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改初探

合集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地理课程作为连接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其跨学科特性尤为显著。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理念、原则、策略及实施路径,以期为地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梳理了新课改对地理教育的新要求,强调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从地理学科特点出发,分析了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价值。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整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策略,包括主题选择、内容整合、方法创新和评价优化等方面。

在主题选择方面,强调了主题的时代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在内容整合方面,提出了跨学科内容整合的策略和方法在方法创新方面,倡导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研学旅行等在评价优化方面,提出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实施路径和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成果,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理念、原则、策略及实施路径,为地理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地理课程在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二、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在新课改背景下,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跨学科整合教育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他主张人的智能并非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包括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地理教学探讨新课改为地理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如何在地理课教学中践行新课改理念?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如何进行?这些都需要地理教师深入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这句话对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

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

地理教学工作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特点,所以,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核心学科能力”的训练,重视“核心地理观点”的教育。

地理教学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地理新课改的要求,我们需要思考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强化对教学目标的学习、理解和把握1.知识与技能。

这是新课程的基础目标,总体上看,在教学中普遍得到重视。

但也存在着误区及改进之处。

重点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整体知识结构的教学方面,应注意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结构。

例如,“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谈天说地”是必要的,但是“谈天”不是目的,“谈天”是为了“说地”。

有些教师在这方面,挖掘的过深,拓展的过宽,使学生在起始阶段就感到过难。

因此,继续研究新课程的要求,尤其是重视对内容的深度、广度作出恰如其分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二是在地理核心观念和原理教学方面,既要以区域作为教学的载体,通过区域发展的案例灌输地里观念,更要通过区域案例教学让学生领会地里观念和原理的内涵。

例如,目标“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教师如果过分偏重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忽视从本质上揭示产生差异的原因,有的教师仅是针对案例本身的个案教学,缺乏对问题原因的一般性概括和对解决途径的归纳总结。

学生遇到类似问题不能举一反三。

三是在地理技能的教学方面,重视了对“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数据”的技能教学,对“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试验、地理调查”的技能教学明显弱化。

浅谈新课改后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浅谈新课改后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3教学手段 要活 . 在课堂上 , 教师总是借助一定 的教学手段作用 于对象 而实现预期 目的 的。 因 此, 教师要根据实 际情 况来设计 课堂教学 , 教学 手段要“ ” 而且要 “ 用” 如在 活 , 活 。
囝豳
学 习“ 气旋与反气旋 ” , 生容 易把二者混淆 , 了让学生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时 学 为
基础上 , 过学生之 间 、 生之 间的讨论 , 每个学 通 师 让
生充分发表 自己的见解 ,在老师指导下得 出正确结 论。 老师 的“ 指导” 主要体 现在给学生提 出“ 自学思考 题 ”题 目的设计不要过于简单 , , 也不要太难 , 要简洁
明 了 , 住 问题 的 关 键 所 在 。 之 , 引 导 学 生 积 极 抓 总 要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 或许是因为长大了的原 因, 不敢在同学面前回答老师 的提 问 , 害怕答 错了丢人 。 因此 , 堂教学过程 中, 课 教 , 如议一议 、 辩一辩、 比一 比、 猜谜语 、 我是小老师等 。 这些都是学生喜爱
的活动 , 教学时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 中, 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 。
个高 中学生 的终身发展 奠定基础。为达到这样 的 目 的 , 们 要 有 效 地 将 课 程 改 革 的 理 念 渗 透 到 地 理 教 我 学 中 , 在教 学 中发挥 自己 的主观 能 动性 , 并 创造 性 地设计教学 , 做到“ 活教” “ 、 活学 ” “ 、活用 ”让地理课 ,
i 中 史地・ 指l 2 0 .6 I _) 学敢 . 教学 导 版) 0 80 —
= =======:= ======== === ——一

— — —


新 课 程 标 准 强 调 以 学 生 的 发 展 为 本 ,谋 求 基 础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浅谈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探究式教学浅谈
从 而培 养他 们 良好 的 科学 态度 。探究 的过程 至关 重 要 ,高
水源 、 交通、 经济等因素, 才能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科学 。 这
些 因素 是学 生在 今 后 的分析 中所要 掌握 的 ,对 于有 关城 市 土地 利用 、 工 厂选 址 、 居 民 区分布 等 方面 的 习题 , 可 以做 到 游刃 有余 。
识 和 能力 , 充 分 展现 他们 的才智 与潜 力 , 发挥 他们 的创 造 性 思维。 ・
( 二) 重视教学过程 , 方法灵活多样。探究的真实 目的
是 让学 生 体验 地 理科 学 的探 索和 研 究过 程 。探 究式 教学 旨
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给学生创造 自由想象 、 发挥的机会,
教师要对学生讲清楚地理探究式教学的优点和作用 ,让学
生 对探 究 式 教学 有一 个准 确 的概 念 : 其次, 教 师 要充 分考 虑 到 学 生 的个体 差 异 ,使探 究 式教 学符 合 不 同学 生 的个性 特
实践性很强的知识 ,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观察或实验的方式 探究理论的准确性 。指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了 解地理现象产生、 发展的规律, 从而归纳总结出该地理现象 的特点和作用。比如在 “ 城市空间结构分布” 的教学 中, 教
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简单化 、 直观化 , 使学生觉得地理在生活
中无处 不在 。
( 二) 创设生活情境 , 培养学生兴趣。要想激发高中生
学 习地 理 的 兴趣 , 就 必 须使 课 堂教 学 内容 形象 、 生动 、 有趣。
法, 使学生养成善于探究的好习惯。在我国“ 新课改” 的支
持下, 高 中地 理教 师 要运 用合 理 的教 学方 式和 手段 , 让探 究 式 教学 方法 灵活 应 用在 课堂 当 中 。 相信 经 过多 方面 的努 力 ,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探究【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使地理课堂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适应新课改的潮流,焕发新的活力,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有效载体。

主要涉及民主氛围的营造,课堂情境的创设,生活中地理知识的挖掘和应用,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等方面。

希望通过此次初浅的探究,能为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课堂形式提供参考,为实现新课程目标服务。

【关键词】高中地理新课程民主合作焕发活力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而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是主体意识的本质特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学生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灵性,缺乏生命活力。

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地理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呢?笔者以为:一、幽默活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效率有的地理教师个性活泼、兴趣广泛,性格属外倾型。

在教学中,往往不会墨守成规。

他们巧于设疑,善于激趣;教风生动活泼。

每个教师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以及风度仪表等,因而必然以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面貌活跃在讲台上。

有的地理教师情感丰富,在教学中往往很注意情绪背景,善于用自己对所教知识的情感,来煽起学生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这样的课堂上,会有疑问,有惊讶,有问有答,有争论,也有笑声,情感起伏跌宕,学生情绪高昂、兴趣浓厚。

这些教师在讲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总是以饱含感情的语言,自然流露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从而以情动人,以情激情,感染和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严肃认真地讲解系统知识的同时,适当运用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地理教师思维敏捷、机智;能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和特色,根据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擅长启发式,教法灵活,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语言富有激情、优美生动,具有形象性和感染力;板书设计提纲挈领、新鲜醒目、语精字妙,一个箭头,一个图例,会引起学生对教材内容丰富的联想。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新课改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要求教育者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得高中地理教学也在这一背景下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本文将就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进行讨论。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也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不再只是灌输地理知识,而是侧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传统的地理知识和概念仍然是教学的基础,但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使得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地理知识,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地理实地考察、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都成为了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教学方法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引入了许多新的手段,例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课题式研究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地理教学手段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从以往的传统黑板教学向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手段的并用转变。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使得地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

也更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五、评价体系的变革新课改也要求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体系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的改革也需要从以往的一考定终身转变为注重多元评价和能力评价,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地理新课标改革后的变化

高中地理新课标改革后的变化

高中地理新课标改革后的变化传统的高中地理教育主要偏重知识的传授与应试,而新课改之后的高中地理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素养和创新意识,能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

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高中地理新课标改革后的变化的认识。

一、新课标改革后教材的变化1、内容的编排不同:老教材的必修部分相较之下更为清晰明了,从目录就能一目了然的了解所学知识,内容编排也很系统;而新教材的必修部分知识体系较散,需经过教师理性的分析与归纳,才能很好的把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

这点对于刚任教的年轻老师来说可能是个挑战,需要教师自己能对整个知识体系、各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深浅程度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才能游刃有余的使用好新教材。

2、知识传授的着重点不同:老教材的必修部分着重于知识本身的传达,呈现的方式较死板,但条理清晰,比较适应于备考;而新教材的必修部分更加注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课本中特意添加了:课前的“探索”、学习中的“课题”、课后的“案例探究”等大大多于老教材的自主学习板块,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于学习,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自主,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新教材在知识体系虽不如旧教材系统,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给学生挖好沟,引好水,3、教学内容不同:新教材删掉了老教材“生物”、“土壤”、“国际贸易与金融”方面的知识,在必修3着重添加了区域地理的知识。

更加强调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地理知识体系的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涉及面广,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综合地把握好学科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4、教材生动性不同:新教材图文并茂,栏目多样,强调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分析,注重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创造条件。

强调开展多种地理活动,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浓厚兴趣。

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探

高中地理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探

程与方法” 标的前提 。 目 也是教师进行有效课 堂教学 的重要保障。教师在选择 地理实验就是应该引起教师重视的方法和手段。 自然地理的 内容 由于涉及 的事物多具有 空间范围大或时间跨度大 的特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时候, 一般可分三步进- . / 首先 明确课程标准中对达成某一 y
课标所规定的方法与手段 ; 其次, 结合所使用 的教材 , 弄清教材中对该“ 为条 行
项课标都要求教师在教学 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地理 图表 ,以获得课 察、 实地调查等) 来实现 。 但实施过程中, 教师切不能单凭学生的最终成果来对 而应把完成任务的过程分成不同阶段, 实施分阶段 标中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 。 要达到课标 的要求 , 教师在教 学中首先应该对提供 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 评价 , 给学生的地理图表 ( 可以是教材提供的, 也可以 由教师 自己提供) 有深刻 的理 的过程性评价 , 以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 。 解, 明确其所包含的相关地理原理与规律; 次, 其 必须根据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
二、 地理教学中达成“ 过程与方法” 目标的主要途径
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分析和实践, 我们不难 发现 , 虽然具体 的课程
标 准 数量 较 多 , 其 中对 ‘ 程 与 方 法 ” 表 述 最 主 要 体 现 在 以 下 两方 面 : . 但 过 的 1
三、 在学生学 习评价中进行“ 过程与方法” 的考查
四、知识与技能” “ 是达成“ 过程与方法” 目标 的基础
“ 过程 与方法 ” 目标主要是对学生地理能力、 地理方法掌握程度 的要求, 但 它的实现必须是建立在 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基础上。在

高 中地理新课程“ 过程 与方法" 目标初探

高中地理新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新课改心得体会

高中地理新课改心得体会
在高中地理新课改中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启示。

首先,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地理常常以记忆知识为主,学生只需死记硬背地理概念和地理数据。

而在新课改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解决地理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次,新课改突破了传统地理教学的界限,注重引入跨学科内容。

地理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使地理知识更加丰富和深入。

通过和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的关联,我不仅学到了地理知识,还了解了地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形成更全面、更系统的知识体系。

此外,新课改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

地理教学中引入了实地考察、实验和模拟研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参与地理项目和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理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也让我意识到地理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身边的事物和现象。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地理。

总的来说,新课改使得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跨学科的内容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我愿意深入地探究和了解地理知识。

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析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探析

下游地区却不 会发 生次 生盐渍 化 。笔者 的纠正 引起 了 学生的好奇 : 那 是什 么原 因呢?接 下来 , 笔者从 我 国的 降水分布 、 干湿状况 、 地形 特点等各 个方面进 行 了讲 解 , 这才让学生恍 然大 悟 。这样 的教 学给 学生 留下 了深 刻
的印象 。 2 . 创新情境 , 让学 生感受新知
2 . 启发 思 维 , 注 重理 解
为了避免学生表 面地理解地 理知识 , 教 师可 以为学 生创设情境 , 帮助学生学习。当学生产 生错误时 , 教师不 要急 于纠正 , 而是从情境 中对 学生进行 引导 、 推理 , 得出 错误 与矛盾 , 从而让 学生理 解知识 。在 学习 “ 黄赤交 角” 时, 告诉学生黄赤交角是 2 3 度2 6 分, 而不是 2 2 度。为 了 让学生弄 明 白其 中原 因, 我 们假设 黄赤 交角 是 2 2 度 2 6 分, 如果缩小了一度 , 那么北半 球热带 、 北温带 、 北寒带会 发生什么变化 呢?学 生的答 案很多 , 但有很 多 回答 不能 反映他们 对 此 问题 的理 解 。笔者 再设计 一 个 问题 问学 生: 假如太 阳在赤 道上 不 动还会 有极 昼 和极夜 现 象 吗? 如果北半球 纬度总和 是 9 O度不变 , 当热带缩小 或扩 大 , 其他两个热 量 带都 会发 生 变化 , 但加 起来 的总 数是 9 0 度 。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 去推理 , 从而使他们走

知识干 扰新 的知识 , 放 弃传统 的 固定 的学 习模式 , 用新
的思维方法 进 行学 习。教师在 教学 中也 要 引导学 生利 用新 的思维方法进行学 习 , 消除“ 经 验式” 学 习方法 。比
如, 《 环境保 护 》 是 高 中地理选 修 的一个 内容 , 其 中有这 样一个 问题 : 次 生盐渍 化一般 发生 在农耕 区 , 那 么农耕 区一般处于我 国哪个 地 方呢?学 生根据 教材 找到 问题 的答案 : 我国农耕 区主要在 东部地 区 , 比如 东北平原 、 华

新教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初探

新教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初探

新教改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初探高中地理新教改,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基本地理知识素养。

根据笔者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结合新教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初步探索新教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模式。

新教改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一、前言新教改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现代地理教学鲜明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为基本教育理念,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明了高中地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在新教改模式下,高中地理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出发点,适应新教改的高标准和新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出高素质的高中人材。

二、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高中地理新教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精神,在教学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设计、评价标准等很多方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比如,新教改更加不注重死记硬背的地理知识,这也和近几年高考题的变化趋势是相吻合,起初是大部分的外国国名、矿产不需要记忆,到后来国内大部分的矿产、资源、电站等诸多数据也不需要记忆,现在连区域定位的考查也在淡化。

新教改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必备地理知识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阐述事实的能力和论证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高中地理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广大地理教师必须真正吃透新教改的思想和标准,吃透新教材蕴含的知识和理念,对地理学科不断发展的知识进行更新,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要努力搜集各种课程资源,包括地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了解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各种信息,进一步加以整理、归纳、吸收,逐步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更新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探索、掌握和利用各种新的教学技能,以适应新教改的高标准与新要求,培养出真正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材。

三、新教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模式1.设计丰富多彩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布置作业是检验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教学效果反馈的方式,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探索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探索

“三新”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要求高中地理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基于学科素养教学,依据课程标准,遵循评价体系,由此形成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发的教学模式。

各版本教材的编排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如何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课标要求展开教学改革值得广大教师思考。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全新的要求。

新课改提出地理教学需要以学生地理素养作为核心,在新课程新教材的浪潮下,对老师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更新自己的观念,主动转变自己的角色,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一、地理教学的改革背景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7年底,新课程标准印发出版,并且在2018年秋季学期执行。

2019年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分别对考试、命题与招生等工作提出了要求。

2020年1月7日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从而给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创设多维命题模型,考试情境分为与学生联系密切、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

[1]重视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

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

加强地理实践,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强化学生与真实世界的联系。

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放空间。

改变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针对性、即时性、互动性。

地理必修一在经典自然地理基础上,适当扩充了地理科学科普性内容(地球历史、土壤、植被等),整体设计以气、水、土、地、生五要素为主,旨在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及自然环境,突出地理实践力及人地协调观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初探在国家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施建设中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多样化的地理教学方法,强调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理学科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又是个很有趣、很实用、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但由于过去地理教学中主要采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实践和探索的机会,使得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纯粹被动地接受、呆板地记忆地理知识及结论,压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培养他们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此,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探究式学习,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在教育教学中加以推广。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怎样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怎样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怎样在课堂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而达到学以致用、提高能力的目的,是每一名地理教师都面临的问题,下面就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新课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实施,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新的教学气息,体验了课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与学方式和“新”的评价方式,也感受着课改的“辛劳”与收获。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但也给我们基层的参与者们带来不少困惑。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搞清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改革?这次课改改的是什么?是不是对以前地理课程及其教育方式的否定等等一系列问题。

我们有个不好的习惯,做事往往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处理不好新课程改革也可能会犯一样的错误。

明确地说这次课改绝不是对以往课改的否定,事实上力图准确地把握和反思。

地理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它系统性强,有些知识又相对抽象且不易理解。

所以地理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地理课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选修的那部分内容)。

就因为它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基本功的训练,永远是地理教学的核心。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初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学初探
新课程 视窗 1 4
新 一 轮 课 程 改革 给 高 中地 理 教 学 带 来 了 机 遇 和 挑 战 : 课 改 新 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 了解学生的 兴趣 、 知识储备和能力 , 在教学 中 发挥创造才 能 ; 要求学 生真正 成 为课 堂 学 习 的 主 人 ; 课 改 的 理 新 念 需 要 通 过 灵 活运 用 多 种 教 学 模 式的课堂来 落实 。高 中新课程 的 实施 , 使有效 教学 成为 一个新 的 研 究 热 点 。本 文 着 重 探讨 在 高 中 地理课 堂教 学 中, 如何激 发学 生 的学习兴趣 , 高学生 的学 习效 提 率和学 习质量 , 效地 提高学 生 有 地理 学 科 的 学 习 能 力 和 科 学 素 养。 教 师在 教 育理 念 上 要 “ 破

学 生 是 学 习 的 主 体 , 生 的 情 况 千 差 万 别 并 且 学
直处于一种 动态的变化之 中 , 课余 时 间走 进学生 中间 ,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 备状况 , 关注 、 关照 学生 的 需要 、 兴趣 、 追求 、 体验 、 经验 、 感觉 、 困惑 、 疑难 等 , 努 力探索符 合学情特 点的学 习模式 , 并将 这些学 习模 式在具体应用 的过程 中不断进行 优化 和完善 。

二 、 计 符 合 新 课 程 理 念 的 设 教 学 方 案
教学方案是教师进课堂之前对教学的各个环节 做 好 的科 学 设 计 , 学 方 案 要 力 争 : 教 目标 明 确 , 人 切 精 巧, 梯度 清晰 , 过程实际 , 操作灵活 , 效果 良好 。 1潜 心研 究 新课 标 , 据 新 课 标 设 计教 学 方 案 . 依 教学 目标不能只按照教材 来制订 , 更要依 据地 理课程标准和教 学实际 , 准确把握地 理 内容深 度和 广度 , 依据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和组合 ,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的内涵来制订 。高中地理新课程 的总 目标 对学生的地理素 养作 了全 面的要 求 , 尤其 是对 学生 的能 力 要求 提高 。新 课 程 要 求 凸显 掌 握 地 理 技 能 和 能力的过程 , 注重对学生 综合分 析、 比较 、 概括 等地 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 探究能力。地理教师应认 真解读课 标 , 重视研究 学 情, 精确把握三维 目标 。 2 潜心研究新教材 , . 依据新教材设计教 学方案 新教材 的编写是围绕着 “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新 课程理念展开的 , 因此新教材从形 式和 内容上都生 动活泼 , 能吸引学生 , 并注重学生参与 。同时我们也 要认识 到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标准 。如何挖掘教学 材料 , 不断充实完善 教材 , 不断补充 新的地 理信息 , 这是新课程给地理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尝试从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

高中地理新课改简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地理课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新课改内容、新课改效果三个方面,对高中地理新课改进行简要分析。

一、新课改背景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高中地理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繁杂、结构不合理、教学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因此,教育部对高中地理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旨在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新课改内容高中地理新课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课程结构。

将原有的单一必修课程改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2、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新的地理知识和理念融入教材中,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

3、改进教学方式。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4、强化实践教学。

加强地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三、新课改效果高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的课程结构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再次,改进教学方式使得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强化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总之高中地理新课改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一次重要变革,通过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的改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发展。

然而,新课改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实践。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课程 的理念 , 适应新课 改的浪潮 , 焕发 新课 改的活 力, 真 正 成 为 提 高 学 生 素质 和 能 力 的 . ’ 效 裁 体 。 主 要 涉及 民 主 氛 围 的 营造 , 课 堂 情 境 的创 设 , 生 活 中地 理 知 识 的 应 用 , 以及 评 价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希望通过此次初探 , 能为新课 程改革 下的地理课 堂教 学提供参考 , 为实现新课程 目标服 务。
W E N L l D A 0 H A N G
国 四大地 理 区域 的划分》 课程中, 文字 描述介 绍 的“ 秦 岭一 淮河线” 不能完整的表达关 于地域分界线 的内容 , 导致 了学 习时学生 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但 图像 的方式却能很好 的表 述“ 秦岭一淮河线 ” 、 “ 青藏高原边缘线 ” 、 “ 4 0 0 mm / 年等 降水 量线” 这 3条地域分界线。使得学生对地域 的划分依据有 了 更 为准确 的认识 ,同时也为下步学 习知识 点奠定 了 良好 的
学生在生活中的地理意识 ,文有利于发掘学生 自 主学 习的
潜能 , 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 习地理积极性 的活力。让教与学 跳出教本 , 走到现 实生活 中, 使地理课堂 大起来 。家乡 的山 水, 农 民的田地 , 城市的高楼 , 十字路 口的红绿灯 等等 , 如此 亲切 , 如此触 手可及, 全成 了学习地理的素材 。 三、 使 学 生成 为课 堂 的 主 人 新课程 提倡 以弘扬人 的主体性、 能动性 、 独立性等个性 为宗 旨的 自主性 学习。根 据这 一理念 , 我们采用 “ 分组合作 自主学 习” 模式 , 让学 生在创设 的情 境中 , 有 目标 、 有计划地 互 相讨论 、 合作探究 。由于学生性格 、 爱好 、 情趣 、 知识等方 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 , 我们在提醒学生适 当注意成绩 的前 提下 , 允许学生 自由组合 , 组建成学习小组 。 在地理教学过 程中 , 常常存在 学生观察 、 分析 、 想 象活 动停 留在肤浅 阶段 , 难 以深入 ; 在讨论 问题 时 , 往往进 展缓 慢, 启而不发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很多 , 重要原因之一就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 中,未 能很好 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加学 习活动 , 教学模式较陈旧。要使学生在课 堂上 能积极 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 中去 , 培养他们取得独立 、 主动的学 习 习惯和学 习方法是很重要 的, 民主、 和谐 、 宽松 、 愉悦的课堂 学 习氛 围, 可唤起 学生的学习热情 , 激起 学生 积极主动参与 自主探索知识 的欲望 ,才能给学生一个 无拘无束的表现空 间, 让学 生处 于一 种愉 悦的心情 状态 , 使学生敢想 、 敢说 、 敢 问、 敢争辩 。教师应不 断地创新 教学模式 , 帮助学生养成 良 好 的学习习惯 , 掌握行之有效 的学 习方法。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的探究式学习

浅析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的探究式学习

张贴 几个学生的小 结 ,或在课余时间对互 帮互助小组
双方 的小结进行评 比,从 章节 、小 节慢慢过渡 到课 时 小结 。由于经 常强调 自己去归 纳、小结 ,这使学生记 忆效果 明显 ,认识结 构清晰 ,学过 的知识不易遗 忘。
2 . 培 养讨论的 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 性 、合理性
二 、在地理课堂教学 中开展 探究式过程
识, 结合收集 的相关资料和教材 内容 , 通过小组讨论 , 合作学 习探究 ,分 析归纳并解决 问题 。例如 ,在进行 “ 季风水 田农业 ”教学 时 ,学生通过对教材 中提供 的
相关 图片等 资料找 出其他 的主要水稻产 区 ,分析 归纳
他们 的共 同特点 ,由此得 出季风水 田农业 的主要 区位 条件 以及季风水 田农业生产 中的特点和 问题 ,并分组 讨论解决 的办法 。 4 . 说 出来—— 引导学生表述 成果

在探究式教学 中 ,可以让学 生通过相关 的图片、 1 .学生的全 面发展 需要进行探 究学 习 探究式学 习强调学生学 习的 自主性 ,体验性 和探
资料 、视频 、故事 、身边 的事例等信息 。通过 比较 ,
归纳等方式存在 的发现 问题 。例如 ,在进行 “ 季风水 田农 业 ”教学时 ,教师布置学生对本地 区的主要农业 产品做简单 的调查 , 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 的调查结果 ,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发现其 中蕴含 的问题 : 本 地区的农产 品主要是稻米 ,水稻是农 田中的主要作 物。 3 .学生 自主探 究 ,解决问题
在小组讨论结束后 ,各学习小组派代表 阐述对各 个 问题可以采取的各项措施 。通过文字语言和 口头语 言的概括 ,使学生在表述 中形 成 自己的结论或观点 。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

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2019第11期中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戚峰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至今已经逐步走向了新道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无法满足当代学生对于学习的实际需求,需要针对当代的学生推出适合的学习模式和方法。

对此,生活化教学模式应势而生,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现象进行详细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周边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和经历为教学素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尤其是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来说,这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因此,教师想要明显的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需要构建出相应的生活化教学模式。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生活化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新课改大背景下所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念,主要是将实际的教学工作置于实际的现实生活中,通过实际的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素材来激发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的欲望,从而实现在生活中学习,通过生活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并最终陶冶其情操,使得学生成为全面性的高素质人才。

这类教学模式主要着重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形式新颖、通过减少教学机械化、程序化规律的教学模式,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地理知识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自身周边的生活环境,懂得通过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来解释和解决一些生活中所出现的现象和问题。

但是,单一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是无法有效达到上述目的的。

这就要结合现实生活,通过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课堂环境中的应用,实现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符合当代时代背景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言:教育即生活。

这句话囊括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来源,即生活化教学模式就是要重视教育环境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将现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引入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工作中,以生活为教育的中心,任何一阶段的教学工作都不能脱离生活,通过生活迸发出新生力量,从而使得教育更加强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象 , 甚至可以利用突发事件 . 激 发 学 生
的兴 趣 。 联 系生 活 中 的实 际 可 以使 课 堂 教 学 更加 的 活 跃 ,因 为 都 是 生 活 中 看 到
小 组 的 同学 讨论 .不 但 可 以 充 分 体 会 到 交 流 与 探 索 的 乐 趣 ,更 能 增 强 思 维 能 力
( 2 ) 与 地 理 必 修 I、 Ⅲ 和 选 修 的 关
系 。从 知识 结 构 来 看 , “ 地 理 必 修 I” 是 “ 地 理 必 修 Ⅱ” 的基础。“ 地理 必修 Ⅲ” 是 在 前 两 个 模 块 学 习 基 础 上 的一 个 高 层 次 综 合 和 提 升 ,是 以案 例 的形 式 剖 析 具 体 地 理 现 象 和 问 题 的 综 合 体 。人 文 地 理 学
“ 我校 ” ) 选 修 的 两个 选修 模 块 中 , 选修 Ⅲ ( 旅 游 地 理) 与人 文 地 理 有 直接 关 系 。 但 是 “ 地理 必修 Ⅱ” 与 选 修 模 块 的关 系不 一 定 是 基 础 与 提 高 的 关 系 ,如 果 条 件 允 许 的 话 ,我 认 为 选 修 模 块 可 以在 必 修 模 块 中 间开设 , 二 者是 互 为 基 础 的 关 系 , 这 样 既 避 免 重 复 . 又提 高 学 生对 地理 课 的 学 习
热情。
示 意 图 、图 表 等 材 料 形 式 可 以提 高 学 生 图 能
力 不 足 ,湘 教 版 教 材 在 每 个 章 节 中穿 插 大量 图片 , 形象 、 直观 、 生 动 地 将 地 理 现
特 点 分 析
1 . “ 地 理必修 I l ” 在 高 中 地 理 课 程 中
的 地 位 至 关重 要 ( 1 ) 从 内容 来 看 , “ 地 理 必 修 Ⅱ” 主 要 是侧 重 人 文 地 理 。但 是 , 地 理 必修 Ⅱ提 倡
“ 自然 地 理 、 人 文 地 理 和 区 域 地 理 的 联 系 与融 合 ” . 不 主 张 自然 和 人 文 地 理 的 截 然
学 生生活 , 往往 是学生可 观察 、 可感 受 、 可 操作和可评价 的。例如: 在《 地 球 的 运 动》 中介 绍 正 午 太 阳高 度 角 时, 教 材 通 过 活 动设 计 , 图文 结 合 感 受 太 阳 高 度 的 概 念, 并 利用活动从数学 的角度分析, 帮 助 学生理解 如何计算 正午太 阳高度 角 , 将
理 教 学 内容 相 关 的 资料 和新 闻 等 , 探 求
解 决 问题 的方 法 ,注 重 学 习 和解 决 问 题 的过 程 。这 些 措 施 的实 施 有 利 于 拓 宽 学 生地 理 知 识技 能实 用 性 范 围 ( 2 ) 课 堂 教 学 应 联 系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分离 和 割 裂 .也 不 拘 泥 于 讲 授 纯 粹 的人
的 严 谨 性 和 表 达 能 力 的 完 整 性 ,从 而 减
或 了解 的~ 些 地 理 现象 .这 样 会 给 所 有
的学 生创 造 发 言 的 机会 、也 会 促 进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到地 理 学 习 中 来 。 比 如 在 介 绍
习 中 获 得 的 地 理 原 理 、思 想 和 方 法 都 可
文地 理
( 3 ) 新 课 改 地 理 教 材 中 的 讨 论 部 分 为 学 生 学 习搭 建 了 交 流 平 台 ,促 进 学 生 求 异思 维 发 展 。 大 量 的 讨 论 问 题 使 学 生
思 维 更 加 活 跃 .在 已 掌 握 的 地 理 知 识 基 础 上 ,能 够 在 每 一 个 问 题 的 每 一 个 环 节 上提出新的问题 . 产 生 新 的见 解 , 并与 同
难 点简 单 化 。
学 为 开放 式 课 堂 教 学 。具 体 的做 法 有 : 组
织 学 生依 据所 学 的 地 理 知识 , 观察 当地 的
自然 与 人 文 地 理 现 象 的 变 化 及 特 征 ; 开 展 地 理 要 素 单 向调 查 ;启 发 学 生 写地 理
调 查 报 告 和小 论 文 ;指 导学 生 收 集 与 地




/  ̄
【 l 】 字教研
' ZH O N GX U EJ I A OY A N
高 中地理新课改初探
曹宇辉


新 改 敦 材 的 内容 及
动” 板块, 这 些 凸显 了 地 理 学 科 实 践 性 的 特 点 。新 课 改 课 程 中 的“ 活动” 设 计 贴 近
( 1 ) 重 视 实 践 教 学 。新 的教 学 模 式 强 调 地 理 学 科 的 特 点 ,变 闭 合 式 课 堂 教
以 在 此 模 块 中 得 到 应 用 。在 新 课 改 的背 景 下 湖 南 省 衡 东 县 第 一 中学 ( 以下 简 称
少 在 老 师 引导 下 的思 考学 习束 缚 。
( 4 ) 新课改地理教 材中的各种地图 、
《 文 明旅 游 》 时 就 可 以 充 分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观 能 动性 ,让 他 们 联 系 各 自的 经 历 来 学 习 和 思考 这 部 分 内 容 。在介 绍 《 地球 的内
部结构》 时, 可 以 用 生 活 中 的 常 见 事 物 来 联 系 地 理 学 中 的 知 识 ,如 利 用 煮 熟 的鸡 蛋 剖 面和 地 球 的 内部 结 构 剖 面 类 比, 让 学 生 迅 速 的 理解 地 球 的 内 部 分 层 。在 介 绍 《 大气 温 度 》 时 ,可 以联 系一 句 古 诗 词 : “ 高处 不 胜 寒 ” , 让 学 生 了解 离地 面越 远 气 温 越 低 。 生 活 中 的 实 际 有 时 候 能 让 复 杂 抽 象 的 知 识 变 的 简 单 而 易 懂 .这 样 更 有 利 于 提 高 学生 学 习 的 积极 性 。 ( 3 ) 将 初 中 地 理 与 高 中 地 理 有 机 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