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8-12-17
[作者简介] 张桂芳(1963-),女,吉林省扶余县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哲学与社会研究所,教授。
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桂芳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哲学与社会研究所,上海 201600)
[摘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研究走过30年的历程。其大致可分为
四个时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中国人文精神复苏与启蒙期。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最集中的是人性与异化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通过讨论,人们初步认识到人的问题和人性问题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不应成为我们理论上的禁区,马克思主义也重视人、人的价值,应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论争与重建期。何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否失落”、“如何重建人文精神”成为论争的集中话题,形成了80年代“文化热”以来的又一次理论大讨论。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人文精神学理与实践的结合期。中国人文精神研究走出学理桎梏,着重于人文精神与现代化、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等现实问题的研究。四是20世纪末至今,中国人文精神的拓展期。中国人文精神问题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拓展,一些专家学者提出建构新论点。21世纪,中国人文精神研究,应具有全球人文意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理念,应追求人类与自然的持久和谐。
[关键词] 中国人文精神;四个时期;人文精神研究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 C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209(2009)032007820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人文精神研究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中国人文精神复苏与启蒙期;二是20
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论争与重建期;三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人文精神学理与实践的结合期;四是20世纪末至今,中国人文精神的拓展期。为此,本文带着“问题意识”和“从下往上看”的立体式多维视角,对我国30年来人文精神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评价,以期对推动中国人文精神研究有所裨益。
一、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人文精神复苏和启蒙期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在全国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这次
运动,人们冲破了文革中弥漫一切的现代个人迷信及随后两个“凡是”的禁锢,摆脱了外在与内在的神圣枷锁,人的精神得到了解放,重新成为自己的主人;人们开始大胆追求自我解放,日益重视个体的权利和要求,使现代人文思想得以催生。尤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强调突出个人权利的西方文化的浸入更加剧了人们注重人文关怀的这一倾向和进程。与此同时,沉寂多年的文学艺术界也涌动起一股思想解放的大潮,以朦胧诗为代表的诗坛出现“大爆炸”,“伤痕文学”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话剧、音乐和绘画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惊世之作,文学艺术领域的大繁荣预示着中国人文精神实现伟大复苏的时代已经来临。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讨论的序幕。1978年初,朱光潜在《社会科学战线》发表《文艺复兴至十
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一文。同年8月,汝信在《哲学研究》上发表《青年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关于异化问题的探索之一》,表明争论的重心由真理标准问题转向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之后对此问题的讨论文章大量涌现,几乎全国所有报纸和杂志都加入其中,有的报刊还开辟了专栏。据统计,各地出版文集20余种,发表文章750余篇。此外,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讨论会、报告会、座谈会等。讨论涉及到以下五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关于“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有人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核心。在当前,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是哲学解放的迫切任务和基本课题。持反对意见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不是“人”,而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只能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论的先行过程的出发点,而不是理论的出发点;关于人的学说,古今有之,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应该是用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去说明“人的发展规律”。还有人主张,人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应该建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学理论。二是关于人的本质。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劳动;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需要;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利益和劳动的统一;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实践;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主体性;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历史的系统;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人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等等。三是关于人性。有人认为人性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有人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有人认为人性即人的社会性;还有人认为人性是对自由的追求,等等。四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这个问题意见分歧较大。有人认为,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人道主义强调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同志式关系,要求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反对人压① “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http :///file/2005122110007.html 。
迫人,以消除一切形式的统治和奴役为目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最现实、最革命的,是有史以来最崇高、最彻底、最科学的人
道主义,是人道主义的最高形态。持反对意见者认
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因为人道主义是私有制的理论表现,共产主义是以消灭私有制为核心的,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五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异化。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着异化:异化是社会主义一切弊端的集中表现,是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丑恶现象所能给予的最科学的说明。有人甚至用异化现象的存在来说明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宣传社会主义异化,既不符合马克思所使用的异化概念的涵义,也不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当然,否定社会主义异化论,并不意味着否定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但矛盾不等于异化。他们特别提出,不能用异化理论指导改革。我们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①。
这场争论历时几年,讨论的问题十分广泛,其中最集中的是人性与异化问题和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问题。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是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合乎逻辑的深化,对于人的主体精神的觉醒,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关于人和人文思想的讨论,实际上是一场以“人性复归”为主题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讨论,人们初步认识到人的问题和人性问题并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不应成为理论上的禁区,马克思主义也重视人、人的价值,应加强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此一时期可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复苏期
1986年前后,中国思想界、理论界掀起文化论
争热潮。这期间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文精神这一概念,但已经涉及到人文精神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诸如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和人权、个性解放等这些曾经被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课题。人文精神作为其论争的题中之义,其主题主要为中国文化有无人文精神、中西人文精神的异同、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而对“人文精神”的认识不同则成为其论争的理论症结。庞朴先后写了两篇颇具代表性的文章,指出人文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但对人的不同理解又是中国与西欧人文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后来他再提出中国人文精神的特
质为“忧乐圆融”
[1](P133-139)
。针对庞朴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