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传统手工艺法律保护现状及建议.doc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口头传说和表 �江格尔� 等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 最主要是通过人的口 � 括曲艺 , 音乐, 戏剧 , 舞蹈等; 节庆 , 社会风俗 , 礼仪; 有 民族性 , 民间性 (二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本质特征和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 它表现形式和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性或无形性,具体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这里特别指出的是,非物质文化是按照文化的表 现形式和传承方式依赖物质形态与否来划分的,而不是 我们通过物质文化 , 精神文化和非物质文 化的对 比来认 识非物质文 化遗产的非 物质性或者 无形性 . 物 质文化 精神文 化是指以精 神形态 存在的 文化,如 信念 ,思想 等;非物质文化是指不需要通过物质形式来表现和传承 的文化, 由此可见,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才是文化存在的 本质形态.值得注意的是, 大部分精神文化是通过物质媒 介进行表现和传承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精神文化才是非 物质文化.
� �
法制长廊
刘淑娟, 吴与对策
种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 湖南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省份, 文化多样 . 各族人 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缔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在形式上, 包括了苗族鼓 舞, 侗族大戍歌会 , 土家族摆手舞 , 瑶族长鼓舞 , 桑植民歌 等; 在内容上, 包括音乐 , 皮影, 编织 , 雕塑等 .湖南这些非 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湖南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我国 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 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 化遗产, 对于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 全面 , 健康, 协调,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二,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的现状 众所周知,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 任何事情都必须依 照法律程序来完成,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 同样如此, 只有加快立法进程, 才能从根本上保护非物质 文化遗产 .近些年来, 湖南省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 积极 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明 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使得湖南省非物质文 湖南省已经颁布了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以及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 治州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 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目前湖南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法律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对其投入的经费较少 目前,湖南省尚未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 律意识或者法律意识淡薄 . 尽管湖南省的各级政府和文 物保护单位积 极对非物 质文化遗产 的法律制度 进行宣 传, 但由于政府投入的经费不足, 导致了在增强非物质文 化法律保护意识的方面收到的效果甚微 . 因此, 湖南省的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经费投 入, 定期开展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活动, 增强 人民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意识,从源头上将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做到实处 . (二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式单一 众所周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方式多样, 包 括行政保护方式 , 知识产权保护方式 , 制定行政法或者民 事法律等.但湖南省目前仍然采用单一的工作方式, 即以 行政保护方式为主 .这种保护方式的效率较低, 加上地方 保护主义的盛行,使得湖南省各地区出现了针对相同的 或者相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不同,造成了省 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摩擦甚至冲突 . (三 ) 法律保护欠缺, 立法层次较低 在这个方面,不仅仅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
湖南省在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引言................................................................................... - 1 -二.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所遇到的问题...................... - 1 -1.1信息时代的冲击................................................................ - 1 -1.2现代化建设影响 .................................................................. - 1 -1.3生活水平的提高 .................................................................. - 1 -1.4青黄不接的尴尬 .................................................................. - 2 -1.5群众认识的落后 .................................................................. - 2 -1.6培养技艺的力度不够........................................................... - 2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 2 -2.1加强宣传教育 ...................................................................... - 2 -2.2加强立法,健全制度........................................................... - 3 -2.3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3 -2.4普查建档,资源共享,录入名录 ...................................... - 3 -2.5多元化筹措保护资金........................................................... - 3 -2.6建立考核督办和激励引导机制............................................ - 3 -2.7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 - 4 -结论 ........................................................................................ - 4 -参考文献................................................................................... - 4 -摘要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必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迁,文化所处环境综合类该文化生成发展所必需的一切要素。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析
性 的有 : 家 族 哭嫁 歌 、 族 民 歌 、 瑶 呜 哇 山 歌 、 族 芦 笙 等 。 这 些 土 苗 花 侗 非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不 仅 体 现 了湖 南 非 物质 文化 遗 产 的 多样 性 ,而 且 极 也 正 是 源于 湖 南 得 天 独 厚 的 自然 和人 文 条 件 , 省 在 非物 质 文 该 因 具 化 遗 产 方面 资 源极 为 丰 富 :如 体 现湖 南 民 间 工 艺 最 高水 平 的 湘 绣 、 具 民族 特 色 , 而 , 有 很 强 研 究价 值 。 13 独 特 性 . 醴 陵釉 下 五彩 瓷 、 家 织 锦 、 家 银 饰 、 庆 竹 刻 、 沙 棕 编 等 、 现 土 苗 宝 长 体 独 特 性 是 湖 南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的第 三 个 主 要特 点 。湖 南 因其 所 各 民 族 问 民 间 文 学 不 同 样 式 的苗 家歌 谣 、 家族 山 歌 、 仙 传 说 、 土 苏 刘
遗 产保护方面 的基本情况 以及所积 累的一些经验 ,以期对其他省份在做 好 等。 “ 非遗 ” 保护 工作 方面 提 供 可 资 借 鉴 的样 板 。 12 多样 性 . 关键词 : 非物质 文化遗产 保护 经验
布 、 凰 纸 扎 、 陵 釉 下 五 彩 瓷 、 花 石 雕 刻 技 艺 、 锦 、 编 技 艺 凤 醴 菊 侗 竹
化 遗 产 的 样 式 而 言 , 南 几 乎 涵 盖 了所 有 类 型 。国 家 于 2 0 湖 0 6年 6月 重 要 省份 。 由于 该 省 的 大 部 分地 区都 位 于 洞 庭 湖 之 南 , 以从 历 史 上 所 和 20 0 8年 6月公 布 了 第 一 批 、 第 二批 国家 级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名 录 就 一 直 被 称 为 湖 南 , 因湘 江 流 经 该 省 且 贯 穿 南 北 , 简 称 为 “ ” 又 故 湘 。 以及 第 一 批 国家 级 非 物质 文化 遗产 名 录 扩 展 项 目名 录 ,在 包 括 民间 湖 南 历 史 悠 久 , 化 灿 烂 。据 考 古发 掘和 相 关 文 字 记 载 , 在 八 千多 文 早 文 学 、 间 音 乐 、 间 舞 蹈 、 统 戏 曲 、 艺 、 技 与 竞 技 、 间 美术 、 民 民 传 曲 杂 民 年 前 就 有人 类在 此繁 衍 生 息 。 湖 南 也 是 中 华 民 族 农耕 文化 形成 的重 传统手工艺、 统 医药、 传 民俗 等 1 O种 总 共 1 5 8项 中 , 南 一 省 占 了 1 湖 要 基 础 之 一 ,城 头 山遗 址 的发 现 更 是 将 中 华 民 族 的 文 明 史 向前 推 进 5 9项 。在 2 1 0 1年 6月 新 近 公布 的第 三 批 国 家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名 录 了近 两 千 年 。 战 国 时期 楚 国 的著 名 爱 国诗 人 屈原 的作 品 更 是 与湖 南 ( 共计 1 1项 )和 国家 级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名 录 扩 展 项 目名 录 ( 计 9 共
湖南传统手工艺法律保护现状及建议.doc
湖南传统手工艺法律保护现状及建议.doc湖南传统手工艺法律保护现状及建议-一、传统手工艺的概念传统手工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美学、经济等价值,因此,不同领域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从历史学角度,传统手工艺是指在前工业时期以手工作业的方式对某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结果。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角度,传统手工艺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传统生产、制作技艺。
笔者认为,法学视角下,传统手工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技术层面的内容,如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制就要经过坯料制配、球磨、机压成形等众多工艺流程。
一般大多数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掌握。
这一层面的传统手工艺是无形的,汇聚了实用、审美等精神内涵。
二是物质层面的内容,即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工艺流程后,最终生产出来的实物。
比如生产出来的织锦、石雕、棕编等。
因此,在法学视角下,传统手工艺可定义为,在特定区域或特定民族内部世代相传的,由个人或群体创造的,以手工劳作为主,采用天然材料,运用特定的工艺流程,呈现和加工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工艺或实物形态。
二、湖南传统手工艺介绍(一)湖南传统手工艺概况湖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手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
由于湖南自身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结构,其传统手工艺有着自己的特色。
湖南的传统手工艺,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多重价值。
(二)湖南传统手工艺的特点一是丰富多样性,从食品加工到建筑技艺一应而全。
食品制作技艺以安化黑茶为代表,安化黑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化黑茶产自湖南安化县,这与安化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分不开。
安化黑茶须以雪峰山脉茶区的大叶种群体品种为原料,经过杀青、干燥等四道严格的工序,方得出成品。
”湘绣”的保护和传承遇到了哪些困难?
”湘绣”的保护和传承遇到了哪些困难?一、保护困难湘绣作为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迁,但它的保护却面临着许多困难。
首先,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面临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兴趣的缺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更加倾向于追求时尚潮流,对于传统手工艺的兴趣逐渐淡薄,导致湘绣的传承环境不容乐观。
其次,现代产业化的冲击也给湘绣的保护带来了困难。
在现代化的工业条件下,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效率难以与机器化、自动化的大规模生产相匹配。
这导致许多传统手工艺者面临生计困境,不得不转行或放弃传统工艺,这对湘绣的保护产生了重大的威胁。
此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给湘绣的保护造成了困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对于传统手工艺产品的需求逐渐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湘绣产业面临着市场萎缩的风险,对于湘绣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传承困难传承是湘绣保护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传承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首先,传承者的流失问题使得湘绣的传统技艺难以传播和延续。
许多老一辈的湘绣工艺师逐渐年迈退休或去世,新的传承者无法及时接手技艺,导致湘绣传统技艺的丧失。
其次,传统技艺的保密性也给传承带来了挑战。
由于湘绣技艺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缺乏系统化的教育和培训,使得很多技艺无法被广泛传播。
这不仅限制了湘绣的传承范围,也使得湘绣技艺的推广变得困难。
最后,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和价值缺乏得到充分的认可。
由于湘绣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长时间的手工操作,因此其商品价格较高。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消费者对于价格敏感,对于手工艺品的消费需求不高,这给湘绣的传承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三、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湘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加强传统手工艺教育的力度,推动湘绣技艺的系统研究和传授。
通过建立培训机构和传统技艺学院,为年轻一代提供专业的传统手工艺培训,提高他们对湘绣的认知和兴趣。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是中国传统手工刺绣技艺之一,起源于湖南省湘西地区,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和技巧。
湘绣的传统元素有花鸟、山水、民俗、神话传说等,并结合现代审美,推出了众多时尚新品,深受市场欢迎。
然而,湘绣的发展面临诸多
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传承和发展。
为了促进湘绣的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传承技艺。
政府及社会应扶持湘绣技术传承。
鼓励传统湘绣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营造良好的创意手艺气候和脑力手艺人才储备,避免湘绣技艺消失。
为中小企业搭建
创新平台,支持新型技术在湘绣中应用,探索新型业态和营销模式。
二、海内外文化交流。
湘绣的发展需要海内外文化交流。
通过全球化背景下湘绣艺术
文化融合交流与导进的方式,强化湘绣文化形象的传播,增强湘绣文化对内引导功能和对
外传播影响力。
以文艺表演、展览会、文化交流为主要形式,加强国际与国内的文化交流
和合作。
三、拓展市场。
湘绣企业要积极拓展市场,开拓国际、国内和电商市场。
通过提高工
艺升级和产品高端化,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丰富产品创新。
传统湘绣与现代新材料相结合,推出新品设计创新,丰富产品线。
在注重传承湘绣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将其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时代
需求。
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
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历史、民俗和艺术表达。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传统手工艺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手工艺品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策略。
一、手工艺品保护的现状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流失和知识断层等问题。
许多传统手工艺技艺几乎失传,只有少数手艺人继续从事,这导致了手工艺品的稀缺性和价格上涨。
同时,由于技术的更新和仿制的普遍存在,许多原创的手工艺品难以获得合理的保护。
二、手工艺品保护的重要性手工艺品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护传统工艺的技艺,更是为了保护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
手工艺品作为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保护手工艺品不仅可以传承文化,还可以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创造条件。
三、手工艺品保护的策略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手工艺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手工艺品保护法律制度,明确手工艺品的知识产权和产权保护措施。
加强对仿制手工艺品的打击力度,保护原创设计师的权益。
2. 培养新一代手艺人:加强对传统手工艺技艺的传承和培养,培养新一代手艺人。
通过开设培训班、工作坊等方式,传授传统手工艺技艺,使年轻人对手工艺的兴趣产生,进而参与到手工艺品的制作中来。
3. 与科技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手工艺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手工艺品进行记录和保护,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 提倡消费者文化意识: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与引导,提倡消费者购买手工艺品的意识。
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对于传统手工艺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手工艺品传承的现状传统手工艺品的传承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年轻一代对手工艺品的兴趣日渐淡薄,传统手工艺技艺难以得到传承。
许多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几乎失传,只有极少数手艺人仍在从事。
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工作意见建议
保护传承传统手工艺工作意见建议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咱们得动真格的了!你看,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什么高科技,什么人工智能,都是让人眼花缭乱的东西,可是这些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手工艺呢?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渐渐成了“稀有物种”,要不然就成了“古董”,给它们拍个照片,都能拿去当展品了!想想看,小时候那种穿着妈妈亲手织的毛衣、用着爷爷亲手打的木梳,这些曾经让人觉得“普通”的东西,现在回头一看,简直有种珍贵到不行的感觉。
唉,我就忍不住想,咱们是不是得做点什么,把这些传统的手艺捧在手心里,好好保护一番,传承下去呀?你说说,像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谁还耐得住心,去坐下来慢慢编织、慢慢雕刻?现在都成了“快餐文化”了,什么都得迅速,快出结果,谁还愿意花时间在这些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手艺上?但是,问题就出在这儿:没有了这些手艺,咱们的文化根基就会渐渐模糊。
你看,传统的剪纸、刺绣、木雕、陶艺,真的是每一件都能看出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情感。
每一刀、每一针、每一撇,都是一代又一代工匠心血的结晶。
所以,说到底,手工艺不仅仅是做东西,它其实是承载了无数的历史、智慧和情感,是一种文化的传递啊!难道不该好好珍惜吗?那该怎么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手工艺呢?首先啊,我们得给它们“重视”起来。
你想想,像现在一些年轻人对手工艺的认识,基本上就停留在“老掉牙”的阶段,他们可能还觉得,做手工艺就是上了年纪的人消磨时光的事儿。
可是,要知道,真正的传统工艺,背后蕴藏的是无穷的智慧。
你想,那些编织的花纹、陶器的造型,每一寸细节都代表着一种思想、一种情感,咱们不能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被遗忘了啊!所以啊,想要真正保护这些手工艺,咱们得先让年轻人知道它们有多重要。
有些人可能会说,啥?不就是一些旧的技艺吗?但如果你不去亲自感受,怎么能知道这些手艺背后有多么震撼呢?咱们得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传承这些传统手工艺。
让人们了解,这不单是个“老年人的爱好”,它们也是非常值得深耕的“产业”。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析
摘要:湖南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资源极为丰富。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湖南在这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非遗”保护工作因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本文在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以期对其他省份在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从地理位置上讲,湖南位于长江中游的南部,是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省份。
由于该省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洞庭湖之南,所以从历史上就一直被称为湖南,又因湘江流经该省且贯穿南北,故简称为“湘”。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据考古发掘和相关文字记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湖南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城头山遗址的发现更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两千年。
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更是与湖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湘君》、《湘夫人》等就是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所做的有关湘水之神传说的作品。
此外,湖南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51个民族,其中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就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多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到680万人,占湖南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也正是源于湖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该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资源极为丰富:如体现湖南民间工艺最高水平的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土家织锦、苗家银饰、宝庆竹刻、长沙棕编等、体现各民族间民间文学不同样式的苗家歌谣、土家族山歌、苏仙传说、刘海砍樵传说等、体现湖南地区舞蹈样式的龙舞、张家界高花灯、土家族跳丧舞等。
诸如以上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湖南当地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见证者湖湘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沧桑巨变,因此,这些资源也就成为湖南最可宝贵的“活化石”。
从这个角度讲,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延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命”使之能够世代传承同样意义重大。
”湘绣”的传统技艺是否受到了当地族群的保护和传承?
”湘绣”的传统技艺是否受到了当地族群的保护和传承?一、保护湘绣传统技艺的重要性湘绣作为我国传统的刺绣艺术,凝聚着湖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湘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
因此,保护湘绣传统技艺不仅对于维护湖南地区的文化传统至关重要,也对于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品质有着积极的意义。
1.1 传承湘绣文化的意义湘绣作为湖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代表着湖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湘人的骄傲和自豪。
传承湘绣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当地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从而形成一种浓厚的民族凝聚力。
1.2 保护湘绣的经济价值湘绣作为湖南地区的特色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
随着市场对手工艺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湘绣独特的刺绣技艺成为了广大消费者青睐的对象。
保护湘绣传统技艺不仅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民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二、湘绣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现状湘绣作为湖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传承。
虽然湘绣技艺在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展览和文化活动中有所呈现,但仍面临着一些困境。
2.1 传统技艺传承困难湘绣技艺的传承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但因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一代对湘绣的兴趣不高,传统技艺传承面临断代的风险。
在当今社会,年轻人更加追求时尚和新潮的艺术形式,湘绣技艺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2 缺乏专业人才及保护机构湘绣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亟需专业人才和相关保护机构的支持。
然而,目前湖南地区缺乏专门从事湘绣技艺的培训机构和专业人才,导致传统技艺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承和保护。
同时,缺乏相关的保护机构和政策,使得湘绣传统技艺的保护形同虚设。
2.3 市场化对传统技艺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湘绣传统技艺也面临着商业化的压力。
一些商家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使用机器生产的绣品冒充湘绣,导致湘绣在市场上的认知度下降。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析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探析湖南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资源极为丰富。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湖南在这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非遗”保护工作因此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本文在大量翔实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所积累的一些经验,以期对其他省份在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方面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板。
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从地理位置上讲,湖南位于长江中游的南部,是我国南方的一个重要省份。
由于该省的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洞庭湖之南,所以从历史上就一直被称为湖南,又因湘江流经该省且贯穿南北,故简称为“湘”。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据考古发掘和相关文字记载,早在八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湖南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城头山遗址的发现更是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两千年。
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更是与湖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湘君》、《湘夫人》等就是根据楚地民间祭神曲所做的有关湘水之神传说的作品。
此外,湖南还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共有51个民族,其中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就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等多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达到680万人,占湖南全省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也正是源于湖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该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资源极为丰富:如体现湖南民间工艺最高水平的湘绣、醴陵釉下五彩瓷、土家织锦、苗家银饰、宝庆竹刻、长沙棕编等、体现各民族间民间文学不同样式的苗家歌谣、土家族山歌、苏仙传说、刘海砍樵传说等、体现湖南地区舞蹈样式的龙舞、张家界高花灯、土家族跳丧舞等。
诸如以上种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湖南当地特色,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着重大影响。
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见证者湖湘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沧桑巨变,因此,这些资源也就成为湖南最可宝贵的“活化石”。
从这个角度讲,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延续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命”使之能够世代传承同样意义重大。
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与保护
传统手工艺的现状与保护传统手工艺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彰显具有历史、文化、民族等多重意义的价值,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忘记了手工艺的美妙。
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危机,迫切需要进行保护。
因此,本文将探讨传统手工艺的现状,探讨如何保护传统手工艺文化。
一、现状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手工艺品的价值越来越被边缘化,以低廉的价格替代品以及工业化生产已经更趋普遍,从而引起了手工艺品的消失。
现今的世界已经多了许多精致小巧的音响设备和桌面装饰品,却长期缺乏传统的手工艺品。
传统手工艺的流行减缓了。
一个原因是手工艺本身难以与一些流行文化相提并论。
确实,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是耗时、费力的,有些必须使用熟练工人和技艺,在现代社会中找到这样的工人难度很大。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尽管手工艺品很美,但是过于昂贵,很难得到青睐。
二、保护传统手工艺2.1 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应该制定更多的法规来鼓励传统手工艺的持续发展和存在。
政策方面可以支持手工艺的保护和宣传,并提供金融支持以及税收减免,这样就能够推动传统手工艺品在市场上的正常发展。
2.2 让年轻人了解传统手工艺传承和发扬传统手工艺需要更多的年轻人的参与。
因此我们应该开始在教育系统内推广和普及传统手工艺,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了解和热爱传统手工艺。
这样,他们将成为手工艺文化的知识传承人。
同时,也需要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年轻人亲身参与制作工艺品和传统手工艺,并有机会在工艺实践中承续传统技艺。
这些行动可以推动更多的年轻人对手工艺的创作和保护。
2.3 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结合应该在手工艺的设计和创意方面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激励。
如今的时代追求创新和新颖的设计理念,是需要融合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设计技术。
从而创造全新的手工艺作品,把传统技艺用现代的方式表现出来。
传统文化的保护涉及到两个方面:传承和创新。
新的灵感需要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是中国湖南地区的传统手工刺绣技艺,起源于秦汉时期,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已经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湘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备受世人赞誉,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
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湘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湘绣的未来传承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和推动。
应该通过开展湘绣技艺的宣传和推广活动,增强人们对于湘绣的认知和了解。
可以通过举办湘绣展览、艺术交流会等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湘绣这一传统手工艺。
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大湘绣技艺的推广力度,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和学习湘绣,培养更多的湘绣传承人才。
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鼓励湘绣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促进湘绣产业的繁荣。
还可以通过与时俱进来创新湘绣的设计和制作技艺,使之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可以考虑将湘绣与现代服装、家居用品等结合起来,开发出更多的适用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拓展湘绣的应用领域,带动湘绣产业的发展。
可以探索将湘绣技艺融入到当地旅游业中,开展湘绣体验和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爱好者前来参观和学习,促进湘绣产业的发展和传承。
湘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其传承和发展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够让湘绣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继续为世人所喜爱和传颂。
希望未来湘绣的发展能够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活力。
湖南非遗手工艺swot分析优势
湖南非遗手工艺swot分析优势
湖南非遗手工艺资源丰富独特,拥有国家级非遗手工艺项目26项、省级项目70项。
近年来,湖南大力推进非遗手工艺保护、传承、创新与传播,取得了斐然成绩。
与此同时,受市场经济冲击,湖南许多非遗手工艺濒临失传。
为此,应深化改革创新,通过打造“非遗+文创”新模式促进非遗手工艺产业转型升级、振兴发展。
基于实用和市场驱动创新材料。
包括对非遗手工艺传统材料进行防腐、耐用、增强等改良处理,或将单一的传统手工艺材料与现代材料综合运用,使产品更具现代设计感和功能性,同时优化加工流程和工艺。
比如用聚乙烯聚合物制作的仿藤竹制品防水防晒性能好、易清洗,比天然藤竹制品更能适合户外场所。
基于效率和品质提升创新技术。
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VR
体验、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采取机械化、智能化与手工生产相结合方式,非遗手工艺可实现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包装,既保留手工趣味,又提高生产效率。
比如益阳竹编引进新型切削、上漆、烘干一体自动化加工设备,规范化、批量生产非遗手工艺品,提高了产品质量。
基于生活和文化表达创新形态。
传统手工艺需要“推陈出新”,摒弃过时的造型、色彩,创造时尚、新颖的现代风格产品,满足人民生活与文化新需求。
比如会同县民间手工竹编研发了竹制键盘、鼠标、钢笔、挂钟、名片夹、灯具和音响等新产品形态,市场空间不断拓展。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发展现状湘绣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历程,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绣画之一。
作为湖南省的传统工艺,湘绣的手艺在当地越来越稀少。
湘绣的传承和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包括:技艺传承不易。
“传习不传宗”的现象在湘绣领域较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传承方式的单一化和传承人群的老龄化。
加之,现在的湘绣学习门槛较高,开班数不多,很难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和学习湘绣的技艺。
质量监管不足。
湘绣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有一些工艺和品质比较差的产品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推广湘绣艺术的形象。
针对湘绣目前遇到的困难和发展需要,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探索新的湘绣市场。
如打造差异化的明星产品,与时俱进地推出新款式、新图案、新水平的湘绣作品,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以此来拓宽湘绣市场。
推行机绣进行批量生产。
针对市场需求下降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采用现代化的机绣技术,通过批量生产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在机绣基础上,加强创新设计和品质监管,打造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开拓湘绣旅游市场。
湖南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我们可以考虑将湘绣与当地旅游一起打包,将湘绣作为旅游文化的代表,向全国和全球游客推广。
多管齐下加强传承。
我们应该加强湘绣技艺的传承,通过多种途径传承湘绣技艺,同时开班数量也要相对应地增加。
此外,应该探索更加合理、实用的湘绣技艺传承方式,更好地传递湘绣文化遗产。
提高湘绣作品的质量。
加强湘绣艺术品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监管机制,使湘绣艺术品成为真正的“精品”。
结论湘绣的发展历程虽然漫长,但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湘绣技艺的传承和创新,将湘绣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湘绣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一种优美信物。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湘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刺绣艺术之一,起源于湖南地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湘绣在细腻的刺绣工艺、丰富的图案和独特的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魅力,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现代工业化生产的发展,湘绣这一传统手工艺逐渐面临衰落的困境。
本文将探讨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一、湘绣的发展现状1. 传统技艺面临失传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艺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更偏爱快餐式的消费方式,对于传统手工艺的需求逐渐减少。
许多湘绣传统手工艺人年龄偏大,年轻一代对于这一技艺的学习兴趣不高,湘绣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
2. 艺术市场需求不足3. 缺乏创新和融合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融合现代元素和技术,做到传统与时尚的结合。
目前湘绣的创新和融合不够,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刺绣图案和工艺上,缺乏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
二、未来传承思路1. 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之一,湘绣的传承非常重要。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于湘绣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力度,增强人们对于湘绣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年轻一代对湘绣的学习兴趣。
2. 创新设计湘绣需要创新设计来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融合现代元素和技术,将湘绣制品设计得更加时尚和多样化,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可以引入当代艺术风格,打破传统图案的界限,拓展刺绣的表现形式和材料应用,让湘绣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
3. 教育培训加强对湘绣技艺的教育培训工作,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传承这一优秀的手工艺。
可以设立湘绣专业学校或者培训班,组织专业的湘绣工艺师开展技艺传授,激发年轻人对湘绣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4. 品牌推广通过品牌推广,提升湘绣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湘绣的销售渠道。
建立专业的湘绣品牌,进行产品推广和市场营销,开拓国内外的湘绣市场,使湘绣制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5. 科技融合结合现代科技,提升湘绣的生产工艺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可以利用电脑绣花机和数字化设计,提高湘绣制品的生产速度和质量,以适应现代市场对于产品品质和交货时间的要求。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湘绣是中国传统刺绣技艺之一,起源于湖南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湘绣这一传统手工艺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湘绣的传承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进行探讨。
一、湘绣的发展现状1. 传统技艺得到保护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保护。
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不少湘绣传统技艺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一些文化机构也在开展湘绣相关的培训和推广活动,促进了湘绣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2. 创新设计走向国际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湘绣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设计,融入了时尚和现代元素,使得湘绣作品更加具有现代感和国际化。
一些湘绣作品也被推向国际市场,赢得了国际消费者的青睐,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 缺乏新人才和市场认可度低二、湘绣的未来传承思路1. 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要想推动湘绣的传承,首先要加强与教育机构的合作。
通过将湘绣传统技艺融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引导青少年对湘绣技艺的认知和学习,培养更多对湘绣感兴趣的学生,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 挖掘湘绣的文化内涵3. 创新设计与时尚融合要想提高湘绣作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吸引力,需要将传统技艺与时尚元素进行融合和创新设计。
可以通过与设计师或者时尚机构合作,打造出更具有现代感和国际化的湘绣作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扩大湘绣产品的市场份额。
4. 引导消费升级和提升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已成为一种趋势。
可以通过提升湘绣产品的品质和工艺水平,使得湘绣作品更加精美和高端化,吸引高端消费人群的青睐,从而推动湘绣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5. 组织湘绣艺术展览和比赛可以组织一些湘绣艺术展览和比赛,为湘绣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湘绣师和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同时也可以增加公众对湘绣的关注和度,提升湘绣的社会价值和美誉度。
知识产权视域下湘西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法律保护
知识产权视域下湘西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法律保护湘西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和传统工艺相传至今,成为湖南省乃至全国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宝库。
其中,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更是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工艺,在知识产权视域下,需要从法律角度加以保护。
1. 商标保护商标是企业标识和商品来源的标记,可以作为民族传统工艺的商标来保护。
以湘西蒸制糕点中的花糕(也称梨花糕)为例,可以将“梨花糕”等相关商标注册,使其成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商标,引导消费者了解、认同并购买正宗的少数民族传统工艺产品。
2. 版权保护对于具有独特创意的产品或手艺技巧,可以通过版权登记的方式获得保护。
例如,湘西苗族织锦,不仅具有自然景观和种族文化方面的独特魅力,其图案、花色、纹样、编织工艺等方面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以通过版权形式保护。
3. 专利保护对于技术含量较高、具有明显发明创意的传统工艺产品,可以通过专利申请获得保护。
例如,湘西土家族锅巴,其口感、色泽、形状等方面都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改进,可以申请外观设计、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地理标志是指用于标示特定地理区域的商品(包括服务)的标志,也是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湘西部分地区的传统工艺产品,例如花鼓灯、张家界苗族剪纸等,可以申请成为地理标志,以维护其地域特色和品牌形象,并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二、加强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保护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工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强化对传统工艺相关法律规定的普及宣传许多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艺人并不了解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在申请专利、商标等方面较为被动。
政府和相关组织可以加强对少数民族手工艺人的法律培训和普及宣传,让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保护自己的传统工艺。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多为手工艺、小规模生产,资金、人力等方面都相对较为紧张,对知识产权保护成本较高。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
湘绣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传承思路湘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在湖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借助绣线和针法表现美丽的图案和形象,形成独特的湘绣风格。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新技术的出现,湘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湘绣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未来的传承思路。
其次是传承环境方面,湘绣的传承面临一些困难。
现代年轻人对于湘绣技艺的兴趣较低,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和传承湘绣。
湘绣的传承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和长期的培训,但目前专业湘绣师傅的数量非常有限,无法满足传承的需求。
湖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也导致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度下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环境相对较差。
面对这些挑战,湘绣的传承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是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湘绣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在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展示湘绣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湘绣。
可以组织湘绣展览和艺术交流活动,让更多人接触湘绣,增加市场需求。
可以与设计师、时尚界和文化机构合作,将湘绣与现代时尚和艺术相结合,创新湘绣的设计和应用,提高湘绣的时尚度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是加强传承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建设。
可以成立湘绣技艺传承中心或学院,专门为湘绣传承人提供培训和指导。
可以与高校合作,开设相关专业的湘绣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学习湘绣。
对于已经从事湘绣工作的人员,可以提供经验交流和技术研讨的平台,加强湘绣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最后是加强政府的支持和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湘绣产业的发展和传承。
可以给予湘绣企业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支持湘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可以加强对湘绣技艺的保护和认定,加强湘绣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政府可以加强与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湘绣产业的发展和传承。
要实现湘绣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加强传承教育和培训、加强政府支持和保护等多方面的努力。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湘绣的知名度和市场需求,促进湘绣产业的发展和传承,确保湘绣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瑰宝得以传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传统手工艺法律保护现状及建议-
一、传统手工艺的概念
传统手工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美学、经济等价值,因此,不同领域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
从历史学角度,传统手工艺是指在前工业时期以手工作业的方式对某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结果。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角度,传统手工艺是指世代相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区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手工技艺,传统生产、制作技艺。
笔者认为,法学视角下,传统手工艺,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技术层面的内容,如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制就要经过坯料制配、球磨、机压成形等众多工艺流程。
一般大多数传统手工艺的工艺流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掌握。
这一层面的传统手工艺是无形的,汇聚了实用、审美等精神内涵。
二是物质层面的内容,即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工艺流程后,最终生产出来的实物。
比如生产出来的织锦、石雕、棕编等。
因此,在法学视角下,传统手工艺可定义为,在特定区域或特定民族内部世代相传的,由个人或群体创造的,以手工劳作为主,采用天然材料,运用特定的工艺流程,呈现和加工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工艺或实物形态。
二、湖南传统手工艺介绍
(一)湖南传统手工艺概况
湖南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传统手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
由于湖南自身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历史背景和民族结构,其传统手工艺有着自己的特色。
湖南的传统手工艺,不
仅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也具有人文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美学价值等多重价值。
(二)湖南传统手工艺的特点
一是丰富多样性,从食品加工到建筑技艺一应而全。
食品制作技艺以安化黑茶为代表,安化黑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化黑茶产自湖南安化县,这与安化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分不开。
安化黑茶须以雪峰山脉茶区的大叶种群体品种为原料,经过杀青、干燥等四道严格的工序,方得出成品。
建筑技艺以土家转角楼为代表。
转角楼一般依山而建,不损坏良田。
它的建造过程、外观造型、室内空间营建等都非常讲内在文化含义。
从屋脊造型到门窗的装饰都极其注重装饰和雕刻的艺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二是分布相对集中。
按级别分从地域分布上来看,湘西地区是传统手工艺比较集中的地区,大概占了全省总数的三分之一。
湘西地处湖南西部,境内多山地,各种资源非常丰富。
民族众多,有汉、土家、苗等30个民族聚居,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湘西丰富又独特的传统手工艺。
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凤凰纸扎。
凤凰纸扎是第三批入选国家级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其成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形象丰富多变。
凤凰纸扎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工艺考究,总共有十几道工序,且每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得有一丝马虎。
三、湖南传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现状
湖南地处祖国中部,勤劳朴实的湖南人民在这处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湖湘文明,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科技的发展,我省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手工艺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生存状况堪忧。
因此,传
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越来越重要。
(一)湖南传统手工艺保护取得的进步
经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大量的宣传工作的开展,我省的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远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的传统手工艺得到了及时的保护和传承,由于此前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传统手工艺的重要价值,因此对传统手工艺的灭失也持漠然的态度,所以当人们意识了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时,纷纷起来保护传统手工艺,防止这一珍贵的文化资源灭失。
第二,传统手工艺的经济价值得到开发,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原本是落后贫穷的小山村,经济落后,当地的传统手工艺资源得到开发后,大量的游人和学者纷纷踏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老百姓带来了财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反过来也促进了人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的积极性。
第三,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为非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清晰的道路,特别值得提的是,湘西的传统手工艺法律保护工作走在我省前列。
(二)湖南传统手工艺保护还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手工艺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强。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手工艺都能为社区或群体带来经济收益,加之现代主流文化的冲击和迅速的城镇化进程,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人们对传统手工艺越加失去兴趣,更不上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
第二,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对传统手工艺保护的专门立法
湖南目前没有关于传统手工艺保护的专门立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也不完善,《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至今仍未出台,使得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无法可依。
第三,单纯强调行政保护,缺乏对传统手工艺的私权保护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方式包括行政保护、知识产权、制定行政法或者民事法律等。
但湖南省目前仍然采用单一的工作方式,即以行政保护方式为主。
这种保护方式的效率较低,且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众所周知,只要当赋予私人财产所有权时,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会效率。
第四,经费投入不足
对传统手工艺进行普查、建档,以及修建博物馆、展览馆等进行保护传承都是需要投稿大量的人力物力,显然湖南在这些些工作中的经费投入还明显不足。
四、湖南传统手工艺法律保护建议
(一)加快立法步伐,制定专门法规
我省虽然也出台了不省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条例,但传统手工艺毕竟有其特性,必须制定专门的法规才能更好的保护传统手工艺。
(二)明确传统手工艺的私权属性,赋予知识产权保护
纵览相关法法律法规,不难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是一味地强调行政保护,强调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义务,而未提及私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回避了这个问题。
传统手工艺是民众智慧的创造,和知识产权产权制度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要真正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全
面的保护,现实的选择应当是行政保护和民事保护双管齐下,两者缺一不可。
(三)明确监管部门权责
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监管部门,使得湖南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屡遭他人侵权。
如湖南著名的德园包点就屡被他人“复制”,正宗的德园包点在长沙其实只有一家,然后现在大街上却随处可以挂着德园包点的早餐店。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权利人被侵权投诉无门。
(四)加大资金投入和培养人才
传统手工艺的抢救与发掘是一项长期且浩大的历史工程,需要一定的财力投入作为保障,当前各级政府对于传统手工艺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开展。
全省许多市、县都没有相关的专业研究人员,保护工作都要依靠外单位才能开展,普查力量薄弱,人员整体水平不高。
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匮乏,使保护工作缺乏总体规划和前瞻性研究,政策不到位,规划不落实,措施不具体,工作缺乏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