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感染_史同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2):41~42,1998
Sw ine Pr oduction
猪圆环病毒感染
史同瑞 皮宝安 冯玉香
(黑龙江省兽医研究所 富裕,161200)
猪圆环病毒感染(Por cine circov ir us infectio n)是最近发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

该病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患猪体质不良,皮肤苍白。

目前,因对本病认识不足,许多国家的命名也不一致,英国称之为猪圆环病毒感染,法国称之为猪衰弱综合征。

而西班牙则命名为猪断奶后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 WS)。

由于本病新近发现,因此,该病的许多方面尚未明了。

1 病原与流行概况
猪圆环病毒(Po rcine cir cov ir us,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

该病毒科是国际病毒分类学会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的新增病毒科。

猪圆环病毒最初是由T ischer等(1982)作为猪肾细胞系,PK-15的污染物而首次发现的,当时因意义不明,未引起重视。

猪圆环病毒为大小14~20nm的无包膜病毒,基因组为环状单股DN A,病毒能在猪肾细胞培养物上生长,但对细胞无致病性,至于猪圆环病毒的其它特性尚未见有报道。

本病在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均已有报道,许多学者也证实了猪圆环病毒的广泛传播。

T ischer等(1986)从法国两个地区的屠宰猪中分离到猪圆环病毒,且其抗体阳性率为77%~95%。

然而,猪圆环病毒并未引起1日龄或9月龄猪发生临床疾病。

Dulac等(1989)报道加拿大猪的阳性率26%~55%。

Edw ar ds 等(1994)在英国首次报道了猪圆环病毒感染,并对44个猪群进行了流行情况调查,结果阳性率为86%,且每群猪至少有一头阳性猪。

1997年西班牙首次发生本病。

T isher等(1995)还证实牛、鼠和人中也存在高比率的PCV血清抗体。

至此,还未见其它国家关于本病的报道。

2 临床症状
猪圆环病毒感染多引起亚临床疾病,但有时也可引起严重的临床疾病。

患猪主要表现为体质下降,贫血、皮肤苍白。

但食欲未出现异常。

有的猪还出现黄疸。

3 病理变化
尸体剖检可见淋巴结炎,并以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为甚。

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

食管、胃出现不同程度的溃疡,肝脏硬变,肺炎非萎缩性实变,心包积水。

有的猪还发生多灶性、粘液性、脓性肺炎。

组织学检查发现肺脏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

脾脏、集合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等淋巴组织或器官的淋巴细胞明显减少,且充满大量的组织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4 诊断要点
4.1 临床诊断 目前,对本病主要是依据已报道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而作出诊断。

4.2 免疫荧光技术 Dula c等(1989)建立了免疫荧光试验,通过检测猪血清中病毒抗体,确定猪圆环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是先将10倍稀释的待检猪血清滴加到感染PCV的PK-15细胞单层上,作用30分钟,吸干洗涤后滴加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兔抗猪抗体,作用30分后吸干洗涤,镜检,并设非感染P CV的PK-15细胞作对照。

如镜检有荧光细胞存在则为阳性。

4.3 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 Dulac等(1989)报道,PK-15细胞在96孔微量培养板长成单层后,加入10倍稀释的待检猪血清,作用一定时间后吸干洗涤,每孔加入50 l1000倍稀释的HR P标记的兔抗猪I gG, 30℃孵育15分,吸干洗涤后加入50 l底物溶液,然后,终止反应。

用显微镜读取结果,如观察到棕色感染细胞即为阳性。

4.4 DN A原位杂交试验 Segales等(1997)报道,用猪圆环病毒特异探针检测猪病变部位的病毒核酸,可在淋巴结、肺脏等病变组织的一些炎性细胞中观察到明显的标记。

5 防制措施探讨
目前,本病还没有有效的特异性预防制剂。

对病猪使用抗生素治疗也已证实是无效的。

因而,只有采取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疗法,并结合具体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措施。

6 展望
第一作者史同瑞,男,33岁,学士,助理研究员。

从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血清学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猪群中普遍存在P CV抗体,而且,有的地区牛、鼠、人也存在PCV抗体,这表明P CV感染的广泛性,并可能是世界范围的。

虽然PCV感染多引起亚临床症状,但有时也与鸽圆环病毒、鸡贫血病病毒一样,引起严重的临床疾病。

目前,由于PCV的致病性、发病机理及其PCV感染的特异性预防措施等还不甚清楚,因此,应加紧本病的研究工作。

猪圆环病毒最初是从PK-15细胞培养物中发现的。

现在英日等国又均在猪源细胞培养物中检查到PCV,这证实PCV在猪源细胞中是常见的。

由于PCV 可在猪源细胞培养物上复制,对培养细胞无致病性,因此,易被忽视,并将对猪源细胞疫苗或诊断抗原生产造成潜在的危害。

虽然本病新近发现,我国至今也未见有关本病的发病报道,但由于国际贸易活跃,因此,应引起我国检疫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Dulac G C A fshar A.Can J V et Res.1989, 53:431~433
2 T ischer I M ields W Wo lff D et al.A rch Vi-ro l.1986,91:271~276
3 Segales J Sitjar M D oming o M et al.V et Rec.1997,141:600~601
4 Edw ar ds S Sands J J.V et Rec.1994,134: 680~681
5 T ischer I Bode L Apo daca J et al.A rch Vi-ro l.1995,141:1427
6 T ischer I P eter s D Rasch R et al.Ar ch Vi-ro l.1987,96:39
一起哺乳仔猪亚硒酸钠中毒诊疗报告
硒是畜禽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预防和治疗猪白肌病的有效药物。

但硒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内服或注射剂量过大或多次连续使用,引起畜禽中毒致死事故屡见不鲜。

笔者在临诊中,发现一起哺乳仔猪因注射超量亚硒酸钠维生素E,造成急性中毒的病例。

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1997年5月12日,贺州市沙田镇某养猪专业户11窝10~12日龄、体重每头约1.5~2千克哺乳仔猪112头,其中8窝84头皮肤有些苍白(但哺乳正常),畜主怀疑为白肌病。

上午9时左右,自行对这8窝84头仔猪全部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4毫升(每1毫升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国际单位,上海兽药厂生产,批号960815)。

在用药后4小时(即当天下午1时)左右,这8窝84头仔猪全部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死亡2头。

该户求诊,笔者15分钟后临床发现死亡猪增加到6头。

初诊为亚硒酸钠中毒,采用相应的急救措施,减少了损失。

另外3窝28头未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而未发生中毒症状和死亡。

2 临床症状
病猪全身肌肉震颤,频频呕吐或不断的从嘴巴中流出淡红色粘液,进入病猪舍有一种难闻大蒜臭味。

多数病猪出现神经症状,有的步态踉跄、跛行;有的运动失调,不顾障碍物向前冲撞;有的突然尖叫,视力障碍,转圈撞栏;嘴唇、耳缘及腹部皮肤呈紫红色,眼结膜发绀或苍白,眼睛时闭时睁,流泪。

体温下降,36.5℃~35℃。

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弱,心律不齐。

有的肚胀,有的排黄色糊状稀粪。

严重病例,瘫痪倒地,四肢作游泳状,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剖检4头病死猪,外观全身皮肤有蚕豆大出血斑块,胸腹部、四肢及耳尖瘀血,注射部位有轻度水肿。

剖检可见口腔内充满粘液,喉头呈针尖状出血;肺脏和支气管内有水泡,肺有散在出血斑块。

肝脏呈黄褐色,轻度肿胀,质地脆弱易碎;胆囊肿胀,充满浓稠胆汁。

肾脏表面有黄豆大出血斑,包膜易剥离。

脾脏轻度肿胀,有出血点。

心肌和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心包腔有胶冻样液体。

肺门淋巴结和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胃内充满乳汁,肠管充血呈紫色,肠腔内充满粘液。

4 诊断
用药时仔猪1.5~2千克,每头仔猪用亚硒酸钠4毫克,即每1千克体重2.66~2.0毫克,已超过每1千克体重1.0毫克的致死量的1倍到1倍多;再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用药前哺乳正常、用药后4小时左右即发病;同一栋猪舍3窝28头未用药未发病,故诊断为亚硒酸钠中毒。

5 治疗
立即用5%的白糖水(每千克白糖水再加维生素C8片)让其自由饮服(不能自饮的,用滴管滴入口中,每天5次)。

同时按每猪0.2克硫代硫酸钠、注射用水2毫升混合后一次肌肉注射;隔6小时后,剂量减半,重复注射一次;同时每头肌肉注射复合维生素B2毫升。

病情严重的,每头肌肉注射樟脑磺酸钠2毫升。

治疗结果:除了用药当中又死亡5头外,再不见有仔猪死亡,3天后吸奶恢复正常,20天后追访,猪群生长发育良好。

 (542800 广西贺州市畜牧水产局 邓绍基 骆永泉)
42养猪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