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当代的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当代的启示

Forum学术论坛 2019年9月227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19.18.227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当代的启示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转珍摘 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透过异化劳动的现象揭露批判了资本家无情剥削无产者的本质,进而分析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

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主要阐述什么是异化及异化劳动的具体内容,通过对具体内容分析,结合新时代的特征,分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下发展的启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有利于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大力发展生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奋进。

关键词:异化劳动 四重规定性 当代启示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9)09(b)-227-02异化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异化劳动有四重规定性,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生产活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通过深入分析得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实质,工人生产的越多,自己得到的越少,资本家越富有,工人越贫穷,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提出要想消除异化劳动,只有消灭私有制,消除强制的社会分工,大力发展生产力,到达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阶段,因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

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下出现的异化现象及困境具有重要启示。

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1.1 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

作为哲学概念,即主体发展到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的对立面,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存在,这个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又反过来反对控制自身。

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如霍布斯、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等都曾运用“异化”概念阐述自己的思想,但都停留于异化的表象,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

浅析异化劳动理论对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浅析异化劳动理论对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32作者简介:赵蕊(1995— ),女,汉族,河南鹤壁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一、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与基本内容(一)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要搞清楚异化劳动理论,首先要明了什么是异化。

异化这个词从表面意识来看就是异常的变化,我们最先知道这个词是在拉丁文中,指不愿意面对什么而逃避,后来黑格尔用异化来说明主体和客体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并提出人的异化。

对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则认为,异化就是人们生产出一样东西,本来意图是用来服务于人民,但是却发展成受制于它的一种现象,之所以会产生异化,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其产生源头。

马克思阐释的异化则涵盖了社会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心理学等,后来逐渐形成了一种反面社会范畴,诸如对他人财富的掠夺,对他人劳动的压榨等。

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异化”是指把自己的所属物推向自己的对立面,变为了对立的事物。

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通过对犹太人的分析来阐明了异化的涵义。

犹太人热爱经商,热爱金钱,但是最后反过来为金钱所驱使。

同理,异化劳动也是如此,劳动者与劳动过程以及劳动产物走向了对立面。

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

”在他看来,劳动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不再是劳动者出于本心而享受的过程,而是物质与精神遭受双重压迫的事情,劳动不再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方式,而成为了剥削阶级以此压迫劳动人民获得财富的途径,劳动者无法从自己的劳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且无法通过自身的劳动成果获取生存资料,因而劳动成了“酷刑”,劳动的本质产生了变化,劳动不再能使工人们获得自由自觉的快乐,而只是为了存活下去不得不进行的一项机械工作,工人们通过自身劳动生产出的商品,反过来控制制约了工人,也就是异化劳动。

(二)异化劳动的基本内容1.劳动对象的异化按照常理来说,劳动是令人产生快乐的东西,而通过劳动产生出来的产品是为了服务劳动人民的。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

227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作者简介:王雅萍,大连理工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启示王雅萍(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4)摘要:马克思曾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理论做了独特详尽的阐释,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劳动活动、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异化。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坚持克服劳动异化、以人为本,推动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 异化劳动 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227-0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大众、物统治人的弊端的揭露,是对异化的抨击和对人类全面发展的希冀,他的思想极其丰富,对于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阐释(1)异化劳动的内涵。

马克思所指的异化主要是指劳动的异化,但是其涉及范围既包括经济、政治,也包括哲学、心理学等,异化逐渐形成了一种带有压迫、压榨、扭曲的反面社会范畴。

《手稿》中,“异化”是指把自己的所属物推向对立面,变为了对立的事物。

“异化劳动”也就是指劳动产生了“异化”,即劳动者与劳动过程以及劳动产物走向了对立面。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充分分析,将异化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联系,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正如马克思而言,“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外化的生命)。

”[1]在马克思看来,劳动应该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目的,为了证明自己自由自觉的表现,是人的本质的需要的反映。

但在异化劳动中,劳动显然不是自由的象征,劳动者失去了劳动产品与劳动对象,反而变成了资本家压迫工人的表象,它遏制了工人自由的本心,使工人对于劳动的动力仅是出于生活下去。

“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行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和现存的有钱的、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2]由此可见,异化成为无产阶级被压榨、被奴役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年从研究法律、哲学转向对经济学研究时首次提出并加以论证的一种理论。

他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劳动思想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给予了异化劳动新的诠释。

1.异化及异化劳动异,主要指不同的。

异化表示转让、脱离等意思。

《手稿》中,异化是指将自己拥有的东西转化为与自己对立的东西。

在这里,异化劳动,即指发生了异化的劳动,可以理解为劳动者与劳动活动及其产物互为异己、相互对立。

2.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

⑴劳动者与其劳动产品的异化。

马克思认为,人在劳动过程中才能证明自己,劳动是人的内在本性。

劳动者本应在自身劳动生产出的产品中实现自我并占有劳动产品,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其自身和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劳动产品成为不依赖于劳动者的异己力量,与劳动者相互对立,劳动者不能自由地支配自己和自己的劳动。

劳动产品成了一种脱离了人的本性的东西,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统治劳动者的力量,使劳动者失去了现实性。

⑵劳动者与其劳动活动的异化。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在资本主义社会,异化也体现在劳动行为中。

由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异化,劳动者生产的过程就成了产生异己力量的过程,即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

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劳动活动对劳动者来说不属于劳动者,是被迫的,受强制的,仅仅是为了自身生存需要,劳动者在此过程中不能自由发挥本性,而是不断地否定自身,劳动活动失去了创造性。

⑶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术语并加以改造,指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涵义异化劳动是一个综合概念。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表达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一种规律性的相互的关联。

而这种关联的核心就是对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关怀。

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出发点,而其落脚点也是人,即在扬弃异化劳动的基础上达到人的本质复归,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包涵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规定“物的异化”,即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的奴役”,表现为“人”的贬值和“物”的增值,其发展规律为:原初的劳动对象化——异化劳动——扬弃异化回归到非异化的劳动对象化;第二方面规定“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其发展规律为:原始的自由劳动过程——被迫的强制劳动过程——更高水平的自由创造性的劳动过程;第三方面规定“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其发展规律为:人的原初的类本质——人的异己的本质——复归到人类本质;第四方面规定“人同人相异化”,其为前三个规定的直接结果,涵义是人在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和发展规律:原初的非异化生产关系——异化生产关系——共产主义。

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它对于反思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于我们重新关注人的自身,重新审视人的价值及人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思考人类的发展前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异化现象都具有非常深刻的价值和引导作用。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异化现象在私有制社会产生,但异化现象不是私有制社会独有的。

现今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经济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在发展迅速,因此异化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时曾说过,“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现今我国社会存在着不少异化现象,让我们看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物质文明与政治、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

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准异化劳动-2019年精选文档

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准异化劳动-2019年精选文档

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准异化劳动”一、异化与异化劳动马克思在《1844 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一文中,全面论述了异化劳动的问题。

指明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并阐述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克服了国民经济学的缺陷,提出了工人阶级乃至全人类解放的任务。

“异化”这一词汇的内涵的发展经历了很漫长的时光。

霍布斯眼中的“异化”的意思是转让。

卢梭的视角有些不同,其着重于研究被转让的权利究竟如何造成了人类的不平等。

马克思则提出:“异化既表现为我的生活资料属于别人,也表现为每个事物本身都是不同于它本身的另一个东西,还表现为一种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

”〔4〕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劳动对人的意义的思想,对资本主义制度系的劳动异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揭示了异化劳动的表现。

劳动异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2)劳动活动与劳动者相异化。

(3)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的异化。

(4)劳动中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

二、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准异化劳动”现象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学说的提出实际上指向的是资本家阶级的剥削和私有化进程。

但是,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异化劳动现象是否不存在了呢?或者说,异化的现象是否已经不存在了吗?如果说异化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与“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如此相近的“职业倦怠”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一)富士康:当代中国社会准异化劳动集大成者“十三跳”让一个平时并不被人重视的工厂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有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研究其背后的原因,比较流行的研究视角是心理学视角和管理学视角。

也有很多学者引用“异化劳动”学说来解释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这一视角的解读是比较确切的,富士康的案例,确实也是比较鲜明而且在当代中国少见的“异化劳动”的案例。

由于对于富士康的情况,已经比较熟悉,在这里,仅摘取《囚在富士康》一文中对于富士康员工的访谈的几句话来概括说明“人成了机器,活着没意思。

” “某个动作,先用左手还是右手,第几秒以什么姿势做什么动作,全部有严格的规定。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作者:赵萌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6期(一)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异化存在的现象在过去的观点中,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在私有制的社会制度下,异化和异化劳动的存在是特有的,在社会主义的形态下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过从现实的角度看,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马克思曾经确切地说过,在具有一定生产力水平的社会中,社会中的劳动分配和私有制之间的关系是产生异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思想,只有在生产力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处于相当的高度上,异化才能有所消失。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异化的存在和私有制同样是历史性的,只要没有了私有制,劳动者才能真正地为自己劳动,从而异化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

当前在我们国家,社会性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种性质将长期存在,社会的分配制度并没有完全的采用共有制,也就是说并没有从根源上消除私有制,因此,异化现象也是有所存在的,这也正是制约着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之间关系发展等的因素。

虽然我们国家的情况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劳动,但也并不能予以否认,社会主义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主体活动本身就会出现异己的力量,在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中,人们对生活幸福的感觉并没有相应的增强,这就必然会产生一些对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官僚腐败,诚信缺乏,焦虑紧张、空虚无聊等异化现象。

对于我国社会中的这种现象,我们都必须有着一定清晰的认识,因为我们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还不能够很快地消除异化的现象。

但是这种已存在的异化现象是局部的,并非是普遍性存在的,不能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化现象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混淆,否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私有制的存在,毕竟只是少数一部分。

而我国的长远发展的就是“先让部分人富起来,最后达到共同富裕”。

目前,我国出现的异化现象只能说明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_李健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_李健

2013年1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an.2013第25卷第1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5 No.1DOI:10.3969/j.issn.1673-8268.2013.01.003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李 健,谢鸿昆(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摘 要:消除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现实要求。

从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异化劳动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是造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由于我国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所说的异化劳动现象,因此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只有防止和消除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异化劳动;和谐社会;马克思中图分类号:B0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1-0012-05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和人本身发展规律的重要路径,也是20世纪30年代后国内外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它旨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奴役劳动、物统治人等种种弊病,进而阐述扬弃异化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理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一、异化劳动的理论渊源异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出现,但直到近代以来,异化问题才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

其中,成就比较大的、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当属卢梭、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

(一)卢梭的异化理论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先于马克思使用了“异化”,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处在枷锁中。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1 马克 思异化 劳动 理论 及其形 式
文献 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7 )0 6一 O 1 3 1 — 0 1 因此 ,异化劳动毁灭了人的类本 质,破坏人 自身的和谐 。 2 .4 异 化 劳 动 导 致 社 会 关 系 的 不 和 谐 。在 现 实 的世 界 中 ,
马 克 思 异 化 劳 动 理 论 对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的 白_ 口 、 = = ;
赵 云 云
( 青海大学 青海 西 宁 8 1 0 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0 )
作 者简 介 :赵 云 云 ,女 ,汉族 ,甘 肃陇 西人 ,硕士 ,青海 大学 ,思想 政治 教育 专业 ,研究 方 向 :当代 社会 道德理 论与 实践研 究 。 摘 要 :异 化理论 是马 克思 思想体 系中的 重要组成 部分 ,贯 穿于 马克 思主义 发展 的始 终 。异 化理 论 虽然研 究的是 1 0 0多年 前 资本 主义 条件 下工 人 阶级的 生活状 况 ,揭 示资本 主义社会 的异 化 问题 ,但 是 对 当代 仍具 有现 实意 义 ,特 别是 对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社 会有 启示 。 关键 词 :马克 思 ;异 化 劳动 ;和 谐社 会 中图 分类 号 :B 0 8 9 .1
《 1 8 4 4年经 济学 哲学 手稿 》 中 ,马克思 明确 提 出异 化 劳动 的概
念及 其 四个规 定 ,为 马 克 思经 济 学 说 提供 了基 础 性 依据 ,成 为 马 人 与人 的社会 联 系就外 在 地表 现 为 物 与 物 的 交 换关 系 ,并 通 过 货 克思 理论 的重 要组 成部分 。 币 的形 式得 到体 现。这样 ,人 们 即劳 动者 与 资本 家 、劳 动者 之 间 、 1 . 1 异 化 劳动 的概 念 。在 《 手 稿 》 中 ,马 克 思 指 出 ,劳 动 资 本家 之 间已不再 是单 纯 的交 往 关 系 ,而 是 异 化 了 的货 币金 钱 关 是人 类生 产生 活 的 根本 ,这是 人 的 类本 质 ,即人 具 有 自 由 自在有 系 ,社会 关 系朝着 不 和谐 的方 向发 展 。 意识 地 生产 生活 的属性 。但 是在 资本 主义 社会 的私有 制下 ,“ 劳 动 3 马 克思异 化劳 动理 论对构 建和 谐社会 的启 示 所 生产 的对象 ,及 劳 动 的 产 品 ,作 为一 种 异 己 的存 在 物 ,作 为不 3 .1 防止劳 动产 品 的异 化是 实 现 人 与 自然 和 谐相 处 的基 础 依 赖于 生产者 的力量 ,同劳 动相 对 立 ” 。可 见 ,工 人 劳 动生 产 出 所 在 。劳动 产 品即工 人加工 、生 产 的对 象 ,是对 自然改 造 的产 物 , 来 的商 品是 属 于 劳动 本 身 的 ,但是 在 资 本 主 义社 会 ,工 人 的劳 动 是资 本家 的 ,工 人 在 劳 动 中没 有 自由 ,成 为 资 本 家 的 赚 钱 工 具 。 由劳 动本 身的 异化 转 为 物 的异 化 、人 本 质 的 异 化 ,因此 马克 思 提 出异 化 的概念 。所谓 异化 劳动 是 指 劳 动 者 的 劳 动作 为 与 劳 动者 本 应 当与工人保 持 和 谐 的 关 系 ,但 是 在 现 实生 活 中 ,工 人无 限度 的 向 自然获 取物质 资料 ,造成 人与 自然 之 间 的利用 与 被利 用 的关 系。 因此 ,人们 应 以可 持续 发 展 的 理念 为 指 导 ,把 人 与 自然 利用 与被 利用 的关 系转 变为人 与 自然 和 谐 相 处 的关 系 ,这 样 才 能 防 止 劳动

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主要的思想来源为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

马克思指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即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和人相异化。

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表现为:要正确认识资产阶级的本质,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消灭异化劳动奠定物质基础;要实现异化劳动向生态劳动转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标签: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来源;启示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思想来源(一)黑格尔的异化思想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异化的主体是绝对精神,异化和非异化都是在绝对精神的范围中进行的。

黑格尔还认为,人也会异化,但是只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异化,而不是客观事物的异化,并且只有在自我意识中才能克服异化。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本质和自我意识等同,把人的异化看成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这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费尔巴哈接受黑格尔关于人的异化的思想,但他认为,黑格尔同神学一样把人看成是神的异化,这就把人和神的关系颠倒了。

人不是神的异化,相反,神是人的异化。

因此,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废除这个神,抛弃有神的宗教,才能克服人的自我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主体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而是现实的、有血有肉的人,但这个人也并不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抽象的人,而是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人,是在一定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的人。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内涵(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者相对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价值启示异化理论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点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是众多哲学家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内容作了详细分析,并思考其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升级现象,力图探求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启示。

标签:马克思;异化劳动;价值启示异化是“主体由于自身矛盾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客体,而这个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凌驾于主体之上转过来束缚主体,压制主体”。

〔1〕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综合了黑格尔的异化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马克思异化劳动内容,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思考,对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以及对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价值启示。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内容第一,劳动者与劳动结果相异化。

一般来讲,劳动产品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而产生劳动成果,本来应该属于劳动的主体,即由劳动者所拥有。

但由于私有制存在的缘故,工人劳动的产品却完全归资本家所占有,成为完全与劳动者对抗的异己力量。

这样看来,工人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与他相对立的力量就越大,他自己就越穷。

工人所生产的劳动产品最终会被资本家转化成资本,反过来继续统治和奴役工人,使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感受不到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自己人生的价值。

工人自己劳动所得的劳动产品与他自己相对立,相当于工人辛苦创造的对象越文明、完美,他自己就越荒蛮、畸形。

第二,劳动者与劳动过程相异化。

从正常的经验角度思考,生产活动不仅是劳动者生存繁衍的依靠,也是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的依托,劳动者从事的生产活动应该是一个感到幸福的活动。

从生产结果来看,劳动者自己劳动生产的产品由他自己获得,即自己的劳动被给予物质上的承认;从生产的过程来看,自己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是自发的,不受外界命令、压迫的驱使。

然而,由于私有制存在的缘故,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不仅完全不归劳动者所拥有,整个生产过程也是由资本家设定安排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丧失了自由,其在生产过程中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肉体上的摧残和折磨。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作者:李城城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0期摘要:异化劳动思想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本文通过论述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过程,阐述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基本规定,进一步指出异化劳动思想在新时代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可称之为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本文在基于《手稿》的探析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启示。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产生马克思并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异化思想的人。

青年时期,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唯心史观的思想以及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其中就包含着异化的相关理论。

经过不断的钻研与探析,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对异化理论的论述基础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了异化劳动的理论。

1843年初,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首次提出异化二字,生动形象地将“国家脱离市民社会变成政治领域的宗教”比喻为异化现象。

之后,又在《论犹太人问题》和《导言》中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与论述,但这也只是停留在精神层面与政治层面上的异化研究。

最终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做出了充分的阐述,明确提出异化劳动的观点。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社会生活条件,引申出异化,并将异化和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指出异化劳动是造成社会中的压迫、不平等及阶级斗争的根源。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四个基本规定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一种劳动形态。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情况,在阐述其异化劳动思想时,提出了四个基本规定:(一)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劳动产品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其作为劳动的结晶,应属于劳动者。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与劳动者相对立,劳动者并没有因其生产的商品越多,变得越富有,反而越来越贫穷,此因,劳动者不是其所生产产品的所有者,他所能获得的只是仅能维持其生存的报酬,工人生产的商品越多,他占有的产品就越少,越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当代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当代启示发布时间:2022-01-04T08:21:23.378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4期作者:周禹含[导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他从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等方面入手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所描述的异化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如消费异化、科技异化、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等。

因此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异化劳动理论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仍能给予我们以启示。

周禹含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北碚 400715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科学系统的阐述,他从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等方面入手对异化劳动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所描述的异化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存在,如消费异化、科技异化、人与人社会关系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等。

因此研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异化劳动理论仍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仍能给予我们以启示。

关键词:异化劳动;当今社会的异化现象;现实启示马克思在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生活的批判为出发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劳动理论做了首次系统的阐述。

他围绕异化劳动展开的分析和批判,描绘了那一时期处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们的异化状态,和当今的中国社会存在着契合之处。

因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于当今中国来说仍有着极强的现实意思,仍能带给我们启示。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重规定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雇佣劳动是一种异化的劳动,是因为这种劳动有四重规定,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这四重规定做了清晰的论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者通过其自身劳动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生产出劳动产品,这些劳动产品本应归属于其生产者即劳动者,付出生产劳动的劳动者理所当然地应该享用这些劳动产品。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周娟平*内容提要:马克思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

区别于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集经济、政治、精神、自然异化于一体的批判理论体系。

马克思对异化现象的深入分析与研究,不仅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且为我们考察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角,也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和谐社会和谐思想由来已久。

和谐思想在我国古代孔子那里相当“大同社会”。

在西方,毕达哥拉斯认为美德就是和谐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美德乃是一种中庸之道,中庸致和是人们行为的最高典范。

黑格尔则认为各种因素的协调一致就是和谐。

马克思通过对异化思想的分析,指明消除异化的正确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以唯物主义为武器,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在对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异化思想的批判吸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创立起来的。

它是一个集经济、政治、精神、自然异化于一体的完整体系,不仅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且也为我们考察现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因此,深入挖掘和阐述马克思异化思想,借以反思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概述(一)异化劳动的概念在《哲学与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劳动首先是维持人生存的手段,这是由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存在物所决定的,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马克思通过分析进一步发现,形成这种“悖论”的原因是劳动本身具有异化属性,因为“劳动不仅生产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自己本身和劳动者,而且同它生产一般的商品成正比”。

[1]这表明工人用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应该是属于劳动的,但它却与劳动分离,同时也与工人分离,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工人为了生活,实质上为资本家劳动,工人已经在劳动中失去了自我,变成了资本家赚钱的机器。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作者:李小波郭剑林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34期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并指出了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并不很成熟完善,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手稿异化劳动和谐社会启示1.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来源及主要内容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对立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

1.1从生产结果上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的东西就越少。

接下来,马克思又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角度提出了对象化的理论。

他指出,对象化既体现在对象的丧失,又体现在为对象所奴役。

工人在异化劳动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1.2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马克思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理论的双重思维角度阐述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他指出,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

1.3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通过对上述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后指出,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摘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通过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产品发生异化的事实,进一步详细阐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表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并进而提出一个扬弃了异化劳动的和谐社会。

本文在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社会仍存在的劳动异化现象力图对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启示。

关键词:异化劳动理论;和谐社会;马克思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劳动思想的基础上,通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首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开始由法律、哲学转向经济学。

一、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以及劳动对象不仅不归自己所有,而且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劳动者相对立。

(一)异化劳动的表现首先,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劳动产品是劳动者创造的,本应该属于劳动者,但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页]因此,马克思得出工人生产的产品作为一种不属于工人的东西同工人相对立。

其次,劳动者与劳动本身的异化。

劳动是表现人的本质的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这种内在的东西变成一种外在于人的东西,压迫和奴役劳动者。

第三,劳动者与其“类本质”之间的异化。

人的“类本质”是人所独有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也就是正因为人有意识,所以人才是“类存在物”。

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关系发生颠倒,即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类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

第四,人与人相异化。

工人生产的产品、劳动活动、“类本质”的异化会导致人与人相异化。

“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6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所生产的产品成为资本家的私有财产,所以工人与资本家是对立的。

浅析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浅析异化劳动理论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作 用。马 克思 的异化 劳动理 论对 于 当代 我 国构建 和谐社会 有 着重要 种 方法论 来分析解决 问题 ,异化劳动对 于当代我 国构建和谐社会有 着 的 启示。 重要 的启 示 。 1 . 坚持把 发展作 为党 执政兴 国 的第一要 务 在 党的十 六大报 告 中指 出 : “ 发 展是我 们党 执政兴 国 的第一 要 关 键词 :异化劳动 ;和谐社会 务 。”高 度强 调了发展 的重大意 义 。我国正 处于 并长期 处于社 会 主 马克思 异化 劳动 的基 本 内容 义 初级阶段 ,生产 力水 平 低 ,矛盾突 出。社 会主 义市场 经济体 制建 马 克 思 在 《1 8 4 4 年 经 济 学 哲 学手 稿 》 中 ,首 次 提 出 了 “ 异 立 后 ,我 国实 行社会 主义 公有 制为主体 。多种所 有制经 济共 同发展 化 劳 动 ” 这 个 概 念 。 马 克 思 通 过 对 异 化 劳 动 的 阐 述 ,指 出 异 的所 有制 结构 ,使生 产资 料归 整个社会 共 同 占有 和使 用。虽 然公有 化 产 生 的 根 源 是 私 有 制 ,最 终 的 根 源 是 社 会 分 工 的 固 定 化 。 制 的建立 消灭 了剥 削 ,但 是所 有制结 构的 多元化 说 明了在我 国并 没 在 《1 8 4 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马克思从四个方面描述 了异化 有实现完全 的公有制,还有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生产关系的存在 。 劳 动 的不 同表现 。 首先 是劳动 者 与他 的劳动 产 品相异 化 。马 克思认 在现阶段我们仍然没有做到完全的扬弃异化劳动。为此 .我们应该 为人 和 自然是 联系 在一 起 的 ,理 应劳 动产 品与 劳动对 象也 是联 系在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消除异化产生的根源。 起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 ,工人在 2 .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资本 家支 配下 从事 劳动 。劳动产 品不 属于 工人 而属于 资本 家 ,工人 坚 持 以人 为 本 ,实现 经 济社 会 与人 的协 调发 展 。 在经 济 社会 只能 出卖 自己的劳 动 力去换 取 自己生 产 出来 的劳动产 品。马 克思认 发 展 的过程 中 ,要 充分 凸显 出人的 主体性 ,在 劳动过 程 中 ,要充分 为 “ 在现 实生 活 中 。劳 动产 生 了美 ,但是 工 人 变成 畸形 。 劳动 用 肯定人的自身价值。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 机 器 代替 了手 工劳 动 ,但是 使一 部分 工人 回到 野 蛮的劳动 ,并使 另 扬 弃。 异化 劳动造成 了人 的片 面畸形 发展 ,异化 的扬弃 只 能通过 实 部 分工 人 变成机 器 。” 劳动产 品作 为一 种异 己的 存在物 ,作为 不 践 ,借助于实践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在我国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 依 赖 生产 者的 力量 ,与劳 动者 相对 立 。 进 程 中 ,要全 面树 立和落 实科 学发展 观 ,坚持 以人 为本 的原 则毫 不 其次 是 劳动者 与他 的 劳动活 动相 异化 。在 资本 主义 社会 中 ,劳 动 摇 ,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为构建和 谐社 会创造 良好 的条件 。历 史 动活 动在 劳动 过程 中也 产生 了异 化 。工人 的劳 动是 在资本 家 的支 配 唯物主 义认 为 ,人 是一切 社会 关系 的总和 。只有 坚持 以人 为本 ,促 下进 行 的 ,劳 动是被 迫 的 ,是一 种 自我牺 牲和 自我折 磨 。在 资本 主 进 人的全 面发 展 ,才能处 理好 社会 中的各 种关 系 。才 能更好 的解 决 义社 会 中 ,资 本家 为 了获取 更 多的剩 余价 值 ,不 断压榨 工人 ,强 迫 异 化劳 动的各 种弊 端。在 构建 和谐社 会 的过程 中 ,我 们要重 视人 的 工人 进行 工作 。人 的 劳动本 身应 该是 自由的 ,人能 够在 劳动 过程 中 价 值 ,要时刻 践行 以人 为本 的原则 ,使发 展的成 果共 享于人 民 。要 满足 自己的需 要 ,实现 自己的价 值 ,而不 是充 当资本 家榨 取 资本 的 在 发展 的过程 中充分 认识 到人 民群众 的作 用 ,是 人可 以全 面发展 。 劳动 工具 。 当整个 劳动 过程 失去 了 劳动者 的 自主性 和创 新性 。这 种 人 的全 面发展 就是 要极 大的提 高人 民的劳 动 自觉能 力 ,是人 民从 社 劳动 就失 去 了真正 的含义 ,就 变成 了一种 异化 劳动 。 会 束缚 中解放 出来 ,成 为社会 真正 的主人 。充分 发挥 人 民群 众 的主 再 就是 劳动 者 同 自己 的人 类 本质 相 异 化 。 费 尔 巴哈 首 先提 出 观 能动 性 ,克服 异化 劳动强 制性 。从 而推 动经 济 的发展 。 “ 类 本质 ”这 个概 念 。费 尔巴哈 认 为 ,只 有借 助于 “ 类 ” ,个人 才 3 . 健全 社会 主义 法制 ,维 护公平 正义 能 得 以生 存和 发展 。人 类 的特 性 就是 利用 人的 主观 能动 性认识 和 改 在市 场经 济 的条件 下 ,最 为突 出的经 济关 系中 的异化 问题 ,表 造 世 界 ,进行 有意 识 的活动 。人 在改 造对 象世 界 中 ,人 才真正 证 明 现 为公 平与正 义的 缺失 ,特别 是腐败 、贫 富两极 分化 已经严 重阻 碍 自己是类 存在 物 , 自然 界 才表现 为他 的作 品和他 的现 实 。但 在资本 着 我 国构建和 谐社会 的进 程 。从马 克思异 化劳动 的理论 来看 ,社会 主义 条件 下 ,劳动仅 仅成 为维 持 肉体 生存 的手段 。这 就使 劳 动者 失 缺失公平、腐败和贫富的两极分化都是异化劳动的衍生物。市场经 去作 为人 类生 活基 本机 能 的劳动 的兴 趣 。马克 思认 为 ,人 之所 以称 济 是一 把 “ 双 刃剑 ” ,如 何减 少弊端 ,就 使得正 确处理 效率 与公 平 之 为 人 。就是 人的 有意识 、有 目的 的活动使 自己 的生命活 动 变得 五 的问题更 加重 要。 彩 斑 斓。人 只 有在进 行 有意识 、有 目的的 活动 时 ,才能充 分体 现 出 4 . 人 与 自然和 谐相处 ,走 可持续 发展道 路 所谓 “ 人 ”应 该具 有 的本 能 。而 并不 是活 在世 上 ,只 为维 持 自 己肉 马 克思认 为人 与 自然 是和 谐相处 的 。 自然界 与人 类的 和谐相 处 体 的 生存 而努 力工作 ,这 样人 的类本 质就 变成一 种异 己的力量 ,同 直 接影 响我 国和谐社会 构 建 的进 程 。而在现 实 中 ,自然界成 为人 类 劳动者 相异 化 。 满足 自己需要 的一种 工具 。从人 类活 动的本 质来 看 。就 有异 化劳动 最后 就是 人与 人 的相 异化 。 “ 通 过异 化劳 动 ,人 不仅 生产 出他 的性质 。人类 为 了满足 自己无 限的欲 望 ,不断地 、不计 后果 地从 自 对 作 为异 己的 、敌对 的 力量 的生产 对 象和生 产行 为 的关 系 。而 且还 然界 掠夺 自己所 需要 的一 切。人 类对 自然界 的破 坏 ,导 致 了一场 又 生 产 出他对 这 些他人 的 关系 。”人 同 自 己的劳动 产 品 、自 己的生命 场 的 自然灾 害。 活 动 和 自己的人 类本 质相 异化 ,这一事 实造 成 的直接 结果 就是 人 同 参考 文献 : 人 的相 异化 。在 资本 主义 条件 下 ,工人 不仅 生产 了作 为异 己力量 的 [ 1马克 1 ] 思《 1 8 4 4 年 经 济学哲 学手稿》 口 , 北 京 :人 民 出版社 ,2 O o 0 劳 动产 品 ,而且 生产 了资 本家 。工人 与劳动产 品的异 化 ,必然 导致 [ 3 ] 蒋涛 王继 飞 《 浅谈马 克思 的异化 劳动 理论及 其现 实意 义》 Ⅱ ] , 内 与 占有产 品的资 本家 的异 化 ,异化 劳动必 然 产生 工人 与资本 家 的对 江科 技 ,2 0 0 9 立 。这样 ,最 终也 就导致 了全 面 异化 。 作 者简 介 : = 、马 克思异 化 劳动理 论对 构建 和谐社 会 的启示 李 洁 ,女 , ( 1 9 9 0 ~) ,山 东省 临 沂市人 ,中央 民族 大 学 中国 民 虽 然 马克 思 的 《1 8 4 4 年 经济 学 哲 学手 稿 》并不 是 完全 成 熟 的 族理论 与 民族 政 策研 究院2 0 1 2  ̄ . 硕士研 究 生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启示
李雪梅
【期刊名称】《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17)2
【摘要】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综合了费尔巴哈的人化史观、赫斯的行动哲学、黑格尔的劳动辩证法、古典经济学的劳动学说和社会主义者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突破,是对哲学、经济学与社会主义学说的一次尝试性整合.他批判了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本质.异化劳动理论也为我们研究分析现今社会中的一些矛盾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及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总页数】2页(P53-54)
【作者】李雪梅
【作者单位】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珠海,51909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
【相关文献】
1.当今社会的主要异化行为浅析——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研究基础 [J], 杨怡莹
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对当代的启示 [J], 孙转珍
3.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语境、内涵布展与现实启示——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 [J], 余辉;刘晓鹏
4.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生态意蕴及启示 [J], 周旭
5.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生态哲学运思及其当代启示 [J], 黄展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1.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来源及主要内容
异化(alie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表示脱离、转让、出卖、对立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义。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的概念是以对人的真正的、符合人的类本质的劳动的认可为其思想前提的。

1.1从生产结果上看,劳动者的劳动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

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的东西就越少。

接下来,马克思又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的角度提出了对象化的理论。

他指出,对象化既体现在对象的丧失,又体现在为对象所奴役。

工人在异化劳动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1.2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马克思从人本学主体辩证法和社会伦理价值批判理论的双
重思维角度阐述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

他指出,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
而是属于别人”。

1.3从人与人的关系看,人同人相异化
马克思通过对上述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后指出,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同时,通过异化劳动,工人生产出一种同劳动格格不入的、站在劳动之外的劳动关系,即资本家同这种劳动的关系。

2.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2.1坚持“以人为本”价值理念,注重经济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

在《手稿》马克思精辟的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

社会的发展不能以人的价值的丧失为代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努力实现“以人为本”,使得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是为扬弃异化所作的积极努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这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们要充分肯定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尊重人的社会和个体价值。

2.2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第一要务。

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现代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根本任务。

在建立了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由于中国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导致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异化劳动现象,异化劳动现象产生于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具有历史阶段性,也是暂时的,中国的异化这并不是表明社会主义建设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这也是马克思对待异化劳动的辩证态度的肯定方面,即肯定生产力层面的一切积极成果。

2.3要注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社会里存在的这些种种的异化现象,在精神方面,由于各种新鲜事物的涌入,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许多人表现出了信仰危机,精神空虚,沦为感觉主义者。

让我们看到了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不均衡发展的状况,所以改革要加大力度,协调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处理好资本与劳动、人与物、公平与效率、发展与代价的关系,健全法律制度,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要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就必须努力营造一个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和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氛围与环境。

2.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观点和基本的原则。

资本主义是以人与自然关系的疏远和背离为代价的。

人类破坏自然,人与自然矛盾的极端形式是自然界对人的报复。

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应该是“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它是任何自然界之间、任何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诸种因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人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李小波(1980-),男,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研究工作。

郭剑林(1980-),男,荆门市XX局光电子与循环经济产业招商分局局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