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我国当前个人收入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分析我国贫富差距大的主要原因,谈谈如何缩小贫富差距[论文关键词]贫富差距现象影响原因对策[论文摘要]贫富差距问题是全球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我国自改革开放后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并日趋严重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我们应该针对贫富差距的现状提出相关对策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

平均主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居民收人分配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中国已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成一个贫富差距过大的国家。

一、贫富差距的概念界定了解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分析的前提是需正确认识贫富差距的概念。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

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

[1]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二、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30 年来, 我国居民生活的总体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

但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所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人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我国已经是世界上40个收入分配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的国家之一。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

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

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引言贫富差距是指社会上收入、财富、资源等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当前我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来解决。

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贫富差距的现状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收入差距当前,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低。

此外,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

高技能、高薪酬的职业相对富裕,而一些蓝领工人和低技能劳动者的收入较低。

2. 教育差距教育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未来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在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依然存在。

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面临着较低质量的教育资源,使得他们更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从而影响了未来的就业和收入。

3. 社会保障差距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国家保证公民基本生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我国,由于地区差异和制度问题,社会保障差距较大。

一些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公民在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

二、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造成我国贫富差距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相对优势明显,而一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较薄弱,缺乏发展动力和机会。

2. 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平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之一。

一些高收入者通过各种手段获取更多的财富,而一些低收入者却难以获得合理的收入和福利。

3. 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资源不平衡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教育质量较低,这导致孩子们更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机会,限制了他们发展的可能性。

三、应对贫富差距的策略为了减少我国贫富差距,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促进经济平衡发展通过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力度,鼓励投资和创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我国收入差距分析

我国收入差距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是目前我国社会比较突出,并引起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绝对平均主义到注重效率、适当拉开差距、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现在部分社会成员差距过大这样一个过程的转变,使我们认识到,绝对平均不利于提高效率,而收入差距过大,将影响社会公平,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当今天社会上出现个人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影响社会安定的时候,就必须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与不合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总体上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分配制度坚持市场取向,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布基本反映出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的作用。

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和新兴产业、脑力劳动者、技术密集领域的劳动者以及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者的收入正在迅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应看到转型期急剧变动的社会结构及尚存欠缺的调节机制,使收入分配差距呈“全范围、多层次”扩大之势。

目前中国个人收入差距不合理表现在:(一)不同群体收入差距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及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

其中行业间收入差距与不同群体问差距过大情况呈加速化倾向。

普通职工,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以及私营企业的职工和农民工的劳动报酬不仅过低,而且增长慢,过大的收入差距,甚至使“平均工资”指标难以反映普通职工真实的收入增长情况。

更值得关注的是,收入扩大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加速,至今仍呈逐年扩大之势。

(二)劳动报酬分配太少资本分配太多、劳动分配太少,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偏移。

据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社会发展研究室介绍,2003年中国劳动分配率(劳动报酬占CDP比重)为57.6%,2005年则降为41.4%,两年之内下降16个百分点。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进,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开始现象,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收入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敏感的问题之一。

本人尝试从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的视角给出简明扼要的探讨。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分析(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基本指标。

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比较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过大,大于0.6则为高度不平均,有可能能会引发社会骚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我国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开放前为0.16,2000年起开始超过0.4, 2009年为0.47,我国基尼系数一直在国际警戒线以上,说明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比较严峻,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高度平均的国家进入了收入差距悬殊的国家。

基尼系数上升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实属罕见。

(二)行业差距不断拉大根据调查,1990年,行业职工人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比为1.76:1,1995年为2.23:1,2005年为4.73:1,2010年为4.20: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统计数据,2003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30897元、20780元、20442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6884元、10894元、11198元。

2010年,平均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平均工资水平分别为70146元、64436元、56376元,而排在后三位的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其平均工资为16717元、23382元、25544元。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分析作者:李文君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15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343.4元,2009年达到17174.7元,是1978年的50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3.4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为133.6元,2009年达到5153.2元,是1978年的38.57倍,年均增长速度为12.50%,但在居民收入增长的同时,居民之间收入差距也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从1978年的0.298上升到2009年0.49,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

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表1 1978—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收入比指标年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差(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设农村为1)19781980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52006200720082009 343.4 477.6739.1899.61002.21181.41373.91510.21700.62026.62577.43496.24283.04838.95160.35425.15854.06280.07702.88472.29421.610493.011759.513785.815780.817174.7 133.6 191.3397.6423.8462.6544.9601.5686.3708.6784.0921.61221.01577.71926.12090.12210.3 2253.4 2366.4 2475.6 2622.2 2936.4 3254.9 3587.0 4140.4 4760.6 5153.2 ———21.7211.4117.8816.299.9212.6119.1727.1835.6512.98 6.64 5.13 7.91 7.28 9.23 12.29 9.99 11.2111.3712.07 17.23 14.47 8.83 ———6.59 9.16 17.79 10.39 14.10 3.2517.5532.4929.2122.088.513.442.231.955.014.615.9211.9810.8510.2015.4314.988.25 209.8 286.3341.5475.8539.6636.5823.9992.01242.61655.82275.22705.32912.83070.23263.13643.74026.64493.25227.2585064867238.18172.59645.411020.212021.5 2.57 2.501.862.17 2.17 2.29 2.20 2.40 2.58 2.28 2.86 2.71 2.51 2.47 2.51 2.65 2.792.903.11 3.23 3.21 3.22 3.28 3.33 3.31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缩小——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表现为四个阶段。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浅析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浅析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浅析贫富差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财富的分配不均,致使一部分人财富极度富裕,而另一部分人却生活在贫困之中。

在中国,贫富差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本文将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浅析。

一、中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城乡差距中国的城乡差距一直是贫富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比于发达城市,中国的农村地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源投入较少,导致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会相对较低。

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的收入也往往低于城市居民,造成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2.收入差距中国的收入差距也较为明显,据统计,中国的财富最富裕的1%的人口掌握了约三分之一的财富,而最穷困的25%人口仅占有不足1%的财富。

这种巨大的收入差距造成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了贫困人口的生活困境。

3.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均在中国,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现象。

发达地区的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专业人才,而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则缺乏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致使贫困人口难以获得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二、贫富差距问题的原因贫富差距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导致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这导致了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2.体制和制度不完善中国的体制和制度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城乡居民户口制度、土地制度等不公平的体制和制度安排限制了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发展机会,从而加剧了贫富差距。

3.教育资源不均中国的教育资源不均,也是导致贫富差距的原因之一。

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下,穷人往往接受的是低质量的教育,而富人则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这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加大了贫困人口的再生产。

我国个人收入的不均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个人收入的不均的原因与对策
我国个人收入的不均的原因与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状况和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格局被打破?然而,鉴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各部门性质的不同,现阶段我国社会成员在收入上差距越拉越大,所体现出的是社会不公平。在全民共同参与改革的事实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和部门或个人,有权去独享改革的成果。改革成果所惠及的应该是亿万民众,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适时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6.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到位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导致大量不合理收入?在部分领域,对于有限的社会资源的调配,仍取决于权力关系而不是市场因素,即依靠行政权力,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和瓜分本属于全社会的经济资源,由此造成垄断部门的从业人员与所占有的资源比例极不协调,尽管其从业人员不多,但所占有的经济资源极为惊人?由于它们长时间垄断行业资源,使从业人员待遇极为优厚?由于对统一市场的不合理分割和地方行政干预导致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不能正常?合理地优化配置和整合,从而形成人们在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除此之外,形成收入差距不合法的原因主要有:个体私营业主的偷税漏税收入;由于权力市场化?商品化而导致的各级党政官员的腐败贿赂收入;走私贩假等其他的非法?非正常收入?这正是人们常说的收入分配不公,这种分配不公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进而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实际上,收入差距扩大并不必然会引起人们对收入分配的不满?如果收入差距扩大来自于人们认可的原因,如劳动贡献?知识技能,甚至个人机遇等原因不仅不会引起不满,反而会成为提高生产率的激励因素,这也是改革的初衷和目标?相反,通过利用一些非法手段,借助权力和垄断力量来获取个人私利的行为,将会引起人们巨大的不满?如处理的不好,就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在现有的中国分配制度下,对个人收入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

在现有的中国分配制度下,对个人收入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

目前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是追求人民当家做主,消灭阶级,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但是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不是很高,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些差距,收入的提高于国民生产总值息息相关,在共同富裕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允许一部分的地区先富,再以这些地方起到带头作用,先富带动后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地区之间收入出现差距,但是在我国政策"三步走"的指导下,我过在21世纪50年带要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现在国家开始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目的就是要缩小东西的收入差距,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我过实行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制度共存的制度,实质还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所以这之间也会存在这一定的差距,毕竟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说生产力的不高,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我国会存在收入差距的现象,解决的办法就是提高生产力和国民生产总值,这就需要我们去奋斗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尤其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过大。

这些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形成原因、带来的影响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在理论和对策上作了许多有见地的分析和研究。

本文试对此类问题作一较全面的梳理。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一)从总体上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学术理论界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总体描述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五等分法;二是基尼系数法。

五等分法是将所要分析的居民按收入的高低依次排序分成五等份组,用20%的最高收入家庭与20 %的最低收入家庭之比的倍数来说明总体收入差距程度。

五等分法又称收入不良指数。

这种测量收入分配公平与否的方式,目前在欧美国家中比较流行,我国也常采用。

最高档收入占全部国民财富比重越大,说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均等,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小,收入分配越均等。

根据曾国安的统计来观察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最高收入组、次高收入组、中间收入组、较低收入组和最低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分别占居民总收入的47%、22%、15%、10%和6%。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论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一、背景介绍在中国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Gini系数已经接近0.5,远高于联合国认为会引起社会不稳定的警戒线0.4。

贫富差距的加大不仅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正义,也会极大地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对于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状分析1. 贫困人口数量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尤其集中在西部地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贫困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已经降至3.1%。

但是,仍有大量人口未能脱贫,而且贫困人口分布不均,集中在资源相对匮乏、交通不便、发展滞后的地区。

2. 收入分配不平衡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平衡已经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各行各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高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巨大,而低收入者很难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最低工资水平仅为每小时9元,而城市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已经接近每小时30元。

3. 资产差距进一步扩大除了收入差距之外,资产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

富人拥有大量的资产,包括房产、股票、投资等,而穷人往往没有什么可供支配的资产。

数据显示,中国超过40%的家庭没有或者几乎没有储蓄,而千万富翁的数量近年来飞速增长。

三、原因分析1.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国的发展模式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自然会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跨国公司和富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加速了财富和资源的集中。

2. 收入再分配机制不完善我国当前的收入再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

政府在税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调整力度不够大,城乡之间、各行各业之间的薪资差距也很大,这都为贫富差距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3. 教育、就业机会的不平等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的差距也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更加集中在发达地区和富裕家庭,而贫困地区和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的支持,往往无法享受到同等的机会。

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简析

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简析

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情况简析2011年,我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青岛市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加大投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渠道,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我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18.9元,增长18.1%,其总量居五市之首。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特点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高位增长。

自2005年以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在8%到15%之间徘徊,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18.9元,增长18.1%,增长幅度再创自97年以来最高水平。

97年以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折线图(%)8.111.913.38.51418.113.712.714.47.67.36.37.56.85.62468101214161820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表一2011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及占比情况(元;%)注:全年人均纯收入12318.9元转移性纯收入,859.7; 7.0%财产性纯收入,164.3;1.3%家庭经营纯收入, 5316.8;43.2%工资性收入,5978.1;48.5%表二(一)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

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劳动力市场需求扩大,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多,务工价格上涨,拉动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工资性收入为5978.1元,增长32.7%,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8.5%。

其中,农民外出从业人均收入为2033.4元,增长49.1%,外出务工人数比上年增长9.4%,外出务工人均工资水平同比增长13.5%;在本地劳动人均收入为3792.1元,增长44.1%。

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拉动农民收入的主要生力军。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浅析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浅析

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浅析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贫富差距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依然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将就当前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浅析。

一、贫富差距的现状1.基本数据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仍然较为明显。

据统计,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47左右,属于较为严重的水平。

而且,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很大。

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地区,农村贫困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2.区域差异中国贫富差距问题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而西部地区的贫困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偏远山区和边远地区,贫困现象更加严重,一些人民的基本生活水平难以得到保障。

3.社会分层中国的社会分层现象比较严重,贫富差距也在不断加大。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一些高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一些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水平却难以得到保障。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尤为突出。

4.社会问题贫富差距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的存在往往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例如犯罪率的增加、社会动荡的加剧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也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二、贫富差距问题的原因分析1.经济结构性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与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业结构单一、城乡差距大、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剧。

2.政策问题中国的一些政策也对贫富差距的扩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土地政策、财税政策等,都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贫富差距。

3.教育问题教育是解决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当前中国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也比较明显。

一些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明显不足,这使得贫困人口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

4.改革开放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中国贫富差距问题

• 2.国家政策的调整 •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区域经济梯度开发战略,对东部沿海地区实 行政策倾斜,在税收、信贷、投资等方面,给予了区别于中西部地 区的许多优惠政策,加之东部地区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使其获得快 速发展,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也随之大幅度提高。同时,我国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移到城镇,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在分 配上实行了灵活多样的工资奖金制度,城镇经济快速发展;而在同 一时期,农业制度变迁的作用逐渐减弱,农业的增长速度相对放慢, 这种工农业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不同,从而使 收入差距随之拉大。在农村,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 资金和技术的差异,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拉大。这些改革政策 也是居民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 三:对策: • 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 • 充分扩大就业,是解决贫困的根本手段。只有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速度,才能更多地吸纳劳动力就业,才能逐步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 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我们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努力扩大 社会就业,对社会的协调和稳定都是十分必要的。一批人就业了, 有了收入,就要消费,消费就会促进生产和销售,另一些人的就业机 会也就增多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提高收入水平、解决社会 贫困的前提。因此,应把积极创造就业和再就业,列为国家宏观调 控战略的重要内容,实行就业导向战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应大 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以便创 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通过政府投资和对企业推行鼓励性政策,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开发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使择业人员的素 质跟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他们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造成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 如下:
• 中国广大农民的贫困是因为落后的生产 力,这是正常的。不少农民还在用手刨 食,和两千年前的农民没有根本区别。 只要中国农业不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的规 模经济,农民相对于其他阶级只会越来 越穷。

2011中国薪酬报告:居民收入垫底

2011中国薪酬报告:居民收入垫底

2011中国薪酬报告:居民收入垫底虽然居民收入获得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在国民经济收入中仍然垫底。

9月14日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在第七届新人力论坛上发布的《2011中国薪酬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使得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升反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低于GDP增长率0.8个百分点。

报告引用统计局数据测算,去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增幅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幅的1.76倍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名义增幅的1.39倍,而同期企业收入增长幅度为20%左右,也远高于居民收入。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小丽表示,收入分配改革严重滞后,这是造成居民收入增长较慢的重要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并不科学。

一方面,强调要较快增加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另一方面,又在强调人工成本上涨压力过大,影响了我国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提出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过快增长。

”马小丽如是说。

居民收入增幅较低,必然导致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目前反映社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逼近0.5警戒线,从社会阶层来看,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是收入最低的10%家庭人均收入的65倍。

报告认为,过去一年收入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状况并没有根本扭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将影响到经济进一步升级和社会转型,应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

易才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浩表示,除行业间差距外,整体来看,未来企业人力成本上涨的趋势还将持续,尤其是高端人才的成本不会降低。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不少企业相应缩减编制,李浩告诉记者,近两年减员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且多为消费品企业、工厂及中小企业。

李浩认为,人力成本的增加,会倒逼企业考虑产业升级和创新。

当今个人收入差距现象分析

当今个人收入差距现象分析

当今个人收入差距现象分析基本纲要:一、收入差异现象二、多角度分析收入差距的原因三、相应的改革措施摘要:在经济大发展后的当今中国,社会矛盾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各个地区分得改革开放成果很不均衡,导致贫富差距加大,个人收入差异更是悬殊;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使个人收入差距增大。

国家正努力提出相应方案,利用税收,农村社会基本保障,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手段调节贫富差距。

近年来,随着内陆城市的进一步开放,与沿海城市差距缩小,个人收入有所均衡。

正文:一、收入差异现象1、职业差异众所周知,行业不同,即使所付出的劳动一样,薪金也会有很大的差距。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平均17.2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业人均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而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供应等国有企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工资总额的55%。

这种高收入行业中,一般社会普通人员很难进入,再加上各垄断行业的垄断暴利,行业的监管不利,使得越来越少的人占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收入差距日趋严重。

2、地区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优先发展东部的经济政策,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变革,东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已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反,由于西部地区缺少国家政策的扶植,再加上西部地区为东部的优先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煤炭等能源和原材料,使东西部经济的发展水平日益悬殊。

从居民收入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居民收入,社会福利远远高于西部,而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滞后,收入水平低,工作条件差,很少有人在此投资建厂,西部地区人民无形中失去了很多创富机遇,只能靠原有的弱势经济来维持基本的生活。

东西部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东西部地区人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对当前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与思 考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贫富差距现象概述 • 贫富差距现象的原因分析 • 贫富差距现象的社会影响 • 缩小贫富差距的策略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贫富差距现象概述
贫富差距的定义
贫富差距是指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在财 富、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的差距。
相对差距是以比例或相对数值来衡量 ,如最富有的10%人口所占的收入与 最贫困的10%人口所占的收入之比。
消费结构失衡
贫富差距会导致消费结构失衡。富裕 人口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可以购买 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贫困人口则可 能无法承担这些消费。这种消费结构 失衡可能会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某 些行业可能会过度发展而其他行业则 可能缺乏足够的投资。
VS
贫富差距也会对消费市场产生影响。 由于贫困人口往往购买力不足,消费 市场可能会变得疲软,因为商家往往 会针对高消费群体进行营销和定价。 这可能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和经济 发展的放缓。
实施全民基本收入制度,为每 个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
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求。
福利补贴
对低收入家庭和失业人员进行福利 补贴,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减轻 经济压力。
动态调整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动 态调整基本收入和福利补贴标准, 确保持续保障。
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与医疗资源投入
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提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如建设优质学校、引进优秀 教师等,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
社会福利系统压力增大
• 贫富差距会对社会福利系统产生压力。在社会福利系统中,贫 困人口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人群。然而,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 ,社会福利系统的负担会加重,因为需要帮助的人数会增加而 可用于帮助的资源则可能会有限。这可能会导致社会福利系统 的崩溃和不公正。

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中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

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经济总量急剧增长的同时,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且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它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不仅仅是经济学上的效率和公平问题,而且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并且有导致两极分化的危险。

因此,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成为政府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居民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已有多种研究角度。

笔者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以分析:首先,从宏观角度来看,突出的表现是:第一,个人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扩大,而国家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1978年个人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31.6%,1997年上升到80.9%,而国家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由1978年31.6%下降到1997年的14.1%。

第二,职工工资外收入在个人收入中比重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城市职工在本单位工资外收入占职工总收入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8%上升到1997年的32.8%,且尚未包括本单位发放的各种实物折价和本单位以外的工资收入。

第三,少数人的个人银行储蓄额已达到相当的程度。

据统计,目前中国居民的个人银行储蓄高达6.2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占全体居民人口20%.的人占有全部存款额的)$.,".的富裕人口占居民储蓄存款的47%,接近一半。

第四,收入两极分化超过国际警戒线。

据调查,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国际上通用的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为0.458,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了不公平区间。

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我国四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显示,占总调查量的高收入者拥有相当于42.5%的财富。

其次,从中观角度来看,差距更加明显。

第一,从城乡差距来看,目前,在我国总人口中,农村居民所占比例高于城镇居民2倍以上,但是其分配到的总收入在1988年全国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仅为57.1%,到1995年不仅没有提高,反而使其比例下降为49.1%。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剖析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剖析

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剖析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增长的加速,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拉大,这一现象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基尼系数是国际通用的衡量贫富差距的可行方法。

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据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全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54,城镇内部的基尼系数达到0.319。

如果把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堪称世界最高。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1985~199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基尼系数由1.86倍扩大到2.86倍,后又逐年下降,但幅度比较小。

2000年二者的差距系数达到2.79,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大高于账面上的3:1,这个差距应该为5:1,甚至达到6:1。

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城镇居民高收入组的收入增长显著快于低收入组,最富有的10%家庭与最贫穷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将超过8倍,有六成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不到平均水平。

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超过0.35,2005年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基尼系数将迅速逼近0.47。

3、农村中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农村中居民收入1995年的基尼系数为0.3240,1996年回落为0.3030,恢复到九十年代初的水平,之后基本稳定。

2000年的基尼系数为0.3010,2001年开始再次逐年快速扩大,依次是:0.3143、0.3273、0.3367、0.3413,四年间扩大了4.03个百分点。

2004年的基尼系数比第二个高峰还高1.73个百分点4、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静态上,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在三大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格局。

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

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

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摘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困难和挑战之一。

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状况,解析了中国个人收入城乡差异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对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词:收入;城乡差异;体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个人收入是个人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标志。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的个人收入不断提高。

但是,农民的个人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由此,笔者力图运用实证资料揭示中国个人收入中存在的城乡差异现象,解析中国个人收入存在城乡差异的原因,提出解决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对策,其目的是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一、个人收入城乡差异的现状(一)资料来源本研究运用的是广西的抽样调查资料。

广西属于中国的西部地区,同时也是中国的沿海地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中国的排名居中,因此比较具有代表性。

资料来源于李文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广西不同民族职业流动与就业培训政策的比较研究》的数据库[1]。

排除一些缺省的数据,本研究的样本容量为1 111份。

其中城镇居民样本926份,占样本总量的83.3%;农民样本185份,占样本总量的16.7%。

(二)实证分析笔者在本研究中用月收入来表示个人收入状况。

总样本的平均月收入为1 270.70元,城镇居民样本的平均月收入为1 359.02元,农民样本的平均月收入为828.60元,城镇居民样本的平均月收入是农民样本的平均月收入的1.64倍。

也就是说,农民样本的个人收入与城镇居民样本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但是,我们能否推出农民的个人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差异,这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检验,由于户籍属于类别变量,收入属于定距变量。

综合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个人收入存在城乡差异,农民的个人收入与城镇居民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对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成因的辩证分析

对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成因的辩证分析

对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成因的辩证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成因错综复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

当前,我国的个人收入形式概括起来有两种:一是劳动收入,它是劳动力要素的所有者向市场提供劳动力要素所得到的收入。

劳动收入的量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市场价格。

二是非劳动收入,包括资本收入、租金收入、经营收入和社会保障收入等。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土地及其他特殊资源,经营及其他特殊劳动等也同其他商品一样要接受市场调节,其价格进而这些要素的所有者的收入由市场供求决定。

这两种收入形式在完全由市场调节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个人收入的差别。

这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

但就个人收入问题所涉及到的具体情况,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认为,个人差距之所以有拉大的趋势,除了农产品价格低外,关键在于中国农民占有占用的生产资料少,就业不充分,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落后。

目前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尖锐,相当于农村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及其赡养的人口需要转移到城市去,却长期滞留在农村,这是目前中国农村人口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于城市人口三分之一左右的根本原因。

也有专家指出,中国正进入市场转型期,其核心是群体进入市场,出现了腐败问题、国有资产流失等情况,这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同时还应看到,在中国产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原始产业与高科技产业同时并存。

由此可见,收入差距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不足为怪。

今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多次分配机制的形成,这个问题自然会逐步淡化。

收入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所以收入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1.从分配原则看个人收入差距的合理性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我国的分配原则。

首先,从按劳分配来说,就一般意义讲,按劳分配就包含了个人收入分配上的差距。

马克思主义曾揭示出,按劳分配的实质在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质和量是取得个人收入分配量的唯一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贫富差距现象的分析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经历的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

但是,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从中央到老百姓、理论界,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人民生活总体上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贫富差距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一、中国贫富差距的现状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

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测量贫富差距程度。

基尼系数为0表示绝对平等;基尼系数为1表示全部财产集中于一人;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贫富差距继续加大。

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为中等不平等程度,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自2000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开始越过0.4的国际警戒线,并连续几年直线上升,(见下表1:1977年至2011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贫富差距不断恶化。

2011年为0.3897 收入分配差距表现在城乡之间、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不规范收入以及非法收入等方面。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

(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不合理的具体表现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有差距,但由于国家对城市居民工资的计划管理,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并不突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上年增加2279元,增长13.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低2692元,增速低0.6个百分点。

主要是受最低工资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影响,城镇低收入户收入增速较高;同时高收入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入户增速相对较慢”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的主力军——城乡居民,他们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很典型。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当年农村人均纯收人为2090元,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6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7倍。

此后,这一指标一路上涨,国家统计局2012.01.17日发布2011年宏观数据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397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仍未超过全年GDP9.2%的增速。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倍数已经达到了3.23倍。

世界银行有关报告指出: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收入的比率为1.5:l,而我国长期以来超过2甚至3。

这说明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过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2.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拉大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国家对全社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有计划统配,地区间的收入反差不是很大,而且在当时西部地区基本上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国家财政给予特殊补贴,因此,东西部基本上不存在收入差距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南沿海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国内外各种资本迅速向东南沿海地区聚集,从而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

2010年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东部、西部分别为42810元、33130元。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凸显这种差距,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天津三省市,分别达到了71874元、65683元52963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最低的省份是江西,为29092元。

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对于东部及沿海地区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给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使东部地区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工业化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

从上实际八十年代到现在,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15.01倍,中部地区增长了12.2倍,西部地区增长了9.5倍。

由此可见这种区域之间收入的差距是巨大的。

3、行业收入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个别行业的垄断经营,使得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行业门类看,与2009年相比,各行业年平均工资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金融业8077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6659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5731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

年平均工资最低的三个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17345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0%;住宿和餐饮业23812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7229元,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0%。

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年平均工资之比为4.7:1。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背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特征非常明显。

新中国成立后,城乡不同的发展政策以及城乡居民的不平等待遇,如“剪刀差”、“户籍制度”等的实施,加重了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另外,我国国土面积较大,由于各地区位置、自然资源条件等差别很大,造成我国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地呈现出东、中、西阶梯式发展的格局。

加上改革开放以来采取由东向西的经济梯次推进和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客观上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这是导致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地区差别的直接原因。

此外,从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来看,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与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也会带来个人之间、行业间和城乡间的收入差距。

(三)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结构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竞争的结果导致不同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拥有者之间的收入差别。

此外,在改革和体制变迁过程中,一方面,由于我国采取了渐进改革的方式,在体制转轨中出现了双重体制并存的局面,再加上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改革或体制变迁中发生了许多无序的问题,集中到寻租和设租行为、内部人控制、垄断、腐败等方面,成为形成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轨期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市场化程度有差异,形成相应的收入差距也是必然的。

二、中国贫富差距所产生的不利影响1、贫富差距过大会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运行贫富差距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意味着少数人购买力过剩与多数人购买力不足的矛盾一直存在。

这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从而引发投资需求不足,最后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贫富差距过大会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2、贫富差距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人,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对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打击。

低收入者对通过勤奋劳动改善处境失去信心,就会伤失对工作和创造的激情,从而影响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最终导致生产力效率的提升。

贫富差距过大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3、贫富差距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一旦长期存在得不到有效解决的话,还会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它会使一部分人们、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观、道德观、生活方式受到很大冲击。

当面对更多利益面前,见利忘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等不良观点就会出现。

三、中国贫富差距改善的措施(一)加强收入分配法制建设1.健全分配法律体系现有收入分配法规政策层次不高,系统性不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必须尽快建设完善的收入分配法律体系。

将资源配置制度、薪酬分配制度以及收入分配调控制度法制化,均纳入收入分配法律体系,使之具有系统性。

完善个人所得税法,健全打击非法收入的法律法规并增强处罚力度。

2.加大分配执法力度一是依法查处同工不同酬、拖欠克扣劳动者工资,依法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规定等法规规章。

二是依法限制垄断行为,减少垄断高额利润,控制垄断行业过高收入。

三是维护农民增收,鼓励、规范农民进城务工,切实保障他们的劳动报酬。

3.加大依法调节收入分配关系的力度一是加大个人所得税征收的力度,调节过高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二是依法规范要素市场收入分配,减少暴富和破产现象;三是依法打击行贿受贿、制假贩假、制毒贩毒等各种非法收入,坚决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二)改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1.建立完善企事业薪酬制度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引导各类公司制企业结合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同步建立健全现代企业薪酬制度。

强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规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行为,合理安排国企高管人员与其他职工以及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关系,严禁个别人自定高薪酬现象。

改变目前所有事业单位均实行同一岗位绩效工资制的状况,使之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所有事业单位都要大力规范制度外收入,将其纳入薪酬制度内,切实解决制度外收入分配无序和分配不透明不公正问题2.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制度一是大力推行区域、行业的工资集体协商,研究利用税收等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二是建立职工工资水平随经济效益、物价及社会平均工资等变动相应增长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证金制度,对那些存在拖欠工资现象的行业、企业,如建筑、制衣制鞋等企业、餐饮服务业等要建立工资支付报告制度,对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控,对经常发生欠薪问题的建筑企业等让其在工程款中预留工资支付额度。

3. 改革资源、生产要素和农村收入分配制度一是改进完善资源配置制度,使原材料、能源动力、矿产、土地等资源配置制度更加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更加规范有序并公平合理,从源头上解决分配无序问题;二是改进完善要素市场的要素收入分配制度,特别是健全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等要素收入分配制度,规范要素市场分配秩序;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4.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主要通过税收分配工具,运用直接、间接两种税收模式调节行业、企业、阶层、群体间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