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逻辑错误型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国家历年1999—2000真题分析(演绎推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国家历年1999—2000真题分析(演绎推理)行测题库:详析九年国考真题对比分析备考方向演绎推理部分(一)1999年到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逻辑题题型变化呈现一个波浪式的状况。
1999年到2002年的题量都是10道,但题型在逐年丰富,难度在逐年增大。
到了2003年,题量增加到了15道,题型也达到了最丰富的水平。
而从2003年到2006年,题量依然保持在15道,可题型和难度没有太大突破。
可能正因为如此,从2007年开始,题量又恢复到了10道的水平上,题型也基本固定下来,主要的题型就是结论型、加强型和削弱型。
2008年保持了上一年的风格。
以下为199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的演绎推理部分的真题。
77.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
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不能排斥竞争。
商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都是在竞争中完成的。
只要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会出现竞争,就会有商品生产者在共同市场上的相互较量,优胜劣汰。
由上可以推出A.企业破产是商品经济中的正常现象B.先有商品经济,后有竞争,竞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先有竞争,后有商品经济,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竞争的激烈D.计划经济中不存在竞争正确答案:A解析:既然竞争是商品经济所固有的,所以不存在商品经济和竞争先后的问题,BC是错误的;D项属于主观判断,从文中无法推断计划经济是否存在竞争;因此只能得到A选项。
79.1998年9月,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施罗德击败连续执政16年之久的科尔,出任德国总理。
由此,欧盟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德、法、英三个欧洲大国都由左派执掌政府的时代。
现在欧盟15国除西班牙和爱尔兰外均由左派单独执政或左派联合中、右派共同执政,其中11国的政府首脑是左派人士。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A. 在本世纪即将结束之际,世界各国的左翼政党全面得势。
B. 在欧盟中,至少有11个国家为左派单独执政。
C. 在欧盟中,右派单独或参与执政的国家不超过11个。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真题:逻辑判断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真题:逻辑判断【导读】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行测真题:类比推理,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专家收集整理广大考生回忆真题,并于第一时间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做出权威解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于2013年11月24日举行,152万人参加考试,创近年新高。
华图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资深专家收集整理广大考生回忆真题,并于第一时间对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做出权威解析。
当晚19:00,考生可登录华图直播教室,聆听名师对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的解析,现场对话名师,有诸多惊喜。
考生亦可于当晚登录砖题库进行估分,砖题库系华图教育集结业界千名名师,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基石打造的全新产品,专业、智能无可比拟,11月24日-30日在砖题库估分者,可参加1分抵10元活动。
以下为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真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推荐: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相关推荐: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体系:专岗专训时代延续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解析在线直播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考试史上最专业最智能估分系统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全程报道专题公务员考试移动商城业界最全公务员考试掌上资讯(ios版android版)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十大飙难题目分析_甘肃中公教育
随着2014年的国考落下帷幕,紧接着我们关注的就是各个模块的答案。
而在历年的公考当中,国考的难度一直是其他公考类考试望尘莫及的,今年的国考题一如既往难度还是很大。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今年国考当中,行测当中哪些题目的难度让考生望而却步。
第一、常识判断2014年常识判断与2013年考试题量一致,均为二十道,题目难度略为简单,对于综合能力考察进一步加强,要求广大学员知识范围更加广泛,法律常识考察更加灵活。
原来关于法律知识点比较直接,并没涉及到考察法律思维,而2014年更偏向于考察广大学员的法律思维,难度大,更为灵活。
2014-国家-6、《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下列可以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D. 自由只服从法律【解析】“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言行是有边界的。
倘若每个人都以'自由'为名侵犯他人权利,自由便不复存在。
A选项洛克曾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即当然是自由和不自由是相对的,法律既是自由的提供者也是约束者。
B选项“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民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契约自由,诚实守信,C选项“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柏拉图说:“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D选项伏尔泰“自由只服从法律。
”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
每一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
故选D选项。
其实这道题如果像原来复习方式,仅仅是法律常识模块知识点了解,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这种题目出现更说明国考是很成熟的考试,每个模块的设定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故对于此难题,广大学员应引起注意。
2014-国家-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光的偏振原理可以制成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B.打枪瞄准时闭上一只眼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C.光在光纤中传播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D.潜望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工作的,所以本题选D。
2014国考真题及答案逻辑推理-图形推理-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76。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类中的旋转,第一幅图形是沿逆时针平移,第二幅图形是顺时针平移,然后进行叠加得出第三幅图形。
在第二段图形中,按照上述的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C【拓展】位置类一直是近期国考中的热点,但是在位置类的知识点中,不仅仅只有旋转一点,还会有平移和翻转,所以有可能在之后的考试中,很有可能会将这些知识点融合.77。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是对图形中的俯视图和侧视图,第一段的图形中的第二幅图是第一幅的俯视图,第三幅是第一幅的侧视图,按照上述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D 【拓展】从各个角度来看图形,不仅仅只有俯视图和侧视图,还会包括主视图、左视图、仰视图等等,这些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多多的进行提高,以防之后还会从这几个角度做文章.78。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位置类中的其他位置,所出现的图形都是有两个部分构成,然后从每个图形的位置来看分别依次是相离、相交、相离、相交这种规律,因此,本题答案得出C【拓展】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中位置类的其他位置,并不是按照大家正常所学的平移、旋转、翻转这些平常所见的几类,这就会给考生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正常的位置推理,还要多多注意一个图形中多个图形的整体位置,如相交、相切等这种静态位置关系。
79.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位置类,第一行第一个图形阴影部分顺时针旋转90°,然后将第二个图形以数轴翻转得到第三个图形,第二行检验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A 【拓展】从这道题中看到实际是考查了两个元素的翻转和旋转,并且众多考生都会对很明显都是阴影部分作为考查对象,但是学生也要注意,随着国考题目中的难度增大,阴影也有可能成为一个陷阱。
2014年国考真题逻辑填空权威解析
今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题(这是俺一贯的强项)明显比往年要简单,整场考试下来,唯独有一道题定义判断题做得很含糊。
今天特意上红麒麟搜了下今年的2014年国考真题逻辑填空权威解析,没想到搜来搜去自己更糊涂了。
这道题的题目是这样的:21.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是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绪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发性B.周期性C.时限性D.反复性22.国际电信世界大会上,审议具有24年历史的《国际电信规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要确保它能,适应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用户的需求和全球化、激烈竞争和创新不断加深的技术环境。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推陈出新B.与时俱进C.精益求精D.破旧立新23.消极完美主义者总是非常仔细地检查任何事情的细枝末节,有时竟达到的地步。
他们缺少一种适时放弃的智慧,他们所追求的“完美”,不是美学意义上的“完美”,而是一种非常刻板而教条式的“完美”。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抱残守缺B.宁缺勿滥C.冥顽不灵D.吹毛求疵24.纪录片也要注重挖掘人的情感和历史,因为一部好的纪录片不仅是对人和事物的简单,更是对世界的发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记录独特B.记叙独到C.记述独立D.记载独创25.尽管人工培育和种植可以在很大程序上弥补市场需求的缺口,起到保护野生中草药的效果,但是这种做法并非,因为有的品种可以实现人工种植,但仍有很多草药品种无法实现这一突破。
面对越来越多野生中草药濒危的现状,启动对野生中草药资源的大规模普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可厚非为期不远B. 一劳永逸势在必行C.事半功倍任重道远D. 万无一失恰中要害26.读书时对感兴趣的东西深钻细研,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东西。
但不感兴趣的东西,有的也可能恰恰是我们所的。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行测《判断推理》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行测《判断推理》第四部分判断推理(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请开始答题:7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7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80.下图中的立体图形①是由立体图形②,③和④组合而成,下列哪一项能够填入问号处?81.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④⑥,②③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②④⑥82.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④⑥,②③⑤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⑥,②④⑤D.①⑤⑥,②③④83.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⑥,③④⑤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③④,②⑤⑥84.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②⑤,③④⑥C.①④⑤,②③⑥D.①③④,②⑤⑥8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A.①③⑤,②④⑥B.①③⑥,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④⑤,②③⑥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题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开始答题:86.选择性曲解是指人们面对客观事物,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外界输入的信息与头脑中早已存在的模式相结合,从而出现根据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情感好恶来解释所接受信息的倾向。
2014年国考行测每日一练周四题目——逻辑判断
【例题】全国政协常委、著名社会学家、法律专家钟万春教授说:我们应当制定全国性的政策用立法的方式规定父母每日与未成年子女共处的时间下限。
这样的法律能够减少子女平日的压力。
以下哪项是人们能够得到的启示( )。
A.父母有责任关心自己的孩子B.孩子平常应该多与父母经常地在一起C.这项政策的目标是消除孩子们在平日生活中的压力D.父母现在对孩子多一分关心,就会减少日后父母很多的操心【例题】对许多科学家来说,克隆技术为更有效地设计新的生命形式、拯救濒危物种以及及探索多种人类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克隆技术将会推动科学和社会的进步B.科学家们都认为需要进一步发展克隆技术C.许多科学家将会反对政府对研制克隆技术的压制D.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克隆人的出现将不可避免【例题】热天可能会使人烦躁不安,对他人采取负面反应,甚至进攻,发生反社会行为,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
由此可推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
A.自然环境决定人格特征B.自然物理环境可对特定行为作出一定的解释C.越是寒冷的地方,人们越不会出现侵犯行为D.炎热的地方社会治安更好【例题】研究人员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人们心理烦躁的原因可能是对市场经济的剧烈竞争感到疲倦或不适应,也可能是多数人长时间上网后的网络综合症带来的副作用,还有可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谐造成的心理负担过重。
烦躁心理使社会秩序呈现不良形态,甚至传染他人引起无名的烦乱。
以上分析说明( )。
A.人们的烦躁心理可对社会产生影响B.和谐的社会不会引起人们心理烦躁C.比较起来,人际关系是决定人们心理是否烦躁的重要原因D.强化知识积累,则能增强适应能力、把握处世尺度,减少心理烦躁的因素。
盘点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易犯十大逻辑错误
盘点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易犯十大逻辑错误在历年辽宁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
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
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
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辽宁公务员解题技巧来获得高分。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中考生很容易陷入一些“陷阱”,只要这些错误能绕过去,就一定能拿下这部分分数,中公教育中公专家在此就把这些错误指出来。
1、同语反复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一样违反了定义的一条规则,即定义项中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具体地说,同语反复是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例如:乐观主义者就是乐观地对待生活的人。
2、循环定义循环定义是间接地包含了被定义项。
例如:如果把丈夫定义为妻子的爱人,那么,妻子就是丈夫的爱人。
在这个定义中,定义“丈夫”必须用“妻子”这个概念,而定义“妻子”则必须用“丈夫”这个概念,因此,这个定义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明。
3、概念不当并列对概念分类的标准不一致会导致概念不当并列的逻辑错误。
例如:【例1】我最爱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英国的、法国的、古典的,我都爱读。
上述陈述在逻辑上犯了哪项错误?A.划分外国文学作品的标准混乱,前者的按国别的,后者的按时代的。
B.外国文学作品,没有分是诗歌、小说还是戏剧等。
C.没有说最喜好什么。
D.没有说是外文原版还是翻译本。
【中公解析】正确参考答案:A。
A指出了题干对外国文学作品分类中犯的逻辑错误是标准不一致。
B指出的是如何分类好,不是题干的逻辑错误;C和D明显不合适。
4、偷换概念在同一思维中如果没有保持概念自身的同一,就会犯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例2】鲁迅的著作不是一天能读完的,《狂人日记》是鲁迅的著作,因此,《狂人日记》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下列哪项最为恰当地指出了上述推理的逻辑错误?A.偷换概念。
B.自相矛盾。
C.以偏概全。
D.倒置因果。
【中公解析】正确参考答案:A。
题干中的推理两次提到“著作”,前一个指鲁迅著作的总体,第二个指一部具体的著作《狂人日记》,前后概念不一致,为偷换概念。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技巧练习:逻辑判断之排除法
逻辑判断题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这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请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逻辑判断题涉及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考察应试者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题目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考生应注意的是,这部分并不专门考察逻辑学及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其面对所有考生,坚持“一视同仁”原则,考查的只是考生的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针对逻辑判断题《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配套资料编写组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解题技巧,本篇为第四章技巧三。
排除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
在逻辑判断题中,排除法是指通过排除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不一致的选项,或者排除不一致的选项从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进而求解答案的方法。
实际上在解答每一道逻辑试题时我们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列举了一些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的真题,并对其做出了详细解析。
1、(2013·国家)X光片:骨折A、卫星云图:降雨B、科普图书:知识C、电子导航:路线D、饮食习惯:健康【题型】两词型【答案】【解析】题干中的关系是: X光片可以显示是否骨折。
A选项,卫星云图可以显示是否降雨。
故选A。
B选项科普图书可以用来学习知识,并非是否知识,排除。
C选项,电子导航用来查看路线,并非是否路线,不符合。
D选项,饮食习惯影响健康,不符合。
2、(2012·国家)“群体极化”指的是群体成员中存在的某一种倾向性,通过群体相互影响而使结果得到加强并趋于极端化,从而偏离某种合理性的现象。
群体极化通常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使结果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一种是使结果变得更加保守,称为谨慎偏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的现象不涉及群体极化:A.一部略带瑕疵的电影在某网络论坛被批驳得一无是处B.经过表决,答辩委员会一致否决了某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C.对某人的不良行为,大家均保持沉默,这使得他气焰更加嚣张D.足球比赛中甲队因犯规被判点球,甲队球迷表示极大不满,并纷纷向场内投掷杂物【题型】单定义判断【答案】【解析】本题属于单定义判断。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精选3篇)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精选3篇)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错误题示例篇1一、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概念是在思维和论辩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违反同一律的逻辑要求,用一个概念去代换另一个不同的概念而产生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1)利用多义词可以表达几个不同概念的特点,故意把不同的概念混淆起来。
(2)混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示例1】: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去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解析】:在这个对话中,司马光夫人所谓的看“人”,看的是过来游玩的行人,而司马光所谓的“人”,指的是府中的人。
可见,司马光与其夫人对于“人”这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示例2】:吉林人遍布世界各地,小王是吉林人,所以小王遍布世界各地。
【解析】:在这句话中,第一个“吉林人”指的是所有的吉林人,第二个“吉林人”指的是小王自己,所以这句话属于混淆了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二、循环论证循环论证是指用来证明论题的论据本身的真实性要依靠论题来证明的逻辑错误。
如证明“鸦片能催眠”,所用的论据是“它有催眠的力量”。
而“鸦片有催眠的力量”,又要借助于“它能催眠”来证明。
这就是犯了循环论证的自证。
【示例1】:KengDie教的经文《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因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解析】:示例中为了证明“《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所用的论据是“《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可见,论据也是在结论成立的情况下得到的。
所以这句话就犯了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
学习了这两种常见的逻辑错误,接下来让我们用一道题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
【例题】甲:什么是生命?乙: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
甲:什么是有机体?乙: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2.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答案】C2.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
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答案】D3.《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答案】D。
4.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字率——财政风险B.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C.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D.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答案】A5.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A.最低工资保障B.最低生活保障C.税收D.社会保险【答案】A6.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②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A.①③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答案】D7.某县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①某食品厂生产腐竹时非法添加硼砂被当场查获,县工商局以证据确凿为由吊销该厂营业执照,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②县矿业公司将含镉的工业废渣倾倒入河,造成河水镉浓度超标,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分别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和5万元;③县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火锅店使用过期牛油,遂派一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对牛油进行查封、送检。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错误讲解之逻辑谬误
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见错误讲解之逻辑谬误一个有效的论证必须遵循一定的论证规则,违反了这些规则就会犯相应的逻辑错误,论证就是无效的。
可以从概念、语言、论点(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等几个方面来查看论证的有效性。
1.概念的有效性——切忌“偷换概念”如果在一个论证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就会出现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的情况,这样的论证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所以,对于一个论证来说,在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正确和前后一致显得尤为关键。
偷换概念的错误经常在结论型题目中出现,有些迷惑性选项就是通过偷换概念来设置的,考生一定要仔细辨别,避免误选。
2.语言的有效性——语言必须清楚明确在论证过程中,词或短语的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
一个词项不可能在前提中具有一种意义,在结论中却是另一种相当不同的意义。
一个正确的论证要求所使用的语言必须是清楚明确的,违反语言明确性的要求,通常容易出现“非黑即白”、“稻草人”、合成谬误等逻辑错误。
3.论题的有效性——论题应当清楚、明白并且保持统一为了使论证正确而有效地进行,论题就必须清楚、明白。
否则,就无法找出适当的论据和正确的论证方式来进行论证。
在一个论证过程中,论题必须始终保持同一,不能任意转换。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这类错误常出现于评价型题目中,多以对话的形式出现。
4.论据的有效性(1)论据应当是已知为真的判断论据是用来确立论题真实的理由。
因此,论据的真实性是证明具有论证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条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论据虚假”或“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①论据虚假“论据虚假”指在证明过程中使用了显而易见(已确认)的不真实理由作论据。
例如:研究表明,在大学教师中,有90%的重度失眠者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
张宏是一名大学教师,而且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所以,张宏很可能是一位重度失眠者。
上述论证是错误的,已知“90%的重度失眠者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但是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的到底有多少是重度失眠者就不一定了,题干以“经常工作到凌晨2点的大学教师有90%是重度失眠者”这个未经证实的假设为前提得出结论,犯了“论据虚假”的逻辑错误。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判断推理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判断推理答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判断推理答案(22-23)106.B 题干中的论点是“玩游戏有益于小孩的阅读能力,甚至可帮助他们克服阅读障碍”。
B项“却无法克服阅读障碍”,直接否论点。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
107.C 题干中的论点是“海水升温导致该种鱼类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
C项补充新论据解释海水升温导致鱼类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的原因。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108.D 题干中的论点是“试管婴儿技术导致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儿出生缺陷率高”。
C项属于另有他因,说明“试管婴儿比自然受孕婴儿出生缺陷率高”的不是“试管婴儿技术”的原因,而是“父母年龄大”。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109.A 题干中的论点是“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A项属于另有他因,说明“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电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不是焦虑的原因,而是由于“对任务不熟悉”。
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
110. C题干给出的论点为“手机安装客户端可提高浏览企业标识的机会”。
C项说明,只有当手机用户有看手机的习惯时,才可能看到客户端。
这构成了前提,否定带入法,如果用户没有看手机的习惯,即使安装了企业客户端也不会被看到。
故C项为前提。
111. C题干给出了孪生素数的定义和有关的猜想。
论点为“华人讲师的证明结果成立是数论发展的一项重大突破”。
论据是“……一直未得到证明”。
那么第一个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结果肯定是重大突破。
故C项说这是第一次有人证明,说明素数对是存在的,所以加强了论据。
112.A依据题干强调“必须学会一个人生活,这样当身边人离开你的时候,你可以好好活下去。
”所以想要得出好好活下去得满足两个条件( 学会一个人生活且‚身边人离开你的时候)才能→你好好活下去。
A选项肯定尖头后面“好好活着”推不出尖头前面,也就是未必得到 学会一个人生活,本题答案为A。
113.B“对许多中国消费者而言,高价格仍然很重要”说明中国消费者喜欢价格高的奢侈品;“物有所值仍然比品牌重要”说明中国消费者喜欢物有所值的奢侈品,自然可以推出中国消费者喜欢购买价格高和物有所值的奢侈品。
2014公务员逻辑判断最全解析
有人曾经这么比喻:在做逻辑推理时,做题之前和做题的过程之中,感觉像在做数量关系,找不到解题思路;而当做完之后又会感觉像言语理解,无从验证是否做对了。
或许很多考生亦有同感,其实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逻辑推理试题并非无计可施,相反,它还是有章可循的。
有些考生直接把逻辑题当成言语理解来做,效果不佳。
但很多逻辑高手在介绍经验时,却大都主张把逻辑题变为言语题,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显然,两者之间是有不同的,不仅如此,可以明确地说,两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一般而言,上面的两种境界绝非同一层面,它其实是一种思路向另一种思路的跨越和提升。
这种跨越是通过这样的三个步骤完成的,即把逻辑当逻辑→把逻辑当数学→把逻辑当言语这样一个过程,经历了这样一种过程之后,然后再把逻辑题当成言语理解来做,速度和准确率都会上升一个新的层次。
一、把逻辑当逻辑既然是逻辑推理,顾名思义,它考察的就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这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基础知识,这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基本环节。
把逻辑当逻辑,就是在备考过程中,储备一定量的逻辑概念和逻辑规则以及逻辑知识,形成对逻辑推理的感性认识,比如要明确一下什么是三段论,什么是假言推理,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如何判断命题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些都是逻辑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打好了一定的逻辑基础。
二、把逻辑当数学既然逻辑考察的是思维能力,那么它就一定是具有自身的方法论的,这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在特定的条件下只要代入公式就迎刃而解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掌握了一定的逻辑知识,就需要把逻辑当数学,掌握它自身的规则,就像运用数学公式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讲,逻辑题比言语题更容易把握。
在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中,从考查思维方式的角度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必然性推理)、归纳、类比与论证推理(或然性推理)、智能综合推理(分析推理)三大题型。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是前提真,结论必然真的推理。
演绎推理只关注普通思维的推理形式问题,即从一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
2014年国考真题解析——判断推理
2014年国考真题解析——判断推理华图教育一、图形推理。
请按每道题的答题要求作答。
2014-国考-76.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所属考试模块】判断推理【题型】【考点】平移、运算【难度系数】容易【作者】柏刚张昆【解析】本题考查位置类中的旋转,第一幅图形是沿逆时针平移,第二幅图形是顺时针平移,然后进行叠加得出第三幅图形。
在第二段图形中,按照上述的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C【拓展】位置类一直是近期国考中的热点,但是在位置类的知识点中,不仅仅只有旋转一点,还会有平移和翻转,所以有可能在之后的考试中,很有可能会将这些知识点融合。
--------------------------------------------------------------------------------------------------2014-国考-77.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所属考试模块】判断推理【题型】【考点】其他规律【难度系数】容易【作者】柏刚张昆【解析】本题考查是对图形中的俯视图和侧视图,第一段的图形中的第二幅图是第一幅的俯视图,第三幅是第一幅的侧视图,按照上述规律,因此,得出本题答案D【拓展】从各个角度来看图形,不仅仅只有俯视图和侧视图,还会包括主视图、左视图、仰视图等等,这些知识点就需要考生多多的进行提高,以防之后还会从这几个角度做文章。
--------------------------------------------------------------------------------------------------2014-国考-78. 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C【所属考试模块】判断推理【题型】【考点】其他位置【难度系数】容易【作者】柏刚张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位置类中的其他位置,所出现的图形都是有两个部分构成,然后从每个图形的位置来看分别依次是相离、相交、相离、相交这种规律,因此,本题答案得出C【拓展】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中位置类的其他位置,并不是按照大家正常所学的平移、旋转、翻转这些平常所见的几类,这就会给考生提醒,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正常的位置推理,还要多多注意一个图形中多个图形的整体位置,如相交、相切等这种静态位置关系。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之“四概念错误”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三段论之“四概念错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中,考生们会碰到一个概念,就是三段论。
什么是三段论呢?教育专家说,所谓三段论是由两个直言命题作为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作为结论而构成的推理。
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并且每一个概念在三段论推理中都出现两次。
【示例】所有的护士都是天使,刘扬是护士。
所以,刘扬是天使。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护士”、“刘扬”和“天使”三个概念在这个三段论中各出现了两次。
四概念错误由于三段论中的三个概念分别重复出现的两次中,所指的是同一个对象,具有同一的外延。
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
所谓四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作为中项的概念未保持同一而引起的。
【示例】中国的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北京大学是中国的大学;所以,北京大学是分布于全国各地的。
这个三段论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其两个前提都是真的。
为什么会由两个真的前提推出一个假的结论来了呢?原因就在中项(“中国的大学”)未保持同一,出现了四概念的错误。
即“中国的大学”这个语词在两个前提中所表示的概念是不同的。
在大前提中它是表示中国的大学总体,表示的是一个集合概念。
而在小前提中,它可以分别指中国大学中的某一所大学,表示的不是集合概念,而是一个一般的普遍概念。
因此,它在两次重复出现时,实际上表示着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样,以其作为中项,也就无法将大项和小项必然地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正确的结论。
明白了这一点,广大考生就可以准确的把握此类题目的做法。
【真题再现一】“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张某是人,因此,张某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湖南09-93)以下哪项的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的错误最为相似?A.人是宇宙间最宝贵的,我是人,因此,我是宇宙间最宝贵的B.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因此你不是人C.干部应起带头作用,我不是干部,所以我不应起带头作用D.干部应为人民服务,我是干部,所以,我应为人民服务解析:题干犯了四概念的错误,也是三段论中最常见的错误。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解析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在各大考试网站上已经发布,许多考生已经开始着手分析真题并找寻正确答案。
对于行测考试来说,答案的精准度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因此,确保正确答案是每位考生必须掌握的技巧。
一、常识判断题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中,常识判断题的难度系数较低,答案比较明显。
但是,在考试中,有些考生在答题时犯了一些小错误。
例如,“金钱豹”属于哪个物种,确实是金钱豹属于豹科,但是在答案中采用了有些考生并不熟悉的野生大猫这个词汇,很容易导致考生误判。
二、数量关系题数量关系题的难度系数较高,需要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推理。
在答题时,需要将题目中给出的各种数据进行计算,并找出关键点。
例如,“甲、乙、丙三人下午在同一地点到达,分别到达的时间为下午2点20分、下午3点10分、下午4点30分,请问丙比甲晚几分钟到达?”很明显,题目中给出的三个时间点,需要进行计算才能得出谁比谁晚多长时间的答案。
三、判断推理题判断推理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的难点。
这类题目需要根据给出的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并寻找正确答案。
然而,在考试中,这类题目的答案往往并不容易看出来。
例如,在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出现的“某车站发车时间为7∶30和8∶15,车分别行驶45公里和75公里,到达时间相差30分钟,请问两车速度相差多少公里/小时?”这类判断推理题需要考生运用数学和逻辑知识进行推理和分析,以求得正确答案。
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的难度系数相对比较低,需要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并找寻答案。
例如,在2014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下面语言中,缺点和缺陷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考生只需要将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归纳出来,就能得出答案。
总之,在回答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时,正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需要运用数学、逻辑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最终的正确答案。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部分真题及答案分析
判断推理这⼀部分整体考情与去年相⽐,题量没有变化,题型在图形推理部分更见新颖,但其实在考点上并没有⼤的变化,只是在形式上更为多样。
各位考⽣千万不要被这些表⾯现象所迷惑,在⼩伙伴们纷纷惊呼“2014国考判断推理不明觉厉”的时候,我们要做到拨开迷雾,直击考点,赢得考分! 我们通过下⾯两道例题了解⼀下,国考判断推理题如何让⼈“不明觉厉”: 【1】矩阵对策是指处于利益竞争的两个关系主体,各⾃可选的策略有限,且在⼀局对策中双⽅得失和为零的现象,即要不成功、要不失败。
对策中,⼀⽅真正成功的措施应该是,针对对⽅所采取的⾏动相应地指定有利于⾃⼰的应对策略,各⽅选择的策略必定是⾃⼰对对⽅策略预测的反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矩阵对策的是: A. 在进⼊奥运⼥⼦排球决赛后,某国家队重新安排队员阵容和出场顺序 B. 齐王忌按原条件重新赛马,并约定每局必须⽤同等级的马参赛 C. 劳资双⽅进⾏薪资谈判,经反复的讨价还价,最终双⽅都作出让步 D.丈夫要去踢球,妻⼦要去看电影,⼉⼦要去游乐园,最后三⼈去郊游 【分析】乍眼⼀看,本题定义考查“矩阵对策”,看到“矩阵”⼆字,考⽣可能⽐较⽣疏,觉得⾃⼰⼜不是学数学的,内⼼难免会有畏难情绪,但其实仔细看⼀下定义的关键就会发现这道题跟数学关系不⼤,不过就是借了个数学的名词⽽已。
本题的关键点在于⼀⽅针对对⽅的⾏动采取有利于⼰⽅的应对策略,双⽅中必有⼀⽅成功、⼀⽅失败。
B项,并没有体现出采⽤有利于⾃⼰的应对策略,C项和D项没有体现出成功或者失败。
A项符合定义的要点。
本题正确答案为A。
【2】 【分析】本题直接⼀看,会觉得可能应该是平移旋转类题⽬,但⼜发现第三列跟第⼆列的关系不是旋转关系,考⽣可能就会觉得这道题的规律很复杂。
其实第三列是第⼆列图形关于数轴对称后形成的图形。
本题是将平移旋转与对称杂糅规律融合在⼀道题⾥形成的。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每年的都会有新颖的考查形式,从这些题⽬来看,2014年国考判断推理的命题遵循常规的命题思路,提醒⼴⼤考⽣,外在形式的变化只是在给⼤家设置障碍,核⼼考点是不变的,这就有利于⼤家通过科学地复习备考来应对考试,我们应该对取得⾼分更有信⼼。
2014联考逻辑判断真题解析及难题分析
2014联考逻辑判断真题解析及难题分析2014-04-22转载时,请注明来自红麒麟公考在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jiaowu@33.噬菌体是一种病毒,它能够“捕食”细菌。
目前随着医疗中植入技术的发展,越来多的患者接受着诸如导尿管、心脏支架等医学植入装置,但随之也带来了细菌感染的风险,因此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使噬菌体吸附在植入装置材料表面,再将其放入患者体内,就可以避免植入装置引发的感染。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 对植入医学装置的患者,一般通过服用抗生素来抵御细菌感染B. 有细菌的场所就可能有相应的噬菌体的存在,只是存在数量的差异C. 噬菌体能够攻击致病细菌,但有时也会“捕食”有益的细菌D. 一些噬菌体进入机体内后,无法适应体液环境,难以保持活性33.D【解析】本题属于削弱型。
题干的推理过程是:噬菌体能够“捕食”细菌,因此,噬菌体在体内也能“捕食”细菌。
D项说明噬菌体在体内难以保持活性,也就是不能捕食细菌,削弱了结论。
AB项和题干无关,C项不能否定噬菌体在体内“捕食”细菌。
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34.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信息。
但有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
过多想法无法实现时,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推出:A. 人们的想法增多导致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B. 人们的痛苦随着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而增加了C. 人们的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D. 如果人们减少获取额外信息,就可以减少痛苦34.C【解析】本题属于结论型。
“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随时随地地获取各种信息”可知A项错误;“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可推出C项正确。
B、D无法从题干推出。
所以正确答案为C选项。
35.以往的研究认为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热量,引发全球变暖,但近日的研究发现,火山喷发不仅不会引发全球温度上升,还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
2014版逻辑精点勘误)
2014版逻辑精点勘误【紧急重要】为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和使用逻辑精点进行学习备考,现将已发现的逻辑精点的错误总结如下:1.基础篇:69页,54题答案选B。
补充解释如下:所有人都是有思想的,即所有S都是P;题干没有断定人是存在的,即人可能不存在,即S可能不存在,B 选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91页81题,都转换成推就好理解了,B 选项:不支持A推支持B;C选项:支持A推不支持B;D选项:不支持A推不支持B,支持B推支持A,不符合要么,要么。
2.基础篇:93页,89题答案应该选C,题干要么P,要么Q;选项A,开凯迪拉克和根本不开车属于反对关系,此时的或者...或者应该理解为要么...要么...;C选项就是如果P,那么Q,如果非Q,那么非P。
3.基础篇:150页,第9题,题干补充条件:晚上八点以后上路的车都开着车灯。
答案选C4.基础篇:161页,24题B选项应该是否定信息2中的P,什么也推不出;168页18题答案应该选E,解析没问题。
5.强化篇:178页,题165解释:不赞同与反对是反对关系应改为:赞同与反对是反对关系。
6.强化篇:212页,221题答案选E,题干印刷错误,第一个选项应该把或改成但。
7.强化篇:233页,254题第二个解析:或者企业没有分红,或者需要资金,应该改成或者没有分红,或者不需要资金。
8.强化篇:208页,第214题解析最有一句话应改成:非Q,所以非M且非N。
9.强化篇:第267页,第330题答案应该选E。
334页第15题答案选E。
10.强化篇:第341题C选项应改成1份E。
11.模拟冲刺篇:359页模拟题1,E选项改成MPAcc联考考的不好并且可能被好的MPAcc院校录取或者不可能有好的工作。
12.模拟冲刺篇:363页18题,A、E都不能推出;369页第13题,答案应该选E;374页第3题,B、E都对;377页17题D、E都对;380页,29题D、E都对;390页,第一个第10题答案选E,第二个第10题答案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题:逻辑错误型
厦门中公教育温馨提醒: 2014年国家务员笔试,2014年国家公务员行测,2014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国家公务员笔试面试培训,嘉庚学院公务员考面试,2014年福建公务员笔试,2014年福建公务员面试热点,2013年厦门事业单位笔试面试。
逻辑错误型考题较多地出现在早期的逻辑考试中,近来有减少的趋势。
因为在大纲中已规定“不考察逻辑学的专门知识”,所以,直接判断逻辑错误的考题今后应该不会再出现。
今后,今后要考对逻辑错误的辨析,也只能考逻辑错误的类比,比如问你“题干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下列备选项中的哪一项最为类似?”也就是让考生比较题干和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的相同或不同。
这类逻辑错误类比型考题本书已把其归到下一节“推理形式或结构类比型”。
这里只把早期逻辑考试中直接判断逻辑错误型的考题归到本节。
1997-10-35
“平反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
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说明上述定义的不严格?
A.对案件是否处理错误,应该有明确的标准。
B.应该说明平反的操作程序。
C.应该说明平反的主体及其权威性。
D.对平反的客体应该具体分析。
平反了,不等于没错误。
E.对原来重罪轻判的案件进行纠正不应该称为平反。
[解题分析] 正确答案:E。
处理错误的案件包括重罪轻判、轻罪重判和无罪而判。
对后两种案件进行纠正都可以叫作平反,而对于第一种进行纠正,不能叫作平反。
1997-10-37
东方日出,西方日落,社会是发展的,生物是进化的,都反映了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小王对此不以为然。
他说,有的规律是可以改造的。
人能改造一切,当然也能改造某些客观规律。
比如价值规律不是乖乖地为精明的经营者服务了吗?人不是把肆虐的洪水制住而变害为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