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理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末验收试卷
吉林市第一中学中学2015-2016下学期期末试卷高一生物试题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注释)1、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是()A.心肌细胞 B.红细胞 C.肠上皮细胞 D.中胚层细胞2、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些生物()①噬菌体②乳酸菌③酵母菌④蓝藻⑤蘑菇A.①② B.③⑤ C.②③ D.①③3、在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中,隐性亲本与杂合子亲本相交,其子代个体中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概率是()A.0% B.25% C.50% D.75%4、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A.番茄的果实颜色中,黄色为显性性状B.实验l的亲本基因型:红果为AA,黄果为aaC.实验2的F1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实验3的F1中黄果番茄的基因型可是AA或Aa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度分化的细胞更适合做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B.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减慢C.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D.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的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6、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是()A.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B.DNA是遗传物质C.在不含D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D.DNA和RNA是遗传物质7、人的卷舌和不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D和隐形基因d控制.若某对夫妻都为卷舌,却生了一个不卷舌的孩子,则这对夫妻的基因组成分别为()A.DD、ddB.Dd、ddC.Dd、DdD.DD、Dd8、生物武器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
通常包括致病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根据它们的类型,预测以下哪项不是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A.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B.污染面积大C.有一定的潜伏期D.传播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9、虫媒花与某些能传粉的昆虫表现出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种内斗争的结果B.定向变异的结果C.种间互助的结果D.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10、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1.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细胞代谢紊乱C.佝偻病D.尿毒症【答案】B考点: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内环境的稳态的理解能力。
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体内大量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识别量增加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内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寒冷时体内大量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识别量增加,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热增多,A正确;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内,B正确;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C正确;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都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但是胰蛋白酶不是,是消化道中的物质,属于外界环境的物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3.下表是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属于血浆,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成分以及细胞与外界气体交换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下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④C.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③D.神经递质从①处释放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只能是单向传递,A错误;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线粒体,B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吞的方式通过③,C错误;神经递质从①处释放的方式是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理)试题
吉林一中14级高二上学期月考(11月份)生物(理科)试卷一、单选题:( 1-35题每题1分,36-40题每题2分,共45分)1.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细胞代谢紊乱C.佝偻病D.尿毒症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体内大量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识别量增加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内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3.下表是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4.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④C.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③D.神经递质从①处释放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5.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末梢直接构成的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运动性失语症的有关中枢是人类特有的D.仅靠一个神经细胞不可能完成反射6.右图某反射弧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 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D.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7.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人在冬泳过程中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其主要作用C.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多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凋节中枢产生冷觉8.如图是下丘脑与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9.皮肤、肠粘膜组织损伤,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是A.激素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D.高级神经中枢调节10.下左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5月月考试题
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三学月考试高二生物(理科)一、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35,每题2分,共40分)1.对原核生物的正确描述是A.原核生物无核糖体B.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膜结构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D.原核生物无染色体2. 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3.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是科学家进行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4. 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的是A.分生区细胞→分生组织→根→茎→小麦B.骨骼肌细胞→骨骼肌→骨骼→运动系统→牛C.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网→水螅D.上皮细胞→上皮组织→肺→呼吸系统→人5. 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C.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6.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须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如:新陈代谢繁殖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D.除病毒外,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7. 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8. 下列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耐旱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氢C.RNA和DNA组成元素的种类不同,碱基种类相同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9. 下列关于“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B.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C.人体细胞鲜重中碳的含量高达55.99%D.相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脂肪中碳素所占比例更高10. 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①葡萄糖②果糖③蔗糖④麦芽糖⑤淀粉⑥纤维素A.①②⑤ B.②③④C.①⑤⑥ D.①②④11. 某维生素片中含Ca、Fe、Zn、Se等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A.Ca B.Fe C.Zn D.Se12.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A.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13.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白色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_2016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开学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下)开学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注释)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极端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使血液中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2.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A.昆虫的繁殖能力B.食物的限制C.天敌的捕食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生产者,6过程可以代表光合作用B.①和②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③一定是原核生物D.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4.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C.不可以,因为食物中大部分能量都丢失了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5.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即血压.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A.压力感受器和心脏B.压力感受器和心脏、血管C.温度感受器和心脏、血管D.压力感受器和血管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②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④肾上腺素药物可以口服;⑤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神经纤维上变为静息电位.A.①③⑤B.①④C.①②③D.③④⑤7.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8.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9.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10.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态因子11.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激素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B.在果实生长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C.表中结果说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解除植物顶端优势只能采取去除顶芽的方法12.如表为研究光照和赤霉素(GA)对某种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环境条件相同且适宜(GA缺陷型是基因突变造成不能合成GA的植株).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光照能促进种子萌发B.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C.光照和赤霉素都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D.光照通过促进赤霉素的合成促进种子萌发13.下面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调节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B.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扩散C.乙烯和生长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D.细胞分裂素能够解除种子的休眠14.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15.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是()A.对农作物合理施用化肥B.将塑料垃圾埋入地下或倾倒入海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D.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炭16.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葡萄糖溶液时,向原料中通入足够的空气,酵母菌的数量与酒精的产生分别是()A.死亡、增多B.增多、不再产生C.增多、增多D.死亡、不再产生二、非选择题(必修)(注释)17.(1)将3根离体神经纤维(枪乌贼的巨轴突)分别放置于盛有海水(A)等渗KCl、溶液(B)等渗葡萄糖溶液(C)3个培养皿中.若都给予适宜的刺激,_________(填A、B、C 编号)培养皿中的神经纤维可以产生神经冲动,原因是_________.(2)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C1、C2表示免疫细胞,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①~⑦表示神经纤维,按图示,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填①~⑦编号).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填①~⑦编号).(3)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多数患者的免疫系统误将自身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当作_________,产生的自身抗体攻击了此类神经递质受体,从而神经冲动传递受阻,肌肉收缩无力,图中免疫细胞C2的名称为_________.18.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_________.(2)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_____层磷脂分子才能被组织细胞①利用.(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_________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如何变化?_________.(4)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_________]_________.19.将燕麦幼苗的胚根及胚芽末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人保持在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d,表显示实验结果:(1)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_________(2)为什么要切取胚根及胚芽的末端部分?_________(3)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_________ (4)胚根、胚芽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20.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A、B、C、D各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血浆_________、组织液_________、细胞内液_________.(2)相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_________.(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由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_________.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4)正常人体内B的pH相对保持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_________.三、非选择题(选修)(注释)21.常见的酿酒酵母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木糖来进行酒精发酵,而自然界中某些酵母菌能分解木糖产生酒精,但是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差.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了能利用这两种糖进行发酵且对酒精耐受能力强的酿酒酵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酵母菌培养基要进行倒平板操作,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2)取从自然界中采集的葡萄,用无菌水将葡萄皮上的微生物冲洗到无菌的三角瓶中,然后按图甲所示过程进行酵母菌的纯化培养.图乙是经过图甲过程A 纯化培养的结果,在培养基上接种时划线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用编号表示).研究者在图甲过程C 的操作培养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经培养后菌落分布如图丙所示的平板,推测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3)将培养基上的酵母菌菌株转接到仅以_________ 为碳源的培养基中,无氧条件下培养一周后,有些酵母菌死亡,说明这些酵母菌不能利用木糖发酵.(4)从以上筛选得到的活酵母菌中提取DNA,利用PCR 技术大量扩增获得目的基因.若将1个目的基因分子复制10 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_____个引物.将目的基因连接到具有尿嘧啶合成酶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的质粒上,然后将所得的重组质粒导入酵母菌时,应选择缺乏_________ 能力的酿酒酵母作为受体菌.(5)将经上述流程培育获得的转基因酿酒酵母接种在含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酒精发酵能力测试.随着发酵的持续进行,若该酿酒酵母能够存活,说明它能_________,即说明所需菌株培育成功.22.果酒、果醋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饮料.红葡萄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红葡萄皮,它不仅给葡萄酒以美的红色,还具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如遇小苏打(碱性)会变颜色.(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主要是_________.(2)某同学在用带盖的瓶子进行葡萄酿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应_________,以防瓶子爆裂.(3)制作果醋时,需通气,可以说明醋酸菌为_________菌.(4)现有两个品牌颜色一样的红葡萄酒,其中一个是用100%红葡萄汁酿造,另一个是以化学物质用人工方法勾兑而成.现提供小苏打、小烧杯若干,请简述能鉴别出两个品牌红葡萄酒的实验思路_________.23.(1)土壤中富含各种微生物,将其浸出液接种到特定培养基上,可得到酵母菌.这一过程叫做_________;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等营养物质.(2)要统计土壤样品中某活菌的数目,宜采用_________法接种,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_________就能大约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3)制作果酒时,将酵母菌加入到葡萄汁中,控制好发酵条件,10d后得到散发着酒香的成品.请你指出此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4)胚状体与愈伤组织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在于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无规则,是一种高度_________的薄壁细胞,胚状体与_________发育形成的胚有类似的结构,即具有胚芽、胚轴和胚根.(5)PCR中加入的引物有_________种,其作用是_________.24.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①②再分化③-→④(1)①表示_________,它能被培养成为④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2)②表示_________,它与①相比分化程度_________、全能性_________.(3)在此过程使用的植物激素最重要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4)若上图是花药离体培养,则通过花药培养产生④_________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花粉通过_________阶段发育成植株,二是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_________,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这主要取决于培养基中_________.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下)开学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注释)01.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极端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C.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使血液中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还需要采取措施降低环境温度,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A正确;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正确;C、血液中激素水平是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维持相对稳定的,C正确;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离子含量有关,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生理意义,明确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2.自然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虫不成灾”,其根本原因是()A.昆虫的繁殖能力B.食物的限制C.天敌的捕食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解答】解:1、生态系统内部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2、自然生态系统形成“林木→植食害虫→食虫鸟类”这条食物链,使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显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生产者,6过程可以代表光合作用B.①和②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C.③一定是原核生物D.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大气二氧化碳库,5是呼吸作用,6是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7是呼吸作用.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代表生产者,6过程可以代表光合作用,A 正确;B、生物群落是指所有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C、3是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原核生物属于分解者,但有些动物如蚯蚓等也是分解者,C 错误;D、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形式传递,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碳循环的理解以及识图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箭头关系.4.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使用()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C.不可以,因为食物中大部分能量都丢失了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解答本题着重从能量流动的特点着手考虑: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使用.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在流动过程中,每个营养级都要通过自身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因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一般只有10%~20%左右.【解答】解:由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的过程中,摄入的能量只有一部分同化,并且同化的能量还要通过呼吸作用的方式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因此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故选:C.【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区分: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并且沿着营养级逐级递减的.5.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侧压力,即血压.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是()A.压力感受器和心脏B.压力感受器和心脏、血管C.温度感受器和心脏、血管D.压力感受器和血管【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分析】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其反射效应是使心率减慢,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回降.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感受装置是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称为动脉压力感受器.动脉压力感觉器感觉血管壁的机械牵张程度.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被牵张的程度就升高,压力感觉器发放的神经冲动也就增多.【解答】解: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因此,参与降压反射的感受器是压力感受器,参与降压反射的效应器是心脏、血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降压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②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④肾上腺素药物可以口服;⑤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会导致神经纤维上变为静息电位.A.①③⑤B.①④C.①②③D.③④⑤【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下丘脑:调节体温、水分和血糖平衡;脑干:维持呼吸等.2、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3、肾上腺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4、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解答】解:①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①正确;②机体能够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②错误;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调节作用,③错误;④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该药物可以口服,④正确;⑤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内流,电位分布式外负内正,导致神经纤维上变为兴奋电位,⑤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体温调节中枢、特异性免疫、激素调节的特点、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7.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分析】本题是对种群的特征、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综合性考查,回忆种群的特征、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种群的数量变化包括种群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内容,A正确;B、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B正确;C、在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C错误;D、由C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C.【点评】对种群的特征、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的综合性理解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8.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专题】正推法;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2、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2)灭菌: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3)榨汁: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4)发酵:①将葡萄汁装人发酵瓶,要留要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解答】解:A、应该先冲洗后去枝梗,A错误;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B正确;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拧松瓶盖放气,而不是打开瓶盖放气,C错误;D、果酒制作过程中,应该先通气后密封,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条件等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C为组织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A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E分别是感受器、效应器、突触后膜、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与B端相连接的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 错误;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时,C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B错误;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还需要刺激E点,在D处测不到电位变化,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C正确;D、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无法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10.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态因子【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分析】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解答】解:A、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包括浅海中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故A正确;B、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为种群,故B错误;C、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为生态系统,即浅海为生态系统,故C错误;D、生态因子是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包括光照、温度和水,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1.下表所示为五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促进作用-: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11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吉林一中11月考高二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2.右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②可以进人A、C、DB.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C.尿素不属于①的成分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4.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5.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但不属于反馈调节②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③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来促进排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有关酿脓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DNA或RNA,其中贮存着它的遗传信息B.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可导致自身免疫病C.侵入心脏瓣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导致风湿性心脏病D.含有核膜和染色体等结构7.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B.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8.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由ABCDE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 .在①受到刺激,该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 .图中②的结构决定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 .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9.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 .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C .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D .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10.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B .B 细胞和T 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C .T 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 .B 细胞和T 细胞的细胞核基因都相同,但它们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1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在S 处给予刺激,则在A 处可测知有兴奋存在B .线粒体在D 和B 分布最多C .兴奋在A →B 的传导速度等于D →E 的传导速度D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电流传导12.下列有关免疫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C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 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 细胞、效应T 细胞,以及记忆B细胞和记忆T 细胞的过程为效应阶段D .只要接触过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13.下列有关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B.抗体可作用于细胞外和细胞内的抗原C.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分布的部位是不同的D.抗原决定簇暴露是抗原被识别的前提14.下表为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水的进出量(mL)依据上表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分进出的失衡A.剧烈运动:当b+c>b'时 B.急性肠炎:当b+c>b'C.发高烧:当b+c=b'时 D.正常状态:当b+c=b'时15.下列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B.过敏反应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自身免疫反应C.艾滋病是由于HIV破坏T细胞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而引起的D.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的原因是骨骼肌得不到血糖供应16. 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内水分的平衡与乙图所示的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17.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9月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1、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国力的根本是人才。
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的数量将。
(2)生命在于运动。
图中B→C过程体现了细胞质的性,C→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性。
(3)生命是一个信息交换器。
若图中E为胰岛B细胞,则A为由支配的相关神经,伴随着信号物质D的释放,其信息转变过程为。
在典型的反射弧中,若图中E为神经细胞,内环境中的D发挥作用后很快被酶分解,否则会使E发生效应,通常D只能由BC处而非A处合成,只能作用于E细胞(神经、肌肉和腺体),正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效应T细胞只能作用于一样,其根本原因是。
(4)健康是个永恒的主题。
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适当进食些含磷脂丰富的食物(如卵黄、脑),神经细胞因具较多,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不仅磷脂丰富,且使其与信息传导功能相适应。
2、下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 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 ①④中的大部分物质都可以进入②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的神经元。
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不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点是()A.a B.b C.c D.d4、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B.神经元一般包含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C.神经元的突起称为神经 D.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5、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①渗透压降低,②增多B.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C.①中若无机盐浓度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6、右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7、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①皮肤血管收缩②增加皮肤的血流量③汗腺分泌增多④汗液几乎不分泌⑤代谢活动增强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④⑤ D.②③8、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9、右上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为人体内的液体。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高二11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C.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很强,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总能保持稳态的平衡2.右图是人体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②可以进人A、C、DB.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C.尿素不属于①的成分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4.下列关于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调节即激素调节B.跳水运动员一刹那做出精美复杂的动作是由于神经调节的结果C.体液调节的途径是血液的运输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5. 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但不属于反馈调节②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③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④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来促进排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下列有关酿脓链球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DNA或RNA,其中贮存着它的遗传信息B.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可导致自身免疫病C.侵入心脏瓣膜引起化脓性炎症,导致风湿性心脏病D.含有核膜和染色体等结构7.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B.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多可能会导致糖尿病C.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D. 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8.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 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由ABCDE 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 .在①受到刺激,该处细胞膜内外的 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C .图中②的结构决定神经元之间的兴 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 .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9.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时维持体温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 .寒冷时,因产热增加,所以经皮肤所散失的热多于高温环境C .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D .寒冷时,经皮肤所散失的热是对生命活动无意义的热量 10.下列有关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B .B 细胞和T 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成C .T 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D .B 细胞和T 细胞的细胞核基因都相同,但它们的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 1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在S 处给予刺激,则在A 处可测知有兴奋存在B .线粒体在D 和B 分布最多C .兴奋在A →B 的传导速度等于D →E 的传导速度 D .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电流传导 12.下列有关免疫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C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 细胞、T 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 细胞、效应T 细胞,以及记忆B 细胞和记忆T 细胞的过程为效应阶段D .只要接触过一次某种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13.下列有关免疫学中抗原抗体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B.抗体可作用于细胞外和细胞内的抗原C.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分布的部位是不同的D.抗原决定簇暴露是抗原被识别的前提14.下表为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水的进出量(mL)依据上表数据,分析下列哪种情况最可能造成水分进出的失衡A.剧烈运动:当b+c>b'时 B.急性肠炎:当b+c>b'C.发高烧:当b+c=b'时 D.正常状态:当b+c=b'时15.下列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人在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侏儒症B.过敏反应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自身免疫反应C.艾滋病是由于HIV破坏T细胞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而引起的D.血糖含量低于45mg/dl时,机体出现昏迷等现象的原因是骨骼肌得不到血糖供应16. 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胞2的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内水分的平衡与乙图所示的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17.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吉林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A.C0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酶、抗体、激素、H20C.Na+、02、葡萄糖、血浆蛋白D.Ca2+、载体、氨基酸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激素、消化液、血浆蛋白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B.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与淋巴D.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3.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体液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周围环境交换物质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5.正常生理条件下,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A.血糖的氧化分解B.血浆蛋白的合成C.抗原物质的降解D.乳酸钠的生成6.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④二氧化碳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⑦乙酰胆碱⑧尿素⑨维生素A.②③④⑥B.①③⑤C.①③⑦D.③⑤⑥⑧⑨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等8.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的正确表述是()9.在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指A.肌肉B.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C.腺体D.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腺体10.在一条离体的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B.邻近的未兴奋部分表现为膜内正电、膜外负电C.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D.兴奋部位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11.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b膜处对Na+的通透性增加C.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此处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12.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
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卷 文(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文科)(11月份)一.单项选择(30题,共60分)1.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核酸 C.脂类 D.糖类2.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3.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核膜4.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C.细胞膜染色体核膜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5.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H2O B.O2C.甘油 D.K+6.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核糖体C.线粒体D.中心体7.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8.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群落 B.个体 C.器官 D.细胞9.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CO2B.丙酮酸C.乳酸 D.酒精10.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1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A.前期和末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中期1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黑色素的积累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D.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13.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肯定没有的是( )A.脂肪 B.糖原 C.核酸 D.纤维素14.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使细胞代谢增强C.使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表现D.赋予不同种类细胞特定的结构和功能15.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结合.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D.保护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16.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氧气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 )A.叶绿素和CO2B.H2O、叶绿素、光能C.H2O和CO2 D.H2O、光能、CO217.如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 )A.自由(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18.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 )A.C、H、O、N B.C、H、O C.C、H、O、N、P D.C、H、O、S19.糖原、核酸、淀粉酶都是生物大分子,组成它们的单体依次是( )A.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B.脂肪酸、核苷酸、氨基酸C.葡萄糖、核苷酸、氨基酸D.甘油、葡萄糖、核苷酸20.离体的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经过组织培养成完整植株,这说明植物细胞具有( ) A.多样性B.专一性C.全能性D.稳定性21.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数是( )A.2 B.4 C.9 D.1622.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草履虫B.细菌 C.小麦 D.豌豆23.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B.豌豆的高茎和矮茎C.兔子的白毛和黑毛 D.人的身高和体重24.直接给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A.ATP B.酶C.蛋白质D.无机盐25.生物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这体现了生物膜的( )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全能性D.多样性26.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若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左上方27.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结果应该呈现的颜色是( )A.紫色 B.蓝色 C.橘黄色D.砖红色28.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核糖、含氮碱基、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29.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3和2 B.4和3 C.5和4 D.6和530.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二、非选择题(4道题,共40分):31.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2]表示两层__________分子,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甘油进入细胞的方向是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表示),进入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3)与细胞相互识别有关的是图中[3]__________.(4)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成分中__________的种类和数量.32.图A、B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2)细胞核是标号[__________],其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3)线粒体是标号[__________],其功能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4)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5)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33.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图象,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__期,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__个DNA分子.(2)该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3)该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会加倍,原因是__________.34.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图是一个白化病系谱图(肤色正常基因用A表示,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Ⅰ代1号、Ⅰ代2号表现正常,则Ⅱ代3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2)Ⅱ代4号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他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Ⅱ代4号和一患该病的女性结婚,后代是患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文科)(11月份)一.单项选择(30题,共60分)1.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蛋白质B.核酸 C.脂类 D.糖类【考点】糖类的作用.【分析】本题是对糖类、脂类、核酸、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的考查,梳理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对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还起催化作用,运输作用、信息传递作用和免疫作用等,但不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B、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只能、中有重要作用,B错误;C、脂类物质分为脂肪、类脂和固醇,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类脂中的磷脂是生物膜的基本组成成分,固醇也可以参与细胞膜的组成、促进脂质在血液中运输和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但不提供能量,C错误;D、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作用,对糖类的作用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 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细胞核中有DNA和蛋白质紧密结合成的染色质.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存在于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呈圆柱状或杆状,这时叫染色体.【解答】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3.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核糖体D.核膜【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解答】解:A、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含有细胞壁,A错误;B、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B错误;C、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C错误;D、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核膜,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名称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4.生物膜系统在细菌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极为重要,真核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组成上包括( )A.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B.细胞膜核糖体核膜C.细胞膜染色体核膜D.细胞膜中心体核膜【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分析】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解答】解:A、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A正确;B、核糖体是椭球形粒状小体,无膜的结构,B错误;C、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没有膜结构,C错误;D、中心体由垂直两个中心粒构成,无膜结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5.人体红细胞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的物质是( )A.H2O B.O2C.甘油 D.K+【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阅读题干信息可知,依据物质跨膜运输特点,对各个选项分析做出判断.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Na+等【解答】解:H2O、O2、甘油等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要载体和能量;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主动运输的实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特点,以及实例判断.6.细胞中绝大多数生命活动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在人体肌肉细胞中能够合成ATP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B.核糖体C.线粒体D.中心体【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合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在人体内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解答】解:A、叶绿体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在人体内没有,A错误;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C、线粒体是合成ATP的场所,C正确;D、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的主要作用,识记细胞的作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放到一个具体的结构或生理过程中去理解记忆细胞器的作用,例如中心体的作用是与有丝分裂有关,这样记忆的更加牢固.7.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 ) A.增大 B.减小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温度(pH)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解答】解:人体中酶的最适温度为37℃左右,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所以人体唾液淀粉酶反应体系的温度从5℃上升至25℃,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将增大.故选:A.【点评】本题以人体中唾液淀粉酶为素材,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掌握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曲线图,能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8.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群落 B.个体 C.器官 D.细胞【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解答】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及细胞学说,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解题需要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9.酵母菌无氧呼吸不能产生的物质是( )A.CO2B.丙酮酸C.乳酸 D.酒精【考点】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酵母菌属于碱性厌氧型生物,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可以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解答】解:A、酵母菌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能产生二氧化碳,A错误;B、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均为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H],B错误;C、乳酸是动物细胞、马铃薯块茎或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的产物,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C正确;D、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就是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属于简单题,考查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10.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中,正确的是(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农业生产以及温室中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1、控制光照强度的强弱;2、控制温度的高低;3、适当的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解答】解:A、农家肥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有机物,其分解农家肥产生二氧化碳,可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正确;B、种植蔬菜要合理密植,如果过密,植物叶片就会相互遮挡,并且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提高,反而会使产量下降,B错误;C、阴雨天光合作用较弱,要降低大棚温度,较少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才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错误;D、虽然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但是对其它光也有吸收,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只允许红光透过,反而会降低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生产实践中相关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利用影响光合作用的光照强度、光质、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方面因素考虑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同时要提高产量还要注意降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1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分裂期的( )A.前期和末期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前期和中期【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间期相同点染色体复制(蛋白质合成和DNA的复制)前期相同点核仁、核膜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不同点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中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连在两极的纺锤丝上,位于细胞中央,形成赤道板后期相同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染色体,染色单体为0,染色体加倍末期不同点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相同点纺锤体、染色体消失,核仁、核膜重新出现【解答】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主要发生在前期和末期:(1)前期纺锤体的形成过程不同:动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的;植物细胞中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的.(2)末期细胞质的分开方式不同:动物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黑色素的积累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C.细胞凋亡是指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D.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考点】细胞的分化;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凋亡的含义.【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属于正常的生命现象,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解答】解:A、细胞衰老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的合成量减少,A错误;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C错误;D、有丝分裂时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能正确区分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13.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肯定没有的是( )A.脂肪 B.糖原 C.核酸 D.纤维素【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了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解答】解: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无细胞壁,故不含纤维素.故选:D.【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结构的成分.14.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 )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使细胞代谢增强C.使细胞的全能性更容易表现D.赋予不同种类细胞特定的结构和功能【考点】细胞的分化.【专题】正推法;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B、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但并不意味着细胞代谢增强,B错误;C、一般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越不容易表现,C错误;D、细胞分化赋予不同种类细胞特定的结构和功能,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5.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结合.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D.保护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考点】细胞膜的功能.【分析】此题结合细胞膜的主要功能进行作答.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1)分隔、形成细胞和细胞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膜的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发生在膜上的生物功能;(2)屏障作用,膜两侧的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3)选择性物质运输,伴随着能量的传递;(4)生物功能:激素作用、酶促反应、细胞识别、电子传递等(5)识别和传递信息功能(主要依靠糖蛋白)(6)物质转运功能.【解答】解: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靠的是细胞膜上对应的信息分子,是一种信息交流过程.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主要功能,基础题目,意在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16.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氧气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 )A.叶绿素和CO2B.H2O、叶绿素、光能C.H2O和CO2 D.H2O、光能、CO2【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专题】正推法;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色素吸收光能,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氧气和[H],另一部分能量用于ATP的合成,此过程需要光、色素、酶的协助.光反应阶段中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解答】解:在光合作用中能产生分子态氧和ATP的反应是光反应,进行光反应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叶绿素,叶绿素吸收光能后,其中的一个电子受激发而流失后,就从水分子中压取一个电子而使水分子分解,也就是说水分子是叶绿素分子的电子供体,所以进行光反应必须要有水作为原料,叶绿素分子接受光能后被激发出的电子在传递过程中,高能电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将ADP和Pi合成ATP.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它是在暗反应中被固定的,与光反应没有直接的关系.故选:B.【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光合作用场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17.如图是某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该运输方式( )A.自由(简单)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被动运输【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分析】图中矿质离子的运输可以看出,细胞膜外浓度低,细胞质中浓度高,并且需要载体协助,需要消耗能量,此为解题关键.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统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运输,其动力为浓度差;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其运输动力为能量.。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11月月考化学(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填空题(每空分,共0分) 26.(分) 27.(分).实验室通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氨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仪器时要求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的原因是
(2)加热后将蘸有浓盐酸的
玻璃棒靠近导管口,产生的现象是
(3)除氨气外,还可以用该装置制取的常见气体
有
。
(分)2008年9月25日,我国在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实现了中国航天航空史上的伟大突破。
.(10分)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1)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_____________(写名称),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其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氨基(—NH2)和____________(写结构
承载神舟七号升空任务的是长征二号F型火箭,其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均以液态四氧化二氮N2O4)和联氨
(N2H4)H2O。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中氧化剂是
____________(3)该反应___________(填“放热反应热反应综合题(共20分)化学与生活中的内容)
A.硫酸铜溶液B.稀硫酸
C.溴水D.氢氧化铁胶体
.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其结构如右图,推断不正确的是
A.可以与碱发生反应
B.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该物质易溶于水
D.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6.下列物质的盛放不正确的是
A.烧碱必须密封保存
B.浓硝酸保存在细口棕色试剂瓶中
B.2NH3,当N2、H2、NH3浓度相等时该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
【解析】吉林省吉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糖尿病D.细胞代谢紊乱5.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6.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7.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激素是信息分子D.激素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发挥作用.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9.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红细胞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10.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2.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13.在扦插植物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有较多的有机物14.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15.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1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17.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HIV主要攻击B细胞,最终使人丧失免疫功能18.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9.下列特征中属于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20.下列不是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的是( )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疏花疏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21.将成熟的苹果和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A.乙烯 B.赤霉素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22.以下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一类化学物质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生长23.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 ) A.抑制侧芽的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2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的柱头,可以得到无籽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B.比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一倍C.与受精卵染色体数目一样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一样25.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B.湿疹C.类风湿性关节炎D.风湿性心脏病26.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7.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来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国家的人口翻一翻大约需要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28.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一亩水稻的年产量B.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29.小肠吸收严重不良的病人,采用静脉注射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蛋白质B.葡萄糖C.无机盐和维生素D.氨基酸30.下列活动中可以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思维 B.感觉 C.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二.填空题,共40分31.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填写概念图.32.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1)图中②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⑦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2)正常人血糖含量维持在__________,升高血糖的激素是__________,降低血糖的激素__________.33.填写概念图,在下面的椭圆形空白框填写适当的词语.34.图是突触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写标号)(1)用箭头在图下的长方框中标出神经冲动的传递方向.(2)图中①和②都是[③]__________上的特殊蛋白质,当神经末梢有__________传来时,⑦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__________.该物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③上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引发③电位变化.该物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特点.2015-2016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人体的体液是指( )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消化道不是体液,A错误;B、血液不属于体液,B错误;C、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共同组成体液,C正确;D、血浆、组织液、淋巴是细胞外液,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对应相关概念关系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是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钙离子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呼吸酶只存在于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B正确;C、葡萄糖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对于内环境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糖尿病D.细胞代谢紊乱【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各种成分和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会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但不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A错误;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渗透压下降,B错误;C、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不一定会引起糖尿病,C错误;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然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生理意义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 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后回流到血浆中.【解答】解:A、血浆可以和组织液相互渗透,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但是这只是一方面,不全面,A错误;B、消化道的水分可以经过吸收而进入血浆中,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消化道,但这也只是一方面,不全面,B错误;C、由于淋巴可以回流到血浆中去,因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淋巴,同样这也是一方面,不全面,C错误;D、由A、B、C的分析可知,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消化道和淋巴,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A.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解答】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反射活动不能进行即不能运动;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7.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激素是有机分子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激素是信息分子D.激素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发挥作用.【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激素是有机物,可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发出器官,激素的作用进调节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解答】解:A、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A正确;B、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错误;C、激素是信号传导的分子,属于配体,能够传达信息控制细胞的活动,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某些局部变化,C正确;D、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发出器官,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激素的概念和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8.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其中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解答】解:A、吞噬细胞能吞噬和处理抗原,但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B、靶细胞是抗原所在的宿主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错误;C、T细胞能分泌产生淋巴因子,但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D、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明确抗体只能由浆细胞分泌产生,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9.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红细胞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血小板【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B);(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解答】解:A、红细胞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错误;B、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不是吞噬细胞,B错误;C、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C正确;D、血小板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明确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当病原体或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一种抵抗该异物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而引起免疫反应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或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它包括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组成)和第二道防线(由机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白细胞等吞噬细胞组成).而特异性免疫则是机体内的最后一道防线,它是指后天生活中受到外来病原体等物质刺激时,产生抵抗该物质的抗体,从而获得防御功能.【解答】解:题中已明确交代,将减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蛇毒就是抗原;蛇毒对于家兔是过去从没有接触过的外源性物质,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这种免疫类型只对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故选:D.【点评】本题着重考查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近年在各种类型的高考试题中都紧密结合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知识而设问.11.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解答】解:脊椎从胸部折断阻断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的路径,痛感需要传递到大脑才可感觉,所以针刺足部无感觉;但脊髓反射还存在,膝跳反射由脊髓控制,所以膝跳反射存在.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神经传导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2.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虽然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还不健全,但其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据此答题.【解答】解:A、病原体也会感染新生儿,A错误;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具有防卫功能,但没有极强的杀菌力,B错误;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还不健全,C错误;D、新生儿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因此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特异性免疫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13.在扦插植物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有较多的有机物【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解答】解:A、在扦插的插条上,芽和幼叶能合成生长素,但不能迅速生长,A错误;B、幼叶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与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无关,B错误;C、在扦插时,由于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因此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C正确;D、扦插植物时,最主要的是插条生根成活,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而不是储存有较多的有机物,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合成及其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4.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 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考点】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分析】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解答】解:A、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生长,促进杂草死亡,A错误;B、高浓度时抑制双子叶杂草生长,从而达到麦田除草的目的,B正确;C、低浓度时抑制杂草衰老死亡,C错误;D、一定范围内对小麦的生长为促进作用作用,浓度过高也会抑制小麦生长,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长素类似物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5.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 B.吲哚乙酸 C.吲哚丁酸 D.2,4﹣D【考点】植物激素的概念.【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设置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解答】解:A、乙烯是植物激素,A错误;B、吲哚乙酸是生长素,是植物激素,B错误;C、吲哚丁酸也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植物激素,C错误;D、2,4D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体产生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叫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对于两个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6.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浆细胞B.记忆淋巴细胞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2、过敏反应: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引发各种过敏反应.【解答】解:A、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A错误;B、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体液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B错误;C、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过敏反应,C正确;D、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人体会发生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7.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B.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HIV主要攻击B细胞,最终使人丧失免疫功能【考点】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解答】解: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B、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内才有生命活动,在离开人体后不能存活,B错误;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C正确;D、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是对艾滋病方面知识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8.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考点】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正常安静状态下神经纤维上的电位是外正内负,当给以一定刺激产生兴奋后,由外正内负电位变成外负内正,所以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下列特征中属于种群最基本数量特征的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的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高二生物11月月考试题
吉林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高二生物试卷第Ⅰ卷说明:1、本试卷分第I 试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 A .血液B .体液C .组织液D .细胞内液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 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 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分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 .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5. 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 B.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 6.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神经纤维灵敏电流计腓肠肌① ②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7.镇痛药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它的作用部位在A.细胞体 B.轴突C.突触间隙D.树突8.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
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缺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二生物试卷(一)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
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
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
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2.果醋制作过程中,需从充气口()A.先通入一段时间O2,以后停止通入B.不断通入O2C.整个过程不需通入O2D.先密封一段时间,然后再通入O2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RNA4.如图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提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关于发酵过程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初期的气体是O2B.发酵初期的气体是CO2C.发酵后期的醋酸菌是无氧呼吸D.发酵后期的pH升高5.豆腐块用食盐腌制的目的是( )①渗透盐分,析出水分②给腐乳必要的咸味③防止毛霉继续生长和污染的杂菌繁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6.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右图。
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1月考试生物测试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1. 关于人类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一切营养物质都要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②营养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被身体各细胞获得③蛋白质不能都由糖和脂肪转换而来④营养物质都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⑤细胞内合成代谢永远大于分解代谢⑥代谢终产物只有经过排尿排出A.①②⑥ B.②③ C.③④ D.④⑤⑥2. 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如果测量比较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和细胞大小,下表中正确的是( )3.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4.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机物质,并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起调节作用,目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去雄的未受粉二倍体番茄植株可得到单倍体无子番茄B.使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芹菜幼苗,能提高芹菜的产量C.乙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组织中,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D.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5. 下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 ( )A.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B.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C.胚芽鞘是否展现向光性,是否取决于尖端存在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6. 右图为三种蜂的生存曲线。
吉林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不符合人体体温及其调节实际情况的是()A.处于炎热环境中时,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保持体温相对稳定B.正常体温因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C.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D.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3.下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A.+,—,+,—,+,—B.+,+ ,+,+,—,+C.—,—,—,+,+ ,—D.+,+ ,+,+,+,+4.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正确的是(横轴为时间,纵轴为激素含量)()A. B. C. D.5.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A.吃话梅时流唾液B.看见话梅就流唾液C.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D.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6.甲乙两只狗受到灯光刺激后,虽然都没有看到或吃到食物,但经观察发现,甲狗有唾液流出,乙狗没有。
这一实验说明()A.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无关刺激B.灯光对乙狗来说为非条件刺激C.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条件刺激D.灯光对乙狗来说为条件刺激7.有这样一个群体,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000,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2000,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6000。
他们迁移到一孤岛上自由交配繁衍。
A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的频率分别是 ()A.0.2和0.3B.0.3和0.3C.0. 2和0.5D.0.3和0.5 8.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9.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
吉林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吉林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基因中含有启动子和内含子C.文库的基因是通过受体菌承载的D.文库中的全部基因可以在物种间交流2.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A.能进行DNA复制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3.切取某动物合成生长激素的基因,用某种方法将此基因转移到鲇鱼的受精卵中,从而鲇鱼比同类个体大3~4倍,此项研究遵循的原理是 ( )A.基因突变,DNA→RNA→蛋白质B.基因工程,DNA→tRNA→蛋白质C.细胞工程,DNA→RNA→蛋白质D.基因工程,DNA→RNA→蛋白质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首先要获取目的基因,然后要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B.一般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和获取目的基因C.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可以随着受体细胞的繁殖而复制D.一次基因工程操作中,能够摄入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很多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切割、重组、转移和表达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遗传作人为干预B.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C.理论上讲,基因工程食品即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是绝对安全的D.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6.人胰岛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 ( )A.只有胰岛素基因B.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C.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D.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7.在重组DNA技术中,不常用到的酶是A.限制性内切酶B.DNA聚合酶C.DNA连接酶D.反转录酶8.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A.人工合成基因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9.如下图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B.白眼基因片段中,含有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C.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就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基因片段中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1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11.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基因的主要作用是: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12.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如右图所示),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11月月考生物试题
吉林一中15级高一上学期月考(11月份)生物(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题,1~30题每小题1分,31~35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用普通培养基培养病毒B.病毒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完全相同C.病毒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SARS的遗传物质是RNA2.下列关于念珠藻的说法正确的是A.念珠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叶绿体是念珠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核糖体是念珠藻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D.线粒体是念珠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3.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细胞学说是由魏尔肖提出的C.细胞学说证明了生物彼此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进入到分子水平4.下列相关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一个大肠杆菌只对应于细胞层次B.一株水稻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C.一片森林里的所有云杉树苗构成一个种群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5.某同学在高倍物镜下使用显微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比低倍镜下大且数目多B.在明亮的环境下,观察透明的材料应用凹面镜和较大光圈C.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D.找到某细胞位于视野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6.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A.抗体和糖蛋白B.纤维素和性激素C.DNA和RNAD.磷脂和呼吸酶7.下列物质中一定都含有(—CO—NH—)结构的一类物质是A.酶、载体蛋白 B.胰岛素、生长激素 C.性激素、酶 D.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8.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9. 含有164个N原子的150个氨基酸,形成了4个四肽,5个六肽和1个2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一中14级高二上学期月考(11月份)生物(理科)试卷一、单选题:( 1-35题每题1分,36-40题每题2分,共45分)1.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细胞代谢紊乱C.佝偻病D.尿毒症2.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体内大量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识别量增加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内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葡萄糖、肾上腺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的内环境的成分3.B.②属于组织液,①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12层磷脂分子层D.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4.右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双向传递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全部来自④C.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③D.神经递质从①处释放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5.关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末梢直接构成的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运动性失语症的有关中枢是人类特有的D.仅靠一个神经细胞不可能完成反射6.右图某反射弧示意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刺激图中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B.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 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1次偏转D.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7.冬泳运动因其独到的健身效果而备受关注,人在冬泳过程中A.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B.胰岛素在血糖调节中其主要作用C.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多D.寒冷刺激使下丘脑体温凋节中枢产生冷觉8.如图是下丘脑与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为下丘脑,b为下丘脑直接支配的腺体B.b与a两者的分泌物在某些生理效应上表现为协同作用C.a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D.c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但不具有分泌功能9.皮肤、肠粘膜组织损伤,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是A.激素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D.高级神经中枢调节10. 下左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11. 上右图所示为体液免疫示意图,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淋巴细胞B.乙可以分泌淋巴因子,抗体是由丁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到细胞的病毒D.在二次免疫反应中,丙发挥了重要作用12. 判断下列疾病类型:(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
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它们依次属于:①过敏反应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病A.②③①B.①③②C.①②③D.③①②13. 在人体内,酶、激素、受体和神经递质四类物质共同的特征是A.均在起作用后就被灭活B.均由活细胞产生C.均是蛋白质D.均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14. 右图所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的琼脂块,将花盆放入暗箱中,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在图示的位置停止。
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不弯曲15.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西瓜的花就能得到无子西瓜B.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生长素作用的结果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的原理相同D.植物体各个部分都可以合成乙烯16. 某同学在“探究NAA 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右图所示结果,下面对本实验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A.若要达到该实验的目的,应进行预实验B.促进生根效果相同时NAA 的浓度一定相同C.促进迎春花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D.不同浓度的NAA 处理插条的时间应该不同 17.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横坐标:NAA 浓度纵坐标:横条平均生根数目A.图甲中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介于10-10~10-8mol/L 之间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18.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①提出合理假设②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③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研究步骤的正确顺序为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19.关于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2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肯定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C.调查土壤里的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21.对某地区新引入的一种鸟在第1~7年的种群增长速率进行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如下C.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之一D.第4年中种内斗争最激烈22.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2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D.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24.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②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③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④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25.关于右侧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 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B. 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C. 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2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时,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27.从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民采用的下列方法不能使农作物增加产量的是A.使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28.下左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29.上中图是某一个湖的能量金字塔,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B.A、B、C、D之间可以形成一条A到D的食物链C.A、B、C、D的大小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D.A、B、C、D的大小变化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30.上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碳元素在①、②、③、④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①D.①、②、③中含有的碳元素以有机物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31.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A.莴苣在适宜波长光下才能萌发生长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2.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3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很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小成正相关D.一块牧草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34. 山清水秀的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具有A.科学研究价值B.直接价值C.潜在价值D.间接价值35.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正确叙述是A.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生物多样性应该禁止猎杀和采伐C.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36. 下左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C.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D.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37. 上右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A 为B 淋巴细胞,a 为抗原刺激,则b 、c 可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B.若A 为下丘脑,a 为血浆渗透压下降,则b 、c 可代表产生渴感和尿液减少C.若A 为棉铃虫种群,a 为诱捕雄虫,则b 、c 可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提高D.若A 代表草原,a 为过度放牧,则b 、c 可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提高38. 下左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