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人教版202X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汇总笔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教版202X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
内能知识汇总笔记
《人教版202X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是初中物理课程的一部分,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性质和变化等知识。
1. 内能的概念:
- 内能是物体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相互作用能量的总和,用符号U表示。
-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无关。
- 内能是宏观物体微观粒子热运动的结果。
2. 内能变化:
- 内能的增加和减少是由于能量的转移和转换导致的。
- 内能增加的方式有热传递、功和物态变化等。
- 内能的增加导致物体的温度升高,减少导致温度降低。
3. 内能的性质:
- 内能是宏观物体的宏观属性,不能被完全测量。
- 内能是守恒的,即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内能不会增加或减少,只会发生转移和转换。
- 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电能、光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4. 内能的计算:
- 内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ΔU=Q+W来计算,其中Q表示热量,W表示对外界所做的功。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内能的计算还可以利用ΔU=mcΔt,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5. 内能与热容的关系:
- 内能的变化量等于热容与物体温度变化的乘积,即ΔU=CΔT,其中C 表示热容,ΔT表示温度变化。
以上是《人教版202X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的知识汇总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热运动B.固体分子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间隙C.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D.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答案:BA.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固体分子间排列十分紧密,但分子间仍然存在空隙,故B错误,符合题意;C.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弱,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左右的热水中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答案:D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B.温度高的热水将热量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不是温度,故B错误;C.温度低的牛奶吸收热量,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增加,故C错误;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扩散到空气中引起嗅觉,故D正确。
故选D。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0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答案:DA.一切的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块内能不为0,故A错误;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B错误;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故C错误;D.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故D正确。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使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以下“吸”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A.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B.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D.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答案:B使用吸管能将牛奶“吸”入嘴中,“吸”是利用大气压;A.电磁铁通电后“吸”引铁钉是利用通电导线具有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B.紧压塑料吸盘使之“吸”在瓷砖上,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C.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利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表面刮净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是利用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①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③液体很难被压缩;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⑤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答案:C①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蒸发越快,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②酒精与水混合后,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隙,总体积变小,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③液体难以被压缩,是因为分子有一定的体积和分子间存在斥力,故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④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细菌不是分子,故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⑤化纤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这是静电现象,故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
综上所述: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有甲、乙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等的金属球,先将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Δt。
然后,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烧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Δt,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大小的关系是()A.c甲>c水B.c甲=c乙C.c甲>c乙D.c甲<c乙答案:D先后将甲乙两球投入到同一杯水中,水降低的温度相同,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由题知Q 吸=Q放不计热损失,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而乙球比甲球少升高了Δt,即乙球的末温低,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的比热容大,即c 甲<c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 内能”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三章内能”必背知识点一、内能的概念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是微观的,与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运动状态有关。
单位: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特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永不为零。
二、内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因为质量决定了分子的数目。
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内能越大。
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因为不同材料的分子间作用力和热运动特性可能不同。
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例如,同质量的水和冰在相同温度下,内能不同。
三、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定义: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关系: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等因素有关;机械能与物体的速度、高度、质量等因素有关。
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但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因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具有内能的物体也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四、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这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热传递: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间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五、热量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是变化量,不能说物体 “具有”或 “含有”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
单位: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但内能增加不一定吸收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增加),内能减少也不一定放出热量 (如做功也可以使内能减少)。
六、分子热运动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总结(重点)超详细
人教版2023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下列微观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A.原子B.电子C.质子D.中子答案:A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及中子组成,所以尺度最大的是原子。
故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答案:BA.在取暖器旁的物体,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烫,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C.食品放入电冰箱,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物体的内能越多,说明物体具有的热量也越多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答案:CA.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可能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具有热量或含有热量,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体温度升高,则其内能一定增加,物体温度降低,则其内能一定减少,故C正确;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块熔化过程中,冰块不断吸收热量,但其温度一直保持0°C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说法中能反映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降低的温度有关的是()A.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不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不同D.以上说法都可以答案:AA.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由于质量也相同,当降低不同的温度时,由Q=cmΔt可知,由于温度的变化不同,物体放出的热量不同,则物体放出的热量多少跟降低的温度有关,故A符合题意;B.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这是研究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这是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体质量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D.BC说法错误,故D不符合题意。
(完整版)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13 内能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1)探究:物体的扩散实验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
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第十三章+内能章末总结与复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4.(2023·黑龙江)以下关于同一物体的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热传递
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粽子的内能,煮熟后,
引力
糯米粒儿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考点1 分子热运动
1.(2023·南通)端午时节,人们佩戴装有中药材的香囊,我们能闻到淡
淡的药香,说明( C )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是运动的
D.分子间有空隙
D.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8.(2023·牡丹江)小明家的热水器装有50 kg水,将水由20 ℃加热到
. ×
60 ℃,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小明用去一部分水,热水器中水
不变
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
是利用水的( C )
A.密度较大
B.沸点较高
C.比热容大
D.流动性好
7.(多选)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D
)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103J/ kg⋅℃
水
4.2
干泥土
0.84
煤油、冰
2.1
铜
0.39
砂石
0.92
铝
0.88
A.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
B.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及相应题型总结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一、物质的构成1.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大小:(1)分子很小,其直径约为10-10m,不借助仪器,分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可用电子显微镜进行分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均无法分辨。
(2)通常以纳米(nm)为单位度量分子,1nm=10-9m二、分子热运动实验一:将装有空气的瓶子倒放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中间用玻璃片隔开。
现抽掉中间的玻璃片,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二:在量筒中盛有一半清水,用细管往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水溶液,静置几天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三:将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五年后将他们切开,看到了什么现象?1.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发生扩散。
注:(1)扩散发生的条件:不同物质、相互接触。
同一种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不属于扩散,如冷水和热水的相互接触。
(2)扩散现象直接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接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
2.分子热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注:用肉眼可直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也不属于扩散现象。
如尘土飞扬、沙尘暴、雪花飞舞、树叶飘落等。
3.扩散现象实例:(1)气体:厨房炒菜的香味;毒气泄漏;花香四溢(2)液体:将盐放入水中,整杯水都变咸了;红墨水滴入水中,整杯水变红。
(3)固体:长时间堆放煤的墙角变黑;将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上都可以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例1、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扩散现象只能在气体或液体间发生B、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扩散需要加热、搅拌才能进行D、扩散现象说明了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例2、将体积分别为V1、V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V总< (填“>、<或=”)V1+V2,这一现象表明液体分子间有间隙。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精讲+练习(word版)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精讲+练习(word版) 第十三章内能第1 节分子热运动知识点深度解析1、常见的物质由大量的极其微小的分子、原子组成。
解析:分子大小为:10-10m;尘埃、雾霾、烟雾、病毒、细胞等不属于分子。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 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解析:扩散现象:①气体(香味、空气与二氧化氮)②液体(墨水与水融合、水与硫酸铜融合)③固体(铅块与金块、煤炭堆积的墙角变黑)③扩散现象研究的是分子。
3、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间有间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原因、原理)。
解析: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少(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的作用力;分子间距越小,作用力越强;分子间距大,作用力越小,气体分子间距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忽略不计。
解析:①拉伸物体时表现为引力(也存在斥力);压缩物体时表现为斥力(也存在引力)。
② 2 块铅柱接触面打磨光滑融合一起,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液体难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③“破镜”难“重圆”、空气容易被压缩的原因:分子间距太大,分子间作用力太小。
金题运用1.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D.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2.下列现象中 , 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C )A.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B. 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C. 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D. 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3.“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D )A. 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 玻璃表面太光滑C. 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 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4.下列现象中 , 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 B )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 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 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 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5.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 )A. 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B.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C. 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D. 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有斥力7.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C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全部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全部知识点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十六章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
2、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1)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间存在间隙。
4、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5、分子间的作用力:拉引压斥。
第二节、内能1、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2、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温度、体积。
3、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4、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和做功5、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
(热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
)6、热传递:7、做功(1)条件:存在温度差(2)方向: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3)结果:两物体末温相同(4)实质:能量的转移(1)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2)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3)实质:能量的转化第三节、比热容1、比热容: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强弱的物理量。
用符号C 表示。
2、单位: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C Kg J o•3、水的比热容是)/(102.43C kg J o•⨯,物理意义:1Kg 的水,温度升高1O C,所吸收的热量是J 3102.4⨯。
4、比热容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和物质的状态。
5、公式:tm QC ∆⋅=6、C —比热容—)/(C Kg J o• Q —热量—J(焦耳) m —质量—Kg t ∆—温度变化—O C 7、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的少。
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降低的少。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热机1、热机的工作原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3、一个工作循做功冲程环对外做一次功,转2圈。
4、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吸入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
5、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做功冲程:火花塞点火,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排出大量废气。
8、柴油机和汽油机的不同点柴油机 汽油机 燃料 柴油汽油 构造 汽缸顶部有一个喷油嘴汽缸顶部有一个喷点火方式 压燃式 点燃式吸气冲程 吸入空气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压缩冲程 压缩程度较大压缩程度较小 做功冲程 喷出雾状柴油遇到高温高压的热空气直接燃烧火花塞点火,使燃料燃烧 主要特点: 笨重但输出功率大 轻巧但输出功率小 使用范围载重汽车,火车等摩托车,小汽车第2节、热机效率1、燃料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1)像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它们的动能越大。
(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力,因而分子具有势能,称为分子势能。
2.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3)对物体内能的理解①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个别分子或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因此,单纯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也就是说,内能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一种能量。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
④物体的内能可以发生改变,当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表现方式有温度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
(4)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①一个物体在状态不变时,温度越高,它的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会减小;温度升高时,内能会增大。
②当物体的状态改变时,尽管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也会改变。
如晶体在熔化时,分子动能不变,但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变大,物体内能增大;晶体在凝固时,分子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变小,物体内能减小。
(5)影响内能的因素①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最主要的因素,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越大。
②物体的内能跟质量有关。
在温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也就是分子的数量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③物体的内能还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越大,分子间的势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
第十三章《内能》学问点第1节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初步学问包括: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①、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①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液体与固体之间。
③扩散现象说明:⑴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⑵分子间存在间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猛烈。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与斥力当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间隔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假如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非常微弱,可以忽视。
固体分子间的间隔小,作用力大,不简单被压缩与拉伸,具有肯定的体积与形态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淌性,简单被压缩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拟自由。
这样的构造使得液体较难被压缩,没有确定的形态,具有流淌性第2节内能1、构成物体的全局部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与,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状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局部子的热运动与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状况有关。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削减,温度上升时内能增加。
4、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削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上升。
5、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物体汲取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削减。
6、变更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这两种方法对变更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1)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削减。
(2)热传递:①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局部)存在温度差。
第13章《内能》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_______,
此外,内能还与物体质量、种类、结构、状态有关。
5.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
转移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
物体各部分之间存在_________,热传递达到平衡时温度_______。
9.比热容的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
不同
般__________,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吸
(放)热的多少无关。
10.热量计算: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Q吸=___________,物体温度降
cm(t-t0)
cm(t0-t)
低时放热Q放=_________________。
(
C)
5.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
同的是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
C.阳光下路面发热
D.搓手时手掌发热
(
C)
6.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8. 对于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可以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B. 图乙表明气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增加
C. 图丙说明玻璃板被拉离水面时,受到了浮力
D. 图丁中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金属筒的内能
A )
9.“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
无规则 运动,
将水和酒精充分混合以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一、分子热运动1. 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 分子热运动-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例子:闻到花香、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变黑等。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3. 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如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表现为引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距离变小,表现为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二、内能1. 内能的概念-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 影响内能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
-物体的内能还与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有关。
3.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如摩擦生热、压缩气体等。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等。
-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者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条件:存在温度差。
-方向: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结果: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三、比热容1. 比热容的概念-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 c 表示。
-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2. 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比热容是反映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
-例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³J/(kg·℃),表示质量为1kg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³J。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十三章内能物质构成分子热运动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分子很小,,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0.1nm(0.1纳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因为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热运动;越高,分子运动越。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时彼此的现象,叫做扩散。
发生范围可以在、、之间发生分扩散子现象热运动举例说明闻到花的香味、“酒香不怕巷子深”、“花气袭人知骤暖”、“墙角放煤,日久变黑”扩散现象表明:影响因素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越高,扩散。
分子之间存在,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分子之间存在,所以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当r r时,引力斥力,合力表现为零,对外不显力;当r r时,引力和斥力都,但引力斥力,表现为斥力;当r r时,引力和斥力都,但引力斥力,表现为引力;当r10r时,引力和斥力都,分子间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组成物体的,其热运动的与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质量、材料和状态有关,当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物体时,内能减小。
由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物体的内能。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发生条件:两物体有差,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有温度差;热量:在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低温物体热量,内能增大;高温物质热量,内能减小。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动理论定义决定因素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做功等效性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与它的和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单位影响因素比物理热容意义c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比热容是物质一种属性,其大小与物质的和有关。
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比热容越大,则吸热(或放热)的能力,自身温差变化。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内能》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第1节分子热运动1、扩散现象: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力;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2节内能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热量是变化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
“传递温度”的说法也是错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结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总
结汇总
常温下,每千克水的温度升高1摄氏度需要吸收4.2千焦
的热量。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固体的比热容比液体和气体大,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小。
比热容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热平衡问题,比如计算加热或冷却物体需要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等。
内能
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相互作用和位置分布等因素的总和,是物体的一种能量形式。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温度、材料和状态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内能可以通过热传递或做功来改变,热传递是指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做功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能量转移。
热量和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扩散
扩散是指不同物质之间分子的自由移动和相互碰撞,使得物质之间的浓度逐渐均匀的过程。
扩散的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分子大小和分子间作用力等因素的影响,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分子越小、分子间作用力越小,扩散速率越快。
扩散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闻到花的香味、酒香不怕巷子深等,这些都是因为分子在空气中扩散的结果。
分子热运动
分子热运动是指物质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是物质内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越小,物体的内能越大。
分子热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决定了物质的各种性质和行为,比如固体和液体的形状和体积、气体的压强和体积等。
总之,内能、扩散和分子热运动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和行为,对于理解物质的各种现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知识点汇总
第十三章内能一、分子热运动1、常见物质由分子和原子构成2、分子间存在间隙往1L水里加入1L酒精,所得的液体体积少于2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与气味、颜色变化相关的都可以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如花香四溢、墨水扩散等等。
(2)肉眼所能看到的物体运动,是不可以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因为肉眼是看不到分子的。
例如灰尘扩散、沙尘暴等,都不能证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1)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2)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二、内能1、内能的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2、影响内能的因素(1)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就越大。
(2)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内能就越大。
(3)材料:在物体的温度、质量、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内能可能不同。
(4)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的状态不同,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1)做功一般来说,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会增加(不是一定会增加!要看做功时是否转化成了物体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一般来说,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会减少(不是一定会减少!因为物体具有的能量不只有内能)(2)热传递产生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一般来说,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就可能会增加(不是一定会增加!还要看物体是否在吸收热量的同时对外做了功)一般来说,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就可能会减少(不是一定会减少!还要看是否有其他物体对这个物体做了功)4、内能、热量、温度之间的关系(1)在物体不对外做功而且外界也没有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会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内能13.1分子热运动知识点1、物质的结构(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得分子、原子构成的。
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数量巨大,例如,体积为1cm3的空气中大约有2.7×1019个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隙知识点2、分子热运动气体扩散实验液体扩散实验固体扩散实验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二氧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它们注意:将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硫酸铜溶液放在下面,密度小的空气和清水放在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重力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③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并不是在宏观力的作用下发生的,分子的运动是分子自身具有的特性,与外界的作用无关。
拓展:从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扩散速度可知,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最不剧烈,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在气体和固体之间。
(3)分子的热运动①定义: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
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不会运动。
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知识点3、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方法技巧:分子间作用力不直观,我们不能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特点与弹簧拉伸或压缩时表现出的力的特点相似,两者加以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像这样的方法叫类比法。
(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的现象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物体不能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③值得注意的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的作用范围是很小的,只有分子彼此靠得很近时才能产生,分子间的距离太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甚至为零。
破镜难以重圆的原因。
④不同物质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也不一样。
(4)物质三态的分子结构及宏观特征对比(5)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①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②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③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易误易混警示易误点: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易误点辨析:在分析实际事例时,易把宏观微小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的热运动混为一谈。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与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是不同的。
(1)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可直接观察到,而分子的热运动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直接用肉眼观察不到。
(2)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自发产生的,并不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而机械运动则是在外力作用下的宏观物体的运动,在判断是机械运动还是分子的热运动时应特别注意区别用机械的方法(如搅拌),或因外力(重力、风力)使物体发生的宏观运动。
如风的形成是空气的有规则的运动,属于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的运动;打扫室内卫生时,灰尘在空气中飞舞是宏观物体(灰尘)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
(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而机械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无关,但与所受外力有关。
13.2内能知识点1、内能(1)①分子动能: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
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②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因而分子具有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③物体的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从五个方面理解物体的内能①内能是指物体的内能,不是分子的内能,更不能说是个别分子和少数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共同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都有分子力的作用,无论物体处于何种状态、是何形状、温度是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例如,50℃的水具有内能,0℃的水具有内能,-10℃的冰仍然具有内能,只是对于同样的水,温度降低时其内能减少了而已。
③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即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的内能的具体数值。
④物体的内能可以发生改变,内能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表现方式有温度改变和物态改变两种。
⑤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知识点2、物体内能的改变(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4)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一个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即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知识点3、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用符号Q表示。
(2)单位: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相同,功的单位是焦耳,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内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是J。
(3)理解热量的概念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热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可以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②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少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
但要注意,内能减少或增加并不只与放出或吸收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③热量的多少与物体能量(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13.3比热容知识点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1)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探究①设计实验: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a、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让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升高少的物质吸热本领强;b、选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他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本领强。
②实验器材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实验器材: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天平、停表、水、煤油等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a、用温度计测水和煤油的初温t0、末温t末;b、用天评测水和煤油的质量m;c、用停表记录加热时间t。
③实验记录表格④实验过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500g水和500g煤油,他们的初温都与室温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a、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b、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时间。
⑤分析论证:给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是他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时间相同),煤油的温度升的比水高;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表明水与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⑥探究归纳: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
实验说明不同种类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
注意:(1)试验中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而非体积相同。
(2)电加热器要放在烧杯底部,以使整杯水或煤油受热均匀。
(3)温度计的玻璃泡高度适当,全部浸入液体中且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容器壁和电加热器。
(4)为了使探究结论具有普遍性,可以让几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液体进行试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中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意义。
方法技巧:(1)控制变量法:本实验中,控制了水和煤油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相等,通过温度变化量不同,说明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控制了水和煤油的质量、温度变化量相同,通过加热时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同来说明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不同。
(2)转换法:电加热器每秒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通电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
不考虑热损失,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或煤油吸收,故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就转换成加热时间的长短。
知识点2、比热容(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
(2)物理意义: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放热能力而引入的一个物理量。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与它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相等,在数值上都等于它的比热容。
(3)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有时比热容单位也可写作J·(kg·℃)-1。
(4)五点透析比热容①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它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强,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弱。
②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③对于同一物质,比热容的数值还与物质的物态有关,在不同物态下,比热容是不同的。
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而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④物质的比热容不随物质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只要是相同的物质,在物态相同时,不论其形状、质量、温度高低、放置地点如何,比热容一般都相同。
(5)观察下面“一些物质的比热容”表,可以发现: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c/[J ·(kg ·℃)-1] ①每种物质都有确定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②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是 4.2×103J/(kg ·℃)③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物态有关。
④有个别的不同种物质(例如冰和煤油),其比热容相同。
⑤液态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比固态物质的比热容大。
(6)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在日常生产生活及调节温度中具有重要应用,其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水的吸(放)热本领较大强,用水作为散热剂或冷却剂。
②水的温度难改变,对机器或生物体起保护作用。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一定质量的水与其它相同质量的物质相比,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小。
如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快时,水的温度变化较慢,有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坏。
再如,水的比热容大于泥土、沙石的比热容,是沙漠地区与沿海地区昼夜温差相差很大的原因,沙石、干泥土等物质比热容较小,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比其质量相等的沙石、干泥土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