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废弃物的处理
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流程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
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一律及时焚烧处理。
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
除了焚烧和深埋外,还应提倡回收和综合利用的方式,减少资源浪费。
实验室应有盛装废弃物的专门容器,最好是防碎裂的,里面盛装适宜的、新鲜配制的消毒液。
废弃物应保持和消毒液直接接触并根据所使用的消毒剂选择浸泡时间,然后把消毒液及废弃物倒入一个容器里以备高压或焚烧。
盛装废弃物的容器在再次使用前应高压并洗净。
焚烧是处理污染物(包括宰杀后的实验动物)的终末最后步骤,污染物的焚烧必须取得公共卫生机构和环卫部门的批准,也要得到实验室生物安全员的批准。
一、感染性生物材料的安全处理㈠所有感染性材料都应该放入防渗漏的容器里进行高压灭菌。
⑴在高压灭菌处理以前,感染性材料装入可高压的黄色塑料袋;⑵高压灭菌后,这些材料可放到运输容器里以备运输至焚烧炉;⑶可重复使用的运输容器,应防渗漏并且有密闭的盖子,这些运输容器在送回实验室重新使用前要消毒并清洗干净。
㈡植物检疫样品,如没有发现病虫害,则可以利用;若发现有病虫害,可装于密闭容器内,在 60-120℃下烘干1-2 h后,做焚烧或深埋处理。
㈢动物检疫样品(如:肉,蛋,奶,精液,胚胎,蚕茧等),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可加以利用,若有病变或异常,则应集中销毁,焚烧或深埋。
⑴对于利用效率不大或不能利用的检疫样品,高温高压灭菌后集中储存、妥善保管,最后统一做深埋或焚烧处理。
⑵如果检疫样品量很大,可加工成有用的副产品,减少资源浪费,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㈣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或不能回收的染色液,应高压灭菌30分钟,趁热倒掉废弃处理。
㈤尿、唾液、血液、分泌物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处理方法实验室在进行生物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包括实验室用具、化学试剂、生物制品、残留液体等。
对这些废弃物的正确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一、实验室用具的处理实验室用具的处理应该以减少污染和安全为原则。
对于可重复使用的实验室用具,应该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清洗过程中,应该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清洗剂,并进行足够的冲洗,以确保清洗干净。
对于不可重复使用的实验室用具,应该按照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和处理。
二、化学试剂的处理化学试剂是实验室生物实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它们也带来了很大的环境污染风险。
对于过期的化学试剂,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过期的化学试剂应该集中存放,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安全处置。
同时,实验室在使用化学试剂时,应该注意控制用量,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污染。
三、生物制品的处理生物制品包括生物样品、培养物、细胞系等。
对于已使用过的生物制品,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生物制品应该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彻底消毒,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处置。
对于遗弃的生物制品,应该集中存放,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四、残留液体的处理实验室生物实验中产生的残留液体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
对于大量产生的残留液体,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液体废弃物应该收集到特殊的废液容器中,并交由专门的废弃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在收集和处置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并防止泄漏。
五、环境污染控制除了对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理,还应该控制环境污染风险。
在实验室的设计和操作过程中,应该注重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控制。
选择环保型试剂和实验仪器,减少化学品使用量,注重垃圾分类等都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方法。
结语实验室生物实验废弃物的正确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
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范一、引言在生物实验室中,废弃物的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正确处理废弃物不仅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还能避免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规范和标准。
二、废弃物分类与包装1.化学废弃物:严禁将化学废弃物与其他废弃物混合存放或处置。
化学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内进行初步分类,并根据其性质和特点进行标记和包装。
2.生物废弃物:生物废弃物包括实验中使用的细菌、病毒、动植物组织等。
这些废弃物应根据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分类和包装,以确保其安全处置。
3.尖锐废弃物:包括使用过的注射器、刀片、玻璃器皿等。
这些废弃物应被放置于专门的尖锐物品容器中,并确保容器具有足够的密封性。
三、废弃物储存1.化学废弃物储存:化学废弃物应储存在标有化学品性质和危险性的容器中,并被放置在专用的储存柜中。
储存柜应密封,并且只允许受过培训的人员访问。
2.生物废弃物储存:生物废弃物应储存在标有生物危险性等级的容器中,并在专用的冰箱或冷冻柜中存放。
必要时,应考虑使用抗菌剂来防止细菌或病毒的繁殖。
3.尖锐废弃物储存:尖锐废弃物容器应放置在易识别且质地坚固的容器中,以防止针头等物品的意外刺伤。
四、废弃物处理1.化学废弃物处理:化学废弃物应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处理。
在任何情况下,禁止将化学废弃物直接倾倒到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
可以选择将废物交由经过授权的专业机构进行妥善处理。
2.生物废弃物处理:生物废弃物应按照生物安全等级的要求进行处理。
根据实验室的规定,可以选择进行高温灭活、消毒或经过专业机构处理。
在任何情况下,禁止将具有生物危险性的废弃物直接丢弃。
3.尖锐废弃物处理:尖锐废弃物应放置在专门设计的封闭容器中,并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安全处理,确保不会对人员或环境造成伤害。
五、废弃物记录为了确保废弃物处理的全面和追溯性,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处理记录。
记录应包括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方式以及处理时间等信息,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参考或监管需要。
生物安全医疗废弃物品处理制度及流程
生物安全医疗废弃物品处理制度及流程
1.目的: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2.范围:实验室用的所有废弃物品。
3.内容:
3.1.医疗废弃物是指将要丢弃的所有物品。
在实验室内,废弃物最终的处理方式与其污染被清除的情况紧密相关。
废弃物处理的首要原则是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实验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或焚烧。
3.2.微生物实验室的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和毒株等高度危险性废物应就地高压灭菌(或消毒液浸泡)后由专人回收至院内暂存点再交给集中处置中心焚烧(日产日清);
3.3.其他实验室(如免疫、生化、门诊采血室等)产生的医疗废物置于专用收集袋或容器(不必经过就地消毒处理程序,特殊病原体感染者除外)由专人回收至院内暂存点再交给集中处置中心焚烧(日产日清);
3.4.对于一般的血标本、分泌物、排泄物等,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倒入下水道。
3.5锐器:注射器针、次性采血用后不可再重复使用,应将其完整地置于专用一次性锐器盒中按医院内医疗废物处置规程进行处置。
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绝对不能丢弃于生
活垃圾中。
3.6.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任何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不应事先清洗,任何必要的清洗、修复必须在高压灭菌或消毒后进行。
3.7.废弃的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除了锐器按上面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外,所有其他污染(有潜在感染性)材料在丢弃前均需消毒。
消毒方法首选高压蒸汽灭菌,其次为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置规定
微生物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置规定微生物试验室废弃物的处置规定随着生物技术的进展,微生物试验室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废弃物需要妥当处理。
微生物试验室废弃物的不当处置可能会对环境、人类及其它生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订立合理的微生物试验室废弃物处置规定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至关紧要。
一、废弃物分类和处理方法1. 生物安全废弃物生物安全废弃物是指可能存在生物安全风险的废弃物,包括试验室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细胞培育物、病毒、Toxin、臭氧等,以及处理上述废弃物产生的废液、废菌液等。
生物安全废弃物应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纳专门设备和处置方法,包括:(1)高温灭菌: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或培育箱中的高温消毒功能将微生物进行灭菌;(2)化学杀菌:使用一些化学物质来消除微生物,如氢氧化钠、酸、次氯酸等;(3)物理破坏:使用橡胶锤、粉碎器等工具将微生物进行破坏;(4)焚烧处理:使用高温方式将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
2. 化学废弃物化学废弃物是指试验中使用的化学试剂、溶剂、废液、废溶剂及其混合物等。
化学废弃物应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纳以下处理方法:(1)中和处理:将废弃物与肯定量的酸、碱化学物质混合中和,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2)氧化处理:将废弃物加入氧化剂、酸性混合物中进行氧化处理;(3)沉淀分别:使用化学试剂将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沉淀分别出来,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4)安全贮存:将化学废弃物存放在专用的不安全品储存柜中,在储存前先包装好,请勿将不安全品混在一起。
3. 保护性设施废弃物保护性设施废弃物重要是指22微米的过滤器、手套、坩埚、玻璃纸、塑料瓶、板橡胶等保护性设施材料。
这些物品中可能含有一些污染物,需注意处理方法。
保护性设施废弃物应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纳以下处理方法:(1)隔离储存:将保护性设施废弃物放入密闭容器中进行隔离储存,避开污染环境;(2)消毒处理:进行消毒处理后再处理,以避开污染人员或者环境;(3)分类处理:依照废弃物的不同,分类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
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废弃物产生、收集、储存、处理等环节。
三、定义1. 实验室废弃物:指在实验室日常工作中产生的具有危险性或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品废弃物、生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等。
2. 废弃物产生单位:指产生废弃物的实验室或实验室部门。
3. 废弃物管理人员:指被授权负责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的人员。
四、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1. 废弃物分类:(1)化学品废弃物:按照化学品的性质和危险性进行分类,包括易燃物、腐蚀物、毒性物、有害物等。
(2)生物废弃物:按照生物安全级别进行分类,包括生物性固体废弃物、液体废弃物和感染性废弃物等。
(3)放射性废弃物:按照放射性水平和放射性核素进行分类,包括低放射性废弃物、中等放射性废弃物和高放射性废弃物等。
2. 废弃物标识:(1)在废弃物容器上应标注明确的废弃物类型和性质,以便进行正确的分类和处理。
(2)废弃物容器应有明显的标识和警示标志,以提醒处理人员注意安全。
五、废弃物的产生和收集1. 废弃物产生:(1)实验室废弃物的产生应尽量减少,遵循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原则。
(2)实验室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分类、分装和清理,并存放在指定的废弃物容器中。
2. 废弃物收集:(1)实验室应设立相应的废弃物收集区域,以便于废弃物的分装和集中收集。
(2)废弃物收集容器应具备防漏、防过载和易于清洗的特点,以确保废弃物的安全收集和储存。
六、废弃物的储存和运输1. 废弃物储存:(1)废弃物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区域内,并进行适当的分区和标识。
(2)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和排水设施,并设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清理。
2. 废弃物运输:(1)废弃物的运输应采取密封、稳定的包装方式,防止泄露和碰撞。
(2)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装混载,确保废弃物的分类和标识清晰可辨。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5篇)
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目的保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防止污染。
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和合理有效的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及废弃物对人体的伤害,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于实验室工作环境、实验台面、工作服、移液器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实验室所有废弃标本、使用过的耗材等。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3职责3.1生物安全实验室操作人员负责实验室消毒及实验室产生的废物、废液的收集和处理。
3.2生物安全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消毒工作、废弃物处理的监督检查。
____具体要求4.1实验室清洁消毒4.1.1消毒液配制4.1.1.1配制2g/L有效氯消毒液:参照消毒剂说明书配制终浓度为2g/L有效氯消毒液。
4.1.1.2各实验区的清洁消毒工具均专用,不可混用。
所配制的消毒液只限在当天内使用,隔夜如使用时应根据本SOP重新配制。
4.1.2紫外消毒4.1.2.1紫外消毒须根据需要设定时间,通常为____分钟,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时间。
4.1.2.2消毒结束后,关闭电源开关。
4.1.3实验室消毒清洁程序4.1.3.1每次实验前一天和实验结束后对各区进行全面消毒。
包括实验台面、地板。
4.1.3.2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标本或试剂外溅,应立即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湿布覆盖污染处____分钟,再进行擦拭,随后用清水擦洗,并作记录。
4.1.3.3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台面进行清洁,紫外灯照射____分钟。
4.1.3.4实验结束后,开启室内紫外灯对实验室进行紫外照射消毒至少____分钟。
4.1.3.5实验结束后,用含2g/L有效氯消毒液对各区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擦拭清洁。
4.1.3.6每次对使用过的移液器、镊子用____%酒精棉球进行擦拭。
4.1.3.7每周将待清洁工作服高压灭菌后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天洗涤4.1.4生物安全柜消毒消毒、清洁方法a、一项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容器和设备应用____%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后取出。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3篇)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实验废弃物的管理,维护正常的检验工作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内感染或潜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产生的实验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
3.定义3.1医疗废物指医院实验室在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医疗废物包含实验废弃物。
3.2实验废弃物指医院生物实验室在实验活动或实验活动有关的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弃物。
实验废弃物属于医疗废弃物。
4职责4.1总务科负责中心实验废弃物的管理。
4.2实验室生物安全员负责组织检查本科室实验废弃物消毒、处理工作。
4.3实验工勤人员负责实验内实验废弃物的消毒、处理工作。
4.4医院废物回收中心工勤人员负责责任范围内实验废弃物的收集、运送、消毒、贮存,并负责贮存设施、设备和运输工具的维护、消毒及处理。
4.5实验室生物安管理小组负责实验废弃物处置工作的监督检查。
5.管理规定5.1实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标》、《医疗废物管理条件》、《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相关法规要求,按照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原则进行妥善处理。
5.2医院废物回收中心负责中心实验废弃物管理,科室负责任范围内的实验废弃物管理,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实验废弃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5.3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实验废弃物,并按照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类别分别放置于防渗专用包装容器(袋)或者防锐器穿透密闭容器(可以是广口塑料瓶或耐重硬纸盒等)内。
5.4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实验废弃物放入包装容器后不得取出。
5.5严禁使用破损的包装容器,严禁包装容器超量盛装,达到容器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废弃物的处理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科研人员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针对一线科研人员的系统管理始终是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实验室废弃物通常是指试验中使用过的化学物品,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的限制。
特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措施,涉及为防止病原体的任何泄露和意外释放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的各个方面;而生物安全保障是为防止病原体的侵袭。
近几年,陆续发生了几起实验室感染事件。
2014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证实,位于亚特兰大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转移实验样本,导致炭疽杆菌扩散,75名实验人员接受治疗。
2004年我国出现的非典病例也是由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病毒所的实验室感染造成。
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生物安全问题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位置。
随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实验室实验人员感染事件,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我国政府也日益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也相继颁布了各种法令,例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法则》(WS233-200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和《生物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等。
(1)实验室由于其规模、建筑布局、周围环境、内部分割及通风条件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室内小气候。
室内小气候的好坏、优劣,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实验室也由于处理和检测的标本不同、检测目的和方法不同,其藏匿的具有潜在感染能力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形式亦不同。
不同于研究型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的标本中或生物材料中可能携带的潜在病原微生物往往是未知而多样的。
(2)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如离心、混匀、接种、制片、移液、加样等可产生气溶胶污染,标本喷溅等可直接污染皮肤黏膜及实验台面和地面等。
另外,由于室内环境空间的限制,设备、人员拥挤以及通风换气不充分等都可能使实验室内病原体的浓度增加,使人群在室内被污染的机会明显大于室外。
实验室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程序
感染性废弃物
一 次性 针头、载 玻片、玻 璃试管等 一切玻璃 制品
培养基、病 理标本、血 液、血清、 尿道拭子、 阴道分泌物、 用过的一次 性个人防护 用品
可能携带病原 微生物的实验 废弃物(沾有 血液的实验用 品、实验器械、 吸管、吸头)
不可 重复 使用 装入实验室有生物安全标 志的污物桶
可重 复使 用
报单 位批 准送 指定 单位 处理 销毁
进入所污水处理系统 统一进行污水处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程序
损伤性废弃物 药物性废弃物 过期、淘汰、 变质、或被 污染的检验 试剂、血液 制品等药物 性废弃物 大 量 少 量 医疗废弃液体 实验室各仪器产 生的废液,临床 患者的尿液及各 种体液标本 每 1000ML 标本加 入40ML 的“84” 消毒液 使终浓 度达到 2000PP M 化学性废弃物 需废弃的具腐蚀性、易燃 易爆性、有毒性、有害性 化学用品或化学消毒剂等
统一进行高压灭菌 每两日由特种垃圾转运人使用黄色垃圾袋包装封口后放入污物 桶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贮存 每周由专门的医疗废弃物处理公司统一收集后运送至焚烧点统 一焚烧
放入有 效氯含 量不低 于 2000P PM的 消毒剂 中浸泡 24h后 由专人 统一清 洗
统一倒入 专用废液 桶,浸泡 过夜后排 放下水道
强酸强 碱分开 收集并 及时进 行中和 处理后 排放下 水道
低浓度 酸碱废 液用大 量清水 “无限满 3/4后封 盖)
防渗漏包 装,放入 处置区的 相应污物 桶
易燃易 爆性、 有毒有 害性化 学物品 尽可能 正确详 细标示 内容物 和成分
用黄色废物袋装好封口 运送至处置区塑料桶内 贮存
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第一版第0次修订)
1 概述
为促进实验室生物安全,须对实验过程涉及的生物废物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相关实验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规程,并对所从事的工作负有生物安全责任。
部门负责人负有监督和管理责任。
2 废弃物管理要求
实验室废弃物应分类收集,并用防渗专用包装容器(袋)或者防锐器穿透密闭容器,容器外部有警示标志和标签。
对损伤性废弃物、一次性耗材与可回收物品分类处置,以免造成处理人员伤害的可能性。
生物废物用黄色垃圾袋(桶)收集,无害化后方可出实验室。
3 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3.1废弃物处理过程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3.2分类处理
3.2.1微生物污染的培养基、菌(毒)种保存液、生物标本等感染性废弃物或微生物可疑污染物,首选进行压力蒸汽灭菌;
3.2.2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用过的试管、吸管、移液器吸头,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及实验器械等感染性废弃物可选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消毒液浸泡;
3.2.3针头、试验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实验利(锐)器等损伤性废弃物需放入符合要求的利器盒里,容器装满3/4后封盖,进行压蒸汽灭菌处理;
3.2.4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诊断试剂、疫苗和血液制品等,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
3.2.5化学品废弃物按类别用专用化学废弃物收集桶收集,集中处理/移交;
3.3无害化处理后,及时做好相关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记录、实验室废弃物移交登记。
学校实验室安全废弃物处置流程
学校实验室安全废弃物处置流程为了确保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本文档规定了实验室安全废弃物处置的具体流程。
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遵循此流程,确保废弃物得到正确分类、收集、储存和最终处置。
1. 废弃物分类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照其化学性质和潜在危害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生物废弃物(如:组织、细胞培养物、微生物等)- 化学废弃物(如:试剂、溶剂、酸碱等)- 放射性废弃物(如: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标记物等)- 尖锐物品(如:针头、玻璃片等)- 其他废弃物(如:废纸、塑料、玻璃等)2. 废弃物收集每个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收集,用于分类收集不同类型的废弃物。
收集应明确标识,以便于识别和处理。
- 生物废弃物:使用生物安全废物,并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理。
- 化学废弃物: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化学废物,并根据化学品的性质进行分类收集。
- 放射性废弃物:使用专用的放射性废物,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 尖锐物品:使用具有防刺穿功能的锐器盒,并定期进行处理。
- 其他废弃物:使用普通的垃圾袋或废物箱进行收集。
3. 废弃物储存废弃物应在实验室内临时储存,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管理:- 生物废弃物:储存于生物安全废物中,并放置在指定区域,避免交叉污染。
- 化学废弃物:储存于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热源、火种和腐蚀性物质,确保安全。
- 放射性废弃物:储存于专用放射性废物储存柜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辐射防护。
- 尖锐物品:储存于锐器盒中,并放置在易于拿取且安全的位置。
- 其他废弃物:按照普通垃圾进行储存,并定期清理。
4. 废弃物处置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应定期交由专业公司进行处置。
具体流程如下:1. 联系专业废弃物处置公司,咨询具体处置要求和流程。
2. 根据公司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包装和标记,确保符合运输条件。
3. 预约废弃物处置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处置。
4. 处置过程中,实验室人员应现场监督,确保废弃物得到正确处理。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生物废弃物分级处置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生物废弃物分级处置生物安全实验室(Biosafety Laboratory)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室,用于研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和生物制品。
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不仅要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还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实验室内外的生物废弃物,以保护环境和公众的安全。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生物废弃物的分级处置。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是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基础。
首先,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遵循国家和国际相关标准、法规和指南,如生物安全法、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等,以确保实验室的运作符合安全标准。
其次,生物安全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实验室设施和设备,包括实验室结构、空气过滤和排风系统、消防设施等,以保障实验操作的安全。
此外,实验室还应有相应的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最后,生物安全实验室还应具备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和安全风险。
生物废弃物的分级处置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生物废弃物的特性和潜在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以确保废弃物对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影响最小化。
一般而言,生物废弃物主要分为四个级别:一级生物废弃物、二级生物废弃物、三级生物废弃物和四级生物废弃物。
首先是一级生物废弃物。
一级生物废弃物主要包括已经消毒处理过的废弃物,如已经灭活的培养基、试剂瓶等。
这一类废弃物通过物理或化学处理,使其中的生物体失去活性,从而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处置一级生物废弃物时,可以采取常规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式,如焚烧、填埋或回收利用。
其次是二级生物废弃物。
二级生物废弃物是指在实验室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潜在病原体或传播性特性的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需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任何病原体或传染性物质彻底失活。
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高温蒸压灭菌、化学消毒等。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流程
在___,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条例》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每天中午,实验室产生的污物废物都要进行分类、打包、称重、贴上标签,并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同时,必须做好记录。
对于可回收的试管等物品,应该放入含有5000mg/L有效
氯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带盖桶内浸泡30分钟以上消毒,并进行
高压清洗。
当天使用的乳胶手套、口罩、棉签、吸头等物品,都应该被丢入贴有生物危害标志的垃圾桶内(桶内为黄色废物袋),并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这些物品被视为“感染性废物”,同时也要做好记录。
对于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静脏采血针、未梢采血针、玻片、污染破碎玻璃试管等锐器,应该丢入一次性的“利器盒”内。
这个不能装得过满,当达到盒子的四分之三时,就必须将其视
为“损伤性废物”或“感染性废物”,并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
同样,也需要进行记录。
污水处理方面,实验室的污水应该直接排入医院医疗废水专用下水道,并由医疗机构进行统一处理。
对于标本处理,检验过的血标本应该保留3天后,连同试管一起丢入贴有生物危害标志的垃圾桶内(桶内为黄色废物袋),并视为“损伤性废物”或“感染性废物”,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处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弃物安全处理程序及应急预案(一)感染性废物安全处理实验室的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造成影响。
感染性废物对医务工作人员和废物处理人员是严重的职业性有害物质。
实验室应按以下内容制定和完成感染性废物的管理程序:指定专人负责和协调感染性废物的管理;确定感染性废物的产生地并确定废物的成分及数量;建立有关减少废物产生的文件;建立隔离、包装、转运、保存和处置程序;建立审核及质量保证程序;建立有关废物管理培训、紧急情况处理和安全操作等程序及相应文件。
有关操作要求文件化,要有记录。
1.个人防护操作感染性或任何有潜在危害的废物时,必须穿戴手套和防护服。
对有多种成分混合的医学度物,应按危害等级较高者处理。
处理含有锐利物品的感染性废物时应使用防刺破手套。
2.隔离有关单位必须对实验室可能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加以确定,并采取安全、有效、经济的隔离和处理方法。
必须由专业人员严格区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废物,一旦分开后,感染性废物就必须加以隔离。
3.标识已经确认的感染性废物应分类丢入垃圾袋,所有收集感染性废物的容器都应有“生物危害”标识,或使用红色容器。
所有运输未经处理的感染性废料的容器上都应有“生物危害”标识。
4.包装所有的感染性废物都必须进行包装,并应依据废物的性质及数量选用适合的包装材料。
应使用红色或橘黄色聚乙烯或聚丙烯包装袋,并应标记有“感染性物品”。
包装有液体的感染性废物时,应确保容器无泄漏。
包装袋基本要求如下: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为制造原料;聚乙烯(PE)包装袋正常使用时不得渗漏、破裂、穿孔;最大容积为0~1m³,大小和形状适中,便于搬运和配合周转箱(桶)盛装;如果使用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共混(LLPDE+LDPE)为原料,其最小公称厚度应为150μm;包装袋的颜色为黄色,并有盛装医疗废物类型的文字说明,如盛装感染性废物,应在包装装上加注“感染性废物”字样;包装袋上应印刷《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中第五条确定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生物安全实验室废物的分类、收集、储存、处置和监管,确保废物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废物分类与收集1. 根据废物特性将废物分为生物废物、化学废物和其他废物三类。
2. 生物废物应按照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分别收集。
a) 感染性生物废物应使用专用的密闭容器进行收集,并标注“感染性生物废物”字样。
b) 非感染性生物废物应使用普通塑料袋进行收集,并标注“生物废物”字样。
3. 化学废物应根据危险程度进行分类,并使用专用的容器进行收集。
a) 高危化学废物应储存在专用的耐腐蚀容器中,并标注化学品的名称和危险性等级。
b) 中低危化学废物应使用标准的密闭容器进行收集,并标注化学品的名称和危险性等级。
4. 其他废物应根据性质不同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收集措施。
四、废物储存1. 生物废物和化学废物应储存在专用的储存区域,禁止将废物放置在非指定区域。
2. 废物储存区域应设有冷藏设备和防火措施,确保废物的安全性和保存性。
3. 废物容器应妥善封闭,防止废物泄漏和污染环境。
4. 废物储存区域应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干净整洁。
五、废物处置1. 废物处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
2. 生物废物的处置应遵守病原体的处理要求,并采取相应的灭活措施。
3. 化学废物的处置应按照废物的危险性等级进行处理,并遵守国家环保要求。
4. 其他废物的处置应根据废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六、废物监管1.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设立废物管理负责人,负责废物的收集、储存、处置和监管工作。
2. 废物管理负责人应定期检查废物的收集和储存情况,并记录检查结果。
3. 废物管理负责人应组织废物处置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管理制度。
4. 废物管理负责人应与环保部门建立联系,了解最新的环保政策和管理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系列之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1、废弃标本及其容器应有专门密闭不漏水的污物袋(箱)存放,集
中由医疗垃圾处理公司接收处理,每天由专人至少移交一次。
2、实验室内所有医疗垃圾装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黑色垃圾袋。
3、废弃的血液标本连同试管用0.5%的“84”消毒液或0.5%过氧乙
酸至少1小时后,交医疗垃圾处理公司接收处理。
4、废弃的其他体液(如尿液、脑脊液、胸腹水等)用1%的含氯消毒
剂浸泡消毒1小时后排入污水池。
5、微生物实验室的各种标本:菌种、培养基和其他废弃物在运出实
验室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浸泡消毒),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的密闭容器中。
6、一次性使用的采血针或其他锐器用后应浸泡在装有0.5%的”84”
消毒液的厚壁容器中浸泡至少1小时后,交医疗垃圾处理公司接收处理。
7、口罩、帽子、手套不得重复使用,用后置黄色垃圾袋。
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废弃物的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1.目的
规范废弃物处理
2.适用范围
尖锐器具和其他废弃物的处理。
3.具体方法:
3.1尖锐器具的处理
3.1.1尖锐器具,如针、注射器等,除特殊情况外,禁止在实验室使用,尽可能用塑料器材代替玻璃器材。
3.1.2注射和吸取感染性材料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用过的针头禁止折段、剪段、折段、重新盖帽或从注射器上取下,禁止用手直接操作。
用过的针头、注射器直接放入防刺破的盛废弃锐器的中。
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中,进行高压消毒处理。
3.1.3尽可能使用带针头套的的注射器、无针头的系统和其他安全装置。
3.1.4打碎的玻璃器具,禁止用手直接清理,必须使用其他工具,如扫把、簸箕、夹子或镊子等。
盛污染针、锐器及碎玻璃的在丢弃前必须彻底消毒。
3.2废弃物的处理
3.2.1实验后的废弃物如不及时处置则会污染环境,从而对人造成危害,因此有关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2.2实验样本在处理和进行实验室检测时产生的废弃物,如一次性针头、离心管、平皿等应放入适当的和严格防漏的高压袋内,待实验结束后立刻就地高压消毒。
3.2.3实验进程中产生的污染性液体物质、废弃的液体标本等放在盛有消毒液的严格防渗漏的公用中,并及时加盖。
3.2.4进行实验所必须使用的,如针头、一次性注射器、玻璃器具、手术刀片等,放入专用的坚壁内,加盖密封。
3.2.5以上所有盛装废弃物的,在每次实验结束后,就地高压消毒。
3.2.6高压锅应有专人负责,严格按使用说明操作,确保在121条件下,高压30分钟,以达到消毒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废弃物的处理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科研人员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针对一线科研人员的系统管理始终是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实验室废弃物通常是指试验中使用过的化学物品,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的限制。
特别是化学物质,由于考虑到它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即使数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而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
本文则是统计归纳了当下多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治规则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发展现状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从广义理解,包括安全和安保两层含义。
生物安全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措施,涉及为防止病原体的任何泄露和意外释放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的各个方面;而生物安全保障是为防止病原体的侵袭。
近几年,陆续发生了几起实验室感染事件。
2014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证实,位于亚特兰大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转移实验样本,导致炭疽杆菌扩散,75名实验人员接受治疗。
2004年我国出现的非典病例也是由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病毒所的实验室感染造成。
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生物安全问题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位置。
随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实验室实验人员感染事件,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我国政府也日益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也相继颁布了各种法令,例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法则》(WS233-200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和《生物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等。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治方法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在具有一定生物危险的环境中,同时由于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并不总发生,渐渐地疏忽于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能完全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
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制度
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制度
为了规范实验废弃物的管理,维护正常的检验工作秩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避免或减少实验室内感染或潜在感染性生物因子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环境和公众造成危害,特颁布此规定。
一、感染性实验废弃物及处理办法
感染性实验废弃物包括培素基、标本和菌(毒)种保存液,血液、血清、临床标本,用过的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用过的试管、吸管、移液器吸头,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用品及实验器械等携带或可能携带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废弃物。
二、损伤性废弃物及处理办法
损伤性废弃物包括采血针、采血器、试验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能够刺伤或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实验利(锐)器。
三、药物性废弃物及处理方法
药物性废弃物包括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诊断试剂、血液制品等。
四、化学性废弃物及处理方法
化学废弃物是指需废弃的具腐蚀性,易燃易爆性、有毒性、有害性化学性试剂或化学消毒剂等化学物品。
五、实验废弃物的处置
医院废物回收中心工勤人员及时将集中的实验废弃物,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处置,并做好废物交接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34430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废弃物
的处理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实验室生物安全与废弃物的处理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摘要:实验室生物安全是科研人员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针对一线科研人员的系统管理始终是我国生物安全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实验室废弃物通常是指试验中使用过的化学物品,排放这些废弃物时,受到政府颁布的各项法令的限制。
特别是化学物质,由于考虑到它会以某种形式危及人们的健康,所以从防止污染环境的立场出发,即使数量甚微,也要避免把它排放到自然水域或大气中去,而必须加以适当的处理。
本文则是统计归纳了当下多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治规则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废弃物、处理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发展现状
生物安全的概念生物安全从广义理解,包括安全和安保两层含义。
生物安全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措施,涉及为防止病原体
的任何泄露和意外释放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的各个方面;而生物安全保障是为防止病原体的侵袭。
近几年,陆续发生了几起实验室感染事件。
20xx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证实,位于亚特兰大的实验室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定转移实验样本,导致炭疽杆菌扩散,75名实验人员接受治疗。
20xx年我国出现的非典病例也是由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属的病毒所的实验室感染造成。
实验室生物安全已经引起各方面的关注,生物安全问题摆到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位置。
随着近年来相继发生的实验室实验人员感染事件,使得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令人担忧,我国政府也日益重视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问题。
近年来,政府也相继颁布了各种法令,例如《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法则》(WS233-200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和《生物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等。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治方法
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于长期处在具有一定生物危险的环境中,同时由于实验室获得性感染并不总发生,渐渐地疏忽于对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而不能
完全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
这就需要我们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行强化,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并在工作过程中遵照经长期实践而逐步建立的安全操作规范进行预防实验室获得性感染;通过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制定并执行相应生物安全水平的防护措施,继续教育、培训和督促实验室工作人员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把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1)实验室由于其规模、建筑布局、周围环境、内部分割及通风条件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室内小气候。
室内小气候的好坏、优劣,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实验室也由于处理和检测的标本不同、检测目的和方法不同,其藏匿的具有潜在感染能力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存在形式亦不同。
不同于研究型实验室、临床实验室的标本中或生物材料中可能携带的潜在病原微生物往往是未知而多样的。
(2)实验室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造成实验室环境的污染,如离心、混匀、接种、制片、移液、加样等可产生气溶胶污染,标本喷溅等可直接污染皮肤黏膜及实验台面和地面等。
另外,由于室内环境空间的限制,设备、人员拥挤以及通风换气不充分等都可能使实验室内病原体的浓度增加,使人群在室内被污染的机会明显大于室外。
另外,啮齿动物、昆虫等也都可携带传播微生物病原体,给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带来威胁。
由于实验室的标本来自不同的患者,其传染性和只病性也是未知的,同时,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不平衡,所以实验室安全水平的正确划分和恰当应用也比较困难。
生物安全问题往往是因为一些细节疏忽而导致的,所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措施严保执行,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同时关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制定实验室发生获得性感染时的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三、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室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
一般废弃物如废纸等,应每日及时清理。
实验室要明确专人负责废弃物的登记、收集和处理。
实验室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
器存放(不能装太满,3/4即可),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液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1)实验室废气菌种处理
废弃的菌种培养基:应经高温121℃消毒后,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
检验剩余的样品视同废弃物,应放入专用袋中,统一处理。
对最终不可排放的固、液体废弃物由各检测人员收集到固定地点存放,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送交有处理资质的处理公司(工厂)处理。
(2)实验室废气的处理
少量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排出室外,经空气稀释排出。
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如NO2、SO2、Cl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在反应、加热、蒸馏中,不能冷凝的气体,排入通风橱之前,要进行吸收或其他处理,以免污染空气;测定汞的废气应通到酸性高锰酸钾吸收液内,以防止污染。
(3)实验室废液的处理
从实验室排出的废液来源:一是从外采集回来的废水;
二是在化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三是在洗涤过程产生的废水。
由于这些废水量小、间歇、分散、种类多,处理起来很不便,但是它浓度高、毒性大,不加处理会产生新的污染,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实验室的废水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无机废水,一类是有机废水,本文针对环境监测站实验室常见的几种有毒有害的有机、无机废水提出处理方法。
这些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易得,化验员均可在实验室自行处理。
对酸、碱、盐类废液,原则上应将其分别收集。
但如果没有妨碍,可将其互相中和,或用其处理其他的废液。
对其稀溶液,用大量水把它稀释到1%以下的浓度后,即可排放。
无机酸先收集于陶瓷或塑料桶中,然后用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中和,或用废碱中和至pH值6.5~7.5,中和后用大量水冲稀排放。
氢氧化钠、氨水用稀废酸中和至pH值6.5~7.5后,再用大量水冲稀排放。
有机溶剂应先收集到回收瓶中,然后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等脱水剂进行脱水处理,再蒸馏回收使用。
对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用焚烧法处理。
对难于燃烧的有机废弃物或可燃性有机废弃物的低浓度溶液,可采用溶剂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处理。
对易被生物
分解的有机废弃物,经大量水冲稀后,可排放。
参考文献:
《浅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陈勤;何建丽;徐茜CHEN Qin,HE Jian-li,XU Qian (Affiliated Hospital,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China)20xx 年05期
《美国高校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浅析》吕陈燕;Noel Nguyen;陈全;LüChen-yan1,Noel Nguyen2,CHEN Quan1(1.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Safety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91,China)(2.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Rice University,Houston,TX 77005,USA) 《生物技术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探究》张立全;ZHANG Li-quan;College of Life Sciences,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Inner Mongolia Key Laboratory of Herbage & Endemic Crop Biotechnology;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