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场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猪养殖场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摘要 (1)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编制依据 (2)
1.3结论与建议 (4)
第二章项目实施条件与现状 (5)
2.1项目区现状 (5)
2.2项目实施条件 (8)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0)
3.1项目背景 (10)
3.2项目建设必要性 (11)
第四章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14)
4.1建设目标 (14)
4.2建设内容 (14)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17)
5.1养殖场总平面布局及规划方案 (17)
5.2粪污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19)
5.3生猪标准化饲养管理工艺设计 (20)
第六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38)
6.1投资估算 (38)
6.2资金筹措 (40)
第七章项目实施计划 (42)
7.1建设工期确定 (42)
7.2工程进度安排表 (42)
7.3资金使用计划 (43)
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 (44)
8.1项目组织机构 (44)
8.2项目管理 (45)
第九章保障措施 (49)
9.1政策保障 (49)
9.2技术保障 (49)
9.3市场保障 (49)
9.4制度保障 (50)
9.5资金保障措施 (50)
9.6防疫措施 (50)
第十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1)
10.1经济效益 (51)
10.2社会与生态效益 (52)
10.3风险评估 (52)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某某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承担单位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1.1.3单位性质
私营企业
1.1.4法人代表
某某
1.1.5主管单位
某某县发改委、畜牧局
1.1.6建设性质
改、扩建
1.1.7建设地点
某某县大桥乡某某农场某某122公里处
1.1.8建设目标与建设规模
1、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实现“人畜分离、干湿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的标准化养猪场。

保障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减少粪污污染,同时改善饲养设施条件和环境,提高生猪
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提高生猪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疾病风险能力。

并通过项目建设,示范带动全市规模猪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实现标准化生产。

2、建设规模:新建厌氧发酵池600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400立方米,固体粪便堆放及发酵间150平方米;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工程。

1.1.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经估算总投资为95.00万元。

其中:工程费用投资为86.28万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74万元;
不可预见费4.98万元。

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补助资金5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5.00万元。

1.1.10项目建设期限
10个月(2017年2月—2017年11月)。

1.2项目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猪扩繁场和种鸡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8]524号);
4、《关于申报2017年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储备项目的通知》(阿地发改农[2017]74号);
5、农业投资项目实施方案要求;
6、《某某县统计年鉴》——2016年;
7、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
8、猪的饲养标准GB 847;
9、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
10、商品猪场建设标准(DB37/303-2002);
11、无公害畜产品猪肉(DB51/T345-2002);
12、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13、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1222-2006);
14、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NY/T1221-2006);
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7、其它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规范。

1.3结论与建议
1.3.1结论
实施本项目,符合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同时,又有利于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有利于实现循环农业,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培植出一个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有利于提高饲养效益,带动、辐射更多农户,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本项目的实施,具有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可行、社会和环境效益好等良好的运行效果,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且实施条件优越。

1.3.2建议
1、本项目批复后,应尽快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本项目进行工程设计,制订出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尽早开展本项目建设的招标工作。

2、项目建成后,要加强运行管理,保障粪污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3、建议项目单位严格执行《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和自治区有关项目管理要求,建立严格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严格根据项目设计和建设内容,合理有效地安排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

第二章项目实施条件与现状
2.1项目区现状
2.1.1项目区基本情况
某某县位于天山中段南麓、却勒塔格山北缘的山间盆地、渭干河上游流域。

北依天山与昭苏县、特克斯县相连,南隔却勒塔格山与新和县为界,东与库车县毗邻,西与温宿县接壤。

距乌鲁木齐860公里,距阿克苏市170公里。

全县辖10个乡,4个镇,2个场。

某某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全县年平均气温7.6℃,年均日照系数为2789.7小时,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型气候。

境内有5条大河,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渭干河的源头,年均流量27.9亿立方米。

某某县水土光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粮食基地、油料基地,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基地,并享有“中国细毛羊之乡”、“黄油菜之乡”之美誉。

某某所产的黄油菜闻名全国,是高级食用油原料;“某某三宝”(大蒜、洋芋、白瓜籽)不仅分布面积大,而且品质卓越。

特殊的资源优势为某某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某某县是新疆重要的牧业大县之一,气候资源丰富。

属温
带大陆性气候区,不仅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牧草生长,也非常适宜肉羊的生长和生产。

某某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羊、肉牛育肥业的发展,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加快发展牛羊育肥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决定通过建设肉羊、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来推动本县育肥业的发展,提出了发展农区畜牧业及城郊育肥业。

为实现这一目标,近年来某某县通过围绕畜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种植优质高产苜蓿和青贮玉米等措施,并实施退牧还草、草地改良、牧民定居等一系列项目,大力发展饲草料生产和养殖小区的建设等,为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地区农牧民养殖牛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规范了市场,解决了畜牧业发展的市场问题。

项目建设符合自治区对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地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某某县天然草地面积1085.3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7.88%。

其中:夏牧场174.38万亩,冬草场552.07万亩,非常适宜发展畜牧业。

该县畜牧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畜牧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某某重点富民政策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某某县确立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种植业结构,主攻畜牧业,大上林果业,建立良性循环和生态效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应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

各项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发展牧业生产的
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国家和自治区制定和出台了一些列有关政策和措施,县委县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多项鼓励措施和配套政策,尤其是2012年,在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发展工作会议文件出台后,某某县也专门出台了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3个标志性文件,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肉羊、肉牛养殖业表现出迅猛地发展势头。

2.1.2某某县畜牧产业发展状况
2016年全县牲畜存栏达102.31万头(只),能繁母畜66.58万头(只),出栏牲畜62.87万头(只);新增家禽饲养量350.97万羽,家禽出栏377.2万羽;产肉2.52万吨,产奶5210吨,产蛋1705吨;产绵羊毛1302吨,同比增25吨;山羊绒47.2吨,同比增1.4吨;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5.84亿元(不含农场,以下数据均为不含农场),纯收入13.84亿元,人均纯收入8712元;畜牧业总收入9.44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总收入的36.5%,纯收入4.34亿元,畜牧业人均纯收入264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0.3%,与去年年底同比增收486元。

2.1.3项目单位生猪养殖现状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12年正式引种投产,是一家以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为主的养殖场。

该养殖场坐落于某某县大桥乡某某农场某某122公里处。

养殖场总占地面积20
亩,现有各种栏舍8000平方米,总投资819万元;现有种公猪53头、生产母猪150头,年出栏2800头生猪。

两年来,在各级政府领导的帮助、支持和关怀下,本养殖场努力奋斗,严格生产管理与育种,所生产的种猪疾病少,无重大疾病。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本着“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可靠,客户至上”为宗旨,出栏商品猪畅销阿克苏及周边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2.2项目实施条件
2.2.1政策机遇好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

近几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已为当前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国家发改委还决定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用于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以粪污处理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2.2.2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某某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

全县年平均气温7.6℃,年均日照系数为2789.7小时,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型气候。

境内有5条大河,是塔里木河主要支流---渭干河的源头,年均流量27.9亿立方米。

某某县水土光热资源开发潜
力巨大,具有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要的粮食基地、油料基地,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基地,并享有“中国细毛羊之乡”、“黄油菜之乡”之美誉。

某某所产的黄油菜闻名全国,是高级食用油原料;“某某三宝”(大蒜、洋芋、白瓜籽)不仅分布面积大,而且品质卓越。

特殊的资源优势为某某发展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3市场前景广阔
肉类及其制品的消耗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每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蛋白质和脂肪主要以植物食品为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肉类消费量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今后,我国肉类市场前景广阔。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商品猪畅销阿克苏及周边地区,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

2.2.4养殖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
某某县从事养殖业人员较多,经验丰富。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两年来的经营,已积累了大量的种猪、商品猪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的经验,建有一整套标准的技术规范和流程,使养猪生产的可控性得到了保证。

同时与一批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技术有保障。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3.1项目背景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用于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

按照《关于申报2017年奶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储备项目的通知》(阿地发改农[2017]74号)要求,我们编制了此实施方案。

自2007年来国家各项鼓励生猪生产和保障供应措施的落实以及市场行情的拉动,全国生猪生产开始出现积极变化,生猪养殖规模出现一定增长,生猪价格、猪肉价格开始出现理性的回落。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以猪肉为肉类主食的今天,猪肉仍是大多数城乡居民的主要副食品。

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生猪生产,提高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水平,切实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保证市场供给,稳定价格总水平,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栏舍部分设施不完善,防疫设施原始简陋,粪便还是采用雨污同沟;长期下去不
利于养殖场生猪的生长和防疫。

为了减少污物排放,实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将雨水从明沟排向场外,实施雨污分流,防止流入污水处理系统。

开展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可提高生产水平,节约饲料,降低成本。

生产用水的水井为地表水,每到枯水季节不能保证猪场供水,且常被水沟里污水污染,造成猪场生产用水极不卫生,生猪消化不良、腹泻现象不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必须进行深水井开挖,增加供水能力,提高生产效益。

3.2项目建设必要性
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促进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生产规范化、标准化。

项目的实施将促使生猪生产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和实现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

对确保肉品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真正实现生猪生产“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改善”的基本目标。

3.2.1是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转变的要求
生猪小规模生产为主的各种弊端日益突出,品种改良难以开展,防御措施难统一,畜产品安全难保障,环境污染难治理,已不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随着我国加快畜牧小区和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等建设,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小规模、
低水平和开放式传统畜牧业养殖方式正在被规模化的养殖方式替代。

因此,加强生猪标准化养殖是当前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项目建设,在企业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治污、统一管理的“五统一”措施,建立一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对引导和构建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2是进一步提高生猪疫病防控的要求
我国一些地区畜禽疫病呈多发态势,对局部地区的养殖户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

实施标准化圈舍建设。

引导规模养殖场(户)按照“圈舍地面硬化、有食槽、有排水沟、有自动饮水装臵、采光通风良好、雨污分离、干稀分离”的要求,实施标准化圈舍建设,减少生猪疫病发生,提高仔猪成活率。

因此本项目实施有利于减少疫病发生,降低发病率,提高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的营养、健康、安全的消费需求。

3.2.3是污染型养殖向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通过建设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采用合理的污水排放、粪便清理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可及时清除和处理生猪饲养所产生的污水污物。

规模化养猪所产生的大量猪粪通过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避免直接施用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原生猪粪尿污水未得到充分利用,未经处
理便向外排放,导致产生的污染影响场内职工及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

猪粪便本身是一种优质有机肥料,按照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规范为原则,以沼气为纽带利用厌氧发酵技术净化规模猪场的污水可生产优质有机肥(沼渣、沼液),以减少猪场污染,净化环境,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能源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能有效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3.2.4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
规模养猪数量增大,依靠规模饲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据农业局的调查,在2012年度,饲养规模在50头以下的农户每头生产成本为600元,而饲养规模在500头以上的农户每头生产成本仅为550元,规模经济比较显著。

由于对生猪养殖技术水平的规范,生猪出栏周期比普通饲养的可提前15天左右,按每天每头生产成本5元计算,则每头生猪可节约成本为75元。

第四章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4.1建设目标
以环保、节能、科学布局为目标,按照“两改两分”、“两改”主要是饲养管理技术改进,粪污排放方式改变;“两分”是指人畜分离,粪污干湿分离。

同时合理设计污染治理工艺流程,保障生猪生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通过对公司养殖场标准化改造,完善水、电、路等设施,可以大力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该养殖场猪舍标准化实施后,生猪成活率由原91%提高到94.5%,按每头纯利润500元计算,年出栏3000头计算,可增加利润5.25万元。

同时,效控制污染,减少环境污染,带动周边粮食、饲料、运输等经济效益。

大力改善猪舍设施和周边环境,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生猪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生猪的市场占有率。

4.2建设内容
4.2.1土建工程
粪污处理为土建工程,按照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规范,新建粪污处理设施1150立方米,其中厌氧发酵池600立方米、粪便发酵车间150立方米、沼液田间调蓄池400立方米。

每头猪平均日产猪粪3Kg左右,污水10-30Kg左右。

及时处理
猪粪,获得优质的肥料,减少环境污染。

1、新建厌氧发酵池
新建容积为600 立方米的厌氧发酵处理池,池为圆柱形,内径9米,高度9.5米。

地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1:3防水砂浆,C20砼浇圆形池壁。

2、粪便发酵车间
新建容积为150立方米的粪便发酵车间,采用钢混结构。

3、沼液调蓄池
新建容积为400立方米沼液调蓄池,采用砖混结构,细石砼底板(50厚),砖砌池壁,水泥砂浆抹面。

4、配套土建工程
(1)厂区道路
主要改建道路600平方米,采用水泥路面,4.5米宽,厚18公分,为主要运输进出路线。

(2)雨污分流沟
在暴雨期间雨污水水量过大时以及污水处理设施因特殊事故(如突然停电等)不能正常运行时,将污水溢流排走,新建540米雨污分流沟,U型剖面,高50公分,宽36公分,采用细石混凝土沟底,预制混凝土沟盖板,水泥砂浆抹沟壁。

(3)其他配套土建工程
打井1口,从而充分改善生猪饮水质量和饮水条件,蓄水
池为砖混结构,方形;架设高压电,从而解决电力不足,负荷过大的根本矛盾,电缆线250米;污水管道500米及其其他等。

4.2.2购臵设备
添加相关消毒防疫设备以及配套供水系统设备等。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方案规划,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一是选址适宜,布局合理,二是完善设施,配套设备,三是严格防疫,规范管理,四是废污利用,排放达标。

5.1养殖场总平面布局及规划方案
养殖场规划主要考虑卫生防疫要求,可根据选定场地的地形地势、主风向,尽量将场前区布臵在全年主风上风向和地势高处,隔离区放在下风向和地势低处,生产区则布臵在中间地带;此外,还应考虑防疫、工艺流程和场内外联系,合理规划场内外净道和污道、给排水管线、地面排水、绿化等。

选址原则:
1、猪养殖场应建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空气流畅、非污染区域,并且要避开城镇和村民居住区的水源地。

地面应相对平坦,坡度不宜过大,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2、周围1000米内无大型化工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等污染源。

猪场距离干线公路、居民区、学校和公共场所或其他养殖场500米以上。

3、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有供电稳定的电源。

要求距主要交通干线2km以上,距居民区500m
以上,距河流主干道200m以上,500m半径范围内没有其他动物养殖场。

4、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

5、猪场进出道路畅通,水、电供应有保障。

水源丰富、水质良好,电力应充足、可靠。

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场划分为生活管理区(包括职工宿舍,门卫室等),生产区(包括各类猪舍,管理房,干粪发酵池等),辅助生产区(包括污水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等)。

在进行总体布局时,从人畜保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区,建立最佳生产联系和卫生防疫条件,合理安排各区位臵。

养殖场总平面布臵首先考虑的是以猪舍为基础进行功能分区,同时满足喂养及物料流程的要求,做到流程合理,负荷集中,运输通畅,分区合理。

生产区布臵在厂区中南部,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出猪舍位于厂区北侧,产品通过环形道路外运,避免对厂区其他部分的干扰。

生活管理区处于全场上风向和地势较高地段。

有单独出入口,便于工作人员出入。

沼气生产设施位于场地南角侧,处于场地最低处,便于污水汇集,并形成负荷中心,将动力供应设施布臵在负荷中心,以减少各种工程管线,节约能源。

在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防疫间距与防火间距,生产区与生活管理区之间,猪舍之间间距为8~10m。

道路穿行整个养殖场,便于物料运输(详见某某县某某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猪场总平
面图)。

5.2粪污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5.2.1工艺设计原则
1、减量化:治理好畜禽粪污染,必须从污染的源头抓起,必须有效地消减总量,如冲棚、冲凉可做到少用或不用,把冲棚、冲凉水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将污染源控制在最低限度的目的。

2、无害化:选用先进的厌氧发酵处理技术,所有污水必须经过封闭式的厌氧发酵工艺,常温发酵。

经过一段时间的厌氧发酵,可去除污水中的CODcr85%左右,病毒杀灭率达96%以上,无毒无味运行,消除蚊蝇孳生地,切断寄生虫的生长源,细菌指标达到卫生防疫要求。

3、资源化:有害粪污经过治理,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冲洗污水、尿水治理经过厌氧发酵后可去除COD85%,沼液通过处理后可进行农田灌溉,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5.2.2工艺流程图
还田
工艺流程图图5-1
5.3生猪标准化饲养管理工艺设计
5.3.1养殖工艺技术流程
养猪生产工艺流程通常是根据猪的繁殖过程确定的。

养猪
生产的环节包括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哺乳、育成和育
肥等,相应的将猪群分为公猪群、繁殖母猪群、仔猪保育群和
生长育肥群。

其中繁殖母猪群又可分为后备母猪群、待配母猪群、妊娠母猪群和分娩哺乳母猪群。

整个工艺按图5-2所示的生
产工艺流程有计划、有节奏地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