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中的变革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9.1酝酿中的变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9.1酝酿中的变革名师精编每课一练(人民版选修1)

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1.下列各项为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的有()①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②洋务运动的刺激③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④民族资产阶级收回利权的斗争A.①③④B.③④C.①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戊戌变法的背景。

答案:C2.早期维新思想家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其根本目的是()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解析:郑观应主张的“商战”即与西方国家开展经济上的竞争,根本目的就是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答案:D3.19世纪末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进一步发展”是指()①要求进行政治改革②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③由社会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④与洋务派划清了界限A.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解析:“进一步”的意思是指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超越的含义,仅仅相同而没有超越,不能叫“进一步”。

①和④只是两者的相同之处,不是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答案:A4.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失误和弊端,进一步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而转变为早期维新派。

答案:C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B.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C.批评洋务派的活动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解析:本题为一道最佳选择题。

四项都与题干有关,而梁启超作为维新思想的宣传家,发表文章,从根本上必然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高中历史 9.1 酝酿中的变革同步练习 人民版选修1

高中历史 9.1 酝酿中的变革同步练习 人民版选修1

专题九戊戌变法课时一酝酿中的变革(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1894年10月,日军占领旅顺。

当时有日本人画了这样一幅漫画,画中的清朝官员口被“击溃”,并写上“旅顺口”三字,该官员虽扛着洋枪,但被日军的扫帚把所打碎。

该画( )。

①是对中华民族的公开侮辱和挑衅②客观上体现出清政府的腐朽无能③反映出日本侵略者的狂妄自大④必将激起中国人民对日本的复仇情绪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清政府在对日战争中的节节失利,主要是由清政府的腐朽无能造成的。

题目所给的漫画明显夸大了日本的实力,④的内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答案 A2.维新派与顽固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争论的中心是 ( )。

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②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④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不包括经济基础方面,只是上层建筑领域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思想的交锋。

答案 B3.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提出的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 )。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D.用民主取代专制,用科学扫荡迷信解析在理解题目含义的基础上,熟悉近代各阶级和各阶层的政治主张。

A项是洋务派的主张;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D项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

答案 B4.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其原因主要有 ( )。

①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②出现了“实业救国”的呼声③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④洋务派无力再垄断近代工业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依据教材,①②③④均是其原因。

答案 A5.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含解析)1

2020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一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含解析)1

酝酿中的变革一、选择题1.右图是19世纪末法国发行的一张明信片,它形象地反映出当时( )A.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B.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争夺C.清政府腐朽无能D.清政府的财政被列强控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明信片中的内容是列强将一张圆饼进行分割,这是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真实写照。

答案:B2.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D.士大夫醉生梦死解析:根据材料“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可知,在经历对外战争失败后统治集团仍然不思进取,因循守旧。

答案:A3.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康、梁等人的宣传活动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

民族危机的加深刺激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觉醒,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则是其兴起的经济条件。

答案:A4.郑观应曾这样批判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他指出的洋务运动的弱点是( )A.片面依赖西方,缺乏自主创新B.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没有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学习西方D.忽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企图解析: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在于“遗其体而求其用",即没有学习西方的“体"—-政治制度。

答案:B5.下列对早期维新思想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②以解救民族危难、缓和社会矛盾为目的③以振兴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为目标④为戊戌变法做好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为戊戌变法做好思想和理论准备的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故④的表述不符合题意。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

《酝酿中的变革》试题2

知能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3.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于是一股新思想萌发了。

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C.抵制侵略,发展中国经济D.启迪人民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4.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5.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6.(2011·安徽文综)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7.(2012·洛阳高二检测)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

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

”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8.使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组织学会D.创办学堂9.19世纪末,某组织的《章程》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

高中历史 专题9 戊戌变法 1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9 戊戌变法 1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一酝酿中的变革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中法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1894年,刚刚崛起的“东方的小国”日本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在战争中,中国惨败。

这一失败震惊了朝野,促使中国有识之士从更深的层面上进行反思。

2.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A.魏源B.X之洞C.X观应D.梁启超,制度层面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魏源和X之洞都属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代表人物;X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X革新,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则晚于X观应。

3.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D项为正确答案。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X符合历史发展趋势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D.维新派争取到光绪帝的支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19世纪末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维新派将发展资本主义和救亡图存相结合,体现了历史的发展方向,故答案为B项。

5.(图文探究)《时局全图》是辅仁文社的创办人之一、兴中会会员谢缵泰创作的,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画中的背景是一幅中国地图,而熊、犬、蛙、鹰等动物代表各国列强,在中国的版图上各据一方,贪得无厌地瓜分中国。

左上方题有一诗:“沉沉酣睡我中华,那(哪)知爱国即爱家。

国民知醒今宜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酝酿中的变革》同步练习 02

《酝酿中的变革》同步练习 02

《酝酿中的变革》同步练习[课程标准]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知识清单一、大势所趋1.世界潮流: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1)经济:欧美列强先后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向______________进发。

(2)政治: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①英国议会改革使更多民众获得________和参政权。

②19世纪中期开始,英美等国建立文官制度。

2.中华民族危机严重(1)《____________》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原因①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兴起。

②有识之士发出了“____________”的呼声。

(2)表现:19世纪末期得到初步发展。

(3)影响:中国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阶级基础。

二、新思想的演进1.近代开眼看世界(1)人物:林则徐、魏源。

(2)主张:“________________”。

(3)评价:迈出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2.洋务运动的兴起(1)概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指引下,试图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2)评价: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迈出了较大的一步,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

3.早期的维新思想(1)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2)主张:学习西方的____________制度。

(3)评价①没有形成完整的________,也没有付诸实践。

②对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4.维新思想的发展(1)康有为①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②特点:将西方资本主义____________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2)梁启超①著作:《变法通议》。

②主张:反对因循守旧,主张变法图存;“__________”的核心是“以群术治群”。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9-1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专题九 戊戌变法 9-1 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人民版选修1-人民版高二选修1历史试题

一酝酿中的变革课后强化演练一、选择题1.甲午战后,有人指出:我们在以前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该认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C.洋务运动没有任何成效D.义和团运动蓬勃发展解析:材料中提到甲午战后国人有了民族危亡意识,这主要与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有关,故A项正确;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强、求富的目的,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在华北地区反洋教运动下兴起的,不具有广泛性,故D项错误。

答案:A2.梁启超在给康有为的信中写道:“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及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

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

”“而自由云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

”其中“病”和“药”分别指( ) A.奴隶性,自由B.专制,共和C.奴隶性,科学D.腐败,民主解析:由“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来。

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可知“病”指奴隶性,由“而自由云者,正使人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可知“药”指自由思想,A项正确。

答案:A3.“一个环绕康、梁的精英集团与以张之洞为首的官绅集团,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思想对峙……后者主要是清政府内部有关洋务政策的辩论,而前者则是有关传统政治秩序的义理基础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序幕。

”促成中国近代这一思想对抗的根本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发展导致派别之争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C.新、旧政治思想的对立与碰撞D.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化了阶级矛盾解析:维新派与顽固派之间的对抗,其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与封建经济之间的矛盾,故选B项。

答案:B4.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

人民版选修1 专题91酝酿中的变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1 专题91酝酿中的变革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1.早期改良思潮形成的条件是()①民族危机②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③西学的传播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探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早期维新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难形势下,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并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产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早期改良思想产生的条件。

2.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A.魏源B.张之洞C.王韬D.梁启超解析:选C。

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器物层面指的是洋务运动中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谓“向西方学习”的制度层面指的是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

在中国较早提出该理论的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选C。

3.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解析:选C。

维新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核心是民主共和思想和三权分立思想;而人文主义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进程影响不大,因此选择C项。

4.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解析:选C。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是什么,康梁维新思想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这明显反映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因此,在它指导下的戊戌变法运动不可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任务。

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2: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害……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3:“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4: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优化设计】高中历史 课时训练18 酝酿中的变革(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1

【优化设计】高中历史 课时训练18 酝酿中的变革(含解析) 人民版选修1

课时训练18 酝酿中的变革一、选择题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解析:本题实质上考查戊戌变法的时间。

公车上书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表现。

答案:B2.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派别政治主张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民主科学,自由平等”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民主共和,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的政治主张的核心特点,带有保守性;“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应该指的是政治革新,符合条件的是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D项。

答案:D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改革的先师,其目的在于( )。

①引导人们重新认识孔子②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③利用儒家思想宣扬变法④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解析:“重新认识孔子”并非康有为的出发点,他的这部著作也非学术著作,而是政治主张,为自己的政治目的服务。

改造孔子的目的在于利用儒家、孔子的地位宣传维新思想,寻找合法依据,减少变法阻力,因此D项正确。

答案:D4.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 )。

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B.对洋务运动有所批评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康、梁维新派与早期维新派相比的特点”和所学史实,康、梁维新派进行了政治实践活动即戊戌变法,说明其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故应选择D项。

答案:D5.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历史人民版ⅰ9.1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历史人民版ⅰ9.1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历史人民版ⅰ9.1酝酿中的变革练习(时间:20分钟总分值:4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②中日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④是维新运动兴起的阶级基础,因此①②③④皆符合题意,选D。

答案:D2、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孔子换上西装说明把儒家思想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相结合。

答案:C3、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正目的是()A、借孔子之名宣传进化论思想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C、强化封建教条的统治地位D、提倡新学,反对儒学思想解析:任何思想都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

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基础,康有为把封建统治者奉为教条的儒家经典斥责为伪经,实质目的是传播新学,为其维新变法服务。

答案:D4、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可见,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A、培养维新人士B、举办新式学校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解析:由“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根本在于变革政治制度。

答案:D5、19世纪末,某组织的《章程》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

”该组织应是()A、兴中会B、保国会C、强学会D、同盟会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故开斯会以冀保全”。

1898年,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救亡团体保国会,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答案:B6、在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期间,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积极意义在于()A、敲响民族危亡警钟,号召救亡图存B、用科学理论阐明社会发展的规律C、用生物进化规律来解释社会发展D、宣传“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解析:B、C、D三项是《天演论》的内容,A项才是其意义。

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练习人民版

高中历史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练习人民版

专题九戊戌变法一酝酿中的变革1.甲午战争时,“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军备落后B.政府腐败C.军费匮乏D.军纪松弛解析: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腐败,A、C、D三项是一些具体原因,都源于政府的腐败。

答案:B2.下表是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活动安排。

据此推测,此次研讨会的主题应该是( )B.近代中国经济的工业化C.西化思想与洋务运动D.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解析:由“北洋海军”“瓜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抉择”可知表格信息体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结果及其影响,故D项正确。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时间不符,A项排除;B、C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D3.近代竹枝词反映了历史的变迁。

“陆家宅辟轧花场,土法泽机迭改良。

人力终输蒸汽力,天然淘汰慨乡庄”。

该竹枝词记载的史实最早应出现于( )A.19世纪二三十年代B.19世纪六七十年代C.19世纪八九十年代D.20世纪初期解析:材料中“土法泽机迭改良。

人力终输蒸汽力”表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正确。

答案:B4.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特点是( )①地区分布不平衡,集中于东南沿海②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③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榨④主要集中于轻工业,体系不健全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①②③④分别从地区分布、发展规模、内外环境及工业结构四个方面全面概括了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

答案:D5.19世纪末,中国的近代化出现新内容,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体制创新”。

导致这种转变的内在原因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西方民主思想的广泛影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D.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解析:解答本题时紧扣“内在原因”,通过排除法分析,A、B两项是外因,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建于1905年,在当时还未出现。

历史ⅰ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历史ⅰ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练习

历史ⅰ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练习一酝酿中的变革巩固方案一级目标1、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宣传维新变法思想2、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其代表人物不包括A、林那么徐B、王韬C、冯桂芬D、郑观应3、早期维新派认为“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这实际上是主张A、实行君主立宪制B、独立发展民族资本主义C、仿效西方,实行变法D、与西方国家进行战争4、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明显地反映了哪一阶级(阶层)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A、地主阶级改革派B、民族资产阶级C、开明地主阶级D、农民阶级知识分子5、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争做中国债主,其根本目的是A、帮助清政府偿还赔款B、向中国输出资本C、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D、获取高额利润6、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的一次重要活动,关于公车上书的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起因于《马关条约》的签订B、是康有为联合各省应试举人发动的C、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和变法等主张D、光绪帝看后非常感动,接受了其主张7、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有了新变化,发生这种变化的内因有①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8、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9、维新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的标志是A、公车上书B、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创办D、《定国是诏》颁布10、担任《时务报》的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的思想家是A、梁启超B、谭嗣同C、严复D、康有为11、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假设箭在弦,省括即发。

历史ⅰ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知能演练

历史ⅰ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知能演练

历史ⅰ人民版9.1酝酿中的变革知能演练1、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清政府卖官鬻爵C、各地严重的自然灾害D、债务剧增解析:选A。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然灾害与外来侵略相比,显然是次要的;B项只是政治腐败的一个方面;D项那么是清政府为了缴付对日赔款的后果。

2、(2018·合肥高二期末考试)把西方进化论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光绪帝解析:选C。

由所学可知严复通过《天演论》最早在中国系统宣传进化论思想,应选C。

3、(2018·黄山一中月考)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A、君主专制B、联邦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解析:选D。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就是学习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4、(2018·深圳高二期末考试)揭开了维新变法序幕的是()A、保国会的成立B、公车上书C、颁布变法法令D、强学会成立解析:选B。

“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5、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2:两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材料3: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下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

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请回答:(1)依据材料1,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解析: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同时注意材料与教材的结合。

答案:(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历史ⅰ人民版专项9.1酝酿中的变革提能演练

历史ⅰ人民版专项9.1酝酿中的变革提能演练

历史ⅰ人民版专项9.1酝酿中的变革提能演练1、19世纪末,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的主要原因是()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B、清政府卖官鬻爵C、各地严重的自然灾害D、债务剧增解析:选A。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各项的分析。

自然灾害与外来侵略相比,显然是次要的。

B项只是政治腐败的一个方面,D项那么是清政府为了缴付对日赔款的后果。

2、维新派与顽固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争论的中心是()①要不要实行维新变法②要不要改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度③要不要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④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B。

维新派与顽固势力的论战中没有涉及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3、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解析:选D。

“公车上书”是维新派第一次明确提出改革政治制度的主张,维新变法由此从一种思潮转化为政治运动。

4、维新运动的兴起主要表现为()①“公车上书”②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③各地学堂、学会、书局和报馆的纷纷建立④康有为、梁启超等领袖人物的涌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D。

维新运动的兴起表现为政治运动、政治团体建立、领袖人物、组织宣传等多个方面。

5、阅读以下材料: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那么全,不变那么亡,全变那么强,小变仍亡。

——《上清帝第六书》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那么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请回答:(1)依据材料1、2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2)根据材料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加以认识?解析:此题考查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酝酿中的变革
必做题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②甲午战争加深了民族危机
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④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
3.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形成是在( )
A.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后 B.洋务运动开始之时
C.洋务运动开展过程中D.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
4.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的真正目的是( )
A.借孔子之名宣传进化论思想B.斥责孔孟之道的虚伪
C.强化封建教条的统治地位D.提倡新学,反对儒学思想
5.康有为改造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主要是因为( )
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B.与封建思想斗争的策略
C.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D.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
6.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可见,梁启超认为救亡图存的根本在于( )
A.培养维新人士 B.举办新式学校 C.改革科举制度D.变革政治制度
7.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一种思潮得以发展为一场政治运动,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争取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D.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8.19世纪末,某组织的《章程》开宗明义地提出:“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

”该组织最有可能是( )
A.兴中会 B.保国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
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
C.阻止了外国经济侵略
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10.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批评洋务派学习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其意图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反对洋务运动
C.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
D.挽救清朝统治危机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
——谭嗣同《仁学》材料三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

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

——吴汝纶《天演论·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变法思想有何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
(3)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
选做题
一、选择题
1.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
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2.下列观点中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易就,二者行斯强也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当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3.将康有为的下列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组织保国会②创办《万国公报》③第一次上书光绪帝④发起公车上书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D.③①④②
4.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

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

”这个奏折针对的是()
A.太平军
B.洋务派
C.维新派
D.义和团
5.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是指要在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6.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7.“公车上书”中提出当时救亡图存的上策是()
A.“迁都定天下之本”
B.“下诏鼓天下之气”
C.“变法成天下之治”
D.“练兵强天下之势”
8.“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

这反映了维新派( )
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②③
9.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的活动所起的作用包括( )
①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③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④使维新运动具备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10.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是指( )
A.列强侵略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列强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
C.列强的贷款提供了资金
D.列强的侵略打破了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拙,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意图。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思想对比有哪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4)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而探索的特色及成因。

必做题
1---5 D B C D A 6----10 D D B B C
11. (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

(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

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3)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选做题
1---5 D B A C D
6----10 C C B A A
11. 答案:(1)主张:开矿山,建工厂,造船,练新军。

意图:师夷长技以自强。

(2)突破: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

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思想: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

(4)特色:材料一代表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二代表早期维新派,认为中国不但要学习西方经济、军事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材料三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成因:前者是中国地主阶级中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后两者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