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与防控对策
楚州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的最佳途径
楚州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的最佳途径摘要通过对近几年淮安市楚州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进行分析,得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规律,指出采取农业措施是防治的最佳途径,以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灰飞虱;防控;江苏淮安;楚州区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属苏北黄淮种植区,以稻麦两熟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
由于种种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末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楚州区零星发生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一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以2001、2003、2004年发生较重,给广大农民带来不少损失,仅2004年,全区有5.60万hm2水稻发病,其中近1 300hm2田绝收。
2005年以后,楚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不断分析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着重采取以农业措施为主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有所下降。
2005~2009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株发病率下降明显,分别为5.76%、0.24%、0.76%、0.003%、0.002%。
可以看出,2006年以后,楚州区的水稻条纹叶枯病迅速下降,已基本没有危害,但是由于灰飞虱数量没有明显下降,感病品种仍然存在,水稻条纹叶枯病在一定条件下依然存在重发突发的可能。
笔者试图通过分析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原因,总结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有效防治防法,现介绍如下。
1水稻条纹叶枯病前几年重发生的主要原因1.1 居留型灰飞虱虫量明显上升,灰飞虱带毒率居高不下灰飞虱属于居留型昆虫,在本地越冬,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温度持续偏高,再加上少、免耕技术的推广面积逐年加大等原因,灰飞虱的越冬基数逐年升高,2002年4月上旬调查麦田平均虫量为6.75头/m2,2003年平均虫量为17.19头/m2,2004年同期上升为29.16头/m2。
2004年虽然前期开展了防治,虫量仍高达26.28头/m2,2005~2009年的虫量都在18.00头/m2左右。
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害。
为了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了解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原和病害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昆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土壤和工具传播。
病害的特点是在水稻叶片上出现一条或多条黄白色的条纹,严重时叶片会出现枯黄、枯萎甚至死亡。
病害发生后,会导致水稻的光合作用受阻,影响养分吸收和水分传导,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有效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选用抗病品种。
在水稻的育种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技术手段培育了许多抗病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因此,在种植水稻时,应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以减少病害的损失。
二、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田间的通风透光,及时清除杂草,避免病菌的滋生。
其次,要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的养分供应和生长发育。
同时,要做好灌溉管理,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以免造成病害的发生。
此外,定期翻耕土壤,利于病害的防治。
三、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在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中,化学药剂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可以选择对病害有特效的药剂进行喷洒,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但是,在使用药剂时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要轮作使用不同的药剂,以减少病菌对药剂的抗性产生。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方法。
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和拮抗菌来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比如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等天敌,它们能够食用传播病毒的昆虫,从而减少病害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拮抗菌来抑制病菌的生长和繁殖,达到控制病害的效果。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害,对于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作者:张民权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7期摘要介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特点;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 S435.11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17-0157-01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危害而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具有暴发性、间歇性、迁移性等特点,病毒一旦侵入就会立即在植株体内蔓延,常导致植株死亡。
一般地区失治田块病丛率超过50%,重发地区病丛率超过90%,减产超过50%,甚至绝收,是水稻生产上的重大毁灭性病害之一(农民称之为水稻“癌”症)。
近年来,发生趋势逐年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发病症状水稻从苗期至孕穗期都可感病,其中以苗期至分蘖期最易感病。
早期发病病株先在心叶基部出现宽窄不等黄色条纹,后向上扩展,整株心叶枯黄,高秆品种上心叶细长出现黄化斑,卷曲成假枯心。
本田期发病植株明显萎缩,叶片逐渐枯黄,重者整株枯死不能抽穗,轻者生长受阻,虽能抽穗,但穗小且畸形。
水稻条纹叶枯病逐年加重,根据田间普查,2007年宁国市条纹叶枯病病株率平均为1.7%,最高为4%,而2008年本地个别品种最高病株率达37%。
2发生特点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由灰飞虱传播,灰飞虱具有持久和经卵传毒功能,传毒时间短。
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主要与传毒媒介灰飞虱虫量、带毒率、品种抗性及水稻感病生育期与灰飞虱传毒高峰期的吻合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灰飞虱带毒率高、虫量大、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则发病重。
2.1水稻品种抗性不同,病情差异大不同的水稻品种,发病轻重有很大不同。
通常杂交稻和籼稻比较抗病,粳稻、糯稻比较感病,但是,杂交稻中也有一些品种易感条纹叶枯病,如协优58、协青早、国稻1号、渝优10号等。
2.2栽培措施不同,病情差异大水稻不同育秧方式之间的病情差异比较大,表现为播种越早,秧田期越长发病越严重,孤立秧田重于连片秧田。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草履虫(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长期侵染会导致植株生长萎缩、叶片黄化枯死甚至死亡。
其发生主要由下面三个方面:
1. 土壤条件:草履虫生长发育需要温暖潮湿的土壤,土壤湿度过高时,容易助长草履虫的繁殖,从而促进病原的发生。
2. 水稻品种:部分水稻品种对草履虫较为敏感,不耐病或易感,因此在种植适宜品种的同时,还需注意适量施肥、浇水、养护等。
3. 生长环境:病害易在生长环境不良(如灌溉受限、干旱、缺肥等)的条件下爆发,因此,在管理种植环境方面要密切关注温度、光照、水分等因素。
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有以下防治技术:
1. 选用抗病品种: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较为敏感的品种,应选择具有抗病性强的种类。
2. 良好的栽培管理:采用科学的施肥方式和适当的灌溉措施,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和营养水平,以提高水稻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土壤处理:通过土壤消毒等措施,减少草履虫在土壤内的生长繁殖,降低病害的发生。
4. 农药防治:在叶片发现有草履虫侵染时,可以采用农药进行防治,但需注意用药量、使用方法和防护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之,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措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预防措施,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使水稻能够顺利生长并达到丰收的目的。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技术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水稻条纹叶枯病对其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技术。
一、病害概述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条纹叶枯病菌引起的真菌性病害。
该病害主要通过种子和土壤传播,也可通过风雨等途径传播。
病菌侵入水稻体内后,会侵染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出现条纹状枯黄,严重时可导致水稻凋萎死亡。
二、正确认识病害发生原因为了科学有效地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病害的发生原因。
病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种植品种的抗病性、病原菌的侵染程度、栽培管理等。
因此,我们应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稻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水稻的抵抗力。
三、选用优质种苗选用优质种苗对于预防水稻条纹叶枯病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同时要保证种子的干燥和储存环境的卫生。
在选种过程中,要选择具有抗菌性的品种,以提高水稻对条纹叶枯病的抵抗力。
四、合理施肥合理的施肥管理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水稻的养分含量,增强其免疫力。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营养的平衡,避免病菌生长所需的营养过高,同时要确保肥料的充分分解,以避免产生过多废弃物。
五、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预防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
在水田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间奏灌水,控制水田的湿度,避免过度积水。
经常疏通田间水流,以减少病菌在水中的传播。
同时,定期清理杂草,加强通风透光,以提高水田的环境条件。
六、合理使用化学控制方法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适度使用化学控制方法。
通过喷洒合适的农药,可以有效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和传播。
但是,在使用化学控制方法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七、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希望。
通过选择免疫基因工程水稻,可以提高其对条纹叶枯病的抵抗力。
同时,利用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也有望开发出更具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规律和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为媒介传播的病毒病。
通过调查,对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具体防治措施:一、症状及危害。
水稻条纹叶枯病俗称水稻上的癌症、非典。
水稻秧苗期至分蘖期最易感病,稻株发病后心叶卷曲发软,老叶条纹状,远看似条心虫危害状,稻株矮化,形似坐棵,病株分蘖减少,发病植株不能抽穗或抽畸形穗,对产量损失较大。
据水稻原种场、小麦原种场等地多点调查统计,一般田块病穴率10%-20%,较重病田30%,对产量损失达4%-16%。
二、发生原因分析1、灰飞虱虫量增多。
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病害。
据资料记载,由于吡虫啉的多年使用,灰飞虱对吡虫啉类农药已经产生耐药性,防效下降,灰飞虱虫量开始上升。
2、水稻品种感病。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粳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主要有皖稻68、武育埂5号、D优68等品种。
据大田调查,这些品种间感病性有一定差异,但均为感病品种,籼稻品种发病轻,表现抗病。
3、忽视灰飞虱防治。
稻农们忽视了对灰飞虱的防治,发病后也没有及时用药控制。
4、田边杂草未防除。
杂草上的灰飞虱虫量较高,若不与大田杂草同时防治,则可扩散危害水稻,造成病害。
7月中下旬实地调查,田埂、沟渠边的杂草普遍未防除,靠近这些地方稻田发病明显较重。
三、防治对策1、综防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切断毒源,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狠治灰飞虱,控制条纹叶枯病。
2、防治技术:⑴抓好灰飞虱防治。
结合小麦穗期蚜虫防治,开展灰飞虱防治,清除田边、地头、沟旁杂草,减少初始传毒媒介。
⑵开展药剂浸种。
用吡虫啉药剂浸种(吡虫啉有效成分1克/12.5千克稻种),防效可达50%以上。
⑶突出重点抓好秧苗期灰飞虱防治。
小麦、油菜收割期秧田普治灰飞虱,每667平方米选用税劲特30-40毫升,对水30千克均匀喷雾,移栽前3-5天再补治1次。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一)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摘要介绍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原因和发生特点,系统地提出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策略,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原因;发生特点;防治策略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危害而引起的一种病毒病,具有暴发性、间歇性、迁移性等特点,病毒一旦侵入就会立即在植株体内蔓延,常导致植株死亡1-2]。
近年来,发生趋势逐年加重,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水稻条纹叶枯病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1发生原因适宜的农田生态环境,特别是循环不断的寄主植物链,是灰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而诱发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种植结构调整为灰飞虱创造了良好的繁衍场所。
近年来随着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土地流转越来越多,多数农田被大户承包。
小麦连片种植的面积越来越多,油菜种植面积相对越来越少,田岸、荒地杂草丛生,寄主植物增多,为灰飞虱越冬、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导致灰飞虱大发生。
二是无针对性防治灰飞虱,导致其虫源基数高。
多数大户对夏熟作物小麦的防治病虫侧重点在防病上,治虫药基本不用或少用。
2005年前农业植保部门一直未把灰飞虱作为主要查报和防治对象,常年来主要以褐飞虱为主要防治对象。
加上扑虱灵、吡虫啉的多年使用,灰飞虱对这些农药已经产生了耐药性,防效下降,从而使得灰飞虱的数量及毒源基数得以多年累积。
三是春季气温偏高导致灰飞虱群体动态的异常变化。
近年来的暖冬天气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虫源基数大。
且雨水偏少,异常的天气条件带来灰飞虱群体动态的异常变化,致使灰飞虱发育加快,迁入秧田时间早,传毒时间长,这是条纹叶枯病暴发的主要原因3]。
四是水稻品种杂,感病品种多。
秧田播期盲目提早为灰飞虱发生起到了桥梁作用。
五是农民防治灰飞虱的时机掌握不准,错过了有效防治时期。
要防治好水稻条纹叶枯病,最关键的措施是秧田期用好药。
大部分农户往往对此缺乏认识,对秧田期的灰飞虱防治不力,因而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灾变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是水稻上常见的两种病害,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这两种病害的灾变规律以及绿色防控技术。
一、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病害。
主要特征是水稻叶片出现融合的长条形病斑,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物质的运输,导致水稻生长受阻、产量下降。
水稻条纹叶枯病具有以下的灾变规律:1.传播途径广泛: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通过虫媒传播,如蚜虫、叶蝉等。
这些昆虫吸食感染病毒的水稻叶片,再转移到健康的水稻上,从而迅速传播病原体。
2.季节性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中。
在夏季和秋季,气温适宜且湿度较高,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和传播,因此病害会较为严重。
3.抗病品种选育效果不佳:目前没有完全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
虽然通过选育耐病性较强的品种可以缓解病害的影响,但完全抵御病害的品种尚未出现。
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病毒源斩断:通过清除病毒源,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可以采取定期害虫监测和病毒检测,及时清除受感染的水稻植株或昆虫害源。
2.适宜的栽培措施: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可以增强水稻的抵御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合理施肥、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光照、加强病虫害防治等。
3.引种抗病品种:通过选育具有一定抗性的水稻品种来减轻病害的损失。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编辑等方式,探索提高水稻抗病性的途径。
二、黑条矮缩病黑条矮缩病是由米拉病毒引起的一种病害。
病毒通过蚜虫等介介传播,感染水稻植株后,会引起叶片皱缩、叶鞘变黑、植株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黑条矮缩病的灾变规律如下:1.疫情季节性:黑条矮缩病主要在春季和夏季发生。
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容易导致病毒的传播和繁殖,病害发生的机会更多,病情也较为严重。
2.病毒耐性演化:由于病毒有较高的遗传变异能力,不同的病毒株之间可能存在耐药性差异。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从传毒媒介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入手,分析了灰飞虱的发生特点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灾变原因,提出了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的一些实用技术,在防治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相结合,控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综合应用各项控虫、防病措施。
关键词条纹叶枯病;灰飞虱;发生;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主要病毒病害之一,是目前水稻病毒病害中发生最重、分布最广的一种。
同时,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的改变,田间生态环境有利于灰飞虱生存、繁殖,加上水稻品种感病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流行。
1灰飞虱发生特点灰飞虱在灌南县以3~4龄若虫越冬。
冬季温暖天气麦田可查见,越冬代3月底至4月中旬羽化成虫。
5月上旬出现1代若虫,5月中下旬达虫量高峰,5月下旬出现1代成虫,1代成虫羽化峰通常在5月底。
常年5月下旬秧苗揭膜后即有灰飞虱迁入传毒,5月底至6月初麦子黄熟时,向秧苗迁飞达高峰。
秧苗染毒后7~20d表现病症。
6月中旬秧田灰飞虱向已移栽的大田扩散,6月20~28日移栽大田2代若虫卵孵高峰,以后每月1个代次,全年发生5代。
10月下旬5代以3~4龄若虫越冬。
各代次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见表1)。
2条纹叶枯病流行的原因2.1灰飞虱带毒群体的形成是条纹叶枯病再流行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表明:该病流行具有间歇性、暴发性和迁移性,这一观点已在植保界形成共识。
灰飞虱在经较长时期的毒源积累,势必形成较强的带毒群体,就会引发为期4~5年的病害流行期。
2.2暖冬气候现象,有利灰飞虱的多发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冬春1~3月的气温和灰飞虱的越冬密度相关。
冬春低温,灰飞虱越冬密度下降,发病轻,反之将是大发生的预兆。
2004年1月平均气温为3.8℃(历年2.9℃);2月平均气温8.2℃(历年平均4.1℃);3月平均气温9.6℃(历年平均8.0℃),2008年1~3月平均气温比历年高0.9~4.1℃,导致越冬代灰飞虱基数特高。
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K yw rs Rc ;Rc tp sa ; 。 p sit l ; as f p e i; P e od : e i es ed e e 如f i i r i s 7 taeu C ueo i m c IM r ls ed
水稻条纹病毒( i tp i s R V) Rc S e r , S 引起 的水稻 e r Vu i 条纹叶枯病是一种虫媒病毒病害, 在世界范 围内有过多
次大 的发 生 , 水稻 种植 区造成 巨大 的经济 损失 , 些 已在 有
摘
要: 条纹叶枯病是 由灰飞虱传播 的毁灭性水稻病毒病。近几年该病在江 苏和浙 江省北部粳稻 区呈 蔓延趋势 , 而水稻
感病品种的种植 、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耕作 栽培制度 的改变、 飞虱种群数量持 续上升 和带毒率提 高、 冶药剂防治效果 灰 主
下降均是 导致病 害流行 的主要原 因。根据“ 、 、 治” 抗 避 断、 四字防治策略 , 出了农业、 提 生物、 物理和化 学防治相结合 的综合防
l sa d i r s—c r i g rt ,a d t ed c e s n ii ee ia ywe i l c o n a l o ee i e c o c t p ie s . u n t v u si ar n ae n e r a e o f gcd f c c r many a c u tb efrt p d mi f ie sr d s ae y h f u e h r i e B e n t e “ e i ig,p e e t g ut g a d c nr l s ae y n n e rt d s san l s a e ̄ n rl t h oo ,whc s a d o h rss n t rv ni ,c t n n o t ” t tg ,a i tg ae a u t a e d e s n i o r d n i b i to e n lg c y i h
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原因及综防措施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础上,各地提前制定秋播病虫防治技术方案,当好政府领导参谋,科学指导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备足物资,普及技术各级植保部门要根据监测预报结果,及早向政府汇报农药、药械等物资需求情况,并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备足备齐所需物资,争取工作的主动性。
同时要积极与工商部门配合,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管理力度,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药的不法行为。
要大力开展技术宣传培训工作,针对当地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及危害减产事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专家讲座、印发明白纸、现场示范等各种有效方式开展技术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麦播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搞好防治工作的自觉性。
(三)统防统治,确保质量麦播期药剂拌种、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都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各地要大力推广统防统治这一有效方法,以乡、村为单位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实行“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配药、统一拌种、统一收费”,以确保药剂处理的效果。
土壤处理也要尽可能连片进行。
同时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安全防患意识。
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宣传,认真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科学掌握好药剂拌种方法,以防止生产性中毒和药害的发生。
(四)抓好示范样板,带动大面积防治各市、县要根据当地生产实际,从秋播开始就要确定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样板田,并设立标志牌,写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等,通过示范田的宣传引导,教育农民,带动面上工作的开展,并及时通过现场会等形式促进大面积综合防治技术的落实。
(五)争取领导支持,切实搞好服务麦播病虫防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千家万户,因此,各级植保部门要积极主动向领导宣传和汇报,争取必要的支持。
努力将小麦病虫害监测、普查、试验示范等经常性支出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在防治关键时期,要及时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搞好技术服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力争把小麦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为夺取明年我省小麦丰收做出新贡献。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状况及防治措施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状况及防治措施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主要病害,它会造成水稻叶子出现双面黄褐色条状斑点或交错条状,在受害叶上形成黑褐色、棕色、银灰色或褐色的腐烂暗斑,最终导致叶片枯死,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影响正常作物的产量。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主要发生因素有以下几点:一是高温。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较容易在高温的环境下,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及初秋,条纹叶枯病发生率和潜伏期较为短,极易发病,水稻条纹叶枯病也最易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发生。
二是水分紧张。
当水分紧张时,水稻植株吸收水分较为困难,缺水性干旱较短时间可以引起水稻叶部营养素吸收缓慢,水分紧张会导致土壤和根系的氧化,进行氧化时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氧会损伤水稻叶部组织,影响营养吸收,从而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三是高盐度。
土壤高盐度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由于土壤中咸度过高,水稻根系释放离子负荷能力减弱,由此造成植株的营养吸收受到影响,水稻根部对水份的吸收也受到影响,缺乏水分,植株叶部吸收营养元素受阻,造成水稻叶部的损伤,从而引发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四是早熟品种。
一些早熟品种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由于生长速度快,而叶片的发育比较薄弱,抗性比较弱,容易遭受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侵袭。
对于水稻条纹叶枯病,应采取一定措施防治,以防止发生病害:一是起早放晚,加强晨夕气温差,以减少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加强施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加植株的营养储备,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三是采取植物保护措施,应采用有效的除草剂,以减少杂草在水稻地内的生长,其次应采用农药防治,尽量使用新型或低毒的农药,以免对植物造成伤害。
四是拆除受害的平台,时时清除地表的受害叶和受害枝条,这样能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五是适当增加植物生长促进剂的施用,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以减少条纹叶枯病的发生。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一、发病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为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条纹,以后逐渐发生卷曲向下弯,枯株渐渐矮化,叶片失绿,最后整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观察发现,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有三个明显高峰:第一个高峰期为7月上旬,发病原因是由于秧苗被第一代灰飞虱危害,被害植株将病毒带到大田造成的;第二个高峰期为7月底至8月初,秧苗移栽大田后受二代灰飞虱危害造成的;第三个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旬,是第三代灰飞虱若虫和成虫传毒所致。
三、发生特点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移栽时间、不同品种,发病轻重不同。
①直播田块重于移栽田块;②大麦茬直播田块重于小麦茬直播田块;③早栽田块重于晚栽田块;④人工移栽田块重于机插田块。
四、农业防治1.选用高抗病品种: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抗病、耐肥、抗倒水稻品种是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2.适当推迟播种时间:播期对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影响较大,播期越早,秧苗越易遭受灰飞虱危害。
因此,适当推迟播期,适期迟播,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
一般旱育秧播期以5月15日左右为宜。
尽量避过灰飞虱为害期。
3.坚持调茬轮作,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力结构,可减轻发病。
4.增加有机肥,培肥土质,适当控制化肥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及硅肥,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对病害的抵抗力。
5.清除田园四周的杂草,减少病的传染源。
杂草是灰飞虱活动的重要场所,要加大对水稻秧田及大田周围杂草的清除力度,以恶化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减少过渡寄主,截断寄主链,可减轻发病。
五、化学防治1.化学防治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量、减少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药剂防治策略,多环节控制灰飞虱数量,防控病菌传播。
2.认真防治虫源田灰飞虱,有效压低虫源基数。
结合麦田穗期病虫总体防治兼治一代灰飞虱,组织专业队对虫源田、“四边”杂草上的灰飞虱进行统一防治。
在药剂选择上,应选用呲虫啉、敌敌畏及其复配剂为主,施药时要适当增加药量和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
水稻纹枯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水稻纹枯病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作者:杨光辉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23期纹枯病是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因素,水稻纹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立枯丝核菌具有强腐生性和较宽的寄主范围,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是水稻纹枯病的致病病菌。
纹枯病菌毒素对水稻叶鞘、叶片的细胞膜均有显著损伤作用,因此水稻叶片细胞的渗透性会被破坏,水稻叶片破坏以后里面的营养物质就会流出,导致水稻没有营养而枯死。
1.水稻纹枯病发病原因1.1水稻抗性差虽然我国现在水稻研究上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是现在水稻的主要推广还是高产,在水稻纹枯病的抗性研究上还是比较缺乏。
在一些适温高湿的地区,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
温度的高低决定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时间,在二十一度至三十度之间是水稻纹枯病发病的最佳温度,这时水稻的抗性就是最差的。
还有就是湿度,水稻纹枯病是比较喜欢较高的湿度的。
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水稻的抗性较差的原因。
水稻抗性差就会导致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提高。
1.2菌群的数量纹枯病的病菌主要储存于菌核中,特别是在冬季,病菌都会寄生在菌核中。
一般而言越冬菌群的数量是水稻纹枯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在新开垦的稻田上很伤有菌核,因此水稻纹枯病不易发生,而对于老稻田来说,发病率就较高了。
一般对于老稻田而言每六百平方米左右的土地就会有六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
这些年来稻田的越来越多,而且许多的稻田都是裸露的,导致水稻纹枯病的菌群有更加有力的环境来生存,有更加优渥的环境让菌群越冬,因此在来年水稻的发病率就会大大提高。
1.3管理不到位水稻管理对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的管理人员对于水稻的管理并不到位。
许多人为了水稻的产量,不注重营养的平衡,极易造成水稻在生长前期“疯长”,封行过早透气性差,空气难以流动。
有些种植农户在水稻后期大量施肥,也是着重施氮肥,导致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水稻生长时灌溉不科学,是造成水稻纹枯病发生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摘要总结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症状、大发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提出以调整播种期等农业措施为主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灰飞虱;发生;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带毒取食传播的病毒病害,其他途径不传病,一旦获毒可终身并经卵传毒,发生后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15%~30%,严重田块减产达50%,甚至绝收。
2004年以来,凤阳县粳、糯稻田块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特别是2007年,年前暖冬,年后4~6月干旱少雨,气候条件对该病的发生十分有利,发生程度更加严重,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很大,个别田块甚至绝收。
2008年大发生,部分杂交籼稻田块也发生了条纹叶枯病。
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制约凤阳县粳、糯稻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农民对病源及苗期病害认识不足,从而造成病害蔓延。
为此,现总结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为农民提供参考。
1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概况1.1发生程度自2004年以来我县粳、糯稻田块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
2007~2008年杂交稻种子,特别是冈优系列的杂交稻苗期发病较重,其他品种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1.2发生症状及特点水稻条纹叶枯病苗期发病,心叶基部出现褪绿黄白斑,后展成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条纹间仍保持绿色。
粳、糯稻心叶黄白柔软,卷曲下垂,成枯心状。
杂交籼稻不呈枯心状,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减少,植株矮小,重病株提早枯死。
病毒病引起的枯心苗与三化螟为害造成的枯心苗相似,但无蛀孔,无虫粪,不易拔起。
分蘖期发病,先在心叶下一叶基部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展形成不规则黄白色条斑,老叶不显病,杂交籼稻不枯心,粳、糯稻品种半数表现枯心。
拔节后发病,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条斑,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少,杂交稻的稻壳为麻褐色。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与品种、播期、种植方式等因素有关。
从品种上来看,杂交稻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比粳、糯稻的抗性明显强;从播种时间上看,该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至5月初;从种植方式看,育苗移栽的麦茬稻田块发病较普遍,而直播田块发病较少。
水稻条纹叶枯病
42
06.07.2021
整理版ppt
43
06.07.2021
整理版ppt
44
06.07.2021
整理版ppt
45
06.07.2021
整理版ppt
46
06.07.2021
整理版ppt
47
06.07.2021
整理版ppt
48
06.07.2021
整理版ppt
49
06.07.2021
整理版ppt
06.07.2021
整理版ppt
20
病状 大田中后期)
06.07.2021
整理版ppt
21
后期发病田块与正常田块比较 06.07.2021
整理版ppt
22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 本病毒仅靠介体昆虫传染, 其它途径不传病。
06.07.2021
整理版ppt
23
• 介体昆虫主要为灰飞虱,一 旦获毒可终身并经卵传毒, 至于白脊飞虱在自然界虽可 传毒,但作用不大。最短吸 毒时间10分钟,循回期4-23天, 一般10-15天。病毒在虫体内 增殖,还可经卵传递。
06.07.2021
整理版ppt
16
• 拔节后发病:
在剑叶下部出现黄绿色条纹,各类 型水稻均不枯心,但抽穗畸形,结实很 少。
06.07.2021
整理版ppt
17
发病严重的田块基本绝收
06.07.2021
整理版ppt
18
左0边6.07.2为021 感病的品种,整理右版ppt边是正常田块。19
病状(大田)
06.07.2021
整理版ppt
33
• (4)带药移栽,起秧前2-3天,结合螟 虫防治带药移栽。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作者:范茂林颜东曙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07期摘要水稻条纹叶枯病目前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
介绍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及传毒媒介,总结了该病田间发病规律,分析影响病情因素,提出防治对策与方法。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防治中图分类号 S435.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07-0098-01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
近几年由于耕作栽培技术的变化导致该病在江苏省普遍流行,特别是在苏北地区尤为严重,目前已成为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病害。
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几乎造成绝收,对种植水稻的农户威胁极大。
1发病症状水稻苗期发病,病初期表现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条纹症状,逐步发生卷曲向下弯,植株渐矮化,叶片失绿,呈黄白色,最后叶片褪淡而枯死。
不同水稻品种症状表现有较大差异。
糯稻、粳稻心叶黄白、柔软、卷曲下垂,成枯心状(有的品种不表现枯心状),病苗分蘖少,提前枯死。
水稻拔节后发病,叶片发红发黄,不能正常抽穗或穗子畸形、结实少。
籼稻和杂交粳稻心叶发病后不卷曲下垂,只在叶片上出现少量不规则褪绿条斑。
2传毒媒介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主要是灰飞虱。
经研究表明:第1代灰飞虱带毒成虫是田间病害的初始来源;而病害在田间的扩展、蔓延主要是稻田中第2代灰飞虱若虫和成虫传毒造成的。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程度与田间灰飞虱的虫口密度和灰飞虱群体的带毒率呈正相关。
经过田间调查,灰飞虱带毒率超过10%,就可能引起病害大流行。
3田间发病规律当灰飞虱迁入秧田传毒后25d左右,即6月中、下旬,田间始见病株;从秧田始见病株至8月中、下旬,田间不断有病株出现。
正常季节移栽的大田,第1代灰飞虱成虫危害传毒后,在6月底至7月初病害出现第1次显症高峰;第2代灰飞虱若虫危害传毒后,引起病害第2次显症高峰。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摘要:主要介绍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生特点、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原因;防治方法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2006年首次在我市大面积暴发,发病面积达10万亩,一田块病穴率5%~10%,较重病田达30%,对产量损失达4%~16%,重者达50%,甚至绝收。
1发病症状该病发病之初是在病株心叶沿叶脉出现断续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短条斑,以后病斑增大合并,病叶一半或大半变成黄白色,但在其边缘仍呈现褪绿短条斑。
病株矮化不明显,但分蘖减少,矮秆品种发病后,心叶展开比较正常;高秆品种发病后,心叶细长、柔软并卷曲成纸捻状,弯曲下垂形成假枯心。
2发生特点2.1发病时间长,流行速度快。
2.2品种和育秧方式不同,病情差异大。
水稻不同育秧方式之间的病情差异较大,表现为播种越早、秧田期越长发病越重。
此外,水稻品种之间病情也有一定差异,病害程度表现为粳稻>糯稻>杂交稻。
2.3发生面积大,危害损失重。
2.4及时用药的病轻,推迟用药则病重。
据调查,在秧苗期或本田初期使用吡虫啉防治灰飞虱,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较轻,病株率在2.50%以下;而多数地区,由于秧苗移栽前一般只针对螟虫选用杀虫双(单)进行防治,而忽视对灰飞虱专门用药,或是待病害发生后才匆忙被动用药,错过防治适期,造成病害发生严重,病株率5%以上。
3原因分析3.1无针对性防治灰飞虱,导致灰飞虱虫源基数高。
由于一直未把灰飞虱作为主要查报和防治对象,从而使介体灰飞虱的数量及毒源基数得以多年累积。
3.2种植结构调整为灰飞虱创造了良好的繁衍场所。
3.3春季气温偏高导致灰飞虱群体动态的异常变化。
近年来的暖冬天气有利于灰飞虱的越冬,虫源基数大。
且雨水偏少,异常的天气条件带来灰飞虱群体动态的异常变化,致使灰飞虱发育加快,迁入秧田时间早,传毒时间长,这是条纹叶枯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4防治方法4.1选用抗(耐)病品种,清除杂草。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摘要从传毒媒介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入手,分析了灰飞虱的发生特点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灾变原因,提出了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的一些实用技术,在防治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相结合,控虫防病”的防治策略,综合应用各项控虫、防病措施。
关键词条纹叶枯病;灰飞虱;发生;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主要病毒病害之一,是目前水稻病毒病害中发生最重、分布最广的一种。
同时,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气候条件的改变,田间生态环境有利于灰飞虱生存、繁殖,加上水稻品种感病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流行。
1灰飞虱发生特点灰飞虱在灌南县以3~4龄若虫越冬。
冬季温暖天气麦田可查见,越冬代3月底至4月中旬羽化成虫。
5月上旬出现1代若虫,5月中下旬达虫量高峰,5月下旬出现1代成虫,1代成虫羽化峰通常在5月底。
常年5月下旬秧苗揭膜后即有灰飞虱迁入传毒,5月底至6月初麦子黄熟时,向秧苗迁飞达高峰。
秧苗染毒后7~20d表现病症。
6月中旬秧田灰飞虱向已移栽的大田扩散,6月20~28日移栽大田2代若虫卵孵高峰,以后每月1个代次,全年发生5代。
10月下旬5代以3~4龄若虫越冬。
各代次间世代重叠现象严重(见表1)。
2条纹叶枯病流行的原因2.1灰飞虱带毒群体的形成是条纹叶枯病再流行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表明:该病流行具有间歇性、暴发性和迁移性,这一观点已在植保界形成共识。
灰飞虱在经较长时期的毒源积累,势必形成较强的带毒群体,就会引发为期4~5年的病害流行期。
2.2暖冬气候现象,有利灰飞虱的多发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冬春1~3月的气温和灰飞虱的越冬密度相关。
冬春低温,灰飞虱越冬密度下降,发病轻,反之将是大发生的预兆。
2004年1月平均气温为3.8℃(历年2.9℃);2月平均气温8.2℃(历年平均4.1℃);3月平均气温9.6℃(历年平均8.0℃),2008年1~3月平均气温比历年高0.9~4.1℃,导致越冬代灰飞虱基数特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州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原因与防控对策
摘要分析了楚州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原因,并根据楚州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对策,以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原因;防控对策;江苏淮安;楚州区中图分类号 s435.11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70-01
淮安市楚州区位于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交界处,种植以稻麦2熟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6.67万公顷左右。
由于种种原因,自20世纪90年代末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楚州区的林集、平桥、范集等乡镇零星发生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一度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尤以2001年、2003年、2004年发生较重,仅2004年,全区有5.60万公顷发病,其中近1 300hm2田绝收。
2005年以后,采取了以农业措施为主的一系列防控措施,至2008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株发病率明显下降,为0.003%。
现将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以期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提供依据。
1 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生的原因
1.1 灰飞虱虫量明显上升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冬季温度持续偏高,再加上少免耕技术的推广面积逐年加大等,灰飞虱的越冬基数逐年升高,2002年4月上旬麦田平均虫量为6.75头/m2,2003年平均虫量为17.19头/m2,2004年同期上升为29.16头/m2。
虽然2004年前期开展了防治,平均虫量
仍高达26.28头/m2,2005~2008年的虫量都在18头/m2左右。
1.2 灰飞虱带毒率居高不下
1999年楚州区首次发现水稻条纹叶枯病,经过2000~2004年连续5年发生,越冬代灰飞虱的带毒率逐年上升,从2002年的18.7%到2003年的20.8%,再到2004年的25.5%,2005年更是上升为33%,此后几年都在25%左右,灰飞虱的带毒率是大发生指标的2~3倍。
1.3 易感水稻品种面积较大
楚州区常年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武育粳3号,由于其产量高、米质优、出米率好等优点一直为广大农民所喜爱,每年的种植比例都在60%左右,仅2004年全区种植就达3.67万公顷,占楚州区水稻面积的57.9%,而该品种最易感水稻条纹叶枯病。
据楚州区农业局调查,水稻条纹叶枯病一般发生年份该品种的第1显症峰穴病率在30%左右,而那些相对抗性强的品种基本在8%以下。
2 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控对策
通过最近几年的总结,要想控制好水稻条纹叶枯病最主要的就是采取农业措施。
2.1 育秧方式的变革是隔断灰飞虱前期危害的重要举措
调查发现,凡是使用旱育或机插方式育秧的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程度要远远小于水育秧。
如2005年6月初调查,水育秧灰飞虱达到1 080万头/hm2时,旱育或机插秧为600万头/hm2左右,田间调查也发现,2004年6月20日移栽前后水育秧的秧苗株发病率高达36.4%,而其他育秧方式的发病率仅为4.2%。
因此,2005年以后,
楚州区全面变革育秧方式,通过政府行为,要求全面杜绝水育秧,采取育秧期间少供水,强制推广旱育或塑盘育秧、机插等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部分群众仍沿用习惯,自发提水灌溉,导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水育地区仍然大发生。
通过分析发现,一是旱育秧或机插秧都有1周左右的覆盖期,在苗期可以隔断灰飞虱的危害;二是旱育或机插的秧苗密度相对较高,田间水分少,揭膜后苗细弱,秧龄相对也要短一些,吸引灰飞虱的能力要小于水育秧,因而单位植株承受灰飞虱的数量前者要少于水育。
2006年以后,广大农民群众不断总结和对照,充分认识到了水育秧的危害,开始自发地采取水稻直播等,客观上避开了灰飞虱的传毒危害。
虽然政府不提倡水稻直播,但由于其省工易学的特点,2008年楚州区直播的稻已经超过全区种植面积的1/2(旱育盘育占25%左右、机插20%左右)。
水稻直播时间一般在6月15~25日,而灰飞虱从麦田迁出的高峰常年都在6月初至6月中旬前后,因此直播田块大多数能避开灰飞虱的危害高峰,从而相对发病较轻。
由此可见,水育秧的全面退出,多种轻型育秧方式(旱育盘育、机插、直播等)的应用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2.2 选择多种性状较好的抗条品种是最简便的控制方法
选择抗条品种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最简便的手段。
为此,从2004年起,陆续推广应用了扬粳9538、徐稻系列、淮稻系列、盐稻8号、泗稻10号等对条纹叶枯病抗性较好的品种替代高感品种武育粳3号。
经过不断的选择和淘汰,目前徐稻系列、淮稻系列、
武运粳21等品种应用较广,2008年抗条品种已占种植面积的50%左右,避免了水稻条纹叶枯病突发暴发的可能。
2.3 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逆能力可以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重复发生
合理肥水运筹、培育壮秧是提高水稻植株抗条能力的重要措施。
为了能培育壮秧,旱育盘育或机插,前期基肥要相对少一些,最好使用含有多种元素的专用肥,控制植株生长,避免其生长过嫩,控制水分,促根为主,少施氮肥,力争使秧苗颜色偏浅乃至黄弱,减少对灰飞虱的吸引力;采用直播时,稻田基肥应以氯基复合肥为主,少施氮肥。
水稻移栽后或直播田水稻分蘖前期,水稻条纹叶枯病会有第2次发病。
此时应拔除田间病株,追肥控水,加强植株营养,促壮促蘖,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用防虫网育秧,或者推迟播种期避开灰飞虱侵入,或者设置杀虫灯诱杀灰飞虱等,但其操作难度大,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宣传推广。
2.4 化学防治措施不可缺少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介体,如果能控制住灰飞虱的数量就可以减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因此治虫防病是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必要手段。
在楚州区,水稻生长前期要坚持全程药控,旱育盘育或机插的苗床揭膜后必须立即用药防治,水稻直播田在秧苗立针期就必须进行化学防治,在灰飞虱高峰期连续防治2~3次,药剂可选用吡虫啉、噻嗪酮、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等与速性较好的
毒死蜱、异丙威、敌敌畏等交替配合使用,切实减少灰飞虱的传毒数量,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连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