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1][1]
国际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两个概念: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一个国家拥有两种生产 要素的比例.要素禀赋与要素数量无关→相对概念.K/L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 两种要素的比例. 资本密集型 ( Capital intensive) 劳动密集型 (Labor intensive)Kx/Lx>Ky/Ly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 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的两种定义方法:实物定义——如果国家Ⅰ可用资 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小于国家Ⅱ的这一比例, 国家Ⅰ是劳动富裕型国家,国家Ⅱ是资本富裕型国家。 (如图示).价格定义——如果国家Ⅱ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 比w/r大于国家Ⅰ,国家Ⅱ 是资本富裕型国家,国家Ⅰ是 劳动富裕型国家。价格定义不仅反映可利用要素的供给, 还反映其需求。由于模型假定两国技术水平、偏好等都相 同,要素价格就和其供给情况直接相关。
(一)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思想 1、H-O定理: 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 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 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 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有相同的 要素生产率,也会产生成本差异,就会出现贸易。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会使各国的要素报酬出现 均等化的趋势。 4、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Paul Samuelson Theorem) 5、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nski Theorem)
一般均衡分析
四、多种商品时的比较优势
• 假设有商品1,2,----n,两个国家A、B,A国生产 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A1,A2,----An,B国 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 B1,B2,----Bn • 两国工资率分别用Wa、Wb表示 • 生产布局:商品总是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 • 如果:WaAi<WbBi,则称A国在生产商品i上具有 比较优势 • 专业分工的确定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一、国际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1.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学的基本概念2.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3.消费的替代品和互补品4.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5.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6.汇率和汇率制度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职能和作用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和贸易自由化2.配额的效果和操作方式3.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出口补贴和国际补贴政策的影响5.关税、配额和非关税壁垒的经济福利效果比较三、国际货币体系1.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的区别和优劣势2.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3.汇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力4.汇率政策和汇率管理工具5.地区经济一体化和货币联盟的发展模式和目标四、国际资本流动1.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和原因2.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区别和特点3.跨国公司(MNCs)的发展和作用4.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5.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和控制措施五、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1.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2.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的效果3.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4.跨国公司和全球价值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5.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六、国际贸易与发展经济学1.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比较和选择3.资源禀赋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的应用4.贫穷陷阱的原因和克服方式5.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对发展经济的影响以上是一些国际经济学的期末复习知识点的整理,希望可以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此外,国际经济学还涉及到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市场、国际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内容,建议你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方面的知识也进行深入了解。
祝你取得好成绩!。
国际经济学总复习
国际经济学总复习容覆盖国际经济学的主要部分(特别感对此复习资料作出贡献的同学们)第一章绪论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世界围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是以国家作为基本经济单位)?答:国际经济学是以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2.国际经济学有哪些特点(两大特征、六个方面)?答:两大特征:首先,国际交易不同于国交易。
在国际交易中普遍存在着对贸易和要素流动的自然的与人为的阻碍。
其次,国际经济关系是发生在各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之间的。
六个方面:(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4)理论与政策相结合;(5)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想结合;(6)吸收与评价相结合。
3.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相对优势、H-O理论)和新贸易理论(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贸易理论、倾销与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产品周期贸易理论、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有哪些主要容?答:(1)古典贸易理论包括:重商主义、绝对优势学说(亚当.斯密)、相对优势学说(大卫.嘉图)、H-O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罗伯津斯基定理;(2)新贸易理论包括: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贸易理论、倾销与相互倾销贸易理论、产品周期贸易理论、重叠需求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4.国际经济学的容体系包括哪些部分?答:国际贸易部分:①国际贸易纯理论(2-6章)②国际贸易政策(7-8章)③关税同盟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第9章)④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于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的引申(11-12章)国际金融部分:①外汇市场和汇率(14-15章)②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调整(13、16章)③开放经济下的外均衡(17、18章)④国际货币体系(第11章)⑤货币一体化与欧洲货币联盟(第12章)第二章国际经济学微观基础1.什么是国际均衡价格?答:国际贸易建立在相对价格差基础之上,反过来又会消除相对价格差,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均等化,此时的价格即为国际均衡价格Pw。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1. 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绝对优势理论:某个国家比其他国家更擅长生产某一种产品,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该产品,而不是尝试生产其他产品。
相对优势理论:即便某个国家没有绝对优势,也应该在生产和出口那些相对优势更明显的产品。
这样可以提高效率、使得贸易变得更加公平,并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
贸易政策:贸易自由主义:强调国际贸易应该是自由的、无干预的。
保护主义:强调国家应该采取政策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外竞争的侵害。
例如:通过征收关税和配额等方式。
2. 汇率制度汇率的基本概念:汇率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比例。
即使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货币之间也存在汇率。
浮动汇率制度:允许汇率自由浮动,随市场供求关系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往往只采取最基本的干预,不干预汇率的绝大多数波动。
固定汇率制度:央行通过买卖外汇来保持本国货币和其他货币的汇率稳定。
这通常需要央行持有大量外汇储备,以便在必要时出售或购买货币。
货币联盟:一些国家同意通过固定或半固定汇率来绑定它们的货币。
例如欧元区。
3. 资本流动直接投资:投资者购买或者在国外建造实体物品,例如工厂和办事机构等。
这种投资通常是长期的,并且投资者可以控制所属企业的管理。
投资组合:通过购买其他国家的证券或者通过其他投资计划来获得与国外市场有关的资产。
国际债务:政府和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债券筹措资金。
国际债务是指跨越国界的借款。
4. 国际金融汇率风险:由于汇率的波动性,投资者可能会在外汇市场上承受许多的风险。
例如外国的投资回报可能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
金融危机:当某国金融机构或市场出现问题,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国际财政:各种国际组织,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提供对国家的财政支持。
这些组织通常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援助。
国际经济学复习大纲及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H-O定理(要素禀赋理论):要素禀赋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
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
即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2、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定理的原因在于,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时,要将其投入生产,必须与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相结合。
在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就要求另外一个部门释放出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结果使得释放生产要素的部门的产品产量减少。
3、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报酬下降。
4、重叠需求理论:瑞典林德提出,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
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相似,则其需求结构的相似性越大,从而两国发生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依据重叠需求理论,如果各国的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则由于收入水平的提高,新的重复需要的商品便不断地出现,贸易也相应地不断扩大,贸易中的新品种就会不断地出现。
5、产品周期理论:维农在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新产品首先在最先进的国家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随后,需求向国外扩展,并且首先在来自美国的出口中得到满足。
然而,由于国外需求增长,生产过程变得逐步标准化,在国外进行生产逐渐变得比较有吸引力了。
随后,产品进入它的自然周期,从研究与开发、熟练劳动力密集型转入资本和(或)非熟练劳动力密集型,结果,它的主要产地转移到不太发达的国家,贸易方向逆转。
6、进口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大全
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整理⼤全国际经济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图形分析、计算知识点【第⼀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2、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1)⽣产要素只有1种——劳动⼒(2)⽣产要素在⼀国内是完全同质的(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产两种产品(4)规模收益不变(5)要素在⼀国内⾃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商品和劳动市场完全竞争(7)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费⽤交易(8)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9)两国⽣产相同商品的劳动⽣产率不同3、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基本观点】:如果⼀个国家⽣产某⼀商品的单位成本⽐其他国家⽣产该商品的单位成本绝对的低,则该国在该商品的⽣产中具有绝对优势。
4、绝对优势理论的积极意义(1)批判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2)主张政府应⿎励经济⾃由主义,减少对经济的⼲预(3)运⽤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利益和基础,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建⽴奠定了基础5、绝对优势理论的不⾜之处(1)⽆法说明国际贸易均衡价格如何决定(2)理论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均衡价格调整与现实情况完全不符合(3)适⽤范围⽐较局限⼆、⽐较优势理论1、理论提出者:⼤卫*李嘉图2、理论的前提假设(1)⽣产要素只有⼀种——劳动⼒。
(2)任何⼀国都有⼀个固定的资源禀赋⽔平,并且⽣产要素在⼀国之内是完全同质的。
(3)世界由两个国家构成,每个国家⽣产两种产品(4)⽣产成本不变,规模收益不变(5)要素在⼀国内⾃由流动,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6)没有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7)商品和劳务市场完全竞争(8)经济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下运⾏(9)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10)虽然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技术⽔平的差异,但各国的技术⽔平都是既定的(11)政府对于经济活动不施加任何⼲预3、理论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国⽣产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可能⽐其他国家的都要⾼,因⽽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国际贸易理论1、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他认为,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例如,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比另一个国家高,那么该国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就具有绝对优势。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更进一步。
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但只要它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仍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进口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从而实现贸易利益。
3、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
一个国家应该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
4、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解释了贸易模式的变化。
产品通常会经历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生产和贸易的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规模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规模经济是国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两国在要素禀赋和技术方面完全相同,但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各国仍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贸易来获得利益。
二、国际贸易政策1、关税关税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关税可以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等多种类型。
关税的经济效应包括价格效应、消费效应、生产效应、贸易效应和财政收入效应等。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进口配额、自愿出口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
这些措施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往往比关税更加复杂和隐蔽。
3、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依据包括幼稚产业保护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论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的贸易保护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如降低经济效率、引发贸易摩擦等。
三、国际金融1、外汇与汇率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一、选择题1. 机会成本()A.由自己支付,而与他人无关B.对劳务而言是零,因为劳务不会持续太久;对物品而言是正的,因为物品具有长久性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D.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2·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3.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下移动,那么随着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则另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A.保持不变B·增加C.下降D. 无法确定4·在开放的条件下,贸易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A.相切B.相交C.不确定D.不相切二、辨析题1.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决定了单个厂商的均衡。
√。
对单个生产者来说,其均衡状态即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而这就是由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来决定的。
2.贸易条件为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
×。
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即一定量的出口商品所能够换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三、简答题1. 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2.发生在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3·两部门模型下,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原因?答案1·答:贸易条件说明一国一定量的出口能够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能够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所以出口国能够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而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只能够换回较少的进口商品,此时,进口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2.答:按照经济学的规范,小国通常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rice maker),所以在与大国的贸易中,小国通常会接受大国国内的价格,所以,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教学内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第一、二章一、国际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以各国间的经济活动及国际关系为其研究对象,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国际经济关系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微观部分:世界范围内如何合理配置资源。
宏观部分:2.国际格局下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国际贸易:分为理论和政策两部分,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结构和贸易利益分配以及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政策主要说明各种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以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和经济一体化问题。
国际金融:说明国际经济活动在各国国民收入决定中的作用,以及各种国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经济分析工具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均衡条件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狭义: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广义: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基本经济分析工具:(一)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1.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斜率等于边际机会成本:表明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优产量的组合。
2.机会成本(简称OC):指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3.商品市场均衡:均衡条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二)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能为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满足的不同商品组合的连线用途:(1)确定一国的均衡消费点;(2)衡量整个社会福利。
(三)均衡条件: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条件与均衡解1.生产均衡:即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均衡2.消费均衡: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均衡3.市场出清:即总供给=总需求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生产均衡:消费均衡:贸易平衡:即一国进口总支出=出口总收入三、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生产技术差异要素禀赋差异需求方面的差异规模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四、国际交换价格确定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格:五、贸易利益及分解(一)贸易利益的衡量:通过无差异曲线所体现的社会效用水平变化来衡量(二)贸易利益的分解交换利益:个人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商品禀赋或偏好,通过商品交易均可改善各自的福利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之间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最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第3章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及评价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1.财富观:货币就是财富(当时货币是贵金属)2.扩大财富的途径:增加对国内金银的开采、开展对外贸易或者掠夺3.国际贸易中一国的盈利就是另一国的损失4.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二、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的贸易基于绝对优势。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
《国际经济学》复习要点第1章略第二章比较优势原理1.重商主义学派的基本观点:●“The more gold a nation had,the richer and more powerful it was.”●贸易的吸引力在于它能够提供国际收支顺差的机会。
出口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因为它可以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并导致贵金属的流入。
●相反,进口却是一种负担,因为它减少了对本国产品的需求。
这不仅会导致国内就业的下降,而且还会使贵金属流失。
●贸易的性质:零和博弈(zero-sum game)2.基于绝对优势的贸易:亚当.斯密●贸易基础——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如果一国在同一种产品的生产上比另一个国家更有效率,那么该国具有该产品生产上的绝对优势。
●贸易模式:两个国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出口用来交换自己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
●贸易所得: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产出增加,福利水平提高。
●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贸易的性质:正和博弈(可以双赢)美国在小麦的生产上更有效率(绝对优势),可以专业化生产小麦来交换英国的布匹;英国在布匹的生产上更有效率,可以专业化生产布匹,来交换美国的小麦。
如果美国用6蒲式耳的小麦来交换英国6码布匹,结果会怎样?3.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卫.李嘉图●贸易基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贸易原则——两优取其重,两害取其轻。
●贸易模式——每个国家都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和英国将各自生产什么产品? 美国和英国产品交换的比率如何确定?只有当两国间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在封闭条件下各自国内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时,互惠贸易才能发生。
国际交换比率与该国国内交换比率相差越大,则贸易利益越大,反之越小。
只要两国工资率之比介于两国两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两国产品就存在绝对价格差异,就有了贸易基础。
国际经济学复习提纲
国际经济学复习(国际贸易部分)一、基础知识和分析框架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分析工具: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成因)、社会无差异曲线(形状、成因)3.国际均衡价格(形成、范围、与贸易利益的关系)4.贸易利益的分解(分工利益和交换利益)5.对贸易利益的理解(封闭与开放比较,开放后的比较)二、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1、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定义2、比较优势的判断方法(成本法、劳动生产率法、机会成本法)3、比较优势原理与其他理论的关系(要素禀赋论、产业内贸易理论)4、比较优势原理与绝对优势原理的比较三、新古典贸易理论1、要素丰裕度、要素密集度(判断方法、比较)2、H-O理论(假设前提、主要内容)3、里昂剔夫之谜(定义、解释)4、S-S定理的基本结论5、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商品价格均等化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关系)6、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论、特定要素的设定(灵活)7、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影响长期和短期比较(S-S定理与特定要素模型的比较)四、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1、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相同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2、规模经济(两种形式、区别)3、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坎姆模型)4、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基本原理)五、产品生命周期(阶段、要素需求、进出口主体、技术要求、影响因素)六、重叠需求理论(特点、内容、适用性)七、贸易壁垒(一)关税1、定义(关境与国境)、分类(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2、经济效应(作图分析、计算)3、大国征收关税的影响4、关税的有效保护率(计算、经济含义)5、最佳关税的适用对象、影响因素(两个弹性)(二)配额:1、分配形式(三种、福利比较)2. 配额的经济效应(作图分析、计算)3、关税与配额的比较4、自愿出口限制(定义、实质、福利)(三)出口补贴(补贴形式、经济效应、大国与小国的比较)(四)倾销与反倾销1、倾销(定义、实质、判定标准、三种形式)2、反倾销(必备的条件、措施、性质)(五)其他非关税壁垒:技术卫生标准、动物福利壁垒、绿色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等八、贸易保护理论(一)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基础、定义、判断标准、实施的困难)(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基本思想、特点、与幼稚产业论的区别)九、区域经济一体化1、五个阶段的涵义及其特点2、关税同盟(定义、静态效应、贸易创造、贸易转移、动态效应)3、世界现存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名称、时间、性质、特点)4、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主要阶段、问题)。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复习攻略
山东省考研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复习攻略一、概览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是山东省考研经济学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考生备考中需要着重复习的部分。
本文将为考生提供一份复习攻略,帮助考生在这一科目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复习大纲1. 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因素比较优势理论- 新对比优势理论2. 国际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非关税壁垒- 贸易自由化与保护主义3. 国际货币系统-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 混合汇率制度4. 国际金融市场- 外汇市场- 国际金融机构- 跨国公司与外国直接投资5.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国际经济合作与组织三、复习方法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
注意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时间复习。
- 制定计划时,可以以大纲为基础,按照重要性和难度进行排序。
2. 整理笔记- 在学习过程中,及时整理重点知识点的笔记。
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总结表格等工具,帮助记忆和理解。
- 在整理笔记的同时,注重归纳总结,提炼核心概念,形成自己的复习材料。
3. 多做模拟题和历年真题-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对于做错的题目,及时查漏补缺,弄清不理解的知识点。
- 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练习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形式和难度,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思维方式。
4. 深入理解核心知识点- 针对国际经济学的核心知识点,要进行深入理解。
可以查阅相关教材、学术论文等,加深对重要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5. 多参与讨论与交流- 参加考研经济学的学习小组或线上讨论群,与其他考生交流学习心得和解题思路。
- 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弥补。
四、复习重点根据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大纲要求和考试命题特点,以下是需要重点复习和关注的内容:1. 各种贸易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争议点。
2. 国际贸易政策相关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和作用。
国际经济学复习范围
国际经济学复习范围题型: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二、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四、案例分析(共1题,25分)范围:一、名词解释二、范围:三、名词解释四、FTA:自由贸易区。
消除成员国间的所有贸易壁垒,对非成员国保留其贸易壁垒。
五、要素密集度: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中不同要素被密集使用的程度亦即要素的投入比例。
六、要素丰裕度: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要素拥有的相对状况。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与其要素丰裕度有关。
七、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该原理指出自由国际贸易会使得一国相对短缺要素的实际收益下降,相对丰富的要素的实际收益上升。
八、产品内贸易: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布到不同国家的现象称为产品内分工,由此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称为产品内贸易。
九、产业内贸易:同一行业或宽泛产品组内差别产品间的国际贸易。
十、产业间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只出口或只进口的现象。
产业间贸易中,同一产业产品基本上是单向流动的。
十一、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在世界范围内跨界流动,称为国际贸易结算、资本流动及官方储备的主要货币。
十二、里昂惕夫之谜:经验数据表明美国的进口替代品比出口品的资本密集度高。
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便得出了与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界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十三、有效关税率:即有效保护率,以生产某产品的国内附加值计算的关税。
十四、国际收支平衡:凡自主性交易借贷双方相等,不需用调节性交易弥补时,称国际收支平衡。
十五、复式记账法:按照复式记账原理,每一笔国际交易都要分别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和贷方。
十六、利率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个国家利率的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
十七、马歇尔-勒纳条件:指出当出口品和进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总和大于1时,外汇市场是稳定的。
十八、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扩展了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学(2021)复习指南
国际经济学(2021)复习指南《国际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南(2021)一、期末考试范围世界贸易概览、标准贸易模型、李嘉图模型与ho模型、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贸易政策工具的经济学分析、长期汇率模型、短期汇率模型、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学、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学二、期末考试题型1.选择题(20分后,20小题);2.简答题(24分后,3小题)3.计算题(30分后,3小题)4.论述题(26分后,2小题)三、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美]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配套习题”中ch2、ch3、4、ch5、ch6、ch8、ch13、ch14、ch15、ch16、ch17的选择题。
(二)简答题1.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
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于其gdp而言很大。
请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2.一个世纪之前,英国的进口主要源自相对荒凉的地区:北美、拉丁美洲和亚洲;而现在,大部分英国的进口源自其他欧洲国家。
恳请从世界贸易模式的发生改变表明这种现象。
3.假设挪威与瑞典相互贸易,挪威出口鱼,而瑞典出口沃尔沃汽车。
由于过度捕鱼,挪威现在捕获的鱼量低于前些年,造成了过市场上鱼相对价格的变动。
请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对挪威贸易条件的影响。
4.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例如粮食、石油。
分析以下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1)中东战争使石油供应短缺;(2)韩国拓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加拿大和美国展开销售;(3)美国的工程师创建了核反应堆以替代石油燃料发电厂;(4)俄罗斯农业歉收;(5)日本减少牛肉和柑橘的进口关税。
5.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外来援助是被“捆绑”住的。
也就是说,援助往往带有条件,要求接受国将援助用于购买援助国的产品。
这种援助对接受国的福利可能有什么影响?6.美国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当低,但大部分服务就是非贸易Fanjeaux。
一些分析家指出这给美国经济增添了问题,因为美国具备优势的产品无法在世界市场上出售。
同等学力-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一、名词解释:1、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纯理论与贸易政策、国际收支、外汇理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经济发展、经济一体化、开放经济的宏观调节、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指数等。
2、绝对利益:指在某种商品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比较利益:由托伦斯提出、李嘉图发展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具有最高生产率,处于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生产每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它们的劳动生产率在不同产品上存在区别,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便能从国际分工和贸易中获得利益。
4、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就是指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
国际分工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国际市场产生的前提,而国际市场则是国际分工的表现。
(机工社445页)5、贸易乘数:在开放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使国民经济成倍增加,对外贸易成熟研究一国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就业之间的互相影响,描述了在开放经济体系内部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其政策含义:一国出口收入应更多的购买国内产品,如果出口收入中较大部分用于进口,则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较小,反之较大;因此当需求倾向不变时,出口收入的增量应尽量少用于进口,这样可以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刺激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学复习指南第一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比较优势论的前提假设、简单数字说明(什么是比较优势,贸易模式、福利分析)2.比较优势论的模型分析(了解)第二章要素禀赋论1.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模型分析(了解)2.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特定要素模型,两者对比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w=PX·MPLX=PY·MPLYr=PX·MPKX=PY·MPKY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w/PX=MPLX w/PY=MPLYr/PX=MPKX r/PY=MPKY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长期模型):由于X商品的国际相对价格上升,增加对x商品的生产,导致该产品生产密集使用的要素,也就是劳动的需求上升,劳动的价格上升,XY两个部分的生产者将重新调整产品生产的资本劳动比,多使用便宜的生产要素资本,而少使用变得昂贵的生产要素劳动,使得劳动的边际产出,即边际生产力提高,而资本的边际产出降低。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特定要素模型(短期分析):短期资本属于特定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不能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下,X商品的国际相对价格上升,导致X部门劳动的报酬超过Y部门劳动的报酬,引起劳动从Y部门向X部门流动,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Y部门的劳动投入减少。
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X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将下降,而Y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将上升。
于是X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而Y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升。
随着劳动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W/PX下降,w/PY上升。
说明如果劳动者的消费偏重于X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会下降;如果劳动者的消费偏重于Y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上升。
RX/PX变大,X部门(出口部门)资本的实际收入提高了。
RY/PY变小,Y部门(进口部门)资本的实际报酬下降了。
3.罗勃津斯基定理4.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尤其是需求逆转和要素密集度逆转)第三章国际贸易新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论,规模经济理论(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重要),重叠需求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动因,重要)第五章保护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了解),李斯特的幼稚产业论(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超保护贸易理论和新贸易保护理论(了解)2.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第五节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前面所讨论的贸易保护论据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假设政府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都是以本国整体福利的最大为目标。
也就是说,政府在决定是否采取保护或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时,考虑的是这种政策能否使本国福利得以改善。
但是,根据这种规范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不能很好说明现实中的贸易保护主义。
比如,幼稚产业论主张只保护有潜力的新兴产业,但在发达国家,受保护的往往是一些目前相对落后的成熟产业,甚至是夕阳产业。
再比如,在某些情况下,如果要保护的话,最佳的选择应是针对国内生产直接进行补贴,而不是关税,更不应该是配额等保护成本更高的非关税壁垒,但在现实中,政府在选择保护措施时,通常更偏向于非关税壁垒。
这些现象说明,已有的贸易保护理论或观点已不能很好解释实际现象,需要一种新的解释。
自20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而以实证分析方法去研究贸易政策问题。
这种分析吸收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些思想,能比较好地解释现实中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贸易政策或保护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rade policy or protection)。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
根据特定要素模型,我们知道自由贸易有利于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资本),而不利于进口替代部门的特定要素(资本),劳动者所受的影响则不确定。
反之,若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或设置其他贸易壁垒,则会提高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对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影响不确定。
那么究竟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要看不同利益集团院外活动(lobbying)的结果。
为了简化起见,我们把利益集团分成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
为了使政策制定有利于自己一方,假设各个利益集团通过院外活动方式来游说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
院外活动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负担这样的成本。
一般来说,由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对进口替代部门的冲击比较明显,再加上很多行业的生产者常集聚在一地,所以进口替代部门的院外活动比较容易进行;对出口部门来说,对进口替代部门的保护虽然不利于本部门,但影响效果是间接的,不容易判断清楚,所以出口部门对进口保护的反对可能并不十分强烈;在三个利益集团中,消费者群体对贸易政策的态度可能最为暧昧,虽然限制进口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但进口商品只是消费者众多消费品中的一种,所以每个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程度可能并不显著,再者消费者数量众多,也难以达成共识,采取统一行动。
由以上的讨论可知,进口替代部门对限制进口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对活动可能并不明显。
只要院外活动成功后的利益所得能抵消院外活动成本,进口替代部门就会积极行动,从而可能会使政策制定有利于进口替代部门一方,即在自由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政策两者之间,政府最终选择贸易保护政策。
用同样的方法也可解释出口鼓励政策的制定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偏离国家整体福利最大化这一目标,因为政策制定只是有利某些利益集团,可能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福利。
同样,在贸易政策措施的具体选择上,其原则也是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而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福利。
比如在选择进口关税还是进口配额上,从进口替代部门的角度来看,进口替代部门的生产者更情愿政府选择配额而不是关税。
从实际情况看,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确实能解释许多原来所不能解释的现象。
例如,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高。
依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这些行业面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生存较为艰难。
但由于历史上一些原因,这些行业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有较强的影响力,再加上这些行业的劳工组织比较完善,所以这些行业往往能成功地促使政府采取较高的保护。
此外还有一种情形可以合理解释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
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党都不能不顾及到民族主义情感。
当今世界,尽管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在逐步加强,但是各国也还是要力争体现本民族的特点,并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
当一国在世界面前没有这种代表性的产品,或者这种代表性产品只是代表了本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一面时,一种民族自强意识会被唤起,促人自强自立。
同样地当本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外国产品时,特别是代表先进技术的产品是外国产品时,民族的自强自立之心会突出化。
例如当日本的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时,美国的舆论惊呼,如果美国不设法保护本国市场,总有一天制造星条旗的布也要从日本进口!显然,当经济利益的取得(廉价进口品)以民族自豪感的丧失为代价时,各国的民族主义会强化起来。
政府或政党常常会夸大或利用这种民族情绪,大力宣传贸易保护主义对本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从而造成一种错觉:贸易保护较之自由贸易的决策更容易被国民所接受第六章关税与非关税措施1.关税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了解)2.进口关税的效应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大国,小国)3.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和出口补贴的经济效应分析第八章经济一体化与多边贸易体系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2.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贸易转移与贸易创造),扩大出口的效应(了解)3.GATT与WTO(了解)第九章国际资本要素流动资本流动的效益分析(画图)第十一章外汇与外汇市场外汇与汇率,各种外汇交易(了解)第十二章汇率决定理论1.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汇率超调),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理论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简称为“超调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多恩布什(Dornbucsh)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
与货币模型相比,这一模型的最大特点在于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是不同的,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的特点,这使得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不能成立,经济存在着由短期平衡向长期平衡过渡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短期平衡,是指价格还来不及发生变动时的经济平衡。
由于在一段时期后,价格才开始调整,所以长期平衡就是价格充分调整后的经济的平衡。
可以看出,货币模型中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市超调模型之中长期平衡的情况。
(1)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的基本假设在短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即由于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商品市场上的价格水平具有粘性,调整是渐进的,而资产市场反应却极其灵敏,利息率将迅速发生调整,使货币市场恢复均衡;从长期来看,购买力平价能够成立;无抛补利率平价始终成立;以对外开放的小国为考察对象,外国价格和外国利率都可以视为外生变量或假定为常数。
(2)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这一理论的基本原理是:多恩布什认为,当市场受到外部冲击时,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商品市场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商品市场价格的调整速度较慢,过程较长,呈粘性状态,称之为粘性价格。
而金融市场的价格调整速度较快,因此,汇率对冲击的反应较快,几乎是即刻完成的。
汇率对外冲击做出的过度调整,即汇率预期变动偏离了在价格完全弹性情况下调整到位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这种现象称之为汇率超调。
由此导致购买力平价短期不能成立。
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商品市场的价格调整到位后,汇率则从初始均衡水平变化到新的均衡水平。
由此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3)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内容分析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中解释的汇率从初始均衡状态到达新均衡状态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其调整过程是: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了货币供给量从MS0增加到MS1时,由于产生了瞬间的货币超额供给,作为资产价格的利率和汇率会作迅速调整。
由于价格粘性,在价格水平来不及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利率水平下降,同时汇率从e0调整至eb(本币贬值),即所谓的汇率超调(汇率超调的程度取决于M线的斜率,M线越陡,汇率超调程度越大)。
经过一段时间后,价格开始做出滞后反应,而此时的利率水平经过短暂的下降之后,会由于国际资本的流入而上升,而货币的超额供给导致预期通货膨胀而使利率上升,相对利率的提高又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流入。
从而使货币的超额供给得到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