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2020-2021年高一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教案 必修

2020-2021年高一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教案 必修

2019-2020年高一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教案必修2作者简介苇岸,1960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苇岸病逝时才39岁。

苇岸的文字缩短了人和自然的距离,使人忆起自己的童年和祖先。

《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放蜂人》、《鸟的建筑》、《我的邻居胡蜂》等篇,讲述的均是有关人类童年和祖先的故事。

问题设计1)《我的邻居胡蜂》是由苇岸的两篇同题散文组成,即文中的一二部分。

这两部分有无相同的地方?答:这两篇同题散文都完整地记叙、描写了蜂巢的建设过程。

2)哪个部分写的更详细?答:第二部分。

第一篇写于1993年8月,作者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窗外出现、筑巢、繁殖直至离去的故事。

第二篇写于1994年11月,作者再次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外生活的故事。

这次作者不仅详细记录了胡蜂的筑巢工程,而且描述了胡蜂的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

读课文第4-7节。

3)“我”“诚挚欢迎”“新来的邻居”,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答:为了不打扰胡蜂,把胡蜂筑巢的一扇窗都封上,在夏季里书房只开了一扇窗。

4)“我的给予,远远不及它们为我带来的东西。

”胡蜂给我带来了什么?答:(1)胡蜂的信赖;(2)自然的气息;(3)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新的思考。

5)作者引述试图写的童话中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答:说明胡蜂从不主动进攻人类。

6)作者为什么说胡蜂的一生是“完美”的?为新的生命继续诞生而建设,新的生命一诞生就投入到建设之中。

读课文第18节,“它们松开起飞的样子,很像一群满身泥土的乡下儿童。

是的,它们的童年,在它们完成一生的使命后刚刚出现。

”7)文章把胡蜂比作“乡下儿童”有什么作用?答:能突出胡蜂淳朴和勤劳的特点。

8)为什么说胡蜂的童年是“在它们完成一生的使命后”才出现的?答:因为胡蜂在辛劳地完成了饲喂幼蜂和筑巢的任务后,才开始了童年般的嬉戏打闹和玩耍。

高中语文我的邻居胡峰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我的邻居胡峰同步练习 苏教版 必修2

我的邻居胡峰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蹊.跷(qī)扺.掌(zhǐ)别出机杼.(zhù)差.强人意(chā)B.勾.当(gōu)黝.黑(yǒu)引吭.高歌(háng)相形见绌.(chù)C.痉挛.(luán)针砭.(biān)望风披靡.(mí)蹉.跎岁月(cuō)D.日晷.(guǐ)鳜.鱼(guì)强.词夺理(qiáng)咄.咄怪事(d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偃旗息鼓淹没不闻元气大伤缀句成文B.世外桃园义愤填膺呱呱坠地缘木求鱼C.心劳日绌敷衍塞责瑕瑜互见断壁颓垣D.自顾不暇真知灼见人赃俱获口干舌燥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就市场内活禽交易的相关制度、日常管理、消毒检疫、自身保护、活禽屠宰等情况询问了市场商户,并对现场进行了实地。

②国际控制系统公司日前宣布,将在亚洲市场推出一款能够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电池,目前已正式在新加坡。

③在故宫赫赫有名的漱芳园西侧,千秋亭南侧的一个水池旁,故宫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刚刚打捞上来的钱币,这些钱币是游客为福气而投到水池里的。

④江苏企业的无序竞争给江苏企业带来的损失太大太大了,在同行业中,江苏企业为了争夺某一个客户或者某一个项目,可以相互挖相互拆台。

A.考察面世乞求墙脚B.考查面世乞求墙角C.考查面市祈求墙脚D.考察面市祈求墙脚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信息再加上国内加息,人民币升值的传闻不胫而走....,国际大量资金溜进国内赌人民币升值,摩根士丹利亚太区经济师谢国忠表示,已经有高达1万亿美元的对冲基金正在押赌人民币将大幅升值。

B.嘉义县梅山乡一所迷你小学,26日举办了相当特别的毕业典礼,校方为了让毕业生体会先人筚路..蓝缕..的艰辛历程,特别安排他们要走完全程7公里长的古道,才能顺利取得毕业证书。

高一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敬畏生命》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敬畏生命》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敬畏生命》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我的邻居胡蜂》《敬畏生命》二、学习目标《我的邻居胡蜂》1、认识大自然中生命的意义、价值及其对人类的启示;2、了解苇岸散文写作的特色。

《敬畏生命》1、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2、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

三、课文知识分析《我的邻居胡蜂》(一)作者简介苇岸,1960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苇岸病逝时才39岁。

苇岸的文字缩短了人和自然的距离,使人忆起自己的童年和祖先。

《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放蜂人》、《鸟的建筑》、《我的邻居胡蜂》等,讲述的均是有关人类童年和祖先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1、《我的邻居胡蜂》由苇岸的两篇同题散文组成,即文中的一二两部分。

这两部分有无相同的地方?明确:这两篇同题散文都完整地记叙、描写了蜂巢的建设过程。

2、哪个部分写得更详细?明确:第二部分。

第一篇写于1993年8月,作者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窗外出现、筑巢、繁殖直至离去的故事。

第二篇写于1994年11月,作者再次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外生活的故事。

这次作者不仅详细记录了胡蜂的筑巢工程,而且描述了胡蜂的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

(三)文本研读阅读课文第4—7节,思考以下问题:1、“我”“诚挚欢迎”“新来的邻居”,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明确:为了不打扰胡蜂,把胡蜂筑巢的一扇窗都封上,在夏季里书房只开了一扇窗。

2、“我的给予,远远不及它们为我带来的东西。

”胡蜂给“我”带来了什么?明确:(1)胡蜂的信赖;(2)自然的气息;(3)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新的思考。

3、作者引述其试图写的童话中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明确:说明胡蜂从不主动进攻人类。

4、作者为什么说胡蜂的一生是“完美”的?明确:为新的生命继续诞生而建设,新的生命一诞生就投入到建设之中。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渴生者》教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渴生者》教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渴生者》教案苏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激发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2.理解文章主体采用卢桂兰的口述实录的作用3.在口述中找出能体现卢桂兰性格特点的句子,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二、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即对人类生存和生命的反思三、教学方法:反复阅读,设身处地地想想当时的恶劣环境,而主人公却顽强地生存下来的情景,加强自己对文本的体验。

四、布置课前预习:1.你所了解的唐山大地震;2.阅读文章,思考卢桂兰能生存下来的原因五、教学步骤:1.生字词伫立zhù抠出kōu 扼杀è一大摞lu ō蘸zhàn 汆丸子cuān2.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通过书籍、网络等手段查阅到的有关唐山大地震和作者钱钢的有关情况老师补充:钱钢,浙江杭州人,生于1953年。

他从1972年开始,在上海学习,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报告文学、剧本多部。

1969年参军,后升任军官,并从事新闻文化工作。

1984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并任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1988年受聘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1990年到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报》工作,1991年以主要策划人身份参加创办《中国减灾报》,并任该报首席记者、执行编委,主持该报编务。

1995年后,以主要精力从事近代史研究和纪实文学创作。

他的著作《唐山大地震》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为中国大型报告文学的典范。

以出版作品还有《海葬》、《蓝军司令》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

地震震中在唐山路南区的吉祥路一带,即北纬39度38分,东经118度11分,震中烈度达11度,震源深度12公里。

地震的影响区域极大,强震波及我国东部的广大地区,北起黑龙江的满洲里,南至河南的漂河,东临渤海湾,西抵宁夏的名咀山,14个省、市、自治区,2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破坏区3万多平方公里。

苏教版语文必修2教案.doc

苏教版语文必修2教案.doc

《呱……呱……》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寰、峥喋、摇曳等字词的音、形、义2、了解、识记屠格涅夫的相关文学常识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作者情感的转变过程,以及作者表现情感的方式4、理解文章的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理清作者情感脉络,理解文章的主题三、教学方法:文本研习、交流讨论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在电影《张三丰》中,樵夫的喜得贵子,枯死的树木长出的嫩绿新芽让疯疯癫癫,对生活、情谊失去信心的张三丰认识到“新生”;在《我与地坛》中我们了解到史铁生也曾想要放弃一切,结束生命来解脱残疾给他带来的痛苦。

但在与地坛一次一次的交流中,史铁生了解了生是一个不可以讨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而死亡是上帝在交给我们生时就已经保证了地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同时史铁生总是到那个古园去,去默想,去呆坐,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灵魂,去思考、了解怎样活。

地坛给史铁生以触发,使他惊醒, 让他理解了生命。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类似的故事,看看是什么给作者以触发, 一语惊醒梦中人。

(2)作家作品: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 出生于贵族家庭,彼得堡大学毕业后到德国留学,研究黑格尔哲学。

早年醉心于浪漫主义诗歌。

随着俄国农奴制危机的加深,他在别林斯基的思想影响下,发表了反农奴制的《猎人笔记》,走上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他曾担任《现代人》的撰稿人,但他始终是一个温和的贵族自由主义者,拥护沙皇政府的农奴制改革。

正如列宁在一九一八年所指出,“六十年前屠格涅夫羡慕温和的君主制的和贵族的宪制,而厌恶杜勃罗留波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所主张的农夫民主制。

”五、六十年代之交,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发生了分歧,终于在一八六O年脱离《现代人》杂志。

屠格涅夫长期侨居西欧,自七十年代起定居巴黎,和流寓西欧的民粹主义者往来,并时常资助他们,把他们看作一种能迫使政府实现渐进性政治改革的力量。

苏教版必修二《我的邻居胡蜂》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我的邻居胡蜂》教案

作者简介苇岸,1960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苇岸病逝时才39岁。

苇岸的文字缩短了人和自然的距离,使人忆起自己的童年和祖先。

《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放蜂人》、《鸟的建筑》、《我的邻居胡蜂》等篇,讲述的均是有关人类童年和祖先的故事。

问题设计1)《我的邻居胡蜂》是由苇岸的两篇同题散文组成,即文中的一二部分。

这两部分有无相同的地方?答:这两篇同题散文都完整地记叙、描写了蜂巢的建设过程。

2)哪个部分写的更详细?答:第二部分。

第一篇写于1993年8月,作者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窗外出现、筑巢、繁殖直至离去的故事。

第二篇写于1994年11月,作者再次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外生活的故事。

这次作者不仅详细记录了胡蜂的筑巢工程,而且描述了胡蜂的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

读课文第4-7节。

3)“我”“诚挚欢迎”“新来的邻居”,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答:为了不打扰胡蜂,把胡蜂筑巢的一扇窗都封上,在夏季里书房只开了一扇窗。

4)“我的给予,远远不及它们为我带来的东西。

”胡蜂给我带来了什么?答:(1)胡蜂的信赖;(2)自然的气息;(3)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新的思考。

5)作者引述试图写的童话中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答:说明胡蜂从不主动进攻人类。

6)作者为什么说胡蜂的一生是“完美”的?为新的生命继续诞生而建设,新的生命一诞生就投入到建设之中。

读课文第18节,“它们松开起飞的样子,很像一群满身泥土的乡下儿童。

是的,它们的童年,在它们完成一生的使命后刚刚出现。

”7)文章把胡蜂比作“乡下儿童”有什么作用?答:能突出胡蜂淳朴和勤劳的特点。

8)为什么说胡蜂的童年是“在它们完成一生的使命后”才出现的?答:因为胡蜂在辛劳地完成了饲喂幼蜂和筑巢的任务后,才开始了童年般的嬉戏打闹和玩耍。

高中语文《我的邻居胡蜂》课件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我的邻居胡蜂》课件 苏教版必修2
ppt课件
胡蜂的邻居
• 苇岸1960年1月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系,1982年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 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 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1998年,为写《一九九八二十 四节气》,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 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最后形成一段 笔记。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二十四节气:谷 雨》,5 月19日因肝癌医治无效谢世,享年39岁。按照 苇岸自己的意愿,他的亲友将他的骨灰伴着花瓣撒在故 乡的麦田、树林与河水中。苇岸一生文字很少,不足二 十万字。生前只留下一部《大地上的事情》,在病榻上 编就了自己的第二本书《太阳升起以后》.
ppt课件
精读课文一,思考以下问题 • 文中的哪一段的尾句能总揽全
文?你能快速找到吗?
• 我的给予,远远不及它们为 我带来的东西。
ppt课件
请你思考:“我”给予了胡蜂什么?
• 诚挚的欢迎 • 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牺牲,把
一扇窗户彻底封上,不去打扰 它们。
ppt课件
胡蜂又给了“我”什么?让我们与 文本对话,然后分条概括出来。
ppt课件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 第一部分(1-5):主要写严寒过后,春 天来临,鸟儿的啼鸣。
• 第二部分(6-15):侧重写鸟儿给人类的 启示,写“我们”的思考。
ppt课件
精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1.劳伦斯在《鸟啼》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 的生活信念?
• 2.作者是怎样描写“鸟啼”与“鸟尸”的? 从文中找出。
• 胡蜂给了我信赖 • 胡蜂给我带来了新鲜的原野气息 • 胡蜂让我领悟了生命的高贵:卑微而善
良,勤劳,团结,坦然面对“蜂生”的 结束! • 它们遗留下的巢,成为我书房不可或缺 的一部分,使我感悟了历史。

《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教案(苏教版必修二)《历史画外音·图片两组》教案[设计指导思想]一、本篇课文和以往的语文课不同,它的学习材料是两组图片。

虽然都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但与前两篇小说相比,表现手法很不相同。

图片把思想诉诸视觉,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的时代,语文无所不在,教会学生解度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是一种语文能力,在这次语文课堂上要教给学生图片鉴赏的方法。

二、战争是残酷的,它揭示着血腥的杀戮,亲人离散的颠沛流离,战火硝烟中的摧残和毁灭。

在这一堂课上,尽可能利用教科书上的照片及补充图片,归纳出“战争与人”的主题,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人的命运”,特别是普通人的苦难。

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启发学生珍惜和平,并思考如何制止战争。

[目标设计]一、情感目标:认识战争的残酷与苦难,珍惜和平与现在的幸福生活;二、能力目标:学习图片鉴赏方法,能准确解读图片内容,提高读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预计]重点:抓住图片内容最具震撼力的细节,逐层深入的解读图片,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难点:正确把握图片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摄影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感受、表达、对话[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一、导入新课:“二战”,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浩劫,让5000万人在炮火与硝烟中丧失了生命,人类文明遭受空前破坏!战争造成四万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付之一炬!这一切是人类历史悲惨一页的真实见证,曾经创伤的大地和曾经惨痛的心灵,需要人类对自身的疯狂行为进行深刻的反省。

今天,让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来研读两组历史图片,透过摄影师定格的瞬间来审视战争对生命尊严的践踏,让这些无声的呐喊祈祷人类永久的和平。

(二)研习第一组图片(重点*)(一)、关注作品细节,具体研读图片。

1摄影作品不同于文字作品,它用画面来表达主题,用形象来发言。

我们看第一组图片结合下发的材料,谈谈你心中的感受,你能否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你此时此刻的心情2图片是瞬间的永恒,作为永恒的题材我们如何来解读呢,我想我们首先要注意图片发生的背景,这个图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被摄影师拍下来的。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捅马蜂窝 2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捅马蜂窝 2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捅马蜂窝 2教案沪教版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品味语言。

2.在阅读实践中产生不伤害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关键词语的含义,理解“我”思想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产生不伤害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归纳内容,回忆认知。

(提速)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1课,齐读课题,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回忆课文内容,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前、中、后)二、牵出情线,初步感悟(回文读书,引出好奇)(一)浏览全文,找出感情句子。

1.随着事件的发展,作者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翻开书,自由读文,画出描写作者感情词语的句子。

2.能不能用你的读来告诉大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你听出作者的什么心情?画一画核心词语。

3.老师适时板书:渴望、惊呆、惊恐稍定、沉重、舒心过渡:你们看,作者从一件捅马蜂窝的事情中,有这么多心情的体验,我们先来看看他首先出现的“渴望”(二)体会“渴望”,激情朗读。

1.出示第一次情感变化的句子,学生再读读。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那多有趣!2.马蜂窝什么样子?读文填空:“这里,()要属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好像()。

”3.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淘气、好奇4.体会朗读:“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那多有趣!”过渡:这一捅下可坏了,出大事了,什么事呢?读读文章,找找与“惊呆有关的句子”三、深入领悟,品味词句。

(挖掘词句,以读悟情)(一)自读自悟,品味含义。

1.指导理解“惊呆”2.找一找与它密切联系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二)体会词语:1.去掉这些词语行不行,为什么?2.你喜欢那个词语,为什么?这种感情还能从哪看出来?3.读一读,体会感情。

(三)朗读:(四)不顾一切:1.不顾什么?(一切指什么?为什么?)2.连命都不要了,为什么呀?书上原文又是怎样说的?“你毁了它的家,它当然不肯饶你。

幼儿防胡蜂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防胡蜂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胡蜂的特点和习性,知道胡蜂的攻击性。

2. 学习如何预防胡蜂攻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幼儿勇敢、机智、团结互助的品质。

教学重点:1. 幼儿了解胡蜂的特点和习性。

2. 幼儿掌握预防胡蜂攻击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幼儿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幼儿在遇到胡蜂攻击时,能够冷静应对。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胡蜂图片、视频3. 安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4. 实物胡蜂标本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胡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这是一种叫做胡蜂的昆虫,它们会攻击人。

”二、了解胡蜂的特点和习性1. 教师播放胡蜂视频,让幼儿观察胡蜂的飞行、捕食等行为。

2. 教师提问:“胡蜂有哪些特点?它们为什么会攻击人?”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胡蜂是一种有毒的昆虫,它们的毒液对人类有害。

当人们靠近胡蜂巢穴或者惊扰到胡蜂时,胡蜂会攻击人。

”三、预防胡蜂攻击的方法1. 教师讲解预防胡蜂攻击的方法:a. 远离胡蜂巢穴,不要在草丛、树丛等地方玩耍。

b. 不招惹胡蜂,不要在胡蜂面前挥动手臂、跳跃等。

c. 如遇到胡蜂攻击,迅速躲避,不要用手拍打。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3.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实践活动1.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胡蜂巢穴。

2. 幼儿观察胡蜂巢穴的位置、形状等特征。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我们在户外遇到胡蜂,应该怎么做?”4. 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预防胡蜂攻击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幼儿反思:“我们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胡蜂攻击?”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注意防范胡蜂攻击,教育幼儿提高安全意识。

苏教版必修二《我的邻居胡蜂》《鸟啼》同步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必修二《我的邻居胡蜂》《鸟啼》同步练习(附答案)

我的邻居胡蜂、鸟啼山东省垦利县第一中学魏名宝 257500一、语言积累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诚挚襁褓残赅大名鼎鼎B.强悍予感隐遁有条不紊C.跌宕摇曳震摄喷涌而出D.撕裂耗尽攫住势不可挡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我愿意相信知识一种纯粹的不具任何含义的,但又隐隐觉得这里似乎存在着某种可以引申的其他因素。

②蚂蚁需倚靠它们庞大的数量,才能在布满死亡陷阱的世上不灭地下去。

③我拥有十八岁前宝贵的乡村见闻,如此巨大的蜥蜴,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A.偶然延续即使/但B.偶尔沿袭尽管/但C.偶然延续尽管/但D.偶尔沿袭即使/但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这就是精神崩溃——一位亲赴唐山的老医生对我说,是他们自己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

B.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C.“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

我可怎么办呢?”D.“我要证明……我要报仇……”可是证明什么呢?报什么仇呢?这一点我自己也不清楚。

4.填空(1)屠格涅夫是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文学杰作,著名的有长篇小说《》《》《》。

(2)劳伦斯·大卫·赫伯特(1885-1930),作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

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分析与对社会矛盾的揭示纠纠缠在一起,是劳伦斯创伤的突出特点。

(1)俄国罗亭父与子猎人笔记(2)英国白孔雀儿子和情人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迷途的姑娘袋鼠英国,我的英国二、课文链接5.《我的邻居胡蜂》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与胡蜂“比邻而居”是“神对我的奖励”?答:6.《鸟啼》一文中,作者不仅满怀欣喜、赞美之情描绘了春天骤临的景象和鸟啼的婉转动听,而且又不避讳死亡和丑陋,描述“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和“攫取我们生命的死亡”。

15 群文阅读模式的 蜜 蜂2教案(1)

15  群文阅读模式的 蜜   蜂2教案(1)

: 15 蜜蜂教学目标:1、通过粗读课文,学生自主学习文章中的字词;理解并能正确运用“妙不可言、诗情画意、锲而不舍、碾、徒劳无功、摩平”等词语。

2、默读课文,弄清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抓重点词、关键词体会蜜蜂的精神。

3、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感受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4、学以致用,阅读理解同类文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抓重点词句品读,了解蜜蜂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过程,感悟蜜蜂锲而不舍、顽强不屈的精神。

难点:体会蜜蜂的精神,学习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阅读理解同类文章,并能把这种方法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直揭课题。

二、粗读感知。

提问:你们想知道这是只怎样的蜜蜂吗?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点名汇报,相机板书:锲而不舍、顽强不屈三、细读品悟。

你从哪里知道这是只锲而不舍、顽强不屈的蜜蜂?(明确问题后,要求学生用横线画下有关的句子并用圆圈标出关键词语)学生静心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适当点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点名汇报,师生一起感悟。

(学生汇报时顺序会打乱,汇报正确即可,如偏离了,及时点拨、引导)a、然而那蜜蜂仍慢慢地把翅膀扇动,好像在估量自己的伤势,同时开始清除胸部和腹部的沙粒。

b、然后蜜蜂把注意力集中在弯折的左翅上,它的脚上上下下地快速扫动,想把翅膀摩平。

每摩一次,就把翅膀振动一番,好像要试试看能不能起飞。

c、它再一次疯狂地摩平,屈伸翅膀。

d、它的体力似在增加,修补的速度也在加快。

那薄纱般弯折的左翅,这时已近乎挺直了。

引导学生找出几个修补翅膀的动词,感受它伤得严重,它修补的艰难,体会它的锲而不舍、顽强不屈。

这只锲而不舍的蜜蜂把翅膀修复的近乎挺直后,它进行试飞,飞得怎么样?(此处的汇报和上面都不定,学生汇报到这些句子都要肯定,如没有汇报到则要引导)a、它发出很响的嗡嗡声,振翼离开大地——不过飞出沙面才七八厘米就坠落到沙滩上,猛地打了一个滚。

它再一次疯狂地摩平,屈伸翅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我的邻居胡蜂》教案苏教版必修2作者简介苇岸,1960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在《丑小鸭》发表第一首诗歌《秋分》,1988年开始写作开放性系列散文作品《大地上的事情》,成为新生代散文的代表性作品。

苇岸病逝时才39岁。

苇岸的文字缩短了人和自然的距离,使人忆起自己的童年和祖先。

《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放蜂人》、《鸟的建筑》、《我的邻居胡蜂》等篇,讲述的均是有关人类童年和祖先的故事。

问题设计1)《我的邻居胡蜂》是由苇岸的两篇同题散文组成,即文中的一二部分。

这两部分有无相同的地方?答:这两篇同题散文都完整地记叙、描写了蜂巢的建设过程。

2)哪个部分写的更详细?答:第二部分。

第一篇写于1993年8月,作者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窗外出现、筑巢、繁殖直至离去的故事。

第二篇写于1994年11月,作者再次以“邻居”的身份记录了当年胡蜂在他的书房外生活的故事。

这次作者不仅详细记录了胡蜂的筑巢工程,而且描述了胡蜂的出猎、取水、自卫、嬉戏和告别。

读课文第4-7节。

3)“我”“诚挚欢迎”“新来的邻居”,有什么样的具体表现?答:为了不打扰胡蜂,把胡蜂筑巢的一扇窗都封上,在夏季里书房只开了一扇窗。

4)“我的给予,远远不及它们为我带来的东西。

”胡蜂给我带来了什么?答:(1)胡蜂的信赖;(2)自然的气息;(3)引发了我对生命的新的思考。

5)作者引述试图写的童话中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答:说明胡蜂从不主动进攻人类。

6)作者为什么说胡蜂的一生是“完美”的?为新的生命继续诞生而建设,新的生命一诞生就投入到建设之中。

读课文第18节,“它们松开起飞的样子,很像一群满身泥土的乡下儿童。

是的,它们的童年,在它们完成一生的使命后刚刚出现。

”7)文章把胡蜂比作“乡下儿童”有什么作用?答:能突出胡蜂淳朴和勤劳的特点。

8)为什么说胡蜂的童年是“在它们完成一生的使命后”才出现的?答:因为胡蜂在辛劳地完成了饲喂幼蜂和筑巢的任务后,才开始了童年般的嬉戏打闹和玩耍。

93)文章结尾处写道:“它们为我留下的巢,像一只籽粒脱尽的向日葵盘或一顶农民的褪色草帽,端庄地高悬在那里。

在此,我想借用一位来访的诗人的话说:这是我的家徽,是神对我的奖励。

”作者为什么说与胡蜂“比邻而居”是“神对我的奖励”?答:(1)是出于对胡蜂的敬意。

(2)在与胡蜂“比邻而居”的日子里,作者目睹了胡蜂“辉煌灿烂的一生”,对生命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胡蜂是人们平时并不在意的小生灵,苇岸却使我们仿佛第一次看到它。

苇岸发现并描写了胡蜂勤劳、尽职、守纪、淳朴、谦卑、友爱、宽容等天性,赞美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

苇岸的文字,又使我们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想起了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选自《沙乡年鉴》)。

《瓦尔登湖》是苇岸惟一从版本上多重收藏的书籍。

这部富于思想的著作,对于苇岸的写作和人生具有“奠基”的意义,苇岸本是诗人,诗歌的意义显然更为重要;然而,因为梭罗及其《瓦尔登湖》的出现,苇岸改变了自己的写作和对文字的认识,甚至包括对生活的态度。

苇岸手头曾保存有五种版本的《瓦尔登湖》。

青年作家苇岸的散文集《大地上的事情》:“蓝色的黑龙江,在北方的八月缓缓流淌,看到一条河流,仿佛看到一群迁徙的候鸟,总使我想到许多东西。

想到它的起源,想到它路过的地方、遇见的事情……我常常想,无论什么时候来到河流旁,即使此刻心怀苦楚,我也应当微笑,让它把一个陌生人的善意与祝福带到远方……”(苇岸《美丽的嘉荫》)沉静、滋润、散发着生命芬芳的文字出现在屏幕上,我单调的打字练习便成为一次秋天里的散步,我的心在走。

他让我们对身边熟悉的世界感到陌生,让我们明白了叶赛宁的话:“在大地上我们只过一生。

”世界上有多少我们不该忽略的事物啊!从这个意义上说,苇岸是大地的孩子,他有一颗与万物共荣辱的灵魂,他是自然与人性之间的一座桥梁,这样的赤子总是活在遥远的事物中。

在苇岸看来,人与自然,都是共时性的存在,都应是平等的、对话的关系。

苇岸散文的语言朴素、亲切,充满诗意。

或白描,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事物的行状;或采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使得每一段文字既是对实物的描绘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性片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我看流行语》教学设计语文版必修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什么是流行语?2.流行语在构词上有哪些特点?3.流行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我们高中生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流行语呢?(二)技能目标:学生课前从互联网中搜索、整理与“流行语”相关的信息,课上利用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讨论探究,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汇报交流。

(三)情感目标:树立大语文观,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流行语构词上的特点三、教学难点:流行语产生的原因四、教学关键:高中生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流行语五、教学安排:一课时六、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从互联网中搜索、整理与“流行语”相关的信息2.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powerpoint课件、frontpage网页。

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不知同学们是否留意,最近一段时间“pk”一词在各种媒体中广为流传,举例(课件出示)课件1课件2教师:类似这样的时尚语汇,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可以说语言是是时尚的风向标,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就进行第一册教材中的探究性学习——我看流行语(板书课题),揭开流行语的神秘面纱。

同学们有信心没有?(二)流行语大比拼教师:今天我们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有关流行语的资料,下面就请各组整理你们收集到的流行语,我们要进行一场流行语大比拼,(同时出示伴有鼓声的课件),看哪一组展示的流行语数量多,质量高!请各组派一名同学到黑板板书。

其他同学看大屏幕,以小组为单位现场抢答。

(出示网页课件)课件3教师总结评价。

(学生给自己鼓掌)教学过渡:同学们写了这么多流行语,说了这么多流行语,包括时政类、经济类、娱乐类、电脑网络类,还有我们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流行语,真可谓花样繁多、异彩纷呈,包罗万象,那么我们能否诠释流行语呢?(出示课件)(三)诠释流行语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出示定义(课件4)。

流行语最重要的特点是流行性,另外还具有阶段性、地域性、非通用性。

课件4教学过渡:同学们非常棒,用我们自己的智慧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下面我们进入下一环节——聚焦流行语,透过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对流行语的构词特点进行理性分析,探究流行语是怎样构成的?举例:比如刚才同学们板书的词语“保先教育”由“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压缩而来的,“酷”是由英语“cool”音译而来,“驴友”是“旅友”谐音而来的。

请各组同学就你们书写的流行语进行讨论交流,谈一谈流行语的构成特点。

学生讨论5分钟后,简单交流。

教学过渡:老师在课前也查阅了一些资料,在此跟大家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四)聚焦流行语1.教师大屏幕出示:课件5请同学读,发现了哪些规律?学生:“超市”是“超级市场”的简称;“央视”是由“中央电视台”、“课改”是由“课程改革”压缩而成的等。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缩略语简洁高效。

2.同学们对于MP3是再熟悉不过的啦,那你知道这个名称的来历吗?它是英文字母的缩写,这样的词汇还有很多,比如(出示课件)课件6总结:外来语运用广泛。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中西合璧的外来语,比如(出世课件),丰富了我们的语言库。

课件73.刚才看图说流行语的时候,同学们对于电脑网络词语都很敏感,我们看一组句子。

出示课件:课件8教师简单讲解:红色字体都是电脑网络用语,现在得以广泛运用,硬件指建筑材料,死机形容人没有精神,热启动是情况有所转机,菜单随着电脑的普及成为主要内容、主要节目的代名词,手机功能都定为菜单。

网络词语更是闪亮登场,如果哪个网站人气指数高点击率就高,博客可以说是06年最炫的词语,全世界每一秒钟就有2个博客诞生。

正所谓:电脑网络语风靡一时。

4.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一些新词语应运而生,举例:默契的合作伙伴叫黄金搭档,过分的宣传叫炒作。

人们杜绝白色污染,共享绿色食品、向往红色旅游,打造数字家庭,争创和谐社会。

对于阶层的划分也有工农兵转为:白领、粉领、金领等等,真是花样翻新呀!课件85.与此同时一些旧词语再现活力。

同学们知道“杀青”一词的含义吗?出示课件9。

课件96.同学们看下一组词,“忽悠”一词很熟悉吧,随着赵本山小品的热播,传变大江南北,词义也由欺骗逐步变为中性词。

如有教师在新浪网论坛留言“我这样忽悠学生背诵课文”。

下一组都是从港、澳、台地区北移融入到普通话中,方言势头强劲。

课件107.在这些花样繁多、包罗万象的流行语中,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构成方式,比如由导演、酒吧、蓝领、黑客派生出一些新的词汇,利用就是仿词的修辞手法。

请同学读下一组,用的什么修辞呢?课件11冲浪原是体育运动中的词语,现在广泛运用到娱乐、网络中,采用的就是类似移用修辞的移花接木法,类似的词语还有“打擦边球、大满贯、短、平、快”等。

课件12过渡:通过老师和大家的交流,我们认识到流行语涵盖面广、形式多样、鲜活生动、人气很旺,那么流行语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继续探究。

(五)揭密流行语1.学生讨论(出示流行语的组成特点网页)课件132.师生合作,总结流行语产生的社会背景:课件14课件143.教师提示:除了社会背景外,流行语的繁盛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吗?教师总结:流行语的主创者都是年轻人,他们思维活跃,求新求异,体现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还有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向往,“做人要厚道”,体现了对诚信的追求体现的都是从优心理;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多数人从众心理,人云亦云,也有宣泄压力的搞笑心理。

课件15课件15教学过渡: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民间生活的润滑剂,体现着时代的变迁,真实地折射出社会发展的轨迹,那么流行语的发展趋势如何呢?流行语经过一段时间的流行,大多数会消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也有一部分会稳定下来,成为一个新词语,融入我们的语言宝库。

我们的语言就是这样推陈出新。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众多的流行语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低俗的,不健康的语言,通过本课的学习,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对待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呢?(六)品味流行语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课件16在流行语的使用上,我们要遵循三个原则:课件17 (七)学生交流本节课心得,教师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