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太 (建 坐 庐府 公于 落 山卿 元东 于 北陶 晋 庐 山范 太 山 第创 年和 北 一建 )二 麓 寺, 由年 , 376
白鹿洞书院
建于公元940年,南宋时理学大师朱熹重建扩充,成为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代表着中国近世七百年的程朱理 学大趋势。
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南唐升元年间,白鹿洞正式 辟为书馆,称白鹿洞学馆。 白鹿洞书院称“庐山国学”。 宋仁宗五年,改称“白鹿洞 之书堂”,与当时的岳麓书 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 并为“四大书院”,并誉为 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气候状况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 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 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 载:最高只32℃,最低在 -16.8℃,全年 平均为11.4℃,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以至 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 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 17.4℃,冬季常在1℃左右
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古代至近代, 庐山曾经有三个时期 体现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著名学者胡适1928年指出: 庐山有三处古迹代表 三大趋势
慧远的东林,代表 中国“佛教化”与佛 教“中国化”的大趋势
白鹿洞,代表中国近 世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气势磅礴。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在中国古代又称天河、银汉、星河。是横跨天空的一条淡 淡乳白色发光的带,大家有兴趣可以去查阅有关书籍。银河在 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有著名的传说“鹊桥相会”,其 中说的天河就是银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 天”、“九霄”。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 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 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 “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 有谪仙词”。“谪仙”就是 李白。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 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日照香炉生紫烟
描写庐山的小诗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 ——毛泽东——
描写庐山的好段
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其风景尚可,见惯了蜀 中的秀丽山水,已不想在其景色上着墨;作 为历来国家领导人御用的避暑胜地,山上春 日的早晚仍是凉意沁人。而山上的牯岭镇, 白云深处竟是居民游人如织,二十世纪初始 建的多栋西式别墅,掩映在坡地绿树之中, 倒是别处难以得见的景致。目之所及蜿蜓起 伏的道路两旁,旧时的处所,历史的痕迹, 走来别有一番滋味。
地理位置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紧临鄱阳湖和长江。
风景区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
平方公里,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 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自东北 向西南延伸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东西 两侧为大断裂,山体多峭壁悬崖,相 对高 度1,200~1,400米。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 米,山势雄伟。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 白,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 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 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 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 首。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 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 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 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 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他的想象, 极其丰富,他常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 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
宗教文化
在中国的大地上,一说起四大佛教名山,几乎 妇孺皆知,而世界文化景观——庐山的宗教文 化则更引人入胜。庐山宗教文化的独特性则在 于“一山藏六教,走遍天 下找不到”,在这 座云雾缭绕的灵山中,释道两教从互争雄长走 向携手共勉;在这座缥缈的仙山中,移植来了 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伊斯兰教 四颗具有 极强生命力的“文化”,它们在庐 山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把庐山变成了宗教的 荟萃地,宗教文化在庐山文化中的独特地位是 极为显著的。
牯岭,代表西方文 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 净土宗,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中国“佛教化” 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太平天国战争以 前,庐山曾经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鼎盛时 期全山寺庙多达三百多处。
东 林 寺
东 林 寺 念 佛
东 林 寺 浴 佛 节
西 林 寺
名称的来历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 游历庐山,后来在《 史记·河渠书》中写 道:“余南登庐山, 观禹疏九江”。这是 第一次记下“庐山” 这个名称,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
庐山名称究意是怎样来的?这有种种传说,众说纷纭,概 庐山名称究意是怎样来的?这有种种传说,众说纷纭,概括起 括起来,主要有三种: 来,主要有三种: 一种传说,早在周朝时,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学道 一种传说,早在周朝时,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学道求仙 求仙。周天子获悉了他的事迹,屡次请他出山相助,而匡 。周天子获悉了他的事迹,屡次请他出山相助,而匡俗却都潜 入深山,逃避不去。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了,传为成仙而 俗却都潜入深山,逃避不去。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了, 去。人们便称匡俗所住的地方为“神仙之庐”,故名“庐山” 传为成,也是周朝时,有位叫方辅的人,同老子李耳 另一种传说,也是周朝时,有位叫方辅的人,同老子李耳一道 一道骑白驴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 骑白驴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 下一座空庐——“人去庐存”,因此称此山为“庐山”。 庐——“人去庐存”,因此称此山为“庐山”。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的故事,但时间、情节皆不同。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的故事,但时间、情节皆不同。时在 时在汉初,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不幸 汉初,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不幸逝世朝廷 逝世朝廷为表彰东野王的功绩,便封其子匡俗于阳今鄱阳 为表彰东野王的功绩,便封其子匡俗于阳今鄱阳县一部分,号 县一部分,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酷爱道术,弃官入山学 越庐君。越庐君匡俗酷爱道术,弃官入山学道求仙。这座越庐 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君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春 如 梦
夏如滴
秋如醉
冬如玉
庐山文化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名胜古
迹遍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名人 志士在此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丹青墨迹和脍 炙人口的篇章。从司马迁“南登庐山”, 到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 、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 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或名家登临庐 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 确立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 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 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 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1.遥看:远远地望去。 2.川:河流。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 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基督教小礼拜堂
基督教堂
庐山奇景
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
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壮 丽景观。“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 、冬如玉”,更构成一幅充满魅力的 立体天然山水画。
龙首崖之险
凌虚阁之云
文 殊 台 之 佛 光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五老峰庐山日出
远眺庐山
烟云
皇冠峰
庐山琴湖雪景
庐山会议旧址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 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 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 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 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 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 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 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 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 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 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 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 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 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 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 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 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 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 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题: 书、写
不识:看不清、认不清
只因为 只缘: 此: 这 身:自己
从正面看,庐山是连 绵起伏的山岭;从正 面看,庐山是峭拔挺 立山峰。从远处、近 处、高处、低处看, 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 的姿态。 为什么认不清庐山 的真面目呢?只因为自 己在庐山之中。
诗中蕴含的道理: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客观地、 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 地被局部的迷惑,不能全面、正确 地认识这个事物。
庐山特产
庐山特产可以概括为“一茶三石” 庐山云雾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 代列为“贡茶”。 庐山云雾茶以“味醇、色秀、香馨、液清”而久负盛名。仔细品 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它的味道,类似“龙井”,却 比龙井更加醇厚,若用庐山的山泉沏茶焙茗,就更加香醇可口。朱德同志有诗云: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庐山石鸡:庐山石鸡是一种生长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麻皮青蛙。又名赤蛙、棘脑 蛙,体呈赭色,前肢小,后肢强壮。因其肉质鲜嫩,肥美如鸡而得名。庐山石鸡昼藏 石窟,夜出觅食。形体与一般青蛙相似,但体大,肉肥,一般体重三、四两,大的重 约一斤左右。 庐山石鱼:庐山石鱼体色透明,无鳞,体长一般在30--40毫米左右,同锈花针长 短差不多,就是长上七至八年,长短也不超过一寸,故又名锈花针。庐山石鱼因长年 生活在庐山泉与瀑布中,把巢筑在泉瀑流经的岩石缝里,故称石鱼。石鱼生长在庐山 的峡谷溪流中,体小,长而略扁,其肉细嫩鲜美,味道香醇,因而遐迩闻名。石鱼不 论炒、烩、炖、泡都可以,营养成分丰富,尤为产妇难得之滋补品。 庐山石耳:庐山石耳与黑木耳同科,是一种野生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的肢菌 植物,由于它形状扁平如人耳,又附着在岩上生长,所以称之为“石耳”。石耳营养 价值极高,内含很多的肝糖、胶质、铁、磷、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十分丰富,是一 种高蛋白滋阴润肺之补品。
观音听琵琶
龙虎山
锦绣谷
三叠泉
三叠泉号称“庐山第 一奇观”,又有“不 到三叠泉,不算庐山 客”之说。 “飞流直 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就是指三叠 泉。
如琴湖利用西谷深洼,拦天 桥上端谷口筑坝而成,湖与 花径组合一体,成为丰姿幽 雅的胜地。如琴湖建于1961 年,面积十一万平方米,蓄 水量为一百立方米,浩浩荡 荡又不失秀丽雅致。因湖岸 曲线玲珑,湖面酷似一把媚 人的小提琴,加之湖边的石 上有古人刻的“如琴”二字, 微妙的结合,更具深意,故 名“如琴湖”。湖半边近靠 花径园内,又叫“花径湖”。 由于湖坐落在西谷,又称为 “西湖”。
庐 山
裴氏箴 学号:26520111154314 2011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中文名称:庐山国家公园
中文名称:庐山国家公园 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 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标准C(II)(III)(IV)(VI) 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 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江西庐山是 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 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 ,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 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 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 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 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 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 ,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 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 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 系的文化景观。” 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
宋 题 代 西
林 苏 轼 壁
苏轼: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山(今四 川眉山县人)。早年 中进士,以文章知名。 他在诗、词散文的创 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做作品大都挥洒自如, 明快豪放。他以诗为 词,扩展了词的领域 和表现手法,对词的 发展作出了贡献。著 有《东坡全集》。
19世纪末,英国传教士李德 立规划、开发牯岭避暑地, 代表着西学东渐的新趋势。 到20世纪初,牯岭曾经汇集 二十余国的数千名基督教传 教士,兴建欧美风格的避暑 别墅近千幢,以及各宗派的 教堂多座。形成中国最有规 模的一处避暑胜地和山地别 墅群。今天,佛教、道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都在庐山各有一席之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