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欧洲央行的对策研究
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分析
欧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分析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的量化宽松政策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一直是欧洲货币政策的核心。
该政策旨在通过购买国债和其他资产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增长和提高通货膨胀率。
本文将对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欧洲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量化宽松政策是欧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央行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和购买国债等,以帮助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
量化宽松政策的核心是以大规模购买国债和其他资产的方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推动利率下降,提高信贷活动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量化宽松政策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
一方面,该政策的实施确实帮助欧洲经济渡过了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衰退,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增长。
一些人担心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甚至可能给未来的经济稳定带来潜在风险。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和资产价格上涨,这可能对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
量化宽松政策对欧洲货币政策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使得欧洲央行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这与传统的通过调整利率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过程中,欧洲央行要面临的挑战包括如何控制通货膨胀、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如何平衡资金的流动和分配等问题。
量化宽松政策对欧洲货币政策的影响不仅仅是在政策工具上的改变,更涉及到对货币政策运作机制和效果评估方法的深刻思考。
未来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将如何发展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将继续寻求更为灵活和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挑战。
量化宽松政策将继续是欧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其实施方式和效果将得到更为深入和全面的评估和调整。
相信通过欧洲央行的不懈努力,量化宽松政策将更好地为欧洲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做出贡献。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摘要】英国央行在应对经济危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分析英国央行的举措,探讨其效果并进一步评估其政策调整和经济复苏期间的举措。
通过分析英国央行的政策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探讨其处理危机的有效性,并总结英国央行在此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英国央行在经济危机中所采取的政策举措直接影响着英国经济的走势,因此对其政策的分析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未来应对经济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英国央行, 经济危机, 政策,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效果分析, 政策调整, 经济复苏, 结论, 影响, 有效性, 经验教训1. 引言1.1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性英国央行作为英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经济危机期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经济危机会给整个国家的经济、金融体系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冲击,因此英国央行必须担负起应对危机、稳定经济的责任。
英国央行的政策措施直接关系到英国经济的走向和稳定。
在经济危机期间,英国央行应对危机的政策举措将直接影响到市场信心、资金流动、货币供应等方面,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和发展。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灵活性,对于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复苏至关重要。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英国央行的管理水平、专业能力和决策科学性,从而影响到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声誉和地位。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政策举措和效果也将被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和研究。
2. 正文2.1 英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英国央行采取的货币政策在应对经济危机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货币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给量、汇率等方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在面临经济困难时,央行可以采取一系列货币政策举措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英国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基准利率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降低利率会减少借款成本,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活动的增加。
英国央行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英国的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负责英国的货币政策设计与实施、金融监管及公共服务的职能。
其行事准则为“通过维持货币与金融稳定以促进大英帝国的人民福祉”(BoE,2014-1)。
因此,随着金融危机在2008年的全面爆发,英格兰银行宣布实施了一系列的常规与非常规货币政策以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恢复宏观经济的增长。
一、注入流动性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英格兰银行实施了一系列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以向银行提供流动性并提振市场信心以作为应对(Meier,2009)。
例如,英格兰银行发布了Special Liquidity Scheme,该计划允许银行使用其非流动性资产交换高等级国库券,或是延长其永久贴现窗口(John等,2012)。
同时,为了应对全球美元市场的流动性停滞,英格兰银行主导各中央银行与美联储共建央行互换机制以提振流动性(Stephen,2009)。
他们简化了美元供给运行(放宽对外汇市场的管制),同时运行央行互换机制直到美元市场在2010年初回归良好。
此外,紧急资金的运行模式也做出了变更以期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Bean,2011)。
储备金率也提高了数次,英格兰银行宣布所有的准备金都将被利率支付以平衡内部及外部的货币利率。
二、大规模资产购买——货币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为了稳定金融系统,提升同业银行恢复对信贷市场运行功能的信心及能力,实现宏观经济增长,英格兰银行采取了一项非常规性货币政策——量化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
量化宽松的主要运行形式依靠大规模资产购买机制。
这项政策被广泛的探讨、研究,也被视为从金融危机复原的重要一步(James等,2009;Jean等,2010;Joyce等,2010;Joyce等2011;Joyce,2012;Farmer,2013)。
货币宽松政策实际上是直接将资金注入市场。
当消费与投资降低时,中央银行发布QE政策以应对商业与消费的进一步显著下降。
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各国的应对措施
08年金融危机原因:(1). 国际经济失衡。
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2). 国际货币体系扭曲。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松散的国际货币体系。
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保留了原来国际货币体系的理念和原则,但却失去了原来的秩序和纪律。
(3). 国际游资的攻击。
国际游资娴熟地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在金融繁荣时期赚取高额利润,也可以利用金融危机赚取高额利润或者收购危机国家的优质资本,进而控制被攻击国家的经济命脉。
(4). 中国经济也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趋势明显,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9.5%;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保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之间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过程:(1).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大体上说,可以划成三个阶段:一是债务危机,借了住房贷款人,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流动性的危机。
这些金融机构由于债务危机导致的一些有关金融机构不能够及时有一个足够的流动性对付债权人变现的要求。
第三个阶段,信用危机。
(2).具体过程:2007年2月13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New CenturyFinance)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
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准备。
面对来自华尔街174亿美元逼债,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New Century Financial Corp)在4月2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54%的员工。
8月2日,德国工业银行宣布盈利预警,后来更估计出现了82亿欧元的亏损,因为旗下的一个规模为127亿欧元为“莱茵兰基金”(Rhineland Funding)以及银行本身少量的参与了美国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业务而遭到巨大损失。
金融危机与欧洲央行的对策研究
② He e i ,Mi al n njr r n c e u dHas gHer e uo ds e etabn [ .Mab r:Merp l el , 0 4 6 —6 . h O .DiE rp i h nrl k M] c Z a rug t oi V r g 2 0 : 2 3 o s a ③ Sak Jre.En in o h arnE r n e G lpli e Z [] f cnl i s, 0 9 5 : 4 t , ogn ie l zv nz nJhe uouddr e o t dr BJ .I o h e de t 20 ,() 1 . r Ba e d ik E S l n
中图分类号 : 3.9 F8 1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9—3 6 ( 0 1 0 10 0 0 2 1 ) l一0 1一O ¨ 8
过 于宽 松 的货 币政策 、 注重 短期 效益 以及 监管 缺位 下 的无 节制 金融 创 新 , 2 0 是 0 8年 全球 金 融危 机
主要 措施 人手 , 讨 全 球金 融危 机背 景下 欧洲金 融一 体化 面 临的挑 战 和机遇 。 探
一
、
欧洲 央 行 在 金 融 危 机 中 的表 现 与 应 对 策 略
作 为负 责欧 元 区统一 货 币政策 和欧 元发行 的超 国家机构 , 欧洲 中 央银 行 的货 币政 策 战 略主 要建 构 于两个 支柱 : 其 一 , 制货 币供 应 量 , 持欧 元 区 的物 价稳 定 ; 二 , 据 欧元 区工 资 、 率 、 ② 控 保 其 根 汇 利率 结 构 曲线 、 实体经 济参 数 、 金融 政策 指标 、 物价 和成本 指 数 , 以及行 业 调查 和 消费 者 调查 等 指标 , 欧元 区未 对
应对经济危机各国措施总结
危机下各国的应对政策一是财政政策由稳健变为积极,如我国投资4万亿进行基础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以及民生工程,同时试点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为地方发展融资再就是放松银根,鼓励银行放贷,同时加强对金融投机的监管三是加大政府指引和扶助的力度,促进产业投资的进步升级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鼓励新型能源、推进节能环保、以及重大产业工程项目;四是通过提供融资便利、税费减免、出口退税、提供培训等措施,鼓励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创业,鼓励出口、刺激就业最后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养老医疗制度改革,刺激国内消费由于这次危机不可能演化成为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和民生穷困的局面,所以各国政策的着力点是保证本国经济与社会的稳定、恢复经济活力和全球自由贸易为主。
由于危机是世界范围的,很多措施的最终效果不完全取决于一国或少数几国;其次,各种措施很多是兼顾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和长远战略问题(尤其是中国),如环保、新能源、自主创新、可持续农业、社会保障等,所以不好用一时的经济数据(如就业)来断定效果好坏;三是各国历史和文化不同,在各种措施选择的力度和方向有差别,但总的说,这些措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有长远的积极作用,也给当下的民众和产业界以信心。
但是,由于不能对引发危机的社会和制度根源进行很好的总结、清算,全球既有的不合理的一些经济制度和利益格局不能破除,如美元的霸主地位、金融资本的严重自我谋利倾向,过于鼓励消费的生产和消费文化,以及急功近利的政策“救市”(如:印刷货币),使得富国对穷国、富人对穷人、人类对环境的伤害和掠夺的不和谐态势没有太大的根本性改变。
所以这些政策措施既不能避免经济危机再次爆发,也不会使得危机之后的人类社会很快迎来一个更加和谐有序的发展的局面。
应对经济危机各国措施总结2008年11月03日星期一 14:47美国动态第一波 2007年8月开始美联储累计向金融系统注资1472.5亿美元,;9月18日决定降息0.5个百分点,进入“降息周期”。
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精编版
比较西斯蒙第和马尔萨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分析08年金融危机与欧洲债务危机一、两次危机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指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危机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并演化成全球信贷危机。
其实质是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
以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开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拉开序幕,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
信贷紧缩影响各行各业,从银行业到汽车业,再到资源类行业。
随之而来的是失业率上升、住房价格下跌、消费者捂紧钱袋。
楼市泡沫破灭是这一连串事件的导火索,造成了一代人经历的最严重信贷危机。
2011年美债危机美国债务危机的根源是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连年增加,政府债务不断积累,而直接导火索是14.29万亿美元美政府债务上限在今年5月16日被突破,奥巴马政府迫切需要国会提高债务上限,但是美国众议院提出政府大规模削减开支为提高上限的条件,致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引发了美国政府债务可能违约的危机。
但就在美国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一致,惊险躲过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3天之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2011年8月5日晚被标准普尔公司拉下AAA级最高台,从保持了70年之久的3A首次下调到AA+。
这更加重了市场对美经济增长乏力的忧虑情绪和投资者的悲观情绪。
对中国而言,美国继续大规模发债所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对于中国防范输入性通货膨胀将继续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目前面临着内生和外部输入两方面的通胀压力。
调降债信评级可能不仅让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增加,其它国家、企业及消费者也将受到池鱼之殃,因为美国公债是许多贷款的基准指标。
二、两次危机下证券市场表现2008年全球股市表现受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2008年全球股市出现了暴跌。
道琼工业指数2008年收挫33.8%,创其有史以来第三差年度表现,仅次于1931年和1907年。
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影响研究近年来,欧洲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包括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后续的主权债务危机。
这些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危机如何影响欧洲一体化,并分析危机对欧元区、欧洲央行和欧盟机构的影响。
金融危机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危机爆发后,欧洲国家面临巨额的债务负担和财政紧缩,导致经济增长疲弱,国内需求下降,贸易逆差加剧。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考虑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对外贸易壁垒增加,进一步削弱了欧洲内部的经济联系。
此外,金融危机还导致了银行崩溃和信贷紧缩,使得金融市场变得不稳定,增加了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染效应。
金融危机对欧元区的影响尤为深远。
危机爆发后,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差异变得更加明显,一些国家面临高失业率和经济衰退的困境。
这导致了欧元区内部分裂的风险,一些国家对欧元的持续存在产生了质疑。
此外,欧元区国家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的协调不足也暴露出来,使得应对危机的难度加大。
然而,危机也迫使欧元区国家更加深化一体化进程,通过建立紧密的财政联盟和银行联盟,加强财政和金融监管,以减轻危机的影响。
欧洲央行在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危机爆发后,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及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这些措施缓解了金融市场的紧张局势,稳定了欧债市场,并为欧洲经济创造了条件。
然而,欧洲央行的行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特别是关于其购买债券和实施负利率政策的措施。
一些人认为这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过度依赖央行的风险。
金融危机对欧盟机构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危机迫使欧盟各成员国更加关注国家利益,对于欧盟机构的合作变得更加谨慎。
一些国家对欧盟的管制力度提出质疑,并要求重新审视欧盟的角色和职责。
此外,危机还揭示了欧盟机构在危机管理和决策方面的不足,使得对于改革欧盟机构的呼声日益高涨。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XXX1012欧债危机研究汇总
XXX1012欧债危机研究汇总要点:●欧债危机从财政危机而起,蔓延至银行体系,由于银行是主权债务的要紧持有者,资产价值被减记和计提,造成了银行体系的不稳固,导致其股价下跌、风险溢价、融资成本上升,补充资本金又会导致银行体系的流淌性及信贷收缩。
●2010年5月,欧债危机爆发后,欧盟、欧洲央行和IMF为危机国提供了一系列临时性救助措施,并将在2020年中期建立欧洲金融稳固机制(ESM)作为常设救援基金。
●面对债务危机和银行间风险的上升,欧盟和欧央行短期的首要任务是稳固市场、坚决信心,其化解危机的工具篮子中包括扩大EFSE规模、发行欧元区统一债券、连续对危机国提供援助、降息及量化宽松等。
欧央行和英格兰银行也已分别提出其量化宽松政策措施。
●PIIGS五国情形不尽相同。
目前看来,由于面临较差的经济增长预期及较高的债务率,希腊问题最为严峻,葡萄牙和爱尔兰的情形也不乐观。
从以后两年债务到期分布来看,西班牙、葡萄牙债务到期额更高。
●希腊的财政可连续性较差,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其财务问题可能性微乎其微。
欧央行对其救援的目的在于争取时刻,减弱其违约风险对欧洲银行体系的阻碍,欧央行最近提出的银行重整打算也是同样考虑,但由于欧央行与其银行体系间的议决机制较为繁琐,且欧元区各国情形差异较大,这一整固过程需要一段时刻。
这种有序违约的情形也是欧债问题中期进展的基准情形。
●欧债问题可不能是欧元区内部的问题,其对世界经济的阻碍差不多显现,要紧表现在对拉低全球经济增长和全球流淌性再次放松两方面,对我国的要紧负面阻碍在出口和外汇治理方面。
一、欧债问题的产生与进展1999年欧元产生,2002年正式流通,欧元区享受到统一货币带来的区内贸易便利和较低的债务融资成本。
但由于周期性及结构性因素,欧元区各国经济增长显现分化,核心国家受益于区内便利的资源、贸易流通,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速;边缘国家则由于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房地产市场低迷、失业率高等缘故,显现经济增长放缓,且受困于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制度,财政状况每况愈下,赤字急剧攀升。
欧美国家的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案
欧美国家的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案引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美国家陆续出台了许多应对措施,以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本文将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三个方面,对欧美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的方案进行探讨。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的发行量和利率等方面的政策。
欧美国家在面对金融危机时,通过降低利率、放松货币政策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
例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采取了零利率政策,并通过大规模购买国债等方式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的增长。
欧洲央行也以类似的方式降低了政策利率,并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手段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的政策。
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欧美国家实行了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政策。
例如,美国政府在2009年出台了高达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以支持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增长。
欧盟也出台了近2万亿欧元的经济复苏计划,其中包括了增加公共投资、提高就业水平、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多项政策措施。
三、监管政策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不力,为了防止类似情况的重演,欧美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例如,美国出台了《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银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并设立了监管委员会。
欧盟也出台了类似的措施,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增加了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等。
结论虽然欧美国家在面临金融危机时采取了不同措施,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减轻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同时,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问题。
例如,货币政策降至零利率会影响到银行的存款和贷款,财政政策也可能导致财政赤字上升。
因此,欧美国家需要在应对金融危机时,更加谨慎和深思熟虑,提高监管水平,为更加稳健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欧元的前景问题研究
欧元的前景问题研究一、欧元面临的挑战及危机金融危机以及2010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欧元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及危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欧元区此次深陷债务危机彰显了在信用基础上欧元与美元的差异,暴露了欧元区在财政体制方面的弱点。
此次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预算机构,无权调动各国财政,只有欧洲中央银行,当一国对外举债时只能由本国财政作担保。
但是任何一种成熟的货币都需要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共同“保驾护航”,央行能提供流动性,而财政部能处理债务。
当危机袭来时,欧元设计存在的这种机制性缺陷暴露无遗。
欧元区17国只是一种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财政政策依然被各个主权国家所掌握;在机构设置上,只有欧洲央行,没有统一的欧洲中央政府。
形象地说,欧元是在“一条腿走路”,而不是“两条腿走路”,成员国难以同时运用货币和财政两种手段来协调一致地解决经济问题。
第二,银行业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恶性循环加重了人们都欧元区经济的担忧,经济发展下降,消费、投资受到严重影响,国际资本的撤离,都将严重影响着欧元的稳定性以及欧元的币值坚挺程度。
从表面看,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是由于希腊等国政府丧失偿债能力而造成的支付危机。
但在这些国家获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巨额金融救援后,危机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不时恶化,是因为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银行业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如果真的造成欧洲银行业危机(因为银行有大量的风险敞口),那么主要表现在银行业流动性枯竭、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银行业危机和银行自身的危机放大效应、欧洲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这些欧洲银行业的危机不仅严重影响了其救助欧洲债务危机的能力,欧洲银行体系还会和主权债务竞争融资资源,所以使得主权债务危机更加严重。
银行业由于处于危机之中,必然会收紧信贷。
这样一来,主权债务国家的实体经济几乎难以得到来自银行等金融部门提供的信贷,如果银行这个融资渠道关闭的话,对欧洲实体经济的打击将不言而喻(因为欧洲企业75%的融资渠道来自银行),无法复苏和振兴的经济便更加加深了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欧洲债务危机起因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欧元区各成员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随着一系列国内经济问题的不断恶化,欧洲许多国家的政府债务和债务占GDP的比例迅速增加,导致了欧洲债务危机的产生。
本文分析欧洲债务危机的产生原因和对欧洲的影响。
一、欧洲债务危机的起因1.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一个后续问题,其造成了资本市场的混乱和经济形势的恶化,欧元区所有成员国都受到了影响。
2.政府债务增长:欧洲许多国家的政府债务水平和其占GDP的比例在债务危机之前已经逐年增长,例如希腊的债务占比在2008年达到了100%以上,而2009年时已经占到了208%。
3.货币政策:欧元区的紧缩货币政策早期达到了欧元区所有成员国尤其是南欧国家的竞争力减弱和债务问题的加剧,其预算上限限制导致了国内债务问题的恶化。
4.政治体制问题:欧洲的政治体制也是欧洲债务危机发展时的一个因素。
欧洲的政治体制早期虽然属于一个统一的经济区,但欧洲各国的政治体系不同,各国政策制定的后果也不同,难以统一管理。
5.欧洲经济统一体系的缺陷:由于欧元区的经济统一体系存在缺陷,比如,市场经济的不规范、银行间信贷交易的不透明和监管松散等,导致了债务危机的失控化。
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1.整体经济收缩:欧洲债务危机对欧元区成员国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整体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收缩,威胁到了欧盟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2.失业问题:欧洲债务危机也对欧洲的就业形势产生了不良影响,危机爆发后,整个欧盟的失业率上升,失业人口激增,带给社会负面影响。
3.社会福利受损:欧元区的债务危机会导致政府财政出现困难,进而导致社会福利等公共事务受到冲击,使得人们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4.金融风险加剧: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不良影响日益加剧,这也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稳定潜在构成风险。
5.货币政策限制:欧元区成员国在债务危机时,面临着政府债务上升和就业率恶化的问题,但是欧洲货币政策的调整方式受到眼前困境的牵制,变化的程度较小,政策适应性有限,使得问题不能快速解决。
欧洲央行负利率政策效果的研究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 2019年7月105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13.105欧洲央行负利率政策效果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 蒋睿实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冲击,为了促进经济恢复,至今有六家海外央行选择了实施负利率政策,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减少本币升值压力、提高物价水平等多种政策目标。
在此背景下,研究负利率政策对于缓解通货紧缩效应的效果和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全球经济体来说,负利率政策的实施有利有弊,各国央行不能一味使用负利率政策,应当针对自身的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以达到真正刺激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
关键词:负利率 通货膨胀率 实施效果 欧元区中图分类号:F8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7(a)-105-021 研究背景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波及范围最广的经济危机,世界上每一个经济体都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各国纷纷将政策利率下调至历史低位,并将其置于“零利率下限”的位置。
由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应用的局限性,一些国家将政策利率下调至负值,并配合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
2009年7月,瑞典央行率先实行负利率以实现预期通胀目标,自此拉开了负利率政策的序幕。
2012年7月,丹麦央行也将利率降为负值,下调七天存款利率到-0.2%,在多次降息与小幅上调的交替后目前维持在了-0.65%的水平上。
2012年7月,欧洲央行对隔夜存款利率实施零利率政策,2014年6月又对其实施了负利率政策,并在三年之内连续下调三次,直到2016年3月最后一次调整到-0.4%,直到今日仍保持在-0.4%的水平上。
2016年1月,日本央行宣布对央行超额准备金部分实行负利率,在2016年2月下调三级利率体系中的部分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到-0.1%,并一直维持此负利率水平。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内容摘要时至今日,欧债危机已成为既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再次探底的重要因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对此臵之度外,中国也不例外。
从根源上来讲,欧债危机的爆发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多种矛盾长期积累的后果,政策之间的矛盾,国家利益间的矛盾,经济稳定与政治大选时间的矛盾等等。
因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减小欧债危机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提振经济,恢复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层次的研究欧债危机的全过程无疑对未来我们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
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介绍欧债危机的起因,探寻其由一个国家的危机直至蔓延整个欧洲的经济灾难的全过程,深层次的挖掘其本质原因和外部因素,分析其对各国的影响,并针对以上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关键词:欧债危机;财政统一;政府债务AbstractAs the process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which may cause another crush on the economy of the world, no country can absolutely avoid being affected because of the united of the world market, including China. In essence, the outbreak of the crisis is the result of the long-time contradictions without settlement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ike policy conflic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stability and politician election, etc. Therefore, to deal with all the contradictions above fundamentally,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crisis to the whole wo rld, boost the economy, resume the employment, improve the level of people’s life, deep investigation to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risis will be critical and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future development.In this article, I will do my best to elaborate and explore that how the crisis can spear from one country to the whole Europe and finally became a disaster, and deeply investigate the basic and outer causes of the crisis, and talk about theinfluence to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how we will deal with the crisis according to all the negative effects mentioned above.Key words: European Debt Crisis; Financial unification; Government paper目录一、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 (1)(一)欧元区信贷扩张凸显制度性缺陷 (1)(二)均衡福利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 (2)(三)监管不力与政府失职 (3)(四)美国评级机构与投资银行的联袂演出 (4)二、对欧洲诸国及其他国家的影响 (4)(一)各国经济遭遇困境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5)(二)打击投资者信心 (7)(三)金融财政改革势在必行 (8)三、应对欧债危机的措施 (9)(一)欧洲各国的应对措施 (9)(二)中国的应对措施 (11)欧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2011年12月9日的欧盟峰会,在加强欧元区财政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盟经济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盟经济金融危机冲击下的欧盟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欧盟经济自2008年下半年起陷入衰退。
全年GDP仅增长1%,大约只及2006年(31>.1%)和2007年(2.9%)的1/3;2009年衰退将进一步加深,预计GDP负增长2%左右。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从去年10月开始,欧盟及其成员国普遍采取规模空前的金融“救市”措施以挽救银行,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以扶助企业。
欧盟各国正努力挺住这场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在艰难中寻觅转机。
金融危机加深经济衰退国际金融危机使欧洲深受其害,首先被殃及的自然是金融业。
虽然欧盟国家金融体系和主要金融机构迄今尚未遭灭顶之灾(如欧盟头号经济大国德国没有一家银行倒闭破产),但欧洲几乎所有主要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受到危机的牵连,原因是它们通过设在美国的分支机构参与美国信贷市场的整个过程,购买了大量的“证券化金融产品”,从而卷入了美国次贷危机形成与传导过程中金融衍生产品的整个“创新链条”。
而今“链条”断裂,欧美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数以万亿美元计的资产损失,到去年第三季度,欧盟主要银行因美国次贷危机而损失的资产已达3233亿美元。
比利时、荷兰合资的富通集团,比利时、法国合资的德克夏银行,荷兰国际集团和荷兰全球保险集团,都已陷入严重困境。
英国的状况尤其严重,因为英国金融业占其GDP的比重高于欧洲大陆国家,而其工业、制造业占其GDP的比重远低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像英国巴克莱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布拉德福德-宾利银行、北岩银行和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无一例外都陷入严重困境。
德国的状况也不妙,据报道,德国前20家大银行持有的不良资产将近3000亿欧元,全德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可能高达1万亿欧元。
股市暴跌雪上加霜,欧盟主要银行的股价多数已跌回10年前的水平。
像巴黎银行这样实力雄厚的银行,市值已缩水至少70%。
不少银行因卷入次贷危机而出现巨额亏空,甚至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去年第四季度也出现48亿欧元巨额亏损。
欧债危机中欧央行货币政策应对和实施效果
欧债危机中欧央行货币政策应对和实施效果一、概述源于2009年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随后迅速蔓延至欧洲其他国家,引发了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
在这场危机中,欧洲央行作为欧洲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场危机,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旨在稳定金融市场、恢复经济增长并维护欧元区的货币稳定。
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对主要围绕着降低利率、提供流动性支持以及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等方面展开。
通过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利率,欧洲央行旨在降低借贷成本,刺激企业和个人增加投资和消费,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欧洲央行还通过长期再融资操作等方式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确保银行体系能够正常运转,避免因信贷紧缩而加剧经济衰退。
在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中,欧洲央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欧元区各国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需要更加谨慎和灵活。
欧洲央行还需要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和政策制定者进行协调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挑战。
欧债危机中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对在稳定金融市场、恢复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由于欧元区经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未来欧洲央行仍需继续密切关注欧元区经济状况和金融市场动态,灵活调整货币政策,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挑战。
1. 欧债危机的背景与起因自2009年起,欧洲大陆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正在悄然蔓延。
这场被称为“欧债危机”的经济风波,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经济稳定与发展,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
欧债危机的背景复杂而多元,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欧洲国家长期积累的财政赤字和国债问题。
这些国家在经济增长乏力、社会福利支出庞大等多重压力下,逐渐陷入了财政困境。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这些国家不得不大量举债,导致债务规模迅速攀升。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投资者信心受挫,欧洲国家的债务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金融保险-金融危机与欧洲金融一体化研究 精品
金融危机与欧洲金融一体化研究□刘丽荣(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内容摘要:基于欧洲央行的超国家结构和欧洲金融一体化的背景,欧洲央行和欧元区各国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与其他主要西方经济体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金融危机显示出金融一体化建设对于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暴露出欧洲货币联盟固有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欧洲央行的自主性问题、成员国的货币政策自主权问题,以及成员国的结构性差异问题。
本文从欧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入手,探讨欧洲金融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欧洲央行金融一体化Abstract: In contrast to the national central banks of the major western economies, 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 (ECB) is based on a supra-national structure. The ECB applies a special strategy to address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actual financial crisis shows that financial integration is important for a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urope, but has also exposed the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of the European Monetary Union (EMU). The main problems are the autonomy of the ECB, the monetary policy autonomy of the EMU member states, as well as their structural differenc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ECB´s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explore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the European financi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Financial Crisis, European Central Bank, European Financial Integration 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短期效益以及监管缺位下的无节制金融创新,是20XX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三个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危机与欧洲央行的对策研究作者:刘丽荣来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第01期摘要:基于欧洲央行的超国家结构和欧洲金融一体化的背景,欧洲央行和欧元区各国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与其他主要西方经济体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金融危机显示出金融一体化建设对于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也暴露出欧洲货币联盟固有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为欧洲央行的自主性问题、成员国的货币政策自主权问题,以及成员国的结构性差异问题。
本文从欧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入手,探讨欧洲金融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欧洲中央银行;欧洲金融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11)01-0111-08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注重短期效益以及监管缺位下的无节制金融创新,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三个主要原因。
综观西方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的救市措施,主要有两个手段:降低基准利率,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实施廉价货币政策,对于摆脱经济体现阶段的经济衰退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饮鸠止渴的做法意味着未来将面临更大的风险。
欧洲央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一度被批评为过于保守:在美国、日本和英国相继采取“零利率”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欧洲央行的利率决策一直处于滞后状态。
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欧洲央行最终不得不效法美联储的廉价货币政策,在八个月内七次下调基准利率。
在投入巨大的财力物力和长期准备之后,欧元区各国在2007年实现了国际金融监管机制的艰难转型,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巴塞尔协定Ⅱ。
但是作为协定的最初倡议方,美国拒绝将这一协定纳入自己的金融法律体系。
在多种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并存的情况下,巴塞尔协定Ⅱ防范经济危机的功能大打折扣。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巴塞尔协定Ⅱ成为欧元区企业再融资和政府救市行动的严重障碍,欧洲经济复苏步履维艰。
本文从欧洲央行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入手,探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欧洲金融一体化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欧洲央行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与应对策略作为负责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和欧元发行的超国家机构,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战略主要建构于两个支柱:其一,控制货币供应量,保持欧元区的物价稳定;其二,根据欧元区工资、汇率、利率结构曲线、实体经济参数、金融政策指标、物价和成本指数,以及行业调查和消费者调查等指标,对欧元区未来的物价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当区内外经济出现波动时,中央银行能够及时做出反应。
早在危机爆发之前,欧洲央行在2005年的一份分析报告中就已经指出,信贷和流动性的急遽扩张以及风险低估,可能危及全球金融体系。
2007年8月美国第一波次贷危机冲击欧洲时,欧洲央行立即采取微调措施,投入950亿欧元作为附加流动性,用以支持欧元区银行业内市场的稳定。
虽然美联储在此期间不断下调基准利率。
欧洲央行始终能够坚持独立自主:从2007年6月至2008年7月,基准利率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一直维持在4.0%的水平。
在此期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从2007年秋的3.1%上升至2008年6月的4.0%。
为了稳定物价,欧洲央行在2008年7月把基准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上调至4.25%。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大批银行信用流失或破产。
欧洲经济也遭受严重冲击,欧元区的货币量和信贷增长速度出现下滑,主要成员国都面临经济衰退和失业率急剧增长的危险。
为了满足银行再融资的需要,欧洲央行提高了贷款额度,贷款期限也从原来的三个月延长到一年。
2007年上半年欧洲央行提供的贷款总额为3000亿欧元,下半年增加到5330亿欧元,2008年上半年为5450亿欧元,下半年为9990亿欧元,2009年上半年跃升至14670亿欧元。
欧洲央行一度反对运用宽松货币政策应对金融危机,试图制定一份与众不同的战略——B计划。
但是对比美国和英国的救市计划,欧洲央行最终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与之相左的货币政策。
2008年10月8日欧洲央行宣布把基准利率调低25个基点,基准利率宣告失守:11月6日降至3.25%,12月4日降至2.5%,2009年1月15日降至2.O%,3月5日降至1.5%,4月2日降至lI 25%,5月7日降至1.00%。
0欧洲央行虽然没有像美联储、英国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那样,把利率降低到0-0.5%,但已达至历史最低水平。
2009年7月欧洲央行宣布购买总额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这一举措被解读为正式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欧洲央行一度试图摆脱美国的廉价货币政策,但是力所不及,最终不得不跟在美国的金融政策后面亦步亦趋。
欧盟经济和金融专员阿尔穆尼亚(Joaquin Almunia)指出,欧盟应对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应集中在三个方面:清理“有毒证券”、重新融资和对信贷机构进行改革。
他认为,欧洲经济复苏的关键在于稳定银行的资金,因此欧盟各国必须为银行提供相应的资金,即使这些资金来自纳税人的口袋。
为了推动欧元区信贷市场的复苏,刺激经济发展,欧洲央行为欧元区商业银行的再融资投入了大量货币,但是这些廉价贷款并没有按照预期流入实体企业和私人客户的手中。
许多借贷企业由于在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无法按照巴塞尔协定Ⅱ的相关条款,提供足够的信用担保,因此商业银行拒绝将廉价货币发放给这些企业,使欧洲央行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
此次金融危机暴露出欧元区各国缺乏行之有效的统一的金融决策和协调机制。
2008年8月初在巴黎召开的欧洲四国峰会上,法国向德英意三国提出,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制定一个泛欧的解决方案。
作为当时的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建议组建一个欧洲共同的救助基金,但是遭到德英两国的拒绝。
德英两国表示不愿向一个他们无法控制的基金机构注入本国纳税人的钱。
之后德国突然宣布向本国的商业金融机构提供担保,欧洲金融市场一时间陷入混乱。
欧盟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利益,纷纷采取自保的金融政策,出资担保本国金融机构的业务。
但是单一国家可能提供的资金有限,导致资金分散,无益于全球性的救市行动。
2009年6月18日欧盟布鲁塞尔峰会,27国元首一致同意建立新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
欧盟现有的三个监管委员会——银行、保险和金融证券监管委员会——将合并为一,并提升相应权限,但是新的监管委员会无权干涉各国政府财政措施的制定。
英国坚持监管协调委员会的主要任务在于咨询和协调,无权发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金融指令。
德国主张在拯救破产银行时,应继续由本国政府提供资金。
欧盟同时责成欧洲央行建立一个欧洲体制风险顾问委员会,对各种金融风险作出预警,就具体的预防措施提出建议。
由于各国利益不一致,欧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应对危机的策略。
二、欧美金融监管制度的异同基于欧洲央行的超国家结构和欧洲金融一体化的背景,欧洲央行和欧元区各国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与其他主要西方经济体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欧洲央行与美联储在法律机制与主要任务上的差异欧洲央行与美联储在组织结构上非常近似,但是在法律地位和主要任务方面存在着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1)欧洲央行是建立在国际法(欧洲共同体盟约)基础之上的独立的货币发行机构,受到各成员国政府、各国监管机构和各国中央银行的监督。
美联储的独立程度取决于美国国会,这就意味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必然与美国国会利益集团的利益保持一致。
关于欧洲央行的独立性问题,《阿姆斯特丹条约》第108条有明确的规定。
美联储的独立性在立法上,没有任何明确的界定。
(2)欧洲央行把保持物价稳定作为首要任务,即将欧元区的调和消费物价指数(HarmonisedIndex of Consumer Prices,HICP)的年平均增长率中期控制在2%以内。
这一指标主要根据欧元区各国消费指数的加权平均值计算。
美联储的主要任务有三个: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稳定物价和调整长期利率。
任务的多样性,导致目标不明确。
(3)欧洲央行理事会在1998年确立了明确的货币政策战略,具体包括三个要素:对于价格水平稳定的量化界定,确定货币量M3的参考值,以及对物价前景的综合判断。
一个自成一体的、可信的货币政策战略,对于提高货币银行运作的可预测性、降低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对于欧洲央行,美联储缺乏明确的货币政策战略,所谓的货币政策战略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化色彩。
(4)欧洲央行的运作以国际法为依据,有关基准利率的决策,各成员国政府无权干预或修正。
美国国会可以随时通过立法改变美联储的法律基础,并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干预美联储的利息决策。
(5)在货币政策措施方面,欧洲央行和美联储虽然都采用最低储备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一定差异。
边际贷款利率(marginal lending rate)是欧洲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整工具。
边际贷款(marginal lending facility)使欧元区的商业银行得以在短期(隔夜)内,以抵押证券和缴纳边际贷款利率的方式从欧洲央行获取必要的资金。
这种固定的便利,保证了欧元区商业银行相对稳定的借贷渠道,有助于形成货币市场的利息上限和下限,避免商业隔夜拆借货币市场的利率波动过大。
由于最低储备政策难以得到有效遵守,同时缺少相应的融资便利,美联储对货币市场的调节效率相对较低。
欧洲央行成立只有短短11年,其优势在于可以根据最新的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对自身进行建构与调整;在货币政策手段和货币市场调节方面,可以借鉴美联储的经验和教训。
相对于美联储,欧洲央行拥有更多的独立性,任务更为明确,货币政策战略更为清晰,货币政策措施更为灵活,对货币市场的调节也更为有效。
2.欧美在金融监管体系和风险评估方面的差异银行内部监管机制和市场投资监管机制的缺位,是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
实施廉价货币政策,虽然有助于信贷市场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衰退和失业率的增长,但是无法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
在廉价货币政策的主导下,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中存在着超量货币,而缺乏实质性的资本储备。
只有建立严格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才能有效地避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2009年1月在巴黎参加“新世界与新资本主义”专题研讨会时强调,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存在结构性的缺陷,金融危机的根源是全球金融系统的风险被普遍低估,特别是在最发达的经济体。
他呼吁金融机构建立更加平衡的管理层薪酬制度以及更为有效的内部监管和评估机制,以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
2007年欧元区各国开始实行更为严格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巴塞尔协定Ⅱ(Basel Ⅱ)。
美国作为最初的倡议发起国,拒绝将这一协定作为约束性机制纳入本国的金融法律框架。
事实上,次贷金融产品就是一种严重违反巴塞尔协定Ⅱ评估规范的贷款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