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知识点笔记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最新高中生物学问点归纳总结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抱负的学习效果,必需把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与学习生物关系比较亲密的学习方法有观看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
下面是学习啦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学问点,欢迎大家学习!高中生物学问点归纳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名词: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
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 ,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
如:C (探)、 0(洋)、H(亲)、N(丹)、S(留)、 P(人people)、Ca(盖)、Mg(美)K(家) 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白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白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① C、H、O、N、P、S 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加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其次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名词:1、原生质: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包括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膜三部分。
不包括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如:一个植物细胞就不是一团原生质。
2、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相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淌,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加生化反应,运送养分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笔记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笔记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科学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涉及了生物的多个领域,包括生命的起源、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一个深入总结。
一、生命的起源1. 化学进化理论:生命可能起源于地球早期的原始海洋中的化学反应。
根据实验模拟,简单的有机分子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合成,从而形成生命的前体物质。
2.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起源:原核细胞是最早的生命形式,真核细胞可能是由原核细胞发展而来的。
内共生说和细胞共同进化学说都是关于真核细胞起源的理论。
二、细胞结构与功能1. 细胞膜:细胞的外层由细胞膜组成,它实现了对物质的选择性渗透控制。
细胞膜由磷脂双层和蛋白质组成。
2. 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的特殊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和高尔基体等,它们在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 染色体与基因:染色体是由DNA组成的。
基因是DNA上的遗传信息单位,它编码着生物体的特征。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它们解释了遗传物质在遗传过程中的传递和组合方式。
2. DNA的结构和复制:DNA是遗传物质,由磷酸、糖和碱基组成的。
DNA复制是由DNA聚合酶完成的,遵循半保留复制原则。
3. DNA的转录和翻译:DNA转录为RNA,RNA翻译为蛋白质。
这是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也是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
4. 自然选择与进化:通过适应环境的变化,物种会经历自然选择,进而发生进化。
四、生物多样性1. 物种多样性: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不同物种之间有着差异和共性。
物种的形成和灭亡通过进化过程来解释。
2.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研究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等问题。
目前,生物分类主要使用的是谱系分类法,它基于生物的进化关系。
3.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生态学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因素组成,而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的生命区域。
学霸整理复习资料笔记: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导语】⾼中⽣物对于许多理科学⽣来说不是⼀门简单的学科,因为在⽣物学上有太多的记忆和理解。
如果我们不重视孩⼦,他们就会被抛弃,结果会下降。
所以,当我们学习⽣物学的时候,我们不仅要知道很多知识,⽽且要学会正确的学习。
以下内容是©⽆忧考⽹为⼤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中⽣物知识点总结 必修⼀《分⼦与细胞》 1.⽣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态系统→⽣物圈 2.显微镜的使⽤:先低后⾼,不动粗焦(调到⾼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4.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5.⼤量元素:C、H、O、N、P、S、Ka、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6.⽔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在:⾃由⽔(约95.5%)和结合⽔(约4.5%),⼆者可以相互转化。
⽔是⽣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7.⽣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物体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8.糖类由C、H、O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9.酶的特点:专⼀性、⾼效性。
激素作⽤的特点是:特异性、⾼效性 10.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淀粉:碘液——变蓝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沉淀 蛋⽩质:双缩脲试剂——紫⾊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苏丹Ⅳ染液——红⾊ 11.蛋⽩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
元素组成:C、H、O、N,⼤多数蛋⽩质还含有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个氨基和⼀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个C上 形成:氨基酸分⼦间通过脱⽔缩合形成肽键(—CO—NH—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成。
⼆肽:由2个氨基酸分⼦组成的肽链。
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
多肽:n≥3 公式:脱⽔缩合时脱去的⽔分⼦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排列顺序不同 12.核酸:由C、H、O、N、P组成,包括DNA和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碱基类型:A-T,C-G,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碱基类型:A-U,C-G,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 13.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脂质、蛋⽩质、多糖,其中基本⾻架是磷脂双分⼦层 1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注: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例,制作方法可分为七个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擦:擦拭载玻片。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知识点)资料
高一生物考试背诵内容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78(不是所有的鱼)910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整理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整理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整理》的内容,具体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学习已经结束,生物必修一笔记整理的如何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学习已经结束,生物必修一笔记整理的如何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相关概念、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二、病毒的相关知识: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汇总笔记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自然光经滤光片处理可得到单色光,金鱼藻吸收单色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氧气传感器可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从而测定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强度。
故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可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单色光,因变量是释放的O2浓度(代表光合作用强度),故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A正确;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提供光合作用需要的CO2,B错误;C、相同条件下,自然光下比单色光下的光合作用要强,因此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C正确;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金鱼藻只进行呼吸作用,氧气传感器可测出氧气的消耗情况,从而测定金鱼藻的呼吸作用强度,D正确。
故选B。
2、下图为荒漠地区种植的胡杨分别在7月24号和8月26号两天测得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图。
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这两天胡杨均在7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有机物的日合成量7月24号大于8月26号C.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走势主要受土壤含水量影响D.8月26号曲线双峰的形成与温度和光照等因素有关时刻答案:D分析:分析曲线:荒漠地区种植的胡杨在8月26号在中午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速率减慢。
A、这两天胡杨均在7点时净光合速率为0,说明7点之前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由曲线走势可以看出,除21点到22点之外,26号净光合速率均大于24号,故有机物的日合成量7月24号小于8月26号,B错误;C、由曲线图可以得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走势主要光照强度影响,C错误;D、8月26号曲线双峰的形成与温度和光照等因素有关,D正确。
洛阳市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笔记重点大全
洛阳市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笔记重点大全单选题1、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1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将(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答案:B分析:在最适pH时,酶的活性最高;当高于或低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都会降低;当过酸过碱时,由于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酶失活后活性不可恢复。
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 .5-2 .2,当处在pH为11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大而失去活性。
因此,将溶液pH由11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不再具有活性,所以活性不发生变化,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C.ATP的合成过程D.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的过程答案:A分析:1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2 .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丙酮酸,4[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
A、高等植物细胞内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只发生在生物膜上,A正确;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不在生物膜上,B错误;C、ATP的合成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C错误;D、氨基酸脱水缩合发生在核糖体上,核糖体无膜,D错误。
故选A。
3、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①放大倍数 =目镜╳物镜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镜头种类有无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视野物镜有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放大倍数越大,视大野里观察到的细胞目镜无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数目越少,视野越小暗。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总结想要学好生物需要知道一些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来说,学会将知识点总结归纳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巩固知识,查漏补缺,下面的将为大家带来高一的生物知识点总结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的知识点介绍(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第一章走进细胞1.2017年11月,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
2.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
3.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以细胞作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了细胞。
5.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没有揭示细胞的多样性。
6.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7.系统是指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8.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的一个整体叫种群。
9.不同种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叫群落。
10.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体叫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分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2.植物无系统;单细胞的生物,无组织,无器官,无系统。
1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14.显微镜观察细胞由低倍镜到高倍镜的使用步骤:找、移、转、调。
找是找到目标;移是移到中央转是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是调细准焦螺旋,调反光镜,调光圈。
15.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16.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如细菌,蓝细菌,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
17.蓝细菌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18.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
它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环状DNA,它位于细胞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做拟核。
19.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他们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它们具有统一性。
20.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
真核细胞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21.蓝细菌包含的种类很多,如颤蓝细菌,发菜,颤藻,念珠藻。
高中生物学霸学习笔记(必修一)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要点总结:〖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 . .. . . 。
〖4〗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5〗植物没有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属于层次,又属于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7〗由细胞→个体:体现了高等多细胞生物历程.同时也体现了历程.即由进化到多细胞生物。
〖8〗由个体→种群→群落:体现了与之间的关系。
〖9〗由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体现了与之间的关系。
〖10〗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具有特定的、和。
〖11〗除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12〗、或不属于生命系统。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要点总结: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1.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
2.转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和.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2.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和。
3.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4.物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
目镜: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1.原核生物:细菌“菌、菌、菌、菌等”,蓝藻“含有和.可进行”,放线菌、体、体、体等”。
2.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霉菌、霉菌、霉菌、霉菌、菌、蘑菇、灵芝等”.单细胞生物“虫、虫、虫等”.绿藻“水绵等”。
四、细胞学说:(细胞的发现者:列文虎克;细胞学说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1.创立者:和。
2.内容要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可以从中产生。
3.揭示问题:揭示了的统一性和的统一性。
表③细菌和蓝藻的比较(一)显微镜的结构光学系统:目镜、物镜、反光镜等显微镜机械系统:镜座、镜柱、镜臂、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镜筒、粗(细)准焦螺旋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通光孔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图1-2-2 显微镜的结构(二)显微镜的成像1.光源(天然光或人工光源)→反光镜→光圈→物体→物镜(凸透镜)→在镜筒内形成物体放大的实像→目镜→把经物镜形成的放大实像进一步放大。
高中生物必修一全套笔记整理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
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7、显微镜小专题(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89(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走近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1.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一般直径在1μm以下)较大(直径一般10μm~100μm)细胞核只有核膜(无核仁、核液)有核膜(有核仁、核液)细胞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合成酶的种类和数量较少遗传物质DNA 是的,只有DNA RNA 不是的,既有DNA又有RNA 同化类型自养、异养、兼性自养、异养、兼性代表生物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立克次氏体动物、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大多数藻类4.各种生物都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的各种结构(如: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为: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5.细胞学说建立过程: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细胞;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1858年,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其产物所构成”,证明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组成细胞的分子1.组成细胞的元素:以碳元素为主,组成化合物的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氮次之。
其中C原子的数量一般等于H原子数量与O原子数量之和,C原子数量占整个化合物的分子数的比例最大。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1-5章
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硝化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⑴、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包被(这是主要区别)⑵、原核细胞没有膜质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要通过细胞间的比较来得到)⑶、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只有环状的DNA分子。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高一生物必修一的学习,是大家进行高中生物学习的基础,所以同学们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打好生物学习的坚实基础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识点归纳篇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③主要元素:C、H、O、N、P、S④基本元素:C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 液,再加B液)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H别在于R基的不同。
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考点大全笔记(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考点大全笔记单选题1、酵母菌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放出的CO2体积随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有酒精和CO2的生成B.a、b、c三点均有CO2和水的生成C.b点酵母菌既进行了厌氧呼吸,又进行了需氧呼吸D.若c点酵母菌消耗O2的体积等于放出的CO2体积,则其只进行需氧呼吸答案:B分析:1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②2丙酮酸+6H2O→6CO2+ 20[H]+能量(线粒体基质)③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2 .酵母菌无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②2丙酮酸酶→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A、a点时没有氧气,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有酒精、CO2生成,A正确;B、a点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所以没有水生成,B错误;C、b点时氧气浓度较低,此时酵母菌既进行了无氧呼吸又进行了有氧呼吸,C正确;D、因为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若c点酵母菌消耗O2体积等于放出的CO2体积,则其只进行有氧呼吸,D正确。
故选B。
2、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右移D.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该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答案:Da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故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项正确;b点时O2释放量为0,说明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项正确;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光合作用减弱,b点要增加光照强度,才能保证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故b点将向右移,C项正确;已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最强,如果将温度提高到30℃,呼吸强度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则a点将上移,b点将右移,D项错误。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透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3、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首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举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植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1.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3.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五、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表略,见笔记)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2.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元素:C、H、O、N、P、S、K、Ca、Mg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根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盐,.糖类有机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乙液:0.05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1.细胞代谢:指细胞内的统称,是细胞的基础。
2.关于变量(1)变量:是指实验过程中的因素。
(2) :是指的变量,如氯化铁和肝脏研磨液。
(3) :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如H2O2的分解速率或酶活性。
(4) :是指除自变量外,其他对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如H2O2浓度,肝脏研磨液新鲜程度等。
3.对照实验:除了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它一般要设置组和组。
4.活化能:分子从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5.通过“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证明酶具有能力,同时也证明酶具有性。
其催化作用的机理是,使细胞代谢在条件下快速进行。
回扣教材教材79页中,1~4号试管中,号试管是对照组,号试管是实验组。
二、酶本质的探索1.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没有的参与,糖类是不可能变成酒精的。
2.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引起发酵的物质是并裂解后释放出来的。
3.毕希纳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的引起发酵的物质叫。
4.1926年,美国的萨姆纳第一个提取出,并证明了脲酶是,其作用是分解。
5.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三、酶的概念和特性1.概念:酶是产生的具有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极少数是RNA)。
2.特性(1)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化学反应。
(3)酶的作用条件较:在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
酶变性的条件: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而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但。
因此,酶制剂适于在低温(℃)下保存.想一想(1)酶的基本单位、合成场所是什么?氨基酸、核糖核苷酸;核糖体、细胞核。
(2)能催化淀粉酶水解的酶是哪种?蛋白酶。
(3)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不对;在叶绿体、线粒体中含有,而叶绿体、线粒体都属于细胞质。
(4)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对;但线粒体中不含该酶。
种类按存在部位分胞内酶:合成后在细胞内起作用,如有氧呼吸酶胞外酶: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按功能分水解酶:在物质水解时起催化作用合成酶: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的性质①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②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不变(5)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0~9.0;植物体内酶的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四、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1.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
2.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1)催化剂可加快,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反应平衡所需,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3)酶只能催化已存在的化学反应。
3.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加入酶B的反应速率与无酶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说明酶B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而加入酶A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显加快,进一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4.温度、pH影响酶活性的曲线(1)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酶的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减弱,如图A、B所示。
(2) 、、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而低温只是使酶的活性降低,酶的分子结构未遭到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其活性。
(3)反应溶液中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如图C所示。
5.底物浓度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如图)。
6.酶浓度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且固定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如图)。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ATP的结构、功能及相互转化1.结构:(1)ATP的中文名称是;(2)组成元素:。
(3)结构简式为;A—— (腺嘌呤+核糖),个;~——,个(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也容易形成);P——,个2.功能:供给生命活动的物质。
3.ATP与ADP相互转化(1)反应式:ADP+Pi+能量 ATP,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因为转化过程中的反应类型、所需酶(酶1是合成酶。
酶2是水解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和反应场所都不完全相同。
但是物质是可循环利用的。
(2)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来源①动物、人、真菌、大多数细菌:来自细胞进行时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②绿色植物:除依赖所释放的能量外,在叶绿体内进行时,ADP转化为ATP还利用了能。
(3)ATP在生物体内含量,但转化十分迅速,从而使细胞中的ATP总是处于一种中。
(4)ATP的形成需要满足4个条件:2种原料(ADP和Pi)、能量和酶。
另外合成ATP的过程中有水生成。
(5)真核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
4. A TP的利用:ATP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细胞的、、生物发电及神经传导、发光、及等生理过程。
吸能反应一般与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
5. 参考教材88页左下角ATP分子的结构图解,辨析其与RNA的关系:ATP水解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腺苷(腺嘌呤+核糖)+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6. 不同化合物中“A”的含义下列A代表含义的区别为:二、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ATP。
2、随O2供应量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加强,ATP产生量随之增加,但当O2供应量达到一定值后,ATP产生量酶1酶2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酶、有机物、ADP、磷酸等。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成或,释放出幷生成ATP的过程。
也称为呼吸作用。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两种)(一)有氧呼吸(必须有的参与):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多种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和,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1.过程图解2. 有氧呼吸总反应式3. 场所:(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4.能量: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后,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可使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比较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场所反应物生成物产生ATP量与氧的关系(二)无氧呼吸: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酒精或乳酸等中间产物,释放少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氧气的存在抑制了无氧呼吸的进行1.过程图解2.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①C 6H 12O6 2C 2H 5OH +2CO 2+少量能量(酵母菌、水稻长期水淹、苹果储藏过久)②C 6H 12O 6 2C 3H 6O 3+少量能量(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胡萝卜的叶子、玉米的胚、 乳酸菌、动物骨骼肌等)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3. 场所: ,4.能量: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
1moL 葡萄糖经无氧呼吸后,共释放出196.65kJ的能量,可使61.08kJ 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其余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不 同 点 场所 细胞质基质和 , ,条件 需 、酶 不需 、需酶 产物 CO 2、H 2O 和CO 2或 , 能量 ,,特点 有机物彻底分解,能量完全释放 有机物没有彻底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相同点联系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阶段完全相同实质 分解 ,释放 ,合成 , 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注意:(1)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产生的[ H ]将丙酮酸还原成为C 2H 5OH 和CO 2或乳酸的过程。
(2)在有氧呼吸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的物质是H 2O ,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产生而在无氧呼吸中只在第一阶段产生的物质是ATP 。
有H 2O 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 2生成 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部分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
(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4)无氧呼吸只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5)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三、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1.内部因素(1)植物种类:阳生>阴生(2)发育阶段:幼苗、开花期>成熟期 (3)不同部位:生殖器官>营养器官 2.外界因素(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与呼吸作用相关的 的活性而影响呼吸作用。
一般而言,在一定范围内, 呼酶 酶吸作用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2)氧气浓度:绿色植物或酵母菌在完全缺氧条件下进行,在低氧条件下通常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并存,O2的存在对无氧呼吸起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浓度的增加而。
关于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①当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只进行,Q点对应的纵坐标大小表示。
②当氧气浓度在0~10%之间,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存,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无氧呼吸强度,有氧呼吸强度。
③当氧气浓度大于或等于10%时,无氧呼吸,此后只进行。
但当氧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有氧呼吸强度不再随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④当氧气浓度为C时,有机物消耗量相对较少,在该氧气浓度下保存瓜果蔬菜效果较好。
⑤氧气吸收量也可以表示有氧呼吸产生CO2的量,所以,两条实线间的距离可表示的强度,当两曲线重合时(距离为0),无氧呼吸强度为。
(3)水:在一定范围内,细胞的含水量越高,细胞呼吸作用。
(4)CO2:在一定范围内,环境中CO2浓度越高,细胞呼吸。
3.细胞呼吸原理的实践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
(2)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有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的吸收供应能量;无土栽培时要及时通入空气,避免因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烂根。
(5)贮存粮食水果的条件——低氧(不是无氧)、低温;但二者差别在含水量方面,粮食要晒干入库,水果要保持一定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