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吉安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酶与A 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
B. 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C. 人体细胞合成ATP时都需要氧气参与
D.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再结合三个磷酸,即构成ATP
『答案』B
『解析』g
【分析】
【详解】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酶的催化效率高是因为其降低活化能的量更多,B正确;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都能生成ATP,C错误;A TP又称为三磷酸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由一个腺苷和一个磷酸分子组成,故再结合两个磷酸分子即可形成A TP,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在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C3→CO2
B. A 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C.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D. 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等知识的理解及其掌握情况。

【详解】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丙酮酸在有氧存在时进入线粒体中与水一起被分解为CO2和H2O,即在线粒体中不会发生C6H12O6→C3→CO2,A错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反应阶段,色素分子吸收的光能,一部分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 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一部分将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02,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有
氧呼吸第二阶段,其过程是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产生少量的ATP,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 TP,B错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在线粒体内能把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 TP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可转变成光能,但不发生在线粒体中,C错误;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大膜面积,二者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D正确。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熟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生物膜系统的作用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据此分析判断各选项。

3.下列对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是各种细胞中的唯一的遗传物质
B.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C. 碳是最基本元素,细胞中的化合物都含碳
D. 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因肽键解开而变性失活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2、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3、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详解】A、DNA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唯一的遗传物质,A正确;
B、胆固醇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B错误;
C、细胞中的某些化合物不含碳,如水,C错误;
D、高温条件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高温不破坏肽键,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功能、胆固醇的功能、构成细胞的化合物、蛋白质的性质,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区分记忆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主要原因。

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

上述
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
A. 细胞膜中蛋白质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
B. 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C. 细胞膜作为系统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的『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细胞间直接接触(如精卵结合)、化学物质的传递(如
激素的调节)和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详解】A、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蛋白质功能越复杂,与蛋白质数量无关,A错误;
B、内皮素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发挥作用,体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B正确;
C、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与内皮素发挥作用不吻合,C错误;
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与内皮素作用机理不吻合,D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题干信息“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构,使内皮
素失去作用”,可知内皮素只有与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细胞膜上的受
体识别并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来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属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5.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不同,因此它们的功能也不同
B. 葡萄糖的跨膜运输均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C. 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均需要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的参与
D. 生物膜系统在行使功能时都会伴随膜组分的更新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的功能不同,是因为膜上分布的酶不同,它们
的基本组成成分都是相同的,A错误;
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正确;
C、植物细胞间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而不需要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即可完成,C
D、生物膜系统在行使功能时不一定伴随组分的更新,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三个阶段,D错误。

故选:B。

6.细胞分泌物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以下依据高尔基体囊泡内容物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若为抗体,则在抗原再次侵入时该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
B. 若为消化酶,则内容物被排出细胞后进入血液最终到达消化道
C. 若为神经递质,则神经递质作用的细胞就会产生兴奋
D. 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表面有神经递质、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泌蛋白一般有抗体、消化酶和一些激素,其基本单位都是氨基酸,都是在细胞内合成,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参与合成。

【详解】A. 若为抗体,则该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增殖,A错误;
B. 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但消化酶是在细胞内合成,通过导管排到消化道中的,B错误;
C. 若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故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C错误;
D. 血糖的调节途径有两条:一是血糖浓度的变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进而引起机体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二是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而调节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当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时,会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据此可推知,若为胰岛素,则该细胞为胰岛B细胞,其表面有神经递质、葡萄糖、胰高血糖素的受体,D正确。

7.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
B. 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指导淀粉酶合成的mRNA
C. 核仁的解体和核膜的消失只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
D. 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内的化合物都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
『答案』A
『解析』
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
【详解】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核糖体,都能合成自身的部分蛋白质,A正确;
B、胰腺细胞和心肌细胞中均含有指导淀粉酶合成的基因,但心肌细胞中指导淀粉酶合成的基因不表达,因此心肌细胞中不含指导淀粉酶合成的mRNA,B错误;
C、核仁的解体和核膜的消失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错误。

D、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内的分泌蛋白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但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内其他种类化合物不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修饰,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对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8.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下称外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X溶液中,检测发现,0----T1时间内,外表皮原生质层逐渐缩小,T1----T2时间内外表皮原生质层逐渐增大至复原。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质X可能是蔗糖,实验中蔗糖分子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
B. 实验中T1时刻物质X开始进入细胞液导致外表皮渗透吸水
C. 实验中0----T1时间内原生质层中紫色环带颜色逐渐加深
D. T1----T2时间段细胞渗透吸水时,细胞液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渗透压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侵入一定浓度的X溶液中,0-T1时间内,细胞失水,原生质层逐渐缩小;T1-T2时间内,由于X物质进入细胞,使得细胞液浓度升高,原生质层逐渐增大至复原。

【详解】A、物质X不可能是蔗糖,因为蔗糖不能进入细胞,可能是硝酸钾或甘油等,A错误;
B、实验中物质X一开始就进入细胞,只是T1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导致外表皮渗透吸水,B错误;
C、实验中0-T1时间内,原生质层体积变小,则液泡中紫色区域颜色加深,C错误;
D、T1-T2时间段,细胞液渗透压高于外界溶液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原生质层逐渐增大至复原,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分析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和实验现象,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用打孔器制取新鲜萝卜圆片若干,平均分为6组且每组重量为W1,再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材料,用吸水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分别称重(W2)。

其中(W2-W1)/W1,与蔗糖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的一组,W2-W1=0
B. 蔗糖溶液浓度为0.13g/mL的一组,植物细胞没有物质的跨膜运输
C. 当蔗糖溶液浓度大于0.4g/mL时,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D.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增大,各组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在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把成熟的活的植物细胞放入到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作用。

当细胞外液大于细胞液时,细胞发生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反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

浓度过高时,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细胞会因为失水过多而死亡。

【详解】A、看图曲线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g/ml的时,(W2-W1)/W1=0.04,说明W2-W1≠0,A错误;
B、看图曲线可知,蔗糖溶液浓度为0.13g/ml时,W2-W1=0,此时即为组织细胞的等渗浓度,但细胞仍有水分子的跨膜运输,B错误;
C、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0.4g/ml时,(W2-W1)/W1增加,说明细胞失活,蔗糖溶液进入,C 正确;
D、看图曲线可知,蔗糖溶液浓度是0.5g/ml的失水程度小于0.4g/ml,说明最后质壁分离程度小,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判断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因,分析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如图曲线1表示胃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曲线1表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胃蛋白酶的活性先增大后保持稳定
B. 曲线1中反应速率稳定后若增加胃蛋白酶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
C. 若稍微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可能如曲线2所示
D. 若将胃蛋白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如曲线3所示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曲线1表示胃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则改变(升高或降低)温度条件会使得酶的活性降低,进而降低反应速率;曲线的平衡点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是受酶浓度的限制,因此增加酶的浓度或数量,可以增加反应速率。

【详解】A、曲线1表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胃蛋白酶的酶促反应速率先增大后保持稳定,而胃蛋白酶的活性基本保持不变,A错误;
B、曲线1中反应速率稳定后,胃蛋白酶的浓度为限制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此时若增
加胃蛋白酶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B正确;
C、在最适条件的基础上,若稍微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胃蛋白酶活性降低,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应该如曲线4所示,C错误;
D、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若将胃蛋白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则变化后的反应速率应该如曲线4所示,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要求考生明确坐标图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够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原理、酶和无机催化剂的区别。

11.多酶片中含有多种消化酶,一般由内外两层组成,在消化不良时可以服用。

现有四种蛋白酶甲、乙、丙和丁四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上述四种蛋白酶中最适合分布在多酶片外层的是()
A. 蛋白酶丁
B. 蛋白酶丙
C. 蛋白酶乙
D. 蛋白酶甲『答案』D
『解析』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曲线图,蛋白酶丁在碱性条件下活性最高,在胃中酸性环境中失活,A错误;
B、根据曲线图,蛋白酶丙在中性、碱性条件下活性最高,在胃中酸性环境中失活,B错误;
C、根据曲线图,蛋白酶乙在弱酸、中性、碱性条件下活性不变,在胃中强酸性环境中失活,C错误;
D、蛋白酶甲在强酸性条件下的活性最高,最适合在多酶片最外层的是蛋白酶甲,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酶的概念以及酶的特性,结合图形和胃中酸性环境,分析酶催化的最适PH值,是解题的关键。

12.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A. 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 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 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 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酶反应速率(v)在足够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的条件下,v随
酶浓度增加而增加,二者成正比,A正确;的B、酶反应速率(v)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是,在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随底物浓度的增加V增
加,底物浓度超出一定范围,受酶浓度的影响保持在一定速率上不变,B错误;
C、酶反应速率(v)与温度的关系是,在适宜温度前,随温度的上升反应速率增加;超过
适宜温度,随温度的上升反应速率降低,C错误;
D、酶反应速率(v)与pH的关系是,在适宜pH前,随pH的上升反应速率增加;超过适宜pH,随pH的上升反应速率降低,D错误。

故选:A。

13.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包含有:14CO2一14C3一(14CH2O)
B. 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有可能出现14C2H5OH
C. 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0
D. 利用15N标记某丙氨酸,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将出现放射性,而游离的核糖体无放射性
『答案』D
『解析』
给水稻提供14CO2,则暗反应中14C的转移途径为14CO2一14C3一(14CH2O),A项正确;给水稻提供14CO2,则其根细胞在缺氧状态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14C2H5OH,B项正确;小白鼠吸入18O2,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H218O,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14CO2,呼出的二氧化碳可能含有18O,C项正确;15N标记的丙氨酸可参与胞内蛋白或胞外蛋白的合成,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的核糖体均将出现放射性,D项错误。

14. 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过程①利用的是化学能,可以表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B. 图中过程②利用的是光能,只能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 图中过程③释放能量,可以是动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
D. 图中过程②和过程③可以发生在真核生物的同一种细胞器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过程①是利用无机盐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为化能合成作用,如硝化细菌,铁硫细菌都可以发生该过程,A正确;图中过程②利用的是光能将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的过程,但可以不是绿色植物,如蓝藻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错误;图中过程③产生的是CO2和水,所以只能表示有氧呼吸过程,C错误;真核生物中过程②和过程③发生的场所不同,前者发生在叶绿体,后者主要发生在线粒体,D错误。

故选:A。

15.密闭容器中培养的玉米幼苗,改变培养条件时,图示叶肉细胞中①②③④会发生相应变化。

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黑暗条件下,①、②均增大,③、④均减小
B. ②减小、④增大时,玉米幼苗能正常生长
C. ②、③保持不变时,该植物净光合作用为零
D. 图中的细胞器均可产生的A 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上侧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进行的主要场所,下侧的细胞器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场所。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为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利用,线粒体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被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利用。

【详解】A、黑暗条件下,玉米幼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①、②均增大,③、④均减小,A正确;
B、②细胞内二氧化碳减小、④容器中氧气增大,说明光照等条件适宜,叶绿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强度,有有机物的积累,故幼苗可以正常生长,B正确;
C、②、③保持不变时,叶肉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等于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为零,则该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C错误;
D、图中的细胞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可以产生ATP和[H],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物质变化,比较两者大小,是解本题的关键。

16.下图中纵坐标表示植物某种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不考虑横坐标和纵坐标单位的具体表示形式,单位的表示方法相同。


A. 若F点以后进一步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会一直不变
B. 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时,叶肉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O2
C. C点时,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D. 若A代表CO2释放量,适当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可能向右下移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中E点表示光饱和点,故F点以后提高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将不再增加,但是当光照太强时会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减弱,A错误;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即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相等,植物只有叶肉细胞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植物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因此D点叶肉细胞吸收的氧气少于释放的氧气,B错误;C点时,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C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

17.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

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B点和I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
B. 图中DE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C. 如果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负值
D. 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CO2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
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
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
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B和Ⅰ点植物既不吸收二氧化碳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
用强度,为光补偿点,A正确;
B、图中DE段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温度影响酶的活
性,进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B正确;
C、S1+S3+S5为无光时呼吸的消耗量,S2+S4为有光时净光合量,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有机
物积累量为负,C正确;
D、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D错误。

故选D。

的【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
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18.下表是某科研小组研究光合作用强度时所得到的部分结果,请结合温度影响酶的曲线和
CO2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判断,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P>K,则M>N
B. 若改变的条件为PH,且M>N,则P>K
C. 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P>K,则M>N
D. 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M>N,则P>K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题图的形式考查了酶的特性,旨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干信息,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详解】据图可知,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时,随温度增大,酶的活性减弱,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故若改变的条件为温度,且P>K,则M>N或M<N,A错误;同理,PH也会影响酶的活性,若改变的条件为PH,且M>N,则P>K或P<K,B错误;据图可知,S点为CO2补偿点,Q点是CO2饱和点,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当M>N处于CO2浓度饱和点之后时,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变,即P=K,当M>N处于CO2浓度饱和点之前时,则光合作用强度随CO2浓度增大而增强,即P>K,D错误;由上述分析: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P>K,则说明一定是在CO2浓度饱和点之前提高了CO2浓度,则可推出M>N,C 正确。

【点睛】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19.细胞周期G0期指的是细胞分裂之后,某些细胞离开细胞周期,执行某种生物学功能或进行细胞分化的时期(如图)。

处于G0期细胞受到某种适当的刺激后,会重返细胞周期,进行分裂增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M期的细胞可以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