平的1/2,属于水资源短缺地区。
其中自然降水资源的70%以上集中在夏季,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地表径流量大,降水总体利用效率不高。
该地区主要为广阔的冲击平原,北部萧县、濉溪、宿州一带有局部低山岗丘,高程在50~250m之间。
该地区地势低洼,土壤质地差,地面坡度小,排水系统尚不完整,地面调蓄库容小,旱、涝、渍灾害风险依然存在。
二、淮北平原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严重淮北平原灌区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大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受当时的经济条件和技术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工程标准低、工程规模不足、技术落后等缺陷,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很多工程老化失修、设施破损,效益衰减严重,服务功能严重退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作者:姚传娟来源:《环球市场》2020年第05期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大战略。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淮北市农业发展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淮北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一、淮北市农业发展现状淮北市市辖三区一县,从2016年至今,淮北市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特有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农业,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一)淮北市农业生产形势较稳定2017年以来,淮北市深入推进农业改革,加大品质优良农产品的引进力度,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并利用互联网带动农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得粮食生产实现稳步增长,养殖业主要产品产量平稳增长,蔬菜、水果等产量连年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总量不断提升。
2018年,淮北市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政策措施落实、关键技术到位,粮食生产实现丰产丰收。
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44.2万吨,全年粮食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120万吨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四连丰”。
2018年,淮北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
(二)农业经营机制不断创新淮北市农业的生产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过渡到产业化生产上来,产业化经营机制也在全力建设,并下大力气打造领军企业,做强做优该产业的风向标。
淮北市出资培育了近150家企业龙头,带动当地产业化农业的产生和培养。
在这其中,有32家省级重点企业,高标准,严要求,以产业化的生产方式带动农业快速发展,再通过上千家家庭农产和农民合作组织的经营方式,从点滴做起,促进农业优先发展。
除此之外,还建立了相关带动模式,让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和基地合作,共同创建具有优势互补的产业基地,将数十万农民吸纳到基地种植中来,有规模有体系的进行农业生产和管理。
(三)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淮北市根据市场上的总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
淮北平原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淮北平原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探讨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前景之下,农业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体系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农业的发展需要引起重视,而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农田水利规划就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以淮北平原为例,对该地区农田水利规划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标签:农田水利;农业发展;水利规划引言农田水利工程,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质量,因此对于该工程的建设需要严格把控,使其能够通过自身的功能,促进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
而对于农田水利的工程而言,规划与设计是必然需要的环节,而此环节的步骤相对复杂,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此,就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解,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完善。
1、农田水利工程概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指服务于农田的水利工程,通过良好的水利建设,可加强农业的发展质量,其工程的主要目的有改变自然环境,使农产品更好生长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灌溉、除涝、渍灾、排水等等。
在良好的农田水利工作之下,能够保证农田的高产高收,进而加强农业的收益水平。
具体而言,农田水利工程,就是一套服务于农田的水利系统,系统包揽涉及水资源的大部分农业工作环境,在良好的运作下,加强农业的发展力度。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属于系统化的建设,因此在建设之前,需要进行规划,规划需要参考地质、气候等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
在良好的规划之下,才能够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切实的开展工作,同时也能使其他产业得到发展的支持。
2、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常见问题2.1環境勘察工作不足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勘察工作是最前置的重要工作,该项工作主要设计施工环境、施工地质、施工气候等等,但如果此环节工作出现不足的现象,将会影响接下来一些工作的开展状况。
环境勘察的工作,是保障农田水利工程的产量提高,在此前提下,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强区域的经济水平。
并且对于该项工作的合理把控,能够加强对建设成本的控制。
2.2设计合理性不足基于工程的建设角度上,其目的在于实现设计的目标,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首先就要确保设计的合理性。
加快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
加快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第一篇:加快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加快淮北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和研究摘要:城乡一体化就是消灭城乡差别,实现城乡融合的过程。
最终,城市和乡村将成为一个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
城乡一体化不论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过程,还是一种结果,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趋向、必然选择。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资源整合、资源配置、城乡地位对等化。
一、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不是变相的“劫富济贫”,不能以减缓城市发展速度降低城市发展层次为代价。
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改善城乡关系,这无论对于城市,还是对于乡村,都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在改善城乡关系的过程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始终应当是核心、动力和基础。
二、城乡一体化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淮北市已开始呈现出人口、产业向外扩张的离心城市化特征,这表明城市的区域中心地位在加强,城市发展进入极化与扩散并重的发展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关系日益密切,原有的城乡分离、甚至对立的状况将逐步得到转变,建立呈现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利益共享的共荣互动关系成为城市发展的新任务。
三、综合对策1.加强制度体系创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制度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保障。
针对现有制度的状况,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打破城乡分割的现状,建立城乡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进行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等的规划工作,统一进行要素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的整治;加大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消除城乡人口流动的制度障碍,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制度改革,提高城乡间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经济要素流动的自由度,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带动城乡经济的发展;创新和改革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引导城市土地集约配置,提高土地开发效益;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业生产和行业管理体系,组建跨城乡、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新组合和利益再分配;废除或修订传统计划体制下妨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关制度、法规、条例和政策,使城乡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三农经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三农经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三农经济发展的关键,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下文将从多个方面展开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探讨。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信、农村生活设施等多个方面,这些设施的完善可以有效提升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例如,农田水利设施的完善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道路交通的便利化可以加快乡村产品的流通等,这些都是乡村振兴所必需的。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手段。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生产设施,还包括生活设施,比如农村的饮水设施、卫生设施、文化设施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例如,改善饮水设施可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建设文化设施可以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这对于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有着积极的作用。
再次,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前提。
通过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吸引更多的产业和资金进入农村,从而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比如,建设电力通信设施可以为农村发展信息产业提供支持,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促进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建设农村交通设施可以便利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促进农村生产者能够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收入水平。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防止因灌溉带来的土壤盐碱化现象;在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可以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方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最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可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多的优质农产品,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城乡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繁荣。
探究淮北市经济发展及对策
探究淮北市经济发展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淮北市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中等水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淮北市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当前,淮北市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探究淮北市经济发展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淮北市经济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可以为淮北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旨在对淮北市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可行性的对策,为淮北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1.2 研究意义淮北市是安徽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淮北市地处中国华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农业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增长质量低。
研究淮北市经济发展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淮北市是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试验区,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希望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探究淮北市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将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了解当前经济形势,为制定更科学的政策提供参考。
淮北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交通要道,可以有效提升淮北市的区域经济竞争力,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淮北市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
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将有助于提升淮北市的产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淮北市的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有待于加快推进。
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以上措施,有望推动淮北市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2. 正文2.1 淮北市经济现状分析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城市。
淮北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淮北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1. 引言1.1 淮北市玉米生产现状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地区。
玉米作为淮北市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淮北市的玉米生产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淮北市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种植密度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淮北市玉米种植面积约为XX万亩,居于安徽省各地市之首。
玉米种植密度高,农户普遍种植两季玉米,一年收成两次,确保了市场供应的充足性。
淮北市的玉米产量稳定增长。
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土壤肥沃,加之农民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淮北市的玉米产量逐年增加。
不仅能够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可以向外地供应一定数量的玉米。
淮北市的玉米生产现状良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应对,以推动淮北市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1.2 淮北市玉米生产发展意义淮北市玉米生产的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致富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淮北市应继续加大玉米产业的发展力度,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量和质量,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淮北市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淮北市是中国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之一,拥有较大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淮北市的玉米种植面积每年都在稳定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了100万亩。
而且淮北市的玉米产量也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每年都能够产出大量的优质玉米。
这主要得益于淮北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资源,适宜玉米生长发育。
淮北市政府也积极支持玉米生产,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在农业生产中,淮北市也逐渐推广高效玉米种植技术,采用科学管理措施,提高了玉米的单产能力。
淮北市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保障市民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希望未来淮北市能够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玉米产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为淮北市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淮北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淮北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一、编制背景及依据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改善城镇人居环境,省政府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19〕64 号)。
为不断提高我市城镇基础设施的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持续推动“中国碳谷绿金淮北” 建设和城市转型崛起,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牵头组织编制《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编制过程《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书面征求22 家相关部门单位意见;2019 年12 月完成公众参与报告和司法局合法性审查,并召开市政府专题讨论会;根据市政府第33 次常务会议精神,及《淮北市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纪要》(常务会议纪要〔2019〕15号)要求,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实施方案》修改完善,并于近日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及工作目标(一)全市三年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9 个。
2019-2021 三年共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9 个,其中2019年实施5个(已完工),2020 年实施22个,2021年实施22 个。
主要以完善功能为主,支持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及社区服务设施。
(二)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
为缓解全市停车难问题,按照“新建配建停车泊位为主体、盘活存量泊位为辅助、路内停车泊位为补充”的原则,三年全市新增停车泊位9400 个。
至2020 年底新增公共停车泊位6400 个,2021 全年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
(三)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行动。
依托我市青龙山、凤凰山、临涣、百善等重要物流节点,改造升级或新建1-2 个冷链物流园区,打造以冷链物流为主的农产品聚集区。
(四)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
根据《淮北市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 )》,全市三年计划新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项目1个,新增日处理能力2万吨,修复改造城市市政污水管网160 公里。
浅析淮北市农田水利设施管护
浅析淮北市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摘要:农业的稳定发展,以及农民的持续增产增收,是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一项重点内容。
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发展命脉,将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充分地利用好,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力度,是全面落实的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务实体现,也是农业效益增加,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的基本保障。
基于此,本文以淮北市为例,对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情况进行分析,便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淮北市;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淮北市现辖濉溪县、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面积2741km2,常住人口197.40万人。
2022年生产总值1223.0亿元,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6.3亿元、514.2亿元、622.5亿元,全市工业增加值463.9亿元。
现有河道节制闸14座,兴利库容3610万立方米;中型水库—华家湖水库1座,库容135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930万立方米。
2021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2.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7.4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5.13亿立方米。
淮北市现有耕地面积为257.33万亩,2022年淮北市有效灌溉面积221.6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97.69万亩,总播种面积443.1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15.7580万亩;粮粮食总产为149.3605万吨。
一、农田水利设施现状淮北市现有小型水库3座,总库容14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7.6万立方米,无病险水库;现有机电井33875眼,完好率91%;现有小型灌排泵站26座,总装机容量3025kw,完好率100%;塘坝506口,塘容789万立方米,完好率100%;现有小型水闸212座,完好率99%;现有排涝大沟85条,完好率96.5%,中沟998条,完好率90%。
二、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体制机制建设情况(一)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办法制定情况近几年来,淮北市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管护方面,先后制定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办法。
淮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北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暂行办法的通知》(淮政办〔2010〕94号)及市委农工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淮北市农田建设工程管护办法(试行)的通知》(淮农工办〔2019〕56号)和市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通知(淮水农〔2022〕27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淮北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徐 永(淮北市濉溪县孙疃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淮北 235000)摘 要:总结概述了近几年来淮北市通过贯彻各项惠农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3点建议。
关键词:淮北市;农业基础设施;成效;建议中图分类号 F32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0)01-16-01近年来,淮北市高度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快,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农机补贴政策连续实施,农业装备总量大幅提高、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市争取国家和省农机补贴资金180万元, 2008年增加到670万元,2009年则增加到1640万元。
在补贴资金的带动下,农民购机热情高涨,仅2009年上半年,农民的购机投入就达1 3亿元。
截至2009年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223万千瓦,亩均动力达到1 09k w,居全省前列。
农机结构不断优化,大型农机快速增加,联合收割机6251台,大中型拖拉机8180台,分别比2006年底增长30 5%和59 9%;配套农机具达34 8万部,配套比例达到1 3;农机综合作业能力和作业水平逐年提高,我市每年机耕面积26 67万h m2,机播面积23 33万hm2,机收面积18 67万h m2,农作物耕、播、收的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
2 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耕地质量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以来,全市先后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14个,开发治理面积9066 67h m2,新增、改善灌溉面积8166 67hm2,新增、改善除涝面积9066 33hm2,全市高标准旱涝保收田已达4 67万h m2。
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2008年全市采集土样9200个,检测3500个,化验分析9 8万项次。
3a来,全市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8 67万hm2次,节本增效近亿元。
目前,我市又在着手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耕地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我市农业连续6a获得大丰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3 农村能源建设投入逐年增加,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09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2893户,累计完成1 78万户,大型沼气工程3处,中小型沼气工程92处,建设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155个。
以户用沼气为纽带,开展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圈),建设生态家园,推广应用了猪-沼-菜(果、菌、粮)!、四位一体!等农村能源生态模式。
通过能源生态模式的应用,不但解决了建池农户的生活用能,每户每年可节约燃料开支700元,而且使沼气户年均化肥农药使用量比非沼气户减少20%左右,667m2产量增加18%以上,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市农村能源建设每年开发和节约能源形成4 86万t标准煤的能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 92万t。
4 设施农业补贴政策日趋成熟完善,成为我市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我市对设施农业的奖补力度逐年加大,2008年实施了蔬菜种植小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小区、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奖补政策,落实奖补资金1200万元,带动全市新增设施蔬菜、花卉、食用菌栽培面积186 67h m2,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55个。
2009年,在继续实施3项奖补政策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安排专项扶持资金300万元。
2009年上半年,全市申报蔬菜种植小区、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小区奖补项目103个,申报养殖小区建设项目500余个。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蔬菜基地面积1 17万hm2,其中设施蔬菜面积5520h m2,食用菌种植面积148万m2;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养殖场) 200余个,形成各类一村一品!专业村66个。
5 持续致力于5大主导产业发展,一批规模特色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初步形成围绕我市优质粮、优质棉、果蔬、畜牧水产、林业5大主导产业,先后实施了小麦、棉花、玉米良种补贴政策,开展了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玉米振兴计划,实(下转21页)16安徽农学通报,Anhu iAgri Sci Bu ll 2010,16(1)作者简介:徐永(1974-),男,农艺师。
收稿日期:2009-11-30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从而培育一批产业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高的优势农业产业。
3 5 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生态农业的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我县苎麻、蚕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规模,但多数农业产业(产品)仍处在起步阶段。
因此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点。
首先,应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包装、贮藏等企业,发展中介组织和产品经销经纪人队伍,扩大市场领域,促进科研、科技推广部门与营销企业、加工企业的联合,使分散型农业向相对集约化农业方面发展;第二,应在政策上、经济环境上给予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对特色、精品、有机农产品的投入,促进其规模扩大,促进产业化发展;第三,树立品牌意识,要根据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格局,打品牌,注册农产品商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
4 市场对增加农业效益的作用我们将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特色、精品、有机农产品作为提高农业效益的通道,以技术创新、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实行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化经营等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发动机,那么市场就是这个发动机的燃料。
培育市场,不仅要培育国内市场,而且要利用加入W TO的机遇开发国际市场。
首先,必须有优质的农产品,这就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生产有机食品。
其次,要主动走出去开发市场,不可等待,要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需要,由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民组成合作组织,共同开拓市场,解决一家一户小生产单位难以解决的问题。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方面可以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协助制订并实施农业标准,规范生产行为,并统一行动打品牌,注册农产品商标,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着力培育我县地方主导产业,使地方特色产品不断壮大;此外,可以在政府和农民、企业和农民之间架起桥梁,协助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和规划,协助企业组织生产和收购产品,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出口创造便利。
我县已在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方面创造了一些好的经验,根据我县农村现状,进行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应采用分步走!策略:一是坚持多形式兴办。
只要能提供服务,带动农民促进生产和农产品销售,不管是什么形式,以什么方式联合,都应给予鼓励。
二是坚持多渠道兴办。
可通过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农技人员和国家涉农技术部门领办,形成多元化格局。
三是坚持多层次兴办。
作为农民自愿联合的自我服务组织,可建在村一级、乡一级、县一级,也可跨领域不断联合,跨专业、跨行业服务。
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的科技乃至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问题,为农业增效提供组织保障。
第三,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主动开发,培育市场,根据市场的变化开发新产品,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编:陶学军)(上接16页)施了濉溪县标准粮田建设、优质棉良种繁育等一批重点项目,持续实施了荒山绿化、畜牧富民工程,3a 来累计投入1 2亿元。
在濉溪中南部地区,集中力量建设了10万hm2优质麦、6 67万h m2高蛋白大豆、4万h m2优质饲用玉米、1万h m2优质棉基地;市郊3区及工矿区主攻瓜果菜等特色产业,着重发展精细菜、特色菜、优质杂果,建立了2万h m2优质果蔬基地;畜牧水产重点建设了相山5000头奶牛、杜集500万只肉鸭、烈山及濉溪200万头优质猪、500万只乳鸽、塌陷区6666 67h m2优质渔、濉溪2000万只鸡、150万只肉羊、10万头肉牛等8大规模养殖基地。
6 农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重视,农业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2008年,我市启动实施了乡镇农业基层站所标准化建设工程,按照理顺管理体制、有工作场所、有办公条件、有工作人员、有试验监测设备、有经费保障和有规章制度! 7有标准,给乡镇基层站所全部配备了农残速测、土壤养分速测和病虫害预测预报等仪器。
在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上,市级建设了实验室和冷库,配齐了仪器,县区、乡镇兽医站全部配齐了办公和冷藏等设备。
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上,全市建成了小麦繁殖田8666 67h m2、大豆良繁基地1333 33h m2、棉花良繁基地333 33h m2、禽类繁育基地1万m2,种猪繁育基地20个。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上,初步建成了由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县区药残检测站、基地检测点、市场速测区组成的4级检测体系,其中市农产品监测中心已获省级计量认证,成为淮北片区的中心检测点。
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上,初步建成了市、县区、乡镇3级农业信息网。
2009上半年通过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共发布农业信息1000多条,实现网上交易2000多万元。
近年来,我市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亟待加强。
另一方面,农业投入总量仍然不足,投入机制亟待健全完善。
为此,提出以下3点建议:第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分保障。
第二,明确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补贴的重点方向,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用。
第三,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责编:陶学军)2116卷01期黄维文 旌德县增加农业效益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