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宁国市2020公需课(题目+答案)[测试题]答案解析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自治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封建社会,一个县令可以带着几个衙役把一个县治理得很好,靠一些基层乡绅维持地方秩序。
下列有关这套治理体系的说法中,不的是( A )。
A、统治成本很高B、基层动员能力较弱C、在封建社会比较有效D、行政成本不是很高2、(C)企业是一个行业的标杆。
A. 核心部件B. 标准制定C. 领军D. 关键材料3、重点加强对(A)农村地区投入力度,扩大流通网络及网点覆盖面。
A. 中西部B. 中部C. 西部D. 东部4、新世纪以来,我国(B)的就业是迅速增加的。
A. 国有企业B. 城镇私营个体劳动者C. 集体企业D. 私营企业5、我国的发展目标:到( B )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迈上新台阶。
A、2022B、2025C、2030D、20356、未来15年预计全球的经济平均增速是(D)。
A. 0.036B. 0.016C. 0.025D. 0.0267、本店、店长可以提供哪些服务(ABCDE)。
【多选题】A、设计汇报型PPT、公开课课件PPT。
B、公文写作、汇报写作、总结写作。
加C、开展excel技术培训特长班。
好D、【挑战答题】最新题库,一直在更新。
友E、yang业务服务mao合作2233F、将E选项上面汉字删除宁国市2020公需课(题目+答案)[测试题]答案解析(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测试题)申明:这是笔者花了2.8小时整理出来的,请大家尊重劳动成果,下载使用,谢谢8、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应坚持全链条谋划、分层分类立体布局。
以下不属于实现这一布局所需考虑的方面的是(B)。
A. 强化顶层设计B. 激发绿色技术市场需求C. 加强主题培育D. 完善和健全运行机制9、( C)概念涉及到供求双方的作用。
A. 民营企业B. 国营企业C. 就业D. 失业10、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 B )多人口的大市场。
2020公需课--如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1、根据本讲,我国旨在()地区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基地。
C、中西部2、根据本讲,全产业链控制企业一般是()企业。
A、产业链主导3、根据本讲,实施基础再造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D、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4、根据本讲,未来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方向是()。
A、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5、根据本讲()是产业链现代化的先行者。
C、美国6、根据本讲,产业链最早由()提出。
C、赫希曼7、根据本讲,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连续()年居于世界首位。
C、28、根据本讲,近年来,日本发展趋势为()。
A、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9、根据本讲,英国将()视为本国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B、供应链竞争力10、根据本讲,近年来,日本发展趋势为()。
A、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多选题(共6题,每题5分)1、根据本讲,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是()关系。
C、相互关联D、相互支撑2、根据本讲,我国产业发展存在着()问题。
A、关键核心技术缺失B、产业附加值较低C、产业结构不优D、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E、产业控制力不强3、根据本讲,促进产业链联动发展包括()方面。
A、产业链上下游B、供需C、内外D、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E、要素4、根据本讲,推动产业链现代化的任务重点是()。
A、夯实产业基础能力B、提高产业链竞争力C、提高产业链控制力D、形成良好产业生态E、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5、根据本讲,工业基础能力的“四基”是指()。
B、关键基础材料C、核心零部件D、先进基础工艺E、产业技术基础6、根据本讲,《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中提出一个国家的供应链战略核心目标为()。
A、安全B、效率7、根据本讲,产业链包含了()维度。
A、价值链C、企业链D、供需链E、空间链8、根据本讲,经济学界对产业链形成了以下结论()。
A、组织论C、价值论E、过程论9、根据本讲,产业链控制的基本形态有()。
A、全产业链控制C、关键环节控制D、标准和核心技术控制10、根据本讲,现代化产业链应当具备()特征。
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
中国经济有多少个世界第一用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有多少个世界第一,来描述中国今天的强盛程度,也许是相当贴切的。
因为无论对任何好的和有意义的事情,取得第一的成绩都表明在这样一个特定的领域、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点上,你是最棒的。
因此,无论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如何,只要中国经济发展的哪项指标能够占到世界第一的位置,那绝对是真实地表明中国在这个方面实现了超越和达到强盛的过硬指标。
世界第一工业大国2010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为10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为19.8%,略高于美国的19.4%;但如果用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按2011年年初的汇率计算,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05万亿美元,而美国制造业为1.78万亿美元,那么中国制造业产值高出美国就不只是0.4%,而是高达15.2%。
当然,其实中国比美国高出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美国从1895年直到2009年,已经在制造业世界第一的“宝座”上稳坐了114年,而中国制造业能够在产值上一举超过美国,这无疑是中国的一个伟大“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今天,我们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少不更事的年轻人,他们居然发议论说,中国现在的成就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中国有13多亿人,就应当有这样大的制造业产值贡献。
他们实在是太无知了。
所以我们还要给他们算另外一笔账,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中国这30多年来创造了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经济发展奇迹。
改革开放刚开始的1978年,中国人口9.6亿,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但工业总产值仅为1607亿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折算,仅为1074.1亿美元,在全球排名远落后于人口比中国少得多的美日德英法意加等发达国家,也大大落后于某些快速发展的新兴国家。
但是,到了2010年,在不到两代人的32年时间里,中国的人口仅增长了不到40%,但中国制造业总产值却增长了18.1倍,试问在世界经济史上,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再从人均水平看,1978年按当时中国9.6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仅为168.1元人民币(每月只有14元人民币),折合美元为111.9元(每月只有9.3美元);而到了2010年,按此时中国13.41亿人口计算,人均工业产值已达到1528.7美元。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世界网络大国。
5个关键词来概括70年工业发展的成就和亮点。
一是“第一制造大国”。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
201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的份额达到28%以上,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世界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当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
二是“完整的工业体系”。
目前,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三是“创新驱动发展”。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了93.4万件,比2004年增长了29.8倍。
一些技术已经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甚至向“领跑”迈进,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通信设备等产业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四是“两化深度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了31.3万亿元,居全球第二位。
五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
70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在增加就业、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生力军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截至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
“70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但4G基站数量占到全球4G基站数量的一半以上,平均每个人享受的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光缆长度超过了4500万公里,电话用户总规模达到了17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4.4亿户,网民数量8.54亿。
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绩
中国制造业取得的成绩成绩斐然:中国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十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成绩斐然。
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规模优势不断巩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按照国民经济统计分类,我国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是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业。
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大幅提升。
工业产品供给的数量、质量和档次都有了全面提升,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智能手机、智能电视、节能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变频空调、汽车等中高端产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显著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质。
制造业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
绿色化方面,通过持续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绿色制造体系,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二五”“十三五”分别下降28%和16%,2021年又进一步下降5.6%。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
从创新投入看,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570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
主要体现在: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1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万户,较2012年增长了23.5%。
骨干龙头企业持续做强做优,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从2012年的21.7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40.24万亿元,有58家制造业企业进入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比2012年增加27家。
发力稳增长: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铜官区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测试题]题库一
1)单选题,共15题,每题2.0分,共30.0分1、以下哪项领域是与我国既定政策方向一致,我国甚至占有优势的领域(A)。
A. 电子商务B. 补贴政策C. 知识产权D. 发展我国家地位2、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应坚持全链条谋划、分层分类立体布局。
以下不属于实现这一布局所需考虑的方面的是(B)。
A. 强化顶层设计B. 激发绿色技术市场需求C. 加强主题培育D. 完善和健全运行机制3、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D)。
A. 全球经济B. 贸易经济C. 市场经济D. 服务经济4、绿色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D)特征。
A. 周期性B. 规模性C. 内部性D. 外部性5、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A)的工业产值占全世界51%。
A. 英国B. 美国C. 德国D. 意大利6、当前我国经济的最大优势为(C)。
A. 廉价劳动力B. 资本优势C. 超大规模市场D. 出口扩大优势7、本店、店长可以提供哪些服务(ABCDE)。
【多选题】A、设计汇报型PPT、公开课课件PPT。
B、公文写作、汇报写作、总结写作。
加C、开展excel技术培训特长班。
好D、【挑战答题】最新题库,一直在更新。
友E、yang业务服务mao合作2233F、将E选项上面汉字删除铜官区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继续教育[测试题]题库一(2020年人社公需科目—测试题)申明:这是笔者花了4.1小时整理出来的,请大家尊重劳动成果,下载使用,谢谢8、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D)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指挥棒”和“红绿灯”作用。
A. 稳增长政策B. 保稳定政策C. 重攻坚政策D. 新发展理念9、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发挥(D)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指挥棒”和“红绿灯”作用。
A. 稳增长政策B. 保稳定政策C. 重攻坚政策D. 新发展理念10、1719年是我们国家最强盛的一个王朝( C ),当时是我国GDP产量全球最高的一个时代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康乾盛世D、贞观之治11、2020年是( B )的全面收官之年。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摘要:改革开放至今, 我国广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行合资、战略联盟等措施,使制造规模逐渐扩大,能力迅速增强,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十分薄弱,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其从制造大国转变到制造强国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19.8%,超过了美国而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其中,装备制造业产值已率先于2021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并且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202.0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使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1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近些年,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大批制造企业日益壮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竞争力与日俱增。
但是,中国制造业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许多领域仍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低端,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少,创新能力低。
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附加值低,并且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的问题突出。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国家之一,也可以说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
我国财政收入中的一半都来自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尤其是解决就业、创造外汇收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制造业是中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全球制造中心也正在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2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首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 但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薄弱。
在代表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大装备制造业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设计和制造成套设备的能力。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也是最具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
中国的制造业拥有全球最新的生产工艺、操作方式和管理理念,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提供高效、全新的产品和服务。
截至今年8月,中国已向全球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约13万亿元产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大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货物贸易总额达到1.9万亿元,远超全球的第二名和第三名,并实现贸易帐平。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商品消费总值占全球消费总值的16%。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商品消费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7%,大大超过全球消费增长的3.3%。
中国经济的发展素来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革新以及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经济已然显露出承担全球发展重任的信心和能力。
可以说,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并将在未来几年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1.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之一,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外竞争的加剧,中国必须转变思维和策略,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进行深入剖析,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中国制造大国的背景和现状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低成本劳动力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使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然而,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加剧也对中国制造大国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3. 制造强国的定义和特征制造强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综合实力的体现。
制造强国应具备技术创新能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等特征。
为了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中国需要转变发展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注重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升,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4. 战略思考之一: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强国的关键。
中国应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
加强国际合作和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中国才能在全球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生产出更高附加值和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5. 战略思考之二:质量和品牌建设在过去,中国制造的产品往往以低价和大量出口为主导,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
然而,为了打造制造强国,中国必须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这需要企业加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投入,建设诚信可靠的品牌形象,并注重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6. 战略思考之三: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制造强国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中国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和技能培养的投入,改善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制度。
培养一批技术熟练、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论我国为什么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论我国为什么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摘要:虽然中国制造业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中国制造在人们心里印着廉价、没有核心技术、大而不强的烙印。
目前中国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即到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35年时赶超德国、日本。
制造业作为工业的重中之重,人类千百年历史证明了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强国的兴衰,实践证明制造业是创新萌发的主要场所,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力和创新活力的主要源泉,制造业的大力发展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国制造制造强国正文目前,中国从重工业的生产和出口的总额来看,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在全球上是数一数二的。
但是我国并不是制造强国,只是简单加工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在世界化的经济中并不具有多大的优势。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总体上来说技术含量还是比较低。
制造业的强大将会极大的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但中国目前还远非制造强国。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为制造强国,不仅要看数量,还要看质量、产量和结构,但我国制造业在除产量方面外均有所不足。
那么制造强国具备哪些特征呢?第一是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这反映制造业发展的实力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大、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比重;第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这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之间的密切合作,产业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水平较高、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企业;第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这体现了制造业发展质量和国际地位,表现为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世界领先、产品质量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创造价值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等;第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这体现了高端化发展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
然而中国目前除了满足第一条外,其余几条均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是制约制造业水平的关键因素。
中国文化系列PPT-- 中国制造
As a strategic pillar industry in a count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crucial to its prosperity and economic security. At present, China has become the number one manufactur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Howeve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big but not strong. Due to its insufficient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v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now faced with rigorous challenges posed by a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re-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gainst this backdrop, China has formulated the development path for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from a manufacturing giant into a world manufacturing power and to shift from “made in China”to “smart manufacturing in China”.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是什么2017年将是我国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关键一年,有关部门将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持续落地和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那么,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任务是及目标什么?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下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相关资料吧。
中国制造2025主要内容《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通过“三步走”最终实现中国制造业强国的核心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制造业强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第一步目标是制造强国战略实现的关键,因此在《中国制造2025》中制定了细化的目标。
即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
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员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 融合迈上新台阶。
重点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见图1-4)。
将实行五大工程,具体介绍如下。
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1. 高速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
特别是近几十年来,中国的GDP连续增长,年均增速达到了约10%左右,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 工业化迅速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工业生产,工业化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生产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3. 投资驱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投资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
政府大力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和大规模项目投资,这使得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4. 深度开放: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逐渐与全球市场接轨,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
这使得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外贸扩大,并且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1. 转型升级:中国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型升级。
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传统的低成本产业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因此,政府加大了对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推动中国经济由低端产业升级为高端产业。
2. 服务业的崛起: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升级,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将会不断增加。
特别是金融、互联网、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服务业发展迅速,在国内市场和外部竞争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3. 绿色发展: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中国正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和支持,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污染排放,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
4. 内外市场的平衡: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外需拉动增长。
但随着国内市场消费升级的趋势,中国将逐渐实现内外市场的平衡。
这将使中国经济更加稳定,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
5. 人口结构变化:由于长期的一胎化政策,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这将带来劳动力供给减少和养老支出增加等挑战,需要政府采取措施来应对。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高速增长、工业化推进、投资驱动和深度开放。
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吗
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吗
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必须抓住这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大力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有一种观念,中国制造业,随便弄都比西方低。
其实,还真不是。
如果说到原材料,中国铸造件和锻造件,都不见得比西方低。
举一个例子,欧洲的不锈钢管,DDP到中国港口以后价格也不贵于中国大陆。
中国低的地方,是人工,和设备的工时成本低。
所以综合到制造业上,一般来说,中国便宜的地方,是占用较多人工和加工工时的设备。
大型铸造件一类的设备,中国一不小心,就接近于西欧费用。
有一不小心低,就有一不小心高,这高是怎么高出来的呢,设备便宜,但是你的工时,是受你的工艺来决定的,工艺水平不行,工时比欧洲高很多,也是时有发生的。
譬如,你工时费用只是欧洲一半,但是你工时数是欧洲三倍,加工费用就是欧洲1.5倍了。
成本是一个系统,包括可精确计算的原材料成本,工时成本等,以及几类只能分摊成本等,这里就不展开了。
其中每一环都很重要,工艺作为不容易引起注意的一环,其实影响很深远,落后的工艺,可能推高制造业成本,降低竞争力。
为何说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为何说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摘要:2010年,中国成为第一制造大国,夺回了丢掉长达160年之久的制造业第一大国宝座。
目前已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相对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的制造业国家,许多产品缺少核心技术,高端设备和关键的芯片。
由于这些国家掌握着核心技术,从而掌握着标注制定的话语权和整体设计的主动权,中国制造业产业仍面临着产业结构失衡、自主创新不足、品牌效应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不畅等问题。
所以所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关键词:制造大国、制造强国、产业结构、自主创新、品牌效应、科技一、产业结构失衡(1)我国制造业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大、化解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主要发展种植业、林牧业、大量开采矿产资源。
传统工业模式下,虽然生产力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对资源环境不合理开发和使用,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而必须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坏境相协调。
最近几年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刺激了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
但现在建筑行业发展逐渐放慢了脚步,钢材价格也随之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囤积了大量钢材,造成了目前钢材产能过剩的困局,这只是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一个缩影。
产能过剩导致中国制造业在和其他国家竞争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缓解当前各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
(2)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产业链的“6+1”模式,中国长期以来,都处在最低端的制造业即“1”,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都掌握在一些发达国家手里,中国难以在这样的产业链模式下,占据主导地位,缺乏竞争力。
服务型制造作业为一种新的制造模式,有助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对我国创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服务型制造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由此可见中国的制造业难以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竞争。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占比多少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占比多少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全球第一占比多少?3月31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
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7.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9.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3.9%,表现亮眼。
专家表示,中国制造业规模大能为制造业技术进步提供更多资金、人才和应用场景,推动我国制造业加快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研发设计、高端生产装备、先进工艺设计、先进基础材料水平,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
“大”还能为中国品牌崛起提供更多有力支撑。
近年来,中国制造正在成为高质量、高效率、高性价比的代名词,为中国本土品牌做大做强并形成全球影响力打好了基础。
我国制造业规模大、门类齐全,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制造业韧性较强、回旋空间大、抗风险能力强。
此外,新领域新赛道很大程度上是对现有制造业基础上的延链补链强链进行延伸,或是在现有产业基础上通过数字赋能等方式衍生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健全的制造业体系为我国未来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提供了更多空间。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在成立之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产业体系很不完善,工业化水平很低。
数据显示,以净产值衡量,工农业结构中农业比重高达84.5%,工业占15.5%,其中重工业只占4.5%。
经过70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22个制造业大类行业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皮革、基本金属等产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30%,钢铁、铜、水泥、化肥、化纤、发电量、造船、汽车、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等数百种主要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可以说,我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完整产业体系、最完善产业配套的制造业大国和世界最主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
中国是制造大国,不是制造强国
制造大国主要是从产品数量和产业规模上来衡量中国的制造业;而衡量制造强国的标准,主要是看产品的核心竞争以及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从量和规模上来讲,确实在全球数一数二,但要说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方面,我们与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高科技领域,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的差距就相差更远,尤其是在航天航海、军工领域,美国凭借多年形成的先进人才引进机制优势,笼络了全球大量的尖端高科技人才,以至使他们的国防军工和航天航海技术都占领着世界的制高点。
虽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吸取了国外优秀的成功经验,但我国在笼络全球尖端人才这个关键点上,还与美国等国家有较大的差距。
未来中国能否真正成为制造业强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人才培养教育和吸引笼络人才上下攻夫,只有全社会同努力,从教育体系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到人才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制度完善配套做起,把我国建成一个能培养出人才,留得住人才的摇蓝,我们的国家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发达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在实现2025 规划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既要瞄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品牌,也要更加重视从内需中寻找机会,适应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潜力。
从模仿型排浪式的粗放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细消费转变,正在倒逼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工信部考察时指出,个性化消费在我国正蓬勃兴起,产品将面临消费者更苛刻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要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和检验。
可以说,当下热火朝天的中国制造升级大潮中,消费市场既是实现和提升制造业价值的途径,也能形成倒逼力量,促进制造业以需求为导向迈向中高端,从而支撑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消费已成为拉动增长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
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目前三者并非处于并驾齐驱的状态,出口面临世界经济和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新增投入和投资也显得动力不足,消费则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日益成为提升需求的主流力量。
这意味着,在实现2025 规划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既要瞄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品牌,也要更加重视从内需中寻找机会,适应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潜力。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近几年来居民出境扫货的现象。
这其中的缘故,除了来自于全球化与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根本上还是因为中国制造在品质和品牌方面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呈现出的新趋势。
从模仿型排浪式的粗放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细消费转变,正在倒逼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企业要用好这种倒逼的力量,注重研究消费心理,根据消费确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