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控制系统和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是研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实现自动控制功能的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系统通常由感知器、控制器和执行器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感知器用于获取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来实现。感知器将所获得的数据转化为电信号或数字信号,以便被控制器处理。
控制器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决策与执行中枢,主要负责制定控制策略和指令,并将其转化为适合执行器操作的形式。控制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算法和控制策略,如PID控制器、状态空间控制器等。
执行器是实际执行控制指令的设备,根据控制器的输出信号来完成相应的动作。执行器可以是各种执行机构,如电动机、阀门、液压缸等。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感知器获取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经过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决策,最后通过执行器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进行反馈控制,即将被控对象的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进行比较,从而调整控制器的输出。
自动控制系统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生产中的过程控制、交通运输中的自动驾驶、航空航天中的飞行控制等。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等。
综上所述,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是一门研究控制系统的学科,通过感知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等组成,实现对被控对象的自动控制。
第十三章-控制系统和方法
第十三章控制系统和方法
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组织控制体系分为人员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作业控制系统和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等。不同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也是不同的。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
一、人员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
1.人员控制系统构成: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控制信息主要有岗位说明书、操作规程、人员履历、工作汇报、绩效考评信息等,控制方法包括直接监督、职位设计、人事调整、培训、股票期权、报酬、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等。
2.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人员控制方法
1.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为岗位或为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进行必要的调整。
2.培训:确定培训需求,细化总体培训需求,选择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3.授权: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授权有助于实现下属的自我控制,进而提高控制的有效性。
4.工作汇报:要求下属定期或不定期地递交工作汇报是一种普遍的控制方法。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的书面材料。中心问题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和找出问题。撰写工作汇报时要满足客观性、典型性、指导性、证明性要求。
三、作业控制系统
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和采购等问题展开。
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出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现代控制工程第13章神经网络控制
y d 1 pm
m
J
(
)2
2 j1
j
j
约束条件: uik
w y k 1 k 1 ij j
j
yik fk (uik )
i 1,2,..., pk
k 1,2,...,m
连接权值的修正量:
wikj 1
J wikj 1
j 1,2,..., pk1
13.3.2 BP学习算法
2. 学习算法
正向传播:输入信息由输入层传至隐层,最终在输出层输出。 反向传播:修改各层神经元的权值,使误差信号最小。
bi)
用非线性激励函数进行转换,得到输出
n
yi f (xi ) f ( wiju j )
j0
13.2.2 神经元数学模型
N
M
vi aij y j bikuk i
j 1
k 1
H (s) Xi (s) Vi (s)
H (s) :1, 1 1 eTs s Ts 1
13.2.3 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工作方式
j 1
k 1
其矩阵形式:V (t) AY (t) BU (t)
A {aij }NN
U u1 uM T
B {bik }NM
1
T
N
V v1
T
vN
Y y1 yN T
13.2.2 神经元数学模型
控制原理和方法
03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
稳定性分析
定义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 标,指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回 到原始平衡状态的能力。
分类
根据系统响应的不同表现,可以 分为稳定、临界稳定和不稳定三 种状态。
判定方法
通过分析系统的极点或特征根的 位置,或者利用劳斯判据、根轨 迹法等方法进行判定。
动态性能分析
定义
动态性能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的作用下,从初始状态 到达稳态状态的过程中的表现。
性能指标
主要包括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时间和超调量等。
改善方法
通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或者改变系统结构,如引入 积分控制、微分控制等。
稳态性能分析
01
定义
稳态性能是指在系统达到稳态状 态后的表现,主要包括稳态误差 和误差的调节过程。
可靠性
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不易出现 故障。
04
02
控制方法
反馈控制
总结词
通过比较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进行调整。
详细描述
反馈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方法,它通过比较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来调整系统的输入,以减小误差并 使系统输出达到期望值。在反馈控制中,系统输出被测量并与其期望值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用于调整系统 输入,以减小误差并改善系统性能。
预测控制
总结词
基于模型预测和滚动优化的控制方法。
第13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12
13.3.3两种有效的预算控制法
1、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的优势 编制零基预算的步骤 编制零基预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项目预算法 主要特点 推行项目预算法的困难
13
13.3.4如何实现有效的预算控制
1、高层管理部门支持 2、所有管理者参与 3、制定相应的标准 4、重视信息反馈
1.
2.
3. 4.
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步骤: 对决策活动的系统分析 信息需求分析 信息过滤 信息处理设计
22
13.5.4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1. 2.
3.
4. 5.
预测试 培训 用户参与 安全性检查 定期评审
23
第13章 控制
13.1传统控制方法 13.2程序控制方法 13.3预算控制方法 13.4全面控制与面向未来的控制技术 13.5网络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控制 法
2
13.3.1传统的控制方法
1、现场观察法 2、统计数据资料分析 3、专题报告分析法 4、人员管理控制法 5、内部审计法
17
2、实施预防性控制的优点 3、实施预防性控制的前提和途径
18
13.5网络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与 信息控制法
13.5.1信息与信息管理系统 13.5.2信息技术发展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13.5.3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13.5.4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课件
1、控制系统 2、开环控制系统 3、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1
1、控制系统
自行车行驶的速度控制是通过脚蹬、曲柄、链
轮、中轴、链条、飞轮等部件来实现。
脚踩的力 (输入)
脚蹬、曲柄、链轮、 中轴、链条、飞轮
行驶的速度 (输出)
电风扇的风速控制是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 来实现的。
接通电源 (输入)
开关
气压
电磁阀门
车门 (推动活塞)
开/关 (输出)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11
3、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 并对控制过程产生影响的控制系统称 为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12
例:游泳池注水控制系统。将输入由设定 注水时间改为设定游泳池水位
比较器 给定水位 +
风速的挡位 (输入)
电机、扇叶
风速 (输出)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2
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 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就构 成了系统,称为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一 定的对应关系。
•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
•3
指出表中所列事例是否属于控制系统,如果是 控制系统,请指出系统的输入、输出分别是什么?
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
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控制系统的基本方式
一、控制系统的概述
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被控对象进行调节、监测和控制的系统。它由输入信号、处理器、输出信号和反馈组成,可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二、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指在没有反馈作用的情况下,通过输入信号来直接控制被控对象。它具有简单、快速等优点,但缺乏稳定性和鲁棒性。
1. 常见的开环控制方式
(1)脉冲宽度调制(PWM):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调节被控对象;(2)频率调制(FM):通过改变频率来调节被控对象;
(3)电压调节:通过改变电压大小来调节被控对象;
(4)位置调节:通过改变位置来调节被控对象。
2. 开环控制的优缺点
开环控制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实现容易;
(2)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快速响应要求高的场合。
但是也存在以下缺点:
(1)无法自动校正误差;
(2)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大;
(3)不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
三、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是指通过反馈作用,将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并对误差进行修正。它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等优点,但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1. 常见的闭环控制方式
(1)比例控制:根据误差大小进行比例调整;
(2)积分控制:根据误差持续时间进行积分调整;
(3)微分控制:根据误差变化率进行微分调整。
2. 闭环控制的优缺点
闭环控制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自动校正误差;
(2)受到外部干扰影响小;
(3)具有稳定性和鲁棒性。
但也存在以下缺点:
(1)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2)结构复杂,实现难度大。
四、混合控制
混合控制是指将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结合起来使用。通常采用开环快速响应、闭环精确调节的方式,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
引言
控制系统是一种将输入信号转换为输出信号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
域中。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是关于如何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的方法论和技术。本文将介绍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模型建立、分析方法和设计策略。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控制器和被控对象构成。输入是控制系统接收的参考
信号,输出是控制系统产生的输出信号,控制器是根据输入信号和被控对象的状态信息进行计算的设备,被控对象则是被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控制器调整被控对象的状态,使得输出信号尽可能与参考信号一致。
控制系统的模型建立
控制系统的建模是将实际控制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常用的控制系统模
型包括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和非线性系统模型。线性时不变系统模型可以用微分方程、差分方程或者传递函数表示,非线性系统模型则需要使用非线性方程或者状态空间表示。
在建立控制系统模型时,需要考虑系统的输入、输出和状态变量。输入变量是
控制系统接收的输入信号,输出变量是控制系统产生的输出信号,状态变量是系统内部的变量,在控制过程中起到连接输入和输出的桥梁。
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控制系统的分析是通过对系统的模型进行数学推导和分析,得到系统的稳定性、性能和鲁棒性等指标。常用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包括传递函数法、根轨迹法和频域分析法。
传递函数法是一种通过对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分析来评估系统性能的方法。根
轨迹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系统特征方程的根的位置和移动来评估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方法。频域分析法则是一种通过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来评估系统性能的方法。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是实施自动控制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和精确的调试可以确保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效性。本文将探讨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完成这一重要任务。
一、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1. 确定控制目标:在开始设计控制系统之前,需要明确控制系统的目标和要求。包括所控制的对象、期望的输出、性能要求等方面。根据这些目标和要求来确定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2. 系统建模:系统建模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对被控对象进行建模,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动态特性和响应规律。常用的建模方法包括数学模型、物理模型、仿真模型等。
3. 控制器选择:根据系统建模的结果和目标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常见的控制器包括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自适应控制器等。不同的控制器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和控制要求。
4. 闭环控制设计:闭环控制是保证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的关键。在设计闭环控制时,需要进行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鲁棒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来优化控制器参数和控制策略。
5.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在设计控制系统之前,需要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确保设计的控制系统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二、控制系统调试方法
1. 现场调试:在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现场调试。现场调试包
括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个方面。硬件调试主要是进行设备的安装、
连线和测试,确保硬件运行正常。软件调试主要是对控制算法的调试
和优化,确保控制系统的性能满足要求。
2. 故障排除:在控制系统调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如设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控制方法和技术是用于管理和调整系统、过程或行为的方法和技术。它们常用于工程、管理、自动化等领域,旨在确保系统达到预定的目标和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方法和技术:
1. 反馈控制:通过测量和比较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差异,然后根据差异来调整输入,以使输出接近期望值。反馈控制常用于机械系统、电子系统、自动化系统等。
2. 前馈控制:根据系统的预期输出,提前调整输入,以消除外界干扰或缩小误差。前馈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鲁棒性。
3. PID控制:PID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反馈控制方法,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这三个控制方式来调整系统。比例控制用于调整系统的响应速度,积分控制用于消除稳态误差,微分控制用于抑制系统的震荡。
4. 模糊控制:模糊控制利用模糊推理和模糊逻辑来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问题。它可以根据模糊的输入和规则集生成模糊的输出,并通过解模糊来得到最终的控制输出。
5. 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通过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参数估计,实时地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以适应系统变化和不确定性。自适应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6. 最优控制:最优控制通过优化系统的性能指标,选择最佳的
控制策略或控制输入。最优控制可以在满足系统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最佳性能。
7. 分布式控制:分布式控制将控制任务分散到多个子系统或控制单元中,以实现更高效的控制和资源利用。分布式控制常用于复杂的多变量系统和大规模网络控制。
总之,控制方法和技术的选择和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和要求进行评估和设计,以实现有效的控制和优化系统性能。
第十三章 JIT和精细生产
一 产品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
没有重复性, 没有重复性,就不能构成牵引式系统 生产的重复性越高, 生产的重复性越高,通过看板控制系统实现 JIT就越有效 JIT就越有效 采用标准化零件和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采用标准化零件和模块化设计的优点:
简化 加快生产速度 减少配件的品种数, 减少配件的品种数,能够在较少的库存下维持较高 的服务水平 使得工艺过程标准化 模块化可以提高对顾客的响应速度
5
JIT的目标 JIT的目标
只生产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只生产顾客所需要的产品. 按照顾客需要的速率来生产产品 产品具有完美的质量 生产提前期最短 只生产顾客所要求的那些产品特性 生产过程没有劳动,物料和设备浪费, 生产过程没有劳动,物料和设备浪费, 每一项移动都有目的, 每一项移动都有目的,达到零库存 采用能够开发人力资源的方法生产
32
六 准时采购
消除原材料与外购件库存, 消除原材料与外购件库存,要比消除工 序间在制品库存还要困难, 序间在制品库存还要困难,因为它不仅 取决于企业内部, 取决于企业内部,还取决于供应厂家 订货,修改订货,收货,开票,装卸, 订货,修改订货,收货,开票,装卸, 运输,质量检查,入库,点数,运转, 运输,质量检查,入库,点数,运转, 送货等等,都不增加产品的价值. 送货等等,都不增加产品的价值.准时 采购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些浪费, 采购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些浪费,消除 原材料与外购件的库存. 原材料与外购件的库存.
连续离散控制系统课件第13章数字控制器的直接设计
数字控制器还可以通过算法和数 据处理实现车辆的自主导航和避 障功能,提高无人驾驶系统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数字控制器直接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控制目标、建立数学模型、选择合适的 优化算法、计算控制器参数、验证控制效果等。
02
数字控制器的结构与分类
数字控制器的结构
数字控制器的组成
数字控制器由输入接口、控制算法、 输出接口和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
02
输入接口
负责接收来自传感器或其他信号源的 输入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控制器 能够处理的数字信号。
实时性优化
针对实时控制系统的要求,优化数字 控制器的计算和响应时间,提高系统 的实时性能。
05
数字控制器设计的应用实例
数字控制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数字控制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实现精确的 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
数字控制器可以用于各种工业生 产线上,如化工、制药、食品加 工等领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
算法实现
根据数字控制器的设计要求,在软件环境中实现 相应的算法和控制逻辑,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模型建立与验证
在软件环境中建立数字控制器的数学模型,并进 行验证和仿真,确保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软件集成与测试
将数字控制器软件集成到实际系统中,进行测试 和验证,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是现代工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从简单的家用电器到复杂的工业生
产设备,都离不开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的应用。本文将从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控制原理是自动控制的基础,它研究控制系统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控制原理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性
能指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调节等内容。
其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控制原理的核心,它描述了控制系统
的输入、输出和系统内部的关系,是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基础。
其次,控制系统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工具,它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反馈系统等组成。传感器用于采集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
执行器用于实现控制系统的输出控制,控制器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
处理和计算,反馈系统用于监测输出信号并对控制系统进行调整。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稳定性、灵敏度、鲁棒
性和性能指标等因素,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精确控制。
最后,自动控制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涉及到工业控制、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医疗器械等领域。在工业控制中,自动
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
质量;在航空航天领域,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飞行器的自动导航
和飞行控制,保障飞行安全和飞行性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自动控
制系统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自动控制和车辆的自动驾驶,提高交通
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在环境监测领域,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环
境参数的自动监测和调节,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在医疗器械
管理学基础-第十三章 控制系统和方法
第十三章控制系统和方法
学习目标
学完本章内容,你应该能够:
了解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及控制方法
掌握几种作业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
区分不同类型的预算
了解零基预算法的程序和方法
了解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
明确财务控制在全面绩效控制中的作用
关键术语
全面质量管理成本中心经济订货批量零基预算法全面绩效平衡记分卡
在管理实践中,控制的对象往往落在人员、预算、作业和全面绩效等方面。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组织控制体系分为人员控制系统、作业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和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等。人员控制主要集中于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作业系统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和采购等问题展开,预算控制是针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全面绩效控制系统则是一个综合性的、完整的控制体系。不同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也是不同的。本章主要介绍这四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第一节人员控制系统和方法
组织控制本质上是由人来执行的,而且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在组织控制中,管理者可以制定纠偏措施,但这种措施要靠员工去实施,只有当员工认识到纠正偏差的必要性并具备纠正偏差的能力时,偏差才会真正被纠正。通过控制工作,管理者可以帮助员工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指导他们采取纠偏的措施。这样,既能达到控制的目的,又能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与物理、机械、生物及其他方面的控制系统不同,管理者不可忽视组织控制系统中人性方面的因素,组织控制系统首先是人员控制系统。
一、人员控制系统
人员控制系统主要集中于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控制主体就是各级管理者,控制客体就是组织中的各类员工及其行为,控制方式包括直接监督、人事调整、培训、报酬、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等。人员控制系统应成为提高员工工作能力的工具,即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或绩效考评,更重要的是对下属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管理学原理第13章计划与控制系统
年内达到英语四级水平,这个就不太现实了,这样的 目标是没有意义的;但是你让他在一年内把新概念一 册拿下,就有达成的可能性,他努力地跳起来后能够 到的果子,才是意义所在。
4.关于时间限制
实施行动计划 定期评估行动的进程 考评总体绩效,实施激励政策
如何设定工作目标?——SMART原则
什么是SMART原则? 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 S 就是 specific :意思是设定绩效考核目标的时候, 一定要具体——也就是目标不可以是抽象模糊的。 M 就是 measurable :就是目标要可衡量,要量化。 A 就是 attainable :即设定的目标要高,有挑战性, 但是一定要是可达成的。 R 就是 relevant :设定的目标要和该岗位的工作职 责相关联。 T 就是 time-based :对设定的目标,要规定什么时 间内达成。
服务于组织目标 管理的桥梁 普遍性和秩序性 追求效率
2、计划和目标的联系
3、计划的类型
分类标准 时间长短
类型 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广度(涉及时间长短和涉及的范围广狭) 战略性计划、战术性计划、 作业计划
明确性 职能
使用频率
具体计划、指导性计划
业务计划、财务计划、 人事计划、营销计划
示例:“为所有的老员工安排进一步的管理培训”。进一步
船舶舵机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介绍
右偏,并自动停在右舵,舵操右舵XX0,舵叶右偏,并且自动停在 右舵XX0上。为了减小S形航迹的振幅,船舶在返回正航向过程中, 必须操回舵 .
图13-8 随动操舵方框图
图13-9为自动操舵的原理图。当船舶沿给定航向上航行,舵叶 在艏艉线上,如图示,滚轮1恰好与绝缘块4接触,两个继电器KA1、 KA2线圈都不通电,其常开触头都开启,直流发电机G磁场电流为 零,输出电压U0为零,直流电动机M停转。沿着正航向航行的船舶, 当受到风、水流等外界干扰而向右或左偏转离开正航向K某一角度γ 时,通过罗经的航向发送器,使航向接受器也转动同一角度 γ,于 是被航向接受器带动的滚轮1也就在两个导电半圆环2、3内侧滚动 某一角度,或与导电半圆环2接触,或与3接触,于是
产生的磁势反方向。当船舶向
左偏航需要操右舵予以校正时,
将手柄开关扳到右位,J‘G—
K’G通励磁电流,G输出电压
U0输出电流Ia为正,M顺时针
方向转动(n0>0),经过减速
比很高的蜗轮一扇形齿轮传动
机构,使舵叶右偏β(β>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控制系统和方法
根据控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组织控制体系分为人员控制系统、预算控制系统、作业控制系统和全面绩效控制系统等。不同的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也是不同的。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
一、人员控制系统构成和功能
1.人员控制系统构成: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控制主体是各级管理者,控制信息主要有岗位说明书、操作规程、人员履历、工作汇报、绩效考评信息等,控制方法包括直接监督、职位设计、人事调整、培训、股票期权、报酬、绩效考评、文化建设等。
2.人员控制系统的功能:为岗位或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明确任务及偏差的责任人;调动员工士气,提高员工的执行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人员控制方法
1.人员配备与人事调整:为岗位或为任务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进行必要的调整。
2.培训:确定培训需求,细化总体培训需求,选择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3.授权: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授权有助于实现下属的自我控制,进而提高控制的有效性。
4.工作汇报:要求下属定期或不定期地递交工作汇报是一种普遍的控制方法。工作汇报是工作人员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的书面材料。中心问题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肯定成绩和找出问题。撰写工作汇报时要满足客观性、典型性、指导性、证明性要求。
三、作业控制系统
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质量、成本和采购等问题展开。
1.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和工作质量控制。
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出合格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对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工作进行的水平控制。
2.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
3.成本控制
(1)成本中心。为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许多组织引用了成本中心的概念。工厂、部门、工作区都可以被当作独立的成本中心,而且其主管人员对其产品或服务的可变成本负责。
(2)成本控制过程。制定控制标准,确定目标成本,根据各种数据记录、统计资料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4.采购控制
包括评价和挑选供应商,确定并执行经济订货批量。
四、预算控制的程序
第一步,深入了解企业在过去财政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企业在未来年度的发展需要,以此作为企业制定预算的主要依据。
第二步,围绕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企业的总预算,主要包括收入总预算、支出总预算、现金流量总预算、资金总预算、主要产品产量和销量总预算等,并粗略编制企业的预算资产负债表。
第三步,将企业总预算中确定的任务层层分解,由各个部门、基层单位以及个人制定本部门、本岗位的预算,并上报高层管理部门。
第四步,企业高层决策者在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上报预算后,调整部门预算甚至调整总预算,最终确定预算方案,并下发各部门。
第五步,组织贯彻落实预算确定的各项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予以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有针对性的纠偏措施。
五、零基预算
1.零基预算的基本思想: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开始时,把所有还在继续开展的活动视为从零开始,重新编制预算。预算人员以一切从零开始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各项活动的实际需要安排各项活动以及各个部门的资源分配和收支。
2.零基预算的程序:建立预算目标体系、逐项审查预算、排定各项目、各部门的优先顺序、编制预算
六、全面绩效控制系统构成
1.控制客体:全面绩效是相对于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而言的,它以部门绩效为基础,与组织资源条件、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等因素有重要关系。
2.控制主体:组建以组织战略决策者为核心、部门管理者参与的战略绩效考评小组,由该小组组织实施考评工作。
3.控制标准:首先分析组织战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以及组织文化的要求,选择关键的考评指标,设计控制标准。不仅要有财务评价指标,还应包含用于对组织流程合理性、管理制度有效性、组织文化健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的非财务性指标。
七、财务控制
1.损益控制:损益控制常用的财务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投资收益率等。销售利润率说明某种产品获利的能力,而投资收益率则反映企业资产创造利润的效率。
2.流动性控制:主要用于检验企业资产变现并用于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进而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能力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偿还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长期债券等长期债务的能力状况。
3.运营能力控制: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八、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的核心思想就是以组织战略为出发点,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学习与成长等四类指标之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战略的实施轨迹,实现绩效评价—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目标。
第二部分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A.各级管理者 B.员工的行为
C.人事部门 D.主管人员
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A.培训B.直接监督或巡查
C.股票期权D.人事调整
3.人事调整的目的是()
A.企业效率最大化B.企业利润最大化
C.保证工作或任务的完成D.节约成本
4.进行质量控制,首先应该掌握()。
A.成本收益分析法B.供应链管理方法
C.全面质量管理方法D.预算控制
5.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A.质量管理 B.降低成本
C.采购控制 D.产品控制
6.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中,()是以组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制定的目标成本。
A.历史成本法B.计划法
C.定量法D.定额法
7.对供应商的评价中,()主要涉及的是供应商响应买房需求变化的能力。
A.技术能力 B.服务能力
C.协同能力 D.供应能力
8.()是指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所有收入或支出项目的总的预算。
A.部门预算 B.收入预算
C.刚性预算 D.总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