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实验文字简答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核心素养测评(三十六)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箅渣取液D.灌装保存解析:C过滤是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适用于固液分离,C项符合题意;A项和B项均为浸取,D项为溶液的转移。
2.传统医学治疗疟疾时将青蒿加水煮沸,但药效很差。
改用乙醇控温60 ℃提取青蒿素,药效显著提高。
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A B C D物质乙醚四氯化碳丙醇煤油沸点/℃34.5 76.5 97.4 180~310解析:A乙醚的沸点低,当乙醚沸腾后,继续加热,乙醚的温度不会升高,避免因为温度高而破坏青蒿素的有效成分,A正确。
3.某硝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铵和碳酸氢钠杂质,现设计一实验方案,既除去杂质,又配成硝酸钠溶液。
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操作完成表格中各步实验。
试剂①Na2CO3溶液④操作②③加热下列试剂或操作不合理的是()A.试剂①为Ba(OH)2溶液B.操作②为结晶C.操作③为过滤D.试剂④为稀HNO3解析:B加入Ba(OH)2溶液可以除去SO2-4、NH+4和HCO-3,故试剂①为Ba(OH)2溶液,A项正确;NH3·H2O用加热法除去,故操作②为加热,B项错误;过量的Ba2+用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OH-和CO2-3用硝酸除去,故操作③为过滤,试剂④为稀硝酸,C、D正确。
4.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B.NH4Cl固体中混有少量的单质I2,可用加热方法将I2除去C.CO2中含有SO2杂质,可以通过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D.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除去解析:D A项,SiO2和Al2O3都可以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因此SiO2中含Al2O3杂质不能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错误;B项,NH4Cl固体加热容易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氨气和氯化氢,二者遇冷会重新化合形成NH4Cl,因此不能用加热方法将NH4Cl固体中的I2除去,错误;C项,CO2、SO2都可以与饱和Na2C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含有的SO2杂质,错误;D项,NaH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由于NaHCO3与CO2不能发生反应,而物质的酸性:碳酸>硅酸,可以通入足量的CO2,发生反应: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然后过滤除去H2SiO3,正确。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之一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已正式颁布。
它是对以往课标的继承和发展,继续坚持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坚持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坚持课程设计的层级性。
同时,它也有所改革与创新:提炼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探索构建结构化的语文课程内容,研制了语文学业质量标准。
对于课程标准,当下仍有些深层次问题和操作性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一系列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文件。
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主旋律。
为落实党中央的新部署,应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满足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2019年初,教育部成立修订组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开展修订。
日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已正式颁布。
新课标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新时代义务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适切性,是今后一段时期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教材编写、考试评价的重要指导性文本。
本人作为语文课标审议专家组成员,参与了课标修订的讨论和审议,在此分三个方面谈谈学习新课标的体会。
一、继承与发展本次课标修订不是“重起炉灶”,而是对2011年版课标的继承和发展。
新课标延续了2011年版课标的核心理念和设计思路,同时对语文课标的结构和内容做了调整、补充和完善,从单一的“目标与内容标准”发展为核心素养统领下的“目标标准”“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标准,反映了新时代语文教育改革的新成果。
(一)坚持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新课标开宗明义地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高中化学专题03 阿伏伽德罗常数(NA)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03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精准突破1. 阿佛加德罗常数与化学核心素养阿佛加德罗常数核心素养体现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核心素养生成——结合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组成或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及电离、水解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常用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从而逐步提高化学核心素养。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预测在2020年高考中,仍会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个载体综合考查相关知识,涉及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数目、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以及由于反应、浓度等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变化等。
本专题包括五个高频微考点:☆N A与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使用条件的考查☆N A与电子转移数目的考查☆N A与溶液中粒子数目的考查☆N A与隐含反应的考查☆N A与化学键数目的考查2. 阿佛加德罗常数“陷阱”的多维性☆阿佛加德罗常数所涉及的粒子数目的相互转换☆阿佛加德罗常数题常见“陷阱”维度⑴标准状况物质聚集状态难辨别性(标况下非气态如H2O、SO3、HF、CHCl3等)⑵物质组成的特殊性(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等)⑶化学反应的隐蔽性(如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 A)⑷电子转移数目的难判断性(如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 A等)⑸物质结构的复杂性(如标准状况下1 mol苯中约含有3N A个碳碳双键;P4分子中P原子和P—P键数目的比为1∶1等)⑹电化学基本知识的模糊性(如铜的电解精炼时,每转移2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等于N A;1mol 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时,提供电子的数目为N A个)⑺电离与水解中概念的混淆性与数据的缺失性(如1 mol FeCl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数目为N A)⑻化学键数目的难计算性(如在含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的石英晶体中含有4 mol Si—O键等)3.“类推法”的多维判断突破阿佛加德罗常数题类推法是指通过对已掌握的物质结构、转移电子、气体摩尔体积等常见“设陷方向”形成的解题模型,通过对给出选项的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在较广的范围内把两个(或两类)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2022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09:教材基础实验 【2022年】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宝典提分专题【无答案】
专题九教材基础实验1.(2021·新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是为了探究像与物的____________关系;玻璃板的厚度对蜡烛所成的像的大小_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蜡烛所成的像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照相机拍下来。
2.(2021·广西中考真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实验中,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_。
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18cm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近视眼镜片,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
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应将光屏_______凸透镜。
20.(2021·吉林中考真题)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 ;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的示数为___________C温度___________。
3.(2021年贵州省黔西南州中考物理试题)在如图所示的两个小实验中:(1)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经过磁铁附近时,会发现它的运动轨迹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2)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看到棉花燃绕起来。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气体做功。
使空气的内能______,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4.(2021·吉林中考真题)小明想利用天平测量木块的密度(不考虑木块吸水),如图所示,实验方法如下:(1)测量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___________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利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18g。
高中化学专题02 STSE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02 STSE核心素养题精准突破1.STSE和化学科学素养STSE核心素养体现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素养生成——通过运用已有知识,全面认识化学过程对环境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提高环境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并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从而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
预测2020年高考中,仍会以某热点(新型冠状病毒相关问题、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问题和低碳生活话题等)为信息源辐射相关联知识与方法,以判断正误、推理的形式,借助最新科技成就等考查化学物质的性质、用途及相关化学原理,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本专题包括五个高频微考点:☆物质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物质性质在材料开发中的应用☆物质性质在医疗卫生中的应用☆物质性质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物质性质在环境保护与治理中的应用2. STSE和中的化学内涵☆化学与环境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质量报告、PM2.5、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光化学烟雾、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白色污染等等。
☆化学与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纤维和橡胶等)、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和硅材料等)和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压电材料;磁性材料;导体陶瓷;激光材料,光导纤维;超硬材料(氮化硼);高温结构陶瓷;生物陶瓷(人造骨头、人造血管)等等]☆化学与能源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核聚变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等等。
☆化学与生产、生活、医药饮食中的有机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在生产、生活、医药中的用途: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可作太阳能电池板;二氧化硅导光能力强,并且有硬度和柔韧度,可制作光导纤维;Na2CO3水解使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Na2O2与H2O、CO2反应均生成O2,作供氧剂;锂质量轻、比能量大,可用作电池负极材料;Al(OH)3有弱碱性,可用于中和胃酸;Fe2(SO4)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剂(混凝剂);K2FeO4是强氧化剂,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作新型净水剂等等。
2022年秋九年级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质量监测答案(1)
2022年秋九年级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质量监测答案一、单选题(14×2分=28分)二、填空题(14×1分=14分)15.液化、压缩体积16.不变、减小、热传递17.C、4018.串联、L1、一定19. 2.4、620.右、20三、作图题:(2×2分=4分)21.22.四、简答题:(4分)原因:洗澡时浴室内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面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形成一层水雾,使光发生漫反射,无法成清晰的像,因此无法看清自己;除雾方法:①使用电加热浴室镜,提高镜面温度,或者使用吹风机吹镜面,提高镜面温度同时加快水的蒸发;②用换气扇把浴室内的水蒸气排出,减少浴室内的水蒸气。
(合理即可)五、实验题:(每空一分,30分)24.(1)温度计(2)-2(3)晶体、固液共存、不变、变大(4)不能25.(1)②④①③(2)偏大(3)小明所用的水初温高(或质量小)(4)小红(5)石棉网的温度仍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而沸腾(6)浇冷水时瓶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26.(1)天平(2)使液体受热均匀(3)甲、乙(4)温度计示数变化27.(1)L1短路(2)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的总和1234567B C D B D B D 891011121314C C A C BD D(4)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只进行一次实验,结论不具有普遍性28.(1)断开、电压表没有调零(2)开关右接线柱接在滑动变阻器左下接线柱(图略)(3)变大(4)5(5)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6)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7)电源六、计算题(6分+6分+8分=20分)29.解:由图可知,R1和R2并联(1)通过R2的电流为:I2=I-I1=0.5A-0.3A=0.2A(2)由I=U/R得U1=I1R1=0.3A×10Ω=3V并联,电源电压:U=U2=U1=3V(3)由I=U/R得R2=U2/I2=3V/0.2A=15Ω答:(略)30.解:由图可知,R1、R2串联(1)电压表V1测量的是电源电压,选的是0~15V的量程,U=6V;(2)电压表V2测量的是R2两端的电压,选的是0~3V的量程,U2=1.2V;R1两端电压U1=U-U2=6V-1.2V=4.8V.答:(略)31.解:(1)水的体积V水=100L=100×10-3m3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100×10-3m3=100kg水吸收的热量Q吸=c水m水Δt=4.2×103J/(kg℃)×100kg×50℃=2.1×107J (2)太阳能Q太阳=7.0×106J×8=5.6×107J热水器效率η1=Q吸/Q太阳×100%=(2.1×107J/5.6×107J)×100%=37.5%(3)天然气放出的热量Q放=Q吸/η2=2.1×107J/0.6=3.5×107J需要天然气的体积V=Q放/q=3.5×107J/(3.5×107J/m3)=1m3答:(略)。
高中化学专题10 滴定(曲线)分析(解析版)
高频考点10:滴定(曲线)分析提分精准突破1.基于核心素养的滴定曲线分析电化学核心素养体现在“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核心素养生成——通过三大平衡理论的分析,认识溶液中的平衡是多维度、动态变化的,通过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各平衡的影响因素,对所给曲线做出正确分析,运用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可逆反应,提升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的学科思想素养。
预测在2020高考中,仍会以图像的形式综合考查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以及借助图像数据计算电离平衡常数;离子积常数和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特别是酸、碱反应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变化;盐类水解原理,特别是特殊点的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溶度积和溶度积曲线的理解等,强调用动态平衡的观点看待和分析微粒变化的过程,便于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本专题包括五个高频微考点:☆酸碱中和滴定过程分析☆溶液三大守恒应用分析☆溶度积曲线及应用分析☆分布系数图像综合分析☆PH-T图像题综合分析2. 滴定曲线高频考点“微”解读与精准突破解决滴定类曲线问题的关键是巧抓“5点”,即曲线的起点、恰好反应点、中性点、反应一半点和过量点(或二倍点),解题时:第一,先判断出各个点的溶质成分,不考虑水解或电离,只按方程式反应关系得到溶质各成分的量,第二,判断出对应点溶液的酸碱性。
【例析】[改编题]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A溶液为例,总结如何抓住滴定曲线的5个关键点:(1)除起点外曲线上所有的点均满足:c(Na+)+c(H+)=c(A-)+c(OH-)(2)不同点微粒关系情况(3)曲线上各点溶液中水的电离情况变化规律【典例导引】☆酸碱中和滴定过程分析【典例1】[2019·新课标全国Ⅰ] 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专题12 有机合成(推断)综合分析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高频考点12:有机合成(推断)综合分析提分精准突破1. 基于核心素养的有机合成(推断)综合分析有机推断(合成)综合分析核心素养体现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核心素养生成——通过对流程图中官能团的转化,体现有机反应的实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素养;通过合成新型材料、药物,帮助考生体会化学学科的重要价值和学科魅力,发展其“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2020年高考预测:历年高考有机合成推断题,大多以最新重要发现或重要有机新物质为合成载体,结合高中知识,运用典型的合成路线,辅以必要的信息,和问题环环紧扣,力求考查学生有机物结构、性质综合运用能力,再加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仍会以限制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作要求),其三考查设计合理、简答的合成路线将仍会是今年高考的难点和重点便于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本专题包括六个高频微考点和五个微考向2. 有机合成(推断)综合分析高频考点“微”解读与精准突破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思路☆有机合成题的解题步骤◆要正确判断合成的有机物属于何种有机物,具有什么官能团、官能团的性质有哪些及官能团的位置等。
◆根据现有原料、信息和有关反应规律,尽可能合理地把目标有机物分解成若干片断,或寻找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小分子化合物)拼接,迅速找出合成目标有机物的关键点和突破点。
◆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解决题设问题。
有机合成题高频考点“微”解读与突破☆官能团名称(结构简式)书写◆高考常见官能团结构和名称【例析1】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结构官能团的名称或结构简式(1) 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 中含氮、含氧官能团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专题09实验文字简答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09 实验文字简答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1.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文字简答题电化学核心素养体现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生成——通过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以及作用、原因等一致性评判。
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解题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预测在2020高考中,化学实验仍然以实验流程图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实验操作与作用、原因之间为主的因果关系的判定,以及考查考生语言叙述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前因后果是否明确,语言组织的把控和精准能力等等(语言突出原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等多方位考查。
本专题包括六个高频微考点和五个微考向2. 实验文字简答题“微”解读与精准突破简答题要求按要点得分,“因”应是指“化学原理”,只有紧扣化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逐步解答才能得到相应分数。
答题中应注意语言突出原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能得分。
提高高考化学填空题成绩的有效途径。
最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模仿历年高考化学题及其参考答案的表达方式、教材上的叙述以及化学教师规范的化学语言。
同时,还应适当揣摩出题人的意图,顺着出题人的思路去分析和答题。
☆涉及“目的”的简答题一般句式:在实验过程中,施加xxx操作(或试剂)的用意(或意图)是什么答题方略:抓住题给信息、领会操作原理及意图,链接已学基本知识、主干知识,作出正确解答。
例如: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赶出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等;固体研细的目的——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等等。
☆涉及“作用”的简答题一般的句式:施加xxx操作(或试剂)对实验结果有什么作用,对比原有施加的xxx操作(或试剂)有什么优点。
高中化学专题08 工艺流程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原卷版)
08 工艺流程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1. 基于化核心素养的化学工艺流程化学工艺流程核心素养体现在“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核心素养生成——通过对化学工艺的分析,认识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工艺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全面认识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培养具有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意识,树立理解和赞赏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新一代。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高考比较成熟和固定的题型。
预测2020年高考题型中,化学工艺流程题仍会以流程图的形式,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围绕原料的预处理考查影响速率的因素;围绕经济原则考查循环利用和绿色化学。
围绕产品纯度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调pH、结晶、过滤、洗涤)和化工计算等;围绕核心反应或副反应考查物质成分的判定;以及围绕物质间的转化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与等。
本专题包括五个高频微考点和四个微考向2. 化学工艺流程题高频考点“微”解读☆化学工艺流程——化工术语☆化学工艺流程——分离提纯于析出,减少损耗等④混合洗涤剂洗涤:如酒精和水混合洗涤液⑤洗涤沉淀的方法: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干燥干燥:包括风干、晾干、吹干、滤纸吸干等萃取与分液分离混不相溶的液体。
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例析1】Ⅰ.[高考卷改编]某科研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回收一种光盘金属层中的少量Ag(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的影响可忽略)。
已知:①NaClO溶液在受热或酸性条件下易分解,如:3NaClO2NaCl+NaClO3②AgCl可溶于氨水:AgCl+2NH3·H2O Ag(NH3) 2++ Cl− +2H2O③常温时N2H4·H2O(水合肼)在碱性条件下能还原Ag(NH3)2+:4Ag(NH3) 2++N2H4·H2O4Ag↓+N2↑+4NH4++4NH3↑+H2O(1)“氧化”阶段需在80℃条件下进行,适宜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9届二轮复习专题09孟德尔遗传定律专项突破教案(适用全国)
(解析版)编写依据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关于遗传规律知识的考查是重中之重,无论分值还是考查频度都非常高,一道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如基本概念理解、显隐性关系判断、概率计算、基因型推导等,但主观题通常是步步深入。
一、命题角度:主要是利用文字信息、表格数据信息等方式考查学生对遗传学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此外实验设计、育种、遗传病控制等方面的应用也是热点。
二、命题形式:基本概念、原理、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都可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而遗传规律的应用、相关性状分离的计算和遗传系谱图绘制等多以简答题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与语言表述能力。
本专题将以2015-2018年各地真题为依托,将遗传定律的题型按照主观题设问梯度分为基本概念类;基因型推导类;有关种类、概率、比例计算类;实验设计类等七类情况情况一一分析,由易及难,步步深入展开分析。
【难点1】基本概念、过程理解类有关孟德尔定律的题目基本上均会涉及基本概念,其中有一些题目是专门检测对概念理解的,有些是针对实验过程及相关结论展开的考查,选择题和主观作答题目均有涉及,属于遗传规律考查题目中的容易题。
真题精析【典例1】(2018 江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考点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弄清楚子一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以及子二代基因型、表现型比例成立的前提条件。
【典例2】(2017 浙江4月)豌豆种子的黄色(Y)和绿色(y)、圆粒(R)和皱粒(r)是两对相对性状。
下列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 B.YYRr C.YYRR D.YyRR【答案】C【解析】根据定义: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
初中科学八下核心素养提优练答案
初中科学八下核心素养提优练答案一、填空: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为( )。
2、常用的传动装置有( )、( )等。
3、物体的各种形状,大多数是由( )、( )、( )、( )这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4、鹅用( )繁殖后代;狗用( )繁殖后代,人类是用( )繁殖后代。
5、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 ) 和( )。
6、神经中枢包括( )和( )。
7、( )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二、判断:在括号里画“√”或“×”。
1、修建盘山公路是为了车辆行驶上山更省力。
( )2、当力作用在轴上时,轮轴也同样可以省力。
( )3、动滑轮不仅可以省力,而且可以省距离。
( )4、由于门、窗的结构是四边形,所以它们都不稳固、结实。
( )5、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的。
( )6、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要节约和保护。
( )7、睡眠和体育锻炼可以保护大脑。
( )8、交流时,耐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重要的,虚心、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同样重要。
( )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中国现存最早,并且保存良好的是隋代是( )①赵州桥②南京长江大桥③杨浦大桥④秦淮河大桥2、下面的植物中,用茎繁殖的是( ) 。
①油菜②胡萝卜③ 甘蔗④秋海棠3、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是( )。
①滑石②水晶③金刚石④田黄石4、关于视觉的产生,( )说法是错误的。
①眼睛是接受光线的感觉器官② 视神经降落在视网膜上的信号及时传给大脑③大脑分析后弄清楚信息的含义,人就产生了视觉④大脑在处理视觉信号时不会出现失误,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四、回答问题:(26%)1、小芳学了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后,她以“听到上课铃声后同学们都回到教室”为例分析整个反应过程,你能帮她填写完整吗?2、地球上的很多矿物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那作为我们来说,又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些什么呢?参考答案一、填空1、机械2、链条传动齿轮传动 (皮带传动)3、锥台柱球4、卵生胎生胎生5、岩浆岩沉积6、脑脊髓7、质疑二、判断:1、√2、×3、×4、×5、√6、√7、√8、√三、选择题:1、①2、①3、③4、③四、回答问题:共26分1、示例分析,只要学生表达的意思正确即可。
核心素养测评卷(四)——期中(第七-九章)习题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①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4 Pa
②合金块对桌面的压强是1 400 Pa
③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④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A.只有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
1
2
3
4
如图所示,向A、B、C瓶中装入水,D瓶中装入盐水。
(1)瓶嘴下方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可反应液体压强的大小,该研究方法
是
转换法
1
2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3
4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12
23
13
24
14
15
(2)A、B两瓶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
(5)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添加一种材
不同密度的液体
料:
1
2
3
。
4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12
23
13
24
14
15
21.在学习了浮力的有关知识后,甲、乙两同学对“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
因素有关”进行了探究。他们各自将一根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
现萝卜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
7.如图所示,烧杯放在桌面上,有一铅球沉于杯底,这时铅球受到的力有( C )
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部编版)专题0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解析版)
专题0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知识讲解1.读一读,写一写攒 cuán 拗ǎo 确凿 què záo 菜畦 càiqí轻捷 qī ngjié蟋蟀 x ī shuài 脑髓 nǎo suǐ相宜 xi ā ng yí书塾 sh ū shú方正 fāng zhèng 博学 bó xué蝉蜕 chántuì人迹罕至rén jì hǎn zhì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2.整体把握(1)你从课文的标题中能看出什么?①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即分别记叙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经历;②文章是按照时间、空间的变化顺序来写的;③作者对于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经历极为怀念。
(2)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①百草园中的景物充满生趣;②美女蛇的传说充满惊险、神秘;③冬日的捕鸟带来游戏的乐趣。
(3)鲜明的对比是本文的写作特色。
请概括指出本文的三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三处对比:①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对比②书屋和书屋后小园对比;③先生读书和儿童偷偷做游戏。
对比作用:①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己愉快生活的心理,②同时表达了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不满。
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攒.成(zǎn)斑蝥.(máo)鉴.赏(jiàn)高枕.而卧(zhěn)B.确凿.(záo)倜傥..(tìtǎng)收敛.(liǎn)人迹罕.至(hǎn)C.脑髓.(suǐ)蝉蜕..(chán tuì)菜畦.(xí)人声鼎.沸(dǐng)D.秕.谷(bǐ)油蛉.(líng)宿.儒(xiù)狗窦.大开(dòu)【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
核心素养提升
第八章 核心素养提升[科学思维提炼]1.守恒思想:电荷守恒定律。
2.转换法:(1)利用验电器两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显示带电体带电量的多少;(2)利用静电计指针偏角显示电容器极板间电压大小。
3.放大法、转换法:(1)库仑扭秤实验;(2)密立根油滴实验——电子电荷量的测定。
4.控制变量法:(1)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力的演示实验;(2)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演示实验。
5.比例法定义物理量:(1)电场强度的定义;(2)电势的定义;(3)电容的定义。
6.作图法:(1)用电场线、等势线(等势面)形象描述电场的性质;(2)根据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时电流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求解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7.类比法:(1)等势线与等高线的类比;(2)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3)带电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类平抛运动。
8.微元法:推导静电力做功特点的过程。
9.反证法:分析静电平衡状态导体内电场特点的思路。
10.等分法:确定电场线及电势高低的一种方法。
11.等效法:分析带电物体在匀强电场与重力场作用下运动的模型——等效重力场法:等效重力加速度、等效最高点、等效最低点。
[关键能力提升集训]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1.(2021·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一模)匀强电场中有一与电场垂直的平面,面积为S ,该电场的电场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ΔE Δt ,静电力常量为k ,则14πk ΔE Δt S 对应物理量的单位是( )A .欧姆B .伏特C .安培D .特斯拉答案 C 解析 因为ΔE Δt =ΔF q Δt ,故ΔE Δt 的单位为N/(C·s);由F =k q 1q 2r 2,可得k =Fr 2q 1q 2,故k 的单位为N·m 2/C 2,所以14πk ΔE Δt S 的单位为1N·m 2/C 2·N C·s ·m 2=C/s ,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 =q t ,可知C s =A ,即对应物理量的单位是安培,C 正确。
高中化学专题01 传统文化题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快速提分精准突破01:传统文化题精准突破1.传统文化和化学科学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其中化学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素养说明:高考对本题型的考查通常以生产、生活、环境及古诗词中涉及的物质为依托,考查考生对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反应本质的掌握情况,进一步达到考查考生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
试题选材大量来自于实际应用情景,内容涵盖医药、材料、能源、生活与日用品、化工、环境与环保、现代技术、古诗词等领域,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发展性和实践性。
2.传统文化中的化学内涵(1)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如杜康酿酒,《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硝石”指KNO3。
(2)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变化如成语“火上浇油”;古诗词“热火焚烧若等闲”(主要是化学变化)。
(3)传统文化中的实验操作如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馏。
3.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问题解答四步骤解答“传统文化”题,要求考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生活常识外,还要求考生能运用自身的语文基础知识,尤其是文言文知识,读懂题目,然后综合多方知识,联系化学知识,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题意,最后作出正确解答。
【典例导引】☆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考查物质成分【典例1】[2019·课标全国Ⅰ] 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与氧化亚铁有关,而氧化铁显红色,A 项不正确;B.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 项正确;C.陶瓷以黏土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属于人造材料,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 项正确;D.陶瓷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中硅元素化合价处于最高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D 项正确。
21-22版:核心素养专项练(五) (步步高)
核心素养专项练(五)近些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中很多物种濒临灭绝,粮食短缺、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接踵而至,直接危及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
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持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一系列话题,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
据此回答1~2题。
1.物种灭绝、生态恶化等现象说明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理环境的()A.净化功能B.生产功能C.稳定功能D.循环功能2.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除了人口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随之影响了地理环境的()A.生产功能B.稳定功能C.净化功能D.循环功能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物种灭绝、生态恶化等现象说明人类活动破坏了地理环境的稳定功能,危害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对。
净化功能破坏会导致环境污染,A错。
生产功能的根本是光合作用过程,生产功能破坏会导致粮食短缺问题,B错。
循环功能是物质迁移、能量转化现象,D错。
第2题,粮食短缺问题日益严重,除了人口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破坏了自然环境,导致粮食产量下降,随之影响了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A对。
(2020·河南洛阳联考)复种指数=全年播种总面积/耕地面积×100%。
读“1971~2004年我国四省市复种指数变化图”,完成3~4题。
3.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4.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B.农业结构的调整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全球变暖答案 3.A 4.B解析第3题,山东与浙江复种指数的差异在于两地热量的差异,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A对。
第4题,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复种指数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的调整,B对。
读下图,完成5~7题。
5.沿甲—乙—丙方向自然地带的更替体现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6.图示自然景观最可能出现在()A.甲自然地带B.乙自然地带C.丙自然地带D.丁自然地带7.丙自然地带直达西海岸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海陆位置C.降水D.洋流答案 5.B 6.B7.D解析第5题,图中甲为森林带,乙为草原带,丙为荒漠带,沿甲—乙—丙方向自然地带的分布,表现为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因而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 实验文字简答核心素养题提分精准突破1.基于核心素养的实验文字简答题电化学核心素养体现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核心素养生成——通过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以及作用、原因等一致性评判。
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解题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形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预测在2020高考中,化学实验仍然以实验流程图的形式呈现,重点考查实验操作与作用、原因之间为主的因果关系的判定,以及考查考生语言叙述是否符合逻辑关系,前因后果是否明确,语言组织的把控和精准能力等等(语言突出原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等多方位考查。
本专题包括六个高频微考点和五个微考向2. 实验文字简答题“微”解读与精准突破简答题要求按要点得分,“因”应是指“化学原理”,只有紧扣化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逐步解答才能得到相应分数。
答题中应注意语言突出原理、层次分明、文字精练,符合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能得分。
提高高考化学填空题成绩的有效途径。
最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模仿历年高考化学题及其参考答案的表达方式、教材上的叙述以及化学教师规范的化学语言。
同时,还应适当揣摩出题人的意图,顺着出题人的思路去分析和答题。
☆涉及“目的”的简答题一般句式:在实验过程中,施加xxx操作(或试剂)的用意(或意图)是什么答题方略:抓住题给信息、领会操作原理及意图,链接已学基本知识、主干知识,作出正确解答。
例如: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赶出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等;固体研细的目的——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等等。
☆涉及“作用”的简答题一般的句式:施加xxx操作(或试剂)对实验结果有什么作用,对比原有施加的xxx操作(或试剂)有什么优点。
答题方略:抓住施加xxx操作(或试剂)的特征(包括化学性质、尤其是化学特性)与施加对象性质之间的联系。
并运用已有知识联系它们之间的关联点,作出正确解答。
如在实验过程中通入气体的作用一般是作保护气(主要是隔绝空气)、或赶出装置体系中的某些气体;在乙醇、乙酸和水的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乙酸和吸收水份。
水浴加热的优点——使受热物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普通分液漏斗改为恒压滴液漏斗的优点等等。
☆涉及“理由”的简答题释义: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要加入这个试剂或要那样操作、要加入那个试剂的道理。
一般句式:加入xxx试剂的理由一般是防止xxx的反应,或促进xxx反应的进行或除去xxx杂质等等。
答题方略:要根据需要对“理由”的结论(包括现象等)作出合情合理的说明,即为什么只能用这个试剂或实施这个操作,而不能用其它的道理。
如要提纯溶液里Fe3+中Fe2+必须加入足量的H2O2理由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等☆涉及“原因”的简答题释义:造成某种实验结果(或现象)的条件或引起另一实验结果(或现象)发生的条件一般句式:控制xxx条件(如温度、压强、PH等);实施xxx操作(如抽滤、趁热过滤、水浴加热等)的原因。
答题方略:要针对实验结论(或某现象)找出其得到(或引起)这个结论或现象的物质本身的性质是什么。
如在分离乙醇和水操作中的蒸馏过程中,收集乙醇的锥形瓶不能离加热的酒精灯太近的原因是?(乙醇易挥发,易燃);再如在除去含Fe3+的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保持pH小于0.5的原因是?防止Fe3+水解。
☆涉及“操作”的简答题释义:操作常见用于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主要包括过滤、萃取、分液、结晶、升华、蒸馏、洗涤、干燥等。
常见的句式及答题方略:①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再如②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洗涤-干燥;或萃取-分液-蒸馏;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
☆涉及“现象”的简答题释义:现象一般只我们人体感官能感知的外部信息。
如颜色、气味、声音、冷热及反应剧烈程度等。
一般的句式:“现象”的描述相对是比较客观性的(相对比较死记硬背),如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瓶口有白烟,集气瓶的内壁有白色小颗粒等。
再如以酚酞做指示剂,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终点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红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答题方略:主要是平时对特殊现象的积累。
该背就得背,该记就得记。
【例析1】[2019·课标全国Ⅰ,27节选]硫酸铁铵[NH4Fe(SO4)2·x H2O]是一种重要铁盐。
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碱煮水洗。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温度保持80~95 ℃,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热水浴。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分批加入H2O2,同时溶液要保持pH 小于0.5(原因):不引入杂质防止Fe3+水解。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解析】(1)除去铁屑表面油污的方法是,用热纯碱溶液清洗铁屑,再用水洗。
(2)铁与稀硫酸反应时加热,可提高反应速率。
温度低于水的沸点,可以用热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便于控制。
(3)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入足量双氧水的目的是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发生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从生成物看,又不引入杂质。
铁离子对双氧水分解起催化作用,分批加入双氧水,避免反应过快、放出热量较多,减少双氧水分解,以免造成氧化剂损失;铁离子易水解,保持溶液呈强酸性,避免铁离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4)步骤⑤是要从溶液中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故实验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例析2】[2017·课标全国Ⅱ,28节选]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
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
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
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S2O2-3+I2===2I-+S4O2-6)。
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搅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水底还原性杂质进入水样中(或者防止水体中的氧气逸出)(2)Na2S2O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
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氧气及二氧化碳。
(3)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解析】(1)取水样时,若搅拌水体,会造成水底还原性杂质进入水样中,或者水体中的氧气因搅拌溶解度降低逸出。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还需要容量瓶;加热可以除去溶解的氧气,避免实验结果不准确。
(3)该实验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I2,因此终点现象为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时,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典例导引】☆以物质制备(合成)为主线的综合实验【典例1】[2019·新课标Ⅲ节选]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目前常用药物之一。
实验室通过水杨酸进行乙酰化制备阿司匹林的一种方法如下:水杨酸醋酸酐乙酰水杨酸熔点/℃157~159 -72~-74 135~138 相对密度/(g·cm﹣3) 1.44 1.10 1.35相对分子质量138 102 180 实验过程:在100 mL锥形瓶中加入水杨酸6.9 g及醋酸酐10 mL,充分摇动使固体完全溶解。
缓慢滴加0.5 mL浓硫酸后加热,维持瓶内温度在70 ℃左右,充分反应。
稍冷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在不断搅拌下将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100 mL冷水中,析出固体,过滤。
②所得结晶粗品加入50 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溶解、过滤。
③滤液用浓盐酸酸化后冷却、过滤得固体。
④固体经纯化得白色的乙酰水杨酸晶体5.4 g。
回答下列问题:(1)该合成反应中应采用__________加热。
(填标号)A.热水浴B.酒精灯C.煤气灯D.电炉(2)下列玻璃仪器中,①中需使用的有________(填标号),不需使用的_____________(填名称)。
(3)①中需使用冷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②中饱和碳酸氢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过滤除去难溶杂质。
(5)④采用的纯化方法为_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
【答案】(1)A(2)BD 分液漏斗、容量瓶(3)充分析出乙酰水杨酸固体(结晶)(4)生成可溶的乙酰水杨酸钠(5)重结晶【解析】(1)因为反应温度在70℃,低于水的沸点,且需维温度不变,故采用热水浴的方法加热;(2)操作①需将反应物倒入冷水,需要用烧杯量取和存放冷水,过滤的操作中还需要漏斗,则答案为:BD;分液漏斗主要用于分离互不相容的液体混合物,容量瓶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这两个仪器用不到。
(3)反应时温度较高,所以用冷水的目的是使得乙酰水杨酸晶体充分析出;(4)乙酰水杨酸难溶于水,为了除去其中的杂质,可将生成的乙酰水杨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乙酰水杨酸钠,以便过滤除去杂质;(5)每次结晶过程中会有少量杂质一起析出,可以通过多次结晶的方法进行纯化,也就是重结晶;☆以物质性质探究为主线的类综合实验【典例2】[2019·北京卷]化学小组实验探究SO2与AgNO3溶液的反应。
(1)实验一:用如下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将足量SO2通入AgNO3溶液中,迅速反应,得到无色溶液A 和白色沉淀B 。
①浓H 2SO 4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剂a 是____________。
(2)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出:沉淀B 可能为Ag 2SO 3、Ag 2SO 4或二者混合物。
(资料:Ag 2SO 4微溶于水;Ag 2SO 3难溶于水)实验二:验证B 的成分①写出Ag 2SO 3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②加入盐酸后沉淀D 大部分溶解,剩余少量沉淀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