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四章

合集下载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第4章定位技术ppt课件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及应用第4章定位技术ppt课件

(
x1
(
x1
x)2 x)2
( y1
(y2
y)2 y)2
ρ12 ρ22
(xn x)2 ( yn y)2 ρn2
(4-3)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X(ATA)1ATb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第4章 定位技术
4.1.2 定位算法分类 在传感器网络中,根据定位过程中是否测量实际节点间
的距离,把定位算法分为基于距离的(range-based)定位算法 和与距离无关的(range-free)定位算法,前者需要测量相邻节 点间的绝对距离或方位,并利用节点间的实际距离来计算未 知节点的位置;后者无需测量节点间的绝对距离或方位,而 是利用节点间估计的距离计算节点位置。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第4章 定位技术
4.1 定位技术简介
4.1.1 定位技术的概念、常见算法和分类 1.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概念 在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技术中,根据节点是否已知自身
标为(x,y)。对于节点A、C和∠ADC,确定圆心为O1(xO1, yO1)、半径为r1的圆,,则
(xO1 x1)2 (yO1 y1)2 r1
(xO1 x2)2 (yO1 y2)2
r1
(x1
x3)2
(y1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改进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改进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与改进第一章介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章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本章将详细介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许多分布在监测区域的传感器节点组成。

这些节点能够收集环境参数信息,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数据传输到基站或网络中心。

该章节还将涵盖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第三章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本章将详细阐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包括大气环境、水质、土壤和噪声等方面的监测。

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部署在监测区域的传感器节点,可以实时收集和传输环境参数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灾害预警等方面。

第四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挑战本章将重点讨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面临的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能源管理、网络拓扑控制、数据处理和安全等方面。

文章将探讨这些挑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策略。

第五章改进策略与技术本章将介绍一些改进策略和技术,以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这些策略包括能源优化技术、自适应调度算法和数据压缩算法等。

文章将详细讨论这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效果。

第六章成功案例研究本章将通过几个成功案例研究来验证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改进效果。

这些案例研究将涵盖不同的环境监测领域,如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和自然灾害预警等。

文章将重点介绍案例的背景、实施方法和实验结果。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本章将总结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改进策略,并提出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章还将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其他相关领域的结合以及新兴技术的应用前景。

结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部署和改进策略,可以使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效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第四章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第四章

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
3)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负责路由生成与路由选择,主要功能包括分组路由、网络互联、拥塞控制等。路由协议的任务 是在传感器节点和汇聚节点之间建立路由,可靠地传输数据。
4)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流传输控制和维护,保证通信服务质量。传输层提供无线传感器网络 内部以数据为基础的寻址方式变换为外部网络的寻址方式,也就是完成数据格式的转换。
当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与其他类型的网络连接时,可以采用传统的TCP或UDP协议。但在无线传感器网络 的内部不能使用这些传统协议,因为传统网络的TCP或UDP协议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计算和存储资源,因此不 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常用的协议有慢存入快取出协议(PSFQ)和可靠的事件传输协议 (ESRT)。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4)节点资源有限。传感器节点采用嵌入式处理器和存储器,使用电池为节点供电,由于受到价格、 体积和功耗的严格限制,因此在实现各种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时,节点资源非常有限,具体表现为电源能 量有限、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通信能力有限。 (5)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随机撒播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可大规模部署于指定的恶劣环境或人类 不宜到达的区域。由于节点可能工作在无人值守的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 物的破坏和入侵者的攻击,并且维护起来十分困难,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能够适 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在软硬件设计上必须要有较高的鲁棒性和容错性,来提高网 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6)多跳路由。网络中节点的通信距离一般在几十到几百米范围内,节点只能与它的邻居直接通信。 如果希望与其射频覆盖范围之外的节点进行通信,则需要通过中间节点进行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多 跳路由是由普通网络节点完成的,没有专门的路由设备。这样每个节点既可以是信息的发起者,也可以是 信息的转发者。

第四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第四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网络部署后,由根节点广播级别发现分组来启动层次发现阶段,级别 发现分组包含节点的ID和级别
邻居节点收到分组后,将自己的级别设置为分组中的级别加1,然后 广播新的级别发现分组
节点收到第i级节点的广播分组后,记录发送这个广播分组的节点ID ,设置自己的级别为(i+1),广播级别为(i+1)的分组,这个过程 持续到网络内每个节点都被赋予一个级别
层次结构建立以后,根节点通过广播时间同步分组启动同步阶段
第1级节点收到分组后,各自分别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通过与根节 点交换消息同步到根节点
第2级节点侦听到第1级节点的交换消息后,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与 它记录的上一级别的节点交换消息进行同步,网络中的节点依次与上 一级节点同步,最终都同步到根节点
... ...
时钟模型
硬件时钟模型 软件时钟模型
硬件时钟模型
硬件时钟由电池+硬件电路来实现 硬件时钟是独立运行的,通常比较精确 不适应环境变化剧烈的场合
温度漂移
软件时钟模型
它是由PC硬件产生的周期性的定时器中断来工作的
如果系统运行了太多的进程,它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执 行定时器中断程序,并且软件时钟就会漏掉一些中断。
节点一旦建立自己的级别,就忽略任何其他级别发现分组,防止网络 产生洪泛拥塞
TPSN协议过程
第二阶段 同步阶段(Synchronization Phase)
目的:实现所有树节点的时间同步,第1级节点同步到根节点,第i级 的节点同步到第(i-1)级的一个节点,最终所有节点同步到根节点 ,实现整个网络的时间同步
FTSP (Flooding Time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GCS (Global Clock Synchronization)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第一章: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协作的网络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依托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能够实时感知和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参数,为环境管理和资源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本章将介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1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成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原理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三章:环境监测系统的需求分析3.1 环境监测系统的意义和应用3.2 环境监测系统的基本要求3.3 环境监测系统的功能模块第四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4.1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选择和布置4.2 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4.3 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的设计4.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的选择第五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的性能评估5.1 性能指标的选择5.2 实验环境的搭建5.3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估第六章:系统优化与改进6.1 节点能量管理策略6.2 数据传输机制的优化6.3 网络拓扑结构的改进第七章:实验结果与分析7.1 实验结果的展示7.2 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八章:总结与展望8.1 主要研究内容的总结8.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8.3 发展趋势和展望第一章: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一种由大量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并通过无线通信进行协作的网络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依托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能够实时感知和监测环境中的各种参数,为环境管理和资源调度提供决策支持。

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1 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组成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由传感器、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和能源模块组成。

传感器负责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处理器负责处理和分析传感器数据,无线通信模块用于节点之间的通信,能源模块为节点提供能量供给。

第四章 ZigBee概述

第四章 ZigBee概述
IAR产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完全标准的C兼容。 ● 目标特性扩充。 ● 版本控制和扩展工具支持良好。 ● 内建对应芯片的程序速度和大小优化器。 ● 便捷的中断处理和模拟。 ● 高效浮点支持。 ● 瓶颈性能分析。 ● 工程中相对路径支持。 ● 内存模式选择。
ZigBee片上系统解决方案—CC2430无线单片机 2005年12月,Chipcon公司推出内嵌定位引擎的ZigBee
IEEE802.15.4解决方案CC2431。 2006年2月,TI公司收购Chipcon公司,又相继推出一系
列的ZigBee芯片,比较有代表性的片上系统有CC2530等。
TX为25 mA)。 ● 硬件支持CSMA/CA。 ● 电源电压范围宽(2.0~3.6 V)。 ● 支持数字化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链路质量指示(RSSI/LQI)。
7
第一节 ZIGBEE 技术概述 --------ZIGBEE芯片
● 2.4 GHz IEEE 802.15.4标准射频收发器。 ● 优秀的接收器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 外围电路只需极少量的外部元件。 ● 支持运行网状网系统。 ● 128 KB系统可编程闪存。 ● 32位ARM7TDMI-S微控制器内核。 ● 96 KB的SRAM及80 KB的ROM。 ●支持硬件调试。 ● 4个16位定时器及PWM。 ● 红外发生电路。 ● 32 kHz的睡眠计时器和定时捕获。 ● CSMA/CA硬件支持。 ● 精确的数字接收信号强度指示/LQI支持。 ● 温度传感器。 ● 两个8通道12位ADC。 ● AES加密安全协处理器。 ● 两个高速同步串口。 ● 64个通用I / O引脚。 ● 看门狗定时器。
4
第一节 ZIGBEE 技术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ZIGBEE的关系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及应用ppt课件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原理及应用ppt课件第4章

11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没有必要将数据以端到 端的形式传送给中心节点处理节点,只要有效数据最终汇 集到汇聚节点就达到了目的。因此,为了减少流量和能耗, 传输过程中的转发节点经常将不同的入口报文融合成数目 更少的出口报文转发给下一跳,这就是数据融合的基本含 义。
流量分布。传感器网络是一个数据采集网络,绝大部 分流量由各个传感器节点流向汇聚节点,因此流量分布极 不均匀,以汇聚节点为目的的数据远远超过以它为源的控 制流。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可靠的路由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某些应用对通信的服务质量有较高 要求,如可靠性和实时性等。而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链 路的稳定性难以保证,通信信道质量比较低,拓扑变化比 较频繁,要实现服务质量保证,需要设计相应可靠的路由 协议。
数据融合技术。在传感器网络运行过程中,从传感器 节点探测到的数据往往在逐次转发过程中不断被加工处理, 以达到降低网络开销、节省能量等目的。也就是说,数据 在传输过程中已经被修改,并不是原封不动地从源端传送 到目的端,这与传统网络以实现端到端无失真的信息传输 的目标是不同的。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学习导航
2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论》课程标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论课程标准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它们的设计、实现和应用。

学生将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研究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

研究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 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组成部分;- 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通信协议;- 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巧;-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设计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述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和特点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部分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硬件设计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2.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管理第三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设计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操作系统3.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编程语言3.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仿真软件第四章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4.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4.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4.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第五章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巧5.1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实验平台5.2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程序设计5.3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实际应用案例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探究与实践能力培养。

考核方式学生的考核将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设计案例报告以及课程论文等形式。

其中,实验和设计部分的考核占主要比重。

参考书目-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第一章绪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指由大量的具有自我组织、协作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型节点无线组成的网络系统。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环境、农业、医疗、物流、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数据融合技术是将来自不同传感器节点的数据进行有机组合、综合分析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准确、可靠、全面的信息。

本文将从数据融合技术的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第二章数据融合技术的定义数据融合技术是指将多源、多分类、多维数据进行有机、综合、分析、整合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利用多源数据的互补性、完备性和独立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数据融合技术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信息提取和分类识别等环节。

第三章数据融合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的分布式传感器节点组成,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随着传感器节点的不断增加,节点数量的增加会导致数据量大、能源消耗过多、无线通信资源有限等问题。

因此,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3.1 数据融合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中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应用广泛。

传感器节点会采集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环境数据,并传送到监测平台。

采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将多个节点传送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得到更准确的环境监测结果。

3.2 数据融合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传感器节点在战场上能够实时监测到目标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并将数据传送到监测平台。

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将多个节点传送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得到更准确、全面、可靠的战场态势信息。

3.3 数据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在交通流量监测、车辆跟踪和交通事故预警等方面。

在智能家居中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在智能家居中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在智能家居中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第一章:引言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大力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智能家居中应用广泛。

无线传感器网络使得智能家居能够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来自动化地管理和控制房间内的设备。

本文将讨论在智能家居中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第二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一组有限数量的自组织节点组成的网络。

这些节点能够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并使用传感器来监测其环境。

这些节点可以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数学处理的开发板、单片机或微处理器。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每一个节点都包含自己的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以及通信设备。

这些节点可以自己协同工作,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发送到拥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心节点,来实现更高层次的计算和控制。

第三章:应用在智能家居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智能家居系统需要能够连接到网络并控制来自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数据。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轻松地部署在家庭中的各种地方,以监测温度、湿度、照明等各种数据并实现自动控制。

下面是智能家居中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一些常见应用:1. 安防系统安防系统是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在家庭中布置多个传感器节点,监测房间内的移动等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实现实时追踪和报警功能。

2. 环境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监测房间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来调整空调、加湿器等设备的温度和湿度,以保持房间内的舒适度和健康程度。

3. 照明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检测房间中光源的亮度,根据不同的环境需求来调节空间照明的强度,以增加舒适性和能源效率。

4. 厨房管理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可以在厨房中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每个设备的使用情况,如果设备长时间没有使用,系统将自动关闭电源,以节省能源。

第四章:总结在智能家居中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人们提供了高效的、方便的、智能化的家居管理解决方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无线传感器网络(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农业工程学院

第一章测试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线性的。

()A:错B:对答案:A2.温度会影响传感器的灵敏度。

()A:对B:错答案:A3.无线通信模块存在发送、接收、空闲三种状态()A:对B:错答案:B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以低功耗、异构互联、泛在协同为基本特征的全新形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在更多更新的领域得到应用。

A:错B:对答案:B5.压电式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A:压力B:电流C:电感D:电压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一个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负责数据采集的部件是()A:传感器节点B:计算机C:网关D:路由节点答案:A2.存储速度较快,但断电后会丢失数据的存储器类型是()A:PROMB:Flash MemoryC:EPROMD:RAM答案:D3.不属于无线低速网络的通信标准为()A:Wi-FiB:IrLANC:BluetoothD:ZigBee答案:A4.在无线射频电路设计中,主要考虑天线设计、阻抗匹配、电磁兼容等因素。

()A:对B:错答案:A5.IAR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内嵌编辑器、编译器、汇编器、调试器、连接器等工具,可完成程序编辑、编译、连接、调试等功能。

A:错B:对答案:B6.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中的网关就是路由节点。

A:错B:对答案:A7.IAR开发环境可适用于cc2530芯片应用开发。

A:错B:对答案:B2530芯片在家庭、楼宇数字化、照明系统、工业控制和监控、消费型电子产品、智能医疗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结构简单、易维护的拓扑结构是()A:Mesh网络结构B:分级网络结构C:平面网络结构D:混合网络结构答案:C2.分级网络结构中骨干节点的功能不包括()。

A:数据处理B:数据汇聚C:节点路由D:节点管理答案:A3.LEACH算法的优点不包括()A:路由算法简单B:网络可扩展性强C:降低数据冗余量D:减少节点平均负载能量消耗答案:B4.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的意义包括()A:减少节点通信负载B:节点冗余C:数据融合策略D:延长网络寿命答案:ABCD5.Mesh网络中簇首节点一旦失效,其它节点可以立即补充并发挥作用。

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习题解答

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习题解答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习题解答4-1传感器节点在实现各种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时,存在哪些现实约束?答:传感器节点在实现各种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时,存在以下一些现实约束。

1.电源能量有限传感器节点体积微小,通常携带能量十分有限的电池。

由于传感器节点个数多、成本要求低廉、分布区域广,而且部署区域环境复杂,有些区域甚至人员不能到达,所以传感器节点通过更换电池的方式来补充能源是不现实的。

如何高效使用能量来最大化网络生命周期是传感器网络面临的首要挑战。

如何让网络通信更有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转发和接收,不需要通信时尽快进入睡眠状态,是传感器网络协议设计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通信能力有限无线通信的能量消耗与通信距离的关系为:其中,参数n 满足关系2<n <4。

n 的取值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传感器节点部署贴近地面时,障碍物多干扰大,n 的取值就大;天线质量对信号发射质量的影响也很大。

考虑诸多因素,通常取n 为3,即通信能耗与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

随着通信距离的增加,能耗将急剧增加。

因此,在满足通信连通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单跳通信距离。

由于节点能量的变化,受高山、建筑物、障碍物等地势地貌以及风雨雷电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无线通信性能可能经常变化,频繁出现通信中断。

在这样的通信环境和节点有限通信能力的情况下,如何设计网络通信机制以满足传感器网络的通信需求是传感器网络面临的挑战之一。

3.计算和存储能力有限传感器节点是一种微型嵌入式设备,要求它价格低功耗小,这些限制必然导致其携带的处理器能力比较弱,存储器容量比较小。

为了完成各种任务,传感器节点需要完成监测数据的采集和转换、数据的管理和处理、应答汇聚节点的任务请求和节点控制等多种工作。

如何利用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完成诸多协同任务成为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挑战。

4-2举例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

答: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能够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监测和预报、健康护理、智能家居、建筑物状态监控、复杂机械监控、城市交通、空间探索、大型车间和仓库管n E kd理,以及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的安全监测等领域。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 第四章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络 第四章
其表面状态的变化,在加上电负荷后,随着元件温度的升高,发生解吸现象。因此, 使气敏元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称为气敏元件的初期稳定时间。
7)气敏元件的加热电阻和加热功率 气敏元件一般工作在200℃以上高温。为气敏元件提供必要工作温度的加热电路的电
阻(指加热器的电阻值)称为加热电阻。直热式的加热电阻值一般小于5;旁热式的 加热电阻大于20 。气敏元件正常工作所需的加热电路功率,称为加热功率。一般在
第四章
4.2.3 必备知识
4.2通过wifi采集空气质量传感数据
调节VR1,调节比较器1正端的输入电 压,设置对应的有空气体浓度灵敏度, 即阈值电压。当气体正常或有害气体 浓度较低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小于 阀值电压,比较器1脚输出为低电平 电压;当出现有害气体(液化气等) 且浓度超过阀值时,传感器的输出电 压增大,传感器输出点压增大大于阀 值电压,比较器1脚输出为高电平。
1. 网络媒体 由于无线网络的频段在世界范围内是无需任何电信
运营执照的,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 内可以使用的,费用极其低廉且数据带宽极高的无线 空中接口四。用户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快速浏览网页, 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而其它一些基于WLAN的宽带 数据应用,如流媒体、网络游戏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户 期待。有了Wi-Fi功能我们打长途电话(包括国际长 途)、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 片传递等,再无需担心速度慢和花费高的问题Wi-Fi技 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 短距离无线技术。
第四章
4.2.3 必备知识
4.2通过wifi采集空气质量传感数据
6. WiFi通信模块介绍
Wifi通信模块使用的是ESP8266芯片,该芯片最多的特点是性价比高。ESP8266是一 家完整且自成体系的Wi-Fi网络解决方案,能够搭载软件应用,或通过另一个应用 处理器卸载所有Wi-Fi网络功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论(施云波)第1-4章章 (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概论(施云波)第1-4章章 (4)
有了硬件的低功耗模式,还需要搭配软件节能策略来 实现节能。软件节能策略的核心就是尽量使节点在不需要工作 的时候进入低功耗模式,仅在需要工作的时候进入正常状态。 除了单个节点要进行节能外,整个网络也需要均衡不同节点间 的能量消耗,以保证系统的整体生命周期足够长。一方面,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节点技术
纳起来主要有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两大类。因此,在设计感知 节点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时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1.低成本与微型化 低成本的节点才能被大规模部署,微型化的节点才能使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节点技术
部署更加容易。低成本与微型化是实现传感器网络大规模部署 的前提。通常,一个传感系统的成本是有预算的。在给定预算 的前提下,部署更多的节点、采集更多的数据能大大提高系统 的整体性能。因此,降低单个节点的成本十分重要。节点的大 小对系统的部署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就目标跟踪系统(如 VigiNet)而言,微型化的节点能以更高的密度部署,从而提高 跟踪的精度;就医疗监控(如Mercury)而言,微型化的节点更 容易使用。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节点技术
但是,传感器节点的性能并没有达到摩尔定律给出的 发展速度。1999年,WeC传感器节点采用8位4 MHz主频的处理 器,2002年Mica节点采用8位7.37 MHz的处理器,2004年Telos 节点采用16位4 MHz的处理器,Telos节点仍然是目前最广泛采 用的传感器节点。
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节点技术
1.太阳能电源 太阳能电源发电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光—热—电转换方 式,另一种是光—电直接转换方式。光—热—电转换方式利用 太阳辐射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由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 热能转换成蒸气,再驱动汽轮机发电。前一个过程是光—热转 换过程,后一个过程是热—电转换过程,转换过程与普通的火 力发电一样。光—电直接转换方式的太阳能电源是根据特定材 料的光电性质制成的,这种转换方式的电源也称为太阳能电池, 其原理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生伏特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 能转化成电能,如图4-3所示。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件 第四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件 第四章

结点收到第i级结点的广播分组后,记录发送这 个广播分组的结点ID,设置向身级别为(i+1), 广播级别设置为(i+1)的分组; 过程持续进行,直到网络内的每个结点都赋予 一个级别; 结点一旦建立自己的级别,就忽略任何其他级 别的发现分组,以防止网络产生洪泛拥塞。


23
(2)同步阶段

层次结构建立后,根结点通过广播时间同步分 组启动同步阶段; 第1级结点收到该分组后,各分别等待一段随 机时间,与根结点交换消息同步到根结点; 第2级结点侦听到第1级结点的交换消息后,后 退和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并与在层次发现阶段 记录的第1个级别的结点交换消息进行同步;
15
Tiny/Mini-Sync

简单的轻量级时间同步机制,算法假设结点的 时钟漂移遵循线性变化,两个结点之间的时间 偏移也是线性的;

通过交换时标分组来估计两个结点间的最优匹 配偏移量; 为降低算法的复杂度,通过约束条件丢弃冗余 分组。
16

TPSN时间同步协议

采用层次结构,实现网络结点的时间同步; 所有结点按照层次结构进行逻辑分级,表示结 点到根结点的距离; 通过基于发送者—接收者的结点对方式,每个 结点与上一级的一个结点进行同步,从而最终 所有结点都与根结点实现时间同步。
物理位置指目标在特定坐标系下的位置数 值,表示目标的相对或者绝对位置。
符号位置指在目标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
站接近程度的信息,表示目标与基站之间的连
通关系,提供目标大致的所在范围。
36
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分类:

(1) 根据是否依靠测量距离,分为基于测距的 定位和不需要测距的定位; (2) 根据部署的场合不同,分为室内定位和室 外定位; (3) 根据信息收集的方式,网络收集传感器数 据称为被动定位,节点主动发出信息,用于定 位称为主动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层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论第4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层
4.2.2 基于集群结构的路由协议
1. LEACH
LEACH协议是一种最早被提出来数据融合的低功耗 自适应分层路由算法,在分层路由协议中最具代表性。 LEACH通过随机性循环地产生簇头、周期性替换簇头和 更新簇结构的方法,将整个网络的能量负载平均分配到 每个传感器节点中,从而可以节约网络能耗和延长网络 整体生存时间。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4.2.1 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
DD算法的运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4.2.1 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
4. RR
RR利用和DD类似的梯度概念来传输数据资料,其 适用于数据传输量较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RR通过随机 转发机制来克服Flooding方式带来的大量开销。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4.2.1 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
在以数据为中心的路由技术中,重点是获取和传播 特定类型或具有某种属性的信息,而不是从特定节点收 集数据。在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中,网络的各个节点地 位平等,不存在等级和层次差异,路由简单,无需进行 任何架构维护,不易产生瓶颈效应,具有较好的健壮性。
典 型 的 以 数 据 为 中 心 的 协 议 有 Flooding 、 SPIN 、 DD 、RR、SAR等。这类协议通常的模式是汇聚节点对 网络发送查询信息,查询信息包括感兴趣的区域和感兴 趣的数据。节点在接收到查询信息时按查询信息的要求, 把数据信息发送出去。此过程节省了冗余数据在传输过 程中的能量。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4.2.1 基于数据的路由协议
2. SPIN
SPIN通过协商机制和能量自适应机制来解决传统的 Flooding协议中的“内爆”、“重叠”、资源浪费等问题。 “内爆”,即多份相同信息在网络中传输。“重叠”,即同一 区域多个节点可能同时发现相同现象或目标的检测对象。 SPIN中使用3种类型的消息进行通信,即广告消息(ADV)、 请求消息(REQ)和数据消息(DATA)。

物联网导论(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导论(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4.2.2 ZigBee协议规范
• ZigBee是IEEE 802.15.4协议的代名词。其协议栈 体系结构由应用层、应用汇聚层、网络层、数据 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
应用层 应用汇聚层
网络层
LLC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MAC
1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可分为LLC (Logic Link control, LLC,逻辑链路控制)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IEEE802.15.4的LLC子层功能为可靠的数据传输、 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数据包的顺序传输。 • IEE802.15.4 MAC子层功能为无线链路的建立、 维护和拆除,确认帧传送与接收,信道接入控制、 帧校验、预留时隙管理和广播信息管理。
主要性能:
• 频段、数据传输速率及信道个数:在868MHz频 段,传输为20kbit/s,信道数为1个;在915MHz 频段,传输为40kbit/s,信道数为10个;在 2.4GHz频段,传输为250kbit/s,信道数为16个。 • 通信范围:室内,通信距离为10m时,传输速率 为250kbit/s;室外,当通信距离为30~75m时, 传输速率为40kbit/s;当通信距离为300m时,传 输速率为20kbit/s。 • 拓扑结构及寻址方式:支持点对点及星形网络拓 扑结构;支持65536个网络结点;支持64bit的 IEEE地址,8bit的网络地址。
• 通信协议:涉及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 传输层,以及各个不同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和标准 接口,这就要求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的通信协议 体系以满足能量受限、拓扑结构易变的特点。 • WSN的支撑技术:WSN支撑技术的应用可使各 行各业的用户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建立起面 向应用的信息服务。因此,WSN的支撑技术可以 极大地降低应用的复杂度。 • 自组织管理技术:包括传感器节点管理、网络资 源与任务管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个环节的数 据管理、初始化和整个网络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 等。

第四章_无线传感器网络

第四章_无线传感器网络

4.2.2节点定位技术
在传感器网络中,定位算法通常有以下几种分 类: (1)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和距离无关的定位算法 (2)递增式的定位算法和并发式的定位算法 (3)基于信标节点的定位算法和无信标节点的定 位算法 在基于距离的定位中,测量节点间距离或方位 时采用的方法有TOA,TDOA,RSSI和AOA等
4.1.1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1)电 源能量有 限
(3)计算 和存储能 力有限
(2)通 信能力有 限
现实约束
4.1.1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传感器网络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 用,传感器网络将逐渐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1)军事应用
(2)环境观测和预报系统
(3)医疗护理
4.2.2节点定位技术
2)三角测量法
已知A,B,C三个节点的坐 标 ,节点D相对于节点A,B,C 的角度分别为:∠ADB, ∠ADC,∠BDC,假设节点D的 坐标为 (x,y)。 对于节点A,C和角∠ADC, 如果弧段AC在△ABC内,那么 能够惟一确定一个圆,设圆为 O1(XO1,yO2) ,半径为r1,那么 α=∠AO1C=2π-2∠ADC
4.1.3 传感器网络的发展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思想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1978年,DARPA在卡耐基-梅隆大学成立了分布式传感器网 络工作组。 1980年DARPA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项目(WSN)开启了传 感器网络的研究先河。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研究主要在军事领域,成为网络 中心战的关键技术,拉开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WSN引起了学术界、军界和工业界 的广泛关注,开启了现代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4.2.2节点定位技术

物联网技术-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技术-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

•传感器仅产生探测数据流 • 传感器无计算能力 • 传感器之间不能相互通信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 第二阶段
至 90 年 代 之 间 二 十 世 纪 80 年 代

1999年商业周刊将传感器网络 列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的21
项技术之一 。
感知能力+计算能力+通信能 力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 第三阶段 21 世 纪 开 始 至 今
数据链路层
IEEE802.15.4
物理层
3.3 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

通信能力有限

节点带宽窄,而且经常变化 节点通信覆盖范围只有几十到几百米, 而且经常变化

农田信息获取 农田信息管理和分析 决策分析 决策的田间实施
农田信息获取

基于3S技术的精准农业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已有的土壤和作物信息资料整理分析, 作为属性数据,并与矢量化地图数据一起制成具有实效性和 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GIS、 GPS、RS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 (位点)上的具体条件,相应调整投入物资的施入量
Sensor network
Object
User端
• • • •
User端
Sensing Area
传感器网络覆盖感知对象区域 每个传感器完成其临近感知对象的观测 多传感器协同完成感知区域的大观测任务 使用多跳路由算法向用户报告观测结果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
计算设备的演化历史
巨型机 小型机 工作站 PC PDA WSN 节点等 生物芯片
网络的发展
(一)民事应用
大鸭岛海燕监测
海 燕 大 鸭 岛
鸟 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4.2 定位技术
4.2.1 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问题
1、定位的含义
在传感器网络的很多应用问题中, 在传感器网络的很多应用问题中,没有节点位置信息的监测 数据往往是没有意义的。 数据往往是没有意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问题的含义是指自 组织的网络通过特定方法提供节点的位置信息。 组织的网络通过特定方法提供节点的位置信息。 这种自组织网络定位分为节点自身定位和目标定位。 这种自组织网络定位分为节点自身定位和目标定位。节点自 身定位是确定网络节点的坐标位置的过程。 身定位是确定网络节点的坐标位置的过程。目标定位是确定网络 覆盖区域内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目标的坐标位置。 覆盖区域内一个事件或者一个目标的坐标位置。 节点自身定位是网络自身属性的确定过程, 节点自身定位是网络自身属性的确定过程,可以通过人工标 定或者各种节点自定位算法完成。 定或者各种节点自定位算法完成。目标定位是以位置已知的网络 节点作为参考,确定事件或者目标在网络覆盖范围内所在的位置。 节点作为参考,确定事件或者目标在网络覆盖范围内所在的位置。
第4章
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
虽然传感器网络用户的使用目的千变万化, 虽然传感器网络用户的使用目的千变万化,但是作为网络终端节 点的功能归根结底就是传感、探测、感知, 点的功能归根结底就是传感、探测、感知,用来收集应用相关的数据 传感 信号。为了实现用户的功能,除了要设计第3 信号。为了实现用户的功能,除了要设计第3章介绍的通信与组网技 术以外, 术以外,还要实现保证网络用户功能的正常运行所需的其它基础性技 术。 这些应用层的基础性技术是支撑传感器网络完成任务的关键, 这些应用层的基础性技术是支撑传感器网络完成任务的关键,包 时间同步机制、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和安全机制等 括时间同步机制、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和安全机制等。
TPSN时间同步协议 4.1.2 TPSN时间同步协议
传感器网络TPSN时间同步协议类似于传统网络的NTP协议, 传感器网络TPSN时间同步协议类似于传统网络的NTP协议,目 TPSN时间同步协议类似于传统网络的NTP协议 的是提供传感器网络全网范围内节点间的时间同步。在网络中有 的是提供传感器网络全网范围内节点间的时间同步。 一个与外界可以通信,从而获取外部时间,这种节点称为根节点。 一个与外界可以通信,从而获取外部时间,这种节点称为根节点。 根节点可装配诸如GPS接收机这样的复杂硬件部件, 根节点可装配诸如GPS接收机这样的复杂硬件部件,并作为整个网 GPS接收机这样的复杂硬件部件 络系统的时钟源。 络系统的时钟源。 TPSN协议采用层次型网络结构, TPSN协议采用层次型网络结构,首先将所有节点按照层次结 协议采用层次型网络结构 构进行分级,然后每个节点与上一级的一个节点进行时间同步, 构进行分级,然后每个节点与上一级的一个节点进行时间同步, 最终所有节点都与根节点时间同步。 最终所有节点都与根节点时间同步。节点对之间的时间同步是基 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同步机制。 于发送者-接收者的同步机制。
在分布式系统中,时间同步涉及“物理时间” 在分布式系统中,时间同步涉及“物理时间”和 “逻辑时间”两个不同的概念。 逻辑时间”两个不同的概念。 “物理时间”用来表示人类社会使用的绝对时间; 物理时间”用来表示人类社会使用的绝对时间; “逻辑时间”体现了事件发生的顺序关系,是一个相对 逻辑时间”体现了事件发生的顺序关系, 概念。 概念。 分布式系统通常需要一个表示整个系统时间的全局 时间。全局时间根据需要可以是物理时间或逻辑时间。 时间。全局时间根据需要可以是物理时间或逻辑时间。
位置信息有多种分类方法。位置信息有物理位置 位置信息有多种分类方法。位置信息有物理位置 和符号位置两大类。 符号位置两大类。 两大类 物理位置指目标在特定坐标系下的位置数值, 物理位置指目标在特定坐标系下的位置数值,表 指目标在特定坐标系下的位置数值 示目标的相对或者绝对位置。 示目标的相对或者绝对位置。 符号位置指在目标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接近 符号位置指在目标与一个基站或者多个基站接近 程度的信息,表示目标与基站之间的连通关系, 程度的信息,表示目标与基站之间的连通关系,提供 目标大致的所在范围。 目标大致的所在范围。
4.1 时间同步机制
4.1.1 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机制
1、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的意义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同步管理主要是指时间上的同步管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同步管理主要是指时间上的同步管理。 在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 在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有自己 的本地时钟。不同节点的晶体振荡器频率存在偏差, 的本地时钟。不同节点的晶体振荡器频率存在偏差,以及湿度和电 磁波的干扰等都会造成网络节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偏差。 磁波的干扰等都会造成网络节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偏差。 有时传感器网络的单个节点的能力有限,或者某些应用的需要, 有时传感器网络的单个节点的能力有限,或者某些应用的需要, 使得整个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网络内所有节点相互配合来共同 完成,分布式系统的协同工作需要节点间的时间同步,因此, 完成,分布式系统的协同工作需要节点间的时间同步,因此,时间 同步机制是分布式系统基础框架的一个关键机制。 同步机制是分布式系统基础框架的一个关键机制。
2、相邻级别节点间的同步机制
邻近级别的两个节点对间通过交换两个消息实现 时间同步。 时间同步。
边节点S 边节点S在T1时间发送同步请求 分组给节点R 分组中包含S 分组给节点R,分组中包含S的级别 时间。节点R 和T1时间。节点R在T2时间收到分 组, 2 = (T +d +∆) ,然后在T3时间 然后在T T 1 发送应答分组给节点S 发送应答分组给节点S,分组中包含 节点R的级别和T 信息。 节点R的级别和T1、T2和T3信息。 节点S 时间收到应答, 节点S在T4时间收到应答,
这里介绍一个例子, 这里介绍一个例子,说明磁阻 传感器网络对机动车辆进行测速, 传感器网络对机动车辆进行测速, 为了实现这个用途, 为了实现这个用途,网络必须先完 成时间同步。 成时间同步。由于对机动车辆的测 速需要两个探测传感器节点的协同 合作, 合作,测速算法提取车辆经过每个 节点的磁感应信号的脉冲峰值, 节点的磁感应信号的脉冲峰值,并 记录时间。 记录时间。 如果将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d除 以两个峰值之间的时差Δt,就可以 得出机动目标通过这一路段的速度 (Vel): Vel = d
目前已有几种成熟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其中RBS、 目前已有几种成熟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协议,其中RBS、 RBS TINY/MINI-SYNC和TPSN被认为是三种最基本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 TINY/MINI-SYNC和TPSN被认为是三种最基本的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 机制。 机制。 RBS同步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多个节点接收同一个同步信号, RBS同步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多个节点接收同一个同步信号,然后 同步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多个节点接收同一个同步信号 多个收到同步信号的节点之间进行同步。 多个收到同步信号的节点之间进行同步。这种同步算法消除了同步 信号发送一方的时间不确定性。这种同步协议的缺点是协议开销大。 信号发送一方的时间不确定性。这种同步协议的缺点是协议开销大。 Tiny/Mini-Sync是两种简单的轻量级时间同步机制。 Tiny/Mini-Sync是两种简单的轻量级时间同步机制。 是两种简单的轻量级时间同步机制 TPSN时间同步协议采用层次结构,实现整个网络节点的时间同步。 TPSN时间同步协议采用层次结构,实现整个网络节点的时间同步。 时间同步协议采用层次结构
到达角度(Angle AoA): (10) 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 AoA):节点接收 到的信号相对于自身轴线的角度, 到的信号相对于自身轴线的角度,称为信号相对接收节 点的到达角度。 点的到达角度。 (11) 视线关系(Line of Sight, LoS):如果传感器 视线关系(Line LoS): 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障碍物,能够实现直接通信, 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没有障碍物,能够实现直接通信, 则这两个节点间存在视线关系。 则这两个节点间存在视线关系。 非视线关系: (12) 非视线关系:传感器网络的两个节点之间存在 障碍物,影响了它们直接的无线通信。 障碍物,影响了它们直接的无线通信。
根据不同的依据, 根据不同的依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 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根据是否依靠测量距离 是否依靠测量距离, (1) 根据是否依靠测量距离,分为基于测距的定 位和不需要测距的定位; 位和不需要测距的定位; 根据部署的场合不同 部署的场合不同, (2) 根据部署的场合不同,分为室内定位和室外 定位; 定位; 信息收集的方式, 根据信息收集的方式 (3) 根据信息收集的方式,网络收集传感器数据 称为被动定位,节点主动发出信息, 称为被动定位,节点主动发出信息,用于定位称为 主动定位。 主动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机制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 在如下两方面: 在如下两方面: 首先,传感器节点通常需要彼此协作,去完成复杂的 首先,传感器节点通常需要彼此协作, 监测和感知任务。数据融合是协作操作的典型例子, 监测和感知任务。数据融合是协作操作的典型例子,不同 的节点采集的数据最终融合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结果。 的节点采集的数据最终融合形成了一个有意义的结果。 其次, 其次,传感器网络的一些节能方案是利用时间同步来 实现的。 实现的。
2、基本术语
锚点:指通过其它方式预先获得位置坐标的节点, (1) 锚点:指通过其它方式预先获得位置坐标的节点,有时也 称作信标节点。网络中相应的其余节点称为非锚点。 称作信标节点。网络中相应的其余节点称为非锚点。 测距: (2) 测距:指两个相互通信的节点通过测量方式来估计出彼此 之间的距离或角度。 之间的距离或角度。 连接度:包括节点连接度和网络连接度两种含义。 (3) 连接度:包括节点连接度和网络连接度两种含义。 节点连接度是指节点可探测发现的邻居节点个数。 节点连接度是指节点可探测发现的邻居节点个数。网络连接度 是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 是所有节点的邻居数目的平均值,它反映了传感器配置的密集程度。 邻居节点: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范围以内的所有其它节点, (4) 邻居节点:传感器节点通信半径范围以内的所有其它节点, 称为该节点的邻居节点。 称为该节点的邻居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