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中问题的几点对策——以辽宁省为例

合集下载

辽宁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辽宁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张 艳, 陈丽瑶
( 沈阳农业大学 , 辽宁 沈阳 1 1 0 1 6 1 )
摘要 : 通过 问卷 调查 与 实地走 访 结合 的形 式对辽 宁省 内 5市 7县 的返 乡农 民 工就 业 培训 现 状
进 行调 研 分析 , 认 为辽 宁省返 乡农 民工个体 局 限性 、 家庭 制约 、 就 业培训机 构 培训服 务 的缺 失 、
劳动力输 出地 , 具 有一定 的代表 性。本次 调研 的对 象 —— 返 乡农 民工 按 照研 究 概 念 以及 研 究 范 围 的界

致的。
受 教育 年 限 : 受 教 育 年 限 在 6 年 及 以 下 的 占
定进行选取 , 即土地未被征用 , 在户籍所在地 以外地 1 2 . 0 0 %, 为 7年的占2 0 . 5 7 %, 为 8年的 占 1 6 . 4 3 %, 区从事非农产业后返 回户籍所在地具有农村户籍 的 为 9年 的 占 3 3 . 4 3 %, 为1 1年 的 占 1 0 . 4 3 %, 为 1 2年
市 北镇 市广 宁 乡与 中安 镇 、 盘 锦 市盘 山县 羊 圈子 镇 、 岁 的返 乡农 民工 占 1 9 . 1 4 %, 5 5岁 以上 的 占 4 . 5 7 %。 铁 岭市 昌图县 , 调研地 不论 从 经济水 平还 是 教育水 平 可见 , 青壮 年 返 乡农 民工 是 辽 宁 省 返 乡 农 民工 的 主 均 呈现 梯度 分 布 , 同时调研 地 均为 辽宁 省 内主要农 村 体 , 这 与转 移 出去 的农 村 劳动力 以青 壮年 为 主体是 相
高等7 — 1 2 0
Hi g h e r Ag r i c u l t ur a l Ed uc a t i o n, 2 01 3— 6, 6: 11 7— 1 2 0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一)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一)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金融危机影响下应对农民工返乡潮的思考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正逐步渗入我国实体经济,其负面影响从沿海地区扩散到内地,从出口外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蔓延,突如其来的经济寒流,导致沿海局部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特别是出口外向型企业被迫处于停产、关闭状态,中国境内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农民工返乡潮。

二、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原因和影响分析经调查分析,农民工返乡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遭遇困难,不得不裁减用工,其中大局部是农民工,由于城市生活费用较高,多数被辞退的农民工只能选择返乡。

二是经过长期高速开展,东部资源紧张,土地、劳动力、水、电等要素本钱大幅上升,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转战内陆,东部沿海就业压力升温,迫使农民工返乡就业。

三是国家最近陆续出台了一篮子支农惠农政策,如新的粮食收购政策和新的土地政策的出台,对农民工返乡极具吸引力。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随着国家新的粮食收购政策的出台,粮食主产区农产品价格应声上涨,使返乡农民工看到了希望。

四是近年来市政府及时出台的优惠政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五是正常的年底返乡。

农民工大量返乡,其直接结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囤积,势必会对经济社会开展带来冲击。

其影响突出表现在六方面:(一)就业危机降临据统计,年,全国1.3亿农民工中,有万人因金融危机失业返乡。

如今全国上下工业企业经济萎缩,就业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大幅缩水,农民持续增收将举步维艰。

年市委、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工程中,实施就业和再就业工程排名首位。

当前,重庆大多数区县面临三个突出就业需求,即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安置。

目前,丰都就业岗位供给缺乏,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大多从事的是简单、重复、机械的体力劳动,其技术含量低,上升空间小,这局部人是典型的就业弱势群体。

就目前来看,尽管绝大数农民工失业后都选择了返乡,但仍有很多无业农民工愿意滞留在城市里等待观望。

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我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我市是一个劳动输出大市。

据市劳动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2月13日,我市有110.02万名农民工返乡,其中正常返乡探亲80.39万人,因企业受金融风暴影响非正常返乡的29.63万人。

大量的农民工返乡,他们的创业和就业问题成为摆在我们各级政府面前的民生大事。

笔者到广丰等地进行了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情况的调研,兼之本人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历,现就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就业问题提出管窥之见,仅供参考。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社会背景1、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中小企业停产,大中型企业裁员,加上城镇基本生活资料价格高,城市生活花费大,一些劳动力被迫返乡。

2、农民工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

农民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由于受国家近期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吸引,加上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也比较熟悉,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

3、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工返乡创业。

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

农民工返乡创业,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农村,可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活力。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四种趋势1、依托优势农业,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

依托自然优势,兴建特色种养基地和科技示范园等,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群。

2、兴办二、三产业。

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采矿、运输等行业,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

3、成为经纪人或创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带头人。

利用亦工亦农亦商的特点,积极参加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通过农产品的生产资料购销、传播信息以及开展技术承包,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兴建特色种植业等。

4、担任村干部,改变落后的村面貌。

部分返乡农民工在外接受了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视野比较开阔,也积累了一定资本,有信心也有能力发展本地经济,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辽宁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辽宁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i e nc .
上 的交 换关 系 , 多数 农 民 工未 能 真正 以城市 居 民 大 身份 和 良好 心态在 城市 中立足 与发展 。对 辽宁 省农
民工市 民化状 况 进行 调查 发 现 , 民工 家 庭 已改 变 农 部分原 有 的生活 方 式 和价 值 观 念 , 向城 市 文 明体 系 渐渐靠 拢 , 但从 总体 上看 , 由于在 职业 、 社会 身份 、 思 想观念 等方 面还 大 多处 于较 为 明显 的 低水 平 , 仅 不
Ke r s Li nn r vn e y wo d : a i g P o i c ;mir n r e ;c ie ia i n o g a two k r i z nz t t o
近年来 , 宁省 的城 市 化迈 出 了快 速发 展 的步 辽 伐 。农 民工市 民化 作为辽 宁城 市化 的一 个重 要表 现
摘 要 : 析 辽 宁 省 农 民 工 特 点 及 市 民 化 现 状 , 讨 辽 宁 省 农 分 探 民工 市 民化 进 程 中 存 在 的主 要 问 题 , 此 基 础 上 , 出 促 进 在 提 辽 宁 省农 民工 市 民化 的对 策 。
关键 词 : 宁 省 ; 民工 ; 民化 辽 农 市
LI Ha— n.S U iu j UN —h n Fus e g
( o eeo u nt s n o i c n e , C l g f ma i e a d S c l i cs l H i aS e D l nMai me i . D l n 1 6 2 C i ) ai r i v , ai 1 0 6, hn a t Un a a
Ab ta t The p p r a ay e h h rc e itc n he sa u sr c : a e n lz d t e c a a trsis a d t t t s q o ofctz nia in o ir n r r n Lionng u iie z to f m g a t wo kes i a i Pr vnc o i e, a d ds u s d t e r b e s i iie ia in p o es o ir n n ic s e h p o lm n ctz n z to r c s f m g a t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去向探析——以辽宁省5市(县)的调查为例

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去向探析——以辽宁省5市(县)的调查为例

期许 ,是 实现他们人 生轨迹转 变 的 “ 人生 大事 ” ,同
时也是推进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提 高城镇化质量 的迫
切需要 。
中专及 以下) 、有外 出务工经 历 的打工者 。调查 采用
配额抽样和雪球抽样相结合 的方法 ,在各 市 ( 县) 内
根据新生代农 民工就业 的行 业分布采用随机抽样方式
林及 黑龙江两省 占 9 . 0 5 %,非东北省份 占 1 5 . 4 9 %。
3 . 指标说明
挂 ,可 有较 为 自由的选 择 ,对 自己未来 生 活 的定 位
更 可能是 “ 留城 ” 。
根据新生代农 民工可能 的定居 去 向,将 其定居意
愿 分为打 工城市 、家乡城 市 ( 镇) 、其他 城市 、农 村 老家及不确定等几种类 型。为使 分析 更加深 入 ,本文 拟从 个人特征 、家庭经济特征 、在打工地工 作生活特 征 、打工城市类型及来源地特征 四个方 面探 究不 同定 居去向的新生代农 民工 的特征 。
本 研究所 用数据 来 自 2 0 1 2年暑假 期间沈 阳农业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 院 9名硕 、博研 究生 在辽 宁省 的沈
阳 、鞍 山 、锦州 、北 镇及 台安等 五市 ( 县 )开 展 的 “ 2 0 1 2年新生代农 民工 调查 。 ”调 查对象为 1 9 8 0年 以 后 出生 、在农村 出生长大 、未受 过高等 教育 ( 高中、
关键词 :新 生代农 民工 ;定居 ;打 工城 市 ;家 乡中小城 市
究大 多集 中于是 否 留在 打 工城 市或 是否 定居 城市 的
“ 非此 即彼 ”的考察 [ I ] [ 2 I [ 4 ] [ 5 ] ,本文 旨在从定居去 向分

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四)——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四)——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济布局 , 现区域经济协 调发 展 , 提高劳动力 ( 民工 ) 实 是 农 等要 素资源配置效率 的有效举措 。 因此 , 要统筹产业梯 次 转移 与区域经济布局 ,加快 辽宁沿海经济带 、沈 阳经 济
区 、 西北三 大 区域 承接 国际 、 内产 业转移 的步伐 . 辽 国 带 动新增一 批农 民工就业 : 加快沿海 劳动密集型企业 、 源 资 加工 型企业向腹地转移 的步伐 ,在实现沿海 产业升级 的 同时 , 动腹地 经济 的发展 , 动新增一批 农 民工就 业 。 带 带 此外 . 按照产业功能 区定位 , 加快区域 内部产业 转移 的步 伐, 带动 新增一 批农 民工就业 ; 过错位 发展 , 通 加快 城市
设, 进一 步延伸农 民工 就业链 条 ; 大力 营造创业 氛 围 , 鼓

励公 民创业 , 解决中小企业“ 出生率” 的问题 , 低 进一步 :
发挥创业的乘法效应, 以此拓宽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和空间。 : :、 二 切实加强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服务 二
广大农 民从农业转移 出来 ,在城 乡之 间流动并形成 … 农 民工劳 动大 军 , 种现象将长期存 在 。解决这个 问题 , 这 至少需要几 十年。 因此 , 各级党 委和政府要把解 决农 民工





加 快 产 业转 移 和 结 构 调 整 , 力 推 动 农 民 工 就 业 着
对促进农 民工就业起 到 了重要作用 。 际上 , 实 我省 中小 企 业、 民营经济 与发 达省份相 比依 然是块短板 。因此 , 着 要
力解决好 民营经济单体 和群体规模较小 的问题 ,进一 步 扩大农 民工的就业容量 ;充 分发挥我省 大型企业多 的优 势 。积极扶持 中小企业为其 配套 ,抓好分工协 作体系建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业技能偏低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 , 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针对上述调研 中发现 的辽宁省农村劳动力流动 中存在
的问题 , 提出以下对策 :
1 . 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 () 1加强辽宁省农村 劳动力转移培训。首先 , 扩大对转
移人 口职业培训 的公共 财政支 出。当前要建立 比较完善 的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培训体系 ,根据农 民工择业 的实 际需 要 ,有针对性 的开展专 业技术培训 。鼓励各种职业技术学
市场价格转让其所拥有的土地和住宅 , 从而获得他们离土离 乡、 在城镇生活所必需的基本保证金 和经 营资本 , 增强其转 移成本 的支付能力。 一是要加紧建立规 范的农村土地流转 机制 ; 二是在农 民自愿的原则下 , 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 三是 对 土地流转中失地农民给予足够的经 济和社会保障 。 4健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 出务工信息服务体系 .
农村的差别 , 才能从根本 上解决辽宁的三农问题 。 然而 , 辽宁
省市严令禁止的情况 下仍然顶风“ 作案” 拖欠农 村劳动力的 , 工资 , 个别建筑工地还要“ 暂压” 二三个月的工资 , 可见 , 农村 劳动力在城镇 中的一些“ 公平” 仍须加强保障。 3 . 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方
业技能培训力度 。 大务工人员的技能 培训 , 加 提升农民的技
而不能获得与城里人同样 的福利待遇 , 特别是在工资 、 医疗 、 保险 、 活娱乐 等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的保 障上 , 生 不能得 到 满足。其次 , 在面对 面的调查过程中发现 , 一些企业 在国家 、
收稿 日期 :0 8 1 —6 20—20
策略。
关键词 : 宁; 辽 农村 ; 劳动力流动
中图 分 类 号 :2 1 F 4.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2 1 20 )3 叭 l— 2 17 — 9X(0 9 1一 2 0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与策略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与策略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解决途径与策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途径和策略。

本文就围绕农民工就业问题展开,分析现状,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和策略。

一、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农民工作为我国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改善就业状况,应充分了解他们的需求。

农民工大多具有较低的学历,缺乏工作技能。

他们更需要一些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为了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需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成立职业培训学校,提供技能培训课程。

同时,企业也可以与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开展定制化的培训项目,根据自身需求培养人才。

三、推行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政府可以提供一些财政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此外,还可以加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还需要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政治的扶持和指导。

四、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过程中,常常遇到工资拖欠、职业健康等问题。

为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企业的检查和违法行为的处罚。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让农民工能够依法维权。

五、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基地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可以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基地。

这样的基地可以提供长期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民工提升技能水平。

同时,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率。

六、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了增加农民工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业。

七、引导农民工从事新兴行业新兴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可以通过引导农民工从事新兴行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例如,新能源、互联网技术等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

八、优化农民工就业环境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就业城市,就业环境需要得到改善。

关于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思考

关于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思考关于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思考近年来,我国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就业,同时也面临着就业困境与就业机会不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一、返乡农民工问题的现状与原因我们需要了解返乡农民工问题的现状和形成原因。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由于城乡经济差距持续存在,城市化进程显著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许多农民工在城市失去了工作机会。

城市居住成本高昂、户口信息限制等问题也使得他们在城市生活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

返乡农民工问题的原因还包括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

农民工大多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庭的责任感选择返乡。

另外,城市生活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作为外来人口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适应问题,这也有助于他们返乡就业。

二、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与挑战返乡农民工问题需要在更广泛的城乡统筹就业问题中进行思考。

统筹城乡就业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建立有效的政策机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促进产业发展等手段,解决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就业机会、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差距问题,实现城乡居民就业的均衡发展。

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合理安置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能够减少城市就业压力,降低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合理分配就业机会,能够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然而,统筹城乡就业问题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工融入城市就业市场困难。

另限制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户口信息制度和居住成本高涨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遭遇较多挑战。

城市常住人口与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也存在较大问题。

三、解决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的思路与措施在解决返乡农民工与统筹城乡就业问题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研究一以辽宁省为例

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研究一以辽宁省为例
续 保 持 和 进 一 步 提 升 , 与 此 同 时 ,要 加 大 力度 ,改
善下行 走 向。
从上 面 的分 析 可 以看 出,辽 宁省 返 城 青 年 农 民 工 的就业 去 向仍 然 是 以劳动 密 集 型 的传 统行 业 为主 , 从事 简 单 的体 力 劳 动 ,究 其 原 因 :主 观 原 因 是 因 为
中图分类号:F 4 21
收 稿 日期 :2 1 82 0 00 —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 . 3 52 1 )l0 9 —4 0 82 9 (0 1O 一0 70
基金课题 :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 1 7 1 1 基 于轴合 型P— 7 0 2 6 )“ N结模型 的区域人力资源供给安全 问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文波 ( 9 7 ) 1 5 一 ,男,大连大学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学研究。郭寒颖
第3 2卷 第 1 期
21 0 1年 2月

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o132 No. . 1
Flb. 2 1 e 01
J oURNAL oF DAL AN I UNI VERS TY I
返城青年农 民工动态走 向研 究

以 辽 宁省 为 例
王 文 波 ,郭 寒 颖 , 张 超

1 .工作 改变但 职 业和居 住 地未变

青年农民工返城 后的从 业行业分布
9 8






第3 2卷
图 3 返城 青年 农 民工更 换工 作 原 因 ( 有重 叠原 因 )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总结词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也是导致农民工提前返乡的重要原因。
详细描述
在一些地区,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权益和福利。这使得他们在城 市中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一旦失去工作,只能选择返回家乡。
03
对策建议
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
总结词
提升竞争力
详细描述
针对市场需求,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如电子商务、手工艺、机械操作等,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上 的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大规模的农民工提前返乡可能会导致社会治安问题,给 城市管理带来压力。同时,部分农民工因提前返乡而错 失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可能影响到家庭关系。
02
问题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
总结词
产业结构调整是导致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产业结构也需要不断调整 和升级。然而,一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无法适应市 场变化,导致企业关闭、生产效益下降,进而导致农民工失 去工作。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政策支持
政府可能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来支持农民工的就业 和生活。
地方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视,返乡农民工可 能会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提前返乡的现象 可能会逐渐减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 思考与对策
2023-11-04
目录
• 背景介绍 • 问题分析 • 对策建议 • 实施方案 • 结论与展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1
背景介绍
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现象
•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提前返乡,而非等到春节期 间。这一现象在一些地方已经引起了关注,成为社会各界热 议的话题。

【范文学习】关于做好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具体实施措施和解决方案

【范文学习】关于做好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具体实施措施和解决方案

关于做好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为促进XX年春节期间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送技能、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等四送活动,推荐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到对口企业上岗,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主动的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新路子。

二、活动时间XX年元月—4月。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

全市18个乡镇及3个涉农街道设立监控点,各县区、乡镇、村要安排专人负责调查统计,实施周报制度,每周五下班之前集中汇总市农民工办。

春节前,乡镇(街道)、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开展一次返乡农民工调查摸底活动,深入村户,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分门别类建立基础台帐,掌握培训需求,拟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为下一步实施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提供依据。

(二)收集用工信息,拓宽转移就业渠道。

一是收集本地就业信息。

XX年元月份,市、县区和乡镇(街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深入市各类用工单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摸清全市用工需求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帐。

二是收集外地信息。

市、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跨省劳务协作,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泛长三角等地区劳务信息,与当地人社部门建立长期信息交流合作工作机制,摸清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需求情况。

三是及时互通信息。

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就业服务机构,每周五将收集信息汇总上报到市人力资源市场;“淮北就业网”、《淮北就业报》设立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信息专版。

(三)加强“就业岗位对接”,强化就业服务。

从XX年元月起,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要设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专门窗口,为每位前来求职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开展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在信息户外发布栏统一张贴国家、省市有关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

关于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建议关于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建议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和谐之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在全球经济危机面前,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它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是重大的经济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在面临这些严峻挑战的同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机遇,主动作为。

当前,我认为要紧紧抓住三大有利条件,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第一、随着国务院关于拉动内需10项新举措的“重拳出击”,新一轮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拉开了序幕,4万亿元的投资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为稳定就业带来了好消息。

第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着力推进扩大内需,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策,将努力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随着统筹城乡发展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和落实,为失业返乡农民工参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就业空间。

据此,特提出以下建议:(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解决就业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快恢复重建和抵御金融风暴的重要举措。

各级政府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产业承接转移和资源转化战略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目标;政府要大力开发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的岗位,解决就业问题;必须统筹安排各类群体的就业,并有相应的政策体系、服务保障等一揽子计划;要着眼于能够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产业和领域,穷尽所有可以利用的就业形态、就业形式、所有制形式拉动就业;加大财政对促进就业的投入,使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实现良性互动;大力宣传积极创业、自谋职业的个人和积极吸纳就业的用人单位,树立不等不靠、主动就业的先进典型,对就业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营造就业工作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农民进城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民进城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民进城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就业环境有待改善。

近年来,我区虽然制定了一些维护进城务工农民权益和改善进城务工农民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历史问题的积累和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依然不宽松。

一是就业服务,特别是就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不能适应民工流动就业需要;二是农民缺乏有效信息的支持和帮助,求职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三是一些单位、企业及个体户对农民进城就业采取轻视、漠视的态度,实际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四是就业的政策性障碍,一些优惠措施在实际执行中尚未真正落到实处,如进城务工人员户籍迁移及其子女受教育等仍受限制。

(二)劳动技能缺乏。

由于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有限,导致培训不够普及,并且针对性不强,许多进城务工农民缺乏一技之长,难以适应用工单位的需求,找不到自己的工作;有的未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活,工作条件恶劣,本区农民工调查资料显示,他们主要从事技术含量很低、苦、累、脏、差、险、行业,工资报酬很低。

(三)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一是克扣和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现象仍然严重,欠薪逃匿情况比较突出。

区劳动保障部门近三年来处理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案件550多件,涉及进城务工人员15000多人,并呈逐渐上升趋势。

二是强制加班加点,超时工作比较普遍,并且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最低小时工资制度不能按规定执行。

三是劳动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人身安全和健康得不到保障,多数进城务工人员都在脏、乱、差的环境下生活或工作。

四是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

五是由于以上各种原因引发的治安等问题也日趋突出。

(四)后续发展面临困境。

一是进城务工人员本身就处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低端职业领域,发展起点低,职业升迁受限;二是工资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基本上属于“生存”型工作,不可能有时间、精力和财力实现自身的提高和发展;三是在城市没有稳定就业,提高自身素质技能的积极性被抑制,难以造就城市公民的素质和责任感;四是待遇上的不平等,享受不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以及住房、子女教育等成为他们在城市里发展的主要障碍;五是企业使用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只从短期效益出发,只注重对他们的使用而不注重对他们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此状况在我区90%以上企业如此,进城务工人员始终难以形成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高素质要求,难以真正融入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

对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的思考与对策当前,农民工提前返乡潮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大批农民工提前离汉,农忙季节到来又有一批人提前返乡。

这些农民工提前返乡给农村带来了人口和劳动力流动的变化,也给城市和企业带来了困难。

我们应该重视这一问题,思考对策,合理引导农民工安全有序返乡。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农民工返乡的情况。

由于疫情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大量农民工提前返回家乡,导致农村人口流动激增。

而且,返乡的农民工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一方面,他们往往缺乏必要的防控意识和防护知识,容易感染和传播疫情;另一方面,他们大部分缺乏工作机会和生活保障,需要依赖传统的农村经济和家庭支持生活。

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农民工的生计和就业问题,促进他们安心返乡和择业就业。

同时,也需要注重农民工防疫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在疫情下,应采取差异化的政策措施。

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国情,灵活运用财政和金融工具,鼓励和扶持农村经济和农民工就业创业。

例如,建立产业带和合作社、设立创新基金和扶持资金,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增加农民工就业机会。

另外,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水平,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和生活质量。

第三,需要做好农民工的安保和健康防护。

农民工提前返乡后,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健康防护和安全保障。

加强农民工健康检查和隔离管理,保障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鼓励农民工参加防疫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防疫意识和防范能力。

对于小规模创业和个体经营的农民工,鼓励使用互联网和电商平台,减少人员流动和交往,从根本上防范疫情的扩散和传播风险。

总之,面对当前的农民工提前返乡潮,我们需要注重实践和探索,在政策、保障、防疫和扶持等方面做出更为清晰和具体的安排,促进农民工安全有序返乡,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权益,增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

2014辽宁申论大作文

2014辽宁申论大作文

2014辽宁申论大作文替代标题:探讨辽宁省就业形势及对策近年来,辽宁省就业形势持续严峻,给广大毕业生和农民工带来了许多困扰。

如何解决辽宁省的就业问题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探讨该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首先,辽宁省的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是当前就业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传统的重工业对劳动力需求较少,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则对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较高的人才有较高要求。

因此,辽宁省需要加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引进高新企业和技术,培育相关人才,以增加就业机会。

其次,辽宁省就业市场内的结构矛盾也是就业问题的主要来源。

许多大学毕业生往往希望选择就业较为稳定、薪资较高的单位,而农民工则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胜任更多的岗位,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企业提供更加优厚的福利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大学毕业生更加主动地选择就业市场中的艰辛岗位。

此外,创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辽宁省应该鼓励创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大学生创业者可以享受一定的贷款利息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同时相关创业园区的建设也需要加强,提供更多的创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平台。

最后,我们还应该注重就业培训和职业规划的引导。

辽宁省政府可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服务,帮助求职者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并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做出职业规划,提高就业成功率。

总之,要解决辽宁省的就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业发展,同时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企业应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环境;个人则应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培养专业技能,积极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辽宁省的就业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解决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中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中问题的几点对策

解决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中问题的几点对策作者:王文波郭寒颖张超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11期摘要:返城青年农民工的动态走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解决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建设“和谐社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青年农民工返城动态走向引言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2009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度全国农民工的总量约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与2008年相比,外出农民工增加,本地农民工减少;从年龄看,外出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16-40岁的占83.9%。

由此可见,青年农民工是整个农民工群体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建設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因此,青年农民工返城后的动态走向也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随着青年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趋势走好,但是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将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青年农民工整体作用的发挥。

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一)返城青年农民工对于青年农民工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青年农民工应当界定为和一般青年具有相同或相似行为特征的农民工群体,而不仅仅是以年龄来区分。

返城青年农民工是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在农村,返回原来所到城市或其他城市务工的青年农民工群体。

这一群体相对于其他农民工群体而言,对城市的认知程度更高,文化程度也相对较高,他们更努力地在城市工作发展,使自己摆脱农村,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去。

(二)返城青年农民工动态走向回到农村的青年农民工在权衡利弊轻重之后,大部分选择返回城市继续打工。

在城市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会导致他们作出不同的选择。

返城青年农民工的动态走向就是指青年农民工群体在行业、职业,留城还是返乡、自我和社会身份定位等作出的选择。

返城青年农民工的动态走向的多样性对城市和农村都有一定的影响,当然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农民工【发文字号】辽政发[2006]35号【发布部门】辽宁省政府【发布日期】2006.09.09【实施日期】2006.09.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6〕35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农民工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解决涉及农民工利益的问题;坚持从我省实际情况出发,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着力完善政策和管理,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建立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保护和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促进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任务。

认真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及时调整和贯彻执行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力争在2007年底前基本解决历年拖欠工资问题,争取当年不发生新的拖欠;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全面执行劳动合同制度,2008年各类用人单位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要达到70%以上;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技能转移;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医疗、工伤、养老等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有序转移。

二、进一步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三)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返乡农民工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返乡农民工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返乡农民工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爱香
【期刊名称】《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卷),期】2013(012)002
【摘要】本文首先对优化农民工就业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就现阶段返乡农民工在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职业培训、法律保护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针对以上问题对完善返乡农民工就业保障的策略给予了详细的介绍.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李爱香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处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扶持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J], 徐双军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J], 徐双军
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产[2020]2号) [J],
4.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辽宁省扩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规模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农产[2020]125号) [J],
5.辽宁省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张艳;陈丽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出农 民工 15 3 4 3 万人, 0 8 相比 , 与2 0 年 工。 在城 市不 同的工作 和生 活状 态会导 对 农 民工实 行 防范 式 , 管制 式 管理 。其 返城 青 年农 民 次 , 外出农民工增加 , 本地农 民工减 少 ; 从年 致 他们作 出不 同的选 择 。 对城 市化认识不足 。 城市化不单指乡 龄看 , 出农 民工 以青壮 年为主 , 6 4 工 的动态走 向就 是指 青年农 民工 群体在 村的城市化 , 外 1— 0 还包括农 民的市民化。 不仅 岁的占8 %。由此 可见 , 39 青年农 民工 是 行 业、 职业 , 留城还 是返 乡、自我 和社会 是 身份 的城市化 , 还包括 心理 , 行为 , 习
城 市的认 知 程度 更 高 , 文化 程度 也相 对 市主流社会之外。
解 决返城 青年农 民工动态走 向中问题 的几点对策
一 一
以 辽宁省 为例
王文波 郭寒颖 张超 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 返城青年农民工的动态走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解决返城青年农民 工动态走向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 , 不仅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 , 对建设
“ 和谐 社会” 也起 到至关重要 的作用。
民工返 城后 的动态 走向也 成了社 会各界 有一 定 的影 响,当然 有 正面 影响 也有负
中 国工人阶 级 的基本 特 征 , 质上 已是 本
关注 的问题 。 随着 青 年农 民工整 体素 质 面影 响。 返城 青年农 民工动态走 向有两种 : 的提高 和社会 经济水 平的进 一步 提高 ,
通 大部分待业在家 。 主 有不 同 的观 点 , 文认 为青 年农 民工 应 度 主 动返乡创 业或 就业 ; 过在 城市 的 部分群体 在返乡后, 本 主 当界定为和 一般 青年 具有相 同或 相似行 生 活 和 工作 , 观 认识 自己跟城 市人 没 动 返 乡的原 因是 : 家乡对农 民 的扶持 力 为特 征 的农 民工 群 体 , 而不仅仅 是 以年 龄来 区分 。 返城 青 年农 民工是 指 因为各 或 其他 城 市务工 的青 年农 民工 群体 。 这
认识 不 到位 , 没有清 晰地 认识 到他们 对
( ) 城青年农 民工动 态走 向 二 返 于城市 的进一 步发 展和农 村} 城市化 进 向 农 民工 检测 调查 报告 》 示 , 0 9 度 显 20年 回到农村 的青年农 民工在权衡利弊 程 的重 要性 , 而导致在 社会 生活备 方 从 全国农 民工 的总量约 为2 9 8 2 7 万人, 中 轻 重之 后 , 部分选 择 返 回城 市继 续打 面对 他们 的忽视 。 有 的城市 管理部 门 其 大 如
返城 青 年农 民工 动 态走 向趋 势走 好, 但
产业工人而非农 民。
2返 乡比例 过 高。 . 经过调研发现 , 有
良 陛动 态走 向和 问题动 态走 向 , 区分 良 2 . 3 %的返城青 年农 民工有返乡的打算 , 7 “ 两个有利于”: 第一有利于缩减 城乡差 起 来高达4 6 值得 关注 。 年农 民工 4 9, 1 青
返 城青年农 民工动态走 向畔 ' 问题 存在
( ) 城 青年农 民 工动态走 向 自 一 返
身存在的 问题
关键词: 青年农 民工 返 城 动 态走 向 引言
据 国家统计 局网站发 布的 《 0 9 2 0 年
1 . 不足 。 认识 首先 , 社会和青 年农民 较 高, 他们 更努力地 在城市工作发展 , 使 工 自身对青 年农 民工的社 会价值和地 位 自己摆脱农村, 真正融入到城市 中去。
返 乡分 为主动 返乡和 被 动返 乡: 主动 返 乡指 的是 返 乡就 业 或者 创业 , 再者就 是 返 乡务农 ; 而被动返乡指的是 由于工作能
力 或经济 形 势等 方面 的原 因, 动 的返 被
于青年农民工 人的发展、 家庭的幸福 。
返 城青年农 民工动态走 向
( ) 城青年农 民工 一 返
对于青 年农 民工的界定 不同的学 者
良 注动 态走 向主要 包括 : 单位 更好 的 受 国家农业 政 策扶持力度加 大的影响 , 新 待 遇 或是 为了学 习新技术 主动换 工作 ;
受 国家政 策及相 关优惠政 策 引导或者是
自身技术 , 验, 经 资金等积 累到成熟 的程
回家乡, 由于没有做 好返 乡准备 , 以这 所
整个农 民工群 体的 主体 , 是我 国经 济建 身 份定位 等作 出的选 择 。 返城 青 年农 民 惯 等的城 市化 。 没有 注意 到进城 农 民工 设的一支举足轻重 的力量 。因此 , 青年农 工 的动态走 向的多样性对 城市和 农村都 从职业 到生 活方式上 已经在整 体上具备

什么差 别。问题动 态走向主要包 括 : 被单 度 大, 返乡就 业或创业 , 想 或者是本身的 位辞职 , 因为 自身原 因导致的无业 , 年 资 金 , 验 , 青 经 技术 积 攒到 一定 的程 度 主
种原因没有留在农村, 返回原来所到城市 农 民工犯罪 等; 因为行业不景气、 被单位
辞职 , 家庭 因素 或是 其他客 观原 因导 致 的 被动 返 乡; 身 份上将 自己排 除在 城 在 群体 相对 于其他 农 民工 群体 而言 , 对
动选择返 乡 展。 发 被动 返乡的原因 : 被原
单 位解雇 或者是 因为其他的原 因原单位
解散, 行业不景 气 , 能不足 , 庭因素 技 家
距, 加速 整体 的城 市化进 程 ; 第二 , 有利
是还 存 在诸 多的 问题 , 对这 些 问题 提 性 动 态 走 向 和 问题 动 态 走 向 的 标准 是 另外有 2 . 针 04 %曾经有过返 乡打算 , 两者加 出相 应 的解决 对 策 , 能在一 定 程度 上 将
促进青年农 民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