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卷(第1-2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牛奶变酸B.气球爆炸C.汽油挥发D.西瓜榨汁2.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8g(1克以下用游码)的固体物质时,把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B.9.8 gC.10.8 gD.10.2 g6.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C.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A.AB.BC.CD.D9.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B.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11.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12.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氮1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氧化铝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氢气+氧气水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14.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两手掌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浸入水中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的下部加热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木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二.填空题16.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用途有__________;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__.17.下列仪器中(1)烧杯(2)锥形瓶(3)量筒(4)集气瓶(5)试管(6)蒸发皿A.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B.能放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C.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__________.18.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氧气.则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编号②所指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__________装置组合(填字母代号),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3)实验室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__________.写出利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4)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当收集氧气已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5)欲使用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2015-2016学年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七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主要依靠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牛奶变酸B.气球爆炸C.汽油挥发D.西瓜榨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酸性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气球爆炸的过程中,是内部压强过大而超过承受限制引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汽油挥发的过程中,是由于分子运动导致分子间隔改变而发生的状态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在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D、称取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防止污染腐蚀托盘.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操作错误.D、称取氯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托盘上各放一张纸,氯化钠放在纸上.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托盘天平和酒精灯的使用,了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及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方法.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 ) 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即剩余体积小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大于6mL.故选:B.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5.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10.8g(1克以下用游码)的固体物质时,把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则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 )A.9.2 gB.9.8 gC.10.8 gD.10.2 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0.0 g﹣0.8 g=9.2 g.故选:A.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6.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手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B.酒精灯的火焰可以用嘴吹灭C.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的气味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考点: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应用试管夹或铁夹等夹持试管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故选项说法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故选项说法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7.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B、氧气不易溶于水,但鱼虾照样能在水中生活;C、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D、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有些物质的燃烧不属于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解答:解: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故A选项正确;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有氧气.但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此选项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此选项错误;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氧气性质的考查,知道氧气的氧化性能助燃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A B C 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操作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探究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A符合题意;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B不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不符合题意;D、使水中白磷隔绝氧气;为铜片上的物质提供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9.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氧气的物理性质.分析:若用上图中的装置给病人输氧气,显然A导管为气体流入端,气体和蒸馏水充分接触,以达到洗气的目的,也便于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气体再从B流出.解答:解:这个地方水的作用有二:一是便于观察流速,二是增加氧气的湿度(先前为液态的,转化为气态时干燥而冷,所以要加湿).A、B导管连接供氧钢瓶,则A端为气体输出端,这样会首先把水排出,显然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故A错.B、A导管为气体流入端,使氧气从B端流出,连接病人吸氧导气管.故B正确.C、气体从A流入,会产生气泡从而判断有无气体.故C正确.D、因进气管通入到了蒸馏水中,气泡越明显,气体的流入速度就越快,因此,可判断输出氧气的速度,D正确.故答案选A.点评:选择吸收装置时,要注意进、出气体导管连接方法,若用洗瓶,注意“长进短出”.10.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B.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是:能够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解答:解:A、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A正确;B、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B正确;C、根据催化剂的定义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C正确;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D.点评:记住催化剂的“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关于产生氧气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C.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工业制法;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A、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的过程;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判定;C、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然后升温沸点低的先汽化溢出;D、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解答:解: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其他方法产生氧气的量很少,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故A不可选;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若产生氧气,反应物质中必须含有氧元素;故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故B不可选;C、工业制氧气的原理是分离液态空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然后升温沸点低的先汽化溢出,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方法而分解反应的前提必须是化学变化,故C 可选;D、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所以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故D不可选;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光合作用,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明确反应的实质和原理,方可得出正确答案.12.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可吸入颗粒物D.二氧化氮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不同地区的首要污染物有所不同.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不是空气污染物,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A正确;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B错误;C、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C错误;D、二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被计入空气污染指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空气污染指数”这一个基础知识点,要熟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尤其是空气的污染及其污染物的来源等与大气污染相关的考题是中考比较热门的考点.13.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铝+氧气氧化铝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C.氢气+氧气水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解答:解:A、铝+氧气氧化铝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铝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甲烷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正确;C、氢气+氧气水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氢气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D、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红磷和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4.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两手掌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浸入水中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的下部加热考点:实验步骤的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判断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根据酒精灯的位置,固定试管.C、收集氧气时,等到“快速均匀连续的冒出气泡”时,再收集气体.D、固体加热时,一定先均匀,后集中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解答:解:A、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要形成一个密封体系,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先用两手掌紧贴试管外壁,再将导管浸入水中,则不会有气泡.操作错误.B、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加热要用酒精灯的外焰.此操作错误.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此操作错误.D、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固定在药品的下部加热,此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的步骤,以及实验操作中的一些注意事项.掌握正确氧气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D.木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现象和结论的区别.二.填空题16.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①②③④⑤;化学性质有⑥;用途有⑦;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⑧;发生的化学变化有⑨.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2单元)(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第1-2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5分×20=50分)1.(2.5分)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2.(2.5分)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A.空气 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3.(2.5分)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4.(2.5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5.(2.5分)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6.(2.5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7.(2.5分)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8.(2.5分)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 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9.(2.5分)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10.(2.5分)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无法判断11.(2.5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12.(2.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13.(2.5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14.(2.5分)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15.(2.5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6.(2.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B.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7.(2.5分)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咀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18.(2.5分)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19.(2.5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鱼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20.(2.5分)小强用托盘天平称5.0克食盐,当指针不在分度盘中央而偏右时,就开始称量.称量后天平达到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则实际称量的食盐的质量( ) A.等于5.0克B.小于5.0克C.大于5.0克D.无法判断二、我会填:(每空一分,共30分)2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 就说明氧气已满.22.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加热前__________,然后再集中加热;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人.23.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高锰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氧化铝、稀有气体、过氧化氢溶液.(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_;(2)白色固体物质有__________;(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__________;(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5)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__________.24.实验室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为了安全在实验室使用药品时应做到“三不”不能__________,不要__________,更不能__________.25.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26.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挥发,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1)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2)酒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27.如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①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②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g处各对应的灯焰部分的名称:e__________,f__________,g__________.三、我会探究(每空一分,共20分)28.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请根据如图回答以下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2)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_____(填字母)(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2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他们准备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1)写出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2)请指出右图中所用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3)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4)用这种方法收集氧气时,当气泡__________再开始收集,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且应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上.(5)他们用这种方法收集了两瓶气体.在先收集的一瓶插入带火星的木条,只看到火星亮了一些,插入后收集的一瓶木条则能复燃.导致这个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写出操作上的原因):__________.(6)某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发现试管炸裂,试你帮她分析一下造成此后果的原因可能有(至少答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单元)一、我会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2.5分×20=50分)1.(2.5分)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D.滴水成冰【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花香四溢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炬成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时主要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2.(2.5分)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 )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D.过氧化氢或二氧化锰【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用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或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应用于解题当中.3.(2.5分)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的核心和特点判断,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解答】解: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符合上述第四个特点,所以正确.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符合上述第二个特点,所以正确.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符合上述第三个特点,所以正确.D、绿色化学与颜色无关,指的是环境友好化学,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绿色化学理念的考查,其核心是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4.(2.5分)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水﹣﹣氧气+氢气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C.铝+氧气﹣﹣氧化铝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氧气+氢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B、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铝+氧气﹣﹣氧化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5分)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北京市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氮气不属于污染指数项目.故选A【点评】本题从世界瞩目的“绿色奥运”入手,考查社会关心的问题,具有很好的现实性.6.(2.5分)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5分)对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专用,取用试剂后不要洗涤立即放回原位B.非专用滴管可连续在不同试剂瓶中吸液C.滴管吸液后,不要平放和倒置,不得放在桌上或它处D.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要悬空,不得伸入试管或与试管壁接触【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处.(2)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3)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4)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及时更换.(5)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时,该滴管尖端允许接触试管内壁.(6)胶头滴管常与量筒配套使用.(7)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如果滴瓶上配有滴管,则这个滴管是滴瓶专用,不能吸取其他液体,用后放回原位;故A使用方法正确;B、根据滴管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故B使用方法错误;C、根据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故C使用方法正确;D、根据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 处;故D使用方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室滴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掌握及其应用.8.(2.5分)给3mL液体加热,需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带铁圈)A.①③④⑤ 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④⑥⑦【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给少量液体加热可以用试管,而且用试管时必须要用试管夹来加持试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与桌面约成45°角,且试管内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解答】解:液体只有3mL,加热时只用试管即可;给试管加热需要用试管夹来加持试管,而且加热必不可少的是酒精灯;故所需要的仪器有:试管、试管夹、酒精灯.故选:C.【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而且要对一些知识要熟记.9.(2.5分)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1:5 B.5:1 C.1:4 D.4:1【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两者的体积比为 1: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空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知识,并应用此知识进行分析解题.10.(2.5分)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冰红茶”“雪碧饮料”“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均属于( )A.纯净物B.混合物C.氧化物D.无法判断【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冰红茶”中含有水和茶碱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雪碧饮料”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C、“生理盐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矿物质,属于混合物.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11.(2.5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能挥发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C.汽油能燃烧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酒精能挥发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B、甲烷密度小于空气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汽油能燃烧需要发生汽油燃烧这一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D、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2.(2.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氧气验满C.液体加热D.量9.5mL液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氧气的验满方法、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以及量筒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B、验满氧气的时候不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要放在集气瓶的口部,错误;C、给液体加热的方法正确;D、量取9.5mL的液体不能使用100mL的量筒,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2.5分)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 B.abcdef C.bacdef D.abcdfe【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e熄灭酒精灯.【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符合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故A正确;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故B错误;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14.(2.5分)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更多【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本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解答】解: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有的反应中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度,有的反应中催化剂是减慢反应速度.故选:B.【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物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15.(2.5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实验现象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火焰而是发光,故此选项错误.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此选项错误.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燃烧时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对可燃物燃烧时的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16.(2.5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为防止药品滴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可伸入试管内部滴加液体B.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B、常用量筒的分度值为0.1 mL、0.2 mL、1 mL读到分度值,读数时不用估读;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不能少于.【解答】解:A、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操作错误;B、用量筒取13.37mL的稀硫酸,读数不能估读,描述不准确;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数据有误;D、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数据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胶头滴管、量筒、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且注意给液体加热的方法.17.(2.5分)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咀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咀嚼米饭时有甜味说明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玻璃窗破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2019-2020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9-2020九年级化学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64一、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下列变化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锄头生锈B.食物腐烂C.汽油挥发D.汽油燃烧2.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行。
下列关于氧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时分子间间隔增大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用氧气切割钢板时发生了化学变化D.氧气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3.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体现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供人呼吸B.氢气作燃料C.冰块保存食物D.红磷做火柴头4.下列原子属于金属元素的是5.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C.当气态二氧化碳变成固态时,二氧化碳分子间不存在间隔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6. 牛奶补“钙”,酱油补“铁”,这里的“钙”、“铁”是指A 元素B 原子C 离子D 分子7.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只有一个错误的是.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8 事实 解释 A 湿衣服会晾干 分子不停运动 B 气体受压体积变小 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大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再分D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9A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负价B .具有稳定结构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 .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电子数D .原子变成离子一定是失去电子10.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一种新型毒品K 粉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氯胺酮,盐酸氯胺酮的化学式为C 13H 16ONCl ,它会对大脑造成永久损害。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9单元)(解析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9单元)(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SO2B.O2C.CO D.NO23.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5.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托盘天平D.蒸发皿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分子的运动B.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硬度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Mg+CO22MgO+C B.2Na+2H2O=2NaOH+H2↑C.Cl2+2NaBr=2NaCl+Br2D.2Na2O2+2H2O=4NaOH+O2↑10.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11.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4B.CH4、HCl C.Si、CO2D.Ar、Au13.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t3℃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14.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A.5个B.4个C.3个D.2个二、填空题15.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16.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萄糖由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要把10g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g.17.甲是常见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甲的化学式为;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试剂A中溶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18.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常用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 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19.如图是A、B的溶解度曲线.t2℃时分别将100gA、B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A B(填“>”、“<”或“=”);把t2℃时15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20%,需加水g.20.一定条件下,4.8g CH4与16.0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8g H2O、4.4g CO2和物质X.则X的质量为g;该反应方程式中O2与X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三、简答题22.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什么?(3)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任举一例加以说明.23.在实验室中可选择如图装置制取气体.(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3)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应选择以上哪些装置?(写出一套即可)24.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1)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做出猜想】①只有Zn(NO3)2②Zn(NO3)2、AgNO3③Zn(NO3)2、Cu(NO3)2④Zn(NO3)2、Cu(NO3)2、AgNO3【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填标号),其理由是.【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3)如图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4)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49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废铁屑起反应,可生产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xx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淮滨一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9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SO2B.O2C.CO D.NO2【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O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而NO2、SO2和CO都是有毒、污染性气体,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解答】解:A.SO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酸雨,故A错误;B.O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C.CO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错误;D.NO2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造成光化学污染、酸雨,故D错误;故选:B.3.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风力发电B.石油蒸馏得到汽油等C.海水晒盐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分馏的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逐一先汽化后冷却液化,分离成相对纯净物质的过程,只是将原来的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石油就是由沸点不同的汽油、煤油、柴油等混合而成,通过分馏将它们分离,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海水晒盐是水分蒸发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煤主要有褐煤、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等,大多煤,质地疏松,多用于动力发电、民用燃烧提供热量等.焦炭是煤经过高温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而成,质硬,多用于炼铁.显然煤和焦炭是两种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5.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烧杯B.量筒C.托盘天平D.蒸发皿【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分析】先回顾“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哪些,则可知不需要用到的仪器由哪些.【解答】解: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需要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所以不需要蒸发皿.故答案选D.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A、某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有温度来决定;B、t℃时,甲、乙两条曲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C、从图象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根据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即可.【解答】解:A、某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有温度来决定,因此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时要说明其温度,故A错误.B、从图象可以看出,t℃时甲、乙线相交于一点,说明此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故B正确.C、从图象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同质量的水溶解甲的质量就越大,因此C错误.D、过10℃做一条垂直于温度的虚线,看虚线与曲线的交点高低,从图象可以看出,此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故D错误.故选B.7.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分子的运动B.证明CO密度比空气的大2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硬度【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析】A、根据稀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其溶液为酸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其溶液为酸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无明显现象,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CO2项实验能达到目的.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D、黄铜和铜片相互刻划,黄铜能在铜片上刻划出痕迹,可以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目的.故选:A.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升高温度可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30gD.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分析】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转化,结合溶解度曲线分析解答;依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①某固体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从而比较同温度下的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升温或降温时溶液的状态转化等.【解答】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看出,当温度高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当温度低于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错误;B、由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所以要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该降低温度,故错误;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即30g乙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30g,故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要小于30g,故C错误;D、观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D正确;故选D.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Mg+CO22MgO+C B.2Na+2H2O=2NaOH+H2↑C.Cl2+2NaBr=2NaCl+Br2D.2Na2O2+2H2O=4NaOH+O2↑【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分析】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B、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10.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不含碳元素,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该气体可能是氢气.A、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则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故选项正确.B、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但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11.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图中的两种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由题意可知,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方程式可进行有关的分析与判断.【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水在高温条件下与单质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CO+H2;A、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不正确;B、在碳单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0,在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氢元素在水中是+1价,在氢气中是0,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故说法不正确;C、由上图可知,CO和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16):(1×2)=14:1.故D说法不正确.答案:C1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NaCl、CuSO4B.CH4、HCl C.Si、CO2D.Ar、Au【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甲烷、氯化氢分别是由甲烷分子、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Ar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13.如图是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t2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50g水,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D.t3【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A、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B、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溶解度相等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析解答.℃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正确;【解答】解:A、由图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B、t2量分数相等,正确;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正确;℃时甲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形成饱和溶液150g,D、t3则7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25g甲,加50g水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100%=20%,而非25%,故错误;故选:D.14.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20%的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个数为()A.5个B.4个C.3个D.2个【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和219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锌和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结合题中的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每24份质量的镁会与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和219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锌和73份质量的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假设金属的质量都是24g,等质量的金属消耗盐酸的质量分别是:Mg+2HCl=MgCl2+H2↑,24 73 24g 73g2Al+6HCl=2AlCl3+3H2↑54 219 24g 97.3gZn+2HCl=ZnCl2+H2↑65 7324g 27g令三种金属质量均为24g,则当盐酸质量m>73g时,生成氢气的质量:Al>Mg>Zn;当盐酸质量27g<m≤73g时,生成氢气质量:Al=Mg>Zn;当盐酸质量m≤27g时,生成氢气质量:Al=Mg=Zn所以,②③④这3个猜测合理,即答案选C.二、填空题15.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和Fe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小(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十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 (写出一个即可).【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与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A1(NO3)3不反应,再利用反应时金属的原子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解答】解: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Ag,铁粉过量,所以滤出固体中含Fe;反应后的溶液中即滤液不再含的Cu(NO3)2、AgNO3,而是含有生成的Fe(NO3)2;由于Al(NO3)3不与Fe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还含有Al(NO3)3;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十2AgNO3=Fe(NO3)2+2Ag;Fe+Cu(NO3)2=Fe(NO3)2+Cu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故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发现两个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故答:Al3+和Fe2+;小;Fe+Cu(NO3)2=Fe(NO3)2+Cu(或Fe+2AgNO3=Fe(NO3)2+2Ag).16.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要把10g这种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15 g.【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溶液稀释过程溶质不变进行计算考虑本题.【解答】解: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0%;设加入水质量为X,则:10g×5%=(10g+X)×2%解得X=15g.故答案为:三;40%;15.17.甲是常见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甲的化学式为 CH 4(合理即可) ;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O 2+Ca (OH )2═CaCO 3↓+H 2O 、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试剂A 中溶质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中和酸性土壤等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甲是常见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乙是水;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乙是碳酸钙,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若是生成水和丙,丙和A 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B 反应生成丙,结合甲烷是常见的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甲是常见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乙是水;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乙是碳酸钙,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甲若是生成水和丙,丙和A 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与B 反应生成丙,结合甲烷是常见的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则甲是甲烷(合理即可),丙是二氧化碳,A 为氢氧化钙,B 为稀盐酸.甲的化学式为CH 4(合理即可);反应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 2+Ca (OH )2═CaCO 3↓+H 2O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试剂A 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在生产或生活中可用作中和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故答案为:CH 4(合理即可);CO 2+Ca (OH )2═CaCO 3↓+H 2O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中和酸性土壤等.18.硬水中含较多的Ca 2+、Mg 2+,常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 ;Cl 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 MnO 2+4HCl (浓)X+Cl 2↑+2H 2O ,X 的化学式为 MnCl 2 .。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3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3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卷中)1.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凤写了一首歌名为《化学是我,化学是你》的歌,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2.长期食用地沟油可引发多种疾病,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与水混合,观察是否溶解B.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C.观察油是否透明D.闻油是否有异味3.下列四组物质中全部是混合物的是()A.红色的铜粉和红色的赤铁矿石B.黑色的氧化铜和黑色的2B铅笔芯C.无色的矿泉水和无色的雪碧饮料D.银白色的水银和银白色的镁带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D.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5.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分子的性质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A.A B.B C.C D.D6.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金属元素B.都属于阳离子C.属于一种元素D.都是稳定结构7.下表中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氧化物干冰过氧化氢氧化镁臭氧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净化后的空气液态氧石灰石单质水银金刚石铁粉铜粉A.A B.B C.C D.D8.对化学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A.3O2﹣﹣表示三个氧原子B.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C.2Al3+﹣﹣表示两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D.N﹣﹣表示氮化铝中,氮元素显﹣3价9.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10.化学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燃烧匙B.蒸发皿C.量筒D.试管11.二甲醚(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有机化合物1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石灰沙浆用来砌砖、抹墙C.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D.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13.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反应后质量/g X 2.56 7.20 0.50A.d一定是催化剂B.表中X为2.56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中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14.鉴别CO、CO2、O2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接触导出的气体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C.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D.实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15.将A、B、C各10g混合后加热,A完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g D,同时增加了8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A.1:5 B.5:1 C.1:4 D.4:1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38分)16.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①3个硫原子,②锰酸钾,③8个铝离子,④氖气,⑤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1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①3Fe2+:②CO2:.1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2)河水经过过滤后的水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或“氧化物”).(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漂白粉也常用于消毒杀菌,其有效成分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工业上制漂白粉,是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发生如下反应制得:2Ca(OH)2+2Cl2═X+Ca(ClO)2+2H2O,产物中X 的化学式为;漂白粉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而硬化变质,最终生成的硬化物是(填写化学式)(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的实验时,发现了正极产生了10mL 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19.碳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1)①将小块金刚石镶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②将石墨用于制作电极;③一氧化碳用作气体燃料;④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⑤一氧化碳可用于炼铁.Ⅰ.上述用途中,主要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填序号)Ⅱ.除④以外,写出二氧化碳的一条用途.Ⅲ.干冰的物质类型不属于.(填序号)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D.氧化物(2)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催化转化器,可将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煤、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物较少,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低碳生活”倡导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的是.(填序号)①提倡发送电子贺卡;②大力发展火力发电;③研制和开发新能源;④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⑤增强室内自然采光.20.(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①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反应:②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③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④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2)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属于分解反应的是.三、实验及探究题(共3小题,计23分)21.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或人身伤害.请填写下列错误的操作,或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错误的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3)用合格的托盘天平称取5.2克固体,实际只有4.8克.22.某校科技节活动中进了如下实验,请回答问题.(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色,请结合分子的观点解释:.(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石灰水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向冰水中通入氧气,白磷在水下不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和.(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A、B装置都可以制取氧气,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B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混合来制取氧气,选C做气体发生装置,其优点是.(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实验室中制取一氧化氮采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有:.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类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醋酸钠与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来制得.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四、计算题(共9分)24.20xx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1)青蒿素分子由种元素构成.(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个原子.(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5.如图所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气体发生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 35.6反应后 34.8(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结果精确到0.1g,下同).(2)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0xx-20xx学年陕西省××市××县丈八寺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卷中)1.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凤写了一首歌名为《化学是我,化学是你》的歌,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生活.【分析】化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农业的发展.【解答】解:A、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抑制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该选项说法正确;C、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该选项说法正确;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2.长期食用地沟油可引发多种疾病,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与水混合,观察是否溶解B.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C.观察油是否透明D.闻油是否有异味【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与水混合,观察是否溶解,只是简单的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油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看油是否透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闻油是否有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下列四组物质中全部是混合物的是()A.红色的铜粉和红色的赤铁矿石B.黑色的氧化铜和黑色的2B铅笔芯C.无色的矿泉水和无色的雪碧饮料D.银白色的水银和银白色的镁带【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红色的铜粉是由铜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红色的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黑色的氧化铜由氧化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黑色的2B铅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制成的,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无色的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可溶性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无色的雪碧饮料中含有水、碳酸和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银白色的水银是由汞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银白色镁带是由镁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C.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D.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考点】硬水与软水;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固体,蒸馏水不含有其他杂质,是较纯的水,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生成不溶性化合物,积聚在锅炉里易使锅炉受热不均匀从而引起危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解答】解:A、过滤除去的是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故A正确;B、蒸馏水不含有其他杂质,是较纯的水,故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的是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也就是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C错误;D、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生成不溶性化合物,积聚在锅炉里易使锅炉受热不均匀从而引起危险,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净化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分子的性质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分子之间有间隙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利用了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B、固体碘和碘蒸气都以分子存在,而碘化钾中的“碘”以离子状态存在以及不能保持单质碘的化学性质;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D、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解答】解:A、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无关,故A错误;B、实验现象,与“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有关,故B正确;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与“分子间有的间隔”有关,故C正确;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有关,故D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6.分析下列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A.都属于金属元素B.都属于阳离子C.属于一种元素D.都是稳定结构【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类别分析判断.B、根据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C、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电子),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解答】解:A、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一种是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这两种微粒的质子数都大于核外的电子数,都属于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不同,不可能属于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微粒结构示意图可知,第二种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是2,不是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7.下表中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氧化物干冰过氧化氢氧化镁臭氧混合物冰水混合物净化后的空气液态氧石灰石单质水银金刚石铁粉铜粉A.A B.B C.C D.D【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单质是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其中冰水混合物是水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故选项不完全正确;B、空气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故属于氧化物,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完全正确;C、其中液态氧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选项不完全正确;D、其中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不完全正确;故选项为:B【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对化学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说法正确的是()A.3O2﹣﹣表示三个氧原子B.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元素C.2Al3+﹣﹣表示两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D.N﹣﹣表示氮化铝中,氮元素显﹣3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3H2﹣﹣表示三个氢分子;故A说法错误;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SO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故B说法错误;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2Al3+中3表示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Al中的3表示在氮化铝中氮元素显﹣3价,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9.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B.灰霾天出门戴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C.香烟烟雾颗粒的直径大多在0.1至1.0微米,提倡不吸或少吸烟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的目的考虑;B、根据微粒直径大小考虑;C、根据吸烟会形成PM2.5考虑;D、根据汽车会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含大量的PM2.5考虑.【解答】解:A、“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节约了用电,就节约了化石原料等能源,减少了污染,故A说法正确;B、因为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N95专业口罩(过滤孔径在0.1微米左右),所以能防止PM2.5进入体内,故B说法正确;C、吸烟会形成PM2.5,故C说法正确;D、汽车会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其中含大量的PM2.5,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0.化学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的是()A.燃烧匙B.蒸发皿C.量筒D.试管【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需垫石棉网加热的有:烧杯、烧瓶.【解答】解:A、燃烧匙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故不可选;B、蒸发皿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故不可选;C、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体积,不能用于加热,故可选;D、试管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故不可选.故选C【点评】对实验室中常用仪器的作用和用法要了然于心,对实验的顺利有很大帮助.11.二甲醚(C2H60)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有机化合物【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二甲醚(C2H60)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解答】解:A、由二甲醚(C2H60)化学式可知,二甲醚(C2H60)化学式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二甲醚(C2H60)化学式可知,一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甲醚(C2H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选项说法正确.D、二甲醚(C2H60)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化学式的有关计算、有机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石灰沙浆用来砌砖、抹墙C.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D.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和氧气,利用的是化学性质;。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9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 氧气不易溶于水B. 氧气能支持燃烧C.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 通过低湿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2.小明给试管里的水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了,你认为下列哪些原因会导致试管炸裂()①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③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中的水④试管中的水超过了试管容积的⑤试管底部接触到了酒精灯的灯芯A. B. C. D.3.亚硝酸钠(化学式为: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
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A. 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B. 有咸味--物理性质C. 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D. 有毒--化学性质4.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明显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水滴石穿,金石可镂D.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5.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 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的B. 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成液滴C. 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呈无色透明状D. 容器内壁的水是晶莹透亮的水滴6.下列是硫粉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表明硫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A. 从试剂瓶中取出少量硫粉,看到硫粉呈黄色B. 硫粉在燃烧匙中被加热时变成液态C. 液态硫受热进一步变成硫蒸气D. 硫蒸气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7.下列对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 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含氮气约B. 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C. 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D.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浓度越高越好,其他成分含量高低无关紧要8.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它的主要特点有()①充分利用能源和资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A. B. C. D.9.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10.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A. B.C. D.11.5角硬币的外观有金黄色的金属光泽,许多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铜制成的,而另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2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2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中物质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通电分解水B.蜡烛融化,酒精燃烧C.活性炭吸附异味,过滤含有泥沙的水D.气球爆炸,火药爆炸2.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青铜B.生铁C.紫铜D.焊锡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两种不同原子团的是()A.NH4NO3 B.NH4Cl C.H2SO4 D.Cu(OH)24.石灰石是许多工业产品的原料之一,制造下列物质不需要它的是()A.生铁B.水泥C.生石灰D.湿法炼铜5.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把木炭粉、硫黄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 B.NO2 C.SO2 D.N2O5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把氯化钠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读数为10.5g,那么该同学实际称量的氯化钠质量为()A.9.5g B.10g C.11.5g D.10.5g7.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汞金铜铁钨氧熔点/℃﹣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200℃时,氧是液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8.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A.+3,+5 B.+5,+3 C.+3,+6 D.+6,+3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10.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O.4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A.物质D一定是化合物,物质C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氧化铜CuO2 B.五氧化二磷O5P2C.木炭 C D.氯化钾 KCl212.加热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 g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g B.(a+b﹣c)g C.(a﹣c)g D.(b﹣c)g13.下面关于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泥沙和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分离糖水中的糖可以用蒸发水的方法C.过滤时玻璃棒应该紧靠在三层滤纸处D.酒精和水用什么方法也分不开14.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A.N60属于混合物B.N60是一种化合物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D.N60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15.关于电解水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水分子被破坏B.因为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所以才能被电解C.电解水属于分解反应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电解水变化的最小微粒16.关于物质的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白炽灯泡中充入氮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B.用活性炭作为净水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C.用炭黑造墨汁是利用了碳的还原性D.用铝合金造飞机是利用铝合金密度小且强度高17.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它有防癌的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个维生素C的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C.维生素C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组成D.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18.含磷的水流入河流湖泊,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它是危害水体的因素之一.用来检测水中磷元素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NH4)2MoO4].有关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钼酸铵这种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B.一个钼酸铵分子中含有15个原子C.在钼酸铵中,钼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D.钼酸铵是一种化合物19.关于H2O、H2、H2SO4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20.据报道,有人利用摄影店废弃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价值约20万元的单质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Fe+2AgNO3=2Ag+Fe (NO3)2.这个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21.用符号表示:2个钠离子;3个氯原子;3个镁原子;+1价的银元素;8个二氧化碳分子;2个水分子;﹣2价的氧元素.22.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2)如何除去CO中混有CO2:.23.铁酸钠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种新型净水剂,其化学式是为Na2FeO4,在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4.我们做电解水实验的时候,通电后可以发现,两个电极的表面都有产生,其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用检验,是;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并有淡蓝色火焰,是,正负极气体的体积比是.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25.(1)指出图中所标的仪器的名称①②③④.(2)过滤时,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而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是.(3)若过滤完成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举一条),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2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面的变化.(1)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时可以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一种单质和两种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汽车尾气含有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碳(CO)等毒气,可以用金属钯做催化剂,将其转化为无毒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气(N2).化学方程式是.(3)硫粉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烟雾弹和化学中的红磷燃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7.请标出下面划线元素的化合价.H2SO4 N2O3 KClO3SiO2 .三、解答(每空1分,共20分)28.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知识回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Sn Pb(H) Hg Ag Pt Au,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作出猜想】猜想1.Cr>Fe>Cu;猜想2.Fe>Cu>Cr;猜想3.你的猜想是.【查阅资料】(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设计与实验】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试管1 试管2 试管3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为蓝色【结论与解释】(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正确.(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知识运用】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现在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2)如果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氧气,反应方程式为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为了收集到不含空气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3)质量分数为3%的医用双氧水在常温下难分解;但在双氧水溶液中加入铁锈,就会迅速分解,且反应结束后过滤出的铁锈可重复使用.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为铁锈是该反应的剂;反应的发生装置为;用你选择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的气体是.(从学过的气体中选择)(4)某学生利用烧杯、球形干燥管和单孔橡皮塞组成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①该装置A中应盛放的药品是,B处应放进.②该装置的优点是(只需回答一点).③若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可以通过操作来实现.四、计算(共8分)30.为测定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4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到10.0g石灰石样品中(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稀盐酸反应),实验中测出的数据记录如下表: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第一次10.0 7.0第二次10.0 m第三次10.0 2.0第四次10.0 n根据实验中的数据计算下列问题:①m=,n= .②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31.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克石灰石样品,把20克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经过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稀盐酸的用量第1次加入5克第2次加入5克第3次加入5克第4次加入5克剩余固体的质量3g 2g 1g 1g(1)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四次反应结束后总共能生成多少克的二氧化碳气体?20xx-20xx学年甘肃省××市成功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组中物质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通电分解水B.蜡烛融化,酒精燃烧C.活性炭吸附异味,过滤含有泥沙的水D.气球爆炸,火药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此题是关于物理变化的判断,物质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海水蒸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酒精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是化学变化;C、活性炭吸附异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过滤含有泥沙的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气球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物质的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时,就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2.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A.青铜B.生铁C.紫铜D.焊锡【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以下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等.【解答】解:A、青铜是铜的一种合金,故选项错误.B、生铁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故选项错误.C、紫铜是纯金属铜,不属于合金,故选项正确.D、焊锡和锡和铅的合金,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合金的特征,掌握合金的特征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两种不同原子团的是()A.NH4NO3 B.NH4Cl C.H2SO4 D.Cu(OH)2【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的原子团组成分析,相同的原子团,应是组成元素、原子个数、原子团在化合物中显示的化合价都相同,否则就不是相同的原子团.【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铵根和硝酸根,两种不同的原子团,故A符合题意;B、NH4Cl只有铵根一种原子团;故B不符合题意;C、H2SO4中含有硫酸根一种原子团,故C不符合题意;D、Cu(OH)2中含有氢氧根一种原子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化合物中原子团的认识,不能只从表面上原子的个数和元素的种类作判断,还要从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判断.4.石灰石是许多工业产品的原料之一,制造下列物质不需要它的是()A.生铁B.水泥C.生石灰D.湿法炼铜【考点】常用盐的用途.【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石灰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高炉炼铁、生石灰的制取以及水泥的制取都需要使用.【解答】解:A、高炉炼铁需要使用石灰石形成炉渣;B、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故生石灰的制取需要使用石灰石;C、水泥生产中需要使用石灰石;D、湿法炼铜使用的是活泼金属与可溶性铜盐溶液的反应,不需要使用石灰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石灰石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5.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把木炭粉、硫黄粉和硝酸钾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制得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A.N2 B.NO2 C.SO2 D.N2O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根据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就可计算出生成物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与反应物各元素的原子个数之差,就是X的化学式中含有的元素的原子个数.【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的化学式中含有S的原子个数为:1﹣1=0,含有K的原子个数为:2﹣2=0,含有N的原子个数为:2,含有O的原子个数为:2×3﹣2×3=0,含有C的原子个数为:3﹣3=0;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把氯化钠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读数为10.5g,那么该同学实际称量的氯化钠质量为()A.9.5g B.10g C.11.5g D.10.5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从托盘天平原理是等臂杠杆,故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称量时,要求把被称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此时物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反了,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此时:物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去分析.【解答】解:托盘天平原理是等臂杠杆,故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称量时,要求把被称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此时物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反了,根据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此时:物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由于题目中把氯化钠放在右盘,把10g砝码放在左盘,所以学生称出的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0g﹣0.5g=9.5g(砝码质量为10g,游码质量为0.5g);故答案为:A.【点评】掌握托盘天平的原理,找出规律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7.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汞金铜铁钨氧熔点/℃﹣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200℃时,氧是液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可以从物质的物理性质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铁水的温度最低是1535℃,而铜的熔点是1083℃,所以铜球掉入铁水中会熔化,故选项错误.B、在﹣200℃时,氧是液态,不是气态,故选项错误.C、水银温度计不能测量﹣40℃的温度,因为在该温度下水银是固态的,故选项错误.D、因为钨的熔点高,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方面的知识.物质的熔点,即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呈平衡时的温度.8.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A.+3,+5 B.+5,+3 C.+3,+6 D.+6,+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重铬酸钾[K2Cr2O7]和硫酸铬[Cr2(SO4)3]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1)×2+2x+(﹣2)×7=0,则x=+6;硫酸根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y,可知硫酸铬[Cr2(SO4)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2y+(﹣2)×3=0,则y=+3.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往试管中加入锌粒C.称量氢氧化钠D.收集氧气【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B、根据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有腐蚀性;D、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A错误;B、向试管中加入颗粒状或块状固体药品,应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故B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该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等.10.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O.4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A.物质D一定是化合物,物质C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17.4g﹣8.7g=8.7g,故B是生成物,生成的B的质量为8.7g;同理可以确定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31.6g﹣0g=31.6g;D为生成物,生成D的质量为3.6g﹣0.4g=3.2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A的质量为31.6g﹣8.7g﹣3.2g=19.7g.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则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故A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A的质量为31.6g﹣8.7g﹣3.2g=19.7g,故待测的数值为19.7g+19.7g=39.4g,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g:3.2g=87:32,故C错误;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设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x:y,则197x:158y=19.7g:31.6g,x:y=1: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氧化铜CuO2 B.五氧化二磷O5P2C.木炭 C D.氯化钾 KCl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解答】解:A.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故错误;B.根据氧化物的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错误;C.木炭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故正确;D.氯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KCl,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学生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原则是解答的关键,并能利用元素符号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12.加热a g氯酸钾和b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c g氯化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b)g B.(a+b﹣c)g C.(a﹣c)g D.(b﹣c)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氯酸钾分解生成固体氯化钾和气体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质量并不变化.这样,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会减少,减少的正好是氧气;【解答】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能制得氧气质量=a g﹣c g=(a﹣c)g,答案:C【点评】熟知化学反应特点,反应原理.利用反应原理解决问题.本题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氯酸钾分解生成固体氯化钾和气体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并不变化.13.下面关于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泥沙和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分离糖水中的糖可以用蒸发水的方法C.过滤时玻璃棒应该紧靠在三层滤纸处D.酒精和水用什么方法也分不开【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析】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B、根据糖易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酒精能与水互溶,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泥沙难溶于水,泥沙和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选项说法正确.B、糖易溶于水,分离糖水中的糖可以用蒸发水的方法,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玻璃棒应该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故选项说法正确.D、酒精能与水互溶,但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掌握过滤的原理与操作注意事项、蒸发的原理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A.N60属于混合物B.N60是一种化合物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D.N60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N60是由N60一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N60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N60是由N60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N60是由氮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60=840,故选项说法正确.。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放烟花C.蜡烛燃烧D.电灯通电发光2.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固体B.发出耀眼的白光C.放出大量的热D.镁条变短3.下列能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而不引入其他气体杂质的是( )A.红磷B.硫磺C.蜡烛D.细铁丝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5.量取30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A.10mL的量筒B.100mL的量筒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0mL的量筒和滴管6.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分别加入蒸馏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7.下列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9.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B.abcdefC.bacde fD.abcdfe10.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称量12.5g 的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移动砝码B.减少食盐C.增加食盐D.增加砝码二、填空题:(16分)11.现在有以下几种物质:清洁的空气、红磷、铁、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氧气、四氧化三铁、食盐水、硫、高锰酸钾分类.(1)混合物__________,(2)纯净物__________.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1)木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2)酒精燃烧生成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___;(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4)铁丝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13.暗紫色粉末A加热时反应生成墨绿色B和黑色粉末C和D,其中C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作催化剂.若将淡黄色的硫磺放在D中点燃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14分)14.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燃烧匙内一般放__________,写出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实验时药品一般取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2)有人认为用木炭粉来代替,你认为他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__________.15.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1)指出装置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4)开始收集氧气的最合适时刻是__________;(5)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__放在桌上,实验完毕后,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2015-2016学年四川省南充市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B.燃放烟花C.蜡烛燃烧D.电灯通电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有机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燃放烟花是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电灯通电发光由电能转化为光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在镁条燃烧实验中,最能说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生成白色固体B.发出耀眼的白光C.放出大量的热D.镁条变短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镁条变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3.下列能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而不引入其他气体杂质的是( )A.红磷B.硫磺C.蜡烛D.细铁丝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解答:解:A、红磷和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不会增加气体杂质,故此选项正确;B、硫磺和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硫,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生水和二氧化碳,增加了气体杂质,故此选项错误;D、细铁丝和纯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铁丝在空气里是不会燃烧的,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及知道反应的生成物,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倾倒液体C.气体验满D.液体过滤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据气体验满的方法进行判断;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瓶塞倒放,故错误;C、气体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量取30mL酒精,应选用的仪器是( )A.10mL的量筒B.100mL的量筒C.50mL的量筒和滴管D.100mL的量筒和滴管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选用最接近液体体积的量筒.解答:解:量取30mL酒精,应选用50mL的量筒和滴管,故选C.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6.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蒸馏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区别空气、二氧化碳、氧气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空气、氧气两种气体均不易溶于水,且均不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无明显变化,用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B、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空气和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氧气和空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7.下列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8.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解答:解:A、二氧化锰不是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以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是二氧化锰,其它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故选项说法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bacdfeB.abcdefC.bacdefD.abcdfe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e熄灭酒精灯.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符合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故A正确;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故B错误;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10.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称量12.5g 的食盐,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移动砝码B.减少食盐C.增加食盐D.增加砝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用托盘天平称量10.2g食盐的过程考虑,先调节天平平衡,再放上砝码和移动游码,最后加药品,再根据天平的偏向考虑.解答:解:A、移动游码是在加药品前做的工作,故A错;B、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左,说明药品多了,所以要减少食盐,故B正确;C、加入食盐后发现指针稍微偏左,说明药品多了,所以要减少食盐,故C错;D、增加砝码是在加药品前,做的工作,称量一定质量药品时,称量中不能动砝码和游码,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称量时要先调节天平平衡,再放砝码最后加药品.二、填空题:(16分)11.现在有以下几种物质:清洁的空气、红磷、铁、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氧气、四氧化三铁、食盐水、硫、高锰酸钾分类.(1)混合物清洁的空气、食盐水,(2)纯净物红磷、铁、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氧气、四氧化三铁、硫、高锰酸钾.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清洁的空气、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红磷、铁、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氧气、四氧化三铁、硫、高锰酸钾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清洁的空气、食盐水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清洁的空气、食盐水(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红磷、铁、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氧气、四氧化三铁、硫、高锰酸钾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红磷、铁、冰水混合物、二氧化碳、氧气、四氧化三铁、硫、高锰酸钾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反应类型(即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1)木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2)酒精燃烧生成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3)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4)铁丝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1)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酒精燃烧生成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碳+氧气二氧化碳;(2)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3)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判定反应类型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暗紫色粉末A加热时反应生成墨绿色B和黑色粉末C和D,其中C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作催化剂.若将淡黄色的硫磺放在D中点燃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A高锰酸钾B锰酸钾C二氧化锰D氧气E二氧化硫(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取淡黄色粉末硫磺点燃放放入D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所以D由助燃性,D是氧气,氧气和硫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E是二氧化硫;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其中C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作催化剂,则C为二氧化锰,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根据取淡黄色粉末硫磺点燃放放入D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所以D由助燃性,D是氧气,氧气和硫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所以E是二氧化硫;暗紫色(或紫红色)的固体A加热,产生氧气,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其中C在过氧化氢分解实验中作催化剂,则C为二氧化锰,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根据分析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锰酸钾,C是二氧化锰,D是氧气,E是二氧化硫;(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故答案为:(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硫;(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硫+氧气二氧化硫.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三、实验题(14分)14.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燃烧匙内一般放红磷,写出其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时药品一般取过量,目的是使红磷燃烧,尽可能消耗尽瓶内的氧气.(2)有人认为用木炭粉来代替,你认为他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不能,若用木炭粉代替红磷,木炭粉燃烧则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填补被消耗的氧气空间,瓶内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解答;(2)根据碳在空气中燃烧时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木炭解答.解答:解:(1)用右图装置在实验室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燃烧匙中盛放的药品为红磷,药品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反应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时药品一般取过量,目的是使红磷燃烧,尽可能消耗尽瓶内的氧气;(2)如果用木炭代替红磷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话,由于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答案:(1)红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使红磷燃烧,尽可能消耗尽瓶内的氧气.(2)不能,若用木炭粉代替红磷,木炭粉燃烧则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填补被消耗的氧气空间,瓶内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实验成功的操作进行了系统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特别是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也得到培养.15.如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1)指出装置图中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水槽.(2)他们所用的装置图中有一些错误,请你为他们指出来:①焰心加热;②酒精量过多;③试管口高于试管底;④试管口未塞棉花;(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4)开始收集氧气的最合适时刻是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气泡冒出时;(5)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实验完毕后,应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装置图中的错误有:焰心加热,酒精量过多,试管口高于试管底,试管口未塞棉花;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铁架台是常用的夹持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水槽(2)装置图中的错误有:焰心加热,酒精量过多,试管口高于试管底,试管口未塞棉花;故答案为:①焰心加热;②酒精量过多;③试管口高于试管底;④试管口未塞棉花;(3)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4)用排水法收集较纯净氧气的适宜时间是: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故答案为:导管口有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气泡冒出时.(5)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答案为:正;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I)
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I)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作案涂到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结冰,冰融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D.鸡蛋变臭,火药爆炸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液氮做致冷剂C.氧气供给呼吸D.铜线制电缆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少量液体B.称取食盐C.点燃酒精灯D.存储氧气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镁+氧气氧化镁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5.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AB.BC.CD.D6.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7.大丰区市民普遍感觉到今年空气等环境质量比前几年好多了,这得益于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做法不妥当的是( )A.禁(限)燃放烟花爆竹B.积极响应“地球熄灯一小时”的号召C.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D.露天焚烧桔杆和垃圾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9.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的缘故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D.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发生了变化11.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被用来填充探空气球C.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保护气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13.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14.甲同学取a克氯酸钾,乙同学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按质量比3:1)a克,二人同时进行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生成氧气质量(Y)与加热时间(X)关系正确的是( )A.B.C.D.15.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该变化过程中可以说明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可再分C.该反应前后生成了两种新物质D.该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化学答题纸对应的空格中,表达式每格2分,其余每格1分,计40分)16.(一)有四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1)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是__________.(2)能使木条燃烧保持不变的气体是__________.(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4)能使木条熄灭的是__________,要想进一步确定是何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二)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过氧化氢溶液⑤洁净的空气⑥硫磺⑦五氧化二磷⑧高锰酸钾分解的固体剩余物⑨澄清的石灰水.用序号填空:(1)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2)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3)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_____.17.(1)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①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②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③用作量度一定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__;④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__________.(2)某学生在做分子性质实验时需量取15毫升的酒精,他需选用的量筒是__________(10毫升量筒、20毫升量筒、50毫升量筒、100毫升量筒).若采用俯视读数时实际所量取酒精的体积__________15毫升(填>=<).如果实验室用酒精做实验没有说明时则应取__________毫升.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最多不超过容积的__________.(3)托盘天平也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之一,一般可以精确到__________克.如果做实验时称取10.8克的食盐,将砝码与称量物放反了,他实际称了__________克(1克以下用游码).1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加热容器,使容器温度达到80℃(已知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请回答:(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白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活塞先向__________移动,再向__________移动,最后停在刻度__________处.(2)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3)有位同学做此实验时活塞最终停在4.5处,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19.(17分)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如图1制取几种气体:(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小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作为发生装置.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小强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导致试管破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填写两点).(3)实验室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选用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则选用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实验结束后,陈超问:“我怎么知道这气体就是氧气?”请你设计实验消除他的疑问:__________(4)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装置,收集装置使用__________.(5)如图2是化学中“著名”的多用途装置,有如下用途:①可以用做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从__________端进氧气.②可以用做排水法收集氧气,在集气瓶中装满水,从__________端进氧气.③医院里给病人输氧为了给氧气加湿和观察氧气的输出速度也可以在氧气瓶和病人之间连接该装置,在集气瓶装半瓶水,将__________端接氧气钢瓶.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实验初级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作案涂到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变化,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为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结冰,冰融化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D.鸡蛋变臭,火药爆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水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酒精挥发指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鸡蛋变臭说明有具有臭味的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火药爆炸后有火药味,说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B.液氮做致冷剂C.氧气供给呼吸D.铜线制电缆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在高压的情况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B、液氮做致冷剂,是利用了液氮在蒸发时能吸收热量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氧气供给呼吸,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D、铜线制电缆二者在制作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并没有变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少量液体B.称取食盐C.点燃酒精灯D.存储氧气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可超过容积的;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D、毛玻璃片的粗糙面向下.解答: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可超过容积的,故A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注意“左物右码”的原则,故B错误;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故C正确;D、毛玻璃片的粗糙面向下,毛玻璃片的粗糙面向上,是错误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每个同学必须具备的能力.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B.镁+氧气氧化镁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利用该知识分析即可.解答:解:A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是分解反应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氧化反应,故A不可选;B、镁+氧气氧化镁的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B不可选;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但生成物是两种,因此不属于化合反应.故C可选;D、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D不可选.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B C D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在不同的实验中,水的作用不同.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硫,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以防污染环境;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量筒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D、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水的主要作用是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故选:A.点评: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中的水能够吸收放出的热量,但不是水的主要作用,要注意理解.6.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Ο”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A中,图示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B中,图示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C中,图示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D中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解答:解:A、图示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图示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图示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从微观上认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大丰区市民普遍感觉到今年空气等环境质量比前几年好多了,这得益于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的结果,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做法不妥当的是( )A.禁(限)燃放烟花爆竹B.积极响应“地球熄灯一小时”的号召C.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D.露天焚烧桔杆和垃圾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禁(限)燃放烟花爆竹,可防止空气污染;B、积极响应“地球熄灯一小时”的号召,可节约电能;C、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节约资源;D、露天焚烧桔杆和垃圾,会污染空气.解答:解:A、禁(限)燃放烟花爆竹,可防止空气污染;B、积极响应“地球熄灯一小时”的号召,可节约电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防止空气污染;C、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D、露天焚烧桔杆和垃圾,会污染空气,不利用环境保护.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节能环保生活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这一主题展开分析与探讨,属基础性知识.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黄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9.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子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从你所学知识看,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A.①③B.①②⑤C.④⑤⑥D.③⑤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所学的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①不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②正确;金属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原子可以独立存在,故③不正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④正确;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故⑤正确;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着的,故⑥正确;故存在明显不足的是①③.故选A.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体积受热变大,遇冷变小的缘故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D.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发生了变化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一定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受热后之间的间隔变大,遇冷变小的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该选项说法正确;D、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不发生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要注意理解.11.苏州博物馆最近启用新购置的“真空充氮杀虫灭菌消毒机”来处理和保护文物.即将文物置于该机器内,三天后氮气浓度可达99.99%;再密闭三天左右,好氧菌、厌氧菌和丝状霉菌都被杀灭.下列有关氮气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氮气易溶于水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C.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不供给呼吸;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解答:解:A、在通常状况下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是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故选项正确;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高浓度氮气可抑制菌类的生长,故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氮气的性质与用途,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B.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被用来填充探空气球C.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作保护气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氮气在通常情况下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钨的熔点很高;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是不能燃烧;所以解答时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结合“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来判断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因果关系正确;B、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被用来填充探空气球,因果关系正确;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是因为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因果关系正确;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作燃料,不具有可燃性,因果关系不正确.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然后再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定物质的用途.13.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根据题意,该同学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本题应从实验目的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相违背时,应尊重实验事实考虑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能一味追求与实验目的一致;考虑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贸然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不能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C、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太少,通少量空气现象不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应该继续通空气,直到现象明显为止,故选项说法正确.D、人体呼吸作用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违背实验目的(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当实验的结果同理论值不一致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是否有前后颠倒现象.14.甲同学取a克氯酸钾,乙同学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按质量比3:1)a克,二人同时进行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生成氧气质量(Y)与加热时间(X)关系正确的是( )A.B.C.D.。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1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1.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2.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雨水B.矿泉水C.海水D.蒸馏水3.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4.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药品C.称量药品D.过滤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7.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 D.2H28.20xx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B.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C.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D.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9.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加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它可以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11.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12.(20xx•六盘水)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1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14.“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15.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16.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38分)17.规范书写是我们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小明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到如图所示的一格后,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写成“Co”的原因.(1)“Co”表示元素(填名称);(2)“CO”是由两种元素(填名称)组成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8.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没有生成.19.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如图),约1s~2s后取出,可观察到处(填序号)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试管应放在酒精灯的焰上.20.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氮原子;(2)表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1.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东昌湖某区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淡黄色,有异味;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1)将水样经过、过滤、吸附、杀菌消毒等步骤,可初步净化为自来水.(2)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称为.22.如图为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铝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铝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4)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5)铝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23.为验证铁矿石冶炼成铁属于化学变化,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了一小块铁矿石和铁块,记录并进行了如下活动,但由于时间紧张,记录顺序前后颠倒、较乱,现编号整理如下:(1)需解决的内容主要有:如何判断铁矿石与铁块是不同的物质?(2)对铁矿石和铁块分别进行通电测试,发现铁块导电,铁矿石不导电;(3)铁块是不同于铁矿石的一种物质;(4)分别用磁铁吸引铁矿石和铁块,发现铁块能被磁铁吸引,而铁矿石则不能;(5)通电的方法不如用磁铁吸引的方法简便易行.你认为以上探究活动环节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填数字序号,下同);属于收集证据的是;属于获得结论的是;属于反思评价的是.2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根据下列情况回答问题.(1)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与正极连接的一端所产生的气体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2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是,该装置(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3)图3是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示意图,其中活性炭池的作用是.25.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发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现象结论用注射器抽取袋内气体,然后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26.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千克,则实际质量为2m 千克的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xx-20xx学年山东省××市××县南旺一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1.下列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水果榨汁B.冬瓜腐烂C.铁锅生锈D.煤气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水果榨汁是将其汁液提取出来,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冬瓜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雨水B.矿泉水C.海水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雨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盐类,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蒸馏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氨水挥发,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体积,故选项解释错误.C、18g水中大约有 6.02×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考虑:洗洁精或洗衣粉等物质使使拥有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属于乳化作用.【解答】解: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属于乳化作用,故A错误;B、用水冲洗水果渣,使水果渣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B错误;C、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属于乳化作用,故C正确;D、铁锈不溶于水,但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属于乳化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洗涤油污的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油污时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倾倒药品C.称量药品D.过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中的碘、钙、氟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B.【点评】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通常所说的物质中的成分大部分是指元素.7.下列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 C.H2 D.2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解答】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8.20xx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B.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C.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D.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B、水通过三态变化,即实现了天然循环,又实现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C、水是生命之源,应该保护水资源;D、废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解答】解: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水通过三态变化可以实现天然循环,该选项说法正确;C、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止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该选项说法正确;D、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要树立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理念.9.如图为验证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B.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分子和氧分子【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电解水产生气体的体积来分析;B.根据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气体的性质分析;C.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D.根据分子、原子定义来分析.【解答】解:A.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说法错误;B.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说法正确;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说法错误;D.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要将结论和现象区别开来.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B.加热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它可以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解答;B、根据降低自来水的硬度的方法解答;C、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答;D、根据自然界中的水的净化过程解答.【解答】解:A、因硬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大,软水中钙、镁离子的浓度小,则可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出现明显浑浊的为硬水,故说法正确;B、煮沸的方法可降低自来水的硬度,故说法正确;C、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氢气和氧气,故说法错误;D、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它可以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进行净化,故说法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水的组成和构成,学生熟悉水的化学式的意义及物质类别的判断即可解答,难点是硬水中的成分及鉴别.11.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原子是一切变化中最小粒子,不可再分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改变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同【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解答;C、根据温度与分子运动快慢的关系考虑;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解答.【解答】解:A、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错;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故错;C、升高温度,分子获得能量,运动速度加快,故正确;D、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后,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即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相对稳定结构,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错.答案: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构成,分子的特点,构成固体、气体、液体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1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可以有颜色;B、根据溶液的组成考虑;C、根据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考虑;D、根据溶液的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考虑.【解答】解: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说法错误;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B说法正确;C、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故C说法正确;D、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D说法正确.因为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溶质、溶剂的组成情况,溶液浓稀与是否饱和的关系.1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面粉B.泥土C.蔗糖D.汽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A 错;B、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故B错;C、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正确;D、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故D错.故选C.【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14.“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①无色②混合物③化合物④均一性⑤稳定性.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恒大冰泉”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无色不是判断是否属于溶液的依据,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核外有11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说法错误;C、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相同的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没有改变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和原子的种类均没有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是两种单质分子,生成物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分子,据此结合有关的选项信息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反应的前后都含有两种原子,且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说法正确;B、由反应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所以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开,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说法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元月调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食物变质 C.铁锅生锈 D.雕刻印章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收集C.验满D.回收Mn024.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⑤NH4NO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5.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选项 A B C Dm 化合物化合物物理变化分解反应n 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燃烧Q 单质氧化物缓慢氧化化合反应A.A B.B C.C D.D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④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⑤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7.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B.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D.②和③都属于化合反应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4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5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非选择题9.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10.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l)图一中,直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用语,下同);直接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的阳离子是,阴离子是.(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二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当X为不同数值时,图四可能表示的是原子,也可能表示的是离子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1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②乙→丙+丁;③丙+丁→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2)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观察到的现象是;(2)通过步骤(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1.92g氧气.(l)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食物变质 C.铁锅生锈 D.雕刻印章【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食物变质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雕刻印章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压缩气体时,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考虑;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考虑.【解答】解:A、压缩气体时,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分子大小不变,故A错;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B错;C、分子的特点: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故C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特点,原子和分子的区别.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收集C.验满D.回收Mn02【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首先了解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是在常温下的反应.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锰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该装置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错误;C、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装置错误;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装置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要求我们不但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还要了解各种仪器的作用.4.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⑤NH4NO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⑤【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碳单质、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混合物的定义、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和化合价的计算判断即可.【解答】解: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相同,错误;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正确;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正确;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错误;⑤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3)+(+5)=+2价,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多个知识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解题的重点是能够对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5.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选项 A B C Dm 化合物化合物物理变化分解反应n 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燃烧Q 单质氧化物缓慢氧化化合反应A.A B.B C.C D.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概念关系型.【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解答】解:A、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m、n不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②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④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⑤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考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水的沸腾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结合两种变化的区别、电解水的现象、结论来分析解答.【解答】解: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错误;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③水的沸腾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错误;④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是氢气,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是氧气,故正确;⑤b管中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分解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B.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D.②和③都属于化合反应【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解答】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正确;B、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正确;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正确;D、③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和转化,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还要掌握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并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物质的组成,各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把握好.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4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5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丙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应.【解答】解: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正确;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24g﹣8g):(32g﹣4g)=4:7,错误;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8:20=2:5,正确;D、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非选择题9.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3)根据过滤的操作分析即可.【解答】解:(1)久置的溢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1)CO2(或二氧化碳)(2)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漏斗、玻璃棒【点评】熟悉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的能力,即可顺利解答本类题.10.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一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l)图一中,直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H2(填化学用语,下同);直接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中的阳离子是Na+,阴离子是Cl﹣.(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A.图二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B.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当X为不同数值时,图四可能表示的是原子,也可能表示的是离子D.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铁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2)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大于4,易得到最外层电子形成阴离子解答;B、根据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解答;C、根据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解答;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解答.【解答】解:(1)氢气是由氢气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中的阳离子是钠离子,阴离子是氯离子;(2)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故正确;B、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图二、图三所示的原子,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错误;C、当X为1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X为8时,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正确;D、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错误.答案:(1)H2;Na+Cl﹣;(2)A 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微观构成,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能实现如下转化:①甲→乙+丙;②乙→丙+丁;③丙+丁→乙.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的化学式为H2O2(2)转化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H2↑+O2↑(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甲能生成乙和丙,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丁是氢气,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且常温下为液体,甲能生成乙和丙,由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甲是过氧化氢,乙是水,丙是氧气;丁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则丁是氢气.(1)甲的化学式为H2O2.(2)转化②,即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人类的生命活动离不开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4)甲和乙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答案为:(1)H2O2;(2)2H2O2H2↑+O2↑;(3)氧气能供给呼吸;(4)分子的构成不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实验一: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木炭,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I.打开K,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II.…III.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现象:IV.点燃酒精灯,观察现象:…(l)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2)通过步骤Ⅲ、Ⅳ(填序号),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实验二:装置A处玻璃管中盛放氧化铜,探究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考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由题目的信息可知: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通过步骤Ⅲ、Ⅳ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解答】解:(1)步骤II的具体操作是: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故答案为:熄灭酒精灯,待玻璃管冷却至室温;装置 C中石灰水进入装置B中(或其他合理答案)(2)通过步骤Ⅲ、Ⅳ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Ⅲ、Ⅳ;(3)装置C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Ca (OH)2+CO2=CaCO3↓+H2O;(4)能证明一氧化碳其有还原性的现象是: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玻璃管内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装置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该实验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1.92g氧气.(l)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2)该实验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反应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的收集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解答】解:(1)解:设实验中至少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 2KCl+3O2↑,245 96x 1.9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