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定位系统-先进的馈线维护手段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方法
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方法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是迅速隔离故障和恢复供电的前提,对于维护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配电网故障定位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是迅速隔离故障和恢复供电的前提,对于维护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对配电网进行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呢?一、配电网故障处理特点配电网络馈线上一旦发生单相、相间、三相等短路时,设备上的F1U及时将故障信息卜传至主站系统。
即变电站SCADAS系统,若变电站运行人员处理不了,再次将信息上传至上一级调度,经调度SCADAS系统分析进行定位、隔离、恢复。
一般来说,配电网故障处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配电网不仪有集中在变电站内的设备,而且还有分布于馈线沿线的设备,如柱上变压器、分段开关、联络开关等。
信号的传输距离较远,采集相对比较困难,而且信号具有畸变的可能性,如继电器节点松动。
开关检修过程中的试分/合操作及兀’U本身的误判断等都会干扰甚至淹没有用信号,导致采集到的信号产生畸变。
(2)配电网设备的操作频度及故障频度较高,因此运行方式具有多变性,相应的网络拓扑也具有自身的多变性。
(3)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开关设备性能的不同。
对故障切除的方式也不同。
如多分段干线式结构多采用不具有故障电流开段开关和联络线开关,故障由变电站的断路器统一切断,这种切除方式导致了停电范围的扩大。
配电网故障定化是配电网故障隔离、故障恢复的前提,它对于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改善供电质量、减小停电范围有着重要作用。
二、配电网故障定位的方法1、短路故障定位技术方法配电网系统中短路故障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系统中电流急剧增大、电压大幅下降等不利运行工况,同时该故障发生后会进一步引发配电网系统中变配电电气设备损坏的相与相、相对地间的大电流短接故障。
按照短路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三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对地短路、以及单相对地短路故障。
由于配电网发生短路故障后,其电流、电压等特征故障参量较为明显,故障定位技术方法的实现相对较为简单,工程中最常用的是“过电流法”。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故障检测与定位、故障隔离与恢复、自动重载和负荷分配等功能,而馈线自动化技术则主要涉及到线路状态监测、线路分段和线路自动重建等方面。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1. 故障检测与定位: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通过监测电力系统的各个节点,实时检测故障发生的位置和类型。
它可以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等参数,结合故障检测算法,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2. 故障隔离与恢复:一旦故障发生,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故障类型和位置,自动隔离故障区域,避免故障扩大影响其他部分。
同时,系统还能自动恢复正常供电,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3. 自动重载和负荷分配:配网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自动调整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负荷均衡和电力资源的优化利用。
它能够根据负荷需求,自动进行重载操作,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馈线自动化技术1. 线路状态监测: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力线路的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和分析,系统可以判断线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线路异常,提高线路的可靠性。
2. 线路分段: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线路的运行状态,自动进行线路的分段操作。
通过将线路分为多个段落,可以有效隔离故障,减少故障影响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 线路自动重建:一旦发生线路故障,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根据故障位置和类型,自动进行线路的重建操作。
它能够快速准确地恢复线路供电,减少停电时间,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总结: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配网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故障检测与定位、故障隔离与恢复、自动重载和负荷分配等功能,而馈线自动化技术则主要涉及到线路状态监测、线路分段和线路自动重建等方面。
故障定位系统(FLS)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有消弧线圈系统 信号源户外安装解决方案
有消弧线圈系统 ,同时消弧线圈和接地变压 器室外安装时, 器室外安装时,信号源原则上安装在接地变压器的 附近,采用标准信号源户外机柜(高×宽×深 1757×1220×1016) =1757×1220×1016 ) 从接地变压器的中性点经过 隔离刀闸接信号源的一次回路。 隔离刀闸接信号源的一次回路。可以是信号源柜的 顶端进线,也可以通过单相电缆从信号源柜的底部 顶端进线, 进线。 进线。 信号源的二次回路只需要接入信号源所在母线 的PT开三角电压信号(或者是消弧线圈的PT信号) PT开三角电压信号(或者是消弧线圈的PT信号) 开三角电压信号 PT信号 。这种安装方式在接入信号源时只需要接地变压器 停电。 停电。
下一页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故障定位系统原理
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信号源通过母线向各 条馈线注入一个特殊低频的信号。 条馈线注入一个特殊低频的信号。这样在小电流 接地的配电网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除了接地产生 的容性电流和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外, 的容性电流和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外,还有一个 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流过,而在非接地相、 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流过,而在非接地相、非 接地线路、 接地线路、以及接地线路的非接地部分则没有这 个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流过。 个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流过。 故障指示器检测这个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进行 单相接地的选线和定位。 单相接地的选线和定位。故障指示器检测到这个 特殊低频的信号后翻转变红, 特殊低频的信号后翻转变红,指示在此回路有单 相接地故障。
故障定位系统应用图 故障指示器 下一页
馈线自动化概述
馈线自动化概述一、引言馈线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馈线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馈线自动化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馈线自动化概述1. 馈线自动化定义馈线自动化是指对配电网中的馈线进行监测、控制和保护等操作,实现对配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它主要包括对馈线状态的监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恢复等功能。
2. 馈线自动化系统组成馈线自动化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馈线开关状态,实现远程开关操作。
(3)保护装置:用于检测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
(4)通信装置:用于与上级调度中心进行数据交换。
3. 馈线自动化功能(1)监测功能:实时监测馈线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2)控制功能:实现远程开关操作,控制馈线的开通和断开。
(3)保护功能:检测馈线故障并进行相应的保护操作,保证馈线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4)故障定位功能: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定位馈线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5)故障隔离和恢复功能:在发生故障时,自动进行隔离操作,并尽快恢复正常供电。
三、馈线自动化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实现馈线自动化的基础。
它可以将馈线状态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输到监测装置中进行处理。
2.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是实现远程监测和控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有GPRS、CDMA、以太网等。
3. 控制算法技术控制算法技术是实现远程控制和保护的核心。
它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开关操作或者保护操作。
4. GIS技术GIS技术是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来管理配电网中各个设备的位置、状态和运行情况。
它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管理和监测。
四、馈线自动化应用1. 馈线自动化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城市配电网中,馈线自动化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故障发生率,提高供电质量。
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
配网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摘要:对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及周到的维护,保证系统安全运行,使系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配网自动化近年来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分析其常见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应此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配网自动化的4种模式1.1 故障定位系统模式其实,故障定位系统模式就是利用安装故障警报器和故障指示器等装置,在配电线路故障时,依据故障信息,对故障区域加以确定。
由此可以确定,此种模式只具备指示故障的功能。
1.2 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原位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主要是使用管道“网络型”或自动开关设备,在配电线路故障时自动确定故障区域,并自动隔离,避免故障影响范围加大,在此需要说明的是FIU表示终端保护设备,需要与开关相连,如此才能保证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其发挥作用,断开开关,避免故障电流或故障电压破坏其他设备,导致整个配电网受损程度加大。
1.3 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集中馈线自动系统模式,是主要的工作站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采集终端设备,以及通信方法的操作、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的分布网络运行情况,一旦配电网出现故障,将会自动判断故障所在区域,运用遥控方式将故障区隔离,从而避免其他设备或线路受到影响,给配电网造成重创。
基于此,可以确定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型的集中,有故障处理、故障信息、远程控制、遥感、网络浏览、馈电变电站远程控制功能、指示故障功能等。
因此,在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科学地运用此模式,可以大大提升配网安全性、可靠性。
1.4 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系统模式集成平台自动化系统模型的组成主要与配电网络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相结合。
通过自动化系统集成平台的部署,可以实现自动测量、GPS自动化、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和系统灵活,形成完整的应用程序,以促进销售网络运行的经济、安全、高效地奠定基础。
2 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以下问题2.1 功能设计单一提高供电可靠性是配电网络自动化功能设计的传统思想。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热点话题。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设备、智能化系统和通信技术,对配电网中的馈线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控制,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对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从技术原理、功能特点、应用案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技术原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基于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和通信网络构建的智能化配电系统。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原理:1. 智能终端设备: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需要利用先进的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开关、智能保护装置、智能电能表等,实现对配电网设备状态的检测、监视、保护和控制。
这些智能终端设备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快速响应等特点,能够实时采集电力系统数据,为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通信网络: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需要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将各个智能终端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通信网络可以采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手段,满足不同环境下的通信需求,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智能控制系统: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需要配备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逻辑判定,实现对配电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系统状态实时调整操作策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以上几个方面的技术原理共同构成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内容,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二、功能特点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特点:1. 实时监测与控制: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实时监测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负荷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智能化分析与判断: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通过智能分析和判断技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评估和分析,为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3. 快速故障定位与恢复: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并自动切除故障区域,实现自动化的故障恢复,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10kV线路馈线自动化和故障定位“二遥”综合系统的应用
障定 位系 统 ,从 而积 累 了这 2种 系统 的设计 运 行 经
验 。针 对 石 家 庄 供 电公 司架 空 网 和 电缆 网并 存 ,尤 其
1 k 线 路 馈 线 自动 化 和 故 障 定 位 “ 遥 " V 0 二 综 合 系 的应 用 皇 口尔 统
王彦坡
( 家 庄 供 电 公 司 ,石 家 庄 石 0 00 ) 5 0 0
[ 摘要 ] 介 绍 了馈线 自动化和故障定位 “ 二遥 ”综合 系统原理 、设计 方案 、通信方 式和 主站功能 。实践 证 明了 该 系统 的 可 行 性 和 实用 性 。
系统 ;基层供 电公 司的 自动化 和通信技术力 量弱 ,为
提高 系 统 的可 用 性 和 可 维 护性 , 在 维 护 运 行 上 更 适 于
采用简单 的 自动化设备和通信方式 。
综上 所 述 ,石 家 庄 供 电公 司 采 用 的设 计 方 案 为 :
1馈 线 自动 化 系统
石家庄供 电公 司在 电压型和 电流 型开关的基础 上 安装带 自动化 功能 的 F U,并改 进 了 电源变压 器 构 T
/ 一
:/
l
匝 丽
— —— —.
遥信 量
—. .. .. .. .. .. .. .
刖 测遥 量 l:… 、信 … 一
l
.. .. .. —
…
图 1 系统结构示意 图
路故障,并可由专用检测探头检测接地零序故障电流 ;
通过光纤将故障信息发送到外接显示单元,实现就地故 障指示 ,同时测量探头又通过另一根光纤将正常的负荷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电力供应的需求越来越大。
传统的电力配网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如配电网故障率高、供电可靠性低、故障定位时间长等。
为了解决传统电网存在的问题,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维护效率,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配电网馈线设备的监测、控制、故障定位和恢复等操作,从而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投资效益。
1.监测和控制功能馈线自动化系统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监测馈线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电气参数。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即可自动进行相应控制操作,例如切换负载、故障分段隔离、跳闸刀闸等,保证配电网的正常运行。
2.故障定位和恢复功能当馈线设备发生故障时,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故障信号定位、智能分析等手段,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位置,并自动进行分段隔离和恢复操作,缩短供电中断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3.智能控制和运维管理馈线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运维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节约运行成本。
目前,我国城市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智能化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通过引入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为运维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2. 运行效率提升通过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和控制功能,可以降低人工巡检频率,减少了运维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
3. 供电可靠性提高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和恢复,缩短了供电中断时间,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4. 运维管理智能化通过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控制和运维管理功能,提高了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减轻了运维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5.经济效益突出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损失,增加了经济效益。
天馈线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定位
案例三:馈线进水故障
总结词
馈线进水会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 严重时可能导致信号中断。
详细描述
进水的原因可能包括安装不良、密封 材料老化、外部环境影响等。检查馈 线防水性能,修复或更换破损的馈线 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05
天馈线系统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新型材料的应用
新型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如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等在天馈线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材料具有轻质、 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能够提高天馈线系统的性能和寿命。
管理系统的功能
智能化管理系统具备数据采集、分析、预测和远程控制等功能,能够提高天馈线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营 效率。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01
集成化与模块化
未来天馈线系统将朝着集成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以提高系统的紧凑性
和可维护性。这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难题,如电磁兼容性、接口标准化
等。
02
环境适应性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的普及,天馈线系统需要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气候条
建立完善的故障预防机制,如定期巡检、数据监 测等,及时发现潜在故障。
加强天馈线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和耐久性。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维护技能和故 障处理能力。
03
天馈线系统的故障定位
故障定位的基本原则
信号检测
首先通过信号检测确定故障区域,观察信号强度和质 量的异常变化。
逐步排除
天馈线系统的维护与 故障定位
目录
• 天馈线系统概述 • 天馈线系统的维护 • 天馈线系统的故障定位 • 天馈线系统故障案例分析 • 天馈线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天馈线系统概述
天馈线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定义
什么是配网自动化?可从那些方面提高供电可靠性
什么是配网自动化?可从那些方面提高供电可靠率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显著提高,人们对于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也日益增加。
作为电能供应的末端,配电网与用户直接相连,其供电可靠性水平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因此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供电可靠率(ASAI)和用户平均停电时间(SAIDI)是评价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水平的两个最为关键的指标,从国家能源局2016年发布的《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中的指标公式可知,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率,可以从减少每次停电用户数和减少每次停电持续时间两方面入手。
停电用户数的多少主要与网架结构是否合理、施工方案是否优化有关,而减少停电持续时间则可以利用配网自动化技术来进行解决。
一、配网自动化的内容和意义配网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数据通信和存储功能等手段,集成配电网的实时运行、设备和电网结构以及用户和地理图形等信息,进而构成完整的自动化体系,实现配电网监控运行的管理信息化与自动化。
借助于各种保护逻辑与终端设备,运行人员可以在线监测配电网设备运行状况,无需到现场即可对具备“三遥”功能的开关进行远程操作。
在配电网出现故障或运行异常的时候,终端告警和开关状态信息能够帮助调度人员对故障区域进行判断,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及隔离,尽快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正常用电,从而缩小了故障处理过程中的停电范围,减少了故障隔离时间,实现了供电可靠率指标的提高。
通过配电网的自动化建设,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提升供电管理水平及供电质量,降低人们因停电而遭受的损失,提高用户满意度,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配网自动化技术包括故障定位系统、馈线自动化系统等。
配网自动化技术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故障处理环节。
传统的配电网故障处理流程为:调度人员收到变电站监控信号告警或大范围用户停电报修,根据经验对故障范围进行初步判断,安排抢修人员赴现场确认故障点(故障点不明显的,还需要通过多次试拉试送来辅助判断,造成用户多次短时停电和对设备的冲击伤害),故障准确定位后,对故障设备进行隔离,对非故障区域先行恢复供电,故障处理完毕后对全线恢复供电。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应用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实现对配电网和馈线的自动化管理和运行。
本文将从配网自动化和馈线自动化的定义、技术特点、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1. 定义配网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配电网进行监测、控制、保护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能够实现对配电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快速定位和恢复、负荷优化调度等功能,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2. 技术特点(1)智能监测: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实现对配电设备的智能监测和预警。
(2)远程控制:配网自动化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包括开关操作、负荷调节、故障处理等,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风险。
(3)故障定位: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的位置,通过智能分析和定位算法,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4)负荷优化: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负荷需求和电网运行情况,实现对负荷的优化调度,减少了供电能耗和电网压力,提高了电网的经济性和能源利用率。
3. 应用案例(1)智能配电网建设:利用配网自动化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的智能监测和控制,提高了配电网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例如,某城市在配电网中引入智能电表和智能开关,实现了对用户用电量的实时监测和负荷调节,减少了用电峰值和电网压力。
(2)故障快速定位和恢复: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的位置,并自动切换到备用回路,实现了对电网故障的快速恢复。
例如,某地区的配电网引入了故障指示器和智能开关,能够实时监测和定位故障点,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供电质量。
(3)负荷优化调度: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根据负荷需求和电网运行情况,实现对负荷的优化调度,减少了供电能耗和电网压力。
如何加强配电网管理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如何加强配电网管理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一定程度上给配电网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能够有效保障正常供电,保障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用电量的不断提升,也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更高,也因此对配电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本文主要谈谈电力企业如何加强配电网管理,从而有效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关键词:配电网;管理;供电可靠性;提高在电力供电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如人为因素等,使得电力调度受到影响,从而影响配电网的供电质量,尤其是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引发各种安全事故。
因此,在加强配电网管理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配电网供电的效率,同时也要保证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这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当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提升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才能够有效节省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电力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1、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分析1.1线路架构因素在配电网结构中,主要是由配电线路组成,并起到向电力用户输送电力资源的作用,从而达到供电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要进行线路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保障配电线路的正常配置,这就需要对高压及低压两种配电线路进行合理配置,保障两种不同配电线路能够有效配合,只有在高要求的标准下进行配电线路的规划及建设,才能够有效保证供电的持续性,才能够提高供电的效率,也才能够有效避免线路故障等问题发生。
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有不少电力企业在配电线路建设时,未能够有效进行统筹规划,配电线路的架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使得许多配电线路错综复杂,容易引发接线不准确、线路损失等问题。
1.2停电检修因素在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时常还会发生停电检修的情况,而且由于缺乏有效的计划,增加了重复停电的发生概率。
面对这样的情况,电力企业在配电网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停电计划的合理安排,要综合对停电的必要性进行考虑,然后再进行配电线路的维修,只有科学合理的停电计划安排下,才能够有效减少电力用户停电的时间,也才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
简述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是现代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电网规模的扩大,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电网的运行需求。
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提高了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1.1 智能电网监控系统智能电网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可以及时发现电网故障并进行快速定位。
同时,该系统还能对电网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1.2 配电自动化设备配电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开关、遥控终端、遥测终端等,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例如,自动开关可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进行自动开关操作,遥控终端可以实现对开关的遥控操作,遥测终端可以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
1.3 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智能配电网管理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它通过对电网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实现对电网的智能化管理。
例如,该系统可以根据电网的负荷情况进行负荷预测和负荷调度,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二、馈线自动化技术2.1 馈线保护装置馈线保护装置是馈线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时监测馈线的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一旦检测到故障情况,可以及时切除故障馈线,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2 馈线自动重合闸装置馈线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以实现对馈线的自动重合闸操作,当馈线发生短路或故障时,该装置可以自动切除故障馈线,并自动合闸其他正常馈线,实现对电网的快速恢复。
2.3 馈线故障定位系统馈线故障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对馈线的电流和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准确定位馈线的故障位置。
这对于快速排除故障,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的优势3.1 提高电网的可靠性配网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定位故障,快速恢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智能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与研究
智能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与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和个人都对供电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配电自动化作为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之一,由馈线终端实时监控电网的运行状况。
当配电网发生故障后,馈线终端将故障信息上报给主站;主站根据上报的故障信息,通过相关算法快速找到故障区段并隔离,同时迅速恢复非故障失电区域的供电。
因此,研究配电网的故障定位与隔离技术,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设计1智能配网故障定位的流程和步骤对于智能化配电网来说,当其处于故障状态时,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故障定位,具体流程为:1.分析故障类别。
凭借观察、分析负序电流、零序电流来对应得出结论,该故障属于相间短路故障,还是相接地故障。
2.判断故障相。
通常应该通过计算三相电流的小波能量之和来对应明确故障相,这是因为不同的故障相能量和的数值不同。
例如:单相接地故障下,小波能量和为最大,相间接地故障则相反。
3.故障定位。
明确故障类别、以及相以后,则要进行故障定位,通常情况下应该逐个级别、逐个层次地开关节点,对应分析有无故障。
4.故障的准确定位。
对发生故障的大致范围大致估算后,再进行精准化定位。
2配电网故障定位遗传算法目前,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算法主要有两类,它们都是基于馈线终端FTU上报的故障过流信息来判断的。
一类是根据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并结合现场设备FTU上报的故障过流信息的矩阵算法;另一类是人工智能型故障区段定位算法,如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geneticalgorthin,GA)、专家系统等。
遗传算法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全局优化性和可并行性,故本文选择该算法进行故障定位。
在进行故障定位时,首先对上传的故障信息进行编码,依赖构造的开关函数及适应度函数对故障点进行计算求解,并对种群进行遗传操作,最终实现对故障设备的定位。
10kV馈线单相接地故障在线定位系统的设计
) ,
男
,
硕 士 , 究 方 向 研
系统故障选线 和故 障定 位所采用的方法 , 描述 了系统的构成和实际运行 的具体过程 , 并
着重对 系统的馈线定位控制单元进行 了具体 的介 绍。该 系统的成功投运缩短 了停 电时
问 , 高 了供 电可 靠 性 。 提 关键 词 : 0k 馈 线 ;单相 接 地 故 障 ; 线 单 元 ; 线 定 位 控 制 单 元 1 V 选 馈 中 图 分 类 号 : M 76 文 献标 志 码 : T 2 B 文 章 编 号 :10 -5 12 1 ) 30 2 -4 0 1 3 ( e n ier g N r hn l tcP w rU i r t, a dn 7 0 3 hn ; 1 D pr n o w r gn ei , ot C iaEe r o e n esy B o ig 0 ,C ia m P E n h ci v i 01
为智 能配 电网馈 线
白
口 rU 0
De i n o 0 kV e r sg f1 Fe de sPha e- ・ r und Fa tLo a i y t m s ・o・ o t g ul c tng S se
ZHAO o hu , Ga s ai Y ANG ig , WANG Lz n , M n yu io g 0
2 北京新 源绿 网节能科 技 有 限公 司 , . 河北 保 定
0 10 7 0 3)
赵 高 帅 (97 18
-
摘 要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定位一直 是低 压配电网难 以解决 的难题 。设计 了一 种 1 V馈线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系统 , 0k 实现在 线式接 地故 障定位 与故 障隔离 。阐述 了
K yw rs1 V fees s gep aet-r u dfut s btt ns n lnet nu i; ed rmo i e od :0k d r ; i l h s- go n l; u sai i a i c o nt f e n- e n o a o g j i e
配电网馈线故障区段定位系统
p r n eih rlp r. a e nt e ̄ / s I mb d e p r t n s se t eF a ta d p rp ea a tB sdo h c o —I e e d do eai y tm,h TU o t r sd sg e no o s fwaei e in dit
aietejd me to h a l o h r— i ut Bae n t e fn a n a a l s cin lcto ti lo l h u g n ft efut fs o tcr i. sd o h u d me tlfut e t o ain marx ag — z c o rtm .h a l s cinlc t n s fwaei h i tto a e t co n h cu 1 i ain i h rjc i h tefut eto o ai o t r t emansa intk si oa c u tteat a t t nt ep o t o n n su o e
Fe d r Fa l e to c to y t m n Dit i u i n Ne wo k e e u tS c i n Lo a i n S s e i s r b to t r
GUO u f ,YANG n —i ,HUANG in y ,CHEN — n Mo —a Ge gje Ja — e Yami
( le e o e t i Co l g fEl c rc Eng ne rn nd A u o ton,Fuz u Uni e st i e i g a t ma i ho v r iy, Fuz oude a t s ci n l c to s tm n dit i to t ta t e rf ul e to o a in ys e i s rbu i n ne wor s d o na i t poog na y i i k ba e n dy m c o l y a l ss s p op e T hes t m on it U , r os d. yse c ss sofFT GPRS c m m uniai n ne wor nd t an s a i .Thes a a d p w — o c to t k a hem i t ton t nd r o e o d m a a m e ts s e d t r n m iso p ot c o s a optd i PRS o m unia in be we n t an rla n ge n y t m a a t a s s in r o a li d e n G cm c to t e he m i sa i n heFT U . t ton a d t TheFTU p is a32 bi A RM 7 s p a heCPU n t r a ple t hi st a d isha dwar sdii d i o s s e ei vde nt y t m
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系统与实施
配电线路故障自动定位系统的探讨与实施[摘要]:长期以来,配电系统运行维护水平不高、故障处理技术有待提高,文中将重点介绍一种新的配电系统的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故障点自动定位系统。
[关键词]:配电线路故障检测点故障定位系统工作原理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tm 文章编号:1009-914x (2012)20- 0028 -01我国城乡大多数10kv配电网络还是采用单辐射树状方式供电,供电可靠性比较差。
由于配电网中线路具有数量多、长度大、分支较多的特点,造成线路故障频发,变电站馈线保护动作,开关跳闸,中断供电。
在线路发生故障后,故障的查找仍然靠人工,费时费力,查找故障点的工作量较大,盲目查线,而且会造成线路停电时间过长,给用户造成一定的损失。
不符合现代对供电质量、效率的要求。
故障点的及时发现、快速消除故障、尽快恢复供电显得尤为重要。
1.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配电网在实际运行中,有时会发生接地和相间短路故障,一般发生接地故障较多,特别是在雷雨、大风等恶劣自然天气的时候,单相接地故障发生的几率比较频繁。
虽然单相接地后,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相电压升高电压依然对称,不影响用户供电,但是,单相接地长时间运行会严重影响变电设备和配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因此,发生单相接地后也需要将线路停电,查找故障,特别是在选线的时候,会造成无故障线路的停电,造成供电可靠性的降低。
在配电网发生短路或者接地故障时,电网中存在大量的故障信息,可以利用一些量化的信息对故障点进行定位,同时,将故障或可疑线路与无故障发生的线路分开,保证其他线路的供电。
通常的方法是逐步减少连接在故障或者可疑发生故障线路上正常运行设备的数量。
本文介绍一种配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原理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2.故障自动定位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1 系统组成配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包括线路上若干个故障检测点及监控主站系统。
线路故障检测点合理分配在配电线路上。
论述配网故障定位、隔离及恢复措施
论述配网故障定位、隔离及恢复措施1 概述随着电力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提高供电质量已成为各供电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不断减少用电用户停电时间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馈线自动化是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在配网发生故障后,根据有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故障位置,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进而恢复健全部分供电是馈线自动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现行网络的供电质量、可靠性越来越不能适应用户的用电要求。
配网自动化的兴起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即是基于对本市配网现状进行分析,对配网故障定位、隔离及恢复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 配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配网故障自动定位是基于配网地理信息系统,根据通信系统采集得到的故障信息来判断故障区域,为配网故障进行状态分析提供参考信息。
2.1 系统构成本文结合佛山配网实际介绍一种基于配网地理信息系统的故障指示器在线故障监测系统,来实现线路故障的快速定位。
本系统主要由配网地理信息系统、故障指示器、信息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及转发系统、用户监控主站组成。
2.2 系统原理佛山配网故障定位系统主要用于馈线发生单相接地和相间短路故障的检测,当线路有故障发生时,故障指示器启动,同时发出无线调制编码信息,发射子站收到故障指示器的动作信号并经处理后,通过地址编码和时序控制,以短消息的方式发送给信号接收总站,信息处理单元接收到发射子站发来的信息后,经过处理后发送监控主站。
安装在监控主站的数据处理及转发系统,接收到发来的信息后进行解调、解码处理,然后将信号传送给监控主站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通过纠错校正和逻辑判断运算,对故障点定位后,在配网地理信息系统中标识出来,同时在配网主站中发出告警信号,配网调度员据此可指导运行人员直接到故障点进行故障排除。
2.3 定位系统应用分析目前佛山局故障指示器正常运行情况下在配网主站上显示为绿色,检测到短路电流时翻红牌,当检测到接地电流时翻黄牌。
浅谈馈线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
水电工程Һ㊀浅谈馈线自动化系统故障处理许㊀洁ꎬ司震宇摘㊀要:馈线自动化是配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㊁减少供电损失直接有效的技术手段和重要保证ꎬ文章针对馈线故障处理功能ꎬ即故障分析㊁故障定位㊁故障隔离㊁非故障区域负荷转供等ꎬ以典型的三种简单故障和五种复杂故障为例ꎬ分别分析了相应的事故处理方法ꎬ实现配电网全自动化运行ꎮ关键词:馈线自动化ꎻ故障处理ꎻ故障分析一㊁引言馈线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势ꎬ其意义在于:首先ꎬ当配网发生故障时ꎬ能够迅速查出故障区域ꎬ自动隔离故障区域ꎬ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ꎬ因此缩短了用户的停电时间ꎬ减少了停电面积ꎬ提高了供电可靠性ꎮ其次ꎬ馈线自动化可以实时监控配电网及其设备的运行状态ꎬ为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并逐步实现配电自动化提供依据ꎮ二㊁馈线自动化系统结构概述馈线自动化是利用自动化装置或系统ꎬ监视配电线路或馈线的运行状况ꎬ及时发现线路故障ꎬ迅速诊断出故障区域㊁将其隔离ꎬ并快速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ꎮ馈线自动化主要采用就地㊁集中两种方式实现ꎮ配电主干环路主要采用集中控制的方式ꎬ通过主站系统协调ꎬ借助通信信息来实现控制ꎻ支线㊁辐射供电多采用就地控制方式ꎬ局部范围实现快速控制ꎮ近些年来ꎬ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升ꎬ还增加了主站集中式与就地分布式协调配合的控制方式ꎮ馈线自动化全面遵循IEC61970/61968国际标准ꎬ以配电SCADA为基础ꎬ以停电管理为应用核心ꎬ覆盖全部配网设备ꎬ强调信息的共享集成及综合利用ꎬ涵盖整个配网调度指挥的全部业务流程ꎬ以实现高可靠性配网为目标ꎬ实现配网流程化的业务管理ꎬ全面提升配网调度管理水平和科学的管理效益ꎮ三㊁馈线自动化处理逻辑说明故障处理依据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和设备运行的实时信息ꎬ结合故障信号ꎬ进行故障的定位㊁隔离和非故障失电区域的恢复供电ꎮ所生成的故障处理方案能够直接给出具体的操作开关㊁刀闸和它们符合调度规程的操作顺序ꎮ具有与实际调度过程相一致的可操作性ꎮ如果环网是双电源供电ꎬ且满足N-1原则ꎬ即当一个电源点发生故障时ꎬ对端电源能带动环网上的所有负荷ꎬ系统按简单故障处理模式进行处理ꎮ如果环网具有多电源(大于2)ꎬ或虽是双电源供电ꎬ但不满足N-1原则ꎬ系统将进一步按复杂故障处理模式进行处理ꎮ(一)三种典型的复杂故障备注:S1㊁S2㊁S3为变电站出线开关ꎬ其余为配网开关ꎬ开关黑色实心为合位ꎬ白色空心为分位ꎮ1.故障不连续图1㊀功能测试接线图故障处理过程:断路器S1开关分闸ꎻ断路器S1保护动作ꎻA1㊁A3保护动作ꎮ根据故障信号分析ꎬ故障信号不连续ꎬ但是根据故障信号仍可判定故障区域为定A3~A4~B4区域故障ꎬ断开A3㊁A4㊁B4隔离故障ꎬ合上A6和A9恢复下游供电ꎬ合上S1恢复上游供电ꎮ(二)本侧多点故障图2㊀功能测试接线图故障处理过程:动作信号:断路器S1开关分闸ꎻ断路器S1保护动作ꎻA1保护动作ꎻA2保护动作ꎻA3保护动作ꎻA4保护动作ꎻB4保护动作ꎮ根据动作信号分析ꎬ故障区域大于一处ꎬ根据故障信号断定ꎬ可判定A4~A5和B4下游区域故障ꎬ断开A4㊁A5㊁B4隔离故障ꎬ合上A6恢复下游供电ꎬ合上S1恢复上游供电ꎮ(三)本侧对侧同时故障图3㊀功能测试接线图故障处理过程:动作信号:断路器S1开关分闸ꎻ断路器S1保护动作ꎻA1保护动作ꎻ断路器S2开关分闸ꎻ断路器S2保护动作ꎻA12保护动作ꎻA11保护动作ꎻ断路器S3开关分闸ꎻ断路器S3保护动作ꎻA8保护动作ꎻB9保护动作ꎮ根据故障信号分析ꎬ发生三个故障分别导致S1㊁S2㊁S3跳闸ꎬ根据故障电流ꎬ可判定A1~A2㊁A11~A10㊁B9下游三个区域故障ꎬ分别给出故障处理方案ꎬ断开A1合上S1处理故障一ꎬ断开A11㊁A10合上S2处理故障二ꎬ断开B9合上S3处理故障三ꎮ四㊁总结实现配电网自动化是现代电网发展的需求ꎬ馈线自动化技术是配网自动化的核心ꎬ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必然趋势ꎮ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ꎬ馈线自动化能够迅速查出故障点ꎬ自动隔离故障区域ꎬ及时恢复非故障区域用户的供电ꎬ提升供电可靠性ꎮ参考文献:[1]徐丙垠ꎬ李天友.配电自动化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ꎬ2010ꎬ34(9):81-85.[2]徐龙彬ꎬ徐浩彬.配网系统中10kV馈线自动化的运用分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ꎬ2016(6):289.[3]HeJꎬWuXPꎬLiLXꎬetal.Acomponentbasedreal—timedatabasemanagementplatform.PowerSystemTechnologyꎬ2002ꎬ26(3):64-67.作者简介:许洁ꎬ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ꎻ司震宇ꎬ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阴市供电公司ꎮ9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装在馈线的故障指示器FI(Fault Indicator )。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时故障指
示器检测到信号源的特殊信号后翻转为红色指
示(正常为白色),通过线路出口和故障通道
上动作的故障指示器的红色指示可以判断故障
出线、故障区段及故障分支。
故障定位系统应用图
故障指示器
下一页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 装置具有抑制弧光过电压、降低接地过电压的幅 值,降低电压恢复速度,消除虚幻接地的功能。
• 装置安全可靠,不影响其它设备运行。
信号源原理示意图
下一页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FI结构图:
Jan. 2005
返回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短路故障指示的基本工作原理
√ 动作的主要判据:
Jan. 2005
• 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信号源通过母线向各 条馈线注入一个特殊低频的信号。这样在小电流 接地的配电网中性点和接地点之间除了接地产生 的容性电流和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外,还有一个 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流过,而在非接地相、非 接地线路、以及接地线路的非接地部分则没有这 个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流过。
Jan. 2005
信号注入装置(EFS)技术特性
• 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自动发出特殊注入信号, 装置的启动电压、延时时间可按用户要求设定。
• 具有手动重发功能,确保单相接地选线和定位的 准确性。
• 自动记录、滚动保存单相接地信息,随时可以查 阅,同时提供以不同规约上传接地信息功能。
• 信号源在发生谐振时在系统的中性点自动投切阻 尼电阻,消除系统的各种铁磁谐振。
按无人值班设计,分布安装。信号源在线监视单 相接地故障信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记录 和保存接地信息,同时可以向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上传这些信息。
该系统同时具有消除谐振和指示短路故障区段的
功能。
下一页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故障定位系统功能
Jan. 2005
• 信号源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自动启动并发出信 号脉冲,给出接地故障指示并指示接地相序。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故障定位系统(FLS)
-先进的馈线维护手段
Jan. 2005
目录 • 故障定位系统的简介 • 故障定位系统功能 • 故障定位系统原理 • 故障定位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故障定位系统的相关应用 • 故障定位系统安装解决方案 • 基于GMS和GIS技术的故障定位系统
下一页
北京科锐
1、提供用户方便查找故障的最佳方案;
2、 保证故障定位系统安全、可靠并方便的接入系统;
3、信号源本身的故障能够迅速被隔离,绝对不能 波 及系统相关设备;
4、信号源接线最为简单,安装时尽量少的设备停电;
5、系统运行方式改变时,保证信号源不会失去作用。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故障指示器安装位置
Jan. 2005
3、在安装信号源时一定注意一次线和二次PT信号 的相序,注意PT二次的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 还是B相接地);
4、如果不能确定接地故障时,可用重发按钮,再次 注入信号。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故障定位系统安装解决方案
为用户提供户内、户外、以及有、无消弧线圈等 不同类型变电站的安装解决方案。所有解决方案的 原则是:
• 信号源除了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发信号脉冲外,也 是一个接地选线装置,同时还具有抑制弧光过电 压和消除系统谐振的功能。
• 信号源具有重发功能和自检功能
• 故障指示器检测到故障时自动翻转还可通过光纤 输出状态变化信号。
• 信号源具有自动记录接地信息和远传功能。
下一页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故障定位系统原理
• 故障指示器检测这个特殊的低频注入的信号进行 单相接地的选线和定位。故障指示器检测到这个 特殊低频的信号后翻转变红,指示在此回路有单
相接地故障。
下一页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故障定位系统(FLS)配置和结构
故障定位系统由二大部分组成:
安装在变电站的EFS信号源(Earthed Fault Signal Source)实时监测中性点电压,发生单 相接地故障时通过母线向各条馈线注入特殊的 低频信号。信号源可以安装变电站的10kV开关 柜室也可以安装在室外。
l 变电站或开闭站出口处,判断故障是在站内还 是站外。
l 主干线路和支干线处,指示故障所在区段。 l 电缆与架空线路连接处,指示故障是否在电缆
段。
l 架空线、 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等分支处,定位 到分支。
l 开关柜母排上,判断母线故障。 l 开关柜的出线上,判断出线故障。 l 用于高压进线处,判断用户故障。
√动作后可自动返回,返回时间定货前注明。
√具有上电闭锁的功能。
下一页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信号源原理示意图:
母线 隔离刀闸 开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阻尼电阻 注入信号
地线
Jan. 2005 返回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相关应用简介:单电源、辐射型线路
返回
接地故障翻牌显示模拟
短路故障翻牌显示模拟
北京科锐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故障定位系统应用注意事项
1、当10kV母线分段运行,在发生接地时,信号源 只能给其所在母线上的各条馈线发送信号。建议 用户在每段10kV母线都安装一个信号源,保证 在分段运行时,故障定位系统正常工作;
2、在母联开关处于合状态时,分别在两段母线上的 信号源只有一个主信号源发信号,另外一个信号 源在备用状态,保证信号发送的正确性;
故障定位系统(FLS)
Jan. 2005
故障定位系统(FLS)简介
本系统采用信号注入法对配电网发生的单相接地 故障进行选线和定位,为检测单相接地故障线路 、查找接地点提供可信、可靠、快速手段。
系统严格遵守电力安全标准,不影响电网安全运 行。由于信号源发出的信号是是低频纯阻性的, 它的接入降低了接地时中性点电压幅值,减轻了 单相接地时过电压对系统的危害。
√先有短路电流突变增量大于150A; √随后开关跳闸,电流下降到1.5A以下, √同时电压降低到AC1000V以下。
动作响应时间:
具有反时限的特点,小电流150A响应时间小于0.6S, 200A小于0.15S,300A小于0.06S,400A小于0.02S ,1000A以上10mS。
√最长允许跳闸时间为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