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Wor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院200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于2003年9月份基本结束。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院坚持公正、公平、公开、择优推荐的原则,围绕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坚持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实现充分就业为宗旨,克服“非典”疫情带来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3.49%,较好地完成了年初下达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指标。
一、基本情况
2003年我院本专科毕业生共412名。本科毕业生分别为:中医学专业151名,骨伤专业34名,针灸推拿学专业29名,中药(新产品开发)专业63名。专科毕业生分别为:农村中医专业26名,中药(贸易)专业109名。本、专科生中,考取硕士研究生20名,专升本录取5名,本省实际就业人数387名。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咨询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后的新形势,正确地认识和解决毕业生就业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我们及时开展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栏、网上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咨询等多种形式,在毕业生中进行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就业程序指导,同时加强了在需求信息、就业技巧和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积极做好就业前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特别针对2003年浙江省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择业程序等问题,邀请了省人才交流中心、市地人才交流中心专家通过讲座等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解答毕业生在择业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二)加强信息收集工作,召开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为了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我们重视各方面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一方面,我们提前向市(县)调配部门、市(县)卫生局、用人单位公布毕业生生源及专业设置情况。
同时,严格进行毕业生在校期间各学年的综合测评成绩的复核工作和学生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为用人单位提供了较详细的毕业生信息。另一方面,及早开展毕业生市场调查,收集需求信息,积极拓宽就业市场。充分调动系部、教师、毕业生和家长参与收集需求信息的积极性,及时为毕业生提供有关用人单位的信息和需求统计数据。
我院于2002年12月27日在体育馆与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召开了2003届毕业生联合就业招聘会,参加人才招聘的用人单位共有47家(其中医疗卫生机构31家,药学类企事业单位16家),总计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我院和浙江医学高等专科毕业生900余人参加了就业招聘会。招聘会组织工作准备充分,招聘会现场秩序井然,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高度赞扬。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为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招聘会结束后初步统计,经初步统计,本次招聘会用人单位与两校毕业生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的有570人次(部分毕业生有重叠),其中我院中药学专业156人次、中医学专业201人次、针灸推拿学专业64人次。当场签约的有中西医结合1名。
就业办、各系在平时还认真组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小型的供需见面会,做到用人单位即来即开,方便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同时,主动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做好桥梁工作,保证了“双向选择”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把提高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的中心内容
我院针对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把提高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作为就业工作的中心内容,在工作中坚决贯彻落实提高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各项措施。由于“非典”疫情的影响,我院及时采取了各项补救措施,并向各系下达了就业率指标。经过各系的努力,我院总体上完成了预定的指标。
(四)认真做好部分毕业生的改派和调整工作
2003年我院共有8名学生被确定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人员,就业办为这些学生提供了档案保管、户籍挂靠等各方面的服务。就业办还从8月底开始为部分毕业
生办理了改派和调整手续,为学生尽早就业提供便利。
(五)鼓励毕业生报考研究生、专升本
提高毕业生升学的比率是提高初次就业率的重要措施,各系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各系出台了各项措施鼓励毕业生踊跃报考研究生,如报考研究生的毕业生在安排实习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对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给予各种奖励;组织辅导班,提高研究生的录取率。今年我院本科生的研究生录取率为7.22%,虽比2002年5.86%有所提高,但与兄弟院校相比仍然偏低。
(六)加强就业管理,实行政务公开
按照毕业生就业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清晰化的要求,我们在毕业生综合测评方案、就业工作程序、推荐工作、优秀毕业生评定办法方面均制订了一系列的规定,使得就业工作更加有序,强化了就业管理工作。根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我们将就业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工作程序、需求信息、毕业生综合测评成绩、优秀毕业生评定等各个方面实行政务公开,增加就业工作透明度,从各个层面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在此基础上,坚持择优推荐就业,坚持用人标准,严把毕业生质量关。针对2003年我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我院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不再进行限制,给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
(七)克服“非典”疫情影响,利用互联网络等科技手段开展毕业生工作
今年毕业生签约高峰的时候,正逢“非典”疫情,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们及时调整了工作方法,与用人单位主要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联系工作,向毕业生发布需求信息主要通过校园网、电话等方式进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存在问题和工作难点
(一)毕业生生源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突出。我院毕业生生源分布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金华、杭州、绍兴市地生源相对集中,台州、嘉兴、湖州、舟山、丽水市生源相对较
少。今年,部分地市的需求量比往年减少。而医类毕业生的地域意识较为强烈,在一般情况下不愿跨市地择业,造成部分市(县)的毕业生就业难度较大。
(二)医类专业需求下降,地方卫生主管部门用人政策的限制使医类专业初次就业率难以提高。今年我省省市级医疗机构对本科生的需求数逐年下降。另外,全省基层卫生院基本没有独立的用人权,相当县市医疗单位的用人也需要卫生局在每年8月份统考统分,实行二次分配;部分县市政策略宽,但专科生必须通过统考统分的形式就业。卫生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严重影响学生在6月底前签约,是导致我省医学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学生有较高的就业期望。社会需求较为旺盛的专业,如药学类专业,有相当多的毕业生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希望好中选优,迟迟不肯签约。对于有需求,但单位层次不高的专业,如医学类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外地创业,相当多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参加8月份的二次就业。
(四)由于专业局限,部分专业社会需求严重不足,这些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
(五)毕业生违约的情况增加,在就业工作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随着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到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毕业生与这些单位的纠纷问题也日趋增多,这显然是不同于统包统分模式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在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六)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仍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干部、教师还缺乏为毕业生解决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新的一轮毕业生就业工作又拉开了序幕,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职能,努力摆脱传统计划模式的束缚,加强调研工作,发挥系部、教师的潜力为毕业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不断增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从而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