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第9章
企业信息化制度
企业信息化制度
企业信息化制度是指为了推动企业信息化发展、规范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这些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目标、战略和路线图,明确信息化项目的优先级和推进计划。
2.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归集、存储、共享和保护制度,包括信息分类、命名规则、权限管理等。
3. 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制定企业信息安全策略、保护措施和风险评估机制,包括数据备份、访问控制、加密等。
4. 系统开发与应用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内部软件开发、集成和维护的标准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开发规范、测试和维护管理。
5. 信息化项目管理制度:确定企业信息化项目的立项、评估、实施和验收流程,包括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等。
6. 信息化投资与预算管理制度:规定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预算编制和费用核算的规范和流程,包括投资审批、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等。
7. 信息化人员管理制度:规定企业内部信息化人员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和培训要求,包括信息化人员选拔、绩效评估和激励
机制等。
8. 信息化绩效评估制度:制定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包括系统运行效率、数据准确性、用户满意度等。
企业信息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促进企业业务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和管理智能化。
第9章MIS建设与规划
MIS战略规划
二、MIS的战略规划概念
MIS的战略规划是关于MIS的长远发展计划,一般包括三年或
更长期的计划,也包含一年的短期计划。由于管理信息系统
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又内外交叉 的工程,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信息系统和企业的运营 方式、文化习惯息息相关,因此,MIS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 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MIS的战略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组织的战略目标、政策和约束、计划和指标的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以及计划指标的分析; 系统的功能结构、信息系统的组织、人员、管理和运行; 组织业务流程重组;信息系统的效益分折和实施计划等。
1
业务级
4
5
6
其中: 1比较独立; 其他元素是互 相关联的。 例如: 执行经理的目标 7不仅受到上级 目标4的影响, 还要受到上级的 约束和政策5的 影响。 总的结构是上下 左右关联,而左 下和右上相关; 上下级之间是集 成关系。
执行级
7
8
9
图9-5 战略规划的框架结构
MIS战略规划
案例:某大型商业集团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MIS战略规划
三、MIS战略规划的步骤
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制定一般应包括以下步骤;
⑴ ⑵ ⑶ ⑷ ⑸ 确定规划的性质 收集相关信息 战略分析 ; 定义约束条件 ; 明确战略目标 ; ⑹ ⑺ ⑻ ⑼ 提出总体结构 ; 选择开发方案 ; 确定实施进度 ; 形成文档
MIS战略规划
步骤:
MIS战略规划
MIS战略规划
9.2.3 MIS战略规划的概念
一、MIS 规划的概念
MIS规划就是根据组织的总体发展战略和资源 状况,对组织信息系统近、中、长期的使命和目标、 实现策略和方法、实施方案等内容作出的统筹安排。 一个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可以分为战略性规划 和执行性规划两部分。战略性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 长远规划,执行性规划是对战略规划的具体化和细 化。
企业信息化管理(非常实用)ppt课件
①、与供应商进行需求分析与系统设计; ②、在供应商协助下完成系统初始化与数据转换; ③、接受供应商的技术培训。
(4)、系统使用。
精选ppt课件
32
第四章:财务管理系统
一、概述:
1、概念: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 切经济管理活动。
2、内容:
(1)、筹集资金:
权益资金+债务资金;
(3)、营销管理: 网络营销——
①、网络互动、沟通无限; ②、快捷及时、成本低廉; ③、突破时空、机会多多。
(4)、人力资源管理:
①、数据;
②、数据关系;
③、统计报告。
精选ppt课件
7
(5)、财务管理: ①、易于定量; ②、领先控制; ③、软件特殊; ④、相对独立。
(6)、决策支持-三个阶段:
①、认知阶段: 进行:现状与过去; 现状与计划; 现状与组织; 现状与其它企业比较。
⑤、改进企业生产链(零库存)。
精选ppt课件
16
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进行总体规划:
(1)、与城市发展战略吻合;
(2)、与城市产业结构适应。
2、典型带动全局;
3、建立信息化的培训体系;
4、必要的资金投入;
5、建设“资源库”;
6、软件建设是先导;
7、开展信息咨询与监理服务。
精选ppt课件
17
2、我国现状:
(1)、认识提高、实际操作反差大:
①、认识提高但企业之间不平衡;
②、基础普及但信息工精选程ppt课滞件 后;
11
③、新企业信息化建设好而老企业落后; ④、外向型企业好而内向型企业差; ⑤、地区发展差异大; ⑥、重大信息工程建设模式差异大; ⑦、信息化效果差异大; ⑧、信息化发展前景好。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六篇)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公司“以需求为导向,提升运营监控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的信息化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规范信息化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信息化工作是指涉及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在内的所有相关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二章工作机构及职责第三条综合管理部是公司信息化建设的主责部门,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完成信息化建设,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2、____信息化采购。
3、开展信息化实施。
4、负责信息化运维。
5、____信息化培训。
第四条综合管理部根据公司战略需要,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周期为____年,根据信息化发展情况,可以对其进行修订。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依据公司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书,制定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
第六条年度信息化目标任务书内的专项信息化项目,可成立临时性信息化项目领导小组,由综合管理部主管领导或相关业务线主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综合管理部人员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组成,负责项目的____实施。
项目验收后,项目小组解散,由综合管理部负责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
第七条公司全体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公司的各种信息设备设施,任何个人不得利用公司信息设备设施从事违____律法规、违背公司规章制度、危害公司利益以及与工作无关的各项活动。
第三章硬件设备与耗材的管理第八条硬件设备主要指以计算机设备为主的智能化设备,主要包含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智能化办公设备、数码设备等。
耗材主要包括硒鼓、墨盒、色带、光盘、墨粉、易消耗配件等低值易耗品。
第九条硬件设备及耗材的采购和发放1、综合管理部负责公司信息化硬件的采购、调整及发放工作。
各部门购买信息化硬件均应向综合管理部提交购置申请,由综合管理部统一采购。
如其他部门自行采购,须按公司《内控手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执行,采购后到综合管理部备案。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概述随着融合了计算机、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已步入信息化社会。
物质、能源与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信息技术是当代人类最活跃的生产力,正在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世界各国更加关注和重视未来的信息社会,发达国家借助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进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本国产业结构重组,从而增强了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1993年9月美国政府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NII(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通常称为信息高速公路,实质是高速信息网络。
它是美国政府针对美国社会信息化发展而提出来的,具有21世纪的战略眼光,是重振美国经济、增强美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之后,全球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高潮,日、英、法、德、加等国也纷纷提出各自的类似计划,发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巴西、乌拉圭,也都加紧制订本国的信息化计划。
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兴起,给企业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的重组乃至整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并将导致产业结构及企业经营方式的变革。
加速信息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要求,已成为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我国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四届正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逐步实现整个经济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
人大八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现代电子信息取得很大进展,计算机应用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普及程度有很大提高。
”1993年国家启动了三金(金卡、金关、金桥)工程,1994年启动了金税工程,这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准备工程。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咨询项目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咨询项目第一章项目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范围 (3)第二章企业现状分析 (4)2.1 企业基本情况 (4)2.1.1 企业概述 (4)2.1.2 企业规模 (4)2.1.3 企业组织结构 (4)2.1.4 企业核心竞争力 (4)2.2 企业信息化现状 (4)2.2.1 信息化基础设施 (4)2.2.2 信息化应用系统 (4)2.2.3 信息化安全管理 (4)2.2.4 信息化运维管理 (4)2.3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分析 (4)2.3.1 业务流程优化需求 (4)2.3.2 数据资源整合需求 (4)2.3.3 智能化技术应用需求 (5)2.3.4 创新能力提升需求 (5)2.3.5 企业文化转型需求 (5)2.3.6 组织结构变革需求 (5)2.3.7 市场竞争力提升需求 (5)第三章数字化战略规划 (5)3.1 数字化战略目标 (5)3.2 数字化战略路径 (6)3.3 数字化战略重点领域 (6)第四章组织架构调整 (7)4.1 现有组织架构分析 (7)4.2 数字化组织架构设计 (7)4.3 组织架构调整策略 (7)第五章技术平台搭建 (8)5.1 技术平台选择 (8)5.2 技术平台架构设计 (8)5.3 技术平台实施策略 (9)第六章数据治理与管理 (9)6.1 数据治理策略 (9)6.1.1 数据治理目标 (9)6.1.2 数据治理架构 (9)6.1.3 数据治理实施步骤 (10)6.2 数据质量管理 (10)6.2.2 数据质量评估 (10)6.2.3 数据质量管理流程 (10)6.3 数据安全与合规 (10)6.3.1 数据安全策略 (10)6.3.2 数据合规要求 (11)6.3.3 数据安全与合规实施 (11)第七章业务流程优化 (11)7.1 业务流程梳理 (11)7.2 业务流程优化策略 (11)7.3 业务流程再造 (12)第八章人员培训与人才引进 (12)8.1 人员培训计划 (12)8.1.1 培训目标 (13)8.1.2 培训内容 (13)8.1.3 培训方式 (13)8.2 人才引进策略 (13)8.2.1 确定人才需求 (13)8.2.2 人才引进渠道 (13)8.2.3 人才选拔标准 (14)8.3 人才激励与考核 (14)8.3.1 激励措施 (14)8.3.2 考核体系 (14)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监控 (14)9.1 项目实施计划 (14)9.1.1 项目启动 (14)9.1.2 项目阶段划分 (14)9.1.3 项目任务分配 (15)9.1.4 项目进度管理 (15)9.1.5 项目质量管理 (15)9.2 项目监控机制 (15)9.2.1 项目监控指标 (15)9.2.2 项目监控手段 (15)9.2.3 项目问题处理 (15)9.2.4 项目变更管理 (15)9.3 风险管理 (15)9.3.1 风险识别 (15)9.3.2 风险评估 (16)9.3.3 风险应对 (16)9.3.4 风险监控 (16)9.3.5 风险报告 (16)第十章数字化成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16)10.1 数字化成果评估指标体系 (16)10.2 成果评估与反馈 (17)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变革的重要手段。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使其内部各种资源的调度和协调更加合理、高效的过程。
在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企业信息化的背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
传统的繁琐的纸质操作逐渐被自动化的信息化系统所替代,企业的管理、生产、营销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化的优势无疑是显而易见的。
企业信息化的作用企业信息化的最大作用在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效果。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加迅速、准确地获取各方面的信息,从而做出更好的管理决策。
另外,信息化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的挑战然而,要实现企业信息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信息安全的保障、员工信息化意识的普及等等。
企业需要制定长期的信息化战略,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培养员工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目标。
企业信息化的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信息化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更有优势的位置。
未来的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系统建设,更多是企业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升级。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当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充实自己的信息化知识,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背景 (3)第二章:企业现状分析 (4)第三章: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 (5)1.1.1 战略目标 (5)1.1.2 战略布局 (5)1.1.3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6)1.1.4 应用推广阶段 (6)1.1.5 深化发展阶段 (6)1.1.6 优化提升阶段 (6)1.1.7 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7)1.1.8 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7)1.1.9 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7)1.1.10 建立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7)第四章: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7)1.1.11 概述 (7)1.1.12 企业管理需求内容 (7)1.1.13 概述 (8)1.1.14 业务流程优化需求内容 (8)1.1.15 概述 (8)1.1.16 数据资源共享需求内容 (8)第五章:信息化建设框架设计 (9)1.1.17 信息化建设目标 (9)1.1.18 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9)1.1.19 系统集成目标 (10)1.1.20 系统集成设计原则 (10)1.1.21 网络架构目标 (10)1.1.22 网络架构设计原则 (11)第六章:关键业务系统规划 (11)1.1.23 系统目标 (11)1.1.24 系统功能 (11)1.1.25 系统架构 (11)1.1.26 实施步骤 (11)1.1.27 系统目标 (12)1.1.28 系统功能 (12)1.1.29 系统架构 (12)1.1.30 实施步骤 (12)1.1.31 系统目标 (12)1.1.32 系统功能 (12)1.1.33 系统架构 (12)1.1.34 实施步骤 (13)第七章:数据治理与信息安全 (13)第八章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14)1.1.35 系统规划的目标 (15)1.1.36 系统规划的内容 (15)1.1.37 员工培训 (15)1.1.38 员工发展 (15)1.1.39 绩效考核 (16)1.1.40 薪酬管理 (16)第九章:财务与成本管理信息化 (16)1.1.41 系统目标 (16)1.1.42 业务流程优化 (16)1.1.43 系统架构设计 (17)1.1.44 技术选型 (17)1.1.45 数据安全与备份 (17)1.1.46 成本核算方法 (17)1.1.47 成本核算流程 (17)1.1.48 成本分析 (17)1.1.49 成本预测与决策 (17)1.1.50 预算编制 (18)1.1.51 预算执行 (18)1.1.52 预算分析 (18)1.1.53 预算控制 (18)第十章: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18)1.1.54 需求分析 (18)1.1.55 系统架构设计 (18)1.1.56 系统功能规划 (19)1.1.57 采购订单管理 (19)1.1.58 供应商管理 (19)1.1.59 采购合同管理 (19)1.1.60 销售管理信息化 (20)1.1.61 物流管理信息化 (20)第十一章: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 (20)1.1.62 项目管理系统概述 (20)1.1.63 项目管理系统规划流程 (20)1.1.64 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21)1.1.65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流程 (21)1.1.66 项目评估 (22)1.1.67 项目监控 (22)第十二章:实施与运维管理 (22)1.1.68 项目实施概述 (22)1.1.69 项目实施步骤 (23)1.1.70 项目风险管理概述 (23)1.1.71 项目风险管理流程 (23)1.1.72 系统运维概述 (24)1.1.73 系统运维内容 (24)1.1.74 系统运维策略 (24)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项目建设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3篇)
公司信息化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企业日常运营中的普及应用,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信息化的运作,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制定并严格执行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必要的举措。
二、信息化管理的目标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合理的信息系统设计和运作,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信息安全: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病毒攻击等安全风险。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信息系统的集成和优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降低成本并提高经济效益。
4. 提升企业竞争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的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信息化管理的原则1. 全面贯彻:信息化管理制度应该贯彻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和业务领域,确保信息化工作的全面推进。
2. 风险管理:信息化管理应该注重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风险问题,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3. 知识保护:企业的知识资产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管理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4. 利益平衡:信息化管理需要平衡各方的利益,保证各项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四、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框架1. 信息系统规划: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制定可行的信息系统规划,确保信息系统的合理布局和有序发展。
2. 系统建设管理:对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测试和上线等过程进行管理,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3. 运维管理:对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进行管理,包括系统监控、问题处理、备份和恢复等工作。
4. 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访问权限的管理。
5. 培训和支持:为员工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员工的信息化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6. 性能评估和优化:定期对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7. 问题管理和改进:及时发现和解决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改进,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厂ppt课件
7
• 辽宁省排山楼金矿 :黄 金回收率提高1%以上;生 产能力由1200吨/日提高 到2000吨/日,剥采比由 10:1降低到6.5:1,选矿 成本由73.03元/吨降为37 元/吨,采矿成本由57元 /吨降为43元/吨,人均 劳动生产率75万元,是同 类企业的平均水平的17倍。 (图一所示)
可编辑课件PPT
基于ERP/MES/PCS三级结构的MES软件得到广泛 应用,据美国MESA调查,美国MES软件市场规 模:1993年为1.5亿美元,1994年和1995年年 增长率为30%,1996年达到8.65亿美元,1998 年10.1亿美元,予计2003年将增加三倍。
可编辑课件PPT
10
3)生产制造过程的信息化是实现综合生产 指标优化的保证
(三五计划期间)
II
III
IV
1977~1981
1982~1991
1992~1996
(四五计划期间) (五五/六五计划期间) (七五计划期间)
V
1997~2001
(八五计划期间)
期末造船能 力、产量
期末年 出口额
产品发展
造船配套设 备自给率
能力:143万总吨 产量: 81万总吨
3.0亿美元
建造20万吨以上巨 型油船等简单船种
资源优化,包括供应链的建模和管理;
网络平台(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可编辑课件PPT
17
造船工业案例分析
韩国造船企业通过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走集成造船的发 展道路,逐步向敏捷制造模式迈进,韩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造 船大国。
韩国造船业发展纵向比较:
时间
I
1972~1976
流程工业一体化过程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国际上工业领域的 高技术发展潮流和方向。研发工业生产一体化的过程控制 系统已经成为国际上高技术研发机构与高技术公司的研究 热点,美国I2等高技术公司已经研发出某种材料生产一体 化过程控制软件系统,虽然实现了部分功能,但应用钢铁 等材料生产企业,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制度1013(可编辑
企业信息化制度1013(可编辑企业信息化制度(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以下简称EIS)是指企业在进行信息化时,为了规范、统一和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标准。
这些规定和标准包括了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运维、使用、安全等各个方面,以及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共享和管理等内容。
首先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明确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步骤。
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硬件采购与配置、系统开发与测试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业务需求,具备稳定、高效、安全的性能。
其次是企业信息系统的运维。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信息系统的运维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制定相应的运维流程和规范。
包括系统巡检、故障排除、备份与恢复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信息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
第三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员工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维护的行为规范。
包括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与注销、密码的保密与安全、数据的使用与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规范化使用。
第四是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共享和管理。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流通、共享和管理的机制。
包括信息报送的流程、会议纪要的整理与归档、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与使用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传达和管理,降低信息沟通的成本。
第五是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规定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措施。
包括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保护、应急响应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能够抵御各类安全威胁,保障企业信息的安全和可靠。
最后是企业信息化制度的监督和管理。
企业信息化制度应明确制定、修订和执行的责任部门和人员,以及效果评估和改进的机制。
通过监督和管理,不断跟踪和优化企业信息化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而言之,企业信息化制度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公司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公司信息化和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加强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规范员工在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行为,特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和公司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信息化建设和技术创新方面的行为中必需遵守。
第二章公司信息化管理第三条信息化建设责任公司设立信息化建设部门,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和维护工作。
信息化建设部门应订立合理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
第四条信息系统安全1.全体员工在使用公司信息系统时,须遵从有关安全规范和公司内部规定,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2.禁止未经授权擅自进入公司信息系统,禁止有意传播病毒、恶意软件及其他有害信息。
3.员工在处理敏感信息时,应妥当保护信息的安全性,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或不相关人员,如有发现信息泄露,应及时报告信息化建设部门。
第五条信息化设备管理1.公司供应的信息化设备重要用于工作目的,员工不得私自擅用公司设备,禁止将公司设备外借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2.使用公司供应的信息化设备时,员工应妥当保管,防止遗失、损坏或被盗,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向信息化建设部门报告。
第六条信息安全教育公司将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
员工参加培训后需要签订培训协议,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
第七条信息化建设评估公司将定期进行信息化建设评估,以评估公司的信息化程度和效益。
员工需乐观搭配评估工作,并依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看法。
第三章技术创新管理第八条技术创新目标公司拥有技术创新部门,负责管理和推动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
技术创新部门应与公司经营目标相全都,提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的技术创新目标。
第九条技术创新项目管理1.技术创新部门负责技术创新项目的规划、组织和管理,确保项目定时、按质量要求完成。
2.技术创新项目的启动需经过严格论证,明确项目的可行性、目标和预期效果。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第一章: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与意义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和推动创新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运营、营销等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能力。
第二章: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 数字化转型: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企业越来越多地将信息化应用于生产、仓储、供应链等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的全面覆盖。
2. 数据驱动决策:企业通过采集、分析和挖掘大数据,可以获取更多深入的洞察和商业价值,从而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支持。
3.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企业能够更灵活地部署、管理和使用信息化系统,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4. 开放与合作:企业信息化不再是独立运行的系统,而是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等进行深入的协作,形成良好的生态圈。
第三章:企业信息化的趋势未来,企业信息化将呈现以下趋势。
1. 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入:企业将更广泛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自动化机器人、智能客服等,提高生产效率和用户体验。
2. 5G技术的推广应用:5G技术的商用化将大大提高企业信息化的速度和容量,加快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3. 边缘计算的普及:边缘计算可以将数据处理反应时间缩短到毫秒级,推动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满足企业对实时性的需求。
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企业将更加重视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应对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风险,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企业信息化的挑战与应对在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信息安全隐患等。
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挑战。
1. 提升技术能力:持续关注和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培养员工具备相关技术能力,提高企业信息化的水平。
企业信息化课件9
现金流量分析
•
现金净流量是指现金流入和与现金流出的差额。 现金净流量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如果是正数, 则为净流入;如果是负数,则为净流出。任何一项资金必须 注明发生的时间,它才能有确切的价值。现金净流量反映了 企业各类活动形成的现金流量的最终结果。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管理报表之一,它用于 确定企业每年估计的费用和收益,对于确定净现值是必须的。 通过现金流分析,可以计算企业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 现值、投资回收期等指标,从而对决策做出判断。投资者在 决定投资项目时,必须仔细考虑现金流,清晰地限定基准年 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项目选择太多,而这些项目在相同年份 都发生高额现金流,那么公司将不能够资助所有的项目,也 不能维持它们的盈利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
•
(1)资本金保全原则:资本金保全原则是指企业要确保投资 者投入企业资本金的完整,确保所有者的权益。 (2)价值最大化原则: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使资产所有者 的财富最大化。 (3)风险与所得均衡原则:通过科学的方法预测各种生产经 营活动及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方案风险的大小,做到风险 与收益的平衡。 (4)资金合理配置原则:合理配置资金,要考虑资产负债的 比例和资产结构,做到既能举债经营,提高资金利润率又能 防止举债过多,加大企业财务风险。 (5)成本-效益原则:在充分考核成本的墓础上,如果收入 的增量大于成本的增量,则提高企业的效益;反之则使企业 的效益下降。
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方法(1)
•
① 一次支付终值公式(已知P,求F):假设现在有一笔资金P,按年利率i 进行投资,则n年后的终值F为:F=P(1+i)n 这个公式表示在利率为i的条件下,终值F与现值P之间的等值关系。系 数(1+i) n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也可用符号(F/P, i, n)表示,可理解 为,已知P、i、n求F。这个公式是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基本公式。 ② 一次支付现值公式(已知F,求P):P = F (1+i)-n 这是一次支付终值公式的逆运算。它表示在折现率为i,计息周期为n 的条件下,现值与终值P之间的等值关系。系数称为一次支付的现值系数、 终值的现值系数或复利现值系数,用符号(F/P, i , n)表示,它与现值 的终值系数为倒数。 ③ 等额支付终值公式:投资项目现金流量可能集中在某个时点上一次支付, 也可能在多个时点上发生,现金流量的大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等额系 列现金流量是指现金流量序列是连续的,且数额相等的现金流量系列。从 第一年末至第年n年末有等额的现金流量系列,每年的金额均为A,称为等 额年值。在利率为i的条件下,其 n年后的终值为:F =A×{[(1+i)n-1]/i} 式中{[(1+i)n-1]/i}称为等额分付终值系数,可记为(F/A, i , n)。
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使企业在管理上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及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竞争环境,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厂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必须借助于网络及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环境及工具,这就要求企业本身要注重信息化的发展,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籍以创造及巩固企业好的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及硬环境,因此,特制定《X公司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
第二条信息化工程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管理工程,必须做好系统测试、运行及维护工作,系统持续改善。
第二章:信息化工作管理第三条严格按工厂发展规划及年度信息化发展计划开展工作。
4、按工厂年度宣传计划,协助宣传部门搞好企业信息化宣传材料的准备工作,针对不同层次做到由浅入深,趣味多变。
5、按工厂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协助教育部门搞好教材、教师、教学环境的准备工作。
6、搞好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各级政府及组织保持良好的关系,尽力争取经济政策上的支持。
7、搞好企业各应用系统的选型、采购工作,其中软件的选型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多比较,强调软件原厂商及实施商的技术实力与发展软件产品的适应性,追求软件的性价比。
实施时,与软件原厂商、实施商、技术依托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多交流思想认识,克服各种阻力。
另外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以业务部门为主,树立服务的思想。
硬件的采购到货比三家,追求性价比、实用性、安全性及扩充性等等。
我订有效合同,搞好验收等把关工作。
8、系统的软、硬件维护、管理及调配由信息中心组织实施,归口管理,维护工作做到系统的正常运行,管理工作做到账物一致,调配工作做到按需分配,充分发挥系统软、硬件的效率。
9、办好企业网站,维护企业网页,同时对与internet的连接把好安全关(防火墙)。
10.搞好企业内部网的防毒作用,网络用机严禁私接光软驱,私自安装软件,尤其是游戏软件。
11.严禁拆换网络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零部件。
_企业信息化概述
_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全面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以保证
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概念。
它融合了企业工作中的所有模块,如
计划、分析、控制、管理、财务、研究、销售、营销等,通过信息技术的
整合,实现企业内部的流程、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实现企业的决策支持和
自主管理。
企业信息化的宗旨,一是提高企业多元化的竞争力,改善企业的经营
管理水平;二是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率;三是充分发挥企
业的运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效率提升;四是通过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反馈,不断提高企业的灵活性,改善企业的决策质量及执行率。
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规划、建设、应用和管理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企业信息化规划。
此规划是指通过详细考察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利用系统分析、综合评估等方法,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向,
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战略计划,例如企业的IT战略,整体规划,功能规划,资源规划,等。
第二,企业信息化建设。
建设是指按照规划,采购建立和安装有关的
硬件和软件,开发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硬件基础、软件系统
和网络系统的建设。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操作说明
十堰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SY—SaaS)用户手册二〇一三年九月目录十堰市企业信息化平台 (1)目录 (2)第一章前言 (4)1.1 目的和范围 (4)1.2 缩写词和术语 (4)1.3 如何报告问题 (4)第二章初次使用 (5)2.1 IE浏览器版本要求 (5)2.2广告栏屏蔽工具设置 (5)2.3用户登陆 (5)2.4用户名规则 (6)第三章政府服务网 (6)第四章电子商务网 (8)第五章企业门户网 (9)5.1 企业门户网简介 (9)5.2 企业门户设置 (10)5.3 网站系统操作 (13)5.3.1网上订单 (14)5.3.2客户留言 (16)5.3.3网站栏目 (16)5.3.4网站模板 (23)5.3.5产品分类 (24)第六章办公OA (25)6.1 收发文管理 (25)6.1.1文件管理 (25)6.2 个人事务 (30)6.2.1文件快递 (30)6.2.2个人设置 (33)第七章进销存及客户关系管理 (35)7.1 采购管理 (35)7.1.1供应商管理 (35)7.1.2采购单 (38)7.1.3采购明细表 (41)7.1.4 发布求购 (42)7.1.5采购统计 (43)7.1.6采购单查询 (44)7.2 销售管理 (44)7.2.1客户管理 (44)7.2.2销售单 (47)7.2.2销售明细表 (50)7.2.3销售统计 (51)7.2.4修改销售单状态 (52)7.3 仓库管理 (52)7.3.1 入库管理 (52)7.3.2 出库管理 (57)7.3.3 盘点管理 (62)7.3.4 库存日报表 (63)7.3.5 库存月报表 (64)7.3.6 库存初始化 (64)7.5数据中心 (65)7.5.1 客户数据库 (65)7.5.2 产品库存 (66)7.5.3 采购分析 (67)7.5.4 采购往来分析 (67)7.5.5 销售分析 (68)7.5.6 销售往来分析 (68)7.5.7 供应商数据库 (69)7.5.8 产品数据库 (70)7.5.9 人事数据库 (72)7.5.10 图形分析 (76)7.5.11 销售统计-依客户 (78)第八章系统管理 (79)8.1 系统管理 (79)8.1.1 企业信息 (79)8.1.2 组织机构 (81)8.1.3 人事信息 (82)8.1.4 物料管理 (86)8.1.5 分类设置 (89)8.1.6 打印设置 (97)第九章系统错误处理 (99)第十章退出系统 (99)第一章前言首先感谢您使用十堰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下称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是十堰市经信委为响应和贯彻国家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政策,推动本地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本地综合实力,联合中国移动十堰市分公司合力打造的平台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B国 供应商 原材料 配套件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
三、EDI系统的工作流程(图示说明) EDI系统的工作流程(图示说明) 系统的工作流程
B国 制造商 B国 运输商 集装箱 商检、 B国 商检、海关 证书 B国 银行 结算 制造系统 EDI订单 EDI订单 EDI订单 EDI订单 回答报文
A国 销售商 用户接口模块 销售 商品仓库 订货信息系统
第九章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
简单地说,EDI是将需要传送的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 简单地说,EDI是将需要传送的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 是将需要传送的数据和信息规范化和格式化 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处理的一种信息技术。 算机网络进行传输处理的一种信息技术。 在EDI中,传统贸易使用的各种单据、票证全都被计算机的数据传送所 EDI中 传统贸易使用的各种单据、 取代。原来由人工进行的单据、票证的核计、入账、 取代。原来由人工进行的单据、票证的核计、入账、结算及收发等处 也全部由计算机来进行。 理,也全部由计算机来进行。 由此可以看出,EDI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本身的信息化, 由此可以看出,EDI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本身的信息化, 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各部门 进而实现国内、国际贸易的EDI EDI。 进而实现国内、国际贸易的EDI。 由于数据的处理和传送全部依靠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进行, 由于数据的处理和传送全部依靠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来进行,基本上完 全取消了纸张信息,因此EDI常被叫做电子贸易或无纸贸易( EDI常被叫做电子贸易或无纸贸易 全取消了纸张信息,因此EDI常被叫做电子贸易或无纸贸易(虽然这种 叫法不很确切) 叫法不很确切)。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EDI应用范围将会愈来愈广。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EDI应用范围将会愈来愈广。 应用范围将会愈来愈广
第九章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
二、EDI系统的组成 EDI系统的组成
1.用户接口模块:用户接口模块是用户与EDI系统发生联系的界面。 用户接口模块:用户接口模块是用户与EDI系统发生联系的界面。 EDI系统发生联系的界面 内部接口模块:内部接口模块是EDI EDI系统与本单位内部其它信息系统 2.内部接口模块:内部接口模块是EDI系统与本单位内部其它信息系统 及数据库的接口,一个单位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愈高,内部接口模块 及数据库的接口,一个单位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度愈高, 就愈复杂 。 报文生成及处理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3.报文生成及处理模块:该模块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接受来自用 户接口模块和内部接口模块的命令和信息,按照EDI标准生成订单、 EDI标准生成订单 户接口模块和内部接口模块的命令和信息,按照EDI标准生成订单、发 合同以及其它各种EDI报文和单证,经格式转换模块处理之后, EDI报文和单证 票、合同以及其它各种EDI报文和单证,经格式转换模块处理之后,由 通信模块经EDI网络转发给其他EDI用户。 EDI网络转发给其他EDI用户 通信模块经EDI网络转发给其他EDI用户。模块的另一个作用是自动处 理由其它EDI系统发来的EDI报文。 EDI系统发来的EDI报文 理由其它EDI系统发来的EDI报文。 格式转换模块:由于EDI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间开展, EDI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4.格式转换模块:由于EDI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间开展,所 应用的信息系统和通信手段又各不相同,同时由于各用户使用的计算 应用的信息系统和通信手段又各不相同, 机操作系统和文件格式不可能都相同, 机操作系统和文件格式不可能都相同,使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和行业标 准是必需的。所以,所有EDI单证都必须转换成标准的交换格式。 EDI单证都必须转换成标准的交换格式 准是必需的。所以,所有EDI单证都必须转换成标准的交换格式。 通信模块:该模块是EDI系统与EDI通信网络的接口。 EDI系统与EDI通信网络的接口 5.通信模块:该模块是EDI系统与EDI通信网络的接口。 EDI中心 EDI中心是一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可通过公用电信网、 中心: 中心是一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6.EDI中心:EDI中心是一个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可通过公用电信网、专 用网及X2 X2. 等通信网络将不同地区的EDI系统连接在一起。EDI中心 EDI系统连接在一起 用网及X2.5等通信网络将不同地区的EDI系统连接在一起。EDI中心 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把不同标准语法的EDI数据进行处理, EDI数据进行处理 具有数据库管理功能,可以把不同标准语法的EDI数据进行处理,实现 不同标准语法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 不同标准语法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
第一节
一、概述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Interchange,简称EDI) EDI)是一项涉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是一项涉 及面广、影响力大,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基础应用技术, 及面广、影响力大,正在蓬勃发展的电子信息基础应用技术,是企 业参与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业参与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EDI描述为 描述为: 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EDI描述为:“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 ISO 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 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 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 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三篇
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实施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
第九章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 第一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 条形码技术 多媒体技术 安全保密技术 中文平台技术
第四节 虚拟现实技术
第三篇 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实施
第九章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
在第四章到第七章,介绍了信息化企业的各种应用技术和系统, 在第四章到第七章,介绍了信息化企业的各种应用技术和系统,而 支持这些应用技术和系统运行的基础技术包括:安全保密技术、 支持这些应用技术和系统运行的基础技术包括:安全保密技术、条 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多媒体技术、 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中 文平台技术。 文平台技术。网络和数据库技术是企业信息化的两项最重要的基础 技术,将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中介绍。 技术,将在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中介绍。
第九章
五、EDI的效益 EDI的效益
第九章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
四、EDI的战略意义 EDI的战略意义
实现EDI是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 1992年起 EDI是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 年起, 1) 实现EDI是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从1992年起,美国政府和欧洲共同 体大部分国家的海关均采用EDI方式办理海关业务,如不采用EDI EDI方式办理海关业务 EDI方式 体大部分国家的海关均采用EDI方式办理海关业务,如不采用EDI方式 其海关手续将被推迟处理,或不再选为贸易伙伴, ,其海关手续将被推迟处理,或不再选为贸易伙伴,企业将会因此失 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权利。 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权利。 实现EDI不仅仅是业务处理方式的变化, EDI不仅仅是业务处理方式的变化 2) 实现EDI不仅仅是业务处理方式的变化,它对一个国家或企业的行为 模式、商业观念、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结构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模式、商业观念、经济运行模式、市场结构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3) EDI通过通信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将企业、客户、银行、运输机构、保 EDI通过通信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将企业、客户、银行、运输机构、 通过通信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将企业 险公司、政府部门联系在一起,势必引起一场全球范围的商业变革。 险公司、政府部门联系在一起,势必引起一场全球范围的商业变革。 实施EDI的广度和深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 EDI的广度和深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 4) 实施EDI的广度和深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科 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达状况。 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达状况。
第九章
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技术三、E来自I系统的工作流程(举例说明) EDI系统的工作流程(举例说明) 系统的工作流程
假定一个国家的零售商与另一个国家的生产厂家建立了EDI网络。 假定一个国家的零售商与另一个国家的生产厂家建立了EDI网络。 EDI网络 零售商每卖出一件商品, 零售商每卖出一件商品,通过条形码阅读器传给本商店库存订货信息 系统, 当商品库存到达下限时 订货信息 当商品库存到达下限时, 信息系统就要启动本单位的 系统,…当商品库存到达下限时,订货信息系统就要启动本单位的 EDI系统向制造厂家发出订单。(这个过程中使用了内部接口模块和 系统向制造厂家发出订单。( EDI系统向制造厂家发出订单。(这个过程中使用了内部接口模块和 用户接口模块。内部接口模块同本单位的库存订货信息系统相联系, 用户接口模块。内部接口模块同本单位的库存订货信息系统相联系, 以库存数据的下限为触发条件,再通过用户接口模块产生订单)。 以库存数据的下限为触发条件,再通过用户接口模块产生订单)。 制造厂家接到国外用户EDI订单后,系统自动处理该订单, EDI订单后 制造厂家接到国外用户EDI订单后,系统自动处理该订单,检查其 合法性和完备性,回答确认报文, 合法性和完备性,回答确认报文,通知本单位的生产管理系统或计算 机集成制造系统,以便安排生产,向供应厂商发出EDI EDI订单订购原材 机集成制造系统,以便安排生产,向供应厂商发出EDI订单订购原材 料或配套件,向交通运输单位发出预定货物运输集装箱EDI订单, EDI订单 料或配套件,向交通运输单位发出预定货物运输集装箱EDI订单,向 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申请出口的EDI证书,向用户(零售商) EDI证书 海关、商检等有关部门申请出口的EDI证书,向用户(零售商)开出 EDI交货通知和发票 通知银行结算等, 交货通知和发票, EDI交货通知和发票,通知银行结算等,从而完成商业贸易整个过程 的数据传递。 的数据传递。 这个过程的一切票证、单据和合同均由EDI系统生成和传送, EDI系统生成和传送 这个过程的一切票证、单据和合同均由EDI系统生成和传送,为实 现商贸的无纸化提供了条件。 现商贸的无纸化提供了条件。 从以上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影响EDI应用主要有:通信网络水平、 EDI应用主要有 从以上工作流程可以看出,影响EDI应用主要有:通信网络水平、 标准化程度、安全保密系统可靠程度以及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等。 标准化程度、安全保密系统可靠程度以及计算机综合应用水平等。