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分析教材:
本单元内容包括猜一猜和找规律。
简单推理过程和找规律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让学生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感受简单的推理过程和探索图形的排列规律,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及列组合的数学方法。
学习重点:
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学习难点:
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本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我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
我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自己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措施和方法:
1.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教案时要做到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环节,灵活处理教材。
2.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3.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教学的重点要为学生提供猜想、活动交流的机会,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使学生在描述、思考和讨论交流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事物的推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9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1课
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在数学解题中的重要性。
2.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生能够理解何为推理,并能够灵活运用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方法解决较难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PPT。
2.学生课前预习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5分钟)
1.引入推理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推理在数学中的应用。
2.介绍简单的推理方法,例如“找规律”等。
3. 案例分析(20分钟)
1.让学生分组完成几道简单的推理题目。
2.引导学生探讨解题思路及方法。
4. 练习和讨论(15分钟)
1.老师布置几道推理题目让学生课堂上解答。
2.学生互相讨论解题思路。
5. 拓展应用(10分钟)
1.老师带领学生思考推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尝试应用推理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堂小结
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推理在数学中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推理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
七、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册上关于推理的习题。
2.思考并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推理问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己的思维逻辑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推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简单的推理(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推理的能力。
–通过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正确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尊重他人意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运用简单数学问题进行推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第九单元内容。
–设计逻辑推理训练题目。
–准备黑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第九单元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解决问题的逻辑推理方法。
第二步:教学内容(10分钟)•引导学生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介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
第三步:示范与训练(15分钟)•在黑板上列举几个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推理。
•分组训练,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第四步:梳理与总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步骤。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设计若干逻辑推理题目让学生自行解答。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围绕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展开,通过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训练,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和合作精神,但仍有部分学生在逻辑推理方法上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训练。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并引导学生应用到更具挑战性的问题中。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课题一:复习万以内加减法口算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8—119页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1、口算方法复习。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口算第2题,时间:3分钟。
三、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1、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理。
(1)口答。
根据238 + 482 = 720 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 – 230 = 300 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完成第3题。
四、课堂作业复习第4题。
教后随笔:课题二:复习万以内笔算加减法和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9页复习第5 – 8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原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二、笔算加减法复习1、完成复习第5题。
(1)学生笔算。
(2)比较每组题的异同之处,总结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法则。
2、分组完成复习第6题。
(1)学生分组练习。
(2)分别说说笔算加减法验算的根据。
三、混合运算复习。
1、完成复习第8题,只口答运算顺序,不计算。
2、学生小结混合两步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课堂作业复习第7、8题。
教后随笔:课题三:千克、克、时、分、秒和直角初步认识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 – 12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借助生活中简单的事件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能按一定方式整理信息,进行推理;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通过游戏,让学生用推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推理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通过观察、猜测、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阐述自己推理过程的数学表达能力。
(第九)单元教学计划
分析教材(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知识结构、前后联系)
教材分析:
逻辑推理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本单元安排的就是简单的逻辑推理,把简单的逻辑推理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通过游戏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观察、猜测、解决问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思想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时间:3课时。
重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体验什么是逻辑推理,并能用一定的方式辅助推理,有条理地表述自己推理的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简单推理的经验。
学情分析:
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学生经常会自发地使用三段论推理,只不过常常省略大前提。只不过学生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二年级的孩子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喜欢做游戏,喜欢与他人合作,同时也具备了一些简单的推理能力。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猜测、推理,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教案一、教学目标•掌握推理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能够通过分析问题、观察规律,进行正确推理。
二、教学重点•掌握推理的基本方法和思维逻辑。
•运用推理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出示一个数列,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规律。
2.学习:介绍数学中的推理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推理的基本过程。
3.练习: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几个简单的推理题目。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推理方法的理解。
2.学习:讲解更复杂的推理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逻辑推理解决。
3.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挑战性的推理问题。
第三课时1.复习:通过小组展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推理过程。
2.孰善孰恶:讨论推理的应用场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推理能力。
3.总结:教师总结本单元内容,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推理思维。
六、作业•完成本单元课后练习册中的推理题目。
•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推理问题,写成小作文提交。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推理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启发式的提问激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推理方法的同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
以上是本次《数学广角——推理》教案的内容,希朴看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下第九单元《找规律》(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灵活应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推理等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备课,准备板书,教案和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前一课时内容,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引入“找规律”的概念,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兴趣。
2. 学习新知(25分钟)•第一步:复习前一课时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第二步:介绍新的找规律方法,并通过示例演示解题过程。
•第三步: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找规律的策略和结论,引导他们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
3. 拓展应用(15分钟)•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题目,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合作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强调找规律的重要性。
•让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困难,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课堂设计特色•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灵活运用示范教学、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学生在找规律过程中的思维逻辑,及时引导他们纠正错误。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其学习动力。
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九单元推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九单元推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1 情境导入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猜一猜小动物在哪个房子里”,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推理。
111 展示情境图展示相关的图片或动画,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问题。
1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已知的信息,你能猜出小动物在哪个房子里吗?”12 探究新知121 例 1 教学出示教材中的例 1 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题目内容。
12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123 汇报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引导和梳理。
124 总结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推理的方法,如排除法、假设法等。
13 巩固练习131 基础练习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题目,巩固所学的推理方法。
13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稍有难度的推理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推理能力。
14 课堂小结141 回顾知识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推理知识和方法。
142 总结经验让学生分享在推理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
15 布置作业151 书面作业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如课后练习题。
15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推理的例子,并与家人或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对于学生在推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推理能力。
同时,要通过多样化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推理的理解和应用。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9单元 2数独》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9单元 2数独》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9单元“2数独”是本册书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数独游戏,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主要包括数独的基本概念、数独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字认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对数独的认识和解决数独问题的能力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数独,掌握解题策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独的基本概念,了解数独的解题策略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数独题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独游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独的基本概念,解题策略和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数独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独知识。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数独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独课件和数独题目。
2.准备黑板和粉笔。
3.准备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独课件,引导学生关注数独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数独的基本概念,如数独的起源、规则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数独的解题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数独游戏,每组完成一幅数独题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完成的情况,选取几组数独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分享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更复杂的数独题目,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数独题目。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独的重要性和解题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新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新备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简单排列、组合,简单概率,找规律,简单的逻辑推理等。
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学生在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概率和排列组合等概念还是初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猜拳游戏”,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组合、概率等基本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向学生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 二下 第9单元 1
1.简单的推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游戏引入1.“随意”猜师:在开始上课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做个猜纸牌的游戏吧!这里有一副纸牌,我从中拿出2张,大家猜一猜,我拿出来的分别是什么牌?(学生随意猜,遇到困难时,老师提示信息。
)2.“犹豫”猜师提示:这两张牌分别是黑桃4和红桃3。
你们再猜一猜哪一张牌是黑桃4,哪一张牌是红桃3呢?预设:虽然只有两张牌,但还是不能确定。
3.“确定”猜师:如果我告诉你“左边这张牌不是黑桃4”,你能猜出左边这张牌是什么吗?预设:左边这张牌是红桃3。
师:你是怎样确定的?预设1:只有黑桃4和红桃3两张牌,除了黑桃4,就剩下红桃3。
预设2:左边这张牌不是黑桃4,那一定就是红桃3。
预设3:两个里面排除一个,就剩下另一个。
师:那右边这张牌是什么呢?预设:因为左边这张牌不是黑桃4,那么黑桃4一定就是右边这张牌。
(二)揭示主题师: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我们在猜的时候不能漫无目的地随便猜,而是要根据所给的信息来猜。
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信息,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称为推理。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二、探究新知(一)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课件出示:有《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雪呢?师:从题中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会完整表达,但不会有意识地去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青岛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青岛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九单元(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是第九单元。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乘法、乘法的性质、乘法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乘法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情景:小明的妈妈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2个朋友,一共可以分几个苹果?2. 自主探究:让学生思考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通过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小明的妈妈买了4个橙子,每个橙子分给小明和他的3个朋友,一共可以分几个橙子?教师引导学生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讲解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5.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香蕉,每个香蕉分给小明和他的4个朋友,一共可以分几个香蕉?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题目。
2. 请用乘法计算一下,如果你有6个糖果,每个糖果分给你的3个朋友,一共可以分几个糖果?答案:18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掌握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同时,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乘法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起点,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doc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教案第九单元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第一课时:找规律教学内容:课本第115—116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一、观察引入: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a、每行有几种瓷砖?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1)学生交流(2)揭示课题:找规律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4、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五、提高练习:出示小黑板: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部编版二下数学第09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等活动,让学生用推理解决一些简单游戏中的数学问题,从而经历稍复杂的推理过程。
2.让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不断尝试、调整,学会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进一步体验推理的作用。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排除、猜测等方法推算出所在方位的数字是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及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
(一)接受挑战,练习引入
1.下面的方格中只能填1~4四个数,你能很快猜出A是几吗?
2.哪一个表格中可以直接确定A是几?
(二)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我们在推算第四个数的时候,哪行或哪列空格里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我们就能确定第四个数是几,而空格越多的,我们越无法确定。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种数学思想解决新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名称看动画片读课外书打游戏机去户外玩
人数13 2 18 8 (一)动态演示,呈现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先呈现例2的文字信息,再呈现表格。
(二)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1.学生读题。
2.思考:从题目中你读懂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想提醒同学们在填写时要注意什么?
3.学生交流。
(三)互动互议,精讲点拨
1.提出问题:我们怎样确定B是几呢?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注意适时点拨。
二年级下数学第九单元策划
法
先学后教法问题探讨法
讨论法讲授法
学
法
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学生相互学习的学习方法。
自主点
综合点拓展点创新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目
标
认知
情感
技能
学习
教育
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2、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方法和分类统计的意义。
单元教学策划
二年级科目:数学单元课题:第九单元策划者:时间:2014年5月分管领导签字:
诊断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内
容
与
方
法
常规
教学
1、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2、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应用意识。学生 Nhomakorabea分析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
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一课时:找规律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出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
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置,所以应该是□▦★▣,与第一个图一样。
4、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五、提高练习:
出示小黑板:
1、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3、123
4、4123、3412、。
第二课时: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 4 7 10
(2)4 6 8 10
(3)▣▢▣▢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3、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4、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1、画一画
▥▤□■、▤□■▥、□■▥▤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认真审题,明确解题要求
2、请同学们尝试,动手画一画
3、让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4、请学生汇报一下这幅图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1)它们全是四种图形组成的
(2)从右边起,每组图形中的第一个图形在下一组中变成第四个图形,第二
个图形变成第一个图形……如此循环排列。
(3)看成动态的就是图在向前一格一格地移动。
5、完成第116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同组同学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
6、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应该怎样画?为什么要这样画?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很好地突破难点。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十三中第1、3题
2、自由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它的规律是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规律?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P52页
第三课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1、出示情境挂图
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
11+()=(),肯定是11+5=16
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探究,进一步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巩固新知。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3、出示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2、3、5、8、13、21、()、55
(2)96、()、24、12、6、3
[设计意图]:在例2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思考。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8页4—7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2、出示课本p118页8的思考题,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仔细思考,认真倾听。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
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课堂作业:作业本p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