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40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是较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以往认为 是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后来发现其复发率高、转移率低,现 认为属于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 发病年龄在20-40岁 女性多于男性 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41
I级:基质细胞少,大量多核巨细胞。 II级:基质细胞多,多核巨细胞少。 III级:基质细胞为主,多核巨细胞锐减。
A.骨髓炎 B.骨结核 C.骨肉瘤 D.骨巨细胞瘤 E.骨转移癌
82
12.男性,28岁。左膝外上方逐渐隆起半年, 膝关节屈曲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左股骨远 端有骨性突起,基底部窄小成蒂,软骨帽 和滑囊不显影,无明显骨膜反应。可能的 诊断是()
A.骨髓炎 B.骨结核 C.骨肉瘤 D.骨囊肿 E.骨软骨瘤
17
2.影像学检查 X线、CT、MRI 核素骨显像、血管造影
3.病理学检查 4.现代生物技术检测:电镜、免疫组
化、流式细胞技术、染色体检查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一)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1.刮除植骨术 2.外生性骨肿瘤切除术
(二)恶性肿瘤:手术为主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保肢术、截肢术 2.化学治疗 3.放射治疗 4.其他治疗:血管栓塞、温热-化学疗法
运用: 能运用护理程序为骨肉瘤手术病人提供护理。
•3
发生于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 的肿瘤,以及由其他脏器转移到骨骼的 肿瘤统称为骨肿瘤(bone tumors)。
发病有年龄和部位特点,如骨肉瘤多 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人, 骨髓瘤多见老年人,解剖部位对肿瘤的 发生也有意义,许多肿瘤在干骺端,如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

骨软骨瘤护理常规

骨软骨瘤护理常规

骨软骨瘤护理常规骨软骨瘤又名外生骨疣,也属软骨肿瘤,在良性骨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一。

骨软骨瘤是发生在骨表面的一骨性突起,其顶端有一软骨帽覆盖,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单发性约占90%,无遗传性;多发性与遗传有关,又称遗传性多发性外生骨疣,属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常引起骨骼发育障碍,造成四肢长骨短缩或弯曲畸形,身材矮小。

约有 1%的单发性骨软骨瘤可恶变,但多发性骨软骨瘤发生恶变者为 10%~20%。

如肿瘤在短时间内生长迅速,尤其成人后生长迅速者,应怀疑恶变之可能。

恶变之骨软骨瘤称软骨肉瘤。

(一)病因关于单发性骨软骨瘤的发生原因,有几种不同的说法∶①D'Ambrosia 等认为它是因干骺端骨膜在发展过程中有小的缺口,因而使新生骨向骨膜外突出性生长;②Virchow认为是发育期小块骺软骨剥离90°扭转后,向骨外横向生长所形成; ③起源于肌腱附着处的前软骨纤维组织;④Marphy认为放射可形成软骨瘤。

多发性骨软骨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了,通常有以下几种说法∶①由双亲携带的单常染色体显性基因,50%后裔表现本病特征;②由于骨膜生长不完全,不能约束骺软骨的增生,引起软骨的畸形,形成骨赘; ③由于在骨骼生长过程中干骺失去其塑形的能力,使干骺增宽并连续增殖而形成骨赘;④近年有人认为,本症与酸性黏多糖的代谢紊乱有关。

(二)分型1.单发性骨软骨瘤又称孤立性骨软骨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仅发生于软骨内化骨的骨骼,多见于长管状骨的近骺区。

在末节指、趾骨出现的骨软骨瘤,又称为甲下骨疣。

2.多发性骨软骨瘤又称多发性外生骨疣,也称为遗传性畸形性软骨发育不良,或骨干性续连症。

它是一种骨骼发育异常,在骨骼上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骨隆起。

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大多数病员有家族遗传史。

(三)临床表现1.症状、体征随骨骼生长发育而渐渐长大,生长非常缓慢,局部有肿块突出、畸形等症状,早期无明显疼痛及压痛,当肿瘤压迫神经会产生相应的麻木和放射性疼痛,其顶部与肌腱摩擦可形成滑囊炎或因瘤体骨折而使疼痛加剧。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常规一、概述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各种骨组织成分的肿瘤以及由其他脏器恶性肿瘤转移到骨骼的肿瘤统称为骨肿瘤。

骨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来自骨及其附属组织,后者是由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转移而来。

根据骨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所产生的细胞间质类型骨肿瘤又可分为良性、中间性、恶性。

良性骨肿瘤中骨软骨瘤发病率最高,恶性肿瘤中骨肉瘤发病率最高。

骨肿瘤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骨肿瘤的发生具有年龄和部位特点,如骨肉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成人,而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

解剖部位对肿瘤的发生也有意义,许多肿瘤生长于长骨的干能端,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远端,而骨髓则很少发生。

【外科分期】骨肿瘤的外科分期方法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为Enneking 于1980年根据骨和软组织间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特点提出的G-T-M外科分期系统。

这一分期方法反映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侵袭程度,有利于判断预后,合理制订手术方案,指导骨肿瘤的治疗。

G(grade)表示病理分级,共分3级:Go为良性,Gl为低度恶性,G2为高度恶性。

T(tumor)表示肿瘤与解剖学间室的关系,分为:T o肿瘤局限于囊内,Tl囊外、间室内,T2间室外。

M(metastasis)表示远处转移,分为:MO为无远处转移,Ml 为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1.疼痛疼痛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症状,开始时为轻度、间歇性,后来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明显,并有局部压痛。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无疼痛或仅有轻度疼痛,少数良性肿瘤,如骨样骨瘤可因反应骨的生长而产生剧痛。

2.局部肿块和肿胀恶性骨肿瘤局部肿胀和肿块常发展迅速,表面可有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

良性骨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通常被偶然发现。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位于长骨干惭端的骨肿瘤多邻近关节,由于疼痛、肿胀和畸形,可使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

肿块巨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症状,如位于盆腔的肿瘤可引起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便秘与排尿困难;脊柱肿瘤可压迫脊髓,出现截瘫。

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常见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护理评估】
(3)骨肉瘤: • 是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以10-20岁青少年多见,40岁以上发病多为继发性,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开始时呈间歇性发作的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尤以夜间为甚。患肢关节有不同程度
的功能障碍。病变局部肿胀,很快形成肿块,局部皮温增高,浅静脉怒张。可伴有全身恶病质表现。
护理措施
(四)化疗病人的护理: 1.了解和掌握化学治疗药物的作用和毒性反应,掌握药物的浓度,定时查血常规,了解抗癌药物对骨髓功能的抑制程度。 2.贫血重者应给予输新鲜全血;白细胞减少时,要防止感染,必要时采取隔离措施;血小板减少时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必要
时给予成分输血。 3.定期查肝、肾功能,以了解抗癌药物对其损害情况,做好化疗并发症的护理。
护理措施
正常功能,鼓励病人使用辅助工具(拐杖),早期下床活动,为安装假肢做准备。 4.心理护理:截肢或关节离断术后,病人往往出现某些精神失常症状,称为“创伤性精神病”,所以要有专人护理,防止病
人发生意外。术后出现幻肢痛应解释原因,对症处理。 5.预防病理性骨折: (1)下肢肿瘤病人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搬运病人时应轻柔,避免暴力。翻身时应予以协助。
【护理评估】
3.辅助检查:X线检查 (1)骨软骨瘤:长骨干骺端从皮质向软组织的骨性
突起,或呈杵状、蒂状或鹿角状,皮质相连续,髓 腔相通。
【护理评估】
(2)骨巨细胞瘤:长骨骨骺处 呈偏心性溶骨性破坏,骨端呈 肥皂泡样膨胀,骨密质变薄。
【护理评估】 (3)骨肉瘤:病变部位骨质浸润性破坏,边界不清,
课堂小结 6.脊柱肿瘤的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下床活动以防止脊柱骨折造成截瘫。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老河口一医院一、一般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常规1.观察生命体征及评估全身情况。

2.卧硬板床加软垫。

3.脊柱骨折,骨盆骨折,下肢骨折,骨与关节感染者绝对卧床休息。

4.骨折患者搬运(1)骨折部位固定于功能位。

(2)石膏固定者避免石膏变形,折断。

(3)牵引患者保持患肢于牵引状态。

(4)脊柱骨折者防止脊柱扭曲。

5.合并出血,休克者,先止血,抗休克,再处理骨折。

6.四肢损伤或疾病者,根据病情抬高患肢,观察末梢血运。

7.协助完成各项诊疗,检查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DSA栓塞术,穿刺活检术或切开活检术,牵引术等,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8.加强皮肤护理,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或抬臀1次,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和便秘等并发症。

9.评估并记录疼痛的部位,程度,长海痛尺评分≥4分,给予药物镇痛。

10.满足卧床患者日常需要,完成保留导尿及便秘者的护理,指导并训练患者功能锻炼。

(二)骨科手术术前护理常规1.观察生命体征及评估全身情况。

2.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

3.指导并训练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床上大小便及肢体的活动。

4.术前一日沐浴或备皮,修剪指甲,取下饰品。

5.饮食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6.术前一日晚保证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7.术日晨协助患者更换手术衣,取下义齿,隐形眼镜等,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测体温,血压,脉搏。

8.备好麻醉床及所需物品。

(三)骨科手术后护理常规1.根据麻醉方式选择相应麻醉护理常规。

2.根据手术交接单交接患者,了解术中情况及注意事项。

3.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每3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1次,直至平稳,平稳后,每日测体温,脉搏3次,连测3天正常后改为每日1次。

4.巡视病房,观察有无伤口渗血及阴道流血情况。

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性质,颜色及量。

5.留置尿管者,保持尿管在位通畅,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按时更换尿袋,保持会阴清洁,会阴擦洗每日2次。

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肿瘤手术是治疗癌症的常见方法之一。

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和
患者的安全,以下是肿瘤手术护理的常规:
1. 术前准备:
- 在手术前,护士应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释手术过程
和可能的风险。

- 为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
生命体征指标。

- 根据医嘱,检查患者的相关检查结果,如血液、尿液分析等。

- 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卫生,消毒工作完成。

2. 术中护理:
-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准备和无菌操作。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过程中定期记录血压、心率、
呼吸等指标。

-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如递刀、吸引、缝合等操作。

- 注意手术场的无菌环境,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根据需要,监测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时报告医生任何异常情况。

3. 术后护理:
- 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并注意监测其生命体征的稳定。

- 观察伤口的情况,注意是否有渗液、感染等并及时更换敷料。

- 确保患者舒适,如满足口渴、疼痛管理等基本需求。

-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康复过程。

- 提供术后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内容。

- 定期复查患者的术后效果,关注可能的并发症并及时报告医生。

以上是肿瘤手术护理的常规措施,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进行个性化护理。

同时,护士还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
要求,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骨肿瘤护理常规

骨肿瘤护理常规

骨肿瘤护理常规一.概念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是常见病。

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其确切病因不明;骨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二.护理评估(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特别注意有无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

(2)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肿瘤治疗过程持续时间长,损害较大,常常造成身体外观的改变和遗留残疾,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尤其是恶性骨肿瘤,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一旦确诊,病人往往难以接受,对预后缺乏信心,出现焦虑、恐惧甚至轻生(3)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创口有无渗血、渗液。

肢体远端血运是否正常,有无感觉和运动异常。

各种引流是否有效,引流液是否正常。

外固定位置是否正确。

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改善。

辅助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三.观察要点(1)无痛的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常发生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多见。

当肿块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而影响功能,出现疼痛。

(2)干骺端骨隆起,软骨帽一般不显影,如发现软骨帽有不规则的钙化时,应考虑有恶变可能。

四.护理诊断1焦虑、恐惧:与突然发病或病情较长,忍受较重的痛苦有关。

2、疼痛:与3、防止病理性骨折:与患肢过度用力或负重有关。

4、术后预防并发症: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必要时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减轻疼痛,防止骨折。

5、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6、加强随访:对容易复发或有疑恶变的良性骨肿瘤者,应注意随访,督促病人定期复诊检查。

五.护理目标1.患者调整心态,顺应身体的改变。

2患者疼痛得到及时缓解。

3患者活动量增加。

六.护理措施1耐心讲解良性肿瘤的特点,症状较少,预后良好,非致死性疾病,解除病人疑虑。

2 向病人解释疼痛是肿瘤浸润和压迫周围组织所引起,对于疼痛剧烈或经采取上述措施无效者,应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外科护理学--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骨肿瘤病人的护理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是一种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多发生在20~40岁 多发生在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桡骨远端、骶骨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疼痛。 X线表现:骨端偏心位溶骨性破坏而无骨膜反应,
病灶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改变。
骨膨胀性改变
疼痛
疼痛和肿胀、 功能障碍
X线表现 干骺端骨性突起 偏心位溶骨性破 成骨性、溶骨性
坏而无骨膜反应 或混合性破坏
骨软骨瘤
骨巨细胞瘤
骨肉瘤
溶骨性 成骨性
混合性
护理
护理评估(术前)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一般情况 外伤、骨折史 既往史
全身情况家族史
(2)身体状况 局部情况
辅助检查 心理反应、心理承受能力
化疗后观察与护理 保护血管,防止外渗
外渗后处理,防止皮肤坏死 胃肠道反应:化疗前半小时给予止吐药物 骨髓抑制:定期检查血常规,并予支持治疗 皮肤及附件受损:脱发,在头部放置冰袋降温 心、肝、肾功能:定期检查,鼓励多饮水
活动无耐力:与恶病质、化疗有关 改善营养状况,鼓励经口进食 遵医嘱提供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加强化疗护理
发病情况
▪ 男性>女性 ▪ 原发性良性肿瘤多见 ▪ 肿瘤发病与年龄有关 ▪ 解剖部位对肿瘤发生有影响
分类
WHO公布的骨肿瘤分类法: ▪ 良 性:骨软骨瘤 ▪ 中间性:骨巨细胞瘤 ▪ 恶 性: 骨肉瘤 骨肿瘤的原发部位分: 原发性: 多为良性肿瘤 继发性: 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1、疼痛与压痛 2、局部肿块与肿胀 3、功能障碍和压迫症状 4、病理性骨折 晚期恶性骨肿瘤可出现贫血、体重下降、低 热等全身症状
疼痛
相关因素: 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 病理性骨折 手术创伤 术后幻肢痛

骨癌护理常规

骨癌护理常规

骨癌护理常规
骨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骼肿瘤,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性
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疼痛护理:骨癌病人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可采用物理治疗
如热敷、按摩、理疗等方法缓解疼痛,同时还可通过药物治疗如止
痛药、类固醇、放射性同位素等降低疼痛症状。

2. 健康饮食:骨癌患者需要坚持健康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摄入,同时控制油脂、糖分等高热量食物的
摄入。

3. 心理护理:骨癌患者常常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护
士需耐心安慰患者,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4. 体位护理:骨癌病人需要保持合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弯腰、蹲下等动作,以避免疼痛加重。

5. 定期随访:治疗结束后,护士需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生活质量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以上就是骨癌护理的常规方法,护士们在护理骨癌患者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以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

肿瘤治疗护理常规

肿瘤治疗护理常规

肿瘤治疗护理常规
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 定期刷牙和使用漱口水,以降低口腔感染的风险。

- 避免过热或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以减轻口腔不适。

2. 管理营养摄入
- 保持均衡的饮食,包括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根据医嘱或护士指示,进行适当的饮食调整,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3. 定期锻炼和活动
-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当的锻炼计划。

- 尽量多参与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或太极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免疫力。

4. 管理疼痛和不适
- 针对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按时给予必要的疼痛缓解药物。

- 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和其他不适症状,并调整治疗计划。

5. 提供心理支持
- 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等服务,以帮助患者应对治疗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6. 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 定期进行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测试和影像学检查等。

-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以上是肿瘤治疗护理的一些常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理措施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实施前与医生进行详细讨论和指导。

骨肿瘤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的护理常规引言骨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护理是骨肿瘤患者全程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到疾病的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骨肿瘤的护理常规,包括骨肿瘤的识别、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识别骨肿瘤的常见症状骨肿瘤的早期识别对于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以下是骨肿瘤的常见症状,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1. 骨疼痛:患者可能会出现隐痛或持续性的骨疼痛,通常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

2. 肿块或肿胀:患者可触及肿块或肿胀,位置通常是骨骼表面。

3. 疲劳和体重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长期不明原因的疲劳和体重下降。

4. 骨折:骨肿瘤可能导致骨质疏松,患者易于发生骨折。

当发现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应尽早联系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预防骨肿瘤的措施预防骨肿瘤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以下是一些预防骨肿瘤的措施:1. 健康生活方式:饮食要均衡,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避免大量摄入红肉和加工食品。

2. 健康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与骨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联。

3. 避免暴露于致癌物质:避免长时间吸烟和暴露在放射线和化学物质中。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提供相关资讯和指导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预防骨肿瘤的发生。

骨肿瘤治疗的护理护理在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一些骨肿瘤治疗的护理常规:1. 手术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术后,护理人员应提供及时的伤口护理、药物管理和康复指导。

2. 化疗和放疗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提供有效的控制症状的护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3. 心理支持:骨肿瘤的治疗常伴随着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困扰,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

4. 康复护理:骨肿瘤康复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和护理。

结论骨肿瘤的护理常规涉及到骨肿瘤的识别、预防和治疗等方面。

骨巨细胞瘤护理常规

骨巨细胞瘤护理常规

骨巨细胞瘤护理常规一、概述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 是一种原发性潜在恶性骨肿瘤,病理上以含多核巨细胞,散在分布于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单核基质细胞中为特征。

起源于骨髓中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骨巨细胞瘤发病率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好发年龄为青壮年,70% ~ 80%的病例发生于20~40岁。

较少发生于骨骺未闭合之前。

典型的骨巨细胞瘤一般为单发,好发于长骨的骨端,约50%的病变位于膝关节的上下两骨端。

好发部位依次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桡骨远端、胫骨远端、肱骨近端、股骨近端及腓骨近端,极少病例发生于长骨骨干。

骨巨细胞瘤也可见于骶骨骨盆、椎体及跗骨。

骨巨细胞瘤经手术刮除后有易于在骨及软组织局部复发的倾向,复发率为40% ~60%。

约1% ~ 6%的病人可发生所谓良性肺转移。

转移灶的病理检查依然呈良性表现,且转移灶切除后,病人可治愈。

少数病人可发生肉瘤变。

多发生于放射治疗后。

(一)Campanacci 等结合影像学表现和组织学基质细胞异型性进行分级Ⅰ级(静止、非活跃)此级临床症状轻微或没有,病程平稳。

X线显示有薄的、完整的骨皮质包裹肿瘤。

溶骨性破坏局限于成熟骨构成的骨壳内,有膨胀性改变。

核素浓集呈中等程度,并限于病灶内。

血管造影显示血运不丰富。

组织学上呈Ⅰ~ Ⅱ级,有时可有大片坏死或纤维化。

Ⅱ级(活跃)此级最多,临床症状明显,但临床过程较平稳,没有快速发展表现。

X线显示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楚。

皮质骨破坏,但肿瘤局限于薄层反应骨内。

核素扫描显示,肿瘤及周围组织有核素浓集。

血管造影显示肿瘤血运丰富,组织学分级通常在Ⅱ级。

Ⅲ级(侵袭性)此级在复发的骨巨细胞瘤更多见。

临床症状与恶性肿瘤相似,病情进展迅速,病理骨折多见。

X线显示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骨皮质破坏,甚至消失。

肿瘤突破骨皮质形成软组织内肿块。

核素广泛浓集于肿瘤及肿瘤周围区。

广泛的肿瘤及肿瘤外血管形成。

组织学分级可在Ⅱ级或Ⅲ级。

骨肿瘤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的护理常规

骨肿瘤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神志、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

3、观察伤口有无渗液、渗血、渗出量及性质, 引流管有无扭曲、折叠, 引流是否通畅。

4.末梢血液循环的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感、感觉、运动、毛细血管充盈等情况。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骨科手术前准备。

(2)完善术前辅助检查。

(3)训练床上使用便器。

(4)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戒烟。

(5)备皮。

2.术后护理(1)同骨科术后护理。

(2)脊柱肿瘤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防止脊柱骨折造成截瘫;四肢肿瘤患者下地时患肢不负重, 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关节脱位。

(3)抬高患肢, 保持功能位, 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

(4)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 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5)观察手术切口的渗血情况, 及时更换敷料。

(6)重视术后的疼痛控制, 如疼痛影响活动和睡眠时, 可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

(7)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和抗凝药物, 注意观察用药后有无出血倾向。

(8)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必要时可采用静脉补充营养。

(9)心理护理: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10)健康教育化学治疗药物的作用和毒性反应, 观察抗癌药物对骨髓功能的损害程度, 定时检查血常规。

指导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足趾背屈和跖屈。

三、健康指导要点1.加强心理护理。

2、加强功能锻炼, 指导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足趾背屈和跖屈。

3、重视术后的疼痛控制, 如疼痛影响活动和睡眠时,可根据医嘱给予止痛药。

四、注意事项1.患肢末梢血液循环观察。

2.化疗药物副作用。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 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 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 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 分列显示。

骨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骨肿瘤手术护理常规

骨肿瘤手术护理常规按骨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评估健康史,了解既往病史、家庭史、肿块发现的时间以及受伤是否有诱因。

2、评估临床症状及体征,了解局部是否有肿胀、压痛、皮温增高,了解疼痛的程度、时间,有无夜间痛,是否有相应神经血管受压迫症状。

3、了解辅助检查结果如血钙、X线检查等。

4、是否有恐惧、紧张、焦虑,对疾病的知情情况。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下肢肿瘤避免下肢负重;脊柱肿瘤者需卧硬板床,防止躯干扭转屈曲。

截肢术者,术前训练使用拐杖。

(2)给予患者安慰及心理支持,消除其恐惧及焦虑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3)术前3天每日用肥皂水清洗局部,术胶1天用肥皂水清洗后局部备皮,清洗擦干后用碘伏消毒,并以无菌巾包扎。

(4)化疗患者按化疗护理常规。

2、术后护理(1)行肿瘤切除术者,患肢抬高15°~30°并制动;行截肢术者保持关节功能位,床旁备用止血带。

(2)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肢疼痛的程度及局部灭活后的组织反应、肿胀程度。

(3)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创口有无渗液、渗血及渗出物的性状、量。

(4)肿胀及疼痛护理:给予精神安慰,尽量避免用吗啡类镇痛药,可用抗肿瘤中药外敷;禁止按摩、热敷、理疗,以防肿瘤扩散。

(5)行大剂量化疗药物治疗者,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出现恶心、呕吐、出血、贫血、发热、过敏、脱发等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及时采集血标本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保护肿瘤部位,防止负重致病理性骨折。

2、术后定期复查。

恶性肿瘤者按时化疗。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护理常规【护理诊断/问题】1.疼痛2.躯体移动障碍3.有感染的危险4.焦虑5.潜在并发症:肾功能障碍【护理措施】1.饮食护理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以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化疗期间,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2000ml以上,预防高尿酸症。

肾功能不全者选用优质蛋白饮食,如瘦肉、牛奶、鱼虾等。

2.休息与运动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可在室内适当活动,病理性骨折者绝对卧床休息。

3.药物治疗的护理1)常用药物长春新碱、表阿霉素、地塞米松、万珂、反应停等。

2)遵守用药次序、时间、剂量,观察药物疗效。

3)化疗期间加强巡视,避免药物外渗。

4)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A.长春新碱观察有无手脚麻、木、针刺样疼痛等末梢神经炎的表现。

B.表阿霉素观察有无胸闷、心慌等心肌损害的表现,定时监测心率。

C.地塞米松监测血糖、血压的变化。

D.反应停餐后服用,观察有无便秘和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

E.万珂观察有无腹泻和血小板降低等表现。

4.观察要点1)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观察有无感染征象(详见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3)观察有无出血征象(详见血液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4)使用大剂量激素者,监测血糖的变化。

5)观察有无骨痛及病理性骨折。

5.其他1)心理护理,介绍同种疾病治疗效果较好的病例,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预防骨折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活动时均须缓慢,以防碰伤、跌倒。

睡硬板床,盖松软被,避免身体受压而导致骨折。

给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注意用力强度及用力方向,以防骨折。

3)疼痛的护理A.非药物止痛如听音乐,看书等。

B.药物止痛根据患者疼痛的规律,选择最佳给药时间,避免疼痛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肿瘤护理常规
一.概念
骨肿瘤是发生于骨骼或其附属组织(血管、神经、骨髓等)的肿瘤,是常见病。

同身体其它组织一样,其确切病因不明;骨肿瘤有良性,恶性之分,良性骨肿瘤易根治,预后良好,恶性骨肿瘤发展迅速,预后不佳,死亡率高,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和相关因素: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工作环境和生活习惯,特别注意有无发生肿瘤的相关因素。

(2)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肿瘤治疗过程持续时间长,损害较大,常常造成身体外观的改变和遗留残疾,对病人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

尤其是恶性骨肿瘤,转移早,预后差,死亡率高,一旦确诊,病人往往难以接受,对预后缺乏信心,出现焦虑、恐惧甚至轻生
(3)身体状况:评估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创口有无渗血、渗液。

肢体远端血运是否正常,有无感觉和运动异常。

各种引流是否有效,引流液是否正常。

外固定位置是否正确。

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改善。

辅助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三.观察要点
(1)无痛的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常发生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多见。

当肿块增大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而影响功能,出现疼痛。

(2)干骺端骨隆起,软骨帽一般不显影,如发现软骨帽有不规则的钙化时,应考虑有恶变可能。

四.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与突然发病或病情较长,忍受较重的痛苦有关。

2、疼痛:与
3、防止病理性骨折:与患肢过度用力或负重有关。

4、术后预防并发症: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必要时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减轻疼痛,防止骨折。

5、促进关节功能恢复:鼓励病人进行功能锻炼,预防肌萎缩和关节僵硬。

6、加强随访:对容易复发或有疑恶变的良性骨肿瘤者,应注意随访,督促病人定期复诊检查。

五.护理目标
1.患者调整心态,顺应身体的改变。

2患者疼痛得到及时缓解。

3患者活动量增加。

六.护理措施
1耐心讲解良性肿瘤的特点,症状较少,预后良好,非致死性疾病,解除病人疑虑。

2 向病人解释疼痛是肿瘤浸润和压迫周围组织所引起,对于疼痛剧烈或经采取上述措施无效者,应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

3 适当的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术后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保持肢体功能位,预防关节畸形。

避免负重,以防发生病理性骨折和脱位。

恶性肿瘤者术后3周可进行患处远侧和近侧关节的活动;术后6周,进行重点关节的活动,加大活动范围。

必要时辅助理疗、利用器械进行活动。

七健康指导
保持平稳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恶性肿瘤病人应坚持按计划接受
综合治疗。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各种助行器,如拐杖、轮椅等,尽快适应新的行走方式。

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指导病人按计划锻炼,调节肢体的适应能力,以最大程度恢复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定期复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