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顾城的童年视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顾城的童年视角

05021106 高莉巍

顾城的诗歌是晶莹的世界,泛现出一种迷人的艺术光彩,给人以淡雅无瑕的透明感。诗人自己把这种诱人的艺术风度称之“光辉感”,并声称孜孜以求这种“光辉感”。“透明感”也好,“光辉感”也好,都是一种纯粹的美。

顾城诗歌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美感内涵首先体现在他所依赖的艺术视角上。每个作家、艺术家都应有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视角,用这样独特的视角去观照生活和表现情感经验才有可能获取新鲜的艺术美感,才能建立富有个性的艺术天地。富有独特性的生活经验与情感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作家寻找到合适的艺术视角,在一个合适的视野里,作家才会发现自己、表现自己、得到自己。由于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特殊的生活经验与情感定势,顾城选择(准确地说不是选择,而是自然出现,因为顾城起初写诗是以直感的把握和表现,并未进行某种方式的挑选)童心的视角,以孩童那种天真单纯的目光去感受世界、表现世界。于是,顾城的笔下常常出现那些成人所难以看到的童话世界:“树枝想去撕裂天空,却只能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它透出了天外的光亮,人们把它叫作月亮和星星”这种大胆的联想明显流现出童趣的稚拙,很容易使人想起安徒生笔下的某一画面。但顾城在这貌似童话的诗篇中隐寓着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内涵,当然顾城的“光明”毕竟来得单纯而迅速,不像北岛那样以血淋淋的笔墨去展现现实的苦难与理想实现的艰难:“从星星般的弹孔中流出血红的黎明”。北岛是从一个坚毅的英雄主义者的视野去看待生活,顾城更多的是展现给人们温暖、希望、光明,而把血腥、黑暗、丑恶淡化为一个背景来映衬理想的高尚、明亮。因为他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童年时代的精神经历,影响着诗人整个诗歌创作的情绪谱系的构成。因为最初的情绪记忆都是由此而来,没有形成某种情绪趋向,而童年的精神经历往往积淀为一种“心理趋势”,并构成记忆的河床,制约后来的情绪记忆与贮存。顾城在《剪裁的自传》中有一段话说明了童年精神经历对诗人的影响:“就是这本幸存的昆虫记,使我一夜之问,变成了狂热的昆虫爱好者。上百万昆虫,构成了一个无限神奇的世界——金龟子身上黄金的光辉,知了背上黑陶的色泽,瓢虫和峡蝶身上怪诞的图案,每夜都在我的梦中浮动……”。

难怪顾城的笔下会出现竹节虫、树熊、蚂蚁、蜜蜂、蝴蝶、食蚁兽这些细小的生灵,它

们营造的不是诗,不是散文,不是音乐,也不是美术,然而,却是童心的世界,艺术的世界;顾城便是由此而启航的。

童年视角更多意义上是属于一一种抒情技巧与叙事技巧的范畴,并不是采取童年视角都可以获取顾城那种童心的透明与纯净。与顾城同龄的小说家莫言在借助童年视角叙述小说时是以历史老人的眼光来描写生活本身,获得了另一种境界,这显然与各人的心理状态与艺术感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顾城艺术感触异常灵敏,灵敏得几乎有些神经质,他的纤细和敏锐的感觉委实是一个早熟孩子而不能走向更成熟的心理异常症状,而这种特殊的艺术感觉正由于他充分建造他的“童话世界”“梦幻世界”。这样一首诗可以用来概括顾城的艺术感觉特征:“天是灰色的/路是灰色的/楼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在一片死灰之中/走过两个孩子/一个鲜红/一个淡绿”。“孩子”的“鲜红与“淡绿”便是活跃在顾城诗歌中的不安宁的精灵,“鲜红”是那种敏锐瑰丽的艺术感觉,“淡绿”是那种透明美丽的童话境界。因而顾城诗歌的联想往往奇突而又给人一种清晰感和亲切感,像“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画下一个永远不会流泪的眼睛”;由眼睛联想无云的晴空——“一片天空”,由眼睫联想到天空边绿的合欢树、树上的鸟巢——“一片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再由鸟巢想到鸟群归来,天暗下来,在树林的浸泡下发绿,由绿想到绿苹果,“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像写红卫兵之墓的“永别了,墓地里的“空蛋壳似的月亮/它将在那里等待/离去的幼鸟归来”之类的诗句都在于诗人以童话的思维方式去表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顾城以一种近乎偏执的天真充分表现他眼中的心中的梦幻的世界,他丝毫也不顾及这种梦幻境界生活中不能存在,丝毫也不理会他的童话天地早已随年月的消逝而消逝,但正因为这种执拗与认真,也正因为这种思维的“不成熟”,这种艺术感觉的“病态”,才会出现这么一个风光奇丽,色彩透明的艺术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