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包括
软件生命周期包括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的概念产生到最终退役的全过程。
它包括了软件的规划、开发、测试、部署、运维和维护等不同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对于确保软件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并分析其重要性。
1.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需求分析师和项目经理与客户一起讨论和定义软件的需求和目标。
这包括功能需求、性能指标、可行性分析、预算估计等方面的内容。
规划阶段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明确的需求基础,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2. 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核心。
软件开发团队根据规划阶段确定的需求和目标,进行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工作。
在这个阶段,软件工程师负责编写代码,开发各种功能模块,并进行单元测试。
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通常会采用一些开发方法论,如敏捷开发、瀑布模型等。
3. 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测试团队会对软件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和修复软件中的错误和缺陷,并保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达到用户的要求。
通过有效的测试,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减少后续维护工作的难度。
4. 部署阶段:部署阶段是将软件安装并交付给最终用户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安装团队会将软件安装到用户的计算机或服务器上,并进行用户培训和技术支持。
一些大型软件项目可能需要进行多次迭代和部署,直到软件能够正常运行,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5. 运维阶段:运维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持续阶段。
在这个阶段,运维团队负责监控和维护软件的运行环境,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如果发现了问题或需要进行升级,运维团队会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以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6. 维护阶段: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软件开发团队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变化,对软件进行修改和升级。
维护阶段的目标是保证软件始终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简要描述
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简要描述1. 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分析需求,建立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软件设计文档,并确定软件设计的技术方案。
2. 系统设计: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系统的概要设计,确定系统的结构,功能,接口,性能等指标的设计。
3. 详细设计:根据系统设计文档,进行详细设计,确定系统的具体功能,接口,性能等指标的设计。
4. 编码:根据详细设计文档,进行编码,完成系统的编程工作。
5. 测试:根据软件设计文档,进行系统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可靠性测试等。
6. 交付:根据软件设计文档,完成软件的交付,包括软件的安装,部署,配置,操作指导等。
7. 维护:根据软件设计文档,对软件进行维护,检查软件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软件的问题,满足客户的需求。
1. 需求分析阶段:根据客户的需求,分析并确定软件的功能需求,以及其他可能的限制条件,编制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为软件开发奠定基础。
2. 设计阶段: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确定软件的架构,编制软件设计文档,设计软件的结构、界面、模块等。
3. 编码阶段:根据软件设计文档,编写软件代码,实现软件的功能模块,完成软件的开发。
4. 测试阶段:根据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进行软件的功能测试,确保软件的质量。
5. 部署阶段: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软件的安装、配置、部署,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6. 维护阶段:根据软件的运行情况,定期进行软件的版本升级、功能优化,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
1. 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第一步,它是一个收集和确定软件需求的过程,旨在确定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识别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要求,并确定软件的架构和实现方式。
2. 设计:设计是软件开发的第二步,它是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使用软件设计语言(如UML)来定义软件的架构和模块,以及实现每个模块的细节。
3. 编码:编码是软件开发的第三步,它是指根据设计文档,使用编程语言(如C++)来编写软件程序代码,以实现设计文档中定义的功能。
软件生命周期
由于瀑布模型的特点(文档是主体),很多的问题在最后才会暴露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风险是巨大的。 "在迭代式生命周期中,您需要根据主要风险列表选择要在迭代中开发的新的增量内容。每次迭代完成时都会生成 一个经过测试的可执行文件,这样就可以核实是否已经降低了目标风险。"
软件测试阶段: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软件运行和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包括类
瀑布模型 迭代式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螺旋模型
(Waterfall Model)首先由Royce提出。该模型由于酷似瀑布闻名。在该模型中,首先确定需求,并接受 客户和SQA小组的验证。然后拟定规格说明,同样通过验证后,进入计划阶段…可以看出,瀑布模型中至关重要 的一点是只有当一个阶段的文档已经编制好并获得SQA小组的认可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这样,瀑布模型通过 强制性的要求提供规约文档来确保每个阶段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但是实际上往往难以办到,因为整个的模型几 乎都是以文档驱动的,这对于非专业的用户来说是难以阅读和理解的。想象一下,你去买衣服的时候,售货员给 你出示的是一本厚厚的服装规格说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触。虽然瀑布模型有很多很好的思想可以借鉴,但是在 过程能力上有天生的缺陷。
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同任何事物一样,一个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 段,一般称为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使得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 务,使规模大,结构复杂和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变的容易控制和管理。可以将软件生命周期概括为软件计划与可 行性研究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阶段、软件设计阶段(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软件编码阶 段、软件测试阶段和软件运行与维护阶段。软件计划与可行性研究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此阶段是软 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软件的生命周期
软件研发模型-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与瀑布模型相比,更关注用户需求的正确性,在确认用户需求的 过程中建造出系统原型(Demo)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减少由于需求调研不充分、需求表述不明确带来的开 发风险,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
软件研发模型-原型模型
原型模型
软件研发模型-增量和迭代模型
随着软件规模和复杂度的增加,很多软件的开发工作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因此出现了分阶段进行开发的模型,逐步达到目标
发的软件一般称为“产品”
例如,某公司市场人员觉得目前做手机游戏利润比较高,则可能发起某项市场调查,看 看潜在客户是否有采购意向
这种模式风险较高,用户群不确定,需求通常不够明确,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着需 求频繁变更风险及后期销售不力的情况
软件生命周期-市场需求调研
2. 由用户主动提出需求,软件公司根据用户需求负责进行设计开发,一般称 之为“项目”
软件生命周期-需求调研开发
需求规格说明书
软件生命周期-设计开发测试
通过需求调研,确认详细的需求后,由项目组内的开发工程师进行开发设 计,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1. 系统概要设计
公司专门的系统架构师从系统可靠性、扩展性、安全性、可维护性等角度进行系统概要 设计,系统概要设计活动结束后输出《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 (High Level Design, HLD)
而X模型与W模型一样,提出的初衷都是解决V模型的缺点:
X模型左边表明针对单独的“程序片段n”进行独立的编码和测试活动,以此为基本过程, 不断迭代
之后,通过集成活动最终成为可执行程序,然后再对这些可执行程序进行测试 通过集成测试的成品可以进行封装并提交给系统测试环节或直接给用户
X模型
X模型
V模型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命周期1.软件⽣命周期软件⽣命周期是指软件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被废弃所经历的各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由不同的组织和⼈员执⾏不同的任务,需要消耗不同的资源。
⽣命周期常见的有:瀑布模型、V模型、敏捷开发模型。
阶段: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运⾏维护1.1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将软件⽣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固定顺序⽽连接的若⼲阶段⼯作,包括问题定义及规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程序编码、软件测试和运⾏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他们⾃上⽽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形如瀑布流⽔,逐级下落,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最终得到软件产品。
因此,如果有信息未被覆盖或者发现了问题,那么最好 “返回”上⼀个阶段并进⾏适当的修改,项⽬开发进程从⼀个阶段“流动”到下⼀个阶段,这也是瀑布模型名称的由来。
包括软件⼯程开发、企业项⽬开发、产品⽣产以及市场销售等构造瀑布模型。
每个阶段规定的⽂档需进⾏评审,评审完后才可以进⼊下⼀个阶段。
优点:1)为项⽬提供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2)当前⼀阶段完成后,你只需要关注后⼀阶段3)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瀑布模型4)提供⼀个模板,这个模板使得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持的⽅法可以在该模板下有⼀个共同的指导缺点:1)各个阶段的划分完全固定,阶段之间产⽣⼤量的⽂档,极⼤地增加了⼯作量。
2)由于开发模型是线性的,⽤户只有等到整个过程的末期才能见到开发成果,从⽽增加了开发风险。
3)通过过多的强制完成⽇期和⾥程碑来跟踪各个项⽬阶段。
4)瀑布模型的突出缺点是不适应⽤户需求的变化。
1.2V模型通过开发和测试同时进⾏的⽅式来缩短开发周期,提⾼开发效率。
其形状像⼀个字母A,故称为V模型。
对应关系:⼀般来讲:单元测试所对应的是详细设计环节,也就是说,单元测试的测试⽤例是和详细设计⼀起出现的,在研发⼈员做详细设计的时候,相应的测试⼈员也就把测试⽤例写了出来;集成测试对应概要设计,在做模块功能分析及模块接⼝,数据传输⽅法的时候,就把集成测试⽤例根据概要设计中模块功能及接⼝等实现⽅法编写出来,以备以后作集成测试的时候可以直接引⽤;⽽系统测试,就是根据需求分析⽽来,在系统分析⼈员作系统分析,编写需求说明书的时候测试⼈员就根据客户需求说明书,把最后能实现系统功能的各种测试⽤例写出来,为做最后系统测试作准备。
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
1、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有哪些阶段?答:软件的生命周期,亦称软件的生存周期。
它是按开发软件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从时间上把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从计划开发开始到软件报废为止的整个历史阶段)进行分解,形成相对独立的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解成几个具体的任务,然后按规定顺序依次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并规定一套标准的文档作为各个阶段的开发成果,最后生产出高质量的软件。
分为:一般分为定义,开发,维护三大阶段,定义阶段有可行性论证和开发计划,需求分析,开发阶段有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维护阶段有测试,运行维护。
2、进程和程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区别: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进程是程序的执行。
通常进程不可在计算机之间迁移;而程序通常对应着文件、静态和可以复制。
进程是暂时的,程序的永久的: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程序可长久保存。
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
联系:进程与程序的对应关系:通过多次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应多个进程;通过调用关系,一个进程可包括多个程序。
四、大题目1、已知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和后序排列如下:中序:GLDHBEIACJFK ,后序:LGHDIEBJKFCA (1)给出这棵二叉树(2)转换为对应的森林2、一个线性表为B=(12,23,45,57,20,03,78,31,15,36),设散列表为HT[0,12],散列函数为H (key )=key%13并用线性探查法解决冲突,(1)画出散列表(2)计算等概率的情况下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3、一个由3个页面(页号为0,1,2),每页有2048个字节组成的程序,把它装入一个物理块(页面号为0,1,2,3,4,5,6,7)组成的存储器中,状如情况如表所示;给出下列逻辑地址,请根据页表计算出对应的绝对地址(1)100(2)2617(3)5196 页号 块号 0 4 1 7 214、将下列关系表达使用自然语言表达出来,并求其结果· (1)∏⨯=CNO SNO SN PROV SC S ,,)||()(上海σ(2))||||(,,σ)操作系统(C CN GRADECNO SN SC S =⨯⨯∏对关系S,C,SC,试用SQL 语言表示下列查询语句:(1)查询赵旭老师所授课程的课程号和课程名 (2)查询年龄大于19的男生的学号和姓名SNO CNO GRADE 99801 C410 80 99801C41275(3)查询选修课程包含赵旭老师所授课程之一的学生学号 SNO SN AGE SEX PROV 99801 李军 20 男 北京 99802 张之 19 女 福建 99803 张之 21 男 长沙 99804 许立峰 20 男 上海 99805 彭加22女上海5、一棵二叉树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如下,其中一部分未标出,(1)请写出中序及后序遍历的结果(2)并构造出该二叉树先序: _ _ C D E _ G H I _ K 中序: C B _ _ F A _ J K I G 后序: _ E F D B _ J I H _ A6、已知一个散列表如下图所示3520334859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其散列函数为:h(key)=key%13,处理冲突的方法的双重散列法,探查序列为:m hey i key h h hi i))%()((⨯+= i=0,1,2,……,m-1 其中111%)(1+=key key h(1)对表中关键字35,20,33和48进行查找时,所需进行的比较次数各为多少? 该散列表在等概率查找时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为多少99801 C413 88 99802 C411 90 99802 C413 95 99803 C410 50 99804 C412 66 99805 C411 85 99805 C412 83 99805C41380CNO CN TN OFFICE C410 高等数学 黄学海 210 C411 操作系统 赵旭 220 C412 数据结构 赵旭 220 C413数据库系统范为光220。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软件定义: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可行性分析;采用的策略和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制定进度表。
软件开发: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运行维护:软件持久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生命周期的基本任务: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软件维护软件过程定义:为了开发出客户需要的软件,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以及怎样做这些事以实现某一个特定的具体目标。
瀑布模型:阶段间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推迟实现的观点、质量保证的观点。
完全是靠用文档驱动,客户在产品交付前,只能通过文档来了解软件。
快速原型:快速建立起来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它所能完成的功能往往是最终产品能完成的功能的一个子集。
增量模型:先设计完成主要功能的构件,在此功能的基础上完成其它构件功能。
它分批地逐步向用户提交产品,整个软件产品被分解成许多个增量构件,开发人员一个构件接一个构件地向用户提交产品。
螺旋模型:大快速原型的每一个阶段前都增加了风险分析。
它是险驱动的,但这也可能是它的弱点,原因在于分析人员经验可能不丰富看不出真正的风险。
主要适用于内部开发大规模软件项目。
喷泉模型:是典型的面向对象的软件过程模型,体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迭代和无缝的特性。
Rational统一过程:迭代式开发,管理需求,使用基于构件的体系结构,可视化建模,验证软件质量,控制软件变更敏捷过程:四个声名: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极限编程:根据用户需求先一次性的迭代开发,这中间产生的需求变化先不解决,等主需求完成后再进行解决。
有效的开发实践:客户作为开发团队的成员,使用用户素材,短交付周期,验收测试,结对编程,测试驱动开发,集体所有,持续集成,可持续的开发速度,开放的工作空间,及时调整计划,简单的设计,重构,使用隐喻大题:为什么说喷泉模型较好地体现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无缝和迭代的特性?由于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使用统一的软件概念“对象”,所有其他概念都是围绕对象组成的,目的是保证分析工作中得到的信息不会丢失或改变,因此,对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区分就不重要,不明显了。
《软件生命周期》课件
软Hale Waihona Puke 设计的原则模块化原则将软件系统划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具 有明确定义的输入和输出。
抽象化原则
通过抽象来隐藏实现细节,使软件设计更加 简单明了。
单一职责原则
每个模块只负责一个功能,避免模块之间的 耦合。
软件维护技术
包括代码重构、单元测试、持续集成/持续 部署(CI/CD)等。
软件维护的注意事项
建立完善的文档
详细记录软件的架构、功能、接口等信息, 方便后续维护。
定期进行代码审查
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错误和漏洞。
遵循最佳实践
如代码规范、命名规范等,提高代码质量和 可维护性。
保持与开发人员的沟通
确保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求规格说明
将分析后的需求编写成需求规格说明 文档,明确需求的细节和验收标准。
需求分析
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分类和评 估,明确软件的功能和非功能需求。
需求评审
邀请相关人员对需求规格说明进行审 查和评估,以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完 整性。
需求分析的工具
原型开发工具
用于快速构建软件原型,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软件的 功能和界面设计。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 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并提 供相应的反馈和建议,帮助 开发人员修复和改进软件。
软件测试贯穿于整个软件开 发生命周期,包括需求分析 、设计、编码、集成和部署 等阶段。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单元测试
对每个模块或函数进行测试,确保它们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要求。
集成测试
将多个模块或组件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确保它们能够协同工作。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A 快速迭代
敏捷开发采用短周期的迭代方式进 行开发,每个迭代周期结束都能交
付可运行的软件。
B
C
D
持续改进
敏捷开发注重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每个 迭代周期的反馈来不断完善软件产品。
自我组织团队
敏捷开发要求团队成员具备自我组织能力, 能够自主安排工作进度和任务分配。
敏捷开发模型适用场景
需求变化快
当需求变化较快时,敏捷开发能够快速适应 变化并满足客户需求。
03
• 对于小型简单系统可能过于复 杂,成本较高。
04
04 迭代模型
迭代模型定义
• 迭代模型是一种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划分为一系列迭代 阶段。在每个迭代阶段,开发团队会根据预先设定的需求和目标,进行需求分 析、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并逐步构建和改进软件系统。
迭代模型特瀑布模型
顺序且线性的开发过程,强调文 档和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适用于 需求稳定、变更较小的项目。
迭代模型
开发过程反复进行,逐步完善, 强调需求调研、系统架构设计和 早期测试。
敏捷开发模型
快速响应变化,强调团队合作、 客户需求和迭代开发,适用于需 求变化快、产品复杂度高的项目。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目 录
•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概述 • 瀑布模型 • 螺旋模型 • 迭代模型 • V模型
01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描述了软件开发和 演进的全过程,包括从需求分析、设 计、编码、测试到维护和支持等阶段 。
特点
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强调软件开发过程 中的整体性和阶段性,有助于确保软 件质量、控制开发成本和合理分配资 源。
需求明确
迭代模型强调在不断迭代中 完善软件,每个迭代周期都 实现部分功能,并在后续迭
项目管理基础:软件生命周期概念介绍
项目管理基础:软件生命周期概念介绍1、软件生命周期定义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要经历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等阶段称为软件的生命周期。
2、软件生命周期阶段组成软件的生命周期由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维护阶段。
2.1 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任务:是确认软件的开发目标和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主要是研究任务的范围,探讨这个任务是否值得去解决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该阶段主要给出任务的定义、可行性分析、项目开发计划。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用户、系统分析师。
2.2 需求分析任务:确认软件系统必须要做的什么、确认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数据和用户界面的等需求。
从而确认系统的逻辑模型。
2.3 概要设计任务:研发人员要确定的功能需求转换为相应的体系结构。
概要设计主要任务就是设计软件的结构、明确系统软件由哪些功能模块组成,以及模块的层次以及功能。
参与人员: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
2.4 详细设计任务:针对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描述,然后设计出详细的规格说明文档,该文档需要包括必要的功能细节。
该阶段不涉及编码工作。
参与人员:软件设计师、程序员。
2.5 编码和单元测试任务:把每个功能模块的控制结构转换成计算机程序。
并仔细测试编写出每一个功能模块。
参与人员:程序员、项目经理。
2.6 综合测试任务:通过各种类型的测试使软件系统达到预定的要求。
最基本的测试是集成测试、验收测试。
集成测试:根据设计的软件结构,把经过单元测试检验模块按照某种选定的策略装配起来,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必要测试。
验收测试: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由用户对软件系统进行验收。
2.7 系统运维系统运维是软件生命周期最漫长的阶段。
软件一旦交付投入运行就会进入软件维护阶段。
主要任务是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满足客户的需要。
通常软件项目的免费运维期为一年。
(完整word版)软件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的六个阶段
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
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做得好,将为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同样需求也是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因此我们必须制定需求变更计划来应付这种变化,以保护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3、软件设计
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
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好的软件设计将为软件程序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4、程序编码
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
在程序编码中必须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
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5、软件测试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
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意性。
6、运行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
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
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
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软件生命周期
概括地说,软件生命周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也称为软件维护)3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又进一步划分成若干个阶段。
软件定义时期的任务是: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导出实现工程目标应该采用的策略及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估计完成该项工程需要的资源和成本,并且制定工程进度表。
这个时期的工作通常又称为系统分析,由系统分析员负责完成。
软件定义时期通常进一步划分成3个阶段,即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
开发时期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它通常由下述4个阶段组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
其中前两个阶段又称为系统设计,后两个阶段又称为系统实现。
维护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具体地说,当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错误时应该加以改正;当环境改变时应该修改软件以适应新的环境;当用户有新要求时应该及时改进软件以满足用户的新需要。
通常对维护时期不再进一步划分阶段,但是每一次维护活动本质上都是一次压缩和简化了的定义和开发过程。
下面简要介绍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
1. 问题定义问题定义阶段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不知道问题是什么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显然是盲目的,只会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最终得出的结果很可能是毫无意义的。
尽管确切地定义问题的必要性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在实践中它却可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步骤。
通过对客户的访问调查,系统分析员扼要地写出关于问题性质、工程目标和工程规模的书面报告,经过讨论和必要的修改之后这份报告应该得到客户的确认。
2. 可行性研究这个阶段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对于上一个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有行得通的解决办法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系统分析员需要进行一次大大压缩和简化了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过程,也就是在较抽象的高层次上进行的分析和设计过程。
可行性研究应该比较简短,这个阶段的任务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研究问题的范围,探索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去解,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一、概述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的构思、开发、发布、使用、维护到废弃的全过程。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相互关联,形成一个连续的生命周期,涉及到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发布和维护等环节。
本文将以软件生命周期为主题,介绍其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性。
二、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软件开发的第一步,目的是明确软件开发的目标和需求。
在这个阶段,软件开发团队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交流,确定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安全需求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分析用户的需求,明确软件的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等内容。
三、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阶段开始进行软件的整体架构设计和详细设计。
整体架构设计包括软件的模块划分、功能拆分和模块间的关系等内容。
详细设计则是针对每个模块进行具体的设计,包括数据结构设计、算法设计、界面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四、编码阶段编码阶段是根据设计阶段的结果进行程序编写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开发者需要按照设计文档的要求,使用相应的编程语言来实现软件的各个功能。
编码阶段要注重代码的质量和规范,保证编写出稳定、可维护、可扩展的程序代码。
五、测试阶段测试阶段是对编码结果进行验证和调试的过程。
测试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层次。
单元测试是对每个模块进行独立测试,集成测试是对模块间的交互进行测试,而系统测试则是对整个软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
通过测试阶段,可以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和缺陷,确保软件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六、发布阶段发布阶段是将开发完成的软件交付给用户使用的过程。
在发布阶段,开发团队需要对软件进行打包、安装部署,并提供用户手册等相关文档。
同时,还要确保软件能够在用户的运行环境中正常运行,避免出现兼容性和稳定性等问题。
七、维护阶段维护阶段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最后一步,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维护阶段,开发团队需要及时响应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变更,修复软件中出现的问题,对软件进行版本更新和功能扩展。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SLC)是从生成到生命终止的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中有多个阶段,例如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和操作,维护和升级到弃用。
还有一些迭代阶段结合了上述阶段的活动,即迭代是生命周期的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也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从软件生成到生命周期结束的生命周期。
周期中存在问题的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和升级到过时等,时分的思维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维。
为了提高软件的质量,有必要定义,工作,审查和记录每个阶段,以供交流或参考。
但是,随着新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逐渐降低。
生命周期的每个周期都有某些任务,并产生某些规格的文档(材料),这些规格将提交到下一个周期,作为继续工作的基础。
根据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开发不再仅仅强调“编码”,而是总结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软件工程要求每个周期的开始必须是连续的,前提是前一个周期的结果是“正确的”。
因此,每个周期都处于“活动结果审核重新活动直到结果正确”的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生成到最终废弃的软件生命周期。
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定义问题,软件开发和软件维护。
问题定义中的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前提,它直接决定了软件项目的成败。
在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有必要定义需求分析的目标,采用合理的需求分析方法和工具,全面,正确地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的获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需求无法正确表达用户需求或需求分析不正确,因此应选择合理的获取方法,并正确,深入地分析需求,然后进行适当的选择。
应该使用工具来描述和描述需求,以便为后续的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软件需求仅仅是研究“做什么”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除了功能要求外,还应考虑业务要求和用户要求。
业务需求主要反映组织或客户对软件产品的高级目标需求;用户需求指的是用户使用产品时必须完成的任务;功能需求是指开发人员必须完成的软件功能。
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SLC)是从软件生成到报废或停止使用的生命周期。
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概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和操作,维护和升级到弃用等。
软件生命周期,也称为软件生命周期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从生成到报废的生命周期。
存在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和操作,维护和升级到弃用等。
这种基于时间的思维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思想原理,即步骤逐步地,每个阶段都必须有定义,工作,审查和放弃。
但是,随着新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渐降低。
生命周期的每个周期都有某些任务,并产生具有特定规格的文档(材料),这些文档(下一个材料)将提交到下一个周期,作为继续工作的基础。
根据软件的生命周期,软件开发不再仅仅强调“编码”,而是总结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软件工程要求每个循环的开始只能基于前一个循环的结果“正确”的前提下才能继续。
因此,每个周期以“直到结果正确为止的活动结果-检查-重新活动”的周期进行。
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软件产品或软件系统必须经历妊娠,出生,成长,成熟和衰落的阶段,这些阶段通常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大规模,结构复
杂,管理复杂的软件开发变得易于控制和管理。
软件生命周期知识点归纳
一、软件生命周期:软件生命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
1.软件定义期是软件项目的早期阶段,主要由软件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合作,针对有待开发的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规划和规格描述,确定软件是什么,为今后的软件开发做准备。
这个时期往往需要分阶段地进行以下几项工作。
1)软件任务立项软件项目往往开始于任务立项,并需要以“立项申请报告”的形式针对项目的名称、性质、目标、意义和规模等做出回答,以此获得对准备着手开发的软件系统的最高层描述。
2)项目可行性分析软件任务立项报告批准后,接着需要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针对准备进行的软件项目进行的可行性风险评估。
因此,需要对准备开发的软件系统提出高层模型,并根据高层模型的特征,从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操作可行性这三个方面,以“可行性报告”的形式,决定项目是否继续进行下去。
3)制定项目计划确定项目可以进行后,需要针对项目的开展,从人员、组织、进度、资金、设备等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以“项目计划”的形式提交书面报告。
4)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规格描述的具体化与细节化,是软件定义时期需要达到的目标。
需求分析要求以用户需求为基本依据,从功能、性能、数据、操作等多个方面,对软件系统给出完整、准确、具体的描述,用于确定软件规格。
其结果将以“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形式提交。
注:在软件项目进行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从软件定义到软件开发的最关键步骤,其结论不仅是今后软件开发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今后用户对软件产品进行验收的基本依据。
2.软件开发期在对软件规格完成定义以后,可以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对软件实施开发,并由此制作出软件产品。
这个时期需要分阶段地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软件概要设计概要设计是针对软件系统的结构设计,用于从总体上对软件的构造、接口、全局数据结构和数据环境等给出设计说明,并以“概要设计说明书”的形式提交书面报告,其结果将成为详细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基本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生命周期(sdlc,软件生存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
但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
一、软件生命周期(sdlc)的六个阶段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此阶段是软件开发方与需求方共同讨论,主要确定软件的开发目标及其可行性。
2、需求分析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做得好,将为整个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同样需求也是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因此必须制定需求变更计划来应付这种变化,以保护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3、软件设计此阶段主要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整个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如系统框架设计,数据库设计等等。
软件设计一般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好的软件设计将为软件程序编写打下良好的基础。
4、程序编码此阶段是将软件设计的结果转换成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
在程序编码中必须要制定统一,符合标准的编写规范。
以保证程序的可读性,易维护性,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5、软件测试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整个测试过程分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以及系统测试三个阶段进行。
测试的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两种。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测试,以减少测试的随意性。
6、运行维护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
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要求。
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
软件的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需求阶段的任务1、需求说明书简单的进行客户调研,明确项目的功能,并且对功能进行简单的描述。
提供给用户,用于售前的合同以及报价。
2、需求规格说明书该说明书属于合同签订以后的成果。
需要详细的进行客户调研,明确客户的业务流程,处理的表单信息等等。
规格说明书中需要有业务流程图,表单的各个域信息,以及一些复杂的算法等等。
该说明书中的功能要同需求说明书中的功能一一对应。
该部分属于售后部分,即合同签订以后。
对于1、2建议采用传统的方式分析,后面的建议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分析。
3、需求分析书首先是用例分析,用例分析需要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并且画出流程图(该处不用时序图,因为用例会有多种流程)。
然后是实体对象的建模,画出类图。
如果有复杂的算法,需要在此处说明设计阶段的任务1、详细的类图包括实体类图,控制类图,边界类图以及辅助类图,以及各个类图之间的关系,同时需要包含各个类的方法。
2、为每个用例的一条流程画出时序图。
3、数据库模型图。
4、为每个用例画出用户体验图,即原型页面。
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转]2008-04-01 08:46软件系统的开发是按阶段进行的,一般划分为以下阶段:可行性讨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程序开发;编码,单元测试;系统测试;系统维护。
软件开发过程中要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实现该目标所必需的工作内容以及达到的标准。
只有在上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1.可行性讨论明确系统的目的、功能和要求,了解目前所具备的开发环境和条件,论证的内容有:① 在技术能力上是否可以支持;② 在经济上效益如何;③ 在法律上是否符合要求;④ 与部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是否吻合;⑤ 系统投入运行后的维护有无保障。
可行性讨论的目的是判定软件系统的开发有无价值。
分析和讨论的内容形成“系统开发计划书”,主要内容有:(1) 开发的目的及所期待的效果;(2) 系统的基本设想,涉及的业务对象和范围;(3) 开发进度表,开发组织结构;(4) 开发、运行的费用;(5) 预期的系统效益;(6) 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是软件系统开发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直接决定着系统的开发质量和成败,必须明确用户的要求和应用现场环境的特点,了解系统应具有哪些功能、数据的流程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需求分析应有用户参加,到使用现场进行调研学习,软件设计人员应虚心向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请教,共同讨论解决需求问题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明确问题的所在。
需求分析的内容编写成“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3.系统设计可根据系统的规模分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概要设计包括:① 划分系统模块;② 每个模块的功能确定;③ 用户使用界面概要设计;④ 输入输出数据的概要设计;⑤ 报表概要设计;⑥ 数据之间的联系、流程分析;⑦ 文件和数据库表的逻辑设计;⑧ 硬件、软件开发平台的确定;⑨ 有规律数据的规范化及数据惟一性要求。
系统的详细设计是对系统的概要设计进一步具体化,其主要工作有:① 文件和数据库的物理设计;② 输入输出记录的方案设计;③ 对各子系统的处理方式和处理内容进行细化设计;④ 编制程序设计任务书。
程序说明书通常包括程序规范、功能说明、程序结构图,通常用HPIPO(Hierarchy Plus Input Process Output)图描述。
4、程序开发根据程序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用计算机算法语言实现解题的步骤,主要工作包括:① 模块的理解和进一步划分;② 以模块为单位的逻辑设计,也就是模块内的流程图的编制;③ 编写代码,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④ 进行模块内功能的测试、单元测试。
程序质量的要求包括:① 满足要求的确切功能;② 处理效率高;③ 操作方便,用户界面友好;④ 程序代码的可读性好,函数、变量标识符合规范;⑤ 扩充性、维护性好。
降低程序的复杂性也是十分重要的。
系统的复杂性由模块间的接口数来衡量,一般地讲,n个模块的接口数的最大值为n(n-1)/2;若是层次结构,n个模块的接口数的最小值为n-1。
为使复杂性最小,对模块的划分设计常常采用层次结构。
要注意编制的程序或模块应容易理解、容易修改,模块应相互独立,对某一模块的修改应对其他模块的功能不产生影响,模块间的联系尽可能少。
5.系统测试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对于设计的软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
系统测试通常由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设计测试方案和测试样品,并写出测试过程的详细报告。
系统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① 测试方案的设计;② 进行测试;③ 写出测试报告;④ 用户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
6、文档资料文档包括开发过程中的所有技术资料以及用户所需的文档,软件系统的文档一般可分为系统文档和用户文档两类。
用户文档主要描述系统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不考虑这些功能是怎样实现的;系统文档描述系统设计、实现和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文档是影响软件可维护性、可用性的决定因素,有句话讲,系统编程人员的每一张纸片都要保留,所以文档的编制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系统文档包括:开发软件系统在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制、调试、运行等阶段的有关文档。
在对软件系统进行修改时,系统文档应同步更新,并注明修改者和修改日期,如有必要应注明修改原因,应切记过时的文档是无用的文档。
用户文档包括:① 系统功能描述;② 安装文档,说明系统安装步骤以及系统的硬件配置方法;③ 用户使用手册,说明使用软件系统方法和要求,疑难问题解答;④ 参考手册,描述可以使用的所有系统设施,解释系统出错信息的含义及解决途径。
7、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系统只有投入运行后,才能进一步对系统检验,发现潜在的问题,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用户要求的改变,可能会对系统的功能、使用界面进行修改。
要对每次发现的问题和修改内容建立系统维护文档,并使系统文档资料同步更新。
参考资料:/xmh79/archive/2006/02/17/3304.aspxC#是微软随着新推出的一门语言。
它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有着C++的强健,又有着VB等的RAD特性。
而且,微软推出C#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抗Sun公司的Java。
大家都知道Java语言的强大功能,尤其在网络编程方面。
于是,C#在网络编程方面也自然不甘落后于人。
本文就向大家介绍一下C#下实现套接字(Sockets)编程的一些基本知识,以期能使大家对此有个大致了解。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套接字的概念。
套接字基本概念:套接字是通信的基石,是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通信的基本操作单元。
可以将套接字看作不同主机间的进程进行双向通信的端点,它构成了单个主机内及整个网络间的编程界面。
套接字存在于通信域中,通信域是为了处理一般的线程通过套接字通信而引进的一种抽象概念。
套接字通常和同一个域中的套接字交换数据(数据交换也可能穿越域的界限,但这时一定要执行某种解释程序)。
各种进程使用这个相同的域互相之间用Internet协议簇来进行通信。
套接字可以根据通信性质分类,这种性质对于用户是可见的。
应用程序一般仅在同一类的套接字间进行通信。
不过只要底层的通信协议允许,不同类型的套接字间也照样可以通信。
套接字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流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
套接字工作原理:要通过互联网进行通信,你至少需要一对套接字,其中一个运行于客户机端,我们称之为ClientSocket,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我们称之为ServerSocket。
根据连接启动的方式以及本地套接字要连接的目标,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所谓服务器监听,是服务器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
所谓客户端请求,是指由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的套接字。
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端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就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所谓连接确认,是指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它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描述发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描述,连接就建立好了。
而服务器端套接字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
C#中的套接字编程实例:通过向大家简单的介绍套接字的基本概念和实现套接字编程的基本原理,我想大家对套接字编程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不过,上面介绍的仅仅是基本概念和原理,要真正运用还是需要一定的工作的。
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真正理解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自己动手做一个实例,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个很好的用C#实现套接字编程的实例――聊天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