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小结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矿床的形成、类型、分布特征和开采等方面。
矿床是自然界中含有一定矿产的固体岩体,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质集合。
矿床的形成与地质因素、构造环境、岩石矿物的特性、流体作用等因素有关。
在国民经济中,矿床是重要的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总结概念与各类矿床。
一、矿床学的基本概念1. 矿床:指地球上储藏有可开采或潜在开采价值的固体岩体中的矿物质集合。
2. 预测:根据地质、地球物理等资料,对目标区域潜在的矿床做出预测。
3. 矿源:指构成矿床的矿物质来自原始的岩石矿物。
4. 成因: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热液活动等。
5. 矿床类型:可通过识别矿床的成因、地质特征、矿物质组分来进行分类。
6. 矿石:具有大量有用矿物成分的自然矿物体,可经过选矿或冶炼处理得到金属、非金属等矿产品的矿石。
二、各类矿床1. 火成岩型矿床:由岩浆、岩浆流体中的矿物质析出,主要包括斑岩、粗面岩、岩浆热液等矿床。
其中斑岩矿床是指由深源岩浆中高温、高压、高浓度的矿质溶液在晶体基及交代岩石中形成的矿床;粗面岩矿床是指由熔岩或熔体与下伏地层的反应所产生的特殊类型岩体,包括铬、铜、镍等;岩浆热液矿床指由岩浆热液所形成的矿床,特点是铅锌银以及稀有金属等。
2. 沉积岩型矿床:由沉积作用与地质构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矿床,主要包括铁矿和磷矿等。
3. 变质岩型矿床:由岩石成因中的某些化学元素被迁移、淋滤、结晶、交代过程中的矿物质形成的,主要包括金、铜、铜钼等。
4. 热液型矿床:由地壳中高温高压、带有各种化学元素的热液所携带的矿物质在地质体中沉淀、结晶、交代而成,主要有铜铅锌矿床,铜矿、黄铁矿脉状矿床等。
5. 矽卡岩型矿床:由矽卡岩中含有的铜、钼、铝等元素被热液输送到适当环境下沉淀形成的矿床,钼、铜、铝、锂、锗等都是矽卡岩型矿床的常见矿产。
6. 火山岩型矿床:由火山喷出物中的矿物质、熔岩与火山烟气中的矿物质在火山活动以及周围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主要包括硫铜矿、玄武岩型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等。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矿床学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内容是各类矿床的形成、演化和富集规律,探讨矿产资源勘探和利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对矿床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矿床,提高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效益。
本文将总结概念、各类矿床及其特点。
一、矿床学的概念矿床学,是一门探讨矿床形成规律和富集规律的学科。
它是矿产勘查和利用的基础,属于地质和矿产资源学科,是一门理论架构完善且实践性强的学科。
矿床学的研究核心是寻找矿床的矿产资源富集规律和形成机理,为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各类矿床1. 破碎带矿床破碎带矿床是由岩石断层,裂缝,紊乱边界,节理等断裂性质形成。
破碎带矿床中包含金属、钨、锡、钼、铜、铅、锌等金属的矿物,其成矿过程主要与热液流体、气体、液体等的活动有关。
2. 沉积矿床沉积矿床主要是由流水、湖水、海水等液体的沉积形成,包含铁矿石、石灰岩、盐、煤等,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矿床类型。
其成矿过程是物质单元逐步沉积(如有机物,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等),形成矿物质基础。
3.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是指由热液流体或气体的侵入和作用形成的地下矿床。
热液矿床主要富集金、银、铜、铅、锌、锡等有价金属和贵金属。
球体、脉状、网络状、伞形状、残矿体等是热液矿化的形成特征。
4. 铁矿石矿床铁矿石矿床是指富含铁元素的矿石矿床,通常为层状、伪层状、实体、脉状等不同构造形态。
铁矿石矿床的成矿过程与从深部升华气体作用的控制有关。
5. 岩浆矿床岩浆矿床是由露天火山活动冷却后形成的地下岩浆矿床,包括铂族、铜、镍、铬等由火山岩浆形成的矿体和矿床。
岩浆矿床的主要成因是浆液的物质交换和迁移。
6. 化学沉淀矿床化学沉淀矿床是由水溶液中物质沉淀而成的地下矿床。
包括百货、硫酸盐、熔融、铜铅锌层等,其特点是矿石产物深色、遗迹明显或“水滴造品”形态。
7. 包裹体矿床包裹体矿床是由包裹体内的化学元素与固体载体所形成的有色矿石,如铜、石墨、金、银、铀等。
矿床学期末考试总结
第一章绪论1.矿产:在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目前可被利用的矿物原料。
矿产是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
2.矿产资源:是指尚未开发利用的矿物资源,是一种自然财富。
一方面体现了客观地质作用形成的有用物质的天然富集,另一方面在目前或可以预见的将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3.我国矿产资源特点:(1)资源总量较大、人均占有量不足;(2)矿产种类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3)单一矿种少,伴生矿种多;(4)富矿少、贫矿多;(5)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6)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4.矿床:是指在地壳中通过地质作用形成的,其质和量符合工业要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5.矿床三个属性:(1)矿床是综合地质体,是受地质条件控制的,是有地质规律可寻的。
——找矿可能性(地质属性);(2)矿床必须是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
——质量和达到工业要求——经济属性;(3)21世纪以来,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大前提下,需要根据矿山环境属性来研究矿床在自然状态下和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保护和改善矿山环境提供地质依据,以最终达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
——环境属性。
6.矿床学:是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又称为矿床地质学7.1矿床学研究对象(任务):1)正确认识各类矿床地质特征、形成条件、成矿作用和形成过程,以查明矿床成因2)查明矿床的成矿控制因素和时空分布规律提供值得进一步工作的基础,成矿预测3)查明矿床中有益有害元素及其含量以利于合理地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7.2研究内容:1)矿床分布规律2)矿床成因3)找矿地质标志4)矿体特征5)矿石特征8.矿体:矿体是指由矿石和脉石组成的独立地质体,是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围岩:泛指矿体周围的岩石,其界线有的很清楚(如脉状矿体),有的呈渐变过渡(如由细脉浸染状矿石组成的矿体)。
母岩:在成矿作用中,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
矿床学总结
成矿作用地球演化过程中,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是一种特殊的地质作用。
矿床(mineral deposit 或ore deposit)系指在地壳中由成矿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符合当前经济和技术条件,并能被开采和利用的地质体。
同生矿床(syngenetic ore deposits)是指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矿床。
后生矿床(epigenetic ore deposits)是指矿体与围岩分别在不同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且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矿床,叠生矿床(polygenetic ore deposits)是在早期形成的矿床或矿体上,又受到了后期成矿作用的叠加,此类矿床称为叠生矿床7、脉石矿物与矿石矿物矿石矿物指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是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8、同生矿床与后生矿床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在同一地质作用过程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
如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矿床以及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分结矿床等,都属于同生矿床。
后生矿床,矿床的形成明显地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
矿体和围岩是由不同地质作用和在不同时间形成的。
如沿地层层理面或穿切层理的各种热液矿脉,属于典型的后生矿床。
脉石和夹石脉石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矿石的结构,矿石中矿物颗粒的特点,即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相互的结合关系等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结构类型主要决定于矿物颗粒的形成条件,它是研究矿物生成顺序的重要标志。
矿石的构造,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即矿物集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其空间相互的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构造类型主要决定各类矿物集合体的形成环境,是确定矿床成矿阶段的重要标志。
矿床学总结
矿床学总结(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选5,论述3选2)△矿产:自然界产出的有用矿物资源★矿床: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资源的质和量,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采利用的综合地质体◇矿床学:研究矿床在地壳中的形成条件、成因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同生矿床:矿体与围岩是在同一地质作用中,同时或近于同时形成的后生矿床:矿体的形成明显晚于围岩的一类矿床☆内生矿床:由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矿体:矿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开采利用的主要对象☆盲矿体:矿体完全隐伏于地下,无出露矿层:在沉积作用下形成的产状与围岩一致的板状矿体,属同生矿床矿脉:形成在岩石裂隙中的板状矿体,属后生矿床倾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其水平投影线间的夹角侧伏角:矿体最大延伸方向与走向间的夹角倾角:矿体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投影线间的夹角围岩:泛指矿体周围的岩石母岩:矿床形成过程中,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岩石☆矿源层:成矿物质在沉积成岩时已初步富集并能在后生期被活化迁出的岩层☆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可从中提取有用组份的矿物集合体脉石: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夹石:矿体中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其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必须从矿体中剔除矿石矿物:矿石中有用的矿物脉石矿物:矿石中无用的矿物△矿石的结构: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矿石的构造: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份的百分含量△边界品位:用来划分矿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工业品位:能被开采利用的矿体的最低平均品位矿石品级:主要根据矿石品位及有益和有害组份的含量确定的矿石等级矿床的成因类型:按矿床的形成作用和成因划分的矿床类型矿床的工业类型:能作为某种矿产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上起重要作用的矿床类型丰度:元素在某一地质体中的平均百分含量◇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百分含量◇浓度克拉克值:某元素的丰度与克拉克值之比浓度系数:工业品位与某元素的克拉克值之比成矿作用:使分散在地壳和上地幔中的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富集而成矿的作用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在就位和运移过程中熔化或溶解围岩物质,使岩浆成分发生变化,这种作用叫同化作用,而不完全的同化作用叫混染作用结晶分异作用:岩浆中的矿物按顺序结晶,并在重力和动力影响下发生分异和聚集的过程☆岩浆分结矿床: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使有用组分富集而形成的矿床岩浆爆发矿床:在深部结晶出来的有用组分,经爆发作用带到近地表或在爆发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岩浆喷溢矿床:在深部分异出来的有用组分,经喷溢作用带到地表或在地表附近形成的矿床海绵陨铁结构:岩浆晚期结晶的矿石矿物呈他形晶充填在早期自形程度较高的硅酸盐矿物颗粒间形成的结构☆气水热液:在一定深度下,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气态和液态的溶液青磐岩化:指安山岩、英安岩、玄武岩及部分流纹岩,在中低温热液作用下,特别是热液中S、CO2和H2O等作用下发生的一种蚀变作用矿化期:指一个较长的成矿作用过程。
矿床学课程设计心得
矿床学课程设计心得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矿床学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如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2. 使学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认识到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了解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理解成矿规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矿床学知识分析矿床成因、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地质图件、野外观察等手段进行矿床调查和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矿床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矿床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质科学的热情;2. 增强学生保护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的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地质学科中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矿床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后续地质调查、资源勘查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地质学基础,对矿床学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其地质学科素养。
教学要求:1.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3.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矿床学基本概念及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 矿床学概论- 内容安排:讲解矿床的定义、分类及其特征,包括岩浆矿床、沉积矿床、变质矿床等。
2. 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及成矿规律- 教材章节:第二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规律- 内容安排:分析不同类型矿床的形成过程、成矿条件,探讨我国主要矿床的成矿规律。
3. 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及保护- 教材章节:第三章 矿产资源分布与保护- 内容安排:介绍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特点、重要矿床实例,强调矿产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矿床学基本概念及分类2. 第3-4周:矿床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及成矿规律3. 第5-6周: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及保护教学内容科学性和系统性:1. 确保所选教学内容符合矿床学学科体系,突出重点、难点;2. 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矿床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3. 强调教材章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矿床学知识点总结
矿床学知识点总结矿床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自然界中含有有用矿产的地质体,以及这些矿产的形成、富集和分布规律。
矿床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持,而矿床学正是通过对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富集规律进行研究,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矿床类型根据矿床形成的地质性质、地质背景和成因过程,矿床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矿床类型包括,热液矿床、沉积矿床、火山岩矿床、岩浆岩矿床等。
不同类型的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机制和特点,在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中,需要根据不同矿床类型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处理。
2. 矿床地质学矿床地质学是矿床学的基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矿床的地质构造、地质体特征、成矿作用和成矿环境等。
通过系统的矿床地质学研究,可以揭示矿床形成的过程和机制,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依据。
3. 矿床勘查矿床勘查是指对地下矿产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价,以确定矿产资源的存在、规模和品位。
矿床勘查的内容包括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勘查等。
矿床勘查是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期工作,其质量和成果直接关系到后续的开发和利用。
4. 矿床开发矿床开发是指通过采矿、选矿和冶炼等工艺技术手段,将矿石中所含的有用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物质提取出来,并加工成为最终产品的过程。
矿床开发的内容包括矿石的采选与选矿、矿石的冶炼与提纯、矿产资源的加工利用等环节。
矿床开发是将矿产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过程,对于不同类型的矿床,其开发技术和工艺流程也存在着差异。
5. 矿床管理矿床管理是指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进行规划、监管和管理的工作。
矿床管理的内容包括矿山规划设计、环境监测保护、安全生产管理、矿床资源勘查和评估等。
矿床管理是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重要保障,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总之,矿床学作为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矿床类型、矿床地质学、矿床勘查、矿床开发和矿床管理等内容。
矿床学总结(概念各类矿床)
第二章矿床学基本概念矿物—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的影响下,通过结晶作用、升华作用、化学(反应)作用等途径形成矿物(mineral)岩石—矿物以集合体形式出现,即构成为岩石,其可以由单一矿物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矿物集合体组成。
矿石—如果岩石中含有经济上有价值,技术上可利用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即称矿石(ore)矿石(ore)—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从中可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矿物集合体。
由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构成。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也称有用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不能被利用的矿物,也称无用矿物。
脉石(gangue, veinstone)-------泛指矿体中的无用物质,包括围岩的碎块、夹石和脉石矿物,它们通常在开采和选矿过程中被废弃掉。
夹石(horsestone, rock gangue)----—指矿体内部不符合工业要求的岩石,它的厚度超过了允许的范围,就得从矿体中剔除。
共生组分:是指矿石(或矿床)中与主要有用组分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可供单独处理的组分。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这些组分的工业意义小于主要有用组分。
伴生组分:指矿石(或矿床)中虽与主要有用组分相伴,但不具有独立工业价值的元素、化合物或矿物,其存在与否和含量的多寡常影响着矿石质量。
●矿石结构(ore texture)—矿石中矿物颗粒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结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石结构之等粒结构:颗粒比较匀称、大小比较相等的单矿物和复矿物集合体组成的矿石结构。
包括: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矿石结构之不等粒结构:较细的基质里发育着较大的矿物颗粒,或反之包括:斑状结构、嵌晶结构、乳浊结构等矿石结构之片状结构:单矿物或多矿物矿石基质中全部或绝大部分颗粒为片状矿石结构之维状结构: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为纤维状组织矿石结构之环带状结构:矿物析出物由于依次沉淀,或由于较早的矿物被较晚的矿物所交代而形成交替出现的环带矿石结构之交代结构:晚期矿物沿着早期矿物的范围交代发育而成矿石结构之胶状结构:在胶体成矿时析出矿物变化的各个阶段中产生的●矿石构造(ore structure)—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相对大小及空间上的相互组合关系所反映的形态特征。
矿床学读后感
矿床学读后感我很荣幸能有机会读到《矿床学》,这是一本关于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的经典著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矿床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对这本书的一些看法和感受。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和详尽。
作者对矿床学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包括矿床的形成、类型、特征、勘探和开发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对矿床学的知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对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成矿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我对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也非常欣赏。
作者用简洁清晰的语言对复杂的地质学知识进行了解说,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作者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案例来说明理论知识,使得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这种写作方式不仅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得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
除此之外,我还对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矿床学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不仅对于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对矿床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我对《矿床学》这本书非常满意。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矿床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这些知识对于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会将这些知识牢记在心,并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为地质学研究和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做出自己的贡献。
感谢作者为我们带来了这么一本优秀的著作,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
矿床学实习报告(修改-2)
实验五岩浆熔离矿床一、目的要求1.掌握岩浆熔离矿床形成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2.分析岩浆熔离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加深对矿床形成机理的理解。
3.了解岩浆熔离矿床的分布规律,以便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
二、实验内容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标本:1-混合岩(围岩) 2-蛇纹石化大理岩(围岩) 3-条带状片麻岩(围岩) 4-贫镍矿(矿石) 5-铜镍矿(矿石) 6-花岗岩(围岩)7-大理岩(围岩)图件:1-《金川铜镍矿床区域地质略图》、2-《金川矿区主要矿体示意剖面图》、3-《I 矿区东部1640中段矿体分布图》三、实习要点1.区域地层分层、构造特点及其与岩体分布的关系;2.岩体产状、规模、岩相特点及其与矿化的关系;3.矿体的类型、形态、产状、规模及其分布;4.矿石的主要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特点;5.矿床成因。
四、思考题1.岩浆矿床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岩浆成岩作用与岩浆成矿作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五、分析讨论甘肃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几种不同类型矿体的产出条件及成因六、实验报告实验六岩浆热液矿床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机理和地质特点。
2.加深对该类矿床成矿多阶段性的理解,并掌握其划分标志。
3.熟悉脉型钨矿床的蚀变与矿化模式(如五层楼模式)。
二、实验内容江西大余西华山钨矿床标本:1.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围岩) 2.寒武系浅变质岩、石英砂岩(围岩)3.石英(脉石矿物)4.黑钨矿(矿石矿物)5.辉钼矿(脉石矿物,含矿层)6.黄铜矿(脉石矿物,含矿层)7.云英岩化花岗岩(含矿层下部围岩) 8.云英岩(含矿层下部围岩)图件:1.《西华山钨矿床地质示意图》、2.《西华山640、644中段某矿脉形态》、《西华山钨矿床围岩蚀变垂直分带与矿物分布关系示意图》三、实习要点1.本区地层、构造特征;2.西华山花岗岩体的产状、侵入时代、期次及其与构造的关系;3.围岩蚀变类型、分带性及其与矿化的关系;4.矿化富集的部位及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带性;5.矿体形态、产状、分布规律及其与控矿构造的关系。
矿床学小结
——矿床学小结
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矿床 伟晶岩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玢岩铁矿
内生矿床 接触交代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斑岩型矿床 脉状矿床 沉积喷流矿床 火山块状硫化物矿 非岩浆热液型矿床 密西西比河谷型矿 卡林型金矿 机械沉积矿床 蒸发沉积矿床 胶体化学沉积矿床 生物-化学沉积矿
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质,赋存于一定的地层层位中; 矿床具明显的时控性,成矿多在早-中元古代和古生代相对集中; 矿石矿物简单,多见细粒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磁黄铁矿、 少量黄铜矿、白铁矿、毒砂等;
矿床具有典型的元素垂直分带(Cu-Zn-Pb-Ba)和水平分带(
Cu-Pb-Zn-Ba);
热 水 喷 流 通 道
碳酸盐岩为主岩的(层控)铅锌矿床,产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 域,称密西西比河谷型(MVT)
卡林型
沉积岩容矿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是60年代在美国西部
内华达州发现的首例,以卡林金矿为典型代表并命名。
不乏大型,超大型规模; 70年代在我国秦岭沉积岩区(陕、甘、川西北金三角)和
西南滇、黔、桂沉积岩区(西南金三角)勘查确定40余例卡 林型、类卡林型金矿床,成为世界对比
主要差别在于 :
岩浆热液有关矿床 ① 成矿温度较高、蚀变强、 分带好 ② 硫同位素值变化小 相对集中 ③ 多产于活动板块 构造岩浆拉张带 非岩浆热液矿床 成矿温度较低、 蚀变较弱 硫同位素值变化大 为-12.2—+36.1‰ 多产于被动板块 局限活动带
外生矿床
风化和沉积
和热液; ——玢岩铁矿
酸性、碱性岩浆环境 岩浆+热液作用 伟晶岩矿床
岩浆+热液矿床
矿床学读书报告[1]
内生金属矿床之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矿床学》实习课上,在老师的帮助下,我系统的学习了内生矿床的各种矿床,对它们的成矿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课后翻阅资料时偶然发现我们所实习的一大部分矿床都是小岩体矿床,例如:金川硫化物矿床岩体的面积只有1.34 km2, 却赋存了545& 104 t 镍储量( 镍1.06% ) 和350 & 104 t 铜储量.于是我开始了对其的关注。
资料表明,我国没有发现100 km2 以上的大型层状矿床。
赋存矿体的岩体面积一般都在几平方公里以下, 大多数小于1 km, 只有攀枝花这类岩体规模较大和少数铬铁矿岩体如罗布莎的面积达到70 km(中国的小岩体岩浆矿床,汤中立,2002)。
所以, 我国是以小岩体岩浆矿床为主。
我国及世界的成矿斑岩体积都很小,最小的只有0.101km2 ,一般多小于1km2 ,如此小的岩体却携带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吨的金属堆积,与其本身不成正比。
由此“小岩体成大矿”理论顺应而生。
小岩体的体积与成矿作用的规模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也就导致了引入透岩浆流体假说的必要性。
由于大多数内生金属矿床都与小岩体有关,故以“小岩体,成大矿”为切入点,选择“小岩体成大矿”这一客观事实来阐述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
以东沟钼矿为例,如果流体中MoO3溶解度取最大值29ppm(Rempel et al.,2006)或含钼18.5ppm,含钼流体的密度取1.3 g/cm3,则形成65万吨的超大型钼矿需要流体体积约为27km3,是东沟斑岩体估算体积8.1 km3的3.34倍(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导论,罗照华等,2009)。
如此巨量的流体显然不是被溶解或包含在熔浆中的,要求岩浆仅仅是一个通道而不是流体的来源,这就为引进透岩浆流体假说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透岩浆流体是非岩浆体系析出的流体,它与岩浆体系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地质体系,它们只是相互需要而走在一起(透岩浆流体成矿作用——理论分析与野外证据,罗照华等,2007)。
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
矿床学实验报告矿床学实验报告一、实验报告的特点正确性实验报告的写作对象是科学实验的客观事实,内容科学,表述真实、质朴,判断恰当。
客观性实验报告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的事实为写作对象,它是对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记录,虽然也要表明对某些问的观点和意见,但这些观点和意见都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的。
确证性确证性是指实验报告中记载的实验结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复和证实,也就是说,任何人按给定的条件去重复这顶实验,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观察到相同的科学现象,得到同样的结果。
可读性可读性是指为使读者了解复杂的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的写作除了以文字叙述和说明以外,还常常借助画图像,列表格、作曲线图等文式,说明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骤之间的关系,解释实验结果等。
二、实验报告种类按科目分类:大学物理实验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三、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在现在社会,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矿床学实验报告(精选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矿床学实验报告1一、目的要求:1、初步掌握岩浆分结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及矿床特点。
2、了解矿床成矿作用与含矿岩浆分异作用之间的关系。
3、分析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形成机理,了解矿床的分布规律,指导找矿和矿床评价。
二、实验内容:陕西松树沟铬铁矿矿床标本:矿石:1-条带状铬铁矿、2-致密块状铬铁矿、3-稠密浸染状铬铁矿、4-中等浸染状铬铁矿、5-稀疏浸染状铬铁矿、6-星散浸染状铬铁矿。
矿体围岩:7-含斜辉橄榄岩、8-中粗粒纯橄榄岩、9-蛇纹石化橄榄岩、10-透辉岩。
采矿专业期末总结
采矿专业期末总结引言:采矿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学科,涵盖了地质学、矿床学、采矿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
本学期我在采矿专业的学习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获得了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本文旨在对本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提出展望。
一、课程学习总结:本学期所学习的课程主要包括《矿床学》、《采矿工程导论》、《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以下针对每门课程进行总结。
1.《矿床学》《矿床学》是采矿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对常见矿石类型及成因、矿床资源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课堂讲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我也对矿床形成机制与勘探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课程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些国内外重要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开发情况,拓宽了我们的视野。
2.《采矿工程导论》《采矿工程导论》课程主要介绍了采矿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采矿工作的基本要素。
通过学习该课程,我初步了解了采矿研究的发展动态、采矿系统的组成与作用,以及我国采矿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
此外,课程还介绍了采矿工程的基础工作,如采矿工艺、矿井通风与安全、矿石开采等,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3.《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通风与安全》是采矿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我全面了解了矿井通风系统的构成与作用,并学习了矿井通风工程的设计方法。
同时,课程也着重介绍了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与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安全意识。
通过参观实地矿井的机会,我对矿井通风与安全的实际操作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为将来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环节总结:本学期,我们参加了一系列与采矿工程相关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地考察等。
以下是所参与实践活动的总结。
1.实验通过参加采矿工程相关的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联系。
实验环节中,我们进行了岩石力学实验、矿石选矿实验等,通过实际操作,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实验中常见的设备与技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9-矿床成因小结
岩浆-构造环境 热液交代和充填作用 矽卡岩矿床 斑岩型矿床 脉状矿床源自热液矿床石英绢云母化带
●多种盆地沉积环境,或火山-沉积盆地, 或沉积盆地构造-沉积过程中发生、发展 演化和运动的流体 ——盆地流体 ●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水岩反应强烈 ●与岩浆侵入活动没有直接明显联系 ●盆地流体发生充填、交代、热水沉积 ——热水成因矿床
然元素组分的结晶、熔离和分异; ● 这些组分中的一部分,由于结晶
分异作用而在岩浆底部聚集成矿
——早期岩浆矿床
●另一些组分则演化到岩浆晚期,晚于
硅酸盐矿物的晶出; ●它们或者聚集在岩浆岩体内部,或者 贯入已冷却的侵入体或围岩中
——晚期岩浆矿床
●还有一些硫化物/氧化物组分,在液 态情况下发生与硅酸盐岩浆的分离;
地质构造环境千差万别。
已知成矿作用是地质构造背景演化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地球的演化伴随
着成矿作用的演化。同类地质环境中出
现同类矿床,地质环境不同产出的矿床
也不同。
矿床不仅是地质构造环境的一部分,而 且是地质环境的重要表征 总体地考察矿床,不难发现: ①每一类矿床都有其特别发育的地质时期 ②同种/类矿床特征随时间演化
●这些组分可形成富硫化物或氧化物的 “矿浆”,或聚集在岩浆体的底部, 或贯入到围岩构造中 ——岩浆熔离矿床
●除侵入岩浆演化中的结晶、熔离等分 异过程外,某些情况下岩浆到达地壳 较浅处,发生岩浆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成矿物质在地壳较浅 处聚集 ——岩浆爆发矿床
基性-超基性岩浆环境 岩浆成矿作用 岩浆分结矿床 岩浆熔离矿床 岩浆爆发矿床 碳酸岩中稀有金属矿
正岩浆矿床
Cr、PGE、Cu、 Ni、 Co、Fe、V、Ti、金刚石 等
在岩浆结晶演化的晚期(或重熔岩浆产
矿床学实习报告总结
矿床学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加了矿床学实习,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矿床学这一学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总结。
首先,实习让我对矿床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在实习之前,我对矿床学的理论知识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矿床的形成、类型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我明白了矿床是由矿物质沉积、堆积和富集成矿作用形成的,不同类型的矿床有着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特征。
同时,我也了解了矿床的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成矿元素的地壳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对矿床学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实习让我掌握了矿床学的实践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放大镜等工具进行实地观察和测量。
通过实地考察,我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矿石、矿物和岩石,并了解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分析地质图、矿床图等资料,这对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实习还培养了我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团队中,每个人都需要承担责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好的成果。
最后,实习使我对我国矿产资源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
这使我更加认识到珍惜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为我国矿产资源事业做出贡献的决心。
总之,这次矿床学实习让我收获颇丰。
通过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同时,实习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为我国矿产资源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床学小结矿床的概念: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地。
具体是指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达到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标准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体:矿体是矿床中可供开采利用的、由矿石和夹石组成的地质体。
围岩:围岩是指矿体周围的岩石。
脉石:一般将矿物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称为脉石。
夹石:矿体内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一般称为夹石。
矿石矿物:亦称有用矿物,系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则是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
工业品位:目前可供开采利用的矿体或矿段平均品位的最低平均品位。
边界品位:是矿体边部所允许的最低品位值。
用来划分矿于非矿界限的最低品位。
丰度:某元素在某地质体中的平均含量。
11.克拉克值:是指某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即某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
12.浓度克拉克值:是指一个地质体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与其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的比值。
即元素丰度/克拉克值。
该值>1表示集中,<1表示分散。
13.金刚石矿床(产出):原生金刚石矿床主要产于金伯利岩中,少量产于钾镁黄斑岩中。
14.岩浆中挥发分的作用:1.有利于岩浆分异作用的进行 2.有利于成矿元素迁移富集 3.有利于降低矿物的熔点,导致成矿物质晚期富集。
15.岩浆成矿作用:1.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2.岩浆熔离成矿作用3.岩浆爆发成矿作用4.岩浆喷溢成矿作用16. 岩浆结晶分异成矿作用:指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各种组分在岩浆熔离体中按一定顺序先后结晶析出,同时导致岩浆液相成分发生改变的作用。
17. 岩浆熔离成矿作用:指在较高温度下的一种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
18.伟晶岩矿床:(文象构造):石英分布于长石晶体中,二者形成有规律的连晶,组成一种文字状图案。
19.伟晶岩的分带:1.边缘带:该带与围岩接触,带内矿物结晶不好,具典型的细粒结构(<1cm),断续不连。
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不具工业意义。
2.外侧带:矿物组成与边缘带基本相同。
这一带内绿柱石,白云母具有工业价值,矿物主要呈粗粒和文象结构。
3.中间带:矿脉的主体部分,矿物成分复杂,除主要矿物外,还含有大量金属矿物等有用组分,如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物等,绿柱石,锂辉石,因此此带是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矿化最为集中的部位,具较大工业价值。
呈粗粒结构、文象结构和块状构造。
4.内核:位于伟晶岩体的中心部位,常有结晶粗大的石英和长石组成,或仅由石英及电气石、锂辉石等组成致密块状内核。
20.气水热液概念:指在地壳一定深度下(n-n十公里)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的具有较高温度和压力、以水为主的气态和液态溶液。
因其成分以水为主,并主要呈液态,故称为气水热液。
21.气水热液的类型:(论述)1.岩浆热液:岩浆热液是岩浆中所含的H2O及其他挥发组分在岩浆上侵和冷凝结晶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和成分的变化与其所溶解的化学成分一起被析出形成的。
2.地下水热液:地下水热液是指大陆地区向下渗透的地下水及沉积物中的封存水因地热梯度的影响和受深部岩浆的烘烤,温度升高、化学活动性增强,进而从所流经的岩石中溶解了成矿物质而形成。
可细分为后生下渗溶液和同生沉积溶液(建造水、同生水或封存水)。
3.海水热液:海水热液分布于海洋区,是由下渗的海水形成的。
在海洋底部,海水可沿裂隙,构造变动带下渗到地壳的深部,受深部岩浆的烘烤和地热梯度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活动性增强进而从所经岩石中溶解了成矿物质而形成的。
此种热液多形成于洋中脊及岛弧环境。
4.变质热液:变质热液是在变质过程中,因矿物和岩石的脱水作用而形成。
5.地幔热液:指来自地核或下地幔的超临界流体。
化学组分以C、H、O、N、S为主少量F,CI,P 等,它们是直接来源于上地幔“去气作用”所形成。
22.气水热液成矿物质来源:1.上地幔或地壳深部源(来自岩浆热液)2.地壳浅部的原生沉积物(上地壳或近地表)源3.萃取围岩源(水—岩交换)(来自热液渗滤的围岩)23.热液中挥发分的类型及其作用: 1卤族元素:热液中主要的卤族元素是F和CL。
作用:A.卤族元素的化合物(尤其是氯化物)是强电解质,电解后强烈影响热液的PH值;B.、大部分金属元素的卤化物都有较大的溶解度,很多金属元素均可与卤素元素形成易容络合物,还有部分卤化物高温时具有挥发性质。
卤族元素的这些重要性质有助于有用组分的迁移。
2.、S。
氧化态的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性质相似。
影响热液的PH值和有助于大部分金属迁移,也可形成难容硫酸盐而沉淀成矿,如重晶石(BaSO4).。
还原态为硫化氢,是弱电解质和重要的矿化剂。
3、CO2.。
高温条件下为中性分子,温度降低水化为HzCOa并解离,HzCOa=H+HCO3利于矿物迁移与H,S性状相似,[HCOa-]和[∞,一]与热液的温度、压力和PH值有关,温度降低和pH值升高有利于成矿元素以碳酸盐沉淀。
24.成矿元素的迁移方式:1.卤化物气液2.络合物溶液3.胶体溶液25.成矿元素沉淀原因:1.温度的降低2.压力的降低3.PH值的变化4.Eh值的变化5.不同性质溶液的组合6.热液与岩石发生反应(水—岩反应)。
26.含矿气水热液的运移动力:1、含矿气水热液的内力2、构造应力3、上覆岩层的静压力4、封闭裂隙的真空虹吸作用5、局部热源引起的热液环流27、构造在热液运移过程中的作用:1.导矿作用2、配矿作用3、容矿作用28、热液成矿方式:充填作用、交代作用1、充填作用,充填矿床:含矿气水热液在化学性质不活泼的围岩中流动时,基本上不与围岩发生物质成分的交换,主要是由于物化条件的改变,使热液中的成矿物质直接沉淀于已有的各种裂隙和孔隙内的作用,成为充填作用。
2、交代作用、交代矿床:热液与围岩发生化学反应或置换作用成为交代作用。
29、交代作用类型:1、扩散交代作用:组分的带入和带出靠停滞的粒间溶液中离子或分子扩散进行交代作用。
引起扩散的条件:组分浓度差。
2、渗透交代作用:组分的带入和带出靠孔隙或裂隙中渗透流动的溶液进行的交代作用。
条件:压力差。
30、围岩蚀变:在气水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交代作用,使矿体的围岩发生物理—化学及矿物成分上的种种变化叫做围岩蚀变。
31、矽卡岩中常见的矿物:辉石、石榴石32、矽卡岩矿床形成过程(2个期,5个成矿阶段):矽卡岩期:1、早矽卡岩阶段:高温(800°C~~500°C)、超临界流体条件,形成岛状和链状无水硅酸盐矿物为主,成为干矽卡岩阶段。
主要矿物:钙矽卡岩矿物组合:石榴石、透辉石-钙铁辉石、硅灰石、方柱石等。
镁矽卡岩矿物组合:橄榄石、尖晶石、透辉石等。
由于这一阶段温度较高,许多成矿元素尚很活泼,未构成矿石沉淀,即使是铁,也只能与硅酸盐等组分构成含铁的硅酸盐矿物,不能单独构成铁矿物,也没有硫化物形成,因此,此阶段一般不出现有用矿物的富集,因此又称“无矿阶段”。
2、晚矽卡岩阶段:(湿矽卡岩阶段)温度降低600-400oC,复杂链状的含水硅酸盐矿物形成矿物对早矽卡岩阶段的矿物具明显的交代作用,主要矿物有阳起石、透闪石、角闪石、绿帘石类等随着温度降低,大量磁铁矿出现,故又称磁铁矿阶段。
3、氧化物阶段,形成温度约在400oC左右,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之间,具过渡性质,长石类:正长石、酸性斜长石;云母类:金云母、白云母和少量黑云母;少量的石英、萤石和绿帘石;矿石矿物:白钨矿、锡石、赤铁矿、少量磁铁矿;铍的硅酸盐矿物如日光榴石、硅铍石、香花石。
少量硫化物如辉钼矿、磁黄铁矿和毒砂(2)石英-硫化物期4、早期石英硫化物阶段,高中温热液条件,交代早期矽卡岩矿物形成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碳酸盐等,同时有萤石、石英形成,矿石矿物:铜、铁、钼、铋、砷的硫化物如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铋矿等,因此也称“铁铜硫化物阶段”5、晚期石英硫化物阶段,又称“铅锌硫化物阶段”,中温热液条件,除交代早期形成的硅酸盐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外,石英和碳酸盐类矿物明显增多,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和黄铜矿。
33、矽卡岩控制矿床矿体的构造:1.接触带构造2、捕掳体构造3、断裂构造4、褶皱构造5、层间构造接触带构造:接触带构造形态;平直的,波状的,港湾状的,锯齿状的。
接触面与围岩的关系;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接触面上下岩性关系;平盖接触和超覆接触。
34、热液矿床概念:各种成因的含矿热水溶液,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围岩中,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通过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造成有用矿物的沉积堆积所形成的矿床,称为热液矿床。
35、热液矿床温度分类:高温热液矿床>300、中温热液矿床200--300、低温热液矿床<200。
36、岩浆高温热液交代矿床成矿机理:37、岩浆高温热液充填矿床成矿机理38、五层楼成矿模式。
39、火山成因矿床分类:1.火山岩浆矿床2.火山气液矿床3.火山--沉积矿床40、陆相火山—热液矿床:在陆相火山活动过程中,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由火山热液中的成矿物质直接结晶出或经过化学反应使有用组分堆积而形成的矿床。
41、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与陆相次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热液矿床称为陆相次火山—热液矿床。
(斑岩型铜矿、玢岩型铁矿(分带性))42、风化壳类型:1.云母型剖面2、粘土型剖面3、红土型剖面43、风化作用类型:1.物理风化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44、风化矿床类型:1.残—坡积矿床2.残余矿床3.淋积矿床45、次生富集作用:氧化带中淋滤溶液向下渗流,穿过潜水面,进入缺氧的地下水流动带,可与原生硫化物反应形成次生硫化物,可使某些金属在流动带中富集,从而大大的提高矿床的工业价值,这种作用称为次生富集作用。
46、金属硫化物矿床三个带:1.氧化带2.次生硫化物富集带3.原生硫化物带47、铁帽:习惯上将原生矿床在地表氧化带经化学风化作用形成的次生变化和残留部分称为铁帽。
48、沉积分异作用概念及类型:以各种形式搬运的沉积物质,当到达沉积环境以后往往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后沉积下来。
这种按一定的顺序将物质沉积下来的地质作用叫沉积分异作用。
(1.机械沉积分异作用2.化学沉积分异作用3.生物沉积分异作用)49、沉积矿床类型: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胶体化学沉积矿床生物—化学沉积矿床50、冲击型砂矿:1.河床砂矿2.河谷砂矿3.阶地砂矿51、海滨型砂矿:海滨砂矿、海成阶地砂矿、海滨埋藏砂矿52、成盐盆地的岩相分带:牛眼式、泪滴式53、海相沉积式铁矿:54、海相沉积式锰矿:55、煤的概念:指在沼泽盆地中堆积的大量植物的遗体残骸,经过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固态可燃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