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与反思_邓军
对非遗“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思考
对非遗“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思考作者:郝秦玉来源:《文化产业》2013年第06期历史上,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要靠生产工艺环节来体现。
过去,这些物态化的产品是上层社会和普通阶层的日用消费品,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这些非遗项目因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需求人群,逐渐陷入传承危机。
如何让这些延续着中华文化血脉的传统技艺产品活跃在当今消费市场中,“生产性方式保护”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何谓“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这一理念,是在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它是指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保证其本真性、整体性、手工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使传统技艺、传统医药药物炮制技艺、部分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绝不是产业式开发,我们应该将其与当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理念与模式相区别。
文化创意产业是为取得经济效益而进行市场的生产与经营活动,强调创意和创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更加关注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技艺和文化内涵的环节——手工艺生产实践,对“生产过程”的关注让对传统技艺的创新和创造也要更为小心和慎重。
所以在开展“生产性方式保护”工作中,坚持传承非遗项目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和工艺流程是开展此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底线。
一旦冲破这一底线,制作工艺机械化,那将会断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从而也就丧失了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生产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和单位不同于一般生产企业,它必须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施和传习基地。
对于有一定产业规模的非遗保护企业、单位,鼓励其实施“工厂+博物馆+传习所+文化观光旅游线”人文生态整体保护模式,景泰蓝制作技艺保护即似于这一模式。
景泰蓝制作技艺面临传承危机与商业潜力景泰蓝,又称铜掐丝珐琅,它是用细扁铜丝掐成图案,焊在铜质胎形上,再填上彩色釉料,经烧制、磨光、镀金而成,其颜色丰富多彩,釉质优美沉稳、坚实浓郁。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艺术、习俗、传统音乐、语言等文化方面的表达和传承。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褪色、丢失、遗忘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下是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一些思考。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法律束缚和社会参与。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来规范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需要个人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例如研究者、民间团体等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
其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数字化技术可以记录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使之不会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消失。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和传承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保护的效率和级别。
再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尊重、理解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价值。
世界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和价值,而这些价值在传承过程中往往会失去或变得模糊。
我们需要积极寻找和挖掘其独特的价值,并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同这些价值,从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保护。
最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是一项长期而不断的工作,需要政府、研究者、个人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
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责任和使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庆典节日、知识技能等方面创造的非物质性财富,包括语言、音乐、舞蹈、戏剧、民间工艺、口述历史、传统医学等。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应当把它视为珍贵的精神财富,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或旅游资源。
只有我们真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加强保护工作。
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记录工作。
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保护和传承。
在调查和记录工作中,我们可以借鉴现代科技手段,如录像、录音、摄影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以便后人学习和研究。
要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乐于参与的社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传承人和社群的持续努力和专业培养。
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奖项和资金支持,激励传承人继续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四,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和传播。
通过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的传媒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中来。
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融合,使其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结合。
第五,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财富,保护和传承工作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努力。
我们可以与其他国家和组织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交流和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非遗”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物质遗产,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表演艺术、传统音乐舞蹈、传统戏剧等。
保护和传承非遗是保护中国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目前在非遗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非遗传承人的流失是非遗面临的首要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非遗传承人都面临着老龄化和撤退的困境。
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遗传自己的技艺给下一代,导致非遗技艺的传承中断。
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的法律法规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措施。
这使得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缺乏制度性的指导和规范。
非遗保护和传承缺乏专业化机构和人才。
非遗保护和传承需要专业的机构和人才来进行调研、保护技术、培训传承人等工作,但目前缺乏这方面的资源和支持。
非遗保护和传承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的经济困难。
在市场经济中,传统文化往往难以与商业利益相结合,维持传统技艺的传承和生存面临着经济上的困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力度。
鼓励年轻人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和传承,建立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机制。
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培训班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并将非遗技艺传承给下一代。
加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立法工作。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责任,并配套出台实施细则和措施,提供法律保障和指导。
建立专业化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机构。
加大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机构的支持力度,培养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专业人才。
通过建立专业化的研究机构、培训中心等,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和保障。
探索非遗与现代经济结合的途径。
可以通过非遗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将非遗文化和商业利益相结合,提高非遗的经济价值。
可以通过政府补贴、扶持政策等措施,减轻非遗传承人的经济负担。
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完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法律法规、建立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以及探索非遗与现代经济结合的途径来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工作将更加顺利推进。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技艺、习俗和表演形式面临消亡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对其保护理论进行反思和探讨,以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社会群体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而形成的、不以物质形式存世的文化遗产。
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习俗和仪式、社会实践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文化遗产。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口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承下来,依赖于人们的记忆和传统的学习方式。
2. 群体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拥有和继承的,是社会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3. 自然环境依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节气习俗、农耕技艺等方面,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反思1.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革和全球化的影响下,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和改变。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需要考虑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2. 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需要尊重和保护各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多样性。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应该因地制宜,兼顾多样性和共同性。
3. 社会参与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传承不应仅仅由少数专家和传承人来完成,广泛的社会群体应当参与其中,通过教育和培训来传承文化遗产。
4. 可持续发展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保护应该兼顾文化遗产的传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和资源管理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案例1. 故宫文物修复技艺的传承:故宫博物院通过培训年轻修复师傅,传承和发展传统的文物修复技艺,保护和修复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非遗保护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非遗保护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非遗保护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传统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正在逐渐消失,而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一个非遗保护的爱好者,我深知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也积极参与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参与非遗保护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和体会。
一、产生兴趣我对非遗保护产生兴趣是在大学期间。
那时,我正在学习文化遗产保护这门课程,课程中介绍了大量非遗项目,包括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这些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压力,许多非遗项目正在逐渐消失。
这让我深感非遗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非遗保护,我开始主动参与相关实践活动,包括参观非遗展览、参加非遗传承人的讲座、走访传统手工艺工坊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不仅能够近距离接触传统文化,也能够听到传承人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的困惑和他们面临的问题。
这使我对非遗保护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关注。
二、参与社会实践1.参观非遗展览参观非遗展览是我最早接触非遗保护的方式之一。
在大学期间,我曾参观过一次非遗展览。
展览中展出了各种非遗项目的手工艺品和图片,并配以文字介绍,使我对非遗项目的种类和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展览中,我还有幸与一位非遗传承人交流,他为我讲解了他的传统技艺,并告诉我他的困惑和期望。
通过这次展览,我对非遗保护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参与非遗保护的兴趣。
2.参加非遗传承人的讲座为了更深入了解非遗保护的实际情况,我还参加了一些非遗传承人的讲座。
这些讲座通常由非遗保护组织或学校举办,邀请非遗传承人来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传统技艺和经验。
通过听他们的讲座,我对非遗的传承过程和困难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在其中一次讲座中,我还有幸与一位非遗传承人交流,他向我讲述了他的传统技艺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与我分享了他的传承经验和困惑。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以手工技艺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手工艺制品、传统工艺技艺、手工制作技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地域和文化的独特特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价值传承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许多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传承困境和失传危机。
传承和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当今社会亟需重视的问题。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于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的保存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代表了世代相传的工艺技艺和民族智慧。
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手工艺制品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传承和发展这些手工艺制品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创业。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由于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发展,许多手工艺制品逐渐被工业制品所替代,手工艺制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导致许多手工艺技艺失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者逐渐减少,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受到了挑战。
由于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制作过程繁琐、耗费时间和人力资源,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制品的制作,导致了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
为了解决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应加强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强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应加强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的培训和保护,引导年轻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激发年轻人对手工艺制品的兴趣和热情。
应加强对手工艺制品的市场推广和宣传,扩大手工艺制品的市场需求,促进手工艺制品的传承和发展。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事业,然而目前面临着政策保护不力、市场化影响、传承人流失、教育与宣传不足以及国际交流局限性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非遗保护机制,并加强非遗教育与宣传工作。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好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得以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政策支持、市场化、传承人、教育、宣传、国际交流、机制、力度、非遗保护、教育工作、宣传工作。
1. 引言1.1 介绍非遗文化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发展并传承的具有历史、民族、地域、专门性等价值的传统文化与文化实践。
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沉淀,是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和精神财富。
非遗通过文化遗产的形式,传承着人类的智慧和技艺,反映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文化意义。
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非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灵魂,是一个民族文明的缩影和象征。
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非遗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名片,是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的桥梁和纽带。
非遗文化的传播可以增进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非遗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全人类的共同珍视和保护。
1.2 阐述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代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仪式、知识技能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民族文化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政策保护不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大难题。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常常被忽视或者片面化,导致许多非遗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非遗"是指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目前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非遗保护并不充分。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但在实际保护过程中面临很大的困难。
一些非遗项目由于缺乏资金和专业人才的支持,无法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一些非遗项目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冲击和消亡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增加非遗保护的资金支持,并培育一支专业的非遗保护团队。
还应该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加强对非遗项目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非遗保护的重视和参与度。
非遗传承面临断代的问题。
由于非遗项目的传承主要靠口头传承,因此传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够。
一些老一辈传承人年纪大了,缺少合适的继承人,导致非遗技艺传承中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选拔,建立健全的传承机制。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吸引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工作,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指导。
还可以通过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将非遗技艺纳入校园教育,促进非遗传承的活力和持续性。
非遗传承问题涉及到年轻人的参与度。
由于社会发展和现代生活的压力,年轻人对非遗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不够。
他们更多地关注现代文化和娱乐,而忽视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性。
为了激发年轻人对非遗传统文化的兴趣,应该开展多样化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可以将非遗项目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新非遗传统文化表现方式,吸引年轻人的参与。
还可以通过社区、学校等场所开展非遗体验活动,让年轻人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提高他们对非遗的认知和参与度。
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问题。
非遗保护和传承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保护非遗的同时也要实现非遗的发展价值。
为了实现这个平衡,可以通过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开发非遗产品和旅游项目,实现非遗的经济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双赢。
还需要对非遗保护进行规范管理,严禁非遗的商业化挪用和伪造。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是指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知识与实践技艺和传统手工艺等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国家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非遗保护与传承中依然存在一些现存问题,有必要思考并制定对策。
一、现存问题1. 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当前我国的非遗保护措施尚不完善,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外部环境、市场经济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挑战。
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一些非遗项目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一些濒临灭绝的非遗项目因缺乏有效的保护,导致传承人口急剧减少,传承环境恶化等问题。
2. 传承人口老化严重传统文化需要得到后人的传承,但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口普遍年龄偏大,再加上年轻一代的缺乏兴趣和传统工艺技能的培养,导致非遗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传承人口老化不仅影响了非遗的传承质量,更影响了非遗的更新和发展。
3. 缺乏传承机构和平台当前非遗传承过程中,缺乏专业的传承机构和平台,导致非遗传承困难重重。
缺乏专业的传承机构和平台,使得非遗传承面临诸多的问题,例如传承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学习和传承场所,专业技艺得不到传承等。
4. 市场化经济影响在市场化经济的影响下,一些非遗项目面临着商业开发的问题。
一些商家为了谋取暴利,通过商业化手段改变了非遗项目原有的形式和内涵,扭曲了非遗的传统风貌,甚至变成了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表演和工艺品等。
二、对策思考1. 完善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对于非遗项目,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保护体系,确保非遗传承的合法权益和项目的保护。
建立完善的非遗名录体系和非遗项目管理机构,促进非遗的合理保护和传承。
2. 加强非遗传承教育要加大对非遗传承教育的引导和推广,建立非遗传承的人才培养和传承机制。
通过学校、社区和传统工艺班等方式,激发年轻一代对非遗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动力,提高非遗传承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非遗保护工作心得体会精选四篇_非遗保护工作感悟
非遗保护工作心得体会精选四篇_非遗保护工作感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非遗保护工作感悟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庆祝活动、知识与实践等领域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由于其不可移动性和易逝性,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以下是我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一、坚守初心,传承使命非遗保护工作需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初心,就是要传承和保护好那些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挖掘非遗的内涵,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对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只有深入了解非遗,才能更好地进行保护和传承工作。
作为保护者,我们需要牢记我们的使命,不断努力,坚守初心,为非遗的传承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注重创新,发展融合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上,要善于进行创新和发展,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创新,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和参与到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将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了解和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
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打造非遗文化的新形态,让非遗文化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实现保护和传承的新突破。
三、加强合作,促进共建非遗保护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承和保护的目标。
在保护工作中,我们需要密切与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还需要把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融入到社会公共事务中,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促进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共建。
四、注重教育,培养传承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需要有一批有志于非遗事业的接班人。
我们需要注重非遗教育工作,培养更多对非遗感兴趣、有志于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人才。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庆典、知识和实践-技能等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资产。
它们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认同和凝聚力等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需要,也是增进人类相互理解和和平共处的基础。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围和保护政策。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专业的人才支持。
需要加强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要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挖掘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传承环境和条件,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协助各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可以通过举办国际性的文化活动和交流,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需要注重实践和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原貌的层面上,还要注重其实践价值和创新活力的发展。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传承。
要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复杂而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和注重实践与创新,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民间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工艺产品,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们代表了历史、民族和地域的特色,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对于弘扬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很多手工艺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传承与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传承、民族认同和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植根于民族的生活、生产和文化活动之中,承载着乡土情怀和历史记忆。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抚慰人们内心的伤痛,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社会稳定和文化多样性。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促进。
在现代社会,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来源,可以为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手工艺技艺正处于失传的危险之中。
人们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认知和传承渐渐淡薄,一些手工艺人难以找到传承者,一些传统手工艺品难以在市场上生存。
一方面,由于现代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冲击,一些手工艺技艺和工艺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失去了竞争力。
一方面,受到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手工艺技艺失去了兴趣,更愿意选择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为了传承和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从教育、市场、法律等多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对策。
要通过教育的力量,加强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民众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认知和理解。
加强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培训和教育,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可以在学校开设传统手工艺技艺的课程,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学理反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学理反思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西方文化统治的加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受严重的损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持续传承、以口头、手工和其他形式传播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舞蹈、服装、音乐、民间艺术、社会习俗、民俗仪式、烹饪技术等等,构成了某一地区或国家的文化核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表达了一个民族的非凡历史文化和精神,而且是其习俗、艺术和文化的载体,是创造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
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包括人类活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变化的破坏、非洲土地的消失、非物质文化传统的改变,以及宗教思想的传播等等,这些因素都在损害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处于濒危状态,只有少数仍然存在。
事实上,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带来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建立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景点、博物馆、文化馆以及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可以形成旅游产业,而持续发展的旅游业也将有益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弘扬。
另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比如可以通过录像、网络等媒介将传统的文化传承给广大民众。
总而言之,要成功地保护和利用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制定一些合理的政策和管理,以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共同参与,投入资金,并积
极发掘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学者也应该积极发掘和研究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保护和利用做出贡献。
只有这样,才能在现代社会永久保留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
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民俗和艺术表达。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手工艺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手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一、手工艺品保护的现状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流失和知识断层等问题。
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几乎失传,只有少数手艺人继续从事,这导致了手工艺品的稀缺性和价格上涨。
同时,由于技术的更新和仿制的普遍存在,许多原创的手工艺品难以获得合理的保护。
二、手工艺品保护的重要性手工艺品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传统工艺的技艺,更是为了保护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
手工艺品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保护手工艺品不仅可以传承文化,还可以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条件。
三、手工艺品保护的策略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手工艺品保护法律制度,明确手工艺品的知识产权和产权保护措施。
加强对仿制手工艺品的打击力度,保护原创设计师的权益。
2. 培养新一代手艺人:加强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和培养,培养新一代手艺人。
通过开设培训班、工作坊等方式,传授传统手工艺技艺,使年轻人对手工艺的兴趣产生,进而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制作中来。
3. 与科技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手工艺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手工艺品进行记录和保护,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提倡消费者文化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与引导,提倡消费者购买手工艺品的意识。
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对于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手工艺品传承的现状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年轻一代对手工艺品的兴趣日渐淡薄,传统手工艺技艺难以得到传承。
许多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几乎失传,只有极少数手艺人仍在从事。
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考
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考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态灵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民族文化的生命密码,承载着独特而丰富的想象力、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如今,无论是政府、学界,还是商界、媒体,正掀起一场对“非遗”的挖掘、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探讨与实践。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现代化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对保护和传承“非遗”形成了相当大的挑战。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范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广泛征询专家意见反复修正并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提出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向世界发布的文件中,在不同的时期曾经使用过“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术语。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民众中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在了解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意义和现实必要性以后,就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一、提高认识,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整体,使中华文明绵延至今。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
一方面,外来文化的传入,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原有文化生态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许多有传统特色的文化资源受到十分严重的破坏,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流失,濒临绝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乏人。
二、加大宣传力度,培养专业人才,抢救和保护并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决定了其保护与传承方式的是多样性。
各地区要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和登记工作并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形态和存在状况,建立起以人为核心、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创新保护传承方法,区分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分类保护。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手工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承载着民族的传统和智慧。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本文将探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加强对其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逐渐失传,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传承与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也具有积极作用。
许多手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观的外形受到了广泛的青睐,成为了重要的文化和艺术产品。
传承和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传统技艺,还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手工艺品也成为了外贸和旅游产业的一大亮点,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许多手工艺技艺的传承人逐渐老去,年轻一代对手工艺技艺的兴趣不高,导致相关技艺无人传承。
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使得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逐渐被淘汰,市场需求不足也成为了制约手工艺品发展的主要因素。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缺乏重视,导致相关工作的进展缓慢。
为了加强对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手工艺品的保护。
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规定对手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对违法破坏手工艺品的行为进行惩罚,提高对手工艺品的保护力度。
加强对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和培训工作。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手工艺传承学校和机构,培养一批批的手工艺传承人,保障手工艺技艺的传承。
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手工艺品展览和交流活动,增加人们对手工艺品的了解和认同,提高对手工艺品的市场需求。
加强对手工艺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思考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阐述根据 __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我国 __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工具、实物、工业品和文化场所。
”它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现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另一类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
具体包括(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口传心授、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主要表现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
世界上最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保护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命名为无形文化财。
日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的提出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第一个实施者。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就颁发了《文化财保护法》并实施“人间国宝”制度,赋予那些在传统艺术表现领域具有突出的表演才能、精湛的表演技艺,并愿意将自己的这些技艺传诸后人的杰出民间艺术家和工业制作领域身怀绝技并愿意通过带徒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传诸后人的著名匠人以“人间国宝”称号,并每年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概念。
进入新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知识界、文化界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的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
(精)工作心得:民间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传承
(精)工作心得:民间手工艺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文化传承手工艺是我国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手工艺通过广大民众的创造,以“技艺”的形式、“物”的形态,融汇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讯息,包括自然观念、造物哲学、材料工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
手工艺不同于历史上延续在经典中的精英文化,也与当前数字化、复制化时代的大众文化有别,体现着民族的、民众的创造力。
当前,民间手工艺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生存现状,使其保护传承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亟待确立可行的方案和举措。
一、民间手工艺的文化特点与生存现状手工艺区别于其他民间文艺样式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其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
其技艺有别于艺术创作,有一定程式,往往既可意会又可言传,可以模仿和批量生产,可在技术层面加以发掘和丰富,具有规模生产的潜质;同时也只有在生产和日用的层面上存在和发展,才能更大程度上延续其民间的、创造的审美活力和应用价值。
因此,在世界范围内,一些发展中国家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占据着重要的市场份额。
在发达国家,传统手工艺在向高端艺术市场发展的同时,另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是作为显著的文化标识,成为时尚产业、设计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手工艺因此也成为现代产业运作中的一种知识资产,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国现代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型,一是相对于传统手工艺发展而言,新中国成立后,手工艺作为重要行业纳入轻工体系,由以往分散的、作坊式的生产走向集中,在规模上具备了现代工业组织化、产业化的特征,形成以集体所有制经济形式为主体、城乡结合、专业生产与副业加工结合的生产体系。
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手工艺品承担了出口换汇重任,以国家统购统销及外贸为主,从而逐渐趋向于特种工艺。
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大量手工艺企业改制,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转移到农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系列手工艺生产专业村和新一代民间手工艺人成长起来,形成“经销公司+加工公司+中间人+农户”的产销组织形式,主要由经销公司承接订单,委托加工,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制作,计件收费,作为一种农业副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彩灯制作技艺在新时期的传承发展中较好地协调了生产与保护的二元关系,形成了彩灯制作与彩灯文化市场开发互生共存的态势,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代表性项目。
自贡彩灯在面向市场的生产制作中,从传统的民俗文化资源衍生发展成为独具区域特色的彩灯文化产业和自贡灯会民俗活动,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之中,使其制作技艺得到活态传承、发展和有效的保护。
在地方政府、彩灯企业、制灯艺人及社会力量的合力下,通过成立管理服务机构、举办自贡灯会活动、探索灯会展出模式、制定规章制度、开拓彩灯市场、创新制作工艺等途径,自贡彩灯行业走出了一条彩灯工艺传承发展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道路,使彩灯艺术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及市场经济之中而得到活态传承,自贡彩灯及灯彩艺术在社会经济转型中亦获得发展的生命力。
但是,半个世纪以来的制灯和举办灯会的经验表明,自贡彩灯曾因没能寻求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影响到彩灯制作工艺的传承及彩灯市场的萎缩。
总结自贡彩灯的发展经验,可为我国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提供借鉴,且具有重要的反思意义。
关键词:自贡彩灯;生产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开发;活态传承;民俗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6)01-0086-1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JRZ2009030);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招标项目(YWHZB12-01;YWHZB14-01)资助作者简介:邓军,硕士,文博馆员(E-mail:597410360@)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第31卷第1期2016年2月Vol.31No.1Feb.2016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经验与反思———以自贡彩灯制作技艺为例邓军(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四川自贡643000)一、问题提出与研究回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当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市场最为直接、现实的途径,具有极强的现86网络出版时间:2016-02-28 22:16:06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1.1676.C.20160228.2216.018.html实和理论指导意义。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06年王文章先生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指出生产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式和原则之一[1]。
生产性保护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2]。
但是,因生产性保护理念出现的时间较短,围绕该理念展开的研究及保护实践,还是一个尚未获得充分发展的新领域,缺乏理论体系及有效的操作模式,亟需深入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和精细的个案分析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十年来,学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其研究重点聚焦在两大方面,一是对生产性保护的概念、理论、生产与保护的原则、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化发展及市场开发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二是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性保护的实践所展开的个案研究。
代表性研究中,陈华文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个问题》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与生产性的特点,必须仔细区别和对待其生产性传承与生产性保护的问题,在进行生产性保护时要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度开发及商业化、产业化、旅游化,须坚持生产性保护的原生态原则、就地保护原则、政府扶持原则及技能传承原则[2]。
汪欣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理念的认识》,对生产性保护的概念、概念的实质及在实践中运用情况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3],推进了对这一理念的学理认识。
宋俊华在《文化生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出现了两种路线,保守路线认为现代遗产“物化”手段和“环境稳定”是不二法门;激进路线则认为与时俱进的产业发展是必然选择。
而生产性保护则是对上述两种路线的折中,强调从文化生产角度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的保护方法,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保护方式[4]。
刘德龙在《坚守与变—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中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通——护要处理好保护传统与发展创新、产品生产与艺术品制作、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大众化产品与小众化产品的关系[5]。
杨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诸问题研究》,对生产性保护与产业发展、生产性保护与创新及生产性保护与走市场的几组关系作了辨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走市场的问题在尊重历史和传统的原则下基本都能妥善处理[6]。
近年来,结合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开的生产性保护的个案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有叶春生的《以广东凉茶为例看“非遗”的生产性保护》[7]、林凤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刍议———以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为例》[8]、路芳的《生产性保护下的仪式化展演———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亚鲁王>为例》[9],及以织锦、剪纸、年画、造纸、铁画、木雕、竹雕、酿造、唐卡等技艺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论文[10-20]。
这些成果,为深化生产性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实践的经验和成效具有重要价值。
但是,上述研究还非常缺乏对生产性保护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原因的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在我国被划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相比较而言,一般认为传统技87艺、传统美术、部分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有条件实现生产性保护。
本研究选取自贡彩灯制作技艺为分析对象,笔者在2010年至2015年对其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认为,自贡彩灯制作技艺在半个世纪以来的传承实践中坚持保护与生产并重,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比较典型的项目。
但是,自贡彩灯制作技艺的发展曾因没能采取合适的路径,遇到过严重的困境。
近十五年来,地方政府和彩灯行业逐步探索出彩灯工艺保护、创新与市场开发结合的道路,自贡彩灯艺术亦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及市场经济之中得以活态传承和发展。
同时,出现了彩灯行业内部恶性竞争、彩灯质量良莠不齐、彩灯制作的艺术效果和工艺水准降低等问题,为其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总结自贡彩灯的发展经验,不仅可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反思意义。
二、自贡彩灯的制作技艺与艺术特色自贡彩灯制作技艺是中华彩灯制作的集大成者,除继承历史时期的彩灯制作手法外,还吸收融合了我国多种传统工艺。
发展至今,自贡彩灯的制作涵盖了放样、手工捆扎、立体造型、分色裱糊、焊接、传动、仿真、美化装饰及吸收融合竹编、剪纸、扎染、刺绣、雕刻、皮影等核心工艺。
自贡大型彩灯或灯组的制作,已形成多工种互相配合和分工合作完成的模式,自贡彩灯从业群体已分化出彩灯设计师、美工师、电工、焊工、造型工、木工、裱糊工及其瓷器、竹编捆扎等特殊技能人才。
自贡彩灯是兼具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大众艺术,既保留了传统工艺,又将传统彩灯艺术运用于制作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现代彩灯。
自贡彩灯的艺术基准和审美情趣集中地体现为融“形、色、声、光、动”于一体。
形,指的是造型,各式彩灯都须做到准确、形象、生动、传神、栩栩如生。
色,即彩灯的色彩,须做到色彩明快、鲜艳、美观、喜庆,对比恰到好处,既要多姿多彩,又要协调柔和。
声,指的是声音和音响,经典的自贡彩灯要求声音与彩灯的造型、情节、特定的内容、环境和人物表演相吻合。
光,自贡彩灯讲究采用内部光源,光照由里到外给人以透明唯美感,光成点、成束、成行、成片,形成引人入胜的奇妙景观。
动,彩灯动起来是现代彩灯最具代表性的特点,自贡彩灯在动作处理上,充分运用光控、声控、逻辑集成器件、译码器、计数器、激光全息等现代科技,讲究动得自如、出奇、合理、巧妙且形象生动,达到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
而且,自贡彩灯的题材非常丰富,展出过的精品彩灯中涵盖了民间传说、神话童话、古典名著题材、外国题材、现代社会经济题材,以及反映自贡井盐文化和恐龙文化的灯组,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和包容性。
三、自贡彩灯及灯会活动的发展历程自贡地区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新年赏灯、燃灯及元宵节前后张灯结彩的习俗;明清时期,逐渐发展为一项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有“狮灯场市”、“灯竿节”等,形成了独具区域民俗特色的天灯会、五皇灯会、漂河灯、“瞒天过海”①等习俗;民国时期,又逐渐形成提灯会、放天灯、舞龙88灯、戏狮灯、闹花灯等习俗。
这表明,唐宋至民国时期,自贡地区的传统彩灯制作及民间灯会活动已形成了浓厚的地域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自贡地区的灯会活动曾一度中断。
1964年,自贡市政府首次举办自贡迎春灯会,政府的介入和强有力的组织,让单个的自贡彩灯聚集起来形成有规模的灯会活动。
自此,地方政府逐步将自贡灯会打造成为著名的彩灯文化民俗会节活动,自贡灯会亦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彩灯以自贡灯会为载体获得了广阔的市场生存环境和长足发展。
要理解自贡彩灯如何从传统民间工艺品发展成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寻找到市场发展空间,需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自贡灯会的发展历程和彩灯文化产业的形成背景。
(一)第一阶段:从民间走向官方1964年,自贡灯会开始由自贡市政府进行举办和经营。
任至诚先生在《回忆自贡市首届春节灯会》中记载了当年举办首届灯会的背景及遇到的困难:为了庆祝1963年我市各战线上的辉煌成就,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全市人民在三年自然灾害之后,能够过一个欢乐、健康而有意义的春节,经中共自贡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决定,举办1964年春节灯会。
彩灯制作任务下达后,有两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缺乏技术力量,又无样品,制灯无法进行。
当时请了手工业管理局的龚玉林,自井区竹藤社的陈富廷、川剧院的刘志和、贡井陶瓷厂的蓝荣光等做技术指导[21]。
1964年到1986年的7届迎春灯会②上展出的彩灯,为自贡辖区内各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大型企业分别承担制作,完成后送至自贡彩灯公园集中展出,大都为手工捆扎的工艺灯,其选材、造型、布展都比较一般化[22]。
随着灯会活动的连续开展,各制作单位积累起了制灯经验和技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贡彩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和飞跃,形成“形、色、光、声、动”融合及构思巧妙、规模宏大、制作精巧的特色,将传统的民间工艺与科技融合,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