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课件修改稿~F467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探讨交流:
(2)浓H2SO4与金属及非金属的反应中各表现了哪些 性质.
提示:与金属反应时,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也表现酸
性;与非金属反应时,浓硫酸仅表现氧化性.
11
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的规律
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故能够与不活泼金属或非金
属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如下规律: ①反应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②还原产物一般是SO2.一般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的硫酸 盐,非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氧化物或含氧酸.
35
S2SO2
S H2SO4
Fe2+ I-
Fe3+ I2
注意:浓硝酸不能氧化Cl- 。
36
(2)在利用HNO3的酸性时,要注意它的强氧化性 如FeO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应是 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而不是FeO+2HNO3(稀)===Fe(NO3)2+H2O.
[答案] A
20
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的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被 还原的硫酸为0.9 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为 A.等于50 mL B.大于50 mL ( )
C.等于100 mL
D.大于100 mL
21
[关键一点] 解答本题的主要失误在于一是没有理解题意,没 有按“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这一关键性的指导 语去考虑问题,二是没有理解随着反应进行,浓硫酸
16
课堂练习
• 2.浓H2SO4的脱水性与吸水性类似,都是将物质 中的H2O吸出来.( ) • 提示:错误,因浓H2SO4的脱水性是将某些有机 物中的H、O按H2O的组成脱去,这些H、O在原 物质中并不是以H2O的形式存在. 3、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 以浓H2SO4不能干燥SO2气体 ( )
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 A.小于0.45 mol C.在0.45~0.90 mol之间 B.等于0.45 mol D.大于0.45 mol )
19
[解析]
浓硫酸与铜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发生反
应.浓硫酸与铜反应时,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浓度逐渐下降,当硫 酸由浓变稀时反应就会停止.因此,参加反应的硫酸实际量要比理 1 论计算值小.据题,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为 n(H2SO4)= ×18 2 mol/L×0.05 L=0.45 mol 为理论值.
3
(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之一
①与金属反应:加热时,浓H2SO4可以与除金、 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 本身一般被还原成 SO2 . 如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
实
验
操 作
4
a试管中铜丝表面 有气泡冒出 ; 实验 b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逐渐变为 无色 ; 现象 c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 红色 ; 将a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蓝色 . 实验 Cu和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SO2↑+2H2O. 结论 Cu+2H2SO4(浓)
3、强氧化性 (1)常温下,浓硫酸或浓硝酸与某些金属( 如铁、铝)接触时,能使金属表面生成一层 致密的氧化物,从而阻止内部的金属继续 与浓硫酸反应,这一现象叫钝化现象。
29
稀硝酸和浓硝酸都有强氧化性
(2)与金属(几乎所有金属,除Au、Pt外) 铂、金溶于王水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为 1∶3 的混 合物,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 的金属(如金、铂)溶解。
33
思考题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 再加入KNO3 ,发现铜粉溶解,为什么?
3Cu+8H+ + 2NO3 - =3Cu2++2NO↑+4H2O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3).与非金属反应 △ C+4HNO3(浓) 2H2O+4NO2↑+CO2↑
(4) 能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如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Fe2+、I-、S2-、 SO32-等。
+ + -
强氧化性:H2SO4 分子中+6 弱氧化性: 与活泼金属反 H 价的 S 表现出来的 ①加热时与绝大多数金属反 应生成 H2,H 表现出来的 与 Fe、 等活泼金属(H 前) Al 反应生成 H2
+
与金属反应 应,但无 H2 生成②常温下使 Fe、Al 钝化 酸性
与金属反应时都可以生成硫酸盐
③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
而与非金属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一旦变为稀硫酸, 反应就停止.(活泼金属呢?)
12
1.浓H2SO4与稀H2SO4性质的比较
浓 H2SO4 主要粒子 吸水性 脱水性 氧化性 H2SO4 分子 有 有 稀 H2SO4 H 、SO2 4 无 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第二课时 硫酸和硝酸
的氧化性
1
一、硫酸
1.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1)与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 . (2)与活泼金属(如Zn、Fe)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如CuO、Fe2O3)反应. (4)与碱[如NaOH、Ca(OH)2]反应. (5)与某些盐(如Na2CO3、BaCl2等)发生复分解反应.
7
在加热条件下,铁也可以和浓 H2SO4 反应:2Fe+6H2SO4(浓) △ =====Fe2(SO4)3+3SO2↑+6H2O. 若铁过量,过量的铁还可以和 Fe2(SO4)3、稀 H2SO4 继续反应.
8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之三 ③与非金属反应
在加热时浓硫酸不仅能和活泼性不强 的铜发生反应,还能与炭反应。
+6 +5 +1
14
15
课堂练习
1、 下列现象体现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1) 把浓硫酸滴入放在蒸发皿里的蔗糖上, 蔗糖就会炭化变黑 脱水性 (2) 把浓硫酸露置在空气里, 质量会增加。 吸水性 (3) 把锌粒放入稀硫酸里,会产生氢气。
酸性
(4) 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并加热, 会产生SO2。 强氧化性 (5) 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 制HCl气体。 难挥发性
37
(3)NO3 在离子共存问题判断中的特殊性 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NO-无强氧化性. 3 ②当溶液中有大量 H+存在时,NO-就表现出强氧化性. 3 如在有大量 H+、NO-存在的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Fe2+、S2-、 3 I 、SO2 等强还原性离子. 3 (4)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强酸性. (5)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逐渐变稀,稀硫酸不和铜反应.
22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三)
HNO3
硝酸
23
第三节 硝酸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 易挥发 刺激性 纯硝酸是____、______、有______气 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 /cm3,比水的密 大 度__,沸点为83℃,是一种易挥发性酸(越
浓越易挥发,浓硝酸和浓HCl一样在空气中亦能形成 白雾)。98%以上的浓硝酸叫___________。 “发烟硝酸”
提示:错误,因正四价的硫和正六价的硫之间无中间价 态,浓H2SO4与SO2不反应.
17
课堂练习
4.在Cu与浓H2SO4的反应中,浓H2SO4体现 了强氧化性和酸性. ( )
– 提示:正确.
18
考查点一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例1] 向50 mL 18 mol/L的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片并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 4NO ↑ + O ↑ +2H O 4HNO3 或光照 2 2 2
注: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
(1)保存:密封于棕色瓶中,并放在阴暗处
思考
(2)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
答: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解在硝酸中, 使硝酸呈黄色;向该溶液中通入氧气可去掉黄 色。(4NO2+ O2+2H2O 4HNO3) 28
40
练习:
1.分别将盛有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烧杯露置于空气 浓硫酸 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大的是 ,原因 是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质量减少的是浓盐酸、浓硝酸 , 原因是 浓盐酸、浓硝酸都具有易挥发性 。
2.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考虑,大量制取Cu(NO3)2 最适宜采取的方法是( ) C A、 Cu和浓硝酸反应 B 、Cu和稀硝酸反应 稀硝酸 Cu(NO ) C、Cu CuO 3 2 D 、Cu和AgNO3溶液反应
N2O
N2
NH3
31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FLV
与稀硝酸反应现象:固体不断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先产生无色气体,气体然后逐渐变成红棕色,最后 红棕色又变浅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Cu+4H++2NO3
Cu2++2NO2 +2H2O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加热时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2SO4(浓) CO2↑+2SO2↑+2H2O
我们在做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的实验中会闻到一股刺激性 的气味,那么它是否真的是二氧化硫呢?我们用下列实 验来验证浓硫酸与炭反应是否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二 氧化硫。
9
仪器连接如下
说明:应首先用无水硫酸铜验证水,然后用品 红验证二氧化硫,再用高锰酸钾氧化多余的二 氧化硫,接着再次验证二氧化硫是否全部被氧 化,最后才验证二氧化碳。
3Cu+8H++2NO3-=3Cu2++2NO↑+4H2O
HNO3的作用: 酸性、强氧化性
32
注意: 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均将金属氧化成最高价
Fe与稀硝酸
Fe+4HNO3(稀) 3Fe+8HNO3(稀)
Fe(NO3)3+NO↑+2H2O 3Fe(NO3)2+2NO↑+4H2O
特点:不管生成硝酸盐的成分如何, Fe(NO3)3、Fe(NO3)2还是混合物 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参加反应硝酸的1/4
- -
-
38
三、制法
1、实验室制法
NaNO3 +H2SO4(浓)
△
NaHSO4 + HNO3
2、工业制法 H2 O2 O2 H2O N2 NH3 催化氧化 NO NO2 HNO3
39
四、硝酸的用途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 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 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 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等。
5
2.浓H2SO4的强氧化性---之二
②常温下,
冷的浓H2SO4能使Fe、Al发生 钝化 .
钝化: 常温下,当Fe、Al等较活泼金属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
硫酸发生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
“钝化”现象.
6
探讨交流:
(1)Fe、Al被浓H2SO4钝化是不反应吗?若反应是化 学变化吗? 提示:(1)是.常温下,Fe、Al的表面能被浓H2SO4氧化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酸与内部金属的 进一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常用浓HNO3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
24
小节:三种常用浓酸物理性质的比 较
浓硫酸: 质量分数98.3%,密度1.84g/com3,
浓度 18.4mol/L
浓硝酸 :质量分数 一般69%,浓度约13~14mol/L
挥发的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浓盐酸 : 质量分数37~38%,浓度约12mol/L 挥发的HCl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2
2.浓硫酸(三大特性) (1)吸水性 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其质量将 增大 ,密 度将减小,浓度 减小,体积增大.这是因为浓硫酸具 有 吸水 性,在实验室里常用浓硫酸作 干燥 剂. (2)脱水性 水 氢、氧 元素按 (H:O=2:1) 浓硫酸可以使有机化合物中的 的组成从有机物中“脱离”出来,结合成水分子.
25
二、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2、不稳定(分解) 3、有强氧化性
26
1、具有酸的通性(一元强酸)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碱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注意:与紫色石蕊试剂作用
稀硝酸 浓硝酸 只变红 先变红 后褪色 强氧化性
27
无论浓、稀硝酸均有强氧化性 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13
2.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
酸的氧化性 氧化性酸 酸电离出的 H+被还原 指酸根部分的某元素获 为 H2,是酸的通性 如 H3PO4、H2CO3、 稀 H2SO4 等反应中酸根 离子不发生变化 得电子被还原 如浓硫酸、硝酸、次氯酸 等其酸根中的 S 、 、 易 N Cl 获得电子表现出很强的 氧化性
30
注意:与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N元素被还原
反应规律
M +HNO3 → M﹙NO3﹚n +还原产物 + H2O
浓硝酸 → NO2 稀硝酸 → NO
注意:当反应条件不同、硝酸的浓度不同时, 硝酸还原产物中氮的化合价也是不同 的,可能是不同的价态,如: +4 +3 +2 +1 0 -3
NO2
HNO2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